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節錄】疼痛,應該忍耐嗎?
「年輕的時候,不管再怎麼運動、工作,都不會感到身體痠痛;隨著年紀增長,沒做什麼,卻開始覺得這裡也痛、那裡也痛。」許多年過40的患者,都異口同聲的這麼說;其實,我自己也不例外。
坐下後起身時覺得吃力、想要伸展筋骨便不自覺發出「啊」的聲音、早上起床時會感到腰部隱隱作痛⋯⋯。為了健康,好不容易下定決心去登山,結果爬到一半膝蓋痛;開始慢跑,隔天起床腳底疼,最後變成這也不行做、那也不行做。難得去運動卻受了傷,紅腫、疼痛,受傷部位遲遲無法好轉,心情也跟著煩躁起來,身心備受煎熬。
以前稍微受個傷,很快就能痊癒,現在卻完全無法同日而語。不僅如此,現在稍微工作一下就覺得疲累,覺也睡不好,全身上下痠痛得要命⋯⋯。你會發現,心理上明明還是個年輕人,身體卻老了;以往輕易就能做到的事,現在都變得十分吃力。許多人從40歲開始出現的疼痛症狀,卻等到50歲才驚覺健康已經惡化,決定設法挽救時,多半為時已晚,需要花更多的心力治療、身體必須受更多的痛苦。
◆正視疼痛,是預防疾病與老化的不二法門
我們的身體是比電腦還要厲害、先進、精密的自動化系統。當身體某個部位故障時,就會有另一個部位來幫忙;如果仍無法解決問題,便會再找其他部位幫忙,這樣不斷延展,直到找不到替代部位時,身體便會開始生病。也就是說,身體適應和忍耐至某個極限後,就會演變為病痛,令我們痛苦不堪。
這就好比軍隊守衛著前線,當某個區域遭受攻擊而無力抵擋時,將導致前線失守,整軍徹底潰敗;同理可證,我們生病的原因,正是因為身體的某一個點開始崩壞,而我們卻不自知,直到身體多處不適,才驚覺我們已經生病了;而老化正是引發此現象的導火線。
雖然我們無法「避免老化」,卻可以「延緩老化」,預防病痛提早找上門。為此,正視「疼痛」就是預防疾病、老化的不二法門。
◎不良體態,是導致身體疼痛的主因
所謂的體態,就是維持身體正確位置的模樣。人體由頭部、脊椎、骨盆、上肢、下肢,與調節其位置的關節、韌帶與肌肉組成,並且維持身體正確模樣的動態現象。簡而言之,我們在生活中所有的身體動作,就是體態。而體態不良是指身體歪斜,使各部位組織互相碰撞、鬆弛或卡住。
骨骼是身體的樑柱,由206塊骨頭所組成;骨骼與骨骼之間是關節,關節裡面有軟骨,並由韌帶連接彼此。肌肉黏附在骨頭上,讓我們能夠活動。當骨頭歪斜時,該處的關節出現錯位,韌帶跟著斜向一邊,肌肉也會卡住。當這些組織相互碰撞、卡鎖時,身體就會疼痛。
雖然社會快速發展,賜給現代人許多便利與富饒,然而文明利器卻是破壞我們的體態和健康、引起各種肌肉骨骼系統問題的主要原因。
◆長時間緊盯電腦、低頭猛打手機,當心變烏龜頸
30多歲的上班族池先生來到我的診療室。當我看到他的體態時,就猜到他一定是頸部疼痛,因為他的頭部超過肩膀向外伸,是典型的「烏龜頸」。果不其然,他說:「我的脖子一直很僵硬,肩膀和背都很痛。」和池先生對談的過程中,我找到問題的癥結,就是電腦和智慧型手機。他的職業是電腦工程師,一整天都坐在辦公桌前和電腦打交道,他看電腦螢幕的習慣是駝背,然後把脖子向前伸,而下班後使用智慧型手機,讓他的問題更顯嚴重。
池先生在上下班搭捷運通勤以及休息時間,手機絕不離手。他向我坦承,只要手機不在身上,就會感到莫名的不安,甚至無法專心做事。然而,長時間低頭看手機的體態,是威脅頸部健康的最大敵人。
◆久坐不動、體態不良、脊椎負荷過重,當然腰痛
40多歲在廣告業服務的張先生,最近因為劇烈腰痛前來求診。照了核磁共振攝影(MRI)後,發現他有椎間盤突出和退化性椎間盤的症狀。張先生的症狀是職業病的一種,由於工作需長時間久坐,讓他忽略了正確體態,致使脊椎承受過度負荷。此外,他有把臀部往前坐,讓上背部靠著椅背午睡的習慣,更使疼痛惡化。
原則上我們平躺時,腰所承受的重量是0,站立時約100公斤,走路時約70公斤。然而坐在有椅背的椅子上,則高達200公斤,沒有椅背的椅子更可追加到250公斤以上。如果持續以不良體態坐著,腰部會承受非常大的重量,並出現疼痛症狀。從池先生和張先生的例子就可看出,不良體態對我們的健康而言,有多大的傷害。
◆當體態不良時,就會引發各式痛症
人的基本體態就是站姿。請看右頁上圖,是以身體中心線為基準,頸椎位於前方、肩關節在後、背脊在後、腰椎在前、骨盆和髖關節在前、膝蓋和腳踝關節在後,如此一來才會是正確的站姿。如果骨骼和關節沒有歪斜,肌肉和韌帶也都在正確的位置,如此,便不會出現壓迫神經的狀況,疼痛也不會找向你。換言之,正確的體態,能讓骨骼、韌帶、關節、肌肉都處於舒服的狀態。而以下是各部位體態錯誤時,可能導致的痛症,包括:
.頸椎:頸椎負責承受頭部的重量,它以「前彎」的圓弧狀向前彎曲。連接在頸椎前方的強力韌帶能支撐頸椎,因此注意千萬別讓頸椎肌肉緊張。此外,頸椎過直或頸椎後彎,很有可能導致頸椎椎間盤突出,以及頭痛、肩膀痠痛等症狀。
.肩膀:正確的體態是打開肩關節,讓耳朵和肩膀成一直線。駝背姿勢會讓肩膀前彎,導致肩關節錯位,這是造成肩膀肌腱和軟骨受損的主因。此外,肩膀前彎時,頭部的位置移至前方,頸椎和肩膀的肌肉容易變得過度緊張,引發肩頸疼痛。
.背脊:背脊的正確形狀是往後彎曲,因此又稱為「後彎」。肩膀前彎的動作會加速背脊後彎的程度,後彎嚴重時,當連接背脊上的肌群和韌帶變得鬆弛,就容易引發背部痠痛。
.腰椎:如同頸椎一樣,腰椎是往前彎的,因此又稱為腰椎前彎。如果腰椎過直,腰椎肌群會變得緊張,容易發生腰椎椎間盤突出;前彎角度如果過大,會使腰椎關節相碰撞而出現關節疼痛。
.髖關節:髖關節和骨盆的前端有強力的韌帶固定骨骼,當我們的身體往後仰時,韌帶可以在骨盆前端支撐,維持身體的穩定,以不讓肌肉過度使用。然而,若骨盆僵硬或前駝,臀部的後側和腰部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尤其,久坐工作的人容易發生臀部前側肌肉過短的問題。因此,當我們久坐想要伸懶腰,卻無法好好伸展開來時,代表已出現潛在問題。
.膝關節:膝蓋伸直時,體重會落在膝蓋的前方,由骨骼承受主要重量,以消除膝蓋周圍的肌肉緊張。因此,如果像關節炎一樣,以屈膝的狀態站立時,力量便會大幅施加在大腿前側肌肉,使大腿痠痛,膝蓋也會痛楚,而腳踝所承受的體重也會前移。然而,因為腳踝後方有強力的阿基里斯腱,才得以讓我們支撐身體的重量站穩。
◆矯正錯誤體態很重要,請立刻執行
如果你的體態錯誤,請從現在開始努力矯正。首先腰部打直、不要翹二郎腿;其次,坐的時候臀部靠緊椅背,讓背部貼住椅子。最後,不要低頭,肩膀放鬆,並提醒自己將下巴微微向內縮。唯有如此才能消除因體態不良所引起的疼痛。而以下是常見因不良生活習慣和動作,所造成的疼痛。請務必自我檢視,是否有此不良習慣;若有請即刻矯正,才能遠離疼痛或更嚴重的疾病產生。
◎長年偏頭痛,但身體檢查卻沒問題?
有時我們因為頭痛而照電腦斷層攝影(CT)和核磁共振攝影(MRI),卻檢查不出個所以然。明明已經痛到受不了,檢驗結果居然毫無異常,真令人錯愕又難以理解。
我相信大家都有因生活壓力而頭痛的經驗。後頸僵硬,肩膀也會變得沉重,頭痛的感覺從後頸部延伸至耳朵後方和臉頰一側;嚴重時,甚至會感到頭暈和噁心想吐。因為就像偏頭痛般單邊疼痛,因此誤以為是偏頭痛,相當擔憂。事實上,因為壓力所產生的頭痛,多半屬於「緊張型頭痛」。
當我們感到緊張或充滿壓力時,身體會分泌一種名為兒茶酚胺的壓力荷爾蒙,它會使血管收縮、肌肉緊張。當這個狀況發生在頭皮肌肉時,便會誘發頭痛。
其實,壓力荷爾蒙是用來保護我們免於受傷,多虧它,當我們遇到交通事故或危急狀況時,才能立即提高警覺;然而,當壓力反覆且持續存在時,壓力荷爾蒙反而會損害我們的身體。因為過度的肌肉緊張會使肌肉緊縮,血管收縮後,也會阻礙血液循環而使身體受損。
想要改善緊張型頭痛的最佳方法,就是盡量避免壓力,並養成不急躁,每次只解決一件事的習慣。雖然很難做到,但請先試著從「每次務必達成10個目標」的野心,改成「只要能達到6個目標就好」,慢慢調整自我心態。
此外,當頭痛發生時,也可以用手指按摩頭皮,若能同時加上紓緩頸部肌肉的按摩,效果更好(圖 1-6 )。只要按壓脖子和頭部交接的部位,就能減輕頭痛。下次頭痛時,也就不一定非得吃止痛藥了。
◎背部痠痛幾乎都是「肌肉痛」所引起
我們常聽到「背部痠痛」、「膏肓痛」等說法,背部痠痛幾乎是每個人都經歷過的疼痛之一。這個現象經常出現在長期使用電腦、搬家、做粗重工作、大掃除後;此外,像是轉動全身的高爾夫球、桌球、網球、羽毛球等運動過後,也會產生背部痠痛。有此困擾的人,通常睡覺起床後會腰痠背痛;伸懶腰時,背部會有疼痛感,身體靈活度不佳。
所謂背部,就是從頸部下端到腰部上端的部分,這裡有肌肉、背脊、肋骨、肩胛骨等組織,在肋骨內還有心臟和其他內臟。原則上背部痠痛大部分是因為肌肉痛所致;至於膏肓痛則起因於肌肉問題,它指的是肌肉緊縮或僵硬時所引起的疼痛(圖 1-22 )。
其中,姿勢不良時,會導致肌肉過度緊張;而過度緊張的肌肉會緊縮而出現疼痛症狀。緊縮的肌肉變僵硬時,突然間的動作可能使肌肉互相碰撞,出現像被「扭擰」的疼痛感,且會持續—短則2至3天,嚴重時可能維持1週以上。
◆脊椎側彎、內臟問題的牽連痛,也可能造成背痛
緊縮且僵硬的肌肉可能會使骨骼扭轉,造成關節疼痛、韌帶扭曲,進而使疼痛加劇。此外,背部痠痛也會影響到頸部、肩膀和肩胛骨,這是因為它們與上背部相連。因此,當連接頸部、肩膀、肩胛骨和背部的肌肉緊縮時,這4個部位都有可能同時感到疼痛。
此外,背部痠痛的成因,還有非常少見的情形,即是連接肋骨和脊椎的關節出問題。尤其,在脊椎側彎的情況下,肋骨和脊椎骨間的關節也會被扭轉而發炎腫脹,最後導致背肌疼痛。另外,當心臟、肺臟、膽囊等內臟器官出現問題,也會因「牽連痛」而使背部疼痛。特別是心臟,有時背痛可能是狹心症或心肌梗塞的前兆,請務必前往內科檢查。
然而一般正常的情況,背部痠痛都與肌肉有關,可以藉由伸展運動、滾筒與棍棒的按摩法減輕症狀(圖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