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世界史:財富哪裡來?經濟成長、貨幣與危機的歷史
- 作者: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
- 出版社:遠足文化
- 出版日期:2018-02-07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9折 378元
-
書虫VIP價:357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9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唯有了解了資本主義的歷史,
才能洞察資本主義是一種歷史現象。
★蟬聯德國明鏡週刊(Spiegel)經濟類排行榜第一名長達三十週
★德國暢銷書,已翻譯多國語言,認識資本主義必讀科普書
這本書與我們想像有所不同的是,它不像原文書名《資本的勝利》所暗示的是對資本主義進行批判,而是解釋資本主義實際上是什麼、如何發生,以及如何運作。「市場經濟」在人類歷史上一直是存在的,在美索不達米亞、羅馬帝國、中國、中世紀的歐洲,以及其他在人們的記憶中蓬勃發展的行業中運作著。在古代早已經存在貨幣經濟、銀行,甚至連聖經和可蘭經都關注利息的問題;幾個世紀前已發展出非現金支付和令人驚奇的複雜的「理財產品」。蒸汽動力在羅馬時代眾所皆知,當時隨時都在追求利潤和財富,卻沒有資本主義。那麼資本主義是什麼?
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十八世紀末的人萬萬沒想到,英國的小村莊以機器取代人類勞動力的紡織機,居然會為全球經濟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一個經濟制度的起始能夠成為資本主義,而且繼續征服了幾乎整個地球。雖然當時德國急起直追,在伍珀塔爾(Wuppertal)一地確實有些製造商發現了這樣的稀有商機,因此專門製造各種帶子,例如絲帶、橡皮筋、橡皮帶、棉帶、花邊等,而普魯士政府也設法買到一款英國紡織機,供伍珀塔爾的工廠仿造。這些工廠主人其中一人出身恩格斯家族,此人之子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社會主義者。馬克思與恩格斯對英國的金融資本主義所知甚深,因為他們自己也屬於投機客,也和一般的資產階級一樣,借助《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獲取資訊以挑選投資標的。1895年恩格斯過世時,法庭宣布的遺囑上他遺留的財產高達22,600英鎊,相當於今日的220萬英鎊。另外,他還持有鐵路股票、「南都會石油氣公司」(South Metropolitan Gas Company)與海峽隧道有限公司(Channel Tunnel Corporation Ltd.)的股份。
世界並不新,全球化也不新。一窩蜂的投資熱潮和金融產品所導致的金融危機也一再上演。資本主義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這個體系全面滲透到我們所有的生活領域,因此人人都該了解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在本書中,烏麗克.赫爾曼說明資本主義的歷史緣起,並且釐清各種誤解。她解釋我們何以並非活在市場經濟中、資本何以不等同於貨幣、通膨並不可怕而全球化並不危險等等。她認為資本主義是歷史產物,唯有從歷史角度觀之,才能透徹了解。因此她根據凱因斯的觀點切入正題,並從歷史角度縱直分析,反駁將現代生產方式視為「永恆」的經濟學家的觀點。在書中,她回到美索不達米亞和古羅馬,詮釋了金錢、信用、利潤和投資等各種概念與淵源。以事實和數據佐證,釐清錯誤的觀念。在她的書中,通貨膨脹並非不好的現象,負債也不是嚴重問題,而是有其存在的必要。那並非企業營運失誤,而是正常現象。經濟不是一切,但若沒有經濟就什麼也不是。若能了解我們依賴最深的經濟模式,明白資本主義如何能不產生危機,就可以避開危機的侵襲。對於每一位想了解經濟如何形塑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何以不該放任經濟自行運作的人,都不可錯過這本書。
本書特色
一本趣味橫生的科普書,從回顧人類的歷史,釐清許多長期以來受到誤解的觀念和事物,其中的論述更可提供今日臺灣社會思考,進而破除一些迷思。
名人推薦
黃紹恆(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人文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官德星(臺北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洪紹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副教授)
張怡敏(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助理教授)
李為楨(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一本沒有意識型態、書寫流暢且開卷有益的書。」——《時代知識》(Zeit Wissen)雜誌
「這是一本很好、很有趣的書。對非經濟學背景讀者來說,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反思頁》(NachDenkSeiten)評論網站
「這本書對經濟和危機進行了很好的概述。」——《法蘭克福環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
「這本書值得我們拍胸脯說,我們希望它能擁有許多讀者。」——德意志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弦外之意》(Zwischentöne)節目
「對所有認為財經書太無趣、金融危機太複雜的人,本書恰好提供了明晰的解釋。」——德國電視一台(ARD),ttt–title thesen temperamente
目錄
導讀 資本主義並非永恆的存在,只不過是歷史的產物 黃紹恆
前言 資本的勝利
第一篇 資本的崛起
第一章 成長奇蹟:財富形成的時候
第二章 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
第三章 偶然?中國經濟何以未曾大幅成長
第四章 恰好在英國:資本主義的誕生幾乎沒有資本
第五章 抄襲:德國人千方百計迎頭趕上
第二篇 對資本主義的三種誤解
第六章 資本主義不是市場經濟
第七章 資本主義不是國家的對立面
第八章 全球化並不新
第三篇 資本對金錢
第九章 貨幣是謎,而且不等同於資本
第十章 黃金?多謝,免了
第十一章 債務與利息?歡迎之至
第十二章 美哉通膨:貨幣何以必須貶值
第十三章 錢滾錢:人類一直都懂得如何投機
第四篇 資本的危機
第十四章 危機後就是危機前:現代資本主義如何不斷陷入困境
第十五章 資本主義的終點看似近了:1929年以來的經濟危機
第十六章 新自由主義的虛假勝利:1973年究竟出了什麼事?
第十七章 始自2007年的金融危機:讓銀行破產不是個好主意
第十八章 史無前例的危機:歐債危機
第十九章 錢不能吃:德國人如何拯救自己的資產
後記 展望未來:資本主義的滅亡
致謝
參考書目
序跋
【序】資本的勝利
這是個罕見的場景:在德國法蘭克福市的歐洲央行前,占領行動的活躍分子紮營長達297天。 他們不畏風雨寒冷與警力,也不因歐洲央行職員的好言勸慰而動搖,一直堅守在潮濕的草地上。然而,這一切為的是什麼?占領行動的活躍分子並未提出任何具體訴求。儘管繪製了寫有「銀行不該太猖狂」或「我們就是那99%」的海報,但除了這些空泛的控訴外,他們並沒有提出任何改革構想,他們只是對於失控的金融勢力統治著世界的情勢,有著強烈不安感。
不只占領行動的活躍分子對於該有何具體改變苦無對策,絕大多數的德國選民對此也深感力不從心。正如作家博托.史特勞斯(Botho Strauß)所言:「在攸關其福祉最關鍵的領域裡,民眾都是外行人。」
但與此同時,大家都在猜測,金融界正在衝向下一波的大崩潰。在短短的十年間,德國便經歷了三次重大危機:2001年網路泡沫破滅,2007年金融海嘯從美國席捲而來,而歐債危機更是從2010年起一路動盪不安。這是史無前例的狀況,在歐洲史上首度在十年之內歷經三次金融危機,並且為此付出極高昂的代價,光是在2006至2012年間,德國投資人在國外的損失便高達近6,000億歐元。
除此之外,還有更多潛伏的危機。如同對沖基金經理人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所言,「超級泡沫」已經膨脹了30多年,如今這顆「超級泡沫」仍然脹大到隨時可能爆破。之前的三次危機雖然在這個泡沫上戳出些小洞,卻未能將過熱的金融空氣釋放出來。
對此德國民眾雖然束手無策,卻還能認清現實,因此許多人急於購置房產,投資看似較可靠的「有形資產」。自2010年至今,德國不動產的價格已經上漲了15%。這還只是德國全國的平均漲幅,在慕尼黑、法蘭克福、漢堡或柏林等大城市,房價更是一路勁揚,而且漲勢還看不到終點。
只不過將投資標的移轉到有形資產,成效依然不彰,世上並沒有保護個人免於金融危機的良方。經濟不景氣會衝擊到所有人,無論是勞工、股票投資人、屋主或領取李斯特退休年金的人都無一倖免。我們以房產為例,不動產並不具絕對價值,一旦出現經濟危機,房價就會直直落,原來增值的部位消失。而投資人亟於挽救的資產,其部分也會慘遭虧損。
一般而言,德國人非常注重未雨稠繆,德國人口有8,000多萬,民眾投保的壽險卻高達9,320萬件。純粹就統計數字來看,可以說就連小寶寶都有保障他們晚年生活的保險了。未雨綢繆本來無可厚非,前提是未來不會再出現更多的金融危機,如此這些規劃才能確保它們的價值。
德國人向來相當信任「專家」,相信他們有能力管理經濟問題,但在短短十年之內接連出現三次金融危機,顯示這些所謂的「專家」並不可靠,選民們再也無法承受將經濟大權交由他人管理的風險,必須自己介入才比較有保障。
因此,本書旨在以深入淺出又引人入勝的手法,說明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在時間縱深上則起自古羅馬時代終於歐債危機,並非從當前的金融風暴切入。因為若想正確解讀危機,我們就必須先了解資本主義正常的運作方式,而不是盲目相信所有關於資本主義的神話。
這一點和醫學相同:醫師必須先了解健康的身體該如何,才能診斷疾病。同理,如果一味聚焦在投機泡沫與這些泡沫的詳細病徵,這麼做不僅沒有幫助,還會把我們搞糊塗。反之,如果我們先釐清不會導致危機的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想深入了解危機也就加倍容易了。
我在本書中採用了「資本主義」這個概念,這個選擇一開始或許會令人感到驚訝,認為「資本主義」一詞豈不是相當「左派」,甚至「馬克思」嗎?這是典型的德式恐懼,在美國,「資本主義」這個說法大家向來用得理直氣壯。再說,這個名詞也不是由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創造的。
資本主義這個概念的優點在於,它精準描述了當今經濟型態的特色:投入資本,以便之後能擁有更多資本;也就是以獲取利潤為目標。這是一種產生指數型成長的過程。
但這種最重要的特色卻在深受德國人喜愛的「市場經濟」(Marktwirtschaft)概念中失落了。在市場上交易的準則是等值、等價原則。然而,在等值的商品交易中如何形成價值持續不斷的成長的現象?這個問題至今依然找不到解釋。
本書德文書名《資本的勝利》具有雙重意義。它既說明了經濟型態,也點出現存的權力關係。占領行動認為最上層1%的人統治了其他絕大多數的人,這種懷疑並非空穴來風。但只要那下層99%一日不了解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這種情況便不會有任何改變。
仔細想想,我們在這裡用得這麼理所當然的「資本」一詞,究竟有何涵義?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將資本當成貨幣、金錢的同義詞使用,但資本並不等同於貨幣或金錢。貨幣的出現由來已久,至少已經擁有4,000年的歷史:人類史上最早的文獻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而這些文獻的目的不在於將文學流傳於世,而是為了記錄債務。
相較於歷史悠久的貨幣,資本的歷史則相當新。西元1760年左右,英國西北部的紡織業工廠主想到將紡織機與紡織廠加以機械化,從而開啟了現代資本主義的新紀元。就今日的標準而言,這些最早期的機械還極為小巧脆弱,但它們卻開創了全新的時代。有史以來,技術首度取代人類的勞動力,而財富也應運而生。數千年來經濟發展大多停滯不前,如今卻開始呈指數型成長。就此而言,資本主義中的「資本」指的並不是貨幣、金錢,而是高效率的生產過程及技術上的進步。
這不再只是相同物品的累增,而是革命性的變革。針對這種性質上的重大轉變,奧地利經濟學者約瑟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曾經提出形象鮮明的譬喻:「我們可以把許多驛馬車任意排成一列,但永遠排不出一輛火車來。」
從新石器時代到十八世紀,數千年來人類的生活方式大同小異:大多數人從事農耕工作,以穀物或莢豆為食,其中許多人的勞動所得僅能勉強餬口;但接著工業化突然出現,並帶來令人意想不到的財富。
現代資本主義無疑是個歷史現象,但經濟理論卻往往將它當成自然法則處理,並且以各種數學公式加以解釋。這種作法令人誤以為人類之邁向資本主義是一種必然性,但這其實是一種假象。
現代資本主義並非物理學的變體,是偶然形成的。現代資本主義是人類的文化成就,很可能也是一項最令人讚嘆的發明,因為資本主義是人類創造出來的第一種動態系統,而經濟成長一旦啟動,就再也無法攔阻。儘管危機一再發生,科技發展依然持續前行——而網路的發展更是方興未艾。
唯有了解了資本主義的歷史,我們才能洞察資本主義是一種歷史現象。許多經濟學者全然漠視經濟史,這一點委實令人不解;經濟史豈不正是國民經濟學者的重要資料來源嗎?如果沒有以事實檢驗,只是一味運用數學公式加以建構,並添入各種變數,成效並不彰。知名的經濟史學家查爾斯.P.金德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就曾揶揄說:「今日的經濟理論大多採用演繹法,並且建構出優美的數學模型,卻往往未能反映出人類的行為。」
其實歷史可以發揮實驗裝置的作用,提供我們判別理論的對錯。在此我們單舉一例加以說明:如同我們之前所說,工業化起於英國,但為何如此?就當時的工業技術而言,英國並不特別前進,而起初英國人所具備的工業技術知識,也並未比古羅馬人更豐富,阿基米德就已經了解蒸汽機的原理了。那麼英國有什麼全新的、與眾不同之處?答案與新自由主義的觀點大異其趣:當時英國的工資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以機器取代人力才有利可圖。
時至今日,英國的例子依然適用:唯有在實質薪資上漲時,資本主義才能穩定發展。這一點許多企業家或許不願相信,但並非低工資,而是高工資才能刺激經濟成長,為企業帶來財富。
換言之:儘管資本家大多不了解資本主義是如何運作的,資本主義卻能蓬勃發展,這一點真可說是資本主義的奇蹟了。
不只新自由派人士誤解了資本主義,批評資本主義的左派人士往往也誤解了他們一心想改革,甚至廢除的資本主義。比如占領行動的活躍分子中,許多人就認為是利息推升成長,因此才發明了另一種貨幣體制。
回顧歷史或許有助於釐清這種誤解:利息從來不曾帶來成長。美索不達米亞人已經知道計算並收取複利,但他們的經濟卻停滯不前。由此可知貨幣本身並不具力量,也無法形成財富。
諷刺,但其實令人痛心的是,許多反對資本主義的人士和他們的死對頭投資銀行所抱持的看法竟然如此相似。金融業者也認為自己那些不牢靠的金融產品能創造真正的財富,因此索取高額紅利。儘管銀行家與占領行動者彼此有著天壤之別,他們卻合力將金錢拱上神祕寶座,賦予金錢神奇的魔力。
新自由主義者與他們的左派批評者,這兩方對於資本主義的誤解並非毫無後果。因為資本主義是一種極不穩定的體系,很容易導致危機,因此需要政治加以調控。萬一全盤皆錯的觀念帶來全盤皆錯的措施,後果將不堪設想。
因此,本書旨在說明為何:
1. 我們並非活在「市場經濟」中;
2. 大型「康采恩」(Konzern)勢力如此龐大;
3. 全球化並不危險;
4. 錢從來不缺;
5. 通貨膨脹並不危險;
6. 金融衍生工具自古已有之;
7. 1929年起的經濟大蕭條迄今依然深具啟發性;
8. 華爾街權力過大;
還有,解決歐債危機其實很容易。
其次,資本主義的歷史本身便非常有趣。自古以來,人類便深深為黃金、金錢、財富與權力著迷。經濟不像多數人所想的枯燥乏味,其實精彩萬分。內文試閱
第二章 古羅馬人熱愛金錢,卻不是資本家
古羅馬人是其後代子孫的楷模。直到十七世紀時,許多歐洲人還認為想再次達到古希臘羅馬時期的成就,甚至超越他們是不可能的事。幾乎在所有領域,古希臘與羅馬人都是風格的開創者:他們的建築藝術不斷受到後世模仿,他們的哲學也源源本本傳承下來;至於羅馬帝國鼎盛時期,領土東起波斯,西至西班牙,南起撒哈拉沙漠,北至今日之約克郡,幅員之廣更是令人歎為觀止,此後再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帝國擁有如此廣大的疆域。至於他們的軍事與行政史更是後代人所熱中探討的。一直到二十世紀,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拉丁文一直都是德國文理高中(Gymnasium)的必修課程,每位學生都嘗過凱撒《高盧戰記》(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的苦頭。
就連漫畫《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Astérix le Gaulois)也是向古羅馬致敬。儘管該系列漫畫中的主角阿斯泰利克斯與奧貝利克斯(Obelix)總是能打敗愚蠢的羅馬軍團,但這些發生在一座「高盧小村」的故事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是因為我們都知道古羅馬人實際上有多強大。
幾乎在所有的領域中,古羅馬人都成就斐然,但為何他們未發展出資本主義?早在十九世紀,史學家發現工業化帶來的衝擊有多強大時,便已開始探討這個問題。回顧歷史,指數型成長未在古羅馬時代出現,委實令人難以理解。
其實古羅馬式的資本主義並不乏潛在顧客,當時的羅馬城聚居著一百萬名居民,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與安提阿城(Antiochia)則各有三十萬名居民。當時的建築師一如他們在十九世紀的同業,已經思考必須將這些居民向上堆棧,才容納得下這麼多人,因此當時的羅馬已經出現了七層樓高的出租公寓「insulae」。
如果「市場經濟」意味著各處都有市場,並且在市場上從事熱絡的交易活動,那麼我們可以說羅馬帝國已經有「市場經濟」了。羅馬的所有城市皆具備必要的基礎建設,到處設有倉庫與商場,而許多富商巨賈高大堂皇的墓碑,直到今日依然炫耀著他們的財富。就此來看,缺乏資本並無法解釋羅馬人何以沒有成為資本家。
此外,古羅馬人也具備了必要的知識。當時羅馬帝國已編纂私法,在帝國各地施行,這些法律直到今日依然影響著我們,1900年頒定的德國民法典(Bürgerliches Gesetzbuch,簡稱BGB)也採行羅馬法。此外,當時也出現了不同的職業分工,拉丁文中有五百多種不同的職業名稱,而在陶器、建築材料、紡織或玻璃手工作坊中,更利用不同的工序步驟進行量產。例如阿雷佐(Arezzo)生產的紅陶「terra sigillata」便是其中相當知名者。這種產品的產量極大,在當時的窮鄉僻壤都隨處可見,就連現今德國南部最小的地方性博物館也有收藏。
其中還有一樁科技史學者津津樂道的事:古羅馬人已經了解蒸汽力的原理。假如沒有蒸汽力,十九世紀就無法出現工業化的變革。只不過古羅馬人和他們的後代子孫不同,他們並不知道如何善用這種能源,頂多只是充當奇器玩物而已。
此外,古希臘羅馬時代已經有了相當強大的貨幣經濟,有銀行接受客戶存款、提供抵押貸款並給付計息,甚至有非現金交易。而早在西元前三世紀時,埃及托勒密王朝就有匯兌付款的方式。後來古羅馬人甚至想到將各處行省的支出與收入進行結算,不以現金處理,以減少運輸的錢幣數量。
羅馬人並沒有比較善良,他們同樣追求財富。在龐貝古城的廢墟中有些塗鴉頗具深意,例如「利潤萬歲 」(salve lucrum)或「利潤令人開心」(lucrum gaudium)等。但光是追求利潤顯然還無法形成資本主義——那麼,當時的羅馬究竟有何不同之處?
到目前為止,最佳答案係由摩西.以色列.芬利(Moses Israel Finley)所提出。芬利這位二十世紀重要的古代史學者擅長詮釋沉默不語的古希臘羅馬史料,他發現這些古老文獻對於投資性貸款隻字未提。看來古希臘與羅馬人還不了解利用借款來提高生產效能的道理,而富裕的元老院元老們也未曾想過降低田產的花費,來提高自己的收入。
小普林尼(Plinius der Jüngere)流傳於世的一封信頗具啟發性。小普林尼生於西元61–62年間,逝於113–115年間,出身羅馬世家大族。在這封信裡,他提到在義大利中部的溫布利亞(Umbrien,義大利語Umbria)有塊田地因管理不當破產而低價求售,他正考慮是否要買下這片緊鄰他原有地產的耕地。現代的農場經營者同樣會試圖整併農地,如此一來便能更高效利用機械與勞動力,但小普林尼卻絲毫沒有這樣的觀念,他主要是基於美學考量,並且盛讚合併兩塊土地之後的「美景」(pulchritudo)。此外,他也考量到併購後的實際優點:如此一來,他便能在一天內來往巡視這兩處田地,只雇用一名看守人;而且在這兩塊土地上,僅需一棟適合其元老身分的莊園宅邸。此外,他還提到他只需要一套狩獵裝備,不必另外置辦第二套。小普林尼顯然也深諳效率之道,但他只想在消費與休閒行樂上省時省錢,卻沒想過如何將這種道理運用在他的大片地產上。
那片土地開價三百萬塞斯特修斯(Sesterz,古羅馬幣),對小普林尼而言,籌措這筆金額絲毫不成問題。他在信中信心滿滿地表示:「借錢不難,更何況我隨時能動用我岳母的錢。她的錢箱我可以盡情取用,就像是我自己的一樣。」由此看來,當時既不乏資本,也不乏貸款。
許多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借貸契約流傳後世,但借貸的目的無非是為了進行遠地貿易或消費性貸款,就像小普林尼那樣為了買別墅、買官或置辦女兒的嫁妝。至於緊急貸款,則主要是在幫小農紓困,例如糧食歉收時,就必須借貸以熬到隔年夏季。至於企業貸款則付之闕如,原因在於沒有人具有現代企業家的思維。古希臘羅馬人儘管也追求利潤,但他們獲利的方式卻相當傳統,靠的是剝削他們的奴隸,或從事利潤豐厚的遠地貿易。
羅馬時代的作者揶揄這種追求「錢來速」的慾望。諷刺作家蓋厄斯.佩特羅尼烏斯.阿爾比特(Gaius Petronius Arbiter)在他的《特里馬奇歐的盛宴》(Gastmahl des Trimalchio)中,便描述了從奴隸獲得自由之身的特里馬奇歐獲得龐大財富的經過。特里馬奇歐曾大言不慚地告訴賓客:「光靠跑一趟路,我就累積了千萬財富。」而就古希臘羅馬的標準而言,他的貨品其實稀鬆平常,不過是買進「酒、燻肉、豆子、香水、奴隸等」,然後再賣出罷了。
幾乎每個文化都曾利用貨物在不同地區的差價,來獲取遠地貿易的高額利潤,但這樣還無法形成持續性的成長。必須在勞動力的產能上升時,經濟成果才能持續增長。因此想獲得成長,就必須投資以改良技術。然而,羅馬城一小撮的上流社會人士卻不用如此大費周章,他們富甲一方,根本不必再苦心增加自己的財富。即使經營不佳,他們廣大的地產依然能持續帶來大筆收入。
古羅馬的富人很少見到自己的地產,他們並不以農場經營者自居,反而習慣在城裡享受奢華的生活,因此極少前往農地監督他們在當地的看管人。羅馬富人主要的憂慮是他們雇用的人不老實,可能將部分收入中飽私囊。「這是警察的觀點,而非企業家。」芬利如此評論。
富人過於富有,以至於無需投資於更精良的技術;但與此同時,絕大多數的人民卻極度貧窮。大多數的農民擁有的土地太少,少到無法養家餬口,必須另外為鄰近地區的大地主擔任季節性工人,以賺取微薄的工資。說到這裡,我們又回到了之前下過的結論:由於勞動力過於低廉,因此古希臘羅馬人並沒有發展出資本主義。
作者資料
烏麗克.赫爾曼(Ulrike Herrmann)
1964年生,是德國《日報》(taz)的財經記者,曾接受過銀行職員的職業教育,並於大學攻讀歷史與哲學。著有《哇,我們可以納稅,中產階級的自我欺騙》(Hurra, wir dürfen zahlen. Der Selbstbetrug der Mittelschicht)、《資本的世界史》等書。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