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通才是如何煉成的?從達文西到桑塔格,文藝復興到當代最詳盡的知識人文化史
- 作者:彼得.柏克(Peter Burke)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22-06-28
- 定價:520元
- 優惠價:79折 41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11元,贈紅利2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90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
心境:簡忠威水彩藝術
-
阿穆爾河:一條往返中國與俄羅斯的河流,集結不同命運與文化之地
-
神奇的祈禱圈:勇敢告訴神,讓祂成就你的夢想與祝福!
-
家的修繕常備手冊:哥動手修,姐自己來,Step By Step,修繕好簡單,不用再苦等師傅來【暢銷增訂新封面版】
-
喬治‧盧卡斯:星際大戰的誕生【法國國際漫畫大獎作品】首刷隨書贈限量明信片
-
耶穌比宗教大:我熱愛耶穌,為什麼卻討厭宗教?
-
古人原來這樣過日子【暢銷新版】:地表最強的66堂中國歷史穿越課
-
世界來過台灣:從荷蘭、美國、西班牙、大清、日本到中華民國,一覽他們來過台灣的足跡,解鎖課本沒有教的歷史彩蛋!
-
室內設計手繪製圖必學4【2024最新考題版】:術科詳解必勝全攻略
內容簡介
500位西方博學者群像X新文化史權威學者
彼得.柏克以古觀今書寫這些「知道太多」的博學者
達文西右手畫畫左手解剖、桑塔格嚴詞反戰也溫柔書寫
在這個多工、斜槓的時代,了解關於「十項全能」博學者的一切
跨領域推薦——
王崇名 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書院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陳建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劉安婷 「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長
蔡俊彥 國立中山大學博雅教育中心教授兼中心主任
謝哲青 作家、旅行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顏擇雅 作家、出版人
本書以引人入勝、博學多聞的手法描繪一群特別的知識人,不僅意義非凡,而且來得正是時候。藉由闡述我們的文化為什麼不僅需要專家,也需要博學者,本書刺激我們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以及如何豐富公眾對話。——英國哲學家葛瑞林(Anthony Clifford Grayling)
柏克不僅闡明了博學者的共同特質,更描繪出他們各自的力量、執著與生命力。——《好奇在近代法德之應用》作者尼爾.肯尼
柏克用他包羅萬象的生花妙筆,道出一個個精彩的「博學怪物」故事,帶領我們一窺資訊氾濫年代下通才思想家(universal thinker)的命運。——,《時光的製圖學》共同作者丹尼爾.羅森堡
作者柏克和他筆下人物顯然是同個世界的人。他在書中以無比的洞見與理解力向我們介紹那個世界,不僅有歷史深度,更具跨領域的廣度。——《資訊革命了什麼》共同作者保羅.杜奎德
「世人需要全才,因為連結萬物者能以一當十」
從文藝復興到當代,彼得.柏克將使我們對這群特別的知識人徹底改觀!
本書探討「對學識具有百科全書般興趣的」博學者們如何造就了時代,又是如何在日益專門化的文化裡生存,不論是文藝復興人、博學怪物、文人……無所不知的他們又是如何受到興趣、能力、教養、環境和所處時代影響!
李約瑟:「像我這樣一位生物化學家,怎麼會變成史學家和漢學家?」
.博學者的產地與神話
在只有少數學科存在的中世紀時期,「博學者」這樣的概念還未成形。同時對許多事物感到好奇不僅正常,甚至可以說是基本需求。由於當時可以知道的事情比文藝復興之後少,因此只要努力,就能精通主要的知識領域。早期王室與貴族是學者的重要棲身之所,專長藝術、音樂的博學者最為明顯,在大學興起、流通資訊大幅增加之後,更引領一波通才潮流。
資助者說:「萊布尼茲的好奇心永遠得不到滿足」
.博學者因資訊爆炸興起也因此走向分眾
從文藝復興的「通才」,到學術知識掛帥的「博學怪物」,不斷進化的博學者們打造知識的黃金時代。無論是發現新大陸、科學革命、郵務網絡密度增加,都是造就博學者勝出的原因。直到資訊超載,開始走向文人時代、領域化時代,博學者所面對的每一次危機都源自知識爆炸、急速擴張與片段化。
桑塔格:「我不想當教授,也不想做記者,只想當既是作家又是知識分子的人」
.「博學者」的特質及發展方向
博學者有些共同特質,像是異常專注、有無限的記憶、速度、想像力、不安、勤勉以及不浪費時間,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們都有培根所說的「想要知道答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好奇心。博學者們也因此有不同的樣貌:百科全書式、普智派、收藏家、經院哲學家、愛國博學家、批判家等等。
作者挑選五百位西方博學者,探討他們在諸多領域裡的出色表現,同時也說明數位時代對通才與分工的各種挑戰。
目錄
導論:何謂博學者?
第一章 東方與西方
第二章 「文藝復興人」時代:1400-1600
第三章 「博學怪物」時代:1600-1700
第四章 「文人」時代:1700-1850
第五章 「領域化」時代:1850-2000
第六章 群像
第七章 產地
第八章 跨學科時代
尾聲:迎向第三波危機
附錄:西方博學者五百人
延伸閱讀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如何平衡博學與專家的天平
博學與專家看似兩個在天平兩頭的極端概念,事實上有很多例子證明這是可以平衡發展的二個元素。早期人類對知識、學問的理解還沒那麼多時,只要對某件事有點興趣,很容易就可以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如果是個對「事事都有好奇心」的人,那他更可以成為跨界高手。
時空轉換至今日,知識取得相對容易,「博學者」反而變少了,若有一個人會「十八般武藝」大家就會覺得他很厲害。但我們的教育一邊提倡多元發展,卻又在大學分系教育裡,又希望孩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滿分,成為專精人士。此時天平好像反而不平衡了,那麼,博學與專家是互斥還是好朋友的概念呢?我們看看新文化史專家彼得.柏克以500位博學者為例,分析及精闢論述在我們這個時代,該如何博學又專精的面對世界。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彼得.柏克 Peter Burke
英國歷史學家。1937年生,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學士、聖安東尼學院碩士,劍橋大學文化史退休教授。柏克的研究專長在於歷史思想領域、1450年至1750年的歐洲文化史,以及歷史學與社會科學的互動,其著作包括:《1450年至1750年間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文化與社會》、《近代歐洲的通俗文化》、《社會學與歷史學》、《法國史學革命》、《製作路易十四》、《歷史學與社會理論》、《會談的藝術》、《大眾傳播媒體的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歷史的目擊者》。 相關著作:《製作路易十四:從藝術作品、紀念章、機密文件等檔案,窺看統治者的權利與權力》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