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沒有「最好」的自己,只有「更好」的自己!
從田庄囝仔到台大副校長、學界的技轉王,唯有不安於現狀,才能不斷超越自己,開創更好的人生!
20餘位各界名人一致強力推薦!
60週年紀念出版
創新,是跳脫既有思路的框框,創新,是勇於突破現狀,跨越界線,創造更好的未來!
他是「台灣科技創新教父」,也是另類教授,兩度獲頒教育部「國家講座」的最高榮譽。他是學界裡最負盛名的「技轉王」,曾經手近百件技術移轉,並協助兩家新創公司上市。他更是「最會幫台大賺外快的教授」,被他指導過的學生都成為企業爭相聘用的人才。
他是陳良基,一個在雲林鄉下艱困環境中長大的農家子弟,憑藉著堅毅的精神與勤奮的態度,一路從國內CAD領域第一位本土博士,做到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台大學術副校長。
身 處在日新月異的科技界,產品週期往往只有十八個月,讓陳良基深刻體認到,唯有不停地創新,個人和企業才能擁有真正的立足之地。因此他不要只是做一個埋頭寫 論文的博士,帶領團隊將研究成果化為具體產品,創造數以千萬元計的獲利。他也不要只是做一個照本宣科的教授,鼓勵學生「與其跟大家搶一個工作,不如為社會 創造更多工作」,激發學生追逐夢想的熱情。
在《創新的人生》這本書中,不僅記錄了他激勵人心的動人經歷,更要告訴大家:
「創新」不是名詞,而是動詞!唯有不安於現狀,跳脫舒適圈,才能不斷超越自己,創造更好的人生!
【名家推薦】
◎李焜耀(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
◎李慶宗(台北市立成功高級中學校長)
◎何薇玲(全球一動董事長)
◎卓俊辰(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校長)
◎吳炳昇(奇景光電董事長)
◎胡定華(全智科技董事長)
◎施崇棠(華碩電腦董事長)
◎許仁弘(天主教永年高級中學校長)
◎張俊彥(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士)
◎陳素蘭(數位時代社長)
◎黃肇雄(訊連科技董事長)
◎蔡明介(聯發科技董事長)
◎蔡明麟(雲林縣復興國小代理校長)
◎盧超群(鈺創科技董事長/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理事長)
「陳老師,一個擇善固執、堅持改革,絕不被現狀所拘束的另類教授。我常好奇是怎麼樣的人生經驗,形塑了他這樣獨特的性格,直到今次讀完他這本《創新的人生》,一切的謎底才終於揭曉。」
──林之晨(之初創投創辦人)
「從雲林縣褒忠鄉的農村子弟,成長為國際電子數位影像科技大師和學術教育宗師,我們在作者成功身影的背後看到的是:態度、努力、知識、創新、膽識和堅持。」
──張世忠(基亞生物科技董事長)
「這是一本讓你看了第一篇文章就急著想要一口氣讀完的一本書!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一個負有使命卓越教師的生命故事;也是一個給予學生不同機會的杏壇故事。一個農家小孩刻苦向上的成長故事;也是一個離家求學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一個研究發展產業創新的結盟故事;也是一個鼓勵夢想從無到有的冒險故事。」
──陳偉泓(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
「陳教授從中小學到成大的碩博士教育,都經過嚴謹的歷練,奠定扎實的學術基礎,並在不同的城鄉環境中安身,進而體會如何精進自我,突破窠臼,以尋求創新的呈現,因而造就陳教授體內創新的基因,屢屢出現令人驚豔的成果。」
──黃煌煇(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陳教授鼓勵大家,勇於跳脫舒適圈,追求不斷創新的人生;他本身也自我實踐,在教育這條路上不斷創新,為年輕人開闢創新的道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拓荒者精神,我深深佩服!」
──楊泮池(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誰說八年級生是草莓族?他們缺乏的只是適時的啓發及引導,他們在陳老師課程中所聽到看到學到的正是點燃了他們新創動能的火苗!」
──潘健成(群聯電子董事長)
「正如陳良基教授所說,凡事堅持與執行力是二個不可缺少的要素。而「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因為結果是一時的,但過程中所受到的訓練與收獲,卻是影響一生且受用無窮。」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序跋
作者自序:創新是動詞,不是名詞!
這幾年台北地區的房價節節高升,我常常都為剛進入職場,上班地點又在台北的朋友感到憂心。我想起十五歲時剛從雲林鄉下北上念建中,走在繁華的台北街頭,看著路旁一棟棟樓房,想著自己在沒有任何背景、靠山的情形下,不知何時才能成家立業,那時真的有種「何處是兒家」的感慨。
小 時候,家鄉那句俗語還猶在耳邊:「呷台北水,沒肥嘛水!」既然離鄉背井在外打拚,總得闖出一點名堂,才不辜負鄉親父老期待的這股強烈信念,也逼著我一路向 前衝。所以,我根本不敢、也無暇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甚麼路。只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掌握上天所賜的機會,努力往前進;期望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生命最大的 價值。
有句名言:「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正是我的心情寫照。
我在跟學生聊天時常常提到,小時候的心願,只是希望過著可以溫飽的生活,有個美滿的家庭。如今,我的願望早已達成,老天爺還多給了我許多的資源,似乎是想透過我的手,幫助社會上更多有志氣,但卻資源不足的人,也能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因 此,我心中的奮鬥目標早已從為一己之利,走向為更多年輕朋友創造機會的願景上。我常說自己像是在耕種「科技田」的園丁,我們培養的年輕下一代,個個都是絕 頂優秀的好種子,只要能將他們成長所需的環境,包括養分、水分、土壤……等等照料好,必能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天賦。希望將年輕人都能培育成為社會資源的價 值創造者,而非社會資源的消耗者。
由於時代飛躍般的進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我當年要強太多了!當然,因為資訊流動快速,年輕人的競爭 對象已經不再只是身邊的同學、周圍的鄰家子弟,而是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好手。但是,我一直堅信,只要讓這些年輕人能像我們當年剛踏出校門一樣,有足夠的 工作機會等待著他們,他們的表現絕對會令人刮目相看!
不管從事哪種工作、哪種行業,「不停創新」絕對是未來世界的價值所在,必須保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企圖心。希望本書中傳達的創新人生觀念,能帶給年輕朋友一些啟發,並且鼓勵許多一開始缺乏資源、飽受挫折的朋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當然,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因現實狀況停頓下來,而停久了就很容易滯留在「舒適圈」。
我在國研院時,曾經特別寫了一段話鼓勵同仁:「志工之可貴,在於他/她願意隨時勇於走出舒適圈,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走,水裡來,火裡去,不計個人得失,只為使命與願景。」
我總是鼓勵學生及工作團隊一定要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人如果在同一個環境待太久,往往會愈來愈自我設限,不敢離開熟悉的環境,跨進陌生或未知的領域。如果我們能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多和他人交流、學習,透過與其他人的討論切磋,就可以消除對未知的恐懼。
我從一個鄉下來的孩子,一路跨越了許多界線,到達臺大,以及世界頂尖的學術殿堂;每次熟悉了四周的環境後,其實也很想停留在安逸的「舒適圈」裡。但在科技界待久了,深知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只有不停的創新,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期待更多的年輕人,不要再抱怨社會大環境不好、沒有充足的資源,就讓我們不停地跨越極限,不斷的創新,而美好的未來將在前方等待著。
這幾年台北地區的房價節節高升,我常常都為剛進入職場,上班地點又在台北的朋友感到憂心。我想起十五歲時剛從雲林鄉下北上念建中,走在繁華的台北街頭,看著路旁一棟棟樓房,想著自己在沒有任何背景、靠山的情形下,不知何時才能成家立業,那時真的有種「何處是兒家」的感慨。
小 時候,家鄉那句俗語還猶在耳邊:「呷台北水,沒肥嘛水!」既然離鄉背井在外打拚,總得闖出一點名堂,才不辜負鄉親父老期待的這股強烈信念,也逼著我一路向 前衝。所以,我根本不敢、也無暇回頭看看自己走過甚麼路。只希望自己能夠盡量掌握上天所賜的機會,努力往前進;期望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創造出生命最大的 價值。
有句名言:「君子得意而憂,逢喜而懼。」正是我的心情寫照。
我在跟學生聊天時常常提到,小時候的心願,只是希望過著可以溫飽的生活,有個美滿的家庭。如今,我的願望早已達成,老天爺還多給了我許多的資源,似乎是想透過我的手,幫助社會上更多有志氣,但卻資源不足的人,也能勇於開創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因 此,我心中的奮鬥目標早已從為一己之利,走向為更多年輕朋友創造機會的願景上。我常說自己像是在耕種「科技田」的園丁,我們培養的年輕下一代,個個都是絕 頂優秀的好種子,只要能將他們成長所需的環境,包括養分、水分、土壤……等等照料好,必能幫助他們發揮自己的天賦。希望將年輕人都能培育成為社會資源的價 值創造者,而非社會資源的消耗者。
由於時代飛躍般的進步,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比我當年要強太多了!當然,因為資訊流動快速,年輕人的競爭 對象已經不再只是身邊的同學、周圍的鄰家子弟,而是來自全世界各個角落的好手。但是,我一直堅信,只要讓這些年輕人能像我們當年剛踏出校門一樣,有足夠的 工作機會等待著他們,他們的表現絕對會令人刮目相看!
不管從事哪種工作、哪種行業,「不停創新」絕對是未來世界的價值所在,必須保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企圖心。希望本書中傳達的創新人生觀念,能帶給年輕朋友一些啟發,並且鼓勵許多一開始缺乏資源、飽受挫折的朋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夢想。
當然,在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因現實狀況停頓下來,而停久了就很容易滯留在「舒適圈」。
我在國研院時,曾經特別寫了一段話鼓勵同仁:「志工之可貴,在於他/她願意隨時勇於走出舒適圈,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走,水裡來,火裡去,不計個人得失,只為使命與願景。」
我總是鼓勵學生及工作團隊一定要跳脫自己的「舒適圈」,人如果在同一個環境待太久,往往會愈來愈自我設限,不敢離開熟悉的環境,跨進陌生或未知的領域。如果我們能走出自己的象牙塔,多和他人交流、學習,透過與其他人的討論切磋,就可以消除對未知的恐懼。
我從一個鄉下來的孩子,一路跨越了許多界線,到達臺大,以及世界頂尖的學術殿堂;每次熟悉了四周的環境後,其實也很想停留在安逸的「舒適圈」裡。但在科技界待久了,深知面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只有不停的創新,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地。
期待更多的年輕人,不要再抱怨社會大環境不好、沒有充足的資源,就讓我們不停地跨越極限,不斷的創新,而美好的未來將在前方等待著。
延伸內容
難怪,陳老師是如此另類的教授
◎文/林之晨(之初創投創辦人)
我跟陳老師認識近三年了。最初是應他之邀回台大幫忙輔導他設立的創新創業學程裡的學弟妹們,後來台大創業風氣漸興,陳老師想進一步讓這股力量能與產業接軌,又找了我們幾個人一起創辦台大創聯會,把許多創業有成的校友凝聚起來,開始有了傳承的味道。
接 著他被國科會旗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借調去當院長,看到國科會每年撥出三百多億經費支持研究,但實際商轉的項目卻非常有限,陳老師又忍不住要動手改革。借鏡 他在台大推動創業的經驗,陳老師設計出了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用種子資金鼓勵所有研究人員玩真的,把實驗成果拿出來創業。計畫一出,陳老師又找我幫忙顧問與 評審工作,我也爽快的答應。在過程中目睹全國數百支研究團隊真的動起來,在他的激勵下開始試著創業,實在令人佩服。
不久後他卸下國研院職務,回台大接任學術副校長。除了繼續推動創創學程、創聯會,以及新設立的台大創業車庫、創業天使等計畫,心繫改革的他還是常找我們聊天,一起思考如何能讓台大不斷進步。
這是我之前認識的陳老師,一個擇善固執、堅持改革,決不被現狀所拘束的另類教授。我常好奇是怎麼樣的人生經驗,形塑了他這樣獨特的性格,直到今次讀完他這本《創新的人生》,一切的謎底才終於揭曉。
十 五歲以前的農家生活,給了他與時間賽跑、堅持到底才有收穫的價值觀。小學五年級一場鬼門關口的血管瘤手術,讓他有了正面面對生死的人生態度。末班車擠上建 中後隻身到台北讀書,使他得到自律與敦促自己的能力。在大學帶領數百人國樂團的經驗,則給了他領導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在研究所主動追逐電子與IC趨勢的豐 碩成果,則給了他擇善固執的勇氣。
就像他書裡引述 Steve Jobs 著名的史丹佛畢業演講內容所說,這些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往前看並不知其關連性,只有當你往後看,才能了解它們如何連成一線。
當然,我們無法重複陳老師走過的道路,但從他這些人生故事,我得到了非常多的啟發。
◎文/林之晨(之初創投創辦人)
我跟陳老師認識近三年了。最初是應他之邀回台大幫忙輔導他設立的創新創業學程裡的學弟妹們,後來台大創業風氣漸興,陳老師想進一步讓這股力量能與產業接軌,又找了我們幾個人一起創辦台大創聯會,把許多創業有成的校友凝聚起來,開始有了傳承的味道。
接 著他被國科會旗下的國家實驗研究院借調去當院長,看到國科會每年撥出三百多億經費支持研究,但實際商轉的項目卻非常有限,陳老師又忍不住要動手改革。借鏡 他在台大推動創業的經驗,陳老師設計出了創新創業激勵計畫,用種子資金鼓勵所有研究人員玩真的,把實驗成果拿出來創業。計畫一出,陳老師又找我幫忙顧問與 評審工作,我也爽快的答應。在過程中目睹全國數百支研究團隊真的動起來,在他的激勵下開始試著創業,實在令人佩服。
不久後他卸下國研院職務,回台大接任學術副校長。除了繼續推動創創學程、創聯會,以及新設立的台大創業車庫、創業天使等計畫,心繫改革的他還是常找我們聊天,一起思考如何能讓台大不斷進步。
這是我之前認識的陳老師,一個擇善固執、堅持改革,決不被現狀所拘束的另類教授。我常好奇是怎麼樣的人生經驗,形塑了他這樣獨特的性格,直到今次讀完他這本《創新的人生》,一切的謎底才終於揭曉。
十 五歲以前的農家生活,給了他與時間賽跑、堅持到底才有收穫的價值觀。小學五年級一場鬼門關口的血管瘤手術,讓他有了正面面對生死的人生態度。末班車擠上建 中後隻身到台北讀書,使他得到自律與敦促自己的能力。在大學帶領數百人國樂團的經驗,則給了他領導與臨機應變的能力。在研究所主動追逐電子與IC趨勢的豐 碩成果,則給了他擇善固執的勇氣。
就像他書裡引述 Steve Jobs 著名的史丹佛畢業演講內容所說,這些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往前看並不知其關連性,只有當你往後看,才能了解它們如何連成一線。
當然,我們無法重複陳老師走過的道路,但從他這些人生故事,我得到了非常多的啟發。
做好準備,等待機會
◎文/張世忠(基亞生物科技董事長)
從 雲林縣褒忠鄉的農村子弟,成長為國際電子數位影像科技大師和學術教育宗師,我們在作者成功身影的背後看到的是:態度、努力、知識、創新、膽識和堅持。因為 有刻骨銘心的成長經歷,才能雕琢作者美麗璀璨的人生。「不要讓大學的畢業證書成為你人生最大的成就」,因為方帽子之後才是人生的開始;怨嘆家庭與社會環 境,倒不如努力充實自己,做好準備,等待機會。有朝一日,在成功的光環下,你就能創造環境、改變環境。願與讀者共勉之。
◎文/張世忠(基亞生物科技董事長)
從 雲林縣褒忠鄉的農村子弟,成長為國際電子數位影像科技大師和學術教育宗師,我們在作者成功身影的背後看到的是:態度、努力、知識、創新、膽識和堅持。因為 有刻骨銘心的成長經歷,才能雕琢作者美麗璀璨的人生。「不要讓大學的畢業證書成為你人生最大的成就」,因為方帽子之後才是人生的開始;怨嘆家庭與社會環 境,倒不如努力充實自己,做好準備,等待機會。有朝一日,在成功的光環下,你就能創造環境、改變環境。願與讀者共勉之。
以熱情學習,迎勇敢創業
◎文/陳偉泓(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
這 是一本讓你看了第一篇文章就急著想要一口氣讀完的一本書!一篇篇文章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地述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身為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對臺灣的教育困 境,對於陳良基教授的教育理念有許多共鳴,閱讀此書時內心的衝擊,碰撞出更多的認同和體認,期待臺灣的教育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更為寬廣、更為創新的學習 場域與機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看這本書,讓我感覺在看許多故事,看到了……
一個負有使命卓越教師的生命故事;也是一個給予學生不同機會的杏壇故事。
陳教授以「農耕式教育」啟發每一個他教過的孩子,以「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獻身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適才適所,發揮所長;激勵每一個孩子奮力向上,把握學習的機會,「不要讓大學畢業證書成為人生中最大的成就!」。
一個農家小孩刻苦向上的成長故事;也是一個離家求學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
物資缺乏,經濟困頓的年代,造就陳教授堅毅刻苦的個性,不畏艱難與挑戰;在建中和大學的求知歷程中,以自發的熱情為動力,展現自律的學習態度,良好的時間規劃與管理,有限的時間完成有效的學習,苦讀英文的精神是自主學習的最佳典範。
一個前瞻卓越以終為始的研究故事;也是一個引領創新創業風潮的校園故事。
陳 教授的教學與研究,一直秉持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以終為始的研究觀,是一種處事觀,更是一種人生觀。凡事以系統化的觀點思考,可以觀察與思考別人 所没有看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以創新為師,創造出校園內「最好的」價值,帶領校園創新團隊,做出好研究並建立創業平台,在研究與創業上均獲得許多殊榮。
一個研究發展產業創新的結盟故事;也是一個鼓勵夢想從無到有的冒險故事。
由 「技術移轉」到「產學合作」,不僅加速了研究,也提高了研究成效,讓學界與產業雙贏。不僅提升科技業的研發環境,也使得實驗室的研究更有意義,產生更大的 影響。如此的微妙轉化,才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動力與機會,由影像壓縮的概念轉換成「解放影像的靈魂」,形成3D影像關鍵技術,就是最好的例證。原本五年未 曾在ISSCC中發表論文,「LG變法」讓台大的研究產生了跳躍的現象,論文數連續五年世界第一,原來創新不僅要有熱情,也需要管理。
雖 然這本書的文章述說的是一位大學老師如何教導學生的故事,但在故事中卻隱含著許多道理,教導年輕學子面對未來應如何學習,以及所應具備的正確態度;教導年 輕人如何以創意和創新迎接多變的時代,為年輕人高舉一盞明燈。在這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時代,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十分正向的引導,似乎對時下的年青人呼喚著: 「熱情主動的學習,發揮創意與創新,做好準備,勇敢創業吧!」
◎文/陳偉泓(台北市立建國中學校長)
這 是一本讓你看了第一篇文章就急著想要一口氣讀完的一本書!一篇篇文章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地述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身為高中教育工作者,面對臺灣的教育困 境,對於陳良基教授的教育理念有許多共鳴,閱讀此書時內心的衝擊,碰撞出更多的認同和體認,期待臺灣的教育能為我們的下一代帶來更為寬廣、更為創新的學習 場域與機會,讓我們的下一代在未來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
看這本書,讓我感覺在看許多故事,看到了……
一個負有使命卓越教師的生命故事;也是一個給予學生不同機會的杏壇故事。
陳教授以「農耕式教育」啟發每一個他教過的孩子,以「任重而道遠」的使命感獻身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適才適所,發揮所長;激勵每一個孩子奮力向上,把握學習的機會,「不要讓大學畢業證書成為人生中最大的成就!」。
一個農家小孩刻苦向上的成長故事;也是一個離家求學努力奮鬥的勵志故事。
物資缺乏,經濟困頓的年代,造就陳教授堅毅刻苦的個性,不畏艱難與挑戰;在建中和大學的求知歷程中,以自發的熱情為動力,展現自律的學習態度,良好的時間規劃與管理,有限的時間完成有效的學習,苦讀英文的精神是自主學習的最佳典範。
一個前瞻卓越以終為始的研究故事;也是一個引領創新創業風潮的校園故事。
陳 教授的教學與研究,一直秉持著,「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以終為始的研究觀,是一種處事觀,更是一種人生觀。凡事以系統化的觀點思考,可以觀察與思考別人 所没有看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以創新為師,創造出校園內「最好的」價值,帶領校園創新團隊,做出好研究並建立創業平台,在研究與創業上均獲得許多殊榮。
一個研究發展產業創新的結盟故事;也是一個鼓勵夢想從無到有的冒險故事。
由 「技術移轉」到「產學合作」,不僅加速了研究,也提高了研究成效,讓學界與產業雙贏。不僅提升科技業的研發環境,也使得實驗室的研究更有意義,產生更大的 影響。如此的微妙轉化,才有化不可能為可能的動力與機會,由影像壓縮的概念轉換成「解放影像的靈魂」,形成3D影像關鍵技術,就是最好的例證。原本五年未 曾在ISSCC中發表論文,「LG變法」讓台大的研究產生了跳躍的現象,論文數連續五年世界第一,原來創新不僅要有熱情,也需要管理。
雖 然這本書的文章述說的是一位大學老師如何教導學生的故事,但在故事中卻隱含著許多道理,教導年輕學子面對未來應如何學習,以及所應具備的正確態度;教導年 輕人如何以創意和創新迎接多變的時代,為年輕人高舉一盞明燈。在這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時代,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十分正向的引導,似乎對時下的年青人呼喚著: 「熱情主動的學習,發揮創意與創新,做好準備,勇敢創業吧!」
創新,就是力量!
◎文/黃煌煇(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一位樸實的鄉下小孩,在歷經長期填鴨式的教育後,順利步入人人稱羨的學術研究殿堂,理論上,他的言行會著重在學術成就的表現,然而陳良基教授卻以「創新的人生」作為本書之主軸內容,分享他對於人生的獨特見解,令本人感到十分驚奇。
然 而詳讀內容後,發現陳教授將傳統的學術研究轉化至新創的領域,是有其脈絡可循的道理:陳教授從中小學到成大的碩博士教育,都經過嚴謹的歷練,奠定扎實的學 術基礎,並在不同的城鄉環境中安身,進而體會如何精進自我,突破窠臼,以尋求創新的呈現,因而造就陳教授體內創新的基因,屢屢出現令人驚豔的成果。
大 部分的教授都屬於天馬行空的理論派,而且喜歡抱著理想自娛,鮮少教授能深入考慮其研究成果有何實用價值,因而產生學術與產業間之落差。事實上,學術研究者 若能多花點心力思考上述問題,對於社會民生將有極大的貢獻。陳良基教授不但能堅持此理念,並擁有冷靜分析社會需求與超越現況的思維,所以才能將其研究成果 轉化為社會的需要,此乃陳教授堅持物以「需」為貴之實踐。創新需要敏銳的觀察力,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才能顯示其價值,有價值性的創新才能落實成為產品。陳 良基教授在他受教、服務及教導學生過程中,有過人之體會與領悟,才有今天傑出的成就,希望讀者能用心去了解當中的道理,不但對於未來的人生必有助益,相信 也可促成臺灣未來產業的創新發展。
◎文/黃煌煇(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一位樸實的鄉下小孩,在歷經長期填鴨式的教育後,順利步入人人稱羨的學術研究殿堂,理論上,他的言行會著重在學術成就的表現,然而陳良基教授卻以「創新的人生」作為本書之主軸內容,分享他對於人生的獨特見解,令本人感到十分驚奇。
然 而詳讀內容後,發現陳教授將傳統的學術研究轉化至新創的領域,是有其脈絡可循的道理:陳教授從中小學到成大的碩博士教育,都經過嚴謹的歷練,奠定扎實的學 術基礎,並在不同的城鄉環境中安身,進而體會如何精進自我,突破窠臼,以尋求創新的呈現,因而造就陳教授體內創新的基因,屢屢出現令人驚豔的成果。
大 部分的教授都屬於天馬行空的理論派,而且喜歡抱著理想自娛,鮮少教授能深入考慮其研究成果有何實用價值,因而產生學術與產業間之落差。事實上,學術研究者 若能多花點心力思考上述問題,對於社會民生將有極大的貢獻。陳良基教授不但能堅持此理念,並擁有冷靜分析社會需求與超越現況的思維,所以才能將其研究成果 轉化為社會的需要,此乃陳教授堅持物以「需」為貴之實踐。創新需要敏銳的觀察力,符合社會需求的創新才能顯示其價值,有價值性的創新才能落實成為產品。陳 良基教授在他受教、服務及教導學生過程中,有過人之體會與領悟,才有今天傑出的成就,希望讀者能用心去了解當中的道理,不但對於未來的人生必有助益,相信 也可促成臺灣未來產業的創新發展。
不斷前進的拓荒者
◎文/楊泮池(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陳良基教授與我曾在教育部共事,當時我擔任顧問室主任,他則是負責推動積體電路教育計畫的顧問。從那時起我就對陳教授印象深刻,他不只是點子王,更具備了十足的行動力、執行力。
在我擔任臺大醫學院院長期間,我便邀請陳教授來協助推動醫學院的創意訓練,幫助醫學院的學生們跳脫固定思考的框架。後來陳教教也在台大開設了創新創業學程,積極推廣創新的觀念,幫助還未踏出校園的年輕人,成為未來的創業家,陳教授的精神與行動力讓我佩服與感動。
我 深信,創新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元素,能夠發揮巨大、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更是臺大學生在學成畢業後必須回饋給社會的正向力量。因此,2013年我出 任臺大校長一職後,積極延攬陳教授回臺大,陳教授也本著培育英才的理念,放棄在外的發展與機會,接下學術副校長的重責大任。創新的動力促使陳教授回到校園 裡,培育更多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一起為提升臺大卓越研究、創意教學而努力!
《創新的人生》,是陳教授從純樸農家子弟到縱橫學術、優遊科技產業的心路歷程,相信讀者們一定能從他的人生經驗中獲得不少啟發,增進不少創新點子。
陳教授的學術成就斐然,投入教育界三十多年的他,「良師興國」一直是他重要的任務與使命,他諄諄善誘提供學生肥沃的學習土壤,讓他們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教授鼓勵大家,勇於跳脫舒適圈,追求不斷創新的人生;他本身也自我實踐,在教育這條路上不斷創新,為年輕人開闢創新的道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拓荒者精神,我深深佩服!
◎文/楊泮池(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陳良基教授與我曾在教育部共事,當時我擔任顧問室主任,他則是負責推動積體電路教育計畫的顧問。從那時起我就對陳教授印象深刻,他不只是點子王,更具備了十足的行動力、執行力。
在我擔任臺大醫學院院長期間,我便邀請陳教授來協助推動醫學院的創意訓練,幫助醫學院的學生們跳脫固定思考的框架。後來陳教教也在台大開設了創新創業學程,積極推廣創新的觀念,幫助還未踏出校園的年輕人,成為未來的創業家,陳教授的精神與行動力讓我佩服與感動。
我 深信,創新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元素,能夠發揮巨大、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更是臺大學生在學成畢業後必須回饋給社會的正向力量。因此,2013年我出 任臺大校長一職後,積極延攬陳教授回臺大,陳教授也本著培育英才的理念,放棄在外的發展與機會,接下學術副校長的重責大任。創新的動力促使陳教授回到校園 裡,培育更多具有競爭力的下一代,一起為提升臺大卓越研究、創意教學而努力!
《創新的人生》,是陳教授從純樸農家子弟到縱橫學術、優遊科技產業的心路歷程,相信讀者們一定能從他的人生經驗中獲得不少啟發,增進不少創新點子。
陳教授的學術成就斐然,投入教育界三十多年的他,「良師興國」一直是他重要的任務與使命,他諄諄善誘提供學生肥沃的學習土壤,讓他們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孟子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陳教授鼓勵大家,勇於跳脫舒適圈,追求不斷創新的人生;他本身也自我實踐,在教育這條路上不斷創新,為年輕人開闢創新的道路,這種強烈的使命感和拓荒者精神,我深深佩服!
創新教育的典範
◎文/潘健成(群聯電子董事長)
認識陳良基老師是當他借調至工研院電子所擔任所長時。在這之前,已耳聞陳老師大名,也知道老師在業界的份量及桃李滿天下。老師為人低調且樂於助人,也非常關心台灣電子產業的長期發展。
老 師在台大開了一門創業課程,我幾乎每年都會到課堂上跟同學們分享群聯電子創業過程的酸甜苦辣。看著一兩百位同學們組團模擬創業過程,積極討論提問,活力充 沛,深深感觸到老師引燃年輕學子們的求知熱誠,也可看到台灣未來產業的新動能。誰說八年級生是草莓族?他們缺乏的只是適時的啓發及引導,他們在老師課程中 所聽到看到學到的正是點燃了他們新創動能的火苗。
台灣的電子產業現今面臨到急迫轉型的挑戰,因資訊的快速流通而造成競爭加劇,產業需要更 多的生力軍來維持及開創新的版圖。我個人深深的認為生力軍的培養不可以依賴於產業界,因為以現今的需求來看,遠水救不了近火。各大專院校及研究所除了傳授 課本上的專業知識外,更應該讓學子們可以多方接觸到不同的層面,如團隊的組成及運作,財務的基本知識,技術的實務操作,問題分析及處理,人際關係之養成等 等。學校更應該加強訓練的環境及培養更多的師資,陳老師這些年的實施案例足可以做為最有效的參考。
陳老師來自於經濟壓力較大的農業家庭, 自小就必須要下田幫忙,也必須要規劃自己的前程,這養成了他刻苦耐勞的個性,也更瞭解凡事要成功必須要投入等比例辛勞。今日我個人最擔憂的是,由於媒體過 度報導成功人士的光鮮一面,而讓學子們認為成功是一件輕易的事,這會誤導他們的價值觀及做出人生錯誤的判斷。陳老師的人生故事也可充分分享成功決非偶然 的。
群聯電子之所以可以在團隊畢業後創業,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利及成長,這固然是因為踩入了快速成長的快閃記憶體應用產業,但是真正的原因 是因為在校時受到恩師的指導及提攜,讓我們在當學生時就可以接觸到創業的過程,開發產業界所需要的應用技術及業界人脈之擴展。故群聯之所以會有今天的規 模,吾等在校所受的教育以及恩師的提攜功不可沒。
固然並非所有的畢業生都要走上創業這條路, 但在校時能多親身體驗更多的創業過程, 這對每一個學子在未來的職場生涯有莫大的幫助。也期許在陳老師的鼓勵帶動下,多培養更多全方位的科技人才,以使得台灣在這超級競爭的電子產業技術發展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文/潘健成(群聯電子董事長)
認識陳良基老師是當他借調至工研院電子所擔任所長時。在這之前,已耳聞陳老師大名,也知道老師在業界的份量及桃李滿天下。老師為人低調且樂於助人,也非常關心台灣電子產業的長期發展。
老 師在台大開了一門創業課程,我幾乎每年都會到課堂上跟同學們分享群聯電子創業過程的酸甜苦辣。看著一兩百位同學們組團模擬創業過程,積極討論提問,活力充 沛,深深感觸到老師引燃年輕學子們的求知熱誠,也可看到台灣未來產業的新動能。誰說八年級生是草莓族?他們缺乏的只是適時的啓發及引導,他們在老師課程中 所聽到看到學到的正是點燃了他們新創動能的火苗。
台灣的電子產業現今面臨到急迫轉型的挑戰,因資訊的快速流通而造成競爭加劇,產業需要更 多的生力軍來維持及開創新的版圖。我個人深深的認為生力軍的培養不可以依賴於產業界,因為以現今的需求來看,遠水救不了近火。各大專院校及研究所除了傳授 課本上的專業知識外,更應該讓學子們可以多方接觸到不同的層面,如團隊的組成及運作,財務的基本知識,技術的實務操作,問題分析及處理,人際關係之養成等 等。學校更應該加強訓練的環境及培養更多的師資,陳老師這些年的實施案例足可以做為最有效的參考。
陳老師來自於經濟壓力較大的農業家庭, 自小就必須要下田幫忙,也必須要規劃自己的前程,這養成了他刻苦耐勞的個性,也更瞭解凡事要成功必須要投入等比例辛勞。今日我個人最擔憂的是,由於媒體過 度報導成功人士的光鮮一面,而讓學子們認為成功是一件輕易的事,這會誤導他們的價值觀及做出人生錯誤的判斷。陳老師的人生故事也可充分分享成功決非偶然 的。
群聯電子之所以可以在團隊畢業後創業,在很短的時間內獲利及成長,這固然是因為踩入了快速成長的快閃記憶體應用產業,但是真正的原因 是因為在校時受到恩師的指導及提攜,讓我們在當學生時就可以接觸到創業的過程,開發產業界所需要的應用技術及業界人脈之擴展。故群聯之所以會有今天的規 模,吾等在校所受的教育以及恩師的提攜功不可沒。
固然並非所有的畢業生都要走上創業這條路, 但在校時能多親身體驗更多的創業過程, 這對每一個學子在未來的職場生涯有莫大的幫助。也期許在陳老師的鼓勵帶動下,多培養更多全方位的科技人才,以使得台灣在這超級競爭的電子產業技術發展殺出一條康莊大道。
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
◎文/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我的計步器已經配帶了十餘年,不可一日無它。
每走一步,計步器就累積一下,感覺上「日行萬步」好像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累計數字跳增的成就感。
有天早上,居然忘了配帶計步器就匆忙出門;從我發現身上沒有配戴計步器的那刻起,就覺得自己混身不對勁,走起路來顯得有氣無力,甚至感覺任何步行都是多餘的。
直到我專程回家拿計步器,把它配戴在身上後,才又恢復走路的自然節奏。
正如陳良基教授所說,凡事堅持與執行力是二個不可缺少的要素。而「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因為結果是一時的,但過程中所受到的訓練與收獲,卻是影響一生且受用無窮。
透過書中的創新觀念,從此,你的人生會變得不一樣!
◎文/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我的計步器已經配帶了十餘年,不可一日無它。
每走一步,計步器就累積一下,感覺上「日行萬步」好像不是為了健身,而是為了累計數字跳增的成就感。
有天早上,居然忘了配帶計步器就匆忙出門;從我發現身上沒有配戴計步器的那刻起,就覺得自己混身不對勁,走起路來顯得有氣無力,甚至感覺任何步行都是多餘的。
直到我專程回家拿計步器,把它配戴在身上後,才又恢復走路的自然節奏。
正如陳良基教授所說,凡事堅持與執行力是二個不可缺少的要素。而「過程」與「結果」一樣重要,因為結果是一時的,但過程中所受到的訓練與收獲,卻是影響一生且受用無窮。
透過書中的創新觀念,從此,你的人生會變得不一樣!
作者資料
陳良基
國立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台灣大學講座教授。 1956年生,成長於雲林農家。1986年獲得成大電機博士,為國內CAD領域第一位本土博士。曾擔任台大電機系副主任、台大電子所所長、台大電資學院副院長、台大副研發長、工研院電子所所長、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並為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學會會士(IEEE Fellow)。他擁有超過420篇學術著作和21項美國專利,並協助近百件技術移轉以及二家新創公司上市,被業界譽為「技轉王」,曾兩度榮獲教育部「國家講座」的肯定,以及發展中世界科學院工程獎章的殊榮。 近年來,陳副校長致力於推動校園創新與創業,是少數橫跨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教育家。2007年在台大設立創意創業學程,並擔任創意創業學程主任,該學程也是最受台大學生歡迎的學程之一。 他在研究和教學方面,秉持著農家子弟腳踏實地、「看長不看短」的精神,努力耕耘「科技田」、「教育田」,期待為下一代開創出更美好、充滿希望的未來。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