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
心如此近卻又遙不可及:療癒到覺醒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
成語裡的心理學:一句「刻骨銘心」,竟暗藏了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的情結說?跨時空連結古人智慧與思想科學
-
我扛得起水泥,扛得住人生:泥作阿鴻,工地裡的水泥哲學家
-
離開前的最後一課:與癌末病人的生命對話,25個看見愛與祝福的告別故事
-
刻意不在乎:告別垃圾話情勒!日本國家心理師教你如何透過大腦機制,不在意閒言閒語,不必虧待自己
-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
佛洛伊德與為什麼鴨(首刷限量附贈佛洛伊德吊飾):原來我可以不用那麼好,我的感受很重要
-
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瑞典每30人就1人閱讀.韓國2022讀者最愛年度之書】
內容簡介
愛孩子,也是愛自己內在「受傷的小孩」;
育兒的本質,其實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榮格離世前說:「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任何事物,如果你覺得它美,那麼它一定暗合了某種美的規律。
家庭教育也一樣,一個孩子呱呱墜地到健康幸福地長大成人,他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呵護一定暗合了自然發展的規律。
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透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看見,是療癒的開始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會把心理創傷傳遞給孩子,無論意識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潛意識總在製造相同的陷阱。
親密是親子關係中最自然的狀態。在孩子的嬰兒期看見他的需求,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身心臨在的陪伴,能為孩子的一生奠定溫暖扎實的人格基礎。
但它更重要的意義是陪伴我們自己,回顧生命的最初。
我們有改寫自己和孩子命運的自由
請給孩子空間,讓他自由感受、體驗各種事物,別用我們狹隘的頭腦來限制孩子無限的可能。如果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都教給孩子,孩子如何比你更優秀?
愛孩子,便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願。
看見,是真正的愛。
名人推薦
尹建莉(教育專家)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林靜如(律師娘)
武志紅(《巨嬰國》作者)
徐嘉賢(黑眼圈奶爸)
張德芬(心靈作家)
曾奇峰(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
廖笙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趙崇甫(大樹老師/到府育兒顧問)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作家)
◎感動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尹建莉〔教育專家〕:李雪是少有的人才,對心理問題,尤其是母嬰關係對個體生命深遠的影響看得透徹無比。當那麼多所謂的學者、專家打著心理學的招牌胡說八道時,有李雪這樣的人存在,真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讓我覺得自己不那麼孤獨。
張德芬〔心靈作家〕:李雪的文字有種撼動人心的力量,並且具有療癒的效果。她從自己經歷的最痛苦、被忽視的嬰兒期開始,一路分析家長的種種無意識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毫不吝惜地與大家分享自己從中獲得的智慧。
武志紅〔《巨嬰國》作者〕:在我和李雪共同的讀者當中,有很多人說更喜歡李雪。我由衷地覺得,李雪的文字中閃耀著一種特別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高智商和高覺知結合的結果。她的敏感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曾奇峰〔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李雪的思考和言論,明確地在反抗傳統教育,維護孩子的利益。我們看到,朝這個方向行進,傳統會死去,孩子擺脫傳統的虐待,形成獨立人格和自由心靈的目標指日可待。
孩子的最初是母親的另一個開始。——林靜如(律師娘)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孩子,找回內心的自己,才能懂得如何去愛孩子。——廖笙光
讓讀者有機會看懂依附關係,勇敢的走上自我覺察之路,進而療癒伴侶、親子,還有跟自己的關係。——趙崇甫(大樹老師)
本書以母嬰關係出發,揭示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互動型態,提醒每個家長用心去發現,孩子生命與生俱來的價值。——陳志恆
目錄
推薦序一 張德芬(心靈作家)
推薦序二 武志紅(《巨嬰國》作者)
引子
01
覺察:遇見內在的嬰兒
親密是母嬰關係最自然的狀態
孩子夜哭,因為需要你
睡眠訓練,給孩子的一生塗上灰暗底色
延遲滿足能力始於嬰兒期的及時滿足
退行,內在療癒的種子在發芽
02
態度:放下評判,全然看見
不干擾孩子內在的成長節律
限制是偽造的愛
規則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
智力發展來自於體驗而非知識
好習慣無法培養,壞習慣只因匱乏愛
不期望改變
父母的負面投射創造了孩子的負面現實
孩子與社會的關係就是與父母關係的投影
03
關係:童年的溝通模式決定未來的關係模式
不同回應,帶來不一樣的人生
不評判,只確認感受
拒絕不等於傷害
孩子間的衝突不會引發創傷,但父母的干預會
痛苦的中國式家庭陪伴
父母無須完美,但需誠實
04
內在:會痛的不是愛
沒有界限,只因缺乏愛的能力
孩子不必為父母的錯買單
可以不原諒父母
控制是對孩子的情感勒索
溫和而堅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錯位
在生命早期,偏執的種子就已種下
輪迴之痛止於覺知
05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養是內心豐盛流動
認為自己值得,財富就會追隨你
所有關於成功的信念都制約你成功
序跋
他序:
向自己開刀的人
和李雪結緣,是因為她寫的一篇文章〈不存在感──最可怕的痛苦〉。這篇文章在我發現的時候已經有84萬人讀過,我在微博上轉發並評論道:「寫得太好了,清楚地說明了我們每個人受苦的根本原因和解決之道!作者小時候受的苦難,讓她擁有現在明晰的洞察力和智慧。在受害者和創造者之間,她選擇了後者。佩服!讚賞!」就這樣,我認識了這位古靈精怪的小美女(雖然她自己覺得年齡不小了,但在我眼裡,她永遠是個聰慧可愛的小妹妹)。
《看見孩子的存在,讓愛流動》是李雪的第一部作品,我深信,它一定能夠幫到很多人。從我們第一次見面開始,我就鼓勵李雪寫作,把自己的經驗、領悟、洞見與眾人分享。她的文字有種撼動人心的力量,並且具有療癒的效果,因為每個字都是她自己的見證,字字血淚,所言不虛。很多人都有不順遂的童年,但只有擁有敏感纖細的內心和聰明睿智的頭腦,才能把苦難教訓精煉成智慧。李雪三者兼具,她就像從淤泥中盛開的美麗純潔的蓮花,無比誠實又充滿勇氣地從一個責怪父母、責怪自己的受害者角色中走出來,以最敏銳的觀察力和解析能力,回觀自己、剖析自己。這個過程就像拿著手術刀給自己開刀一樣,雖然痛苦萬分,但她做到了。這就是我所認識的李雪,永遠帶著最大的勇氣和最高的熱忱來探索世界,不斷奮發上進。她也有屬於自己的陰暗面,但又總是能一個人去經歷,悟出道理,然後帶著微笑和自嘲出現在我們面前,依舊美麗,依舊談笑風生,依舊充滿熱情和幻想。
李雪從自己經歷的最痛苦、被忽視的嬰兒期開始,一路分析家長的種種無意識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毫不吝惜地與大家分享自己從中獲得的智慧。由於長期擔任心理諮詢師,她收集了各式各樣的家庭案例,所以書中除了精神分析、心理學的重要理論之外,還有很多生動鮮活的故事,輕鬆好讀,相信大多數讀者都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對號入座。
近些年來,終於有人開始疾呼:「中國有些父母就是不合格,子女不需要一味地『孝順』父母。」我想,李雪應該是國內最早宣導這種觀念的治療師之一。
她承認,當接受自己痛恨母親的事實時,內心反而比較平靜。是的,在我們誠實地、不逃避地去感覺自己的感受時,才會實現真正的療癒。正如李雪所說:「全然的經驗就是覺知,而覺知是開始,也是結束。」她崇敬的大師榮格也說過:「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你必須去感受,才能獲得療癒。)這是我最佩服李雪的地方。這些道理我雖然都懂,也說給別人聽,但我很清楚,自己內心有一塊地方是碰觸不得的,因此不肯去面對,長期逃避。李雪告訴我:「去感受它。你會覺得痛死了,那就讓自己痛一次,看看會不會真的痛死你。」她說她試過,精神和肉體分離,無法聚攏,但只要待在那裡,還是會活過來,生氣蓬勃,內心的恐懼被戰勝,心靈的空間被重新奪回。我這麼做了,勇敢面對自己的心魔,結果真的走出來了!我感到內在空間變大了、自由了!
最後要說的是,所有修行之人都需要看這本書。因為我見過太多人,拿著「修行」來逃避自己的人生課題,最明顯的就是和父母的關係、金錢關係、親密關係等。「修行」這面大旗是可以遮風擋雨,但最終,我們還是要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魔。否則,修行也只是我們的一個業餘愛好或職業,和我們真正的人生沒有交集。其實,所有人的心魔都是在兒時種下的。這本書可以幫助已經走上修行之路,但內心仍有障礙和糾結的人,成功接納自己的陰影,積極修復和原生家庭的關係。
對於從事心理學、心理諮詢行業的人,或者即將成為父母的人來說,這本書也是必讀教材。我真的很高興,又多了一位如此優秀的女作家進入心理學、心靈成長的領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一步一個腳印地演示給我們看:她是一團活生生的火焰,不是標本,而是範本。李雪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期待她有更精彩的人生歷練和心靈分享!
張德芬
他序:
遇見李雪
認識李雪是在七年前,那時她剛從物理系畢業,第一次讀心理學的書,關於客體關係理論。看完書,李雪寫了一篇文章,對書中詮釋得不太清楚的一種投射性認同的動力進行更精準詳盡的解析。讀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忍不住佩服她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洞察力,心想,她若是投身心理學領域,或許會成為一個奇才。
果然,李雪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瘋狂地愛上了心理學。她不再期待有朝一日用物理學來解釋整個世界,而認定心理學是通往真相的鑰匙之一。她透過分析自己來學習心理學,這恰恰是學習心理學的捷徑,也是她活著的意義之一──認識自己。
在我和李雪共同的讀者當中,有很多人說更喜歡李雪。對此,我很坦然。我由衷地覺得,李雪的文字中閃耀著一種特別的東西,這種東西就是高智商和高覺知結合的結果。我見過很多次,李雪能夠對第一次見面的人進行剖析,最後令對方極其佩服。看似神奇的過程,其實得益於她靈敏的感覺,加上快如閃電般縝密的邏輯推理。
李雪的敏感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本書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她的敏感,不僅指向外部世界,也指向自己。書中非常感性的部分,多是來自於她對自己的反思,這種反思有一種不妥協的味道。相反,我是容易妥協的,所以我的文字中會有糾結的味道。
文如其人,李雪的個性也是不妥協的,這使得她容易將一些道理與體驗推向極致,直接擊中讀者的心。再加上邏輯層面一環扣一環的嚴絲合縫,使讀者在感受上和頭腦上都覺得暢快。所以,閱讀李雪的文字,就成了一種精神享受。
《巨嬰國》作者 武志紅
內文試閱
〈引子〉看見是療癒的開始
一位來訪者告訴我,他小時候喜歡打籃球,每次運動之後身體暢快淋漓。他把這種滿足和快樂跟爸爸分享,爸爸接過話並鼓勵他說:「打籃球這個愛好很好啊!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力,你要好好堅持下去,打好籃球!」聽完這句話,他感覺身體裡流動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憤怒卻又無從發洩,因為爸爸沒有說錯任何話。
我的一位朋友小時候彈鋼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彈琴時的感覺:他就像在欣賞自己買回來的藝伎。這個例子裡雖然隱含有伊底帕斯衝突,但最本質的含義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們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價值。
這不是一句指責父母有功利心的話,也許他們並沒有要求孩子必須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價值去定義物質性的「它」,這一點決定了孩子內心能否直接感受到愛。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見,即使父母為孩子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達愛的道具。也許孩子頭腦裡承認父母為自己付出很多,承認父母很愛自己,但他心裡體會到的卻是一份恆久的孤寂。
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說,關係分為兩種──我與你,我與它。當我放下預期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與一個人或事物建立關係時,我就會與這個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這種沒有任何預期和目的的關係,即「我與你」的關係。在馬丁.布伯看來,「我與你」只是生命的瞬間。這種相遇的境界或許太高,作為普通人,我們至少可以學習做到去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不是父母的延續,更不是實現父母想像中功能價值的「它」。
打籃球的體驗、滿足和快樂的心情,這些都彰顯一個生命的存在感。而打籃球帶來的功能價值,則是我們頭腦裡總結出來的「它」。「它」並非不能存在,但如果我們只看到「它」──鍛鍊身體、培養意志力這些附帶的好處,就會聽不到孩子快樂而急促的呼吸,看不見他滿足的表情。孩子由內而外散發的快樂並不能與我們產生共振,那麼我們和孩子就根本不存在於同一個空間。我們睜著眼,卻是全盲。
有一次,我的朋友去一個男孩家作客,想跟他分享一段經歷。男孩認真地告訴她:「阿姨,我現在在吃棒棒糖,不能聽你講話。」過了一會兒,男孩吃完了糖,過來找阿姨說「我現在可以聽你講話了」,並且很認真地看著阿姨。我的朋友感受到這個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成長得很好,但孩子的父母卻無法接受孩子對他們類似的拒絕。
為什麼父母經常難以接受孩子有清晰的自我界限?如果我拿起手機打電話,手機顯示「我暫時不想被使用,請過一會兒再打」,那我肯定會把它拿去修理。
因為手機就是一個物,物沒有自己的感受和界限。有多少父母把孩子也視為物,視為自己意志的延伸呢?有的大人看到孩子很可愛,衝過去要抱孩子,要孩子跟自己說話時,可曾留意孩子的狀態和感受?他是否願意和大人建立關係呢?
父母一刻不停地焦慮著孩子跟自己預想中的不一樣,為了避免焦慮,於是用各種手段「修理」孩子,讓孩子按照父母的想像去表現。事實上,孩子是另外一個獨立的生命,和父母想像的不一樣才是常態,如若相同,純屬巧合。
很多父母會說,孩子應該按照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式去生活,「我要求他和我想像中的一樣,是為了他好,是有道理的」。這樣想的父母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一生,當你的父母也這樣對待你、要求你時,你活得精彩嗎?你的人生是快樂綻放的嗎?幾乎每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比如賈伯斯、索羅斯等,都有類似的人生總結:成為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眼中正確的你,生命才真正有意義。
若我們不是從自身的體驗出發去生活,而是活在外在價值體系中,活在別人的眼光中,關係即是物化的。在物化的關係中,生命的底色是恐懼。很多女人在沒有性欲的時候,卻無法明確拒絕伴侶的性要求,如果拒絕,心裡就會產生很深的內疚感。這種心理並非我們一般所理解的「自我價值感低」,實際上,不懂拒絕性的女人也可能是一個很優秀、很自信的女人。問題在於,當她活在女性的角色身分中,而不是作為一個女人本身的價值存在時,要如何拒絕這種角色身分的最重要的功能──性呢?做個難聽的比喻,再高檔精美的性用品,如果沒有助性的功能,那就毫無價值,該被拋棄了。許多女人在其他方面都活得精彩自信,卻擺脫不了這個最根本的恐懼:作為女人,你本身的存在沒有價值。
當一個女孩誕生,即使是在一個不重男輕女的家庭裡,女孩依然會感受到父母隱隱的期望──「我家女兒比別人家兒子更有出息」,或者「做一個優質乖乖女,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嫁一個好老公」。在這裡,女人的價值要不是和男性競爭,就是以女性身分換取男性的庇護,而她本身的存在是沒有價值的。然而,男性天然地被賦予「傳宗接代,延續香火」等面子上和精神上的價值。當然,這些也是物化的價值,在物化的價值體系中,男性同樣難以找到自我。
我們一路都活在恐懼中:幼稚園時恐懼「不聽話就慘了」,上學時恐懼「成績不好就一輩子沒希望了」,工作後恐懼「表現不佳前途就沒有了」……我們隨著物化的車輪打轉,一刻不敢停,不敢想像「如果我不具備任何功能價值,會發生什麼」。我們是具有功能價值的「物」,還是真正存在的人,取決於我們是否被另一個人飽含深情地看見過。
現在,停下來想一想,如果剝離所有的功能價值,我是誰?我所追求的一切,到底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還是被恐懼驅使而追求的?沒有任何外在標籤的我,雙腳是否還能踩在大地上,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看見,是真正的愛。
延遲滿足能力始於嬰兒期的及時滿足
延遲滿足能力的形成,來自於父母從小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越是被及時回應和滿足的孩子,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獲得成功。所謂「延遲滿足能力」,就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緩眼前的利益滿足。簡單地說,如果規則是不吃掉眼前的一顆糖,兩小時後就可以得到兩顆糖,那麼能等待兩小時的孩子,長大後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可笑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心理學實驗,居然被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育兒專家」拿來當作科學先進的育兒理念,提倡父母故意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讓孩子知道需求是必須等待的,從而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按照這種邏輯,如果某項研究表明成功的企業家經常能夠為抓住稍縱即逝的商機而連夜工作,那是不是要提倡父母從小訓練孩子整夜不睡覺?
育兒這種事,最忌諱只看到表象就拿來教育孩子。延遲滿足能力真正的成因,恰恰是父母經常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使孩子深信自己的需要會被滿足。道理很簡單,為什麼大家上公車都爭先恐後,坐飛機卻不會搶?因為公車上晚了就沒有座位了,但坐飛機卻是一人一票,每個人都確定自己會有座位,自然變得文明多了。
.因為信任,所以能安心等待
嬰兒的饑餓、微笑、哭鬧著尋找母親等情感表達,得到回應越是及時,越是零延遲,長大後越具有延遲滿足能力。因為孩子對世界充滿信任,深信自己的需要可以自由表達,並且會被滿足,自然能安心等待最適合的時機。相反,那些幼時需求經常被刻意延遲回應的孩子,很多時候都處在「得不到」的恐懼中,所以眼下有一點好處就會迫不及待地消費掉,而且很容易在父母不及時滿足自己時,出於「得不到」的恐懼和憤怒,歇斯底里地要求父母立刻兌現。網上流傳過這麼一張照片:一位媽媽不同意給兒子買玩具,兒子居然掐住媽媽的喉嚨。這是一個悲劇!從照片上孩子悲憤的眼神中,可以推測他的需求曾經多少次被評判、被否定。
事情本身有必然的等待過程。比如吃蘋果泥,把蘋果搗碎成泥是需要時間的。媽媽可以做的是及時回應、肯定孩子的需要,不刻意拖延。比如孩子要吃巧克力,家裡有,就馬上拿給他;家裡沒有,就及時跟他說:「寶貝想吃巧克力很好,等爸爸下班後帶回來。」如果嬰兒時期經常被及時滿足,通常不到兩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安心等待必要的過程了,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態度平和而且好商量。
父母不是神,即使有充分滿足孩子的意願,也難免有力所不及的時候。比如孩子叫媽媽,媽媽正在上廁所,不能馬上衝出去,這很正常。孩子想要的東西,如果父母確實買不起或者買不到,那只能如實相告,孩子有些失落也很正常。這些挫折是自然而然的,只要父母沒有刻意延遲孩子,孩子遭受一些自然的挫折,有失落、有傷心,但不會留下心理創傷。只有當父母刻意不及時回應,才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創傷。因為孩子在心裡內化了一個不願意滿足自己的苛刻客體,這個客體留在孩子心裡,會使得他在今後的生活中總是去主動創造苛刻與被苛刻的關係,投射性地認為別人都不願意滿足自己,自己不配過舒適順暢的生活。
以下是一些及時回應和滿足孩子的父母給我的回饋:
「我孩子兩歲,逛街的時候說喜歡××,但是價格有點貴,我說如果特別喜歡也可以買,她都會主動說摸摸看看就好。這幾天當當網做活動,我說給她買書和玩具,她說:『我已經有很多書和玩具了,不要買新的了。』被充分滿足的孩子真的可以很平和地面對自己的欲望。」
「女兒一歲八個月,我一直盡量滿足她。最近去商場,她看到兒童樂園想進去玩。我說這次不行,下次帶她去別的遊樂場玩,她都會說好,走的時候也不哭鬧。」
「經濟上能承受的,我就會滿足孩子們;如果覺得太貴,也會跟他們解釋清楚。他們都很平和,從來沒有為買東西耍過賴,雖然也會提要求,但即使被拒絕也很容易接受。有時候,他們會兩手一攤,聳聳小肩膀說:『好吧,那就不買吧。』」
「我的寶寶兩歲兩個月,去超市買東西從不多拿。不久前,她從貨架上拿了一個很大的玩具車,要幾百塊錢,我告訴她:『這個太貴了,媽媽沒帶這麼多錢』,還沒來得及說別的,她就迅速放回貨架,去看別的了。我為她驕傲,也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
相反,若孩子的需要經常被批評、被刻意延遲滿足,他成年可能走向兩個極端:一是像填不滿的無底洞,再多的物質也彌補不了愛的空洞;二是壓抑的老好人,不敢為自己爭取利益,該拿的都不敢要,同時也很難拒絕別人,在人際關係中經常只付出、不索取,老是吃虧,積攢一肚子怨氣。
.學會享受當下的幸福
又有父母擔心: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滿足,他會不懂得珍惜,得到後也沒有努力奮鬥的動力。比如孩子要學古箏,父母為了讓他有恆心學下去而故意拖延,不等到孩子反覆哀求、保證一定好好學的時候絕不給買,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異常珍惜這個機會,認真學習。動物,包括人類確實有這種集體無意識,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要。比如羊群不吃發黴的草,農場主為了減少浪費,故意把發黴的草堆在柵欄外面,於是羊群放著新鮮草不吃,爭先恐後伸長脖子鑽過柵欄,把發黴的草吃光。同樣的,一些老闆也會使用這種激勵招數,畫一張很大很誘人的餅,讓員工過度付出,收入卻很少。員工越付出越覺得虧,但越虧越願意付出更多,以期待有朝一日把餅賺到手,心態如賭徒,被人玩弄於掌心。還有的婚戀網站上有一些專門騙財騙色的人,也是利用這種心理讓女人不斷付出。
而對於那些幼時經常被及時滿足的人,畫的餅並沒有太大的誘惑力,他們會理智地衡量付出與收益,有夢想,有激情,但不會活在別人編織的夢幻泡沫中,騙財騙色的招數對他們更是沒有用。父母今天怎麼對待自己的孩子,也就決定了明天別人怎麼對待你的孩子。爸爸如果希望女兒將來嫁一個願意對太太真誠付出的好男人,那就應該從現在開始,真誠愛護女兒。
孩子真的如大人所想,太容易得到就不會珍惜了嗎?每個餵過母乳的媽媽都體驗過嬰兒饑餓啼哭時,及時送上乳房,嬰兒邊吮吸邊露出享受和滿足的表情吧,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當下!而那些定時哺乳的媽媽則經常感覺嬰兒如吸血鬼一般,好像要把自己吸乾,甚至會咬傷乳頭。如果媽媽不是按照嬰兒的需要哺乳,嬰兒就會經常處在「得不到」的恐懼和憤怒中,等終於得到乳頭的時候,就會拚命吮吸,一直到自己吃撐為止,同時對乳頭充滿憤怒,攻擊乳頭,甚至故意吐奶(不是溢奶),以表達自己的憤怒。這樣的過程,媽媽和孩子都喪失了哺乳的樂趣,母嬰關係也變得扭曲痛苦。
用心觀察孩子的父母會發現,孩子經常活在當下,天然會享受當下的樂趣。不管是一片爛樹葉,還是價值幾百塊的電動玩具,他都能玩得很專注,玩夠了就會放下。以獲取的難易程度來決定珍惜的程度,這是我們成年人已經被異化的頭腦想出來的,並非孩子的本性。
我的一位朋友身家過億,他幾乎獲得了一切:成為讓人敬佩的商業領袖,娶了美女老婆,生了兒子……可是他依然不停奔波,擴張事業,好像永遠不會停下來享受自己的奮鬥所得。我和他深入聊天,聽到他的童年故事:小時候,他必須努力表現,和兄弟競爭,討好母親,才能獲得母親的關注和獎勵。但是真正獲得的時候,他的內心並沒有喜悅和享受,而是會在焦慮中向下一個目標進發。這種感覺可能大家都很熟悉,為目標而奮鬥,可是當真正到達目的地時,才發現並沒有預想中的幸福快樂。在不斷追逐目標的焦慮中,我們早已失去了感受當下的能力。而幸福只存在於當下,明天的幸福永遠在明天。
被及時滿足的孩子更懂得珍惜和享受當下。這個及時滿足,是給予自由空間的及時滿足,不是替代和控制。比如孩子爬著去抓一個玩具,媽媽擔心弄髒衣服,乾脆替孩子把玩具拿過來,這不是及時滿足,它阻礙了孩子體驗透過自己「奮鬥」得到玩具的過程。又如孩子弄壞了自己心愛的玩具,哭泣起來,媽媽因為焦慮,在孩子並沒有提出要求的時候趕緊承諾買一個新的,制止孩子哭泣,這是一種控制,它打斷了孩子體驗「失去」這種情感的過程。及時滿足的真正含義,是孩子表達自己需要的時候,父母及時給予回應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難,也無須勉強。比如孩子指著一個昂貴的汽車模型說:「媽媽,我好喜歡這個模型,真酷!」媽媽可以及時回應和肯定孩子:「是啊,這個模型真漂亮,媽媽也喜歡,我們一起欣賞吧!」那些從小及時滿足孩子的媽媽都會發現,孩子其實並不貪婪,很好協商,並且能夠體諒別人。貪婪並非孩子的本性,而是因為曾經有太多的需求被否定、被評判、被延遲,這些痛苦長期累積,終於讓他成為一個不講道理、難以妥協和索求無度的人。
如果你時常擔心孩子不會珍惜享受所得,請反思自己的生命:「我能夠體驗到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嗎?我對此充滿感恩嗎?我能放慢腳步,享受當下嗎?」放下焦慮的頭腦,不再評判孩子,以一顆謙卑之心,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玩耍,盡情享受當下的生命。
作者資料
李雪
專業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學研究近十年。創辦「初心心理」,從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詳解母嬰關係對人一生性格、命運的影響。 作為心理學者,李雪的獨特之處在於「去臉譜化」,把專業知識性感地表達出來,是一種難得的能力。她勇於袒露自己,用輕盈而深刻、溫暖而尖銳的文字,向讀者彰顯真相。 讀她的文字,你會痛,也會上癮,因為真相是如此殘忍而迷人。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