嚴防詐騙
2024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建築/空間設計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浮動城市:日本當代建築的啟蒙導師 菊竹清訓的代謝建築時代

  • 作者:磯達雄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4-09
  • 定價:420元

內容簡介

伊東豊雄說:菊竹先生的早期作品,至今來看, 依舊走在時代尖端,而且越發光采。 建築師原廣司曾評價年輕時的菊竹:他將設計出超越美麗的建築, 也將挑戰讓人毛骨悚然的建築。 內藤廣如是說:遠古的記憶與超近代, 就是菊竹先生的創作之所以震憾我們心靈的要素。 而今,他的建築在四十年後依舊是年輕建築家的參考範本── 本書收錄刊登於建築專門雜誌《日經ARCHITECTURE》,由磯達雄(撰文)與宮澤洋(插圖),以建築師菊竹清訓為題企劃的《建築巡禮》特輯,並依報導完成的年代順序編輯而成。25篇報導中,有5篇曾刊登於《日經ARCHITECTURE》,其餘20篇是新作。此外,在菊竹清訓設計事務所的協助之下,包括未公開發表的報導在內,走訪現場,盡全力企劃與調查的作品總數超過八十件。 【建築應該要像細胞一樣的新陳代謝】 「為何會被菊竹的建築吸引呢?」作者磯達雄如此問道,其中一個理由,也許是從小深植腦海中的記憶。以菊竹為首的代謝派建築師描繪的巨型建築(magastructure),對於未來都市的規劃案,經常被編入一九六○年代孩童的學習圖鑑等圖書。即使不曉得菊竹這號人物,但他構想的都市,對於科幻未來都市的想像已經烙印在我們這世代的心中。 菊竹的設計中,有各式各樣麻煩的問題點,卻也靠著技術逐一解決這些問題。而且解決對策不只是補全不足的部分,甚至擴及建築的整體概念與形態。譬如,都城市民會館(一九六六年)與佐渡格蘭飯店(一九六七年),為了解決受制成本考量,必須減少樁子數量的問題,於是前者設計出以樁子上端為中心,做出扇形結構,後者是以巨型立柱,建造出如橋梁般的大梁。這些技術超越一般建築予人的美感與規模感,覆蓋了整座建築物。猶如增生的病毒般,支配著宿主。 建築師原廣司曾評價年輕時的菊竹:「他將設計出超越美麗的建築,也將挑戰讓人毛骨悚然的建築。」一九六○年代的菊竹完美實現了這般預言。藉由日新月異的尖端技術,菊竹建造出一座座前所未有的獨特建築物,我想這就是菊竹建築的最大魅力吧。 進入七○年代後,菊竹建築又多了一項魅力,那就是體貼使用者的貼心設計。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為了促進銀行與各地區之間的交流,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京都信用金庫分行(一九七一~一九九三年),以及建築物四處可見貼心設計,希望讓孩子們能盡情嬉戲的黑石Holp孩童館等。在這些建築中,菊竹還設計了許多體貼使用者的家具與陳設。 八○年代後,菊竹也留下許多作品,還擔任過好幾次博覽會總策劃等要職,始終是活躍建築界最前線的一號人物。雖說如此,他還是繼續研究自己最感興趣的主題,那就是海上建築與集合住宅的「かた」(技術)。走過代謝派風潮,唯獨菊竹還是繼續訴說著這股風潮繼續存在於現代的意義。 對於技術方面的追求,他也是直到最後都不曾懈怠。晚年的代表作品就是刻意壓低高度,上方架著鋼筋大屋頂的軸立巨蛋建築,像是川崎市市民美術館(一九八八年),以及北九州媒體巨蛋(一九九八年)均屬於這類建築。此外,島根縣立美術館(一九九八年)更是兼具六○年代菊竹作品的大膽風格,以及七○年代以後的纖細,堪稱是菊竹建築的集大成。

目錄


專文導讀 阮慶岳


菊竹清訓的生平介紹
菊竹建築進化圖

Chapter1 1950年代-1960年代
Sky House 1958
正方形住宅的先驅
出雲大舍廳舍1963
做為「依代」的建築
館林市廳舍1963
高樓層的懸臂樑工法
東光園1964
浮在半空中的客房
都城市民會館1966
怪獸般的建築
佐渡格蘭飯店1967
通往明日的橋樑
岩手縣立圖書館1967
一整排山形拱頂的造型
島根縣立圖書館1968
曲線的平面與怪物般的架構
荻市民館1968
出現在城下町的諾亞方舟
久留米市民會館1969
一旁是隨時會暴漲的河川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55-1969
【附圖說的作品】
石橋文化中心美術館1956
梅林寺茶屋1958
島根縣立博物館1959
石橋文化中心音樂堂1963
淺川公寓1964
德雲寺納骨堂1965
岩手縣教育會館1965
松本伸理容室1965
橫濱駿河大樓1966
板橋區立板橋保育園1967

Chapter2 1970年代-1980年代
芹澤文學館1970
四個巨大的中核
京都信用金庫1971
公眾之「傘」
火之山公園山頂展望設施
壇之浦停車場休憩設施
和布刈停車場休憩設施1973
演繹出絕佳的觀景動線
黑石Holp兒童館1975
代謝派的孩子們
人工海上都市(Aquapolis)1975
海上都市之夢.通往水平線彼端
西武大津購物中心1976
將逃生梯呈現在造型上
田部美術館1979
靈感來自踩風箱的鐵皮屋頂
銀座劇場大樓(Le Theatre Ginza)1987
波浪狀外牆
川崎市市民美術館1988
又低又圓的巨蛋屋頂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70-1989
【附圖說的作品】
駿河銀行情報中心1971
貝納.畢費美術館1973
井上靖文學館1973
柴又帝釋天鳳翔會館1973
Pasadena公寓1974
荻市廳舍1974
銀座大樓1974
筑波研究學園都市松見公園1976
西友河邊店1980
出雲大社神祜 殿1981 
輕井澤高輪美術館1981
熊本縣傳統工藝館1982
京都信用金庫大津分行1983
境港臨海飯店1985
川崎市綜合教育中心1985
弘前市社會福祉中心1986
豊島區立千登世橋教育文化中心1987
西武百貨店渋谷店LOFT館1987
福岡市廳舍1988
高崎市營住宅 東貝澤天水團地1989

Chapter3 1990年代-2000年代
東名高速道路海老名服務區休憩設施1991
白與黑的長牆
江戶東京博物館1992
空虛的紀念碑
大分縣臨海文化中心1992
岸上的大型客輪
島根縣立美術館1998
令人讚嘆的美麗屋頂
九州國立博物館2004
雲朵造型上,覆著段狀設計的建築
日本國際博覽會(愛‧地球博覽會)
彷彿遊走在樹叢上方的環球迴廊

作品年表+現存調查1990-2008
【附圖說的作品】
赤坂Residential Office INFINI 1990
奈良公園館1991
早稻田大學戶山校區圖書館大樓1992
久留米市廳舍1991
飯能樟木鄉村俱樂部1995
江戶東京博物館休憩設施1995
北九州媒體巨蛋1998
昭和館1998
吉野里歷史公園歷史中心2000
日經印刷Graphic Garden2008

菊竹雪女士的訪談
Sky House的生活,以及關於父親的回憶
結語1(磯)
結語2(宮澤)
作品名稱索引
《日經ARCHITECTURE》刊登期數與採訪日一覽表

導讀


隕落,烏托邦的長存

◎文/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教授)
  
  若說日本的當代建築,正迅速竄起、甚至開始引領世界的趨勢與風潮,其實並不為過。就以普利茲克建築獎為例,在35年的歷史中,日本建築師六度獲獎,其中三次是在最近的五年內,包括了2010年由仍屬中堅的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一起奪魁,2013年由老驥尚未伏櫪的伊東豐雄獲獎,以及2014年由坂茂得獎,都在在顯示日本在當代建築領域上的銳氣與厚度,絕對雙雙不容忽視。

  要溯源回去,可能必須要從明治維新回顧起其因由。但簡單的觀看,則可以以二次戰後、尤其是60年代起,日本建築界的崛起與復興說起。其中最指標性的自然是「代謝派」的出現,並於1960年在日本舉行的世界設計大會上,公開發表了應對戰後人口激增、城市與建築必須要認真尋求如何與之有機共同生長的觀念,首次引發世界的注目,也作為日本當代建築整波新浪潮的啟動機。或可以這樣說,「代謝派」的出現,確實奠定了日本近世代建築發展的紮實基礎。

  2011年底離世的菊竹清訓,就是這個極重要「代謝派」的核心戰將,自然也更是日本現代建築史裡、絕對必須銘記的重要建築師之一。

  關於菊竹清訓的意義何在,我覺得可以以下列幾個角度來作觀看:

  首先,當然脫離不了與「代謝派」連結的關係。「代謝派」的都市/建築理念,雖說是在回應戰後嬰兒潮湧現、人口暴增的現實問題,但其背後對建築的信念,其實可以見到是延續「現代性」所牢牢建立、對於科技與機械量產的認真追隨,與因應工業社會的興起,顯現人必須逐水草居的游牧般變異生活,對於這樣新的生活模式的努力破解。

  也就是說,社會與個體生活的朝夕幻變與不可測(游牧化),其實可能更是「代謝派」想要挑戰的時代議題,運用的手法,則大量依賴科技的介入與期待,同時思考如何利用模具化的量產,來化解代謝與替換時的消費成本。這樣作品與觀念的實踐,從他30歲(1958)所打造出來的自宅Sky House,就以著可以替換的單元「move-net」,做出的嘗試與宣告。

  這樣的類同觀念,在「代謝派」的同時代,可以見到以倫敦為基地、Archigram的隔空相輝映,甚至,還可以在此刻的台灣,見到譬如以「自立造屋」受矚目的謝英俊,某種與之遙遙致意般的類同操作模式。

  關於這些類同性,我們或可以都視之為對於現代主義道統的一種積極承傳,這包括對於密斯以鋼構及模矩所建構、現代科技為本的建築新規範,或是科比意比較傾靠向藝術性格、對於混凝土的材料與力量,所投注地那種帶著神聖與雕刻性格的凝視,皆是令人感佩的。

  另外一個關於菊竹清訓的意義,我覺得會落在他與日本傳統建築的對話上。不管在空間與造型設計上,都可見到菊竹清訓對此努力的痕跡,譬如1963年的「出雲大社廳舍」作品,他以混凝土的構造、不斷與傳統木構的柱樑系統,做出美學與意涵上的對語意圖,就是他這樣系列嘗試的佳例。

  而在空間與機能的關係上,他更是積極挑戰「形隨機能」的說法,主張空間可以先於機能,並由居住者慢慢去發現與再定義。這樣的態度,依照本書的說明,是接近日本神道所說的「依代」,也就是:「所謂依代,就是神靈依附的媒介物。建築具有的機能,不是一開始就存在於空間,而是後來才產生的。因此,建築師該做的不是決定機能的設計,而是如何設計出容易成為『依代』的空間。」

  先空間後機能,是相當有趣的說法與歷史承傳。

  最後,我覺得菊竹清訓最不可被忘記的意義,在於他所具有某種烏托邦懷想的海上「浮動城市」構想,這也是「代謝派」關於城市規劃裡,相當具企圖心與浪漫性的重要提案。菊竹清訓對此的具體實踐/實驗,是透過1975年的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上,由政府出資建造的會館Aquapolis(人工海上都市),讓我們見到一座城市在海洋裡浮動與游牧的可能,積極地挑戰我們對於城市(甚至國家)的未來想像,視野遼闊也勇敢。

  這種將結構與空間分開思考的巨型建築(magastructure)觀念,除了是回應戰後人口遽增的現實壓力外,其實更暗示了我們對於未來都市與生活的想像可能,也開啟我們以科技挑戰未來生活的某種憧憬。當然,因為時空等現實因素的更易,以及對科技與環境態度的時代轉變,現在已經不太見到這樣近乎烏托邦的想像,但是回顧菊竹清訓這樣浩然與盪氣的規劃氣魄,還是令人不能不深深懷念的吧!

  菊竹清訓在2011年底離世,他所珍愛的Aquapolis(人工海上都市),則在更早的2000年,被默默地送往上海解體。二者的驟然凋零,都同樣令人感慨,有如見到某種時代的隕落,但是,也許不必這樣悲觀看待,這可能更暗示著一種永恆烏托邦的必將因而長存。

內文試閱


  以「更新論」,嶄露頭角
  活用現成的木造建材,改建成嶄新的設施。
  菊竹憑藉以往的工作經驗,不但打造出自宅「Sky House」,
  更以獨創的「更新論」為基礎,成為最活躍的代謝派成員之一。
  菊竹陸續在正值高度經濟成長期的日本各地,
  運用大膽創新的理念,完成各種新型態的公共設施與飯店。
  
1958 Sky House
正方形住宅的先驅

  
  由四根立柱撐起浮在半空中的樓板,四周是猶如陽台的迴廊,以外側為木製擋雨板,內側裝上玻璃窗的方式,雙重防護室內空間。上方是貝殼形混凝土天花板,下方是一整片沒有梁柱的正方形空間(7.2×7.2m)。
  
  菊竹三十歲那年打造出自宅「Sky House」。參考完工當時的雜誌報導,屋內擺置著餐桌、床等家具,顯然已經入住。
  
  這棟住宅也是落實日後菊竹構思的「代謝派」(能夠新陳代謝的建築與都市)一個具體之作,也就是將廚房、浴室、洗手間等用得到水的設備予以單元化,形成移動式巨型家具,當這些單元老舊時,可隨時更新替換。菊竹將這些可隨時更換的單元,稱為「move-net」,也是他與居家設備廠商共同開發的產品。
  
  「move-net」的概念不僅用於設備。夫妻有了小孩之後,也可以將孩童房打造成「move-net」,掛在主樓層下方(參考195頁)。
  
  除了與水有關的「move-net」更換過幾次之外,孩童房也增設過兩個。隨著歲月流逝,撤掉孩童房,改以埋進去的方式,增建在主屋下方的庭院。菊竹的自宅具體實現他所主張的代謝派理念。
  
40年後依舊是年輕建築師的參考範本
  這棟住宅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採取正方形平面設計,而且是沒有方位,也沒有內外之分的完整空間。
  
  參考1950年代建築師設計的住宅平面圖,可窺知當時的主流設計是朝東西向伸展的長方形。比「Sky House」更早以正方形平面設計聞名的是,增澤洵以「最低限度住居」為題設計的自宅(1952年)。這棟正方形住宅標榜以最少的建材,打造必要的樓板面積。但由於面向南側的空間是採兩層樓高的挑高設計,所以室內還是有考慮到方位問題。既然是正方形空間就不會有這樣的顧慮,不是嗎?
  
  1960年代,像是篠原一男設計的紙傘之家(1962年),以及磯崎新的中山邸(1964年)等,都是設計者刻意以正方形展現設計理念的住宅。1958年完工的「Sky House」顯然領先一步。
  
  進入1970年代,毛綱毅曠的反住器(1972年),以及相田武文的涅槃之家(1972年),都是採取正方形平面設計的後現代風格住宅代表作。然而,比起正方形平面設計,這些作品更偏重立方體概念,看得出與「Sky House」在設計上有些許差異。
  
  另一方面,1990年代由SANAA(譯註:由妹島和世、西澤立衛成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的S-house(1995年),以及由Atelier Bow-Wow(譯註:由塚本由晴、貝島桃代等人成立的建築事務所。)設計的Ani House(1998年)等,似乎受到「Sky House」的影響,展現不拘泥方位的設計意圖。
  
  即便過了四十年,菊竹的早期作品還是深深影響後代年輕建築師的創作。
  
抵抗都市的胡亂開發
  「Sky House」建於東京都文京區音羽。原本從建於斜坡的住家三樓,可以遠眺西側的廣闊美景。完工後,還能清楚看到幾年後,由丹下健三設計的東京聖瑪利亞大教堂。菊竹最喜歡工作時,看著射入屋內的夕陽。
  
  1960年代即將結束時,因為首都高速高架公路開通,再也眺望不到廣闊美景,還伴隨著惱人的噪音問題,加上附近土地用途變更,西側蓋起高樓大廈。菊竹受訪時,曾抱怨:「現在擋雨板一整天都必須緊閉。」(摘自《代謝派建築的軌跡》INAX出版),對於都市的胡亂開發,十分不滿。
  
  目前這房間主要用來招待客人。拜這次採訪之賜,我們參觀了屋內。以往開放的西側目前拉門緊閉,暫不開放。相反的,當初完工時半開放的東側,也就是設置「move-net」的浴室與洗手間,目前全面開放。看來開放的方位似乎根據周遭環境變化來決定。
  
  這也正是「Sky House」採正方形平面設計的理由之一吧。面對都市的胡亂開發,這棟住宅依舊持續對抗。

1963出雲大舍廳舍
做為「依代」的建築

  
  出雲大社境內,有兩棟由菊竹清訓設計的建築物,隔著拜殿相望,分別是廳舍與神祜殿。1963年完工的廳舍是作為社務所與展示寶物用的建築物,之後又於1981年建造神祜殿,作為展示寶物的獨立空間,廳舍目前則是作為「御神樂、御祈禱、年貢收付所(譯註:類似香油錢、功德費)」等用途。
  
  廳舍與神祜殿均為鋼筋混凝土建築,相較於大片屋頂用的是銅板材質,牆面設計風格樸實的神祜殿,採一整面都是鋼筋混凝土天窗設計的廳舍,在成排都是檜皮屋頂的木造建築中,顯得十分突兀。但在聽聞因為1953年一場火災燒毀原本的建築,必需重建的來龍去脈之後,便能明瞭之所以如此設計的用意。畢竟鋼筋混凝土建築的防火機能比較強。
  
  整體結構相當大膽,門形框架是基本架構。因為平面是細長的長方形,一般會在比較短的一邊,架設作為梁的框架,菊竹卻在這棟建築物比較長的一邊,架上長約47公尺的巨梁。
  
  因為一般鋼筋混凝土建築不會採取這般作法,因此考量到材質的承壓力,用的是負重力較佳的預力混凝土。也就是在澆置混凝土前,先打入鋼材,形成一股張力,意即將鋼筋混凝土結構部分中空化的作法。
  
靈感來自晒榖架的梯形剖面
  兩座門形框架,梁上排列著預力混凝土斜材,打造出整體建築物的結構。菊竹曾說,立在梁上的斜材模樣,靈感來自將收割下來的稻子掛在田裡曝曬的情景。如何讓以鋼筋混凝土打造而成的建築物,不但能融入古樸的神社境內,又能保有特色,這就是菊竹之所以從傳統日本農村風景發想設計的理由。
  
  除了運用最新建築技術之外,也要呈現日本傳統之美,也是這棟建築物之所以受到高度肯定的理由之一。
  
  猶如掛在田裡的稻子的斜材之間,覆上預力混凝土打造的屋簷與玻璃。這棟建築物幾乎沒有外牆,而且內部是自然採光。
  
  較短一方的剖面呈現下方廣闊的梯形,這是菊竹作品的一種「かた」(技術)。好比高舉半空中的江戶東京博物館(1992年)、採上下堆疊設計的樹狀住居計畫(1971年)、COSIMA飯店(1994年)等都是如此,銀座劇場大樓(1987年)也是複雜的梯形組合。
  在菊竹晚年的建築作品中,也能見到梯形的設計,出雲大社廳舍無疑是具體呈現這般設計概念,最初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神道帶給菊竹建築的影響
  再回到關於門形框架部分。支撐棟梁的柱子採外突設計,與伊勢神宮等神社本殿見到的梁柱設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這在日後菊竹設計的黑石Holp兒童館(1975年)也能見到,又是菊竹建築一項重要的「かた」(技術)。
  
  「柱子創造空間」是菊竹的一項主張,也就是重視柱子具有的象徵力量,也許這主張的靈感就是來自這棟神社建築吧。
  
  菊竹建築與神社的關聯不僅如此,他對於機能的看法,也能從這棟神社建築窺知一二。
  
  菊竹對於建築的機能主義,也就是對於建築形態與機能的根本意義與看法,有所批評。他主張機能不是取決於建築的空間,而是由住在空間裡的人們逐漸發現。
  這般機能論,與賦予舊建築新機能,使其可以繼續使用的代謝派理論相通,但換個角度想,也很貼近神道所說的「依代」。
  
  所謂依代,就是神靈依附的媒介物。建築具有的機能,不是一開始就存在於空間,而是後來才產生的。因此,建築師該做的不是決定機能的設計,而是如何設計出容易成為「依代」的空間。
  
  出雲大社廳舍已經失去原先作為寶物殿的機能,建築物本身的光采卻絲毫未減,這就是「依代」式建築的存在價值。

1964
東光園
浮在半空中的客房

  
  ※此文刊登於《日經ARCHITECTURE》2005年8月8日號
  
  溫泉一直是日本人的最愛,近來對於露天溫泉的品質,以及溫泉的源流、排放方式等的評價基準也越來越嚴格。那麼,喜愛當代建築的人,最愛的溫泉排行榜又是如何呢?票選日本全國各地名湯,皆生溫泉的東光園絕對是許多人的首選,因為在這裡可以邊欣賞菊竹清訓設計的美麗建築,邊泡湯。雖然從露天溫泉只能看到一部分,但我覺得沒有比這更極致的享受了。
  
  從米子車站搭計程車,約十五分鐘車程便能抵達看得到日本海的皆生溫泉。這是我第二次投宿東光園,但之前住的是位於北側的「喜多館」,雖然別館也不錯,但這次住的是菊竹設計的本館「天台」,我懷著興奮的心情上到五樓的客房。
  
  客房是鋪著榻榻米的純和室,讓人有一種身處木造和風建築的錯覺,但窗外的景色卻給人奇妙的感覺,除了可以遠眺靈峰大山,還能欣賞雕刻家流政之打造的日式庭園。雖然和室可以看到日式庭園是理所當然的事,但觀看的角度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因為是從極高處往下俯瞰,因此映入眼簾的是,從一般和室窗外看不到的光景。
  
吊掛在半空中的五~六樓
  從外觀來看,東光園的本館是一棟很不可思議的建築。一樓到三樓是建築物,四樓部分完全掏空,五樓以上又是建築物,為什麼會這樣設計呢?
  
  因為這棟建築物是一家和風旅館式的飯店。為了讓客房呈現和風建築的纖細之美,就不能使用鋼筋混凝土的粗大梁柱來表現。因此,利用穿過七樓的粗梁來吊掛五、六樓,藉由壓低樓層高度,以及造型尖銳的高樓層,讓這個結構上的創意得以實現。
  
  支撐這般結構的是別具特色的組合柱,這些組合柱是由正中央的主柱和支援它的三根細柱組成,一共有六組這樣的組合柱,從地面貫穿至建築物的四樓,只有主柱繼續往上延伸。從外面也看得到組合柱,展現出強勁力道,而在大廳也看得到的組合柱,則為空間注入一股活力。
  
  東光園的本館完工於1964年。當時的菊竹正醉心於「か‧かた‧かたち」(構想.技術.形態)的方法論。就設計的步驟來說,「か」是構想的階段,「かた」是技術的階段,「かたち」是形態的階段。但在追求這三階段的過程中,往往不少作品是「か」(構想)或「かた」(技術)勝於「かたち」(形態)。換句話說,菊竹是一位不怕蓋出難看建築的建築師。
  
  然而,東光園無疑是「か」(構想)、「かた」(技術)、「かたち」(形態)皆臻於完美的作品,說它是菊竹最美的作品也不為過。
  
小泉八雲的「空中浮揚」
  相鄰的島根縣有不少菊竹的作品。尤其是與米子市相鄰的松江市,就有菊竹設計的博物館(1959年)、圖書館(1968年)、美術館(1999年)等。菊竹受邀設計東光園,應該也是在設計島根縣立博物館的時候,因此在這裡提一下和松江有關的名人軼事也不算離題吧。
  
  以《怪談》聞名,明治時期的文學家小泉八雲,曾在松江住過一段時間。從1890年起,短短的一年三個月之內,他娶了日本妻子,並將在這裡體驗到的各種事物寫成文章。附帶一提,小泉八雲的墓就在菊竹的事務所與自宅附近的東京雜司谷靈園。
  
  八雲的著作中,有一本讓人聯想到「東光園」這名字,名為《來自東方的光》的散文集。其中有一篇描述飛翔天際夢境的文章《空中浮揚》,尤其令我感興趣,而這個飛翔天際的夢境,是從身體往下墜落時開始。
  
  「我的身體不斷往下墜落──即使如此,卻沒有遇到令我恐懼的衝撞。我的恐懼感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奇妙的快感,因為我知道自己不是急速墜落,而是漂浮在空中。」(河島弘美 翻譯‧講談社學術文庫出版)。
  
  從東光園客房看到外頭的日式庭園時,讓我覺得自己彷彿身處這般夢境。
  
  也許應該這麼說,東光園的客房和在夢中飛行的我們一樣,永遠不會衝撞地面,而是持續地墜落。懸吊的結構將往下墜的建築物停在某個時間點,並將這個瞬間延長到永恆。這和作夢的感覺很相似,明明只是短短幾分鐘的夢境,但對於沉睡的人來說,卻覺得過了好長一段時間。
  
  東光園的美,要歸功於這般夢的魔法。
  
1966
都城市民會館
怪獸(キメラ)般的建築

  
  ※此篇文章刊登於《日經ARCHITECTURE》2005年1月10日號
  
  宮崎縣因為位於面向太陽升起,遍灑陽光的東方,所以自古被稱為「日向之國」。一提到這由來,就會讓我想起外型如朝陽般的建築物,那就是造形獨特的都城市民會館。查了一下國外方面的資料,雖然義大利有類似的設計「super studio」,但都城市民會館遠遠比它早好幾年發表。
  
  這棟建築物是在鋼筋混凝土打造的底座上,排放如打開的扇子般,門形鋼骨桁架,再鋪設屋頂。完工當時,桁架上還覆蓋著鋼板,後來鋼板拆掉後,迫力倍增。為什麼採取這般結構設計呢?根據完工當時的雜誌報導,其實是因為地盤不良,必須減少立柱的緣故,所以採用這種結構能集中受力於「扇軸」部分,再傳導至地盤。
  
  這般集中型結構設計還轉換成放射狀圖形,運用在門板的設計。雖然正面玄關大門早已換新,但會議室的門還保留著(參照43頁的插圖)
  
設計看不見的空氣
  集中型設計不僅用於結構,也用於設備方面的規劃。應該說,設備才是這棟建築物的主要課題。從設計者菊竹清訓在雜誌上發表的文章「肉眼看不見的秩序/空氣‧光‧聲音的統一」,便能窺知。
  
  仔細看這棟建築物的平面圖,機械室位於整棟建築物的正中央。大演藝廳的空調採巨型噴管往舞台吹的方式,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體育館(1964年)也是這般設計,負責設計者也是井上宇市。有趣的是,這般設計除了用於主要設備之外,通往會議室的空調管道也是使用透明素材(可能是壓克力)。從這些設計細節也能感受到到菊竹追求「如何設計看不見的空氣」的意念。
  
混凝土與鋼骨打造出來的「怪獸」
  這棟建築被比喻成不少東西,像是蝸牛、豪豬、水車等,確實都滿像的,還是像安基拉呢?雖然這比喻也不錯,但總覺得有更適合的例子,那就是出現在特攝片《超人七號》裡的「恐龍戰車」。
  
  恐龍戰車是吉爾星人操控的怪獸,外型就像四隻腳的恐龍趴在戰車上的模樣。戰車突襲時,尾巴是主要攻擊武器。超人七號曾和外星人、機器人等各種敵人交手,但恐龍戰車是唯一結合生物與機械的怪獸。希臘神話中有一隻獅子頭,山羊身體,蛇尾的怪獸「喀邁拉」(chimera),這棟建築物可說是現代版的怪獸「克邁拉」。
  
  混凝土與鋼骨打造出來的都城市民會館,猶如怪獸「喀邁拉」。分為不變的部分與可變動的部分,菊竹流的代謝主義風格,在這棟建築物上呈現出來的就是混凝土打造的下半部結構以及鋼骨製屋頂。
  
  怪獸風格不僅表現於結構形式,相較於從入口到大廳之間呈現美麗木紋的清水混凝土牆,以及軀體邊緣描繪著有機曲線的纖細之美;架在上頭的鋼骨製屋頂,則是用直線展現強而有力的風格。感覺就像硬是將兩棟完全不同的建築物硬是結合在一起。
  
  這棟建築物的雙重性,也展現結構素材的雙重性。究竟屋頂用的鋼骨素材是重還是輕?雖然外露的黑色鉚釘感覺十分沉重,但如車篷般展開的姿態,卻給人輕盈感。
  
活用怪獸特質,開創第二春
  設計者追求的東西不過是合理性,但這棟建築卻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倒也不能說是這棟建築物的瑕疵,而是它的怪獸特質,也是這棟建築物無可取代的魅力。
  附帶一提,這棟建築的使用率依舊很高,我看了一下活動排程表,幾乎全滿,沒有空檔。即便如此,這棟建築物還是面臨存廢問題,因為市內另一處地方,正在興建新的文化中心。
  
  我認為這不是拆除或保留的二選一問題。或許可以考慮保留下半部的結構,改變屋頂的造型,為這棟怪獸建築找到別的用途,開創第二春,也是一種解決之道。

作者資料

磯達雄

1963年生於埼玉縣,1988年畢業於名古屋大學工學部建築系。1988年至1999年間工作於《日經建築》(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編輯部,2000年獨立,2002年與人合夥成立編輯事務所flick studio。擔任桑澤設計研究所及武藏野美術大學外聘講師。共同著作有《高山建築學校傳說》(高山建築学校伝説)、《現代住宅概念》(現代住宅コンセプション)、《由數位影像看日本建築三十年》(デジタル画像で見る日本の建築30年の歩み)等。flick studio的網頁為http://www. flickstudio.jp/。

基本資料

作者:磯達雄 譯者:楊明綺(Mickey Yang) 繪者:宮澤洋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做自己的建築師 出版日期:2014-04-09 ISBN:9789862725498 城邦書號:BCB708 規格:平裝 / 全彩 / 228頁 / 20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