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乘著文物的雙翼,看見絕美的時代容顏
一部觀物養心,清賞養志,集結豐饒文物、文學、歷史的瑰麗之書
***駱以軍強力推薦***
故宮國寶巡禮,美學導覽第一人——鄭穎
帶您穿梭時光長廊,體驗歷史的滄桑與時代的美麗容顏
收錄逾百張文物彩圖,享受圖文並茂的閱讀體驗
質感裸背精裝,以裝幀設計呼應內容,展現古典兼具時尚的美感
「或許在我們正經歷解離、分崩離析、惘惘的威脅,彷彿一百年的心靈痛苦不斷反覆重回,這時,一篇一篇讀完這本書,也許能讓我們內在的那隻節拍器,或對人類文明造夢追尋美與粲然發光、永不放棄的創造力有更安靜、安定的想像。」
——駱以軍 專文推薦
我想把臺北故宮最熠熠生輝的珍寶,放入您的多寶格中
多寶格是清代皇帝的玩具箱,也傳遞著崇尚文玩、趣味盎然的風雅,就像我們自小總藏著掩著的那一個兩個小鐵皮盒子,裝入珍藏的玻璃紙、車票、第一封情書、燦亮的珠子……鍾愛的文物盡藏於此,每一回取出來把玩、賞鑒,都是一種自我療癒。故宮文物的布道者鄭穎精選了36件國寶文物,奏響大時代的文物奏鳴曲,將它們放進您的多寶格中,一起凝視文物、記錄文物,回味美好年代的文化風景,尋回時代洪流中不敗的生命哲理。
●一件文物就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一只無紋的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盤,如驟雨過後,碧空如洗,為何稱得上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院國寶?器物的底部是目光不及處,為何匠人又要讓它布滿釉彩呢?原來不是巧合,而是時代使然;《貨郎圖》有獸醫和小兒科?還有五百件南宋時代的商品,竟是出自然北宋徽宗創立的宮廷畫院,畫師李嵩留給我們的,遠遠不是那五百件商品項目,而是時代的容顏、生活的百工樣態,一方扇面如一完整世界,看見一千年前、時光凝止的片刻;明代的果園不只植栽在泥土裡,而是爾後在日本被發揚光大的「漆器」上?從永樂到宣德,屬於官方的「果園廠」呈現最好的工藝,帶動民間仿效。髹漆層層疊疊,錦地有山林雲朵,葉脈花朵穿梭盛放,開出奇異花園。
●深深沉浸入古人的生活裡
陪葬用的灰陶加彩仕女俑有什麼故事?唐懿宗的女兒文懿公主去世後,陪葬品包含服飾文玩、各種珍寶各一百二十車,送葬車隊長達三十多里,光陪葬品就那麼豐厚,那唐人的生活究竟有多豪奢?難怪研究者總說「大唐的陪葬品就是大唐生活的百科全書」;宋代文人畫出自己的書房,竟成為成為中國繪畫的一種類型?書房內的元素包含幾個物件,有人物、屏風,有書案、几榻,刻畫出文人的雅好,以及他們對理想的思索;交際煙原來在清代就出現?從西洋傳入的鼻煙壺竟成為清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他們可一日不飲食,而不可一日不聞鼻煙,從此花卉、仕女、聊齋故事,甚至山水行旅圖都可藉精巧鼻煙壺流動於指尖。
●子子孫孫永寶用
布滿鏽的青銅器,是古人拿來煮飯吃飯的器皿嗎?被稱為國之重寶的毛公鼎,雖然綠繡斑斕,卻載有殷切期盼,用三十二行、五百個字,訴說了怎樣的歷史與情感?更刻下傳予後世的諄諄告誡與期待;故宮文物中,書畫占了十之八九,其中的《唐人宮樂圖》、《寒食帖》各自含有什麼樣的故事,為何都被乾隆皇帝蓋上了「宜子孫」的寶璽?,如金堅毅,如玉溫潤的天香茄楠,帶著似有若無,不張狂、不侵略,卻讓人定靜的氣味,但它不只是沉香,還能成為寓意子孫昌盛的耳挖?此外耳挖也不只是耳挖,而是古代髮簪的前端!
●靜極於是思動,讓我們遊山玩水去
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為何被譽為中國山水畫裡最崇高的一座山?而且構圖還很數學?看范寬如何在千年前埋下畫中的小遊戲,引領現今的我們尋索人在天地間的位置;看過范寬的大山之後,天空雲霧所飄向處,又是如何風景?也許夏珪的《溪山清遠》有答案,在畫中與其說主體是山脈江河,不如說是水氣煙雲,山後的霧靄模糊了山形,模糊了邊界,我們習慣觀看的山水畫主體,竟全部被水氣所浸潤了;黃公望畫下自己最有名的畫作時,已經超過八十歲?《富春山居圖》不同於北宋巍峨的巨碑式山水,而是山行綿亙,水無邊界,有的是沿岸人家,沙丘、灘石、有時山巒疊成,像鋪延到我們眼前,成為當代的一世傳說……
本書特色
鑑賞專業知識,翔實記載文物歷史
本書含有豐沛的故宮文物知識,透過佐以文物照片,詳實記載文學與歷史的真實樣貌,在生動的書寫中彷彿身歷其境,參與每一筆勾勒與篆刻。
延伸書寫物與人之間的歷史聯繫
從文物延解析每個時代中的文豪如何揮毫留下鉅作,以文學賞析的角度重新爬梳文人的生命經驗,拓展讀者的文學視野。
觸類旁通,從文物看見時代精神
從文學作品,乃至工藝發展,每個朝代有專屬的美感與表現手法,而文物是濃縮了時代精神的成果,透過觸類旁通的連結,看見文物背後的時代精神。
文物如同鏡面,映照它的身世縮影;文物是大河,淘瀝時代的反影。文物不是冰冷的存在,凝視它,你會靈光乍現如與迢遠時光中的某一感動素樸相見。
跟著鄭穎的文字遊歷故宮,如同趕赴一場又一場的盛宴,於文物面前聆聽它們的身世與記憶,觀看它們的美好與滄桑。
在時代洪流中,沒有一個人能脫離自身時代之精神,器物亦然。人的生命有限,器物則可於時間流轉中,帶著時代的印記往前走,千年以來,我們凝視一件件瓷器、一幅幅巨碑山水、堆疊時光的漆器……它們以身世與故事撫慰我們心靈,同時找回安定力量、諦聽內心聲音。
目錄
推薦序——我真是聽得神搖意奪、顛倒迷離、抓耳搔腮/駱以軍
自序——我想把臺北故宮最熠熠生輝的珍寶,放入您的多寶格中
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盤:我心中永遠的風和日麗
《寒食帖》:千古文人一東坡
漢代玉舞人:纖纖掌上舞
《谿山行旅圖》:尋找人在天地間的位置
灰陶加彩仕女俑:故宮第一美人
定窯娃娃瓷枕:瑩白類雪
建窯:幽暗美學
南宋官窯:我的美麗與哀愁
《宋人書房》:自己的房間
毛公鼎:國之重寶
《唐人宮樂圖》:蓬萊宮中日月長
《明皇幸蜀圖》:真耶!夢耶!
《祭姪文稿》:在世顏體第一
多寶格:皇帝的玩具箱
鬥彩雞缸杯:從青花到鬥彩
康熙琺瑯彩瓷:清宮一絕
雍正琺瑯彩瓷:詩書畫印,金成旭映
乾隆琺瑯彩瓷:華麗諸景
《南薰殿圖像》:有圖有真相
《早春圖》:既秀且媚
《貨郎圖》:百物擔來一擔強
翠玉白菜:寶石盆景
《鵲華秋色》:一封跨越時空的情書
《富春山居圖》:永恆的山水
《容膝齋圖》:無人之亭說倪瓚
緙絲:通經斷緯
南宋山水小品:流風所及,如沐春風
《溪山清遠》:澄懷觀之,臥以遊之
極可愛翫:清宮舊藏鼻煙壺
《漢宮春曉》:流動的快樂頌
明代漆器:堆疊夢境
明四大家:從禮物到商品,兼說唐寅
從文徵明到文震亨:小時代的日常
天香茄楠:如金堅毅,如玉溫潤
《具區林屋》:魔幻寫實的王蒙
《快雪時晴帖》:夢裡尋夢的奏鳴曲
內文試閱
《祭姪文稿》 在世顏體第一
藉著臺北故宮院藏的兩件國寶,我們走進大唐,感受時代的氛圍。那帶著冶艷卻寂寞的《宮樂圖》,青綠金碧卻叫人悔青了腸子,寧可是夢的《明皇幸蜀圖》,入宮、出宮,無一不是大唐盛世。而此處,我想收藏入您多寶格中的文物,從裡而外都透著強大的哀傷,然而,這強大的哀傷,卻撐起了大唐的價值。
您仍記得前文問您的問題麼?想起大唐,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我讀中國文學史時,對於唐朝,第一深刻如烙印一般的是唐詩:初唐四傑,一入壯闊的邊塞詩,兼以隱逸的田園山水詩,乃至晚唐宮體詩,這初、盛、中、晚的起伏,似同兒童用一筆、一條線率性畫出山的形狀。開筆已經氣象不凡,是陳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而後高音一個拔起,山形狀闊,完全是巨碑的氣勢。然此氣勢於安史之亂後,唐詩一入寫實,新樂府「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白居易、韓愈、柳宗元,不論詩或文,我們可以感受到汩汩而流的真氣竄動著。這構成巨碑山體的大唐氣象,難道只是皇帝雄才大略,四方征戰,開疆闢土達成的嗎?只要將此大唐國寶放到您的面前,說說他的故事,您便知曉所謂大唐氣象,或這壯闊的山體,其實是由許許多多剛強堅毅的岩石巨擘構成,是無數的文人、知識分子所集結而成的大唐思維,所扛起的啊。
顏真卿,我們初初學習書法、練字,有許多人是從臨摹顏真卿、柳公權開始。他倆,一個剛毅豐碩,一個秀骨臨風;再加上初唐的歐陽詢,元代的趙孟頫,同為楷書四大家。顏真卿的《祭姪文稿》又被盛讚為,繼王羲之《蘭亭集序》的「天下第二行書」。無論書體與成就,顏真卿皆為中國書法史上響噹噹、卓然有成的大家。然而,這份《祭姪文稿》卻點亮一個為我們所忽略,被掩蓋於書法大名之下,他貞烈血性的知識分子風骨。
公元七○九年,顏真卿出生在山東臨沂。三歲喪父,家貧,由母親撫養長大。一如中國歷史上許多偉大人物的典型歷程,幼年的他,不忍添加母親負擔,史書上記有,他「貧乏紙筆,以黃土掃墻,習學書字」,意即將黃土和泥,塗抹於牆上習字寫字。如此少年,二十五歲便以進士及第,後來一路官至刑部尚書,受封魯公,因此,有顏魯公之稱。我們熟知的,大唐是詩歌的時代,然而,我們卻常常忽略,大唐盛世亦是書法勃發的時代。杜萌若在《當書法穿越唐朝》論:「唐書之勝,勝在氣象,大師多,名作多,真草篆隸行,每種書體都有頂級專家和頂級經典。」大唐接續魏晉書法成就,於楷、草、行書並出的基礎上,甚至能出現與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等量齊觀的書法大家,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虞世南、褚遂良,這是極其不易的事。尤其唐人尚法,連書法也有其規矩度式;楷書一體,中正平和又落落大度,正像大唐氣象。顏真卿的書法就出現在大唐的氣象裡。他初學褚遂良,後學張旭,褚遂良字字玉潤,溫雅大方;張旭卻變化萬千,自在如遊雲。五十歲之後的顏真卿累積開創出端莊雄偉、遒勁有力的一家之體。我每每覺得這是品德與人格特質豢養出來的書體,老話說:字如其人。習書練字,必定言道:「見字如面」,或「書為心畫」,正是如此。
我於大學讀中文系,一年級有一整年的書法課,老師一開學先叫我們什麼也不做,先磨墨。磨了三個星期,把一群十八歲青年的浮躁稍微磨平一些,再叫我們只寫橫的一筆、豎的一筆,不斷寫著,又寫了三個星期。一個半月過去,老師叫我們拿毛筆寫出自己平常的字,同學一一上前,老師則給每為同學介紹一位書家以及此書家的字帖。五十個學生,幾乎全不相同。我至今感念這位老師當日介紹給我的鄭文公、鄭羲下碑,我一開筆臨摹就喜歡。三十多年過去,這字帖有了我的生命記憶,我寫出自己的字。寫字之於古代文人,更是一整個潛移默化歷程,古人天天寫字,字字都是真跡,絕對不是列印,或選擇電腦字體。字便是一個人的另一張臉,當然見字如面:德行、翰墨、文章,學識全都渾然一體。
那是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安史之亂爆發,河北多郡於短短時間內紛紛瓦解,無數人流離失所。當時,顏真卿與堂兄顏杲卿,一個駐守常山郡,一個守著平原郡,兄弟二人遙遙呼應;顏家軍不只牽制住敵軍力量,更一舉扭轉了亂事以來唐朝軍隊的劣勢。而顏杲卿的兒子顏季明,便往來兩郡之間聯繫。天寶十五年(公元七五六年),史思明率領叛軍攻陷常山,顏季明被叛軍斬首,顏杲卿遭押至洛陽。他見安祿山,忍不住怒憤,將安祿山痛責一番,隨後被安祿山殘忍殺害,安史之亂中,顏家就有三十餘人被殺害。直到兩年後,顏真卿才有機會遣人至河北尋找兄弟和姪子的遺骸,最後,也只能尋得顏季明的頭骨以及顏杲卿的部分屍骨。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他寫下這篇遲來的祭文。
許多初學書法者,都是從顏真卿工整的楷書字帖開始練習,但此聞名天下,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姪文稿》,卻是一篇飽含悲痛、哀傷欲絕的篇章。文章一開始我們就感受到強忍鎮靜,其實滿目瘡痍的心緒,他先敘述自己的身分,以及姪子季明自幼聰慧,可以視之朝廷宗廟瑚璉之才,其文字節奏舒緩,筆墨節制淡然。然而,一轉而入祭文內容,字形愈大,筆畫愈來愈粗,墨也愈加濃重起來。尤其寫到:「賊臣不救,孤城圍逼,父陷子死,巢傾卵覆。」筆墨沉重到無以復加。他無告、質問上天:「誰為荼毒,念爾遘殘,百身何贖?」究竟是誰造成了這場災難,使你遭受如此殘害,再多的軀體也換不回一個你啊。《祭姪文稿》越往後,修改塗抹越加頻繁,字體越加凌亂,哀痛字句一而再,再而三。行文到最後,字體已近草書,如見剛毅偉昂的顏真卿書體,一下頹唐跪地,巨大的哀傷無處可藏,也無力可扛。我們突然憶起,是啊,顏真卿曾師草聖張旭。原來,本可狂狷,而顏真卿選擇剛正,及內在造化,外顯而出的方強字體,只是未到傷心之處啊。書至「撫念摧切,震悼心顏」,叫人鼻酸。其筆法圓健流暢,精神一氣呵成,書寫有提按頓挫、墨色有濃黑枯灰之變化,看著看著,令人淚潸動容。顏真卿完全忘掉了他所扛起的楷書大旗,甚至可以說是忘了書法這件事,只任著自己悲傷哀痛,於筆尖祭悼。他也許本來無意以草書書寫,卻在文章句末寫出了狂草,最悲傷最強大的狂草。
《祭姪文稿》,被譽為在世顏體第一,天下行書第二。蘇軾有言:「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盡矣。」這肯定是書法史上對他最極致的讚美了。然而,靜定細思,除了書法史上的定位,我們好像應該給予顏真卿更多的歷史定位。安史之亂後,顏真卿歷經肅宗、代宗、德宗三朝,官譽隆盛。德宗建中四年(公元七八三年),淮西李希烈兵叛,攻陷汝州,宰相盧杞素來嫉恨顏真卿,故而向德宗推薦前往賊營:「顏真卿三朝舊臣,忠直剛決,名重海內,人所信服,真其人也!」大唐竟然真的派出七十四歲的顏真卿前往招撫叛將(以五千份刻有壽歲的墓誌銘統計,唐朝人均壽命為五十九.三歲)。接下來的情節,完全即為宮鬥戲碼會出現的各種凌辱、威逼了。挖坑活埋,稻草燃火威脅,仍是威武不能屈的顏真卿,甚至撲向烈火,同樣一句話:「生死已定,何必如此多短相辱侮。」於叛軍手中,屈辱致死,享年七十七歲,卒諡文忠。「文」、「文正」、「文忠」,無論多麼尊貴正面的諡號,全是身後事了!但想當然爾,對顏真卿來說,無非求仁得仁。
《祭姪文稿》寫於公元七五八年,距今已有一千兩百多年歷史。時間長河中,書或畫因留存於紙或絹中,比起玉器、瓷器,它們受到光線、溫度、濕度等各種因素左右,更形脆弱啊。但是,在聽完顏真卿的故事後,您有沒有感覺到《祭姪文稿》好像全然無畏於時間,反而更加煥發出堅毅的生命質地呢。
延伸內容
我真是聽得神搖意奪、顛倒迷離、抓耳搔腮/駱以軍
您好,我是駱以軍。在這裡向各位推薦一本新書,鄭穎的《戀物》。
這些年,一些朋友每每見到我的本人、見到我的小說,會問我一個問題,說:「您看起來長得這麼像鍾馗,您的小說又這麼恐怖,您的妻子扛得住嗎?她怎麼可能在這樣一個整天湧動著、整天創作著所謂的杜思妥也夫斯基(Fyodor Mikhailovich Dostoevsky),所謂卡夫卡(Franz Kafka),所謂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馬奎斯(Gabriel Garcia Marquez)、魯西迪(Sir Salman Rushdie)、川端芥川大江三島,這些二十世紀西方小說的所有的恐怖噩夢。作為這樣一個小說創作者旁邊的最親近的妻子,她扛得住嗎?」有的甚至說:「她是怎麼活下來的?」
後來他們看到了網絡上我跟我妻子小孩的合照,有一個朋友竟然說:「哎呀喂,你,你這個是強盜土匪去硬擄了可憐的人家、民間的某個人家的小姐吧!」
事實上我太太,我的妻子,我也有點不好意思,公開地講她。
我的太太年輕的時候是一個古典美人,非常害羞,然後個性確實跟我的狂亂完全不一樣,她非常的安靜內向,我跟同輩的創作朋友們的聚會,她幾乎沒有一次參與。
其實這十幾二十年的生命都不容易,但是我也確實會有一種疑惑:她是怎麼樣可以把自己弄得好像《紅樓夢》裡面的妙玉,《紅樓夢》裡面的人兒一樣,還是乾乾淨淨、細聲細氣。但恰好就是這一次的機緣,我自己細細讀過整本書的文字,關於臺北故宮,我看到她娓娓講述,才知道二十年來她的心靈祕境、她的祕密花園,非常不可思議。
「臺北故宮不就是一個已經非常老舊的博物館」。進廟欺神,我們在臺北,並不覺得臺北故宮有多了不起,但知道它收納了八十年前,那些所有離散、逃亡的大故事,當年被裝箱封裝,用船艦匆匆運來臺灣的這些國寶。我自己聽過鄭穎講過其中的一些故事,我真是聽得神搖意奪、顛倒迷離、抓耳搔腮。
那麼美,每則故事都像一格抽屜,打開後一個一個綻放出那麼繁華、耽美、對美的狂執追尋。
曾經的帝王、大藝術家,心靈如此讓人心醉的、心碎的這些山水畫家,那些不知名的燒窯瓷器工匠,他們在那不同形態的偽宇宙裡做著金光燦爛的夢境,宇宙漣漪般的夢境、往事霸圖的夢境、寂寞的夢境,恐怖亂世,靈魂無以寄託,而找尋那明亮沉靜的、極薄的瓷胎,極妖幻的筆墨,那愈遠愈淡的山中,空曠的夢境。
我聽過她講汝窯的「雨過天晴雲破處」,她講到漢代玉舞人那種,漢代人他們如何對人在時光中流動的姿態、動靜,他們的一種印象派。我聽過她講《谿山行旅圖》,驟然開闊,天地的全景,人如此渺小,我聽到她講大唐仕女俑,唐代的輝煌、恣意、爛漫、動感。
我聽過她講定窯的「大色為白」、建窯的星空燦爛,我聽過她講雍正琺瑯彩瓷那種「不瘋魔不成活」,一個高度內在美學與西方技藝的衝撞的一個實踐。我聽過她講「毛公鼎」,拉遠到文明起初時刻的國之重器,那珍貴的銘文。我聽過她講顏真卿的《祭姪文稿》,那種悲壯,下筆如鬼神,靈魂出竅,筆墨如驚魂。
幾年前我在南京的一位同父異母的大哥,他到臺北來祭拜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父親的靈骨塔。
他的成長是在南京江心洲長大,我的成長是在臺北永和,然後我這個小他二十歲的小老么、小弟,帶他去了日月潭,也去了陽明山的蔣公行館,就是蔣介石在陽明山的草山行館。
我知道我太太鄭穎喜歡故宮,於是特別規畫其中一站,請我太太,他叫「弟妹」,小弟妹,帶他去導覽,去參觀故宮。我沒跟上去,因為我那時候對這些古典的古董並沒有很在心,然後我就在外頭抽菸,等他們。大概過了一個多小時兩個小時,我這個大哥跟我太太走出來,我看到我大哥的眼瞳,像是變成了銀幣一樣,像有什麼東西夢幻地灼燒著。
他對我說:「小弟,弟妹—你媳婦了不起啊,是國寶啊!」
我不知道我太太帶他看了什麼。看了汝窯嗎?看了毛公鼎?她是怎麼跟他描述,她是怎麼跟他講這些文物的故事的?
另外一次是,我這幾年生病了,我開始非常喜歡壽山石。因為我很窮,我是個窮鬼,於是我只能收一些淘寶上賣的破石頭,後來因緣際會,認識了臺灣一群收藏壽山石的老先生,都是超神祕超強的高人。
他們裡頭有一位是福州當地有名的工藝美術大師,石癡先生,還有一些老藏家,其中有一位頂級藏家是華人世界,也就是這個世界上收藏林清卿的薄意雕最大的藏家,還有一位江亭先生,在大陸壽山石的一個論壇上也是明星級的人物,他們都非常厲害。
所以我那時去他們的聚會,就像一個幼兒園學生,都不敢吱聲,他們跟我分享林清卿的雕刻,甚至還有楊玉旋的雕刻作品,如夢幻一般。
有一次他們聽說我太太對這些瓷器頗喜歡、頗有研究,我們便組建了一個團,大家在臺北故宮的樓下集合,由我太太幫大家導覽。
我那時候是第一次跟在旁邊聽我太太講。聽到這些高人,這些超級高手,這些壽山石的高手中的高手,眼高於頂的這些收藏家,他們全部跟我一樣聽得抓耳搔腮、迷幻不已。我聽到我太太一路從最古老的瓷,然後一路講到大廳,講到最美的汝窯,講到南宋官窯,講到定窯,講到鈞窯。
主要講到汝窯的時候,突然汝窯的光—它獨特的天青色—好像從夢境中整個暈散出來,所有的老先生和我都好像喝醉了一樣,在一個夢裡面。
那個時候我才體會到,如同後來我再看到這本書,我太太鄭穎,她講臺北故宮真的是帶著感情,帶著愛,帶著戀慕,在一件一件的講述這些藏品。
我非常喜歡波蘭小說家布魯諾.舒爾茨(Bruno Schulz)的一部短篇小說,叫《肉桂色小鋪》,這是一部非常悲傷的小說。故事講述黃昏的時候一個小男孩,他爸爸帶著他,要去觀賞在他們小城廣場的馬戲團,正準備要上演時,他看到馬戲團在暮色中,各式各樣的漂亮的浮在空中的氣球、星星、騷亂的人群。
但是他爸卻在這個重要的時刻,臉色像卡夫卡小說裡的人物那樣。
布魯諾.舒爾茨的小說,有很多這樣父親的形象,就是一種錯愕的、呆滯的、眼神空洞的,其實是被外面世界非常巨大的暴力給傷害了、失語了。這背後有一個一九三○年代左右歐洲屠殺猶太人的背景,布魯諾.舒爾茨後來也是死在納粹軍官的槍下。
這個故事的展開就是從這個小男孩在這座城市裡開始,滿遠的距離,他開始跑。他為了抄近路,走到了一個區,這個小區應該就是城市裡比較老舊的區域,有一些妓女站街,其實是一個不太適合小孩子闖進去的地方。
可是這個小區有很多類似琉璃廠的小店,這些小店的標誌就是門口會掛著一個黑色的木板,所以叫「肉桂色的小鋪」。
這種小鋪子很像阿城先生講過,他小時候在琉璃廠常見的。他們的伙計好像有一半的臉在燈光中,一半的臉在暗影中,臉上都帶著禮貌,然後很銀白的那種臉,中年人的臉。
重點是在這些小鋪裡,這個小男孩會看到讓他非常著迷的各種物品,包括那些不知名的已經不存在的國家的郵票,包括有孟加拉來的水晶盞、玻璃做的燈飾,包括有南方來的植物的球莖,甚至大麻的種子,包括有活的蜥蜴、蠑螈,或是我們講恐鳥、大嘴鳥的蛋,包括有裝在一個罈子裡的侏儒。
包括有匹茲堡產的,就是歐洲的一個城市,那個年代專門做的鉛皮製機械上發條的玩具小汽車或者玩具小兵,還有天文望遠鏡、顯微鏡,包括有中國的瓷器、剪紙窗花,和一些靛青的顏料。
最重要的是,還有一些看起來對這個小男孩來講,遠超出他能理解的古老書籍畫冊,甚至有一些春宮圖。這個故事我就不多說了,這個小男孩後來穿過了迷宮般的肉桂色小鋪群,他迷路了,他在這個城市裡迷失了,慢慢忘記了他原來的任務。
到天快亮的時候,他還沒有回到家,他父親好像還在前一晚的傍晚,仍然在馬戲團旁邊,像一隻鳥立在那邊等著他,帶來證明他身分的身分證。
這個小說其實是一個弄丟了父親、很哀傷的故事。我自己這幾年也會感受到,我們好像經歷了二十世紀,現在二十一世紀也過去二十年了,我自己承接了這些西方二十世紀最新的文學藝術思想,我們從電視、電影的時代到了電腦網絡的時代,現在訊息完全就像《心經》上講的,就是「夢幻泡影」,所有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每天都像朝花夕拾,不斷地在你的眼睛前面綻放,又幻滅掉。
很多時候你會覺得很像《肉桂色小鋪》,布魯諾.舒爾茨的小說,某一種空曠的、比較抽象的意義上,好像你弄丟了自己那個受了苦難的父親、你找不回那個父親,或者說原屬於父親之前的、神祕的、一個小鎮的男孩,好像這些櫥窗小店的櫥窗,既可以讓他看見過去,追憶似水年華,又可以讓他看見外面的、未來的、將來的、還沒有來臨的世界。
包括天文望遠鏡,包括顯微鏡,這些最新的事物,他的心思是在這樣一個好像巴洛克式的,一層覆一層,百感交集、難以言喻的繁華狀況中,混亂著。
這個心情下,我覺得我應該靜下來,我也推薦朋友們靜下來,可以讀一讀鄭穎的《戀物》,他就很像小男孩可以走進去的,那個讓你眼睛錯換迷離,可是又安靜沉思的,不同時光的故事。
你會覺得是在一個放置了許多不同時光中的迷宮花園裡穿梭遊園,或許你會像穿著潛水裝,背著氧氣瓶,跟著她潛入歷史的深海,打撈那三千年前、兩千年前、一千年前、四百年前、兩百年前,那些巨大沉船的艙體,那些栩栩如生,彷彿就活在昨天而已,那些精緻發出神光的文明,像它的副標題「看見歷史的滄桑與時代的美麗容顏」。
或許在我們正經歷解離、分崩離析、惘惘的威脅,彷彿一百年的心靈痛苦不斷反覆重回,這時,一篇一篇讀完這本書,也許能讓我們內在的那隻節拍器,或對人類文明造夢追尋美與粲然發光、永不放棄的創造力有更安靜、安定的想像。
我是駱以軍,在這裡向您推薦鄭穎的新書《戀物》編輯推薦
凝視文物,在時代的縫隙找回美好的生命質地
◎文/麥田出版編輯 陳佩吟
故宮博物院是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翠玉白菜、毛公鼎,國寶級的藏品是多數人都能朗朗上口的物件,但您可曾細細凝視過它們?在翠玉白菜晶瑩剔透的光澤下,是瑾妃嫁與光緒時,從母家帶來的祝福;而毛公鼎上的三十二行字,則是傳予後世的諄諄告誡與期待。
閱讀《戀物》,第一篇就讓我流連駐足,汝窯為宋代的產物,關於宋代,除了蘇東坡的盛名,從前只知宋代文人主政、積弱不振、醉心理學,直到在書中反覆翻了好幾次,才知汝窯底部飽滿的成色,正與宋代人堅持的「慎獨」有關,即使是眼不所及之處,匠人依舊讓它於人後,也同於人前一樣美好、始終如一。原來,凝視物件,真的可以從時代的縫隙間探見當代的精神。
邀請您乘著鄭穎的文字,在這些歷久不衰的國寶文物中,看見那些不曾發現的美好。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鄭穎
一九六九年生,澎湖人。 一路悠遊於古典與現代文學之中,取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現任教於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其以歷史小說為中心,曾著有《野翰林:高陽研究》、《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66:高陽》、《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物志:從古典到現代的文學「物」語》。 身為一個對歷史與文物、文學與藝術有精細體會的戀惓者,本書以「物」為出發點,除可見文本與器物的精緻美感,更進一步尋探古典文學到現代文學中文人與物的依存關係。時光迢然,人世滄桑,凝視「物」,進與千百年的哲思美感相見,回到文人心靈的所在。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