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Q&A(附實作DVD)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Q&A(附實作DVD)

  • 作者:林奐均
  • 出版社:如何出版
  • 出版日期:2016-05-0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85折 298元
  • ※本商品已最低價,恕不再打折

內容簡介

◆新手父母必備!隨書附贈實作示範DVD,教你正確鋪床、製作營養充足食物泥等。 經驗豐富且值得信賴的丹瑪醫師育兒法, 蒐羅10年來的讀者Q&A,你的問題都有解! 《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連續九年,雄踞百大排行榜! 「丹瑪醫師育兒法」實踐者林奐均全新力作! 丹瑪醫師育兒法是對寶寶最有益、最自然且充滿愛的育兒法! 實行丹瑪醫師育兒法的家庭,父母輕鬆自信,寶寶健康滿足! 所有育兒迷思一次解惑,人云亦云的觀念一次導正, 讓你重拾為人父母的喜悅,明白育兒的真正價值。 沒有不適用丹瑪醫師育兒法的寶寶! 看完一定成功!難搞寶寶也能變成超好帶寶寶! 蒐羅10年來的讀者Q&A,有問必答: ◎丹瑪醫師的育兒法適用亞洲嬰兒嗎? 丹瑪醫師的育兒法,讓台灣無數家庭受益。丹瑪醫師的醫學建言和她研發的百日咳疫苗一樣,適合全世界嬰兒。 ◎用丹瑪醫師育兒法訓練寶寶作息,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丹瑪醫師的育兒法是刻意而溫和地調整寶寶的作息&習慣。「一致」是成功的關鍵,兩週內就能看到成果。 ◎丹瑪醫師的食物泥比配方奶營養嗎? 丹瑪醫師餵小寶寶的經驗長達70年,沒有任何嬰兒食物(品)比丹瑪醫師的食物泥更營養,而且遠勝過天天喝配方奶。 ◎訓練寶寶自行入睡是放任他哭嗎? 不是要你放任寶寶哭,而是只讓寶寶在特定的時段哭,這麼做只有一個清楚的目的——滿足寶寶睡覺和休息的需要。 ◎「定時餵奶」符合自然嗎? 每4小時餵一次奶,符合人體自然消化機制,減少寶寶敏感消化系統的負擔。引導寶寶每4個小時覺得肚子餓,而且是一覺醒來肚子餓。 ◎為什麼要訓練寶寶睡過夜? 學會自己入睡的寶寶,睡得比較久、比較熟。睡過夜也有助於寶寶胃口大開。 自從10年前出版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後,我很有福氣,能看到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全然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台灣家庭。就像丹瑪醫師改善了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幫助了台灣許多手忙腳亂的家庭,使這些家庭煥然一新,父母和寶寶得以共享安詳平和的家。 10年來,當我聽到這麼多「高需求寶寶」,奇蹟似地變成「好帶的寶寶」時,都在深化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丹瑪醫師的育兒法適合所有的寶寶。 「愛孩子的父母,絕對不會被孩子的哭鬧收服,以致於把不好的東西給孩子。」——丹瑪醫師

目錄

前言 兩個問題,幫你決定育兒大事 第一章 釐清被誤解的觀念 按照作息時間表餵奶不是讓寶寶餓肚子 一哭就餵,不符合人體自然的消化機制 Q&A 丹瑪醫師的方法不分人種,適用於世界上每一個人? Q&A 訓練寶寶會不會讓他認為我們不愛他? 試用丹瑪醫師育兒法成效不彰的原因 第二章 每個媽媽都能餵飽寶寶 親餵是否還需擠奶排空乳汁? Q&A 寶寶睡過夜了,半夜還要起來擠奶嗎? 記錄餵奶時間 Q&A 寶寶醒著時都不願意喝奶? 事實上,沒有「厭奶期」這回事 第三章 讓寶寶舒服&安全的趴睡 鋪嬰兒床的方式要正確 床上不要擺放任何東西,連枕頭都不需要 不要綁住或包住寶寶 Q&A 寶寶一放到床上就狂哭? Q&A 趴睡會壓迫寶寶的內臟? Q&A 寶寶整天的睡姿都要一致? Q&A 寶寶趴睡會影響牙齒的生長? Q&A 寶寶無法乖乖待在床上? Q&A 趴睡會讓寶寶腿變形嗎? 第四章 當寶寶哭泣時 滿足寶寶真正的需要 睡前小儀式之後,送寶寶上床睡覺 直接解決問題,東問西問反而把寶寶尖叫的行為合理化 Q&A 如何訓練寶寶自己玩? 破解「一哭就給」的安全感迷思 清楚分辨孩子的要求與需求 Q&A 寶寶太早醒來又哭個不停怎麼辦? Q&A 寶寶很早醒來,該如何調整餵奶的頻率? Q&A 讓寶寶哭真的比一哭就抱好嗎? 第五章 餵寶寶吃食物泥 Q&A 為什麼寶寶不吃食物泥? 如何解決寶寶的便秘問題? Q&A 如何調配食物泥中的蔬果比例? Q&A 寶寶的膚色與食物泥有關係嗎? Q&A 外出旅行可以吃食物泥嗎? Q&A 寶寶的咀嚼能力和食物泥有什麼關連? Q&A 食物泥該餵到何時? Q&A寶寶的食量和進食速度可以控制嗎? 該不該用其他食材取代食物泥中的水果? 泥粥和食物泥的比較 關於丹瑪醫師食物泥的迷思 不用懷疑,請採用正確的餵食方式 Q&A 孩子吃不夠、營養不良,如何餵食讓他長得好? Q&A 斷奶後,該餵孩子「較大孩子喝的配方奶」還是食物泥? Q&A 寶寶一定要喝水嗎? Q&A 兩歲半的孩子胃口不好,還可以餵他吃食物泥嗎? Q&A 如何選購攪拌食物泥的調理機? 食物泥導致食物過敏? 第六章 食物泥的製作和貯存 一次讓寶寶嚐試一種食物的食物泥 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或不適反應 如何製作嬰兒食物泥? 製作食物泥的簡單五好料,奐均的食譜 你做的食物泥有沒有通過「三T測試」? 讓食物泥受寶寶歡迎的小撇步 自製美味點心:綠色思慕昔 第七章 其他你最想知道的問題 Q&A 養小孩是不是一定很花錢? Q&A 寶寶長牙與哭鬧有關係嗎? Q&A 家有長輩,該如何貫徹丹瑪醫師育兒法? Q&A 實行丹瑪醫師育兒法時,是否可與寶寶同睡一室? Q&A 寶寶房可以開燈嗎? 奶嘴是麻煩製造者 Q&A 訓練寶寶永遠不會太遲? Q&A 家裡地上該鋪地毯還是地墊? Q&A 寶寶不會爬怎麼辦? Q&A 丹瑪醫師的方法可容許一點變通嗎? 第八章 給媽媽的小叮嚀:明白育兒真正的價值 我們是媽媽(mommies),不是木乃伊(mummies) 獨處時間(Me Time)真的比和孩子的相處重要嗎? 致謝 附錄一 寶寶長大後:再思《沒有不受教的孩子》 附錄二 媽媽別擔心:讓寶寶哭是否會損害腦部發育?

序跋

前言
  兩個問題,幫你決定育兒大事自從十年前出版了《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後,我很有福氣,能看到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全然改變了一個又一個台灣家庭。就像丹瑪醫師改善了我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幫助了台灣許多手忙腳亂的父母,使這些家庭奐然一新,父母和寶寶得以共享安詳平和的家。當我聽到一個個真實的故事,描述原本哭鬧不休、無法安撫的「高需求寶寶」,奇蹟似地變成「好帶的寶寶」時,都在在深化了我一直以來的信念:丹瑪醫師的育兒法適合所有的寶寶。      有時我仍會遇到正面對外界林林總總、互相矛盾的建議,而不知如何是好的讀者。這些親愛的讀者想用最好的方法照顧寶寶,但卻無所適從。他們常這樣說:「我想用丹瑪醫師的方法,但親戚堅持要我用他們的方法。」或是:「我常瀏覽的部落格教了一套和丹瑪醫師不一樣的育兒法,我該聽從哪一方的建議?」      對於這些困惑的讀者,不知道該聽丹瑪醫師的話,還是聽朋友善意的建議(或是熱心婆婆媽媽、部落客及媽媽團體的建議),我想提出兩個簡單的問題,來幫助他們做決定:1. 提供育兒建議的人,有丹瑪醫師的資歷嗎?大家常忘記丹瑪醫師是醫術精湛、成就卓越的醫生,他在百日咳疫苗的研究貢獻,獲得了多項傑出榮譽,包括享譽國際的「費雪獎」(FisherAward)等。台灣幾乎每一個人和世界各地千百萬人,包括你我在內,都接種了丹瑪醫師發明的百日咳疫苗。所以,不論我們是否採納他的育兒忠告,他的醫學貢獻早已有目共睹,並且讓我們每個人親身受益。在台灣,幾乎沒有一個人、甚至沒有一位醫生,能自誇和丹瑪醫師一樣,對世人做出如此重大的貢獻,更別說是身為母親的我們,沒有一個人比得上他的資歷。      科學研究也一再證實,丹瑪醫師的醫術與主張非常切合時宜。當丹瑪醫師堅持母奶優於配方奶時,別的醫生都嗤之以鼻,但幾十年後,科學研究證實母奶的確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丹瑪醫師也主張喝牛奶會造成貧血,對幼兒的影響尤其明顯。這個立場幾十年來一直非常不受歡迎,而且至今世上大多數人仍對他的說法不以為然。然而,就在過去十年中,科學研究再次證實丹瑪醫師是對的。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Acade-myo fFamily Physicians)也發表了數篇文章,說明牛奶是造成嬰幼兒缺鐵性貧血的最大營養風險。可見丹瑪醫師的醫學建言完全符合科學。2. 提供育兒建議的人,經驗豐富嗎?丹瑪醫師不但是兒科醫學領域首屈一指的專家,更親自看診無數個孩童超過七十年的臨床經驗,因為他有照護成千上萬孩童的經驗,說他是全球經驗最豐富的小兒科醫師也不為過。不論你的親朋好友多麼好意,他們和丹瑪醫師比起來,都只是單純的媽媽,也都只有照顧自己幾個孩子的有限經驗。      我說這番話,只是想鼓勵媽媽們:請不要讓其他人的聲音,淹沒了丹瑪醫師正確的教導。相較於其他人,他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實際經驗,所以,把他的忠告看得更有分量是理所當然的。請相信丹瑪醫師,也請一再細讀他的教導。你會發現他的育兒法是合情合理的常識,簡單易懂,一點都不複雜。如果有人提供複雜又讓人頭昏腦脹的建議,那種建議絕對不是丹瑪醫師的作法。      丹瑪醫師曾說:「沒有人會窮到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也沒有人會富有到無法照顧自己的孩子,大家只是需要有人教他們如何照顧孩子。」我和台灣數以百計受益的家庭,要衷心地對丹瑪醫師說:「丹瑪醫師,謝謝你的教導與忠告,因為有你,我們成為快樂又感恩的父母,但願你留下的寶貴遺產能繼續傳承下去!」

內文試閱

第一章 釐清被誤解的觀念
  ◎丹瑪醫師說有些人說:「吃東西隨便啦,我高興什麼時候吃就吃,愛吃什麼就吃什麼。」這些人的健康會快速惡化,醫藥費也會急速增加。Q&A:丹瑪醫師的方法不分人種,適用於世界上每一個人?Q:丹瑪醫師治療的是美國的嬰兒,他的醫學建言適合亞洲的嬰兒嗎?A:丹瑪醫師研發的疫苗,已經成功地接種到全世界的嬰兒身上,不分種族。施打過他這劑百日咳疫苗的嬰兒已不計其數。親愛的讀者,你自己也接種過這劑疫苗,你的孩子也是。如果丹瑪醫師的疫苗適用於全世界的嬰兒,他的醫學建言也適用於全球的寶寶。   我這幾年在台灣的觀察是,用丹瑪醫師育兒法照顧的寶寶,不但健康、滿足,與台灣傳統育兒法照顧的寶寶比起來,他們的確比較健康。所以,若有人告訴你,亞洲嬰兒和美國嬰兒不同,必須吃不同的食物,請不要輕信他們的話。況且,全世界有哪種醫學建言是只適合某個種族的?我們都是人,良好的睡眠和飲食習慣,對所有人都有益,不分種族膚色。Q&A:訓練寶寶會不會讓他認為我們不愛他?Q:我是長期深受寶寶無法睡過夜之苦的媽媽,經由朋友介紹才拜讀此書。看了您的書,我的心情更加沉重,主要是因為我的寶寶已經十個月又十天,我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訓練他?更擔心現在的他是否已有認知,這樣做會不會讓他認為我們不愛他……唉~想當初因為捨不得他哭及自我的私心,讓寶寶和大人一起睡,以為這樣一來,他就算半夜醒來也不會吵太久而影響我們的睡眠及第二天上班的精神,現在,我們卻因此長期睡眠不足,身心都感到好痛苦……A:請聽我說,愛孩子是做對他最有益的事。只做孩子要求的事,並不是愛孩子。我們訓練孩子是因為愛他們。不管孩子懂不懂,我們都會採取對他最有益的做法。長時間的睡眠不但對寶寶的健康和發育最有幫助,父母也得以休息,情緒因此穩定,對寶寶更是有益。寶寶開始睡過夜後,也會變得更快樂、更健康,難道這不是最疼愛孩子的做法嗎?   如果你總是採取最疼愛孩子的做法,他很快就會明白父母愛他。如果你只做孩子要求的事,他會變得既沒安全感,又不快樂。身為父母,每一次都要選擇對孩子最有益的做法。   ◆試用丹瑪醫師育兒法成效不彰的原因   1.父母太快放棄任何習慣都需要多天的時間養成,有些父母期待立即見效,才試了兩天就放棄了,並宣稱丹瑪醫師的育兒法不適合他們的孩子。「我從今天早上起,就一直嘗試你介紹的育兒法,但是不管用,寶寶還是一直哭!」丹瑪醫師的育兒法不是魔術,而是用心養成的習慣。我告訴父母,要用兩週的時間,努力建立寶寶的規律作息。2.父母並沒有確實遵行丹瑪醫師的育兒法請反覆細讀丹瑪醫師的育兒法,確定沒有忽略掉某個重要的環節。很多父母認為丹瑪醫生的育兒法行不通,但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確實遵行這套方法。這套育兒法的所有面向都是環環相扣的。餵奶的方法會影響寶寶的睡眠模式,寶寶的玩耍方式,也會影響他的吃奶量和睡眠時間長短,不能忽略某些做法,卻仍然期待得到同樣的結果。有些讀者問我,為何他們的寶寶無法睡過夜,但他們白天根本就沒有執行丹瑪醫師的任何建議!3.「高需求孩子」的迷思有些父母相信他們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很多父母給自己的孩子貼上「高需求孩子」的標籤,事實上,他們只是還搞不清楚如何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這些父母的行為,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高需求」。父母若瞭解丹瑪醫師育兒法背後的原理,就知道他的醫學建言確實可以滿足孩子真正的需求。我遇到很多之前被貼上「高需求」標籤的寶寶,他們在父母改用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後,都變得很滿足。   我照顧了五個寶寶,結果也都相同。瑪蒂亞姑姑照顧過十一個孩子,結果也一樣。成千上萬的父母遵行丹瑪醫師的育兒法後,得到的結果幾乎都一致。這是因為我們都聽從丹瑪醫師的忠告,而不是因為我們剛好都生了「低需求」寶寶。丹瑪醫師的醫學建言和他研發的疫苗一樣,適合全世界的嬰兒。4.互相矛盾的建議讓父母無所適從很多父母實在不知道如何做決定,或貫徹自己的決定。他們苦惱不已,不斷到處尋求建議,卻舉棋不定,不知道該聽從誰的建言。   丹瑪醫生常說,母親比誰都清楚怎麼做對孩子最好。不要違背自己的良知,如果某種做法看似複雜又不合理,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   我有一個讀者曾經聽從某個部落客的建議,在食物泥中加入大量的油。每次他把大匙大匙的油倒進食物泥中,都一直懷疑自己,因為他覺得加這麼多油非常不自然。如果某種做法讓你不斷猶疑,就不要照那種方法去做。   與其上網看大家在部落格上的建議,不如做個安排,親自拜訪部落格作者或育兒法提倡者的家庭。不管是誰發表文章,口氣都煞有「專家」的架勢,但是最好的方式,還是實地觀察這些人的家庭生活,看看他們的寶寶有多健康、多滿足。寶寶看起來開心嗎?父母享受育兒的喜樂嗎?還是認為育兒苦不堪言?如果父母看起來一副不想再生小孩的樣子,也許你最好不要聽從他們的育兒建議。如果你看到的是健康的家庭和滿足的寶寶,就可以學習這個家庭的育兒模式。   丹瑪醫師的醫學信譽和經驗,遠勝過各界眾說紛紜的聲音,把他的建言看得比一般人的建議更具分量,是理所當然的。信任丹瑪醫師是我和我先生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一旦做了決定,就要連續幾週都一致遵行同一套育兒法。如果一直換來換去,一下子用這套、一下子用那套,就無法確實執行任何育兒法!◎丹瑪醫師說我講的是事實:從前的母親比現在的母親更會教小孩,他們為家庭付出的時間較多,而且當時的外在影響很少。所以,我們讀得越多,就越困惑。   ◎讀者見證我下一胎會更確實執行丹瑪醫師的觀念!很多人都說:「第一胎照書養,第二胎照豬養。」但我要說,我下一胎會更確實執行書上的觀念。之前打電話向我求救的同事述說他的情況時,我跟他說:「你沒把書讀好。」後來,他的孩子情況時好時壞,他很感慨的跟我說:「大人的不一致,真的害慘小孩,苦的是小孩,你當初跟我說我沒有好好把書看過,我現在想來真的是這樣!我下一胎一定要嚴格執行,一定要照著正確的方式來做。」很多人都是搞不定小孩之後,才開始用百歲的方法訓練作息,但卻沒有好好了解箇中原因,若成功就OK,不成功就把過錯歸咎於這個方法不OK。真的讓人為丹瑪醫師叫屈!
第二章 每個媽媽都能餵飽寶寶
  每個媽媽都能餵飽寶寶我常聽到在台灣醫院生產的媽媽,分享以下的「求救」故事:「住院這幾天,母嬰同室真的把我累壞了,我現在奶量根本追不上寶寶的需要,有些乳腺還沒通,胸部又有硬塊,整天擠奶和推硬塊到腰痠背痛,手也好痠,但達不到心中的奶量目標,就會很挫折。親餵時,寶寶常叫不醒,所以現在多半會用手或電動擠乳器把奶擠出來。有時甚至擠到哭,護士一直說,用擠奶器把母奶排空才會有母奶。」   ◆親餵是否還需擠奶排空乳汁?   我真為這些新手媽媽感到難過,寶寶剛出生的頭幾天是最奇妙的時光,這些可憐的媽媽卻沒辦法全心享受那美好的時刻。   我要向所有的媽媽保證,絕對沒有必要在每次餵奶後排空乳房。請大家想一想古時候的母親,幾千年來,哪有人為了維持母奶的供應,餵完奶還要擠奶和排空乳房的?根本沒有!   餵奶後排空乳房非但沒必要,反而保證會讓你疲憊加倍。疲憊和壓力都是奶量遞減的主因。   我在美國生了三個孩子,從沒遇過護士強迫我擠奶,一次都沒有。我知道台灣大多數的護士只是想幫忙,而且只是將所學轉達給新手媽媽。我知道他們是好意,但常在無意間帶給媽媽壓力和更多疲勞。這樣反而會造成惡性循環—媽媽害怕沒奶不斷擠奶又疲累不堪,反而導致奶量減少。   如果護士學到的,是先認定大多數媽媽的奶量都夠寶寶吃,我想這對媽媽們會比較有幫助。自古以來,幾乎每個母親的奶量都夠寶寶吃,護士其實應該鼓勵媽媽要樂觀、有耐心,讓母奶自然產生,擠奶是不得已的做法,不應該在一開始就要求媽媽擠奶。對於即將生第一胎的媽媽,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 做好心理建設,堅持原則:因為很多護士會給你壓力、要你擠奶。事先建立樂觀的態度和信心,相信你會自然分泌足夠的乳汁,不需要藉著擠奶來刺激奶量。   2. 事先表明產台上即可開始親餵:事先與護理人員表明,在你分娩完、寶寶口鼻穢物清理乾淨後,就要開始餵奶。寶寶會因為你的安撫和溫暖的肌膚接觸而得到安慰。第一邊乳房大約餵二十分鐘,然後退出乳頭(用小指頭伸入寶寶嘴角使之鬆開,再趁勢輕輕移出乳頭),幫他拍背打嗝(親餵的寶寶也都需要拍背打嗝),接著另一邊乳房再餵大約二十到三十分鐘。幾週後,你和寶寶就會習慣這樣的良好互動,到那時候,寶寶會更用力吸奶,你就持續每邊餵十到十五分鐘。但是剛開始時,由於新生兒非常嗜睡,餵奶時間會久一點。   3. 盡量不要母嬰同室,累了就把寶寶送回嬰兒室:第一次餵奶之後,請好好享受一下跟寶寶獨處的時光。如果你累了,就把寶寶送回嬰兒室讓護士照顧,然後,好好把握寶寶送回嬰兒室的時間,多睡一點!   4. 寶寶的尋乳反應不是唯一判定是否吃飽的標準:把寶寶交給護士時,很多護士會輕點寶寶的嘴角,這時寶寶通常會產生尋乳反應。護士一看到尋乳反應,就會馬上跟你說:「噢!寶寶還餓喔,你應該再餵一下。」即使你剛剛已經花了超過一個小時餵奶,護士還是這樣講!這時只要對護士微笑說:「噢,好,我現在要睡一下,請你帶他回嬰兒室,用杯子餵一點配方奶,謝謝你。」我請護士用杯子餵寶寶,只是為了預防寶寶太快適應瓶餵,而拒絕親餵。(順道一提,美國護士不會輕點寶寶的嘴角來判斷寶寶是否餓了。他們會問我:「上次餵奶喝了多久?寶寶大小便了嗎?」)   5.不要讓寶寶邊睡邊吃奶:有時寶寶因為太想睡,而無法好好喝奶。如果我已經試過所有方法,但仍無法讓寶寶清醒地喝奶,我就會直接讓他回嬰兒室,等他下次精神好、肚子餓時,再餵他。以上幾點,基本上是我的作法。我試著規律地餵奶,每三到四個小時餵寶寶一次,每次餵奶時,我會看時間,用心讓寶寶飽餐一頓。如果護士在我花了很長的時間餵奶後,仍堅持寶寶還餓,我會請護士帶寶寶回嬰兒室餵他。晚上就寢前,我會餵久一點,把他餵飽。然後吩咐護士,如果寶寶晚上哭了,請他杯餵配方奶,盡量不要打擾我。以上建議同樣也適合雙胞胎的媽媽,我認識的大多數美國媽媽都是同時餵雙胞胎(像抱橄欖球一樣,一邊抱一個),或是餵完一個寶寶,馬上又餵另一個,他們大多不需要補充配方奶。   如果你因為某些原因想要擠奶,我還是建議先不要擠,等親自餵了幾天奶,奶量衝上來後再擠。   初乳超級難擠,擠起來非常累人,要有心理準備,當你不照護士的意思做時,有些護士會擺臉色給你看。但我會和護士四目相交、面帶微笑,吩咐他們照我的意思做。你必須拒絕威嚇、堅守立場,要記得,護士的職責是幫助你,不是指使你。   ◆寶寶有沒有吃飽,媽媽會知道   出院回家後,就努力建立丹瑪醫生的餵奶作息時間,並選擇訓練寶寶睡覺的方式。通常餵了幾天奶後,我的奶量會衝上來,而且會漲奶,我會忍住不適,繼續遵循同樣的餵奶作息。在二十四小時之內,當我的身體適應餵奶作息,「知道」寶寶整天需要多少母奶量時,漲奶就會好很多。如果漲奶實在非常不舒服,建議你可以擠奶舒緩一下,但不要擠太多,把乳房都排空了。如果能留一些乳汁,不全部排空,你的身體就會知道下次不需要分泌這麼多乳汁;但是如果每次都把乳房排空,身體就會每次都製造同等的奶量,反而不會調整奶量來適應需求。   我已經生了五個孩子,從來沒有擠過奶看自己的母奶到底有多少,真的連一次都沒有,也從未補充過配方奶,甚至連奶瓶都沒買過。我的每個寶寶都是親餵,餵奶時我會看時鐘,而且,從寶寶的以下幾個反應,我知道寶寶有吃飽:   1. 他們吃完奶後很滿足。肚子餓的寶寶喝奶後會馬上哭。2. 他們出生一週後體重持續增加。我的寶寶體重都維持在前幾個百分比。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情況不錯,而且發育良好,那就表示他吃的分量是足夠的(親餵的寶寶在第一週體重會減輕一些)。此外,如果寶寶有固定大小便,也可以判斷他有吃飽。我從丹瑪醫生和瑪蒂亞姑姑那裡,學到了關於餵奶的幾點建議:1. 保持心情愉快。2. 充分休息。3. 飲食均衡(多吃全穀類和綠色葉菜),攝取大量水分(多喝湯和水,不要喝果汁或牛奶)。4. 持續定時餵奶。Q&A:寶寶睡過夜了,半夜還要起來擠奶嗎?Q:當寶寶睡過夜之後,媽媽到底要不要起來擠奶?A:我引用一位讀者的分享回答這個問題:「我家女兒大約一個半月大時可以睡過夜,但是我半夜通常都會漲奶漲的很痛,一開始我不敢怠惰,半夜痛醒之後,還是起來擠奶,因為我擔心不擠之後,奶會變少。為了這個問題,我還特地參加衛生所舉辦的母乳支持團體,詢問母乳講師關於半夜是否起來擠奶這件事,母乳講師很篤定的告訴我:『要喔,不然奶會變少喔!』其實,我心裡想聽到的是『不要』這個答案,而且我覺得依據大自然的法則,哪有小孩不喝奶,半夜還要起來擠奶的道理,所以我後來還是沒起來擠,痛個幾天,身體就慢慢供需平衡了。我的孩子現在四個多月,還是全母乳,也不會因為半夜沒擠奶就不夠喝了,我覺得很多媽媽在餵母乳的過程都沒有足夠的資訊,同時又有很多人提供錯誤的訊息,這時就要靠媽媽自己的智慧去判斷了。」   ◆記錄餵奶時間   大多數親餵的媽媽餵奶時會看著時鐘,我每次餵奶,一邊至少餵十分鐘,換邊餵之前,我會幫寶寶拍背打嗝,餵完奶後,也會幫寶寶拍背打嗝。如果我右邊先餵,四個小時後就換左邊先餵。我會固定在床邊放一張紙,記錄自己何時餵奶、餵多久、哪邊先餵,以及任何異常的狀況(像大量吐奶、皮膚疹等)。這些記錄表幫助我留意寶寶的作息模式,讓我可以清楚看到寶寶第一個月的夜眠時間逐漸拉長。現在有一些好用的APP,可以下載使用會方便很多,如: itunes.apple.com/app/id420447115   ◆寶寶吃奶時保持清醒,才能確保他是否吃飽   無法建立寶寶規律作息主要是因為父母無法讓新生兒吃奶時保持清醒。大多數新生兒覺得吃奶太舒服了,就喜歡邊吃奶邊打瞌睡。許多新手父母實在不忍心吵醒打瞌睡的寶寶,所以就讓寶寶吃奶吃到睡著。   寶寶如果吃奶吃到睡著,就會因為沒吃飽,還沒到下一餐餵奶時間就餓哭;由於作息表是環環相扣的,父母若受不了孩子的哭聲,提早餵寶寶,就無法達成四小時餵一次的作息,而影響之後的規律;如此,孩子學不會吃飽,父母以為作息表無效,就會放棄丹瑪醫生的方法。   為了確保寶寶有吃飽,餵奶時一定要盡量讓他保持清醒。你可以拉開窗簾,找個嘈雜、陽光明亮的房間餵奶,也可以開啟電視轉到熱鬧的談話節目或吵鬧的音樂、大聲彈鋼琴、脫掉寶寶的衣服,或用濕手帕輕擦寶寶的臉和腳。溫度和噪音比輕搖寶寶更容易吵醒他,有些嬰兒對不同的聲音感到好奇,所以找不同的人對寶寶說話,有時也能奏效。   昏昏欲睡的寶寶太可愛了,當媽媽的我們實在捨不得吵醒他們,只能三心二意地使出吵小寶貝的花招,在這種時候找別人幫忙通常很有用。當我知道我實在無法讓寶寶清醒地吃奶時,就會輕輕退出乳頭,把他交給我先生!我先生常會溫柔地搖著他走來走去,用力和他說笑,用刺刺的鬍渣親親他的臉頰,疼惜但盡力地觸弄他,把他吵醒。要想盡辦法讓寶寶保持清醒,以確保他能吃飽。   每天的第二餐到第四餐,我都按照「餵奶—玩耍—睡覺」的程序進行(第一餐用餐時間太早,所以我餵奶、拍嗝,幫寶寶換尿布後就把他送上床去睡覺;第五餐吃完我也會讓寶寶馬上去睡,因為他過完一天已經精疲力盡了)。按照「餵奶—玩耍—睡覺」的順序,讓寶寶在活動之後睡個覺,不但能減少睡前哭的狀況,也可以幫助他達成四小時一循環的作息。Q&A:寶寶醒著時都不願意喝奶?Q:書中提到要按照「餵奶—玩耍—睡覺」的順序作息,不要讓寶寶吃到睡,可是我的寶寶醒著時都不願意喝奶,有人教我可以趁他睡覺時餵,雖然這方法成功了,但他現在變成睡覺才要吃奶,我曾試過在他醒著時餵他,但寶寶還是不願意吃怎麼辦?A:你不是唯一遇到這個問題的媽媽,有幾個讀者也問過我同樣的問題。但因為我的寶寶不曾出現這種行為,所以我無法憑經驗回答你。不過,在徹底思考過你的問題後,以下是我的一些淺見。   我們睡覺時,身體的消化系統會盡量停止運作,也就是說,你在寶寶睡覺時所餵的奶,也許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消化完畢。還有,寶寶醒來時,離上次吃奶的時間還不到三個小時,所以他的消化系統中,甚至可能有尚未消化的乳汁。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他清醒時不怎麼餓,所以他清醒時當然不想吃奶。他的消化系統已經出現了惡性循環。   終止這種惡性循環的唯一辦法,就是停止在寶寶睡覺時餵奶,只在寶寶清醒時餵奶。如果他清醒時拒絕吃奶,你就設法和他玩,然後每隔三十分鐘試著餵餵看。他如果心情好、肚子餓,應該就能學會在清醒時用力吃奶。   建立新的作息循環需要好幾天的時間,你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寶寶可能不願改變習慣,可能會吵鬧,或想在吃奶時睡覺,所以要想盡辦法讓他吃奶時保持清醒。如果他堅持要睡覺,你就馬上輕輕退出乳頭,讓他睡吧。睡覺時就專心睡覺,不要邊吃邊睡。連續兩三天持續不懈,應該就能建立新的作息循環了。   ◆事實上,沒有「厭奶期」這回事   對我來說,「厭奶期」是很奇怪的事。我們在美國從沒聽說這種事,也沒有朋友遇到這種狀況,我五個孩子都不曾出現這個現象。根據我的經驗,確實曾有一兩天覺得寶寶的吃奶時間不像平日那麼長,但這不至於讓我擔心。   因為有非常多讀者提到「厭奶期」,所以我和瑪蒂亞姑姑討論這件事,他的看法是:「我不同意有『厭奶期』這種事,我帶過十一個孩子,沒有一個孩子出現過這種現象,我也不記得丹瑪醫生曾經提到這點。沒錯,嬰兒剛開始喝配方奶時,媽媽有時必須試好幾種配方奶,才能找到適合寶寶的。但是一旦找到適合的配方奶(即寶寶喜歡,吃了沒有過敏反應等症狀的配方奶),就應該能繼續餵同一種配方奶,直到寶寶斷奶為止。」   寶寶的吃奶習慣會有細微變化,這是正常現象。年紀較大的孩子和成人的食量也不是天天都一模一樣。   如果我的寶寶在斷奶前,就開始嚴重拒絕喝母奶或配方奶,我會尋找其他原因:寶寶是不是感冒了?是不是腸胃不適?有沒有其他生病的症狀?我是不是吃了什麼改變母奶味道的食物?我是不是生病或懷孕了?(我認為荷爾蒙的變化會改變母奶的味道)我是不是改變了某些習慣,以致影響到寶寶?   ◆找出寶寶不想喝奶的真正原因   丹瑪醫生的確跟我說過一個有趣的案例:有位母親宣稱他健康的寶寶拒絕喝母奶。丹瑪醫生和這個母親便「扮偵探」研究一番後,發現寶寶不喜歡媽媽那陣子擦的乳頭霜味道。媽媽停止擦乳頭霜後,寶寶又開心地吃奶了。   我也會問有這種疑問的媽媽:「寶寶的活動量夠不夠?有沒有讓寶寶在玩耍時間趴著,讓他四處探索?盡量讓寶寶多活動,才能幫助他胃口大開。」   瑪蒂亞姑姑也懷疑,寶寶一再拒喝母奶的原因之一有可能是:媽媽奶量變少了。但我不想過於強調這一點,因為我不希望造成媽媽們的害怕或壓力。如果寶寶的體重增加情況良好,表示你的奶量正常。如果有疑慮,可以在每次餵奶前和餵奶後,幫寶寶量體重。大多數的寶寶出生後兩週內,吃完奶後的體重應該會增加八十五到一百一十三公克。寶寶六週大時,吃完奶後體重應該會增加大約兩百二十六公克。如果寶寶體重增加的情形確實不理想,只要在餵完母奶後,再補充一些配方奶即可。若需要補充配方奶,也不用擔心,要感謝上帝讓我們在需要配方奶時,就有配方奶可用。有些媽媽發現,在充分休息後,奶量就恢復正常了。   再次提醒:盡量不要給自己任何壓力,因為壓力的確是奶量遞減的主因之一。

作者資料

林奐均

1996年出版《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是國內將丹瑪醫師育兒法介紹給讀者的第一人,至今已暢銷10年,連續9年蟬聯博客來百大暢銷書,可說是台灣父母最信賴的丹瑪醫師育兒法實踐者。 其他書籍著作有《沒有不受教的孩子》《你是我最愛》《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Q&A》。 1971年出生於台北市,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音樂系畢業,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TESOL英語教育」碩士。長年往返台灣、美國兩地,是個全職媽媽,在家教育五個可愛的孩子。 四歲開始學琴。八歲經歷「林宅血案」重傷獲救,一年半後隨母親前往美國。中學起主修鋼琴,曾四度獲得「美國西南部青年音樂大賽」第一名。同一時期接觸基督教信仰,成為基督徒。 個人音樂作品有《唯一》《你是我最愛》等,後者入圍第十五屆金曲獎最佳專輯、演唱、作詞人、製作人等四項提名,並榮獲「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 部落格網址:www.jcformosa.com Facebook粉絲團Judy&Carol:www.facebook.com/Judy-Carol-1441093769536791/?fref=ts

基本資料

作者:林奐均 譯者:陳主欣 出版社:如何出版 書系:HAPPY FAMILY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9861364551 城邦書號:A460106 規格:平裝 / 雙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