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美育書簡(德文全譯本):席勒論美與人性
- 作者: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8-16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折 224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5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24元,贈紅利1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12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幻象:偽真實的預製時代(出版六十年媒體批判經典,第一次授權全球繁體中文版)
內容簡介
目錄
導讀
序跋
延伸內容
作者資料
弗里德里希.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一七五九~一八○五,十八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家、歷史學家和劇作家,德國啟蒙文學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國文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Sturm und Drang)代表人物,也被公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地位僅次於歌德的偉大作家。 席勒出生於德國(當時為神聖羅馬帝國)符騰堡的小城馬爾巴赫(Marbach)的貧窮家庭,他的父親是軍醫,母親是麵包師的女兒。席勒童年時代就對詩歌、戲劇有濃厚的興趣。一七七三年席勒被符騰堡公爵強制選入軍事學校就讀,他於就學期間結識了心理學教師阿爾貝,並在他的影響下接觸到了莎士比亞、盧梭、歌德等人的作品,這促使席勒堅定的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 從一七七六年開始,席勒就在雜誌上發表一些抒情詩。一七七七年,席勒開始創作劇本《強盜》(Die Räuber),一七八一年完成,並於次年一月在曼海姆上演,引起了巨大的迴響。《強盜》是席勒的成名之作。這部作品非常受歡迎,因為其中蘊涵的反專制思想深切的迎合了當時德國青年的心理。 《強盜》取得成功之後,席勒進入了生命中的第一個旺盛的創作期。從一七八二年至一七八七年,席勒相繼完成了悲劇《陰謀與愛情》(Kabale und Liebe,一七八四)、《歡樂頌》(An die Freude,一七八五)、詩劇《唐.卡洛斯》(Don Karlos, Infant von Spanien,一七八七)等。《陰謀與愛情》是席勒青年時期創作的高峰,它與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同是狂飆突進運動最傑出的成果。一七八五年四月,席勒應朋友之邀前往萊比錫小住,因為深深感受到友情的溫暖而創作出著名詩作《歡樂頌》。 一七八七年,席勒前往威瑪;一七八八年,在歌德的薦舉下擔任耶拿大學歷史教授。一七八七年到一七九六年間,席勒幾乎沒有進行文學創作,而是專事歷史和美學的研究,並沉醉於康德哲學之中。法國大革命期間,席勒發表了《美育書簡》(一七九五)。 一七九四年,席勒與歌德結交,並很快成為好友。在歌德的鼓勵下,席勒於一七九六年重新恢復文學創作,進入了一生之中第二個旺盛的創作期,直至去世。這一時期席勒的著名劇作包括《華倫斯坦三部曲》(Wallenstein,一七九九)、《瑪麗一世》(Maria Stuart,一八○一)、《聖女貞德》(Die Jungfrau von Orleans,一八○二)、《墨西拿的新娘》(Die Braut von Messina,一八○三)、《威廉.泰爾》(Wilhelm Tell,一八○三)等等。 除了戲劇創作,這一時期席勒還和歌德合作創作了很多詩歌,並創辦文學雜誌和威瑪歌劇院。歌德的創作風格對席勒產生了很大影響。 一八○五年五月,席勒不幸逝世,歌德為此痛苦萬分:「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歌德死後,根據他的遺言,安葬在席勒的遺體旁。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