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經超圖解:看圖就懂,史上最強般若智慧解析
-
多巴胺國度:在縱慾年代找到身心平衡
-
竹林姊妹:從中國到美國,雙胞胎拐賣、收養、離散的真實故事【作者印刷簽名扉頁版】
-
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70位大思想家回答45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一分鐘秒懂漫畫易經:洞悉窮通順逆,通曉世事人情。原來易經這麼懂中國生存哲學,難怪南懷瑾、曾任強、季羨林這些大師都讀易經!
-
長女病:我們不是天生愛扛責任,台灣跨世代女兒的故事
-
香料(地中海史權威羅傑.克勞利歷史新作):以摩鹿加群島為中心,見證十六世紀形塑現代世界的權力地圖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內容簡介
目錄
內文試閱
作者資料
黃嘉琳
從小嚮往「有筆有書有肝膽、亦狂亦俠亦溫文」的任俠生涯。數十年的人生中雖然絕少為了旅遊而出門,卻很幸運地在菲律賓小島和中國四川涼山上騎過馬、到西非象牙海岸及東帝汶逛過市集、也曾流連於台灣東海岸與美國西雅圖的好山好水好人情。 在學術殿堂裡接觸政治、哲學、宗教和人類學,而因為遇到花蓮的原住民孩子們獲得激勵,到美國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教育學院念多元文化教育,目前學歷頭銜是博士候選人。近期開發了一個功能是以台灣人身分做四川方言和英語的口譯。 工作之故接觸基改議題,對前輩們捨我其誰的投入和此全球化議題的複雜性大為驚豔,於公於私而開始鑽研一發不可收拾。由於當時無法成功遊說孩子就讀的學校午餐改為供應非基改食材,決定於2014年年底地方公職人員選舉期間共同發起「校園午餐搞非基」行動,密切關注本土校園午餐和基改食品/作物的公共政策及教育推廣,並致力於國際串連、交流。最開心的是目前孩子的學校已經承諾逐步實踐提供非基改食材午餐了。
陳儒瑋
出生於南部的都市俗,喜歡日本推理小說、法國電影和散步,小時候夢想是變成像印第安那瓊斯那樣的考古學家。 大學讀的是工程,研究所改學教育,論文研究歷史聚落,畢業後卻誤打誤撞進入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民間非營利環保團體之一,負責推廣飲食議題、設計教育課程、以及內部刊物與網站編輯工作,一待就是七年多。因為一個起心動念參與推動基改食材退出校園午餐的公民行動,始料未及的成為一位自由工作者,更沒想到還因此寫出人生第一本書。 現在每天固定讀書、整理資料、編寫部落格文章與經營臉書專頁,開始學習採訪和撰寫記錄報導,最大的挑戰是找出可以持續下去的工作模式。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