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一支掃把也能稱得上美?
一個陶碗為何如此溫暖人心?
民藝=民眾的工藝=生活器物,特有的溫潤質感總讓人打從心底感到美觀、安心,它們的共通點是實用耐用堪用,意即符合了柳宗悅所提倡的「用之美」。
本書精選日本民藝之父柳宗悅講述民藝運動的理論基礎,為「何謂民藝」做定調,歸納出美的定義及構成美的條件,釐清民藝與藝術在功能性、美的評判標準上之不同,影響此後近百年日本人的生活態度,也在無形中培養出日本民眾的美感意識,內化成無法計量的精神資產。現今正在台灣發酵的生活道具風潮可說是當年日本民藝運動的延伸。
民藝的精髓在於「用之美」三個字,解釋了我們追求這種美感的緣由:
器物之於人,不是只有消費性的、物質性的,還要透過「使用」才能看見美,
進而感受美所帶來的心靈撫慰、以及進到美的身後所代表的理想世界。
目錄
作者序
導讀
前言
第一章 工藝之美
第二章 正確的工藝
第三章 錯誤的工藝
第四章 未來的工藝 (上)工藝的基礎、(中)工藝與個人作家、(下)工藝與生產組織
第五章 工藝美學的先驅者
第六章 概要(問答)
編者後記
序跋
作者序
本書是昭和二年(*譯注:西元一九二七年)四月從《大調和》雜誌創刊號到隔年一月號,連續九回以〈工藝之道〉為題連載的論文集錄。因應此次出版,我調整了順序,重新修訂全文,使得通篇架構彼此更加緊密契合。
關於工藝,諸問題仍有如前人未踏的處女地尚待解決。較之於已有相當積累的藝術理論,工藝理論還處於初步階段。不可思議的是,甚至連工藝的意義尚無人能論述其深刻的智慧與正確的認識,幾乎都是一些片斷的、無法歸納成體系的,且都缺乏內在精神層面的意義。因此該片土地仍有無數地方有賴耕耘,其土地性質、會栽培 出什麼成果,仍存在著許多未知與誤解。
然而,無論如何,早晚都得有人在這片未開墾的荒地上落下第一鋤,這絕對是一塊值得耕耘的天然沃土,而我早已投身於最初充滿艱辛的準備工作中。就像所有開墾者做的事,我也要努力拔掉雜草、除去石礫、敲碎土塊、整頓田地。然後,我播下了幾顆種子,靜待春暖萌芽。最終,收獲的喜悅將屬於來到此地耕耘的眾人所擁有。因此,我必須為了那豐收之日的來臨,進行最初的準備工作,並且投注了莫大的愛與熱情來完成。
為了要到達現今所有的思想高度,我花費十餘年的歲月來觀察與自省,並在過去的一年中,不斷地提筆書寫,書寫那些我認為真正值得探究、深具意義的問題。然而,有些朋友卻大搖其頭地認為我偏離了對宗教的思索,反而專注在奇怪的問題上,有些人甚至還忠告我應該回到原來的研究領域。我由衷感謝朋友的勸告,但如果他們讀了此書後,應該會消除大半的誤解。我對宗教真理的追求自始至終從未怠惰,反而以工藝為媒介看到了我在過去的著作《關於神》裡所思索出的終極真理「他 力道」(譯注:乃作者借用佛教的「他力宗」一詞所創的新詞。意指人不可能僅靠一己之力,須藉助自然萬物的協助,始能得救的方法論。) 所展現的深度與美。因此,雖然這是一本講述工藝的書,但就我而言,其實是探求「信仰.信心」的心靈紀錄。
許多人認為宗教法則就只適用於宗教的範疇,然而,世間萬象其實皆源於同法。大多數人會訝異不解,宗教與工藝之間有什麼關係?並且蔑視其只不過是尋常的器物罷了。但是這些人究竟是不了解宗教的無遠弗屆,抑或根本不相信真理的力量?我反而覺得抱持這樣看法的人才是不理解宗教的。雖然只是低調微小的尋常器物尋常的器物,蘊藏著驚人的奧祕。任何事物無法離開真理而存在,關於這點讀者將會在本書中找到答案。
透過本書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工藝之美與這個「民眾」、「實用」、「大量」、「廉價」、「尋常」的平凡世界,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正是這樣的性質構成了工藝之美的基礎。只是器物自身平凡無奇,要展現出如此不可思議的美感,必定是某種超越自身的力量所致,而我的任務就是探究隱藏在其背後的力量。於是我看見了自然的睿智與相愛互助的制度守護著這些器物;我看見了對無心自然的皈依,以及眾生相連在一起的心。這樣的美是他力美,相較於這樣的美,展現出「知識」、「個性」、「稀有」、「高價」、「珍奇」等價值的美,反而顯得微不足道了。
另外還有兩點必須注意。首先,本書旨在為無名大眾發聲,絕非只是出於對底層受迫害者的同情,而是我想更進一步加肯定,大眾注定平庸的命運是有其積極意義存在的。或許你問,怎麼會有人咒罵天才、讚美平庸呢?但在本書我將揭露隱藏在大眾無人聞問的一生中,一個不可思議的神之旨意;頌揚大眾命運所具備帶來的巨大意義;喚醒那些歌頌天才的人經常會迷失的真理。我看到了美學與社會性彼此呼應。我的觀察與主張若能成為今日學界有效解決諸多社會問題的材料,便是萬幸。
其二,我要為那些被忽視的日常用品辯護。與「用」最緊密結合的器物,是最能表現出工藝之美的,實用的器物與美的器物是合為一體的。如果沒有與「用」相結合,將無法成就工藝之美。如果工藝之中有美的存在,那麼每天使用的器物、大家生活所需的用具、大量製造的廉價物品、任何人都買得起的商品、最平凡的隨身用品,這些東西真正注定要與美結合在一起。我的直覺與理性肯定平凡的物品與奇異的美之間並無二致,而這樣的神祕啟示正是本書被賦予的重要使命。在此,美學的理想又可與經濟學的理念結合在一起。以上,是我在書中會說明的:社會上的互愛生活,以及盡可能與金錢價值的脫勾 才是美的保證。
昭和三年晚秋
於洛東神樂岡
柳宗悅
導讀
二十世紀初葉,柳宗悅在這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毫無價值的生活用具之中,發現過去所被忽略的美感,進而發起名為「民藝運動」生活美學啟蒙活動。引領這項影響近代日本,甚至東亞各國造型文化發展的推動者,人稱日本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於一八八九年(明治22)三月出生於東京麻布,早逝的父親柳猶悅為著名的和算學者,亦是日本海軍草創期重要的水道測量專家。柳宗悅自幼深具文才,特別是對物的觀察及美的感受,顯露出不凡的天賦與才能。六歲進入學習院初等科就讀,在優渥的求學環境中,柳宗悅除可自由隨興地廣泛吸收哲學、藝術、文學等知識,亦有機會直接受教於神田乃武、西田幾多郎、鈴木大拙等當代一流的學者門下。特別是在高等科在學期間,與武者小路篤實、志賀直哉等人合力創辦《白樺》雜誌,隨後考入東京帝國大學主攻哲學。大學期間,柳宗悅主要關注於西方基督教神祕主義、西方藝術、思想方面議題,並積極地提筆撰文將最新的西方文藝訊息引介到日本。
這樣的景象在一九一四年(大正3)秋天,被一位名為淺川伯教的訪客所改變。柳宗悅在淺川伯教帶來的朝鮮陶器──李朝秋草面取壺這件伴手禮中,體會到東方傳統之美的意境,這份出自於日常生活用具所散發的美感令他驚嘆不已,如此預想不到的機緣巧遇,引導柳宗悅的關心開始回歸東方。一九一六年(大正5)八月,柳宗悅首度訪問朝鮮半島,並在往後的數年間多次造訪,除了為保存朝鮮傳統文化不遺餘力,對於民族與社會問題也相當關心,特別是對於當時發生的三一運動(譯注:發生於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的韓國獨立運動。)與光化門保存事件(譯注:一十二六年日本殖民政府欲將此一具有民族象徵意義之門遷移,引發朝鮮民眾強烈不滿。),柳宗悅多次撰文聲援。同時,基於對朝鮮藝術的關心與重視,在研究考察及收集朝鮮民藝品之餘,也積極為朝鮮民族美術館的創設奔走。一九二四年(大正13)柳宗悅在友人家中與一件出自江戶時期民間僧侶雕刻的木?佛(譯注:一位法名為木?上人的僧人發願在日本各地所留下,帶有溫暖笑容的佛像雕刻)相遇,一時之間被木?佛所散發的樸實、健康美感所吸引,激起柳宗悅對民間工藝、佛教藝術研究的投入。在這段期間,柳宗悅、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等人開始遍及全國大街小巷探訪木?佛與民間工藝的蹤跡。他們透過本身所具有的審美眼光,找尋潛藏於日常中的美感,在似乎毫不起眼的生活用具上,柳宗悅等人感受到了一份屬於健康、傳統、實用的美感,令他們深深感動不已。
「民藝」一詞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二五年(大正14)。柳宗悅、河井寬次郎與濱田庄司三人在一次前往紀州(和歌山縣)調查途中,將「民眾的工藝」簡化所創作的新名詞。同時在這項契機之下,他們起草《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意書》,為民藝運動全面的啟動揭開序幕。隔年九月,柳宗悅將自己對民藝之美的構思及理解,撰寫成〈下手物之美〉一文,立即發表在《越後新聞》,首度將「民藝」的概念公諸於世。該文雖篇幅不大,卻已將民藝運動的基本輪廓清楚勾勒。當時柳宗悅所稱的「下手物」(譯注:本書中譯為「廉價雜貨」),即為日後人們所耳熟能詳的「民藝」。該文首先從民藝的介紹開始,詳細說明民藝的特徵與結構,同時矚目於民藝製作與素材上的問題,將製作者的心理狀態與器物同一而論;最終引伸到自然、風土與民藝之間的關係,說明民藝所具有的美感特質及其真價。
接著在一九二七年二月起將近一年間,柳宗悅延伸〈下手物之美〉一文,完成日本國內外首部針對工藝.民藝有系統的研究論稿〈工藝之道〉,連載於文學家武者小路實篤編輯的《大調和》雜誌,並在一九二八年底,這九篇連載文經修訂並搭配圖版,順利集結成冊完成這本堪稱民藝運動的啟蒙大作。日後,於一九五五年、一九八○年分別再收錄為《柳宗悅選集》(春秋社)、《柳宗悅全集》(筑摩書房)。二○○五年,日本講談社再將《工藝之道》原著,收錄為講談社學術文庫重新發行。這本二○一三年由大藝出版發行的《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即以講談社學術文庫的版本為翻譯底本。《工藝之道》一書,不單侷限於民藝的範疇,並深入藝術與工藝的本質問題,論及對象含括整體的造型藝術體系。柳宗悅於書中,首先針對工藝之美的內涵進行說明,接著論及工藝發展的正確之道,最終提示出工藝未來的展望,並回顧工藝美術先驅者的功績。
從柳宗悅一生推動民藝的生涯發展觀之,這本《工藝之道》可謂柳宗悅建構民藝理論重要的里程碑,譬如在〈正確的工藝〉篇幅中,柳宗悅以感性兼具理性的行文,具體歸納出:一、超越所有根基的工藝本質為「用」。二、若「用」為工藝之美的泉源,那麼最具實用性的器物愈是美。三、工藝的原理是「美」與「多」相互的結合等共十一條的工藝法則。除此之外,民藝之美的論述也透過平常性、單純性、素樸性、手工性等用詞,說明源自生活造型的民藝內涵,這是過去至今少見對於工藝造型進行的美學詮釋與歸納分析。
柳宗悅認為一般流傳於民間生活中的民藝,不同於單純追求美感的藝術創作,理想的傳統工藝製作,藉由不間斷的反覆製作鍛鍊,才足以培養出自然純熟的手藝。自然而然生產之下的作品,比起處心積慮只為追求美感的製作,更容易貼近於生活的真實美感。雖然,如此之作乍看平常無奇,實際上是匠師們不惜費盡數十年的辛勞經驗才得以達成的境界。不同於享有名家落款的藝術品,生活工藝之美來自於平凡的匠師直覺般的製作技巧,以及兼顧實用、功能等價值之下所孕育而成。
除此之外,柳宗悅強調的「實用性」、「用之美」,可謂工藝的本質、民藝的精髓。在闡述建構的民藝美學中,訴求實用性的滿足是工藝成立的基本條件,而具備堅固耐用、自然、機能等特性的工藝,正是「實用」精神下的產物。柳宗悅以為「用」與「美」是一體兩面,健全的工藝並不需要仰賴巧妙細緻的裝飾以追求美感。生活工藝的製作秉持的是實用、素樸的原則,避免過於繁複的技法、工序,同時在作品上應降低多餘的造型、裝飾,以及色彩的使用。由於憑藉的是器物本身素材所呈現的美感,因此,所見的民藝大致以單純、素樸的形態呈現。同時,單純的性質讓器物使用上遠比複雜之物來得便利,搭配素材與造型本身的自然、素樸美感,構成理想的生活之美。
工藝的起源可上溯到原始時期,人類為滿足生活需要及提昇便利性,開始利用自然材料與簡易的手作,製造出日常生活所需的器具用品。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文明的演進,人類在製作經驗與心得逐漸累積之下,用具的形式種類也順應著人們所需而增加。當自給自足的生產型態無法負荷日益繁複的用具,並在製造技巧以及材料採集等條件所限之下,此時,專業的道具製造者孕育而生。這些用具或稱為工藝的生產者,順應地方居民的需求而製作,當製作技術在經年累月之中累積提昇,搭配著地方天然素材與氣候風土等先天條件,在各地逐漸形成具地方特質的生活工藝。相較於忠實保留住手工藝的地方,過去曾經存在於都市的手工藝製作,在近代化浪潮影響下產生遽變,所幸手工製作的傳統,仍有部分倖存於地方。柳宗悅意識到如此的困境,不單是關係到工藝的發展,近代化所帶來的侵蝕力,除了損害生活工藝、日常用具的美感,甚至將危害到社會整體的秩序、組織以及傳統文化。透過工藝,讓我們重新思考生活的價值,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模式真正適合於你我的生活,是一味的加快生活步調,執著於眼前的現實利益;或是稍調整步伐,將事物的品質、真價以及深層意義作為目標,師法生活工藝與民藝美學,創造新的生活態度。
二十世紀初葉,柳宗悅發起民藝運動,提醒世人留意存在於週遭那份生活之美。此外,一九四三年之春,柳宗悅也渡海來台,一行人從基隆出發,環島探索全台各地傳承的工藝製作與民間造型,並藉由與金關丈夫、立石鐵臣、顏水龍的交流,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播下民藝的種子。時過境遷,將近百年後的我們,重新咀嚼《工藝之道》這部民藝經典,與悠遊於民藝世界的柳宗悅相遇,順著柳宗悅當年披荊斬棘開拓的工藝之道,找尋屬於你我的美的世界。
林承緯
2013.5.5
(民藝.民俗學者、日本國立大阪大學博士、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內文試閱
工藝之美
器物的要務是提供全年無休的服務,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雜事,不允許怠惰,也不得空閒,每天多在起居室、餐桌上、廚櫃裡出現,它們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具以及廚房用品,因此簡樸且忙碌,無暇偷懶,空閒對器物而言是遙不可及的。那些閒置在地上的裝飾品畢竟不是拿來使用的,大抵都是脆弱易碎的。遠離了「用」,離美的距離更遠了。雖然也有器物講究細節或精緻,最終仍淪為技巧的遊戲。我們必須理解,美的缺陷多是由技巧所帶來。這樣的器物是不健康的,無法適應質樸的生活。無法承受清貧與勞動的器物,也無法通過美的考驗。我們應當了解,製作無益的器物是扭曲美的原因。現今被稱為「大名物」的茶器,從前其實也只是簡陋的日常用具罷了。古代茶道家在貧寒的家中圍砌火爐,以簡樸的器具泡茶時,從聖貧之德中品嘗到了宇宙之美。如此對茶器的禮讚,也是對以服務為宗旨的器物之讚美,而它們原本只是個雜器罷了。簡陋的道具或被蔑視為「廉價雜貨」的器物,不可思議地接受了成為美麗器物的命運安排。
如同人要完成任務時,須步上正道,器物則是展現出純正的美。美是「用」的體現,用與美的結合,就是工藝。在工藝的世界裡,用的法則即是美的法則,只要離開了用,就失去了美的保證,只有正確地服務人類的器物,才能擁有純正的美。如同沒有皈依,生活就無法進入宗教,只有秉持服務之志,才是心靈救贖之道,也才是挽救工藝之道。
若遠離實用,就不是工藝而是藝術。離開用途就等於與工藝訣別,距離實用越遠,工藝的意義也就越淺薄。如今的工藝家製作的都是藝術品,犯的是天大的錯誤,這所有可悲的失敗全都是因為本末倒置所致。製作出來的器物不是為了用,所以也與美背道而馳。他們完全不理解,相較於藝術化的工藝,原本的工藝更加地美麗。我們必須銘記的是,舉凡偉大的古代作品,沒有一件是鑑賞用的,全都是實用品。一味追求美而製作出來的器物,不僅不堪用最終也無法通過美的考驗。如果不實用,就不可能展現工藝之美,這是存在工藝裡不變的法則。關於美與用之間所蘊含的奧祕,我們必須要有這樣深刻的領悟。
◎
藝術越接近理想就越美,而工藝越與現實交融則越美。藝術越偉大,便越仰之彌高、望之彌堅,有一種難以接近的威嚴,人們總是將其高掛於牆上。然而,工藝的世界並非如此,越是靠近大眾越能感受其溫暖的美。日復一日朝夕相處,難以分離是人之常情。工藝並非高高在上,而是平易近人,這樣的「親切感」是工藝之美所具有的特性。識器者,必定親手觸摸、雙手捧起器物,越親近越不捨器物離身。古代茶道家以唇來感受茶器帶來的溫暖及親切;器物則流露出對主人的難捨之情。這樣的美越深情,我們與器物之間的隔閡越少。好的器物帶來了愛,身處於這樣的現實世界裡,這般不潔之身竟能與美如此親近,是神的巧妙安排。
高超的藝術可說是老師、是嚴父,工藝則是伴侶、是兄弟姊妹,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朝夕相處,為我們分憂解勞,樂在於用,溫暖我們的生活。每日,我們生活在充滿工藝的環境裡,每當親近器物時,就會有在自家的感覺。不論在何方,器物總是想為我們製造一個溫馨的家庭,那是個自由愉快的世界,也是令人安心的世界。器物是家庭的一份子,沒有器物,家庭就無法成立。深愛器物的人喜歡回家,器物與幸福家庭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裡不是嚴峻、崇高、需要仰望的世界,這裡是親密和諧的領域。工藝之心是情趣的世界,是滋潤,是親和。舉凡品味、雅趣、滋潤、圓融、溫情、柔和等,都是伴隨著器物之美不斷出現的讚詞。器物帶領人走進情趣之境,風韻、雅致都是工藝自身擁有的美德。每個人進入其境,心靈得以沉澱,品行得以端正,總是悠游於美之中,這樣的境界稱之為「遊戲三昧」。好的器物能純化周圍一切,或許人們尚未察覺,但工藝的花朵早已盛開在生活的花園裡,即使是暴躁的心,也因而變得柔軟。如果沒有器物之美,世界早已荒蕪一片,人心充滿殺伐之氣。沒有器物之美的世界是無法安居的世界,現世令人焦躁不安,正是器物醜陋所致。如果缺乏溫暖,心將會枯竭,如同動盪不安的家,總是令人覺得寒愴;無情的人,總是讓人感覺冷漠。
◎
親切是工藝的特色,任誰都會戀戀不捨。擁有器物與珍愛器物的意義是相同的,如果沒有愛,就不會擁用。工藝本身帶有讓人珍愛的性質,兼具欣賞的情趣,不像藝術有時會讓人望而生畏。器物總是讓人憐愛,不論在何處都希望與我們相聚在一起,這實在是不可思議。器物秉持著服務之志,為了所侍奉的主人,努力讓形體更趨完美。因此器物若不實際使用,就無法變得更美。隨著每日使用,器物之美也會與日俱增,若不使用,器物將會失去存在的意義,美也隨之消失。美是一種對愛用者表示感謝的標記,是磨損、慣用、順手,讓器物顯得更美。剛製造完成的器物,尚未得到人們的喜愛,尚未盡到服務的任務,因此其形態算不上完美。然而只要每天使用,器物就會充滿生氣地甦醒過來,其喜悅之情借託形體傳達給人們。
器物真正的美,是實用之美。如果沒有器物的幫助,人無法生活,同樣的,如果沒有人的愛,器物也無法存活。人是生育器物的母親,器物活在愛的懷抱裡。器物因被使用而美,美則惹人喜愛,人因喜愛而更頻繁使用,人與器物之間將無止境地循環交融,彼此溫暖、彼此相愛,一起共度每一天。用是獻給主人的貢品,愛是給予器物的禮物。器物之美在服務的時候播下種子,在人的愛意中萌芽結果。在器物與人的相愛中,工藝之美於焉而生。
◎
工藝源於自然賜予的素材,沒有素材,當地就無工藝可言。因此各地都有工藝的故鄉。不同的地方產出不同的種類、變化與味道的工藝。工藝之美特別體現地方特色,因為是利用某個特殊地方的特殊物資所製造出來的產物,全都是自然的恩賜。
仔細看看器物完美的形狀、理想的紋路、美麗的色彩,每一處都來自天然的護祐。儘管說是人力所為,但比起加諸於器物上的自然之力,實在微不足道。好的作品依靠自然的恩賜完成,工藝之美即是素材之美。忽視素材的重要性等於忽視了工藝之美。
人為加工的素材,較之自然的原汁原味,更能展現出工藝之美嗎?那些柔弱、缺少美感的器物,是對人類智慧的過度信賴的結果。今日,工藝之美痛苦沉淪,是對自然反抗的結果。然而,將逆反之箭射向自然的人,最終箭頭將瞄準自己,與自殺無異。真正的美是對自然信賴的象徵,如同我們將一切交給神時,就保證內心能獲得平靜。真正無所不能的只有自然,只有服從自然才能獲得自由。
為何手工優於一切?因為那是自然直接驅使勞動。機械會傷害到美,是因為扼殺了自然之力。那些複雜的機械,與手工相比實在簡單多了;那些單純的手藝,較之於機械實在複雜多了。機械製品遠不如手工,足以證明在自然面前它的能力顯得渺小無比。好的工藝是一首自然的榮耀聖歌。
如此想來,工藝之美即是傳統之美。無法恪守傳統,民眾將失去工藝未來的方向。在工藝裡所看見的美,可以說是積累已久的傳統所帶來的驚異成果。試想一個漆器的完成,如果沒有其背後千錘百鍊的傳統,怎麼能成就那令人驚嘆的技術呢?漆器能流傳至今端賴傳統的力量。或許有人會主張每個人有想做任何事的自由,但是我們並未被賦予破壞傳統的自由,只有延續傳統的自由。將自由解釋為一種反抗,只不過是自曝經驗淺薄罷了,最終反而容易被侷限住。較之個性,傳統更能展現自由的奇蹟。我們要相信比自己更偉大的自然,並且要覺悟,只有皈依這樣偉大的自然,才能發現真正的自己。這些種種的一切皆是工藝之美教給我的。作者資料
柳宗悅
(1889~1961)宗教家、哲學家、工藝研究家。 1923年因東京大地震避居京都,在古董市集發現日常生活器物之美,經過研究之後提出「民藝」一詞,並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訪日本各地,柳宗悅主要工作為收集保存各地民藝,陶作家河井寬次郎等人則是實際指導職人改良技術,1936年於東京開設日本民藝館,向一般大眾介紹「民藝的概念」等等,一連串活動被後人稱為民藝運動,柳宗悅更被稱作是民藝之父。 直至1961年去世為止,柳宗悅將半生心力投注於民藝運動之上,不僅延續日本傳統手工製造業的生命並培養日本人民的美感意識,更對其後的創作者影響深遠,包括柳宗悅的兒子──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