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獨家預購優惠】希望:教宗方濟各親筆自傳
-
水泥工阿鴻親授30年實戰工法學:基礎放樣、排水設定到進階泥作,完整解析步驟流程,監工、施工不出錯!
-
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幽靈帝國拜占庭(二版):從羅馬到伊斯坦堡,一窺文明的衝擊、帝國的陷落、基督教的興起、詭譎的權勢之爭……
-
從考古看甲骨:文字裡的古代中國(野生動物篇)
-
記憶台灣2:從國族政治、人文地景,見證成就台灣歷史的每一步
-
測試:死後生命的世界與終極驗證(法國長銷30萬冊靈性經典)
-
你我都需要的社會處方箋:跨域共創以人為本的健康幸福指南
-
敬畏神,讓你無所畏懼:6 週領受改變你一生的智慧
內容簡介
日本歷史上的「古墳時代」始於3世紀中葉以迄6世紀末葉,由於這個時期營造了大量古墳,因而得名。
據統計,日本全國約有十五萬座古墳,其形狀有方有圓,也有方圓兼具的型態,到了古墳時代的中期則出現了「前方後圓墳」,興建規模日益龐大,最後更發展出墳丘長度在160公尺以上的巨大古墳,其中以宮內廳定名為「仁德天皇陵」的大山古墳為代表;大山古墳墳丘長度達480公尺,堪稱為東亞規模最大的人造陵墓。
由於日本政府並未開放古墳讓學者專家考古探勘,因此大山古墳的建造過程只能根據少數的史籍如《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概略了解。本書作者森浩一教授專攻考古學與日本史學,長年鑽研於前方後圓墳,對於古墳世界有獨特而深刻的理解。他從如何挑選古墳興建地點的觀點切入,剖析巨大古墳營造的技術面與文化觀;插畫家穗積和夫則以細膩的筆觸圖解龐大的古墳。藉由兩位專家圖文並茂的呈現,讓後人對遙遠而神秘的「古墳時代」不再只能想像,而能擁有更為具體明晰的影像。
作者資料
森浩一
1928年生於大阪府。同志社大學文學研究所畢業。專攻考古學、文化史。同志社大學文學院教授。近年來積極發表考古現場挖掘成果,以宏觀視野進行考察,提出新穎的見解。乃提倡各種領域學問合力解開古日本之謎的「古代學」先驅者。著有:《古墳的挖堀》、《東西考古學》(中央公論社)、《新版 古墳文化小考》、《考古學筆記》(社會思想社)、《古墳之旅》(藝草堂)、《考古學的摸索》(學生社)、《竹篾與筆》(光文社)、《巨大古墳的世紀》(岩波書店)、《通往復甦的古代之路》(德間書店)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