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一位革命家的人生轉折與晚年自我追尋之旅
- 作者:烏韋.維茨托克(Uwe Wittstock)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8-08-30
- 定價:360元
- 優惠價:79折 284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84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9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無論是年少輕狂的革命馬克思,還是顛沛流離的晚年馬克思,
缺了任何一個,你對他的認識就不夠完整!
◆德國亞馬遜讀者五顆星評價
◆馬克思 200 週年誕辰最另類的傳記
◆udn轉角國際專欄作者 黃哲翰
◆獨立評論@天下「德意志思考」專欄作者 蔡慶樺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萬毓澤——聯名推薦
世人對他的印象,似乎就只停留在 1848 年春天,
起草《共產主義宣言》時那個年輕氣盛的他。
然而,直至 1883 年離世,中間漫長的 35 年,可以大大的改變一個人。
這個狂放不羈的行動青年,終究變成了一個貧病交迫、消沉遁世的孤獨老人。
當所有的激情都退卻,一代思想巨匠,也將迎向生命的盡頭。
◆ 剃掉鬍子後,一個你不認識的馬克思
1882 年 2月 18 日,馬克思為了健康因素決定前往阿爾及爾。歷經 2 個月的短暫停留,4 月 23 日,在此行結束之際,他要求理髮師修剪他的招牌鬍子,並在剃鬍前拍下他生前最後一張具象徵性的紀念相片。11 個月後,1883 年 3 月 14 日,他在倫敦溘然長逝。
回顧馬克思的過往,他有一位開明的猶太人父親,早年的他在柏林和波昂度過狂野的學生時代,也創作極具野心的作品和詩歌,但卻在革命的狂熱年代踩了剎車,更墜入顛沛流離的窮困生活。直到晚年,憤世忌俗的他厭倦政治鬥爭,為妻子的離世感到悲痛莫名;他的健康每況愈下,生活和作品也沒有嶄新變化,唯有小女兒能不能過得幸福,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
雖然馬克思在逝世前 11 個月才展開北非之旅,但這趟旅程被後人視為是馬克思的人生轉捩點。相較年輕時為了推翻資本主義、實踐共產主義理想而到處奔波,晚年的他不再雄心壯志,而是開始重視當下的家庭生活。
《剃掉鬍子的馬克思》分別以馬克思早期的經歷,及他前往阿爾及利亞後的生活,交錯刻劃馬克思的一生。透過「旅行」與「傳記」兩條不同時間軸的交織,呈現馬克思鮮為人知的晚年經歷,使讀者理解他的處境之時,也窺看藏在他心中的矛盾靈魂。他對這個世界的最終思索,一些待解而未解的問題,甚至是來不及說出口的想法,全都在這本書中盡數呈現。
要了解人生最後階段的馬克思心中所想為何,最好的方式,就是跟他一同踏上這趟自我放逐的北非之旅,看他如何尋得人生最後的救贖。
◆ 迎向 200 週年,我們該如何理解馬克思?
本書中有個巧妙安排:在旅行的章節,全都以「他」來指稱故事主角,刻意不提馬克思的名諱。而傳記的章節,才恢復對馬克思的稱呼跟討論。作者如此安排,其實跟馬克思離世前剃掉鬍子的舉動,有很深的關聯。
自十九世紀開始,留不留鬍子,逐漸成為反抗王權、強化民族主義的象徵。當時反政府的各類知識分子,沒有一個是不留鬍子的。馬克思一臉引人注目的茂密鬍鬚,除了有強烈反抗體制的意味,也跟他能言善道、好辯成癮的個性一同成為他的註冊標誌。然而,隨著寫出《共產主義宣言》後帶來的龐大名氣,外人跟後世的我們似乎只認識他的思想,也只談論他的理論,就像我們也只看見那圈濃密的鬍子般。甚至馬克思自己,似乎也被這圈形象給綑綁住了:他戮力追求革命事業、批判異己,卻讓一家人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這也是為何,在離世前選擇剃掉鬍子,對馬克思來說有著很重要的象徵意義——他決定告別那些世人強加上的形象標籤。本書運用馬克思與友人的書信、筆記檔案,還原了這趟關鍵之旅,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位革命家的真實想法。這也是為何作者在旅行的章節裡不用馬克思來稱呼主角,因為他不是馬克思;或者說,他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馬克思,而只是一個去北非養病的老人。
在馬克思迎向 200 週年誕辰的此時,看遍了他許多思想理論的你,或許也能試著忘掉他的理論,剃去你心中那圈馬克思的鬍子,真正地看進他的生活,他的內心,最終發現:邁向遲暮之年的馬克思,其實跟你我一樣平凡,只想好好享受剩下的人生、照顧身體、關心自己在乎的身邊人。
也因此,他終於能不再是超越時代的思想家,不再是反抗體制的革命者,也不再是任何主義的理論象徵。剃掉鬍子的他,才是最真實的馬克思。
◆ 魅力席捲德國書市,馬克思年的一大驚喜
「這是一本很棒的書。烏韋.維茨托克一再優雅地遊走於傳記與敘事之間,甚至還不費吹灰之力地闡釋了那個時代的哲學思想,成就了一部堪稱藝術的傑作。」
——德國暢銷書《罪行》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Ferdinand von Schirach)
「從馬克思在一八八二年春抱病前往阿爾及爾尋求療養的那十週出發,烏韋.維茨托克以輕鬆、有趣、優雅、充滿智慧且深具啟發性的方式,闡述了馬克思的一生及其著作。」
——《南德日報》(Süddeutsche Zeitung)
「像烏韋.維茨托克這樣,用簡單的手法講述重要的人生階段與思想,用易懂的方式解釋複雜的脈絡,更在其中穿插許多耐人尋味的日常瑣事,可謂是一門了不起的藝術,對於讀者來說更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西德廣播電台(WDR 5)
「馬克思年最具原創性的文章。」
——奧地利《新聞報》(Die Presse)
「另類的馬克思傳記。」
——中部德國廣播文化電台(MDR Kultur)
「從馬克思晚年前往北非的旅程回顧他所走過的一生,烏韋.維茨托克的這部作品深深地吸引人。」
——《每日鏡報》(Tagesspiegel)
「記者兼大眾傳播工作者烏韋.維茨托克,為卡爾.馬克思的兩百週年誕辰撰寫了一本不同凡響的好書。」
——德意志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
目錄
引言
阿爾及爾 Ⅰ:寒冷的城市
特里爾與父親
阿爾及爾 Ⅱ:深深的憂鬱
柏林與學生
阿爾及爾 Ⅲ:大拳頭
巴黎與天才
阿爾及爾 Ⅳ:軟禁
布魯塞爾與理論
阿爾及爾 Ⅴ:公園裡的宮殿
科隆與革命
阿爾及爾 Ⅵ:懶得說話
——間奏曲:尤里烏斯.福祿貝爾——
倫敦與苦難
阿爾及爾 Ⅶ:實驗花園
倫敦與榮耀
阿爾及爾 Ⅷ:道別的藝術
結語 或:照片與鬍鬚
謝詞
註釋
圖片來源
內文試閱
阿爾及爾 Ⅱ:深深的憂鬱
今天的天氣會好轉,報上說,午後溫度會到上升到十四度,不會下雨。這是個搬遷到維多利亞旅店的好時機。幫他處理大大小小一切事宜的又是費梅:雇用行李挑夫,通知旅店準備房間,在門廳接他,提議至少有段路搭乘馬拉街車。
只不過,在他看來,這似乎又過分了點;畢竟,此時天空是藍色的,頭一遭。唐金醫生勸告過他,在溫和的天氣下應該稍微多動一動。於是,他決定放棄馬拉街車。他們沿著海濱步道前行,然後循著與第一回同樣的路徑爬上伊斯利門(Porte d’Isly)。所有其他的路徑都是吃力不討好的繞道。防禦工事束起了這座城市,往上穆斯塔法的方向就只有這個有著兩個狹窄通道的門。在它前方的街道上有些店鋪和工坊,住在這裡的主要是鞍具匠。顧客幾乎清一色都是阿拉伯人,他們一個店家逛過另一個店家,一下嫌韁繩、一下嫌馬鞍,交頭接耳、討價還價、比手畫腳,覺得不滿意就毫不客氣地轉身離開。過了門後,一整個安靜下來,路上可見騎著馬或乘馬車的歐洲人,但卻再也不見阿拉伯人,除了那些身著多少有些奇怪的制服隨侍在主人身邊的僕人。在漫步中,他與費梅登上了盤山公路,也再度對沿途那些茂盛的野生橘子樹感到驚嘆。
維多利亞旅店的花園位於一路上升至房屋的階地。整個花園的花開得紅通通的。他們沿著坡道向上走到門廊入口。這間旅店無法和他們沿途經過的一些別墅相比,它只是一個簡單的鄉間民居。除了他前一日曾參觀過的、在二樓的房間以外,這家旅店還有五間客房。六間房租給六位客人,旅店無法提供更多的房間。它們相互並排,前有一條長廊,向外望去,阿爾及爾市區、港口及海灣的絕佳美景一覽無遺。一樓有沙龍、小餐廳,以及兩位女主人的房間。
旅館主人馬上介紹其他客人給他認識,整間旅店洋溢著賓至如歸的氛圍。所有的人都說法語。克勞德女士(Claude)來自瑞士的納沙泰勒(Neufchâtel);卡斯泰拉女士(Casthelaz)有她的藥劑師兒子莫里斯(Maurice)隨行;年輕的阿蒙.馬格納迪爾(Armand Magnadère)是來自巴黎的銀行員,他顯得十分疲憊、虛弱;最後一位則是獨自旅行的女家教,她翻閱著阿爾及爾的報紙廣告,希望能在某個有錢人家找到一份工作。那是個人數稀少的小社群,非常適合他;一大群人不是他所喜歡的。
只不過,就算是這一小群親切、友善的人,他還是覺得稍有負擔。待費梅告辭,他總算能回房休息,這才覺得輕鬆。天氣確實明顯好轉,他不禁在房前的長廊上站了幾分鐘,欣賞這個城市及新月形海灣的美景。他眼前的山崖,宛如觀眾們排排坐在寬闊的露天圓形劇場裡,直至岸邊斜降而去;房屋與別墅穿插其間,彷彿在等待著空蕩蕩的大海舞台有什麼精彩的劇目上演。
然而,美不勝收的景色卻也改變不了什麼,他無法擺脫自己的悲傷。他覺得自己就像踏上了冒險旅程最後階段的唐吉軻德(Don Quixote)。那些不想去理解時代已將他們及其可笑想法遠遠拋下的政治對手,早已不下數十次取笑他是呆頭呆腦的唐吉訶德。不過,這位不食人間煙火的西班牙騎士,卻是他最喜歡的文學人物。他的創作者塞凡提斯,讓他在經過漫長流浪後最終不得不明瞭,自己再也見不到心愛的妲希妮雅(Dulcinea),於是便陷入了深深的憂鬱,不久後就撒手人寰。多麼奇怪的念頭啊!塞凡提斯剛好就是在此地,在這座城市,阿爾及爾,被海盜擄為奴隸;過了五年,他的家人才籌足贖金將他救回。
自從他也不得不明瞭,自己已失去心愛的燕妮後,一晃眼也過了兩年。先前她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感到身體不適,體重也不斷下滑。最後兩人一同前往曼徹斯特(Manchester),去找他們的朋友甘伯特(Gumpert)醫生。醫生花了一番功夫,徹底為燕妮做了檢查,但他的臉色卻越來越憂心忡忡。問題出在肝臟。恐怕是癌症。
醫生這時已經沒有多少能做的事了,他囑咐她住在海邊靜養,務必好好地躺在床上休息。不過,很明顯地,基本上醫生只是將自己的束手無策隱藏在這番義正辭嚴的醫囑背後。
和燕妮返回倫敦後,他立刻去向城內最好的一些醫生求助。他不想放棄。他想起了,數年前在一場治療中所聽聞的,一位住在卡爾斯巴德(Karlsbad)的專家。只不過,虛弱的燕妮覺得自己恐怕禁不起那麼漫長的舟車勞頓,因此他們只能透過書信向那位醫生描述燕妮的病徵。
令人憂心的事情彷彿還不夠多似的,這時他們的大女兒,連同她的丈夫及三個兒子讓(Jean)、哈利(Harry)、艾德嘉(Edgar),居然要舉家遷回巴黎。法國政府對政治難民頒布了一道特赦令,他們的女婿查爾.龍格在極左派報紙《正義》(La Justice)找到了一個編輯的工作。這下子燕妮和馬克思不但得和女兒分離,還得和帶給他們許多快樂及消遣的孫子們分離。
後來,當他們確實前往靠海的義本(Eastbourne)後,這時燕妮已經虛弱到有好幾段路都得坐著輪椅前行。之後他們又一起前往巴黎北邊的阿讓特伊,一方面看看女兒現在過得怎麼樣,另一方面則是要去抱抱這段期間剛出生的第四個外孫。小外孫取名叫馬塞爾(Marcel)。此時燕妮與他的心中當然充滿了甜蜜。
但隨之而來的卻是苦澀。夫婦倆返回倫敦後,燕妮變得越來越虛弱。不久之後,她就只能臥病在床,其餘事務都已完全無能為力。到了十一月,從德國傳來了令人振奮的選舉結果。儘管俾斯麥(Otto of Bismarck)早在數年前就已立法禁止所有社會主義的團體和黨派舉行集會或散發傳單,但社會主義工人黨仍然在下屆國會中增加到了十二個席次。十二位社會主義的議員!這是多麼美妙的一場勝利,長久以來的第一個好消息。
然而,嚴重的支氣管炎與胸膜炎,卻一下子又把他丟上病床。病勢來得又快又猛。他全身燒得發顫,幾乎無法呼吸,咳嗽時簡直快窒息。唐金醫生開始在他的胸部和頸部塗抹藥膏,藉以消除胸膜積水。他每天都來,早晚各一次,彷彿就快要放棄治癒病患的希望。
足足有三個星期都無法起身,當時他就是這麼虛弱。他躺在自己的房間,透過敞開的門聽見燕妮越來越弱的聲音。他呼喚她,她回答,但她有氣無力的回答彷彿只是耳邊細語。有天早上,他覺得自己應該已有足夠的力氣走過去看看她,和她說說話。他用平穩的呼吸小聲為她朗讀《現代思想》(Modern Thought)月刊上一篇盛讚他和他思想的文章。這讓燕妮笑顏逐開。
幸運的是,她沒有痛苦。唐金醫生為她施打了嗎啡。在臨死之前,她罕見地用英語和他聊了一會兒。幾乎直到最後一刻,她都還意識清楚。她與大家握手,勉力露出微笑。在最後的幾個小時裡,她沒有痛苦的垂死掙扎,只是慢慢地沉沉睡去,她的雙眸遠比先前的任何時刻更飽滿、更美麗、更明亮!
那已是兩個半月前的事了。唐金醫生禁止他參加葬禮,非常堅定地要他遵從醫囑。原本他並不打算聽從醫生的命令,但他實在是精疲力竭,最終也只好讓步。他甚至連將燕妮的死訊通知給親友的力氣也沒有。他只寫了兩、三封簡短的書信,還有一封較長的書信寄給遠在巴黎的女兒燕妮。她的丈夫龍格,那個無可救藥的蒲魯東主義者,在《正義》上寫了一篇不準確且愚蠢的悼詞。在信裡,他向女兒數落了龍格在那篇短文中所犯的錯,還請求女兒,將來絕不要讓她的丈夫在文章裡再提到他。
從那時起,忠實待在他身邊的就只有兩件事:他的病和災難般的天氣。他乖乖遵守醫生的所有囑咐,一點也不敢違逆醫生的所有指示;儘管如此,病情卻始終不見起色。此外,他所到之處,無論是倫敦、懷特島、法國,還是目前所在的阿爾及爾,寒冷和陰雨總是不離不棄跟著他。漸漸地,他不禁把如此的窘境當成笑話看待。無論他選擇什麼目的地,一旦到了那個地方,天氣就把自己最糟的那一面拿出來招待。一直到今天,一直到這個下午,這可怕的幾個星期以來,他才首度見到了藍天與一點點的太陽。從房前長廊看出去,他見到了花園裡九重葛與玫瑰茂盛的紅色花簇,見到了被暖和氣溫吸引到迴廊上的其他客人。這番光景看起來就像是個無憂無慮的社交夏令營。接著他的目光落在了海灣,活潑的海水正不知疲倦地玩著色彩遊戲。拍岸的浪花沿著沙灘拉出一條雪白的絲帶,在那後面,海水先是呈現綠色,在進入寬闊的大海前轉為青綠,接著才逐漸化為藍色。他大大地吸了一口帶點鹹味的空氣。或許,他還真來對了地方!
柏林與學生(節錄)
當馬克思拿到自己的高中畢業考成績時他十七歲,墜入了愛河。他從小就認識燕妮.馮.西伐利亞,兩人曾在雙方的原生家庭裡度過大量時光,畢竟特里爾城不大,也沒什麼娛樂。然而,曾幾何時,顯然是在馬克思上高中的最後一年,他與燕妮的關係開始有了微妙的變化。
關於這段終身的愛情故事的開始,如今僅留下少數的提示,因為他們兩人都希望先別讓這段戀情曝光。尤其是,絕對不能讓雙方家長知道。據說,當時馬克思曾有過熱烈追求,甚至熱烈到,即使燕妮比馬克思年齡稍長,也著實有點被嚇到。在馬克思如暴風般的情愛攻勢下,燕妮也逐漸對他萌生了從未料想過的感覺。雙方得隱藏自己的愛意,這樣的曖昧也使得那些嶄新感受更加刺激與珍貴。
燕妮是個美女,是特里爾公認的舞會皇后。她出身貴族家庭,有個頗具影響力的父親,她苗條、聰明、迷人,渾身散發著魅力。「燕妮是個極具青春魅力的美麗姑娘,不僅表情豐富,她聰明的頭腦與活潑的個性更令她在同齡女性中顯得格外出眾」,她的異母兄弟曾如此描述她:「每當她出現,所有年輕男性的目光總會聚焦在她身上。」根據所有流傳下來的記載,燕妮顯然外型亮麗,是父親的掌上明珠,受過良好的教育,飽覽群書,具有廣泛的文學知識,卻也十分幽默與優雅。在她十六歲時,她曾與一位普魯士的少尉匆匆締下婚約,只可惜,一年後雙方就在經常爭吵中解除了婚約,在那之後,她有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回應崇拜者的追求裹足不前。也許就是需要這樣的猛烈追求,誠如高年級學生卡爾.馬克思所說,才能誘使她走出自己的矜持。
一八三五年十月,在收到自己的考試成績單後約四週,馬克思動身前往波昂(Bonn),他得在那裡攻讀法律。平常都還算是個和藹父親的海因里希.馬克思命令道:「我希望在你身上見到,如果我也能在那麼有利的支持下放眼世界,我或許能夠成為的什麼人。」對馬克思來說,告別特里爾不僅意味著即將展開自由的大學生活,同時也意味著要與有著眾多仰慕者的女友燕妮分開,這對兩人感情也是一場嚴格的考驗。
或許馬克思一家全都陪著這個大兒子到特里爾的汽船碼頭,為他送行。畢竟就當時而言,可是有一段漫長的旅程正等著他。先沿著莫澤河(Mosel)航行到科布倫茲(Koblenz),到那兒得再轉乘另一條船,順著萊茵河航向波昂。這是當時最便捷的路徑,因為德國還沒有鐵路。大約兩個月後,在紐倫堡(Nürnberg)與福爾特(Fürth)之間的鐵道開通後,它的成功故事才正式拉開序幕;藉此,促使這個國家進一步工業化的重要條件才總算出現。馬克思的第一次單獨旅行,正是發生在這樣一個值得注意的歷史時刻。身為理論家,馬克思有幸從一開始就能觀察到鐵路的勝利:創新的運輸、生產及通訊技術所具有的改變社會的交互作用,很快就成了他的思考核心之一。
平均二.四分雖然不是十分亮眼的成績,不過他的父親,還有路德維希.馮.西伐利亞,卻都看出這個年紀還輕的小伙子有顆令他們印象深刻的「聰明腦袋」,他們對他寄予近乎「奉承的厚望」,期待這小子「有朝一日能夠揚名立萬」。雖然尚未做出任何成績,馬克思卻得到了令人稱羨的認可,只不過,對此他倒是沒什麼尊重或感激之情。事實上,如他後來所承認的,在大學時期他的行為舉止簡直就像「真正暴怒的羅蘭」。他毫不在乎一般社交禮儀,也毫不在乎父親對他的期望與建議,更盡可能疏遠與家中的聯繫。他勤於寫情書給燕妮,但往往幾個星期,有時甚至幾個月之久,都不曾寫信回家。一開始這就導致了與父親的衝突,因為馬克思根本不願浪費精力向家裡報告,自己是否已經安全抵達波昂。他的父親在信中生氣地寫道:「自從你離家已過了三個禮拜,卻是音訊全無。你明知道你的母親會擔心,居然還如此散漫。雖然你有某些良好的特質,但遺憾的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情況卻證實了我的想法,自私在你的心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儘管父親提出如此憤怒的警告,馬克思卻依然故我。舉例來說,過了好幾個禮拜,直到有求於父母時,馬克思這才把自己在波昂的正確地址告訴父母。
作者資料
烏韋.維茨托克(Uwe Wittstock)
1955 年生於德國萊比錫,曾任職於《法蘭克福匯報》、德國知名 S.菲舍爾出版社(S. Fischer Verlag),並曾榮獲新聞從業獎。現為德國《焦點》雜誌社文學編輯。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