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認識人性
-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7-05-04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折 277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77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越是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有更好的生活。」
◆個體心理學大師阿德勒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理解阿德勒學說的第一本書
◆1928年德文修訂版中文譯本
希臘德爾斐阿波羅神殿入口,刻著一句著名的箴言「認識你自己」(gnothi seauton),那是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其答案的課題。人一生的際遇,無論是家庭、婚姻、職場或社會生活,遭遇到種種放不下也想不開的煩惱、糾葛和挫折,如果不從認識人性著手,探究其性格形成的源頭,就永遠找不到解答。
個體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人的性格不是天生或遺傳的,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依據其人生目標,逐步發展而成,因此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從孩提時候,就會因為身體構造和環境的問題心生自卑感,而克服這個自卑感就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標。如果因為人的好勝心和虛榮心作祟,使得心理發展轉向對於權力和認可的渴望,便會導致性格上的種種偏差,一輩子困擾著人們。而探究這個性格發展的偏差,讓人認識到生命的另一個重要動力,也就是社會情感,並且擴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軌,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建立更充實的人際關係。
「認識人性」是阿德勒在維也納社區大學開設的課程,每學期都有五百多個學生選課,一九二七年整理講座內容出版後,更成為全球暢銷書,也是阿德勒最家喻戶曉的作品。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認識人性》正是這個主張的代表作。
【專文推薦】
吳毓瑩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監事長
楊瑞珠 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Diplomat)、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輔導研究所創所所長
【列名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浩威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文秀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兼任教授
林惠蓉 臺北市聯合醫院臨床心理組主任
林蕙瑛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連廷嘉 國立臺南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
曾文志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理解人性」是阿德勒大師闡述科學的人性知識,分析人生的美善與邪惡面向,強調人是社會動物,而意識則是人格的中心,除了內在的心理動力外,個體的人際關係,在家庭、學校或團體中都非常重要。這是一本促進自我了解與成長的寶典,也是心理諮商/家族治療的指南。
——林蕙瑛 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
這本書是阿德勒大師教導大家理解人性知識的經典著作,大師所提出人的行動軸線、生命模式與生活方式,以及決定個人命運的性格論--建構人類內心世界的最強大的刺激,都是來自最早的童年時期。更強烈要求我們要謙卑地認識人性,就如同我教授的心理診斷這門科學,要學生在學習如何去了解一個人(自己和他人)時,要不斷地觀察、聽、思考(Observing, Listening, Thinking),蒐集資料才能提出假設,勿輕易下論斷。
對於現今多元的社會,我們也因缺乏人性知識,在人際關係與共同生活相處上產生許多的困擾和情緒,因此若我們越能理解自己和他人,就能減少因此所造成的問題,而有更好的生活。這本書除了是對生活有裨益的心理學,也可說是心理病理的教科書,它教導我們要認識一個人的特質,才能了解外顯的病症,非常值得研讀。
——林惠蓉 臺北市聯合醫院臨床心理組主任
人性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各自獨特的生命?
身為長期體察人性幽明交會的心理學家,我由衷推薦本書給您。
——陳品皓 臨床心理師
修煉幸福的入門之道在於洞悉自己、了解別人,阿德勒的著作《認識人性》教你如何做好這門基本功夫,找到迷失的靈魂,主宰自身的命運。
——曾文志 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
原典讀起來雖較辛苦,卻讓我們更能靠近阿德勒原汁原味的思想。聽別人說不過癮,來聽阿德勒自己說阿德勒吧!
——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
目錄
各界推薦
專文推薦 是理解、還是認識?是自我、還是他人?重讀阿德勒的認識人性 吳毓瑩
專文推薦 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共創人類的幸福 楊瑞珠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部 概說
導論
第一章:人的內心
一、內心生活的概念及其前提 二、心理器官的功能 三、朝著目標努力的內心生活
第二章:內心生活的社會性質
一、絕對真理 二、社群的強迫性 三、防衛和適應 四、社群情感
第三章:孩童與社會
一、嬰兒的處境 二、種種挫折造成的效應 三、人類是社會的動物
第四章:外在世界的印象
一、普遍的世界觀 二、世界觀的發展的種種元素 三、幻想 四、夢(概說) 五、移情 六、對他人施加影響(催眠與暗示)
第五章:自卑感和追求認可
一、幼年早期的處境 二、自卑感的補償,對認可和優越的追求 三、主要軸線和世界觀
第六章:為人生做準備
一、遊戲 二、注意力與分心 三、過失和健忘 四、無意識 五、夢 六、天賦
第七章:兩性關係
一、社會分工與兩性社會 二、男人在當今文化中的優先地位 三、對女性劣勢地位的偏見 四、逃避女性的角色 五、兩性間的緊張關係 六、改善的嘗試
第八章:手足
第二部 性格論
第一章:概論
一、性格的本質與形成 二、社群情感對性格發展的意義 三、性格的發展方向 四、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派別 五、氣質和內分泌 六、小結
第二章:攻擊性的性格特徵
一、虛榮(好勝心) 二、妒忌 三、嫉羨 四、吝嗇 五、仇恨
第三章:非攻擊性的性格特徵
一、避世 二、恐懼 三、膽怯 四、適應不足的症狀:沒有被馴服的本能
第四章:性格的其他表現形式
一、開朗 二、思想和表達方式 三、小學生心態 四、墨守成規和不知變通 五、 卑躬屈膝 六、狂妄自大 七、情緒化 八、倒楣鬼和可憐蟲 九、宗教狂
第五章:情緒
第一節:造成隔閡的情緒
一、暴怒 二、悲痛 三、情緒的濫用 四、作嘔 五、恐懼(驚嚇)
第二節:使人拉近距離的情緒
一、快樂 二、同情心 三、羞恥心
附錄:關於教育的一般註記
結語
內文試閱
人的性情決定了他的命運
——希羅多德(Herodot)
認識人性有個基本條件:太自負或驕傲是行不通的。正好相反,對人性真正的認識必須是謙虛自持的,因為它告訴我們,認識人性是個非常艱鉅的任務,而且是人類自有文化以來就不斷追求的,只不過人們一直沒有很明確的目標,也沒有系統化的探討,因此往往只有少數識見超卓的人,才能夠比平常人更加洞察人性。在這裡,我們就碰到一個痛處:當我們不預設立場地檢視人們對人性的理解程度時,就會發現大多數人都是不及格的。我們對人性的認識其實都很貧乏。這和我們疏離的生活息息相關。以前人們的生活不像現在這麼疏遠。從孩童時期起,我們就很少和外界接觸,家庭把我們隔離起來了。我們整個生活方式也不允許我們跟周遭的人有如此親近的接觸,但是若要發展「認識人性」這門知識的話,這種親密的接觸卻是不可或缺的。這兩個重要因素是互相依賴的:我們無法與其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因為我們缺乏對於人性更深刻的理解,而和他們疏離太久了。
這種對於人性知識的缺乏,它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我們在和鄰人相處上、在和他們的共同生活裡,總是會出現問題。我們往往會看到一個很刺眼而敏感的事實,那就是人們經常各行其是、各說各話、找不到共同點,因為他們彼此形同陌路,而且不只是在範圍比較大的社會裡,甚至在家庭這個最緊密的圈子裡,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父母親感嘆他們永遠都搞不懂自己的小孩,而孩子也老是抱怨父母親不了解他們,這樣的言語我們再熟悉也不過了。然而在人類共同生活的基本條件裡,互相了解是必要的,因為我們對周遭的人的整個心態都取決於我們的相互了解。如果人們更能夠理解人性,在相處上就會更加和睦,因為我們會避免可能發生齟齬的相處方式;而那些方式現在之所以還存在著,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相互了解,因而很容易被外表蒙蔽或是被他人的偽裝給欺騙了。
現在我們要說明:當我們嘗試在這個至為重要的領域裡界定一個我所謂「人性知識」的學門時,為什麼偏偏要從醫學出發,而這個學門有哪些前提,擔負哪些任務,可以期待有哪些成果。
首先,精神醫學(Nervenheilkunde)已經是個極其需要人性知識的學門。精神科醫師在治療精神病患時,必須盡快透視他的內心生活。在這個醫學領域裡,醫生必須清楚病人的內心發生什麼事,才能做出有用的診斷,也才能採取或建議適當的手術和療程。這裡沒有表面症狀可看,一搞錯馬上就會導致問題,而正確的掌握往往會有立竿見影的成果。也就是說,在這裡進行的,是一場相當嚴格、而且分數馬上揭曉的考試。至於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對於別人的評斷比較容許犯錯。儘管在這裡,也是每一次都會導致問題,但是後果可能遲遲沒有浮現,使得我們往往看不出其中的關聯,而大多數人會驚覺到,對一個人的錯誤評斷,可能要到幾十年後才會導致嚴重的不幸和災難。這種情形一再告誡我們,社會上每個人都有必要、也有責任去認識人性並且深化它。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很快就看到,那些在心理疾病中常見的心理異常(seelische Anomalie)、糾葛(Verstrickung)和挫折,從結構看來,基本上是在所謂的正常人的內心生活裡一點都不陌生的東西。那都是相同的元素與先決條件,只是表現得更極端而刺眼,也更容易辨識。所以,這個易於辨識的特點使我們能在這裡學習如何透過與正常人的內心生活做比較以蒐集經驗,最後也能更透澈地認識正常的狀態。其必要條件不過是反覆練習,以及那種在各種職業都不可少的投入和耐性。
第一個呈現在我們眼前的認知是:建構人類內心生活的最強大的刺激,都是來自最早的童年時期。這句話本身也許不是特別驚人的發現,因為每個時代都有研究者提出類似的論述。它不同以往的地方在於,我們把童年最早期的經驗,拿來與個體後來的處境和態度做比較,進而試圖主張說,童年時期的經驗、印象和立場,就其可驗證的範圍而言,和後來的心理現象之間存在一種約束性(bindend)的關係。於是我們得到一個特別重要的結論:個別的心理現象,絕對不能視為封閉的整體,我們必須把所有心理現象都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的許多部分,接著找出這個人的行動軸線(Bewegungslinie)、生命模式(Lebensschablone)與生活方式,並且了解到個人童年行為舉止的隱藏目的和其後的行為舉止的目的是同一回事,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理解那些個別的現象。簡言之,我們會驀然發現,從心理活動(seelische Bewegung)的角度去看,一個人的生命方式從來都沒有改變過;我們看到,心理現象的外在形式、具體表現和言詞表現,也就是現象層次的東西,它們雖然會改變,但是其基礎、目的、節奏以及動力,也就是推動內心生活往目標前進的一切,則從來不會改變。比如說,當一個病人表現出恐懼(ängstlich)的性格,總是充滿不信任,盡量和他人保持距離,那麼我們很容易就能證明,這些心理活動在他三歲或四歲的時候就已經固著成型了,只是在單純的童年時候比較容易被看出來。因此我們習慣上會把注意力放在病人的童年上。這個辦法總是能夠奏效,使得我們不必別人告訴我們,就能夠預設一個人的童年發生了什麼事。我們把在他身上看到的東西視為他早期的童年經驗留下的印記,而且這些印記直到年老也不會消褪。——另一方面,當我們聽一個人講述他記憶中的童年事件,那麼,如果我們的理解無誤,我們就能大致上掌握眼前這個人是個怎樣的人。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推論說:人類在最初幾年所形成的性格模式,是他以後非常難以擺脫的。即便成年人的心理在不同的處境下會有不同的表現而給人不同的印象,但是仍然只有少數人可以擺脫這個模式。成年的改變並不等於性格模式的改變。他的心理仍然立於相同的基礎之上,同一個人仍展現相同的行動軌跡,並且讓我們在他兩個年齡階段中,也就是在童年與老年裡,都看得到相同的目的。我們主要的注意力必須落在童年之上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發現,當我們打算對病人做點改變的時候,重點絕不是從頭到尾拆除掉一個人無數的經驗和印象,而是必須先找到他的性格模式,揭露它,認識到他的特質,並且了解他外顯的病症。
所以,對孩童的心理的觀察,就成了我們這門科學的關鍵;這也是很大的鼓舞和啟發。大量的文獻投入對人生命最初幾年的研究。這裡有汗牛充棟的、尚未整理出頭緒的材料,一時間研究不完,每個人也都能有新的、重要的與有意思的發現。
這門科學也是讓我們免於犯錯的一種手段;因為一門科學如果只為了自己而存在,那就不是人性知識。根據我們在人性知識方面的研究成果,我們理所當然地跨入了教育工作(Erziehungsarbeit),至今已經進行了許多年。然而如果人們認知到「人性知識」是一門重要的科學,也想要體驗和深入了解,那麼教育工作會是個豐富的寶庫。因為人性的理解並非書本的知識,而是必須在實踐中取得。我們必須體會別人的每個心理現象,對它們感同身受,並且陪伴別人走過他的快樂和不安。就好像一個出色的畫家,當他在幫人畫肖像時,必須能感受對方的內心,才能在畫中表現出來。所以「人性知識」應該被看成一門有許多工具可以使用的藝術,一門能跟其他一切藝術平起平坐的藝術,而且有一群人(詩人)早就知道如何善用它。這門藝術首先應該協助我們拓展人性的知識,並且讓我們所有人有機會得到更好且更成熟的心理發展。
在這個教育工作裡,我們常常遇到一種困難,那就是,我們人類對此是極其敏感的。很少有人不覺得自己對人性略有所知,即使他根本沒有對此做過研究;而且當我們想要替他增進一點人性知識時,當下覺得沒有被冒犯的人就更少了。只有一類人是真正善意的——這些人不是自己內心歷盡滄桑,就是能夠對他人的心理困境感同身受,因此或多或少見到了人類的價值。由於這個緣故,我們在進行工作時,也不得不採行某些策略。因為,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對一個人的心理的認知攤在他眼前,是最讓人討厭、最容易招致物議的行為。如果你不想引起反感的話,在這方面就得小心一點。如果你不謹慎對待這門科學,或甚至濫用它,比如在宴會上想要炫耀自己能夠準確猜出鄰座客人的心理,那麼這門學問就成了你自毀名聲的最佳工具。同樣危險的是,如果你把這門學說當成完備的理論拿來反駁別人,就算是那些對此有些涉獵的人,也會覺得被冒犯了。所以我們在這裡再度強調,如前所述,這門科學強烈要求我們要謙卑,因為它不允許我們妄下論斷。小孩子有喜歡吹牛跟誇耀的習性,只為了表現自己什麼都會。但是如果成人這麼做的話,就很令人疑慮。因此我們的建議是,如果你在研究人性知識的過程中發現了什麼,應該先沉澱一下,在內心進行探究,而不要馬上拿來反駁任何別人。因為那樣的話,我們就會給這一門成長中的科學及其目標製造麻煩,會注定犯下一些只有未經深思熟慮的(即便是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才有的錯誤。我們最好保持謹慎,同時要時時記得:在我們做出判斷之前,至少要能先看到整體,也要先確定這麼做能給他人帶來益處。因為就算是正確的判斷,如果在不適當的場合裡貿然說出來,還是能造成很多傷害。
在繼續這些觀察之前,我們必須先回應一項質疑;我相信有些人一定已經遭遇過。如前所述,一個人的生命軸線(Lebenslinie)是不會改變的;有些人對此一定感到難以理解,因為人在生活中總會遇到許多事情而改變了他的態度。不過各位要注意,一個經驗往往有多重的含意。你會發現,從完全相同的一個經驗中,幾乎不會有兩個人得到完全相同的心得。也就是說,人並不總是由於他的經驗而學聰明。他或許學會要深厲淺揭,避開某些困難,對那些困難採取某種做法。但是在這過程中,一個人前進的軸線並不會因此改變。我們在接下來的討論過程中將見到,一個人就算有過無數的經驗,也總是只會得出一些很特定的心得,而且,我們進一步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心得大抵上對應於他的生命軸線,也加強了他的「生命模式」。我們德文有一種獨特的說法:當我們說一個人經驗到什麼,字面上是說他「做」一個經驗(eine Erfahrung machen)。這意味著,每個人可以自主決定要如何運用自己的經驗。事實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人們如何從各自的經驗中得出五花八門的結論。比如說,有的人會習慣性地犯某一種錯誤。即便你真的證明他們犯了錯,你也會發現他們的結論各自不同。比如第一個人可能認為,終於到了改掉這個錯誤的時候了。但是這種人並不多見。另外一個可能會說,他犯這個錯誤實在太久了,現在已經戒不掉了。又有人會把這個錯誤歸咎於父母或整體教育,說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這個問題,或者說他被寵壞,又或者受到太嚴厲的教養——然後拒絕改正自己的錯誤。最後這種人透露的訊息不過是,他們根本是不想負責任。這樣他們總是能小心翼翼地、彷彿有道理地避開自我批評。他們自己總是沒有錯的;一切他們沒能做好的事情,責任總是落在別人頭上。然而他們忽略的是,他們自己並沒有努力改正錯誤,而是執著於自己的錯誤;教育的失敗固然要負責任,但你的意願仍然是決定性的。所以,經驗的多重意含,以及從相同經驗可以得出各種不同的結論,這些事讓我們終於明白,為什麼一個人不願改變他的行為方式,而是反覆曲解自己的經驗,直到它們符合自己的行為模式為止。看起來,人類最難做到的,就是認識自己並且改變自己。
如果有人想要著手教育出更好的人,那麼,如果他在理解人性方面的經驗和判斷都不足夠的話,就會寸步難行。他也許能做一點表面功夫,像過去人們一樣,因為個案表面上的些許變化,就自以為已經達成某種改變。但是我們將用實際的例子明確說明,這種作為對於改變一個人是多麼無濟於事,因為一切只是假象;如果他的行動軸線本身沒有改變的話,那些假象都會再度消失。所以,改變一個人的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一定程度的深思熟慮與耐心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必須擺脫一切個人的虛榮心,因為別人並沒有義務充當我們滿足虛榮心的對象。再者,這個過程必須是其他人可以接受的。即使是一道美味佳餚,如果用不適當的方式送到一個人面前,也可能因而被拒絕。
然而認識人性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面向,也就是所謂的社會面向。無疑的,人們越加相互理解,就越能和睦相處,也能建立更多的關係。因為有更多的理解,意味著無法互相欺騙。人的互相欺騙,對社會來說是個重大的危險。我們必須突顯這個危險,讓現在正要進入這門研究的工作同仁清楚看到。他們必須能夠看清人生裡所有無意識的東西、所有的隱藏、假裝、面具、狡詐與詭計,好讓他們想要幫助的對象也注意到這些東西。要能做到這一點,唯有依靠「人性知識」這門學問,而且不能忘記他的社會目的。
還有個值得討論的問題是,誰才是最能夠蒐集和研究「人性知識」的人。如前所述,這門學問不能只依靠理論進行。光是掌握幾條規則是不夠的;你還必須付諸實踐,提升到更高層次的結論和理解,使你的眼光更銳利、看得更深遠,超越以前的經驗範圍。這是我們之所以要在理論層次研究「人性知識」的關鍵原因。然而若要讓這門科學真正活起來,就唯有走入生活,並在其中把所掌握到的原則加以驗證與運用。這時候,上述的問題就會浮現,因為我們以前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的人性知識太過貧乏而且不正確,也就是說,我們目前的教育還不足以讓我們獲取有用的人性知識。要發展到什麼程度,從閱讀與境遇中要得出什麼心得——這些問題我們仍然留給每個小孩子自己去面對。對人性知識的探討還沒有形成一個傳統。人性知識還不是一門學說,而仍然處在一個古老的階段上,就像化學曾經是煉金術一樣。
現在,如果我們在這個一團混亂的教養過程中,探究哪些人才最有機會認識人性,我們就會看到,那會是那些社會關係還沒有破裂的人,他們大抵上仍然和他人以及周遭環境保有聯繫,仍然抱持樂觀主義,或至少是仍努力奮戰的悲觀主義者,或者說,他們還沒有被悲觀情緒逼到心灰意冷。不過除了仍然保持關係以外,深刻體驗也是不能缺少的。於是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在我們今天充滿缺陷的教育裡,根本來說,只有一種人才能真正理解人性,那就是「悔改的罪人」(der "reuige Sünder"):他或者經歷過人類內心裡的所有過犯,並且走了出來,或者雖然還不到這個程度,但是已經很接近。當然,其他人也可能有這個能力,他們或者是耐心傾聽別人,或者是對他人特別有同理心。不過,最能了解人性的,一定是那些親身經歷過這一切內心衝擊的人。「悔改的罪人」似乎(不只在我們的時代,也在所有宗教發展時期裡)總是最受人推崇,甚於千千萬萬個「義人」。如果我們問為何如此,就得承認,一個從生命的種種困難裡掙扎出來、從泥沼中奮力爬上來的人,一個找到一種力量、對一切罪惡的誘惑不為所動的人,這種人最能了解人生美善和邪惡的各個面向。
從對於人心的認識出發,我們自然而然有了一種義務和任務,簡單說,就是要破除一個人身上不適合的模式,要打破使他迷失方向的錯誤觀點,還要教導他一個更適合共同生活、更能讓他找到幸福的觀點,也就是教他一種最省力的思想(Denkökonomie),或者謙虛一點地說,我們教導他的不過也是一個模式,不過是個非常注重社群情感的模式。我們不是要讓一個人的心理發展達到理想的狀態。但是各位會看到,光是確立一個立足點,對於迷失方向和誤入歧途的人,往往已經是極大的幫助,因為他能夠在自己的錯誤中確實感覺到自己在哪裡走錯了路。嚴格的決定論者(Deterministen)認為人類一切事物是都是由一連串的原因和結果組成的;這種觀點在此處的討論中不容忽視。因為我們確實知道, 如果一個人心裡還存在著一股力量、一種動機, 如果他能認識自己(Selbsterkenntnis),也就是更加理解到內心在做什麼,以及這些東西的源頭,那樣的話,這個因果關係(Kausalität)就會完全不同,他的經驗也會產生出完全不同的效果。他就此變了一個人,而且再也不能擺脫這種認識上的改變。
延伸內容
是理解、還是認識?是自我、還是他人?重讀阿德勒的認識人性
◎文/吳毓瑩(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監事長)
是的,你手上拿的這本書,原文德文版於九十年前(一九二七年)阿德勒撰寫後問世,他自己則在寫書後十年於蘇格蘭亞柏丁市,在赴約演講的路上突然心肌梗塞過世。阿德勒一生言談紀錄與期刊文章三百多份,惟系統性寫下的著作不多,只有七本,其中六本完成於一九二七到一九三一年,正值他人生經驗與學術思想豐厚的六十歲左右四年間。說真的,阿德勒確實「說的比寫的好聽」,讀他的文字向來辛苦,於此一定要向翻譯區立遠先生致敬。但我們也聽說了,聽阿德勒演講如沐春風,他把學術語彙轉化為日常用語,說給一般民眾聽曉,一場接著一場,到處趕場,他急什麼呢?他在作者序中說,「本書主要任務試圖從個人的錯誤行為中,認識到我們在社會的活動與工作上的缺陷,找出錯誤所在,讓他知道他可以對社群生活的和諧調適有影響與貢獻。」我總是從阿德勒身上看見走過列國、累累若喪家之犬的孔子。他們兩位智慧大師,心中懷著仁,大力強調自我目的論對於人生方向的引導,孔子說,「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論語述而)。目的,不是誰為我安插,而是「我」自己的決定。仁,阿德勒也一樣相信,是導向社會情懷下我所做的選擇。
當我收到商周邀請寫這本書的推薦文時,不禁想,幾個月前才剛推薦一本啊?這本有何不同呢?四分之一個世紀前,兩大出版社,遠流與大中國圖書社,前後相隔一年(一九九○、一九九一)翻譯了這本經典著作,正是解嚴啟動不久發生野百合學運(一九九○)之時,道德與秩序正需重整,阿德勒所倡導的民主價值正在被臺灣人民品嚐著。今年(二○一七)也是這本書再次熱門的年度,遠流剛出版了《阿德勒談人性——了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而今商周出版更以德文直譯的方式出版《認識人性》,讓臺灣民眾,經歷過野百合民主運動後二十五年洗禮於太陽花學運審判結果的此刻,打開這本德文直譯本,細細咀嚼民主的滋味,重新理解阿德勒的信念。
那麼,這本德文直接翻譯版,連題目《認識人性》都忠於德文(Menschenkenntnis),不走美式白話版《了解人性》,也非走市場派的《阿德勒談人性——了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對於讀者而言,有何意義呢?並非商周宣傳「這是出版九十週年的紀念版」,我們就買單,直白相信這是一本有價值的書。我們不是讓市場左來右去的讀者,所以,德文直譯本,真的有價值嗎?
阿德勒在臺灣的第一本翻譯著作,應該是黃光國於一九七一年翻譯的《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阿德勒一直強調人自出生之後便在尋找生命的意義,型塑自己的圈圈叉叉。這個圈圈叉叉,黃光國從英文life style, life pattern翻譯成生活樣式。如果細讀阿德勒理念,這圈圈叉叉固然展現在生活中,然更是人生發展方向的指引,因此,我採用美式英文用法,稱為生命風格。閱讀區先生的譯文時,我才知道風格二字,德文原文是生命軸線(Lebenslinie),看見德文採用絲線的比喻,我當下好感動,而且有一股「我懂了」的感覺。風格二字總有著一點點品味造型品牌形式的意味,英文沒有life line這種表達法,所以採用最貼近的 life style。過去我們囿於英文的說法,限在風格二字當中,殊不知用軸線來比喻時間與生命,早已在我們自己的文化中,卻不在美國文化裡。線這個字在中文裡一向比喻感情、時間、牽連以及流動,生命線更是寫在我們手掌上命運線,本身就是一個常用詞彙,國畫的卷軸也是利用橫長軸來表示時間的逝去。很安心看到區先生把德文附上,讓我感受到阿德勒採用生命軸線的比喻,述說我們對於經驗的看待與認定如何主導我們生活。生命軸線把這一切大大小小事件與感情匯聚在一起,如同河流一般,滾滾捲起了所有話語行動經驗走成河道,朝向我們自定的目標而流。因而人的一生,便走成了一個往特定方向流滾而去的軌跡,成為生命軸線。在生命軸線的引導下,我們的行動朝著目標與意義的方向步步累積往前,因而,這也是一股有方向的行動軸線(Bewegungslinie),更勝於英文翻譯本所採用的行為模式(behavior pattern)一詞。有時英文也會使用movement,然單看英文,不會把movement翻譯成行動軸線,便少了方向性的力道支持。行動軸線的重要,如同第五章所說「因為真正起作用的,總是人的行動軸線(Bewegungslinie)。這條線也許可以有若干程度的修正,但是其最主要的形式、節奏、能量以及意含,卻是從童年時期起就確立的。」
阿德勒特別強調行動的方向,以終為始,是人生的走向。
過去我們年紀小,以為自己的一切都是家庭、父母、老師、兄弟姊妹、同學、或家境造成的,阿德勒相信因果論確實可以解釋生命過往的歷史,然而,卻無法解決也無法設定生命的意義與目的。而生命軸線走法,其實,一直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上。這本書就是要清楚喚醒平凡的我們,要大聲呼喊讓我們知道、看懂自己擁有生命軸線的主導權,看到自小我們對於經驗的自我解釋所留下的印記。經驗不是客觀上所發生的事件,而是如德文所採用的文字,「做」經驗(eine Erfahrung machen),所經歷的人事物對我們的影響為何,端看我們自己如何去「做出」我們的經驗存在腦海中。做出,多好啊——在這「親手手作」珍貴的年代裡。
以前只能從美式英文版來認識阿德勒,常覺得,其實是透過美國人的文化眼睛,再加上華人對於美式英文的理解,來欣賞阿德勒。現在有區先生的直譯版,以及編輯穿梭於讀者與譯者之間,我至少可以摘掉一層過濾片。讀時,常有一股感動,至少我與阿德勒的思想之間,只隔著一層文化一個人,而不是兩重文化、兩個人。希望讀者也有這樣的心情,我們一起走入這一片心理學領域中可滋長心靈生命的智慧沃土,「做出自己的經驗」。
重讀本次商周出版區先生的翻譯力作,讓我省思,對於人性「重新做出自己的經驗」,是一種理解還是一個認識?我閱讀阿德勒留下的文字,做為人性闡述的知識,感受到阿德勒前輩希望我們徹頭徹尾重新整理自己對於人性的認識,重新轉換「認識人性」的觀點。因此在整本書中,你會常常與「認識」「知道」「知識」這幾個詞相逢。阿德勒相信,如果認識論觀點轉換了,我們才有接下去的理解與行動。認識與知識,是改頭換面的起點。因此認識人性,也成為我們理解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說的出發點,其對於我們了解人性的期待,是更根本的認識論基礎。
關於人性,究竟阿德勒更在乎認識自我,還是認識他人?到底了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還是認識自己就能了解他人?兩種邏輯關係是不一樣的。假設我們用等價逆命題的檢核方式來看待前後兩個命題的話,前面所說「了解他人就能認識自己」的檢核逆命題是,「如果你不認識自己,那表示你還無法了解他人」;後者「認識自己就能了解他人」的等價逆命題是「如果你還不能了解他人,那表示你根本也還沒有認識自己」。到底要先認識自我?還是他人?讀者是否覺得,兩種說法都有道理。是的,我自己說來說去,都覺得好有道理。這個道理,就是我們生而為人所強調同理共感之心。我有這感覺,所以我能感受你的感覺。我感受你的感覺,如同我自己也在經歷這感覺。你感時候我看到你感而我感,二者是同時發生的。我感如何而來,往往也是因為看到你感,啟動我的感。這個啟動的祕密,藏在鏡像神經元當中,是人類組合成為社會,共同合作在地球上共存共榮的根基。所以,這人性的認識,是先自我還是先他人?我只能說,二者同時存在於我們的心智中。孔子在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聽起來好像不夠積極,「我所不要的,不要給別人。」然而,其等價逆命題是「我所給人的,是我覺得好的。」換言之,也就是「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這一點,與阿德勒的社會情懷(或說社群感情)跨越兩千五百年相互共鳴。甚且,於一九九○年起始迄今的科學研究中,發現這一點共鳴早已銘刻在現代智人大腦歷經二十萬年演化的鏡像神經元當中。
不論是累累如喪家之犬卻清楚知道自己散播仁的使命之孔子,還是殷殷冀盼民眾知己改變生命共創社群的阿德勒,兩位前輩捧著他們一生的智慧言語,告訴我們「先前以為自己受到無可避免的因果論所決定,因而在此命定之下一直想要脫逃。而今有了自我知識,了解我們自己可以決定我們行動的後果,知道我們靈魂的動力方向,我們就不用去逃避過去所害怕以為無法掙脫的因果論,我們就成了不一樣的、新生的人。」(導論最後一段)。以此與展書閱讀的您共勉。
了解自己,了解別人,共創人類的幸福
◎文/楊瑞珠(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長、北美阿德勒心理學會代言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輔導研究所創所所長)
「只有一個謙虛的人才能了解人性」,這是阿德勒在本書開宗明義的一個觀點。為什麼呢?我想謙虛的人會用好奇、尊重的態度去探知人和社會交織而成的獨特而複雜的內心世界,和傳統的醫療模式和行為主義絕然不同。
本書是阿德勒在維也納演講的文稿彙整,九十年來在歐美受到專業助人者及一般社會大眾的喜愛,是想整盤了解阿德勒心理學者不能不讀的經典之作。內容依主題包含人不能分割的身心狀態之生心理基礎、自卑與優越情結、童年與家庭、愛情與婚姻、認知、記憶與夢、情感與情緒、性與性別、性格之形成、及社會平等之議題。
本書中,阿德勒從微觀到鉅觀地注重個體心理社會發展之整體觀,對我在美國寫作「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時有很大的影響。希望中文讀者能從本書探討個體如何在自己的性格特質中呈現出的其實是他/她對其所處社會之關係的評價。我也邀請身處當代華人社會中的我們一起體會人性,並體會為什麼阿德勒會認為了解人性的目的是為了提升人類的幸福。作者資料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奥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曾追隨佛洛依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佛洛依德心理學體系的人。阿德勒一生主張「心理學要為生活和生命服務」,對後續的西方心理學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著有:《精神官能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認識人性》、《自卑與超越》、《精神官能症問題》。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