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5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百工計畫: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工作能嚇倒我,如果有,就閃電換工作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百工計畫: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工作能嚇倒我,如果有,就閃電換工作

  • 作者:藍白拖
  • 出版社:大塊文化
  • 出版日期:2025-11-01
  • 定價:580元
  • 優惠價:79折 458元
  • 書虫VIP價:458元,贈紅利2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3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 網紅藍白拖,歷時兩年,經歷一百份零工、一百位雇主、一百種同事,打破傳統上班族的自我侷限,實踐人生的新意義! ☆一百份打工紀錄,是「行為藝術」的散文,也是「人性需求田野調查」! ☆ 一份工作,就是一個世界;透過一百份工作,看見一百個人生的宇宙,激發你對人生的想像,補充你對社會的認識! 臺灣各行各業都難以像過去一樣招聘到工作人員,已經是重要的現象。 太多人不願意讓自己成為過去傳統社會所定義、規劃的上班族,找一個長期穩定的工作,而寧可另有自己對人生的新想像、新需求! 知名網紅,藍白拖,從兩年前展開了一場的另類「壯遊」,不但是壯年出外打工,並且選擇打短工! 他花了二十四個月、換一百個工作,也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一直找陌生人代班的奇才保全、要員工記得去滑手機的老闆、溫暖人心的臨時演員、工作到原地昏倒的同事、買下三間房的百貨人偶⋯⋯ 現在,在網友的敲碗期盼下,藍白拖的兩年人生壯遊,堂堂集結成冊! 《百工計畫: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工作能嚇倒我,如果有,就閃電換工作》一方面是藍白拖作為網紅重新認識社會的「復健」。另一方面,則是他作為內容創作者對「一技之長」的重新思考。 長久以來,社會對工作普遍觀感是「全職才是正經事,兼職打工不可靠」。這種話藍白拖聽過,也曾經深信「證照才是一技之長的證明」,而考了六張證照,但沒有一張派上用場過。 這次,他選擇幫自己的人生倒帶——倒帶一百次——從一技之「嘗」開始培養一技之長。 有人說他「這樣又學不到什麼專業技能」。 但真正走過一百個職場、遇過一百種雇主、看見一百種同事,藍白拖想告訴大家一件事: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能超越所有技能的神祕能力——「適應力」。 這是一個店家大缺工時代,也是派遣的黃金時代。而藍白拖的《百工計畫》,則濃縮了這個時代的職場所發生的一百種幽默、荒謬、勵志、悲傷與溫暖。這是他用行為藝術式的書寫,展開的一場奇妙「人性需求田野調查」,也可以激發你對人生的新想像! ☆加班推薦☆(依筆畫排序) 宅女小紅|中年網美 李全興(老查)|數位轉型顧問 吳若權|作家 林立青|做工的人 孫育晴|嘉義異鄉人 彭冠宇|職場溝通學教授 葉揚|作家 齊立文|《經理人》總編輯 趙胤丞|《高效人生商學院》podcast共同創辦人 鄭朝方|竹北市長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蘇絢慧|璞成心遇空間心理諮商所所長

目錄

開工 我的工作是「工作體驗員」 1 演唱會排椅子――百工迎新典禮 2 市集撤攤――被感謝的勞力 3 百貨公司服務台――由我來超度你的情緒 4電商物流倉――通往地獄的直達車 放風時間 我是開朗的失敗者 5 共享機車清潔――工作機會多,不代表能力強, 而是懂得情報佈局 6 花藝店助手――看我的,求職加速器! 7 咖啡店、玩具店、攝影棚助手――開外掛後的反省 8 大學新生寢具搬運――一邊搬運,一邊思索自由與浪漫 9 百貨公司人偶引導――擁有三間房的打工仔 10 DM信件整理――終於,又回到大公司工作 11 講座聽眾――坐著不動吹冷氣,就能領錢 12 園藝助手――休學打工度假的學生 13 裝潢廢棄物清運――我偷瞄了一眼,大自然寫給富豪的情書 14 餐廳外場服務生――餐飲人吸的不是菸,是稀薄的自由 15 百貨週年慶支援――一箱一箱地買,一籃一籃地寄 16 旅展進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能將工作與興趣完美結合的人 17 舞台搬運――我與「勞力士」的距離 18 餐廳內場洗碗――餐廳洗碗,洗到內心頑固的油垢 19 活動cosplay 聖誕老公公――「恥度領域」展開術 20 體育賽事後清潔員――帶著偏見去工作,只會變得更不幸 21 花材搬運――我參與了上市公司創辦人的「告別式」 22 冰店內場――什麼!居然有怪老闆叫我去玩手機 23 室內裝修助手――去上一堂室內裝修課,結果是師傅付我學費 24 路跑活動支援――恰到好處的熱情,一掃而空的睏意 25 垃圾清運――一份工作要做多久,才能讓一個人成長? 26 車流流量統計――只打工一天,還要簽合約,是詐騙嗎? 27 學生服銷售――以為要大聲叫賣衣服,結果都在滑手機 28 水電進料――終於知道為什麼沒人想當學徒 29 家事清潔助手――透過清潔,看見生活的縮影 30 學校發傳單――我發的不是傳單,是有靈魂的紙 31 保全――代班代到宮廟收驚 32 登山健行隨行隊員――在台北市最高的地方工作,結果看到霸凌現場 33 大巨蛋搬音響器材――我完成了一場不良勾當 放風時間 求職困境會打擊心境 34 居家清潔――以為是來清潔公寓,結果是參加愛情公寓 35 月子餐――媽媽請妳也保重 36 餐廳打烊班――要體驗真實的餐飲業,一定要去打烊班 37 海鮮批發商――帶小孩一起工作,百工見學夏令營 38 海外房產聽眾――去聽海外投資說明會,結果真的獲利! 39 羊奶配送員――永和的星空騎士 40 走路工――坊間流傳著一種神祕的臨時工作 41 產品包裝――我看見她倒下,而整間公司沒停 42 陳列品運送――百工計畫,可以通往一百個宇宙 43 停車場管理員――再一次當保全,又再一次出局 44 餐廳洗碗――第一次遇到,直接叫我離開的同事 45 女鞋專櫃銷售――當不成女鞋銷售員,那就當「女鞋保全」 46 外燴活動――原來我也能在頂層社會,融入地這麼自然 47 冷鏈物流――以為是涼的工作,沒想到是心冷的現場 48 企業考試――有時候,人生不是輸在能力,而是一秒的運氣 49 小吃店――只是來打工,他卻把我當成「社會更生人」 50 韓式料理――遇見一位比電影主角,更能照亮人心的臨演 51 裝潢細清――我誤會了那位滑手機的年輕人 52 米粉湯――看見客人上門,很想大喊:「客人,快逃吧!」 53 電影臨演――當網紅臨演,結果被素顏推出去  54 麵包店――去麵包店當服裝設計師 55 日料餐廳――我的餐飲經驗,不是主廚想要的經驗 收工 當你打算培養一技之﹁長﹂之前,不妨先去一技之「嘗」 附錄 一百個宇宙的路徑

序跋

前言 二〇二三年,我決定啟動一個全新計畫,為期兩年,代號「百工計畫」。 這不只是一次工作嘗試,而是一場關於生活選擇與身份重建的旅程,這場計畫打破了我過去對工作的所有認知,也重新設定了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 啟動計畫之前,我的生活還算過得去,自由工作者的身份讓我能夠隨心安排時間,三不五時看著機票、查airbnb,有點天馬行空,也算自得其樂。但自由久了,也開始飄浮。每天醒來第一個念頭是「今天去哪裡吃飯」、「要不要出去玩」或「現在訂機票好像滿便宜的」,這樣的節奏雖然無憂,卻逐漸讓我和這個世界脫節。 我意識到自己長期離開職場,對真實的社會現場,變得陌生。市場怎麼運作、勞動的節奏是什麼、不同產業的人們如何說話、工作、相處,我全然與世界脫節。我甚至發現,當我好奇點開求職網站時,心裡湧現的不是興奮,而是恐懼,恐懼自己被社會淘汰、沒有任何「一技之長」。 於是,我萌生一個瘋狂的念頭,不如來體驗一百種工作吧!不以升遷為目標、不為穩定為前提,而是以「體驗」與「感受」為核心,重新理解工作與生活的關係。 不過,我很清楚,這件事我無法單打獨鬥完成,我需要夥伴,需要有後勤支援、家中小孩需要有人照顧、要給予情緒支持。這個人,就是我家裡的女主人大A。 * 我記得非常清楚,那天晚上十點多,我走進書房,準備發表我的企劃。 「我有一個很酷的新計畫。」我滿臉光芒的說。 「你又有什麼奇怪的點子?」她眼神疲憊,一邊晃著手中紅酒杯。 「我想挑戰一百份工作!」 她皺起眉頭:「你為什麼想做這麼多工作?」 我語氣激動:「體驗一百份工作,不覺得很酷,很有意義嗎?可以體驗各種工作、認識新朋友,還可以……」。 她的眼神冷靜得像一杯冷凍的紅酒:「很晚了,我們明天再討論可以嗎?」我瞬間感覺不妙,這是已婚多年的人有的本能反應。我帶著未完成的提案,默默走回自己的電腦桌前,但內心並未放棄。 其實在走進書房前,我早就找好第一份打工,連工作地點都知道在哪,但我知道我需要一份「家庭同意書」,而非與雇主簽「勞動契約」。 隔天,我換了一套策略。 * 「我昨天說的那個計畫啊(抖)……我想藉由重新工作,感受真實世界,畢竟我離開職場太久了,每天只想出門玩,也不切實際。你不是常說我滿腦只想旅行?現在我出去工作,踏實一點生活,也比較務實,妳說對吧?」 大A沉默了三秒,最後無奈點頭說:「也只能這樣了,不然我能怎麼辦。」 柔情攻勢奏效,提案通過,我順利拿到新身分「工作體驗員」。 * 隨著第一份工作開始,我發現每個職場就像一座陌生星球,每個產業、每間店、每一個老闆與同事,語言不同、文化不同、節奏不同。我從台式便當店做到連鎖日料、從高級婚禮場布到物流冷鏈倉庫、從公職考場支援員到劇組陳列人員,進入這些場域,成為一個觀察者,也成為一個參與者。 而這本書,是行走在「百工之路」,換身份感受世界。 它不只是工作紀錄,也是一份生活的樣本。你會看見台灣基層職場的真實輪廓,一群努力生活的人如何默默撐起這個城市的日常,也有幽默、衝突、體力崩潰,還有意外的溫柔、無聲的體諒與突如其來的善意。 計畫執行兩年三個月,原先預計執行完就回歸原本的身份,直到做到九十幾份的時候,我逐漸明白,這不是百份工作的挑戰,是一場百景旅程。 這段旅程教會我,不是每份工作都光鮮亮麗,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看見。我們所謂的「社會」,不是那些在新聞上發言的大人物,而是一雙雙被洗碗水泡白的手、一副副搬過百箱貨的肩膀、一句句來不及說出口的「辛苦了」。 這不是成功學的故事,不是創業心法,也不是人生逆襲劇。 這是一段從零開始的生活修行,是我送給自己的中年禮物,也是寫給每一個還在努力生活、找尋自己的你的一封信。 接下來看我,一份接一份的工作,一次又一次的體驗,生活起了哪些變化。 歡迎你,和我一起踏上工作百景的旅程。

內文試閱

1 演唱會排椅子――百工迎新典禮 脫離職場十年後,以四十歲的年齡重返求職市場,除了是「再就業」,也是一場職能測試,考驗我還能勝任什麼工作?別人會用什麼眼光看我?在這個講求即戰力的市場裡,我還被需要嗎? 我內心懷著不安,動手下載市面上的主流打工平台,沒想到,打工市場比我想像中單純許多,不用撰寫繁瑣的履歷,也不用寫五百字自我介紹。打工平台不在乎你的職場豐功偉業,只要你能來、能工作、願意配合時間,事情就成了。 這是我重新認識「勞動市場」的第一課,有些職場,不靠文字堆砌能力證明,而是靠一雙手與積極的態度。 * 我應徵到的第一份打工,台北小巨蛋排椅子,雇主沒用蘇格拉底式的提問我為何要來這裡工作?你想從這份工作獲得什麼? 我按下應徵鍵,不到二分鐘立刻回訊: 「跟您說明這是勞力工作,要協助師傅排桌椅且完成主管交代事宜,確認是否有意願?」 我當然有意願,從安裝程式到獲得工作,花費不到十分鐘,比出門下樓買早餐還快。 我選這工份有三個理由:可以看演唱會舞台後台、六小時工時、工作內容簡單。對我這位久未接觸職場的人,是理想的起點,而且一想到能窺探演唱會後台,興奮感不亞於出國探險。 報到前一晚,集合地點才在Line群組公布,帶點神秘色彩的召集方式,讓我有當臥底特務的錯覺。隔天一早,我送完小孩上學,提早半小時抵達現場,像第一次搭飛機出國旅行的世界新鮮人,心情激動到原地起飛。 集合點在小巨蛋停車場入口旁的一處空地,現場來了二十多名男生,年齡集中在二十出頭,有幾位看起來還像學生。我環顧四周,自己應該是年齡排行第二高,僅次於一位看起來五十歲的大哥。 雇主是一位中年男子,長相粗獷,給人不易親近的感覺,沒有自我介紹,也沒有寒暄,第一句話就是簡潔的:「來,簽到。」我簽到後,開始感到一絲緊張,畢竟我沒經驗,其他人看起來是打工老手,更襯托出我這位中年新人的生疏。 八點整,兩台二十六噸大貨車抵達,我們一行人像秘密行動小隊,進入小巨蛋的後場卸貨區,車上載著堆成的椅子,先有推高機把椅子卸下貨車,再人力移至演唱會舞台前排,我推估有二千張以上的椅子。工作任務是把椅子搬到舞台區、對齊水線、椅子與椅子用束帶綁好、最後抹布擦拭。這不是一份可以偷懶的任務,而是拼效率、拚體力的工作。 過程中,沒有人說笑與閒聊,現場充滿鐵器碰撞聲、膠帶撕扯聲與師傅怒吼聲。有一次我位置沒對齊,挨了一頓罵:「看不出來歪掉了嗎?你家是這樣排椅子嗎?」 我認了,畢竟我家也沒幾張椅子。這些話不中聽,但我知道沒惡意,師傅們追求的是效率與準度,沒時間讓我慢慢學習。 * 工作四小時後,我望著排列整齊的一整片椅海,心裡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終於理解,一場看似光鮮亮麗的演唱會背後,原來需要這麼多無名的勞動者,他們搬著重物、流著汗,卻不會被螢光幕看見,也不會被觀眾記住。 中午十二點收工,雇主一一唱名,大家排隊領工資,領到現金的當下,我看著手中的八百元,它是我領過最有重量的鈔票,重到讓我腰痠背痛。 回到家,大A問我:「怎麼樣?好玩嗎?」 我癱在沙發上說:「我骨頭快散了,我真的該開始練身體了。」,之後幾天,感覺像被卡車輾過,全身每一塊肌肉都在哀嚎。每走一步,都是在教訓幾天前還自以爲年輕的人。 但這種痛是值得的,就像一陣子沒運動的人,動過後會全身痠痛,身體在提醒主人有多少日子不運動。痠痛對著我說,自己還能靠身體完成一件任務,還能被社會需要、還能換得報酬;也讓我明白,我實際年齡四十歲,身體年齡卻像八十歲。 第一份工作選在小巨蛋,有舞台、有椅子,沒有比這裡更適合當百工迎新典禮的現場。

作者資料

藍白拖 旅行與打工系作家。 個性孤僻,有時懶散,遇到好玩的事物才會變勤奮。 受百工計畫啟發後,正在執行「百學計畫」,挑戰學習一百件新事物。 著有《給回來的旅行者》、《我的學號是爸爸》、《人生,不只是一場馬拉松》,以及《最勇敢的人》、《麻雀女孩》繪本。 藍白拖粉絲專頁: www.facebook.com/BlueWhiteSlippers

基本資料

作者:藍白拖 出版社:大塊文化 書系:Catch 出版日期:2025-11-01 ISBN:9786264330954 城邦書號:A1400987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8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