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線上國際書展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政治
溫特斯:作戰‧領導‧同袍,一位傘兵指揮官的戰場回憶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2025線上國際書展/外版新勢力79折

內容簡介

觸動人心的真實故事 溫特斯幾乎成了每一個觀賞過《諾曼第大空降》影集觀眾心目中的英雄 由他現身說法,填補影集沒有述說的遺珠 溫特斯究竟如何成為了一名人人欽慕的卓越領袖人物 溫特斯在戰火中教我們的領導課。這不只是一部戰爭回憶錄,更是一本關於如何在逆境中領導團隊、克服挑戰的實戰指南。戰爭是殘酷的,但也是人性的試煉場。作者溫特斯少校以冷靜而深刻的筆觸,現身說法將他曾經歷過的二戰現場完整對讀者揭露。 根據戰時日記及資料,《溫特斯》首次披露E連成員未曾被提及的細節與故事。這些資料幾乎都沒有出現在史蒂芬‧安布羅斯的成名作《兄弟連》及影集《諾曼第大空降》之中。這本書既不是對戰爭的抗議,也不是對戰爭的美化,而是一本感人的回憶錄,講述的是這位贏得E連士兵愛戴和尊敬的人物——他也因此成為了全球知名的新一代英雄人物。 索柏與溫特斯的領導風格,凸顯出E連內部最佳和最差的領導能力之差異。他身先士卒,在諾曼第轉身對部屬說了一句:「隨我來!」領導官兵在面對強悍敵軍的當下,正確發揮日常訓練的成果。他以「堅持不懈!」鼓勵所有人不要輕易放棄,讓原本不確定的想法,轉化成堅定的意志。 溫特斯初任軍官所帶領的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因為原文Easy的關係也可以翻譯成輕鬆連,但他們的任務從來都不輕鬆。在《諾曼第大空降》影集大受歡迎之後,E連被人們以「兄弟連」所銘記。他們在解放歐洲的戰爭中承擔超過150%的傷亡率,一句「我們對包圍習以為常」讓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溫特斯少校作為E連的傳奇性指揮官,本書將由他親自講述戰爭以及領導統御能力的養成歷程。 凝聚團隊,鼓舞士氣:在面對索柏連長的蠻橫管理與要求,溫特斯凝聚基層官兵的注意力,集中心力在訓練及演習,成功在最後贏得阿兵哥的不離不棄。 逆境淬鍊領導力:在諾曼第的布里考特莊園、在荷蘭的十字路口、在阿登的巴斯通、在最後巡邏的哈根努、在鷹巢所在地的貝希特斯加登,溫特斯都以卓越的領導能力,完成所有上級下達的任務與使命。 領導力的永恆啟示:成功的領導統御能力,凝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官兵,為一個共同目標——身邊的同袍——而戰。 這不但團結了所有人,也為部隊的戰力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從多次臨危授命要506團去應對危機,就知道E連所展現的戰力是獲得肯定的。

目錄

作者序 平裝版前言 序言 第一部 弟兄們 第一章 一切的起頭 第二章 E連一點也不輕鬆 第三章 從本寧堡到尚克斯營 第四章 心比天老 第二部 進入阿基里斯的時期 第五章 命運之日 第六章 卡倫坦 第七章 荷蘭 第八章 島嶼 第三部 戰爭的黑暗煉爐 第九章 中場休息 第十章 再度被包圍 第十一章 最後的巡邏隊 第十二章 勝利 第四部 烽火歲月後的平靜 第十三章 占領 第十四章 歸鄉 第十五章 史蒂芬.安布羅斯住這 第十六章 反思 附 錄 培養刺刀尖下的領導統御學

內文試閱

第二章 E連一點也不輕鬆 塔可亞營前稱通斯營,是五○六傘降步兵團的誕生地。這座營區位於藍嶺山脈的山麓丘陵間,在喬治亞州的荒野間自成一格。通斯營在改編成空降部隊訓練中心之前,曾經是舊喬治亞州國民兵營區,塔可亞是距離最近的城鎮,它隨即成為第一座傘兵訓練中心的名稱。一千七百四十英尺高的酷拉利山俯瞰著營區,這個字在切羅基語中是「自立自強」的意思。我被分發到的五○六傘降步兵團是在一九四二年七月二十日正式成軍,羅伯特.辛克中校和羅伯特.斯特耶少校分別出任五○六團團長和第二營營長。他們是最早抵達塔可亞的兩位軍官。兩人會很快就升官,並在E連的命運,以及對我個人的軍人生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辛克是西點軍校一九二七年班校友,將會在整場大戰中指揮五○六傘兵團。他是個不會含糊其辭,維持嚴格的領導統御手段,並堅決主張絕不可打破紀律的軍官。斯特耶是一名後備軍官,在一九四○年七月投入現役的行列,他稍後擔任五○二傘兵團下一個連的連長,然後在一九四二年五月前往本寧堡的步兵軍官學校受訓。位階是少校,作為辛克的主要參謀軍官,直到他在一九四二年九月接任五○六團二營營長。斯特耶少校在一九四三年初晉升中校,他的營是由營部連、D、E及F連構成,營部連包括一個通訊排、一個輕機槍排和八一公厘迫砲排,以及營部醫官與他的參謀。 經過短暫休假後,我在八月中旬抵達塔可亞。我和尼克森搭乘南部鐵路公司的列車,在塔可亞棺材廠旁下車後,就直接坐上一輛前往「通斯營」的陸軍卡車。一抵達營區,我們馬上就被帶進五○六團團部向辛克上校報到。他歡迎我們加入空降部隊,並告訴我們五○六團是一支實驗部隊——第一個從平民徵兵、並把他們訓練成精銳空降部隊的團。辛克說明,他打算把五○六團打造成美國陸軍中「他媽最好的部隊」。我向來自詡有識人之明,而辛克上校還真的是激勵人心的人物。當我第一次和辛克碰面時,他正坐在辦公桌後面抽菸,我多少感到畏懼。他帶著西點那種「就是比你強」的態度走過來,我總是會因此而覺得不安。不過,我很快發現我的第一印象錯了。辛克上校是個能力格外出眾的軍官,他對每一位剛上任的軍官都有所期許——他期待軍官做好榜樣,並且在執行任何事情時都要在前方領導。 我被分派到五○六傘兵團二營E連。當E連在一九四二年七月編成時,它的組織編裝表上總計有八名軍官和一百三十二名士兵。這個連下轄三個步槍排和一個連部組,每個排下轄三個每班十二人的步槍班,還有一個六人迫砲班。E連的每個步槍班都配有一挺機槍,每個迫砲班都有一門六十公厘迫擊砲。來自伊利諾州芝加哥的賀伯特.麥克斯威爾.索柏中尉是E連的第一位成員,也是其連長,副連長是克雷倫斯.赫斯特少尉。每個排都分配了兩名軍官,以防預期中的傷亡,並準備對應美國陸軍的持續擴編。當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自候補軍官學校剛分發、或是來自全國各地多間大學的預備軍官訓練團。除了我這個二排排長之外,尼克森、瓦爾特.摩爾和薩夫.馬瑟森共同成為E連的元老軍官,馬瑟森少尉和摩爾少尉分別擔任第一和第三排排長。 跟辛克上校一樣,索柏中尉也清楚表明,他絕對不會容忍E連出現破壞紀律的狀況。索柏告訴所屬軍官們,E連做任何事都力求第一,而且一定會做到最好。他期待E連在每個可以評量的項目都要成為五○六團的領頭羊,包括體操、道路行軍、射擊、體能狀況和野戰訓練等方面。要是投入戰鬥的話,索柏要E連能做好萬全準備。在此之前,他會好好訓練這個連,在身心各方面的準備都要達到高水準。和團長相反,索柏中尉並沒有讓我感覺到他能征善戰的印象。但他是連長,我因此下定決心做好我的份內事,把我的排打造成全連第一。 我在塔可亞的第一天就經歷了震撼教育。我在陸軍已經待超過一年,但我所有的經歷都是在更完善的營區,像是克羅夫特營與本寧堡。有那麼一瞬間,我覺得我回到新兵訓練時期,軍官宿舍是由瀝青油紙搭成的小屋,兩名軍官共用一間。宿舍沒有門、沒有窗戶、也沒有電燈,因為這個營區還在建設中,唯一的電燈在廁所裡,一切都很克難。但如果你打算成為傘兵,那你就會知道將過得很辛苦。第一個晚上我坐在那裡,蚊子大軍幾乎要把我生吞活剝。 我學到寶貴的一課,就是沒有什麼事情是不會改變的。不過你要想辦法適應,你在小地方習慣了,並期盼狀況可以變得更好。E連的最初成員當中只有少數人熬過塔可亞的考驗。根據最後任職營部和團部參謀的原E連排長馬瑟森少尉收集的統計數據,在超過四百名志願加入的軍官當中,最後只有一百四十八人成功通過接下來長達十三個星期的訓練。而在超過五千三百名志願入伍的士兵中,有一千八百人通過選拔,可跟著五○六團到本寧堡去跳傘學校受訓。你想在任何時候退出都可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從山丘上走下來,前往團部然後報告:「我不幹了。」我決定要咬緊牙根留下來,因為我想要成為最頂尖的一員。幸運的是,我的體能正值顛峰狀態,體能訓練一點也難不倒我。當在塔可亞加入E連時,我身高六英尺,體重一百七十七磅(約八十公斤)。 編成各連後,隨著官兵適應了軍旅生活,訓練也正式開始。訓練計畫持續進行十三週。剛開始幾個星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提升官兵的體能,絕大多數人都是最近才入伍,體能普遍不佳。每天要做的體操包括引體向上、仰臥起坐、深蹲、開合跳和跑步。令人吃驚的是,到了第一個星期結束時,這些人的體能開始達到空降部隊的指標。沒有辦法適應的人則被調走。辛克上校要求進行高強度體能鍛鍊——讓每一位官兵都操到筋疲力竭。每一件事情都要用跑的去完成,包括長達六英里來回跑酷拉利山頂。每天都有障礙訓練、體操、無窮無盡的體能訓練、背或不背野戰背包的九英里行軍,刺刀、步槍和機槍每天不離身。二兵羅伯特.T.史密斯便發現隨著每一天過去,訓練越來越艱辛。他提到障礙訓練包括「各式各樣的新奇裝置,設計目的是讓你身體的每一條肌肉都會運動到。」 塔可亞的所有士兵都是以平民的身分報到,然後直接展開最初的「新訓」生活。他們的動機不外乎空降勤務的額外加給,以及渴望和「菁英」待在一起的想法。五○六團可以只保留它想要的,然後將剩下的人員送到其他陸軍單位。它是第一支有權力這樣做的單位,不論是軍官、士官還是士兵都一視同仁。表現無法符合空降部隊嚴苛標準的人,就會被派往「W連」,接著迅速被送往其他部隊。W連是一個特殊單位,編成的目的是要接收部隊,但也要把那些體能不合格、或是在訓練期間「出局」的人送走。幾乎每天都有人成群結隊來到營區,進行比他們在接收中心經歷過更加詳盡的體能評估過後,就會分發到五○六團的其中一個單位。部隊在營帳過夜,直到陸軍興建足夠的臨時營房為止。軍官剛開始是住在尚未完工、沒有電燈的小屋,下雨時就會泥水橫流。每天晚上都冷得要死,都需要蓋兩條毯子。 定期跑步往返酷拉利山這件事,需要官兵的體能維持在最佳狀態。在營區的閱兵場上,高聳的酷拉利山矗立在眼前,雄偉壯觀。一個星期三或四趟的上山三英里,下山三英里,成了我們體能訓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跑步異常艱苦,是真正的致命殺手。要把整個連帶到酷拉利山上,你領著連上弟兄慢跑,一邊精神答數,然後當你感覺到隊伍因為壓力而開始分散,你就把腳步放慢,回到「齊步」行軍;等到隊伍再度靠攏,部隊官兵呼吸回到正常狀態,你又重新加快腳步,回到慢跑。登上酷拉利山的最後一哩路通常是齊步行軍多於慢跑。在一場登上酷拉利山頂再返回營區的自由跑比賽中,我不記得有誰真的能夠用「跑」的到酷拉利山上。來回跑酷拉利一趟的紀錄是四十二分鐘,我自己的最佳紀錄則是四十四分鐘。我根本不是什麼跑者,要咬牙堅持才能完成。 當E連沒有跑上山的時候,索柏中尉就會要求我們跑障礙訓練。在大部分的體能訓練中,障礙訓練是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的練習,每名士兵都得在三分鐘內完成。有些人總是無法做到,他們隨即就被踢出五○六團。障礙物有各種形式,變化多端,但每個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靈活度和體力才能克服——所有障礙物的設計都是要鍛鍊跳傘和面對冗長戰鬥時必須運用到的肌肉力量。強化臂力的方法是在一個水平架設的梯子上,只能以兩手交錯抓握的方式通過三十英尺長的水池。一個導致許多人被踢出連隊的特殊障礙是一堵十英尺高的原木牆,要自己想辦法爬上去,不能有其他弟兄幫忙。有一名軍官想要喘口氣,於是就躲在牆後面,直到下一個連隊通過這裡。不囉嗦,這位軍官沒多久就被踢出塔可亞了。在每個各別的障礙之間有需要跑步越過的山丘,需要穿越的壕溝,以及需要直接跳躍過去的溝渠。任何人完成這些課目後,早就已經累得不成人形。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通過這些障礙不費吹灰之力,每位士兵的個人耐力都有顯著改善。 要說塔可亞的訓練強度有多高,這只是保守的講法而已。辛克上校堅持採最高標準,所有人員都是精心挑選出來,而且隨時會被替換,他決心要打造出美國陸軍最精銳、訓練最紮實的單位。在一個星期內,團裡面的每個連都熟悉了制式教練、來回行軍,以及依照兵器手冊操作各人配置的槍械。就我在克羅夫特營和軍官候補學校的經驗來看,跟其他更為艱辛的訓練相比,制式教練可說是令人愉快的消遣活動。野外狀況下的體能訓練要求更高,穿越喬治亞州鄉間的二十五英里健行取代了十英里健行。我們進行的第一場夜間行軍距離是十一英里,索柏中尉要求這樣的耐力檢測要搭配飲水規範:在行軍結束前,所有士兵水壺裡的水一口都不准喝。除了野戰行軍以外,陸軍的志願役士官會負責授課,內容有武器、戰術和跳傘訓練。其中一件需要花點時間來適應的事情,就是刺刀訓練。完成第一次練習過後,你心裡就會不停地深思。把刺刀插進人身體裡,不是一件你可以輕鬆以對的過程。我之前曾經練過摔角,徒手格鬥並不會讓我感到不安。但是要把鋼製的刺刀插進某個人身體裡——多少需要調適。 塔可亞也有模擬用的跳塔,高三十四英尺,能夠讓迫切想要成為傘兵的人練習跳出、引導降落傘和著陸的必要技巧。與實際跳傘相比唯一不同,就是少了離開飛機時螺旋槳造成的強勁氣流。爬上跳塔後,每名傘兵都要綁上降落傘套帶,連接到一條十五英尺長的布帶,也就是引張帶。這條引張帶本身連接在一組滑輪上,滑輪再安裝在一條六十英尺長、通往地面的纜繩,士兵就會在纜繩的終點重重著地。傘兵在跳出假門時,需要擺出正確的姿勢,並做出適當的動作,以專注在跳傘的基本原理,好避免在著地時受傷。另一個訓練站則有懸吊的套帶。綁上套帶後,士兵就會懸掛在那個裝置上,各兵下身的各個部位被壓縮,並感覺到來自各種不同方向的拉扯。綁上套帶懸空後,我們每個人都要練習跳傘五點——檢查身體姿勢並數「一秒鐘、兩秒鐘、三秒鐘」、檢查傘衣和跳傘姿勢、背對風、準備著陸、著陸。

作者資料

理查‧迪克‧溫特斯少校(Richard “Dick” Winters) 1918年出生在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近郊。他是成軍初期被分發到101空降師506團2營E連的軍官之一,在諾曼第「大君主作戰」時跳傘進入法國,並指揮了如今以「兄弟連」著稱的部隊。他帶領部隊經歷了突出部戰役,並攻佔了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在巴伐利亞的度假勝地。1945年11月退役,在韓戰期間短暫回役,之後他回到了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座小農場,並成為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溫特斯於2011年辭世,享壽93歲。 科爾‧C‧金西德(Cole C. Kingseed) 有30年軍旅生涯經歷的美軍退役軍官,曾在多個指揮和參謀職務上任職。他獲得了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國家安全與戰略研究碩士學位,並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西點軍校任教,並擔任軍事歷史學科主任四年。金西德著作等身,曾撰寫約40篇有關企業和軍事領導力的文章,著有《艾森豪威爾與1956年蘇伊士危機》和《榮耀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鬥領導力》等書籍。他創辦了一家領導才能培訓諮詢職訓公司Brecourt Leadership Experience, Inc.,並擔任公司的負責人,客戶包括通用電氣、房地美、國際紙業公司和拜耳公司等。

基本資料

作者:理查‧迪克‧溫特斯少校(Richard “Dick” Winters)科爾‧C‧金西德(Cole C. Kingseed) 譯者:于倉和 出版社:燎原出版 書系:戰爭歷史 出版日期:2025-02-12 ISBN:9786269915767 城邦書號:A5290038 規格:平裝 / 黑白 / 41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