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為什麼大笑和打哈欠會傳染?
為什麼和他相處總是讓人如沐春風?
為什麼有些人常常都能恰如其分的回應他人、有些人卻顯得很白目?
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心有靈犀,有時候卻大嘆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所有人要逗弄小嬰兒的時候,都會使用相近的音調、語氣和重複單音,餵食小孩的大人也全都張開自己的嘴巴;朋友間愈是契合、就愈容易在同一時間開口說話、眼睛看向相同方向。這是怎麼回事呢?
鏡像神經元就是這些現象的答案,它是近來研究的一項新發現。它讓我們在情感上與他人產生共鳴,心有戚戚焉;它讓我們藉由本能的感知,洞悉周遭人的意圖;它使我們對於他人的歡喜悲傷,也能感同身受。
鏡像神經元就是「同理心」、「情緒智商」的基礎,是「愛」的能力。但是,它必須打從呱呱墜地開始接受「訓練」,才能在生活的各個面向,發揮無遠弗屆的能量……。
目錄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共鳴現象: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
我們時常會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和心情,或是被別人的情緒感染,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中存在著「鏡像神經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他人,和他人產生共鳴。甚至,我們之所以可以用直覺去預測事件的後續發展,都是因為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正常的運作著。而這些能力,對於日常生活非常重要,我們因為太過於習慣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我們能夠陷入熱戀、學會說話、與人交際,皆和鏡像神經元脫不了干係。
◎第二章 神經生物學上的發現:鏡像神經元的作用
大腦中有一類神經元會負責籌劃行為(在此稱為行為神經元),再交由運動神經元下達命令給肌肉細胞,於是人類就會產生許多動作、姿態、表情等等。舉例來說,當你想要用手抓取物品的時候,行為神經元便會為此行為產生活化,開始籌劃這個舉動需要用到的肌肉活動和神經傳導,接著將訊息傳送給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傳訊息到你手上的肌肉,讓手部執行這個動作。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行為神經元不只有動作者本身執行動作的時候會活化,連觀看其他人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都會產生活化。研究人員稱它為「鏡像神經元」,它讓別人在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觀看者也能夠感受或理解那種舉動的意義,畢竟,相同的神經元在觀看者的腦中也正運作著。
◎第三章 兒童如何反應這個世界與自閉症問題
嬰兒的鏡像神經元需要訓練,雖然出生時大腦有這樣的硬體,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讓鏡像神經元發展,它有可能會喪失其功能。嬰兒出生時,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固定的依附者,可能是親生母親,也可能是主要的照顧者。這個依附者需要為嬰兒建立正常的互動關係,接著,幼童需要遊戲的夥伴,從遊戲中學習並模擬他人的情緒、表情等等,以發展人際關係。自閉症即是他人的舉動在其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活化程度太低,然而,這究竟是先天的基因缺陷,還是後天不良環境所致,現在結論仍不明確。
◎第四章 鏡像神經元與語言
腦部的語言區,正好也是神經細胞儲存行為想法程式之處,而這類行為神經細胞就是前述的「鏡像神經元」,這可說明,當他人描述一種感受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除了能理解那樣的感受,還能產生共鳴。因為鏡像神經元居中調節,語言成為我們快速又有效率反映他人的工具。藉由理解別人的語言和自己的直覺,人和人之間得以交流,若是缺乏任一項,都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而這兩種能力,正是依賴腦中的鏡像神經元,使得你我的生活能夠如往常運行著。
◎第五章 彼此心中的圖像:反映與認同
我們與親近的人相處所引發的共鳴模式,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一種固定設置,於是關於這些人的內心圖像會在我們心裡油然而生,這種圖像綜合了想法、感受、身體知覺、渴望及情緒等各種鮮活特質。而相對來說,對方也在心裡存著我們的圖像,讓雙方能夠互相反映、回饋。我們的自我認同不僅包括了對自己的了解,還存乎他者的反應,我們需要別人的回饋來確認、調整對自我的理解。
◎第六章 調情與愛情
愛情的一項關鍵要素在於,我們能夠察覺到所愛的人的感受、情緒狀況及願望,然後大腦能夠反射,並藉由姿勢或行動作出反應,讓對方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共鳴和好感,而這涉及到一種直覺、毫不費力且不需腦力激盪及意志行為的過程。戀愛的時候,鏡像神經元會特別活躍,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戀愛對象的感受及感動。
◎第七章 互為主體性的意義空間:社群與社會之死
如果我們被所屬的社群排斥,很可能會影響到生理機制、讓人生病,甚至造成死亡。實驗指出,當人感覺自己被排斥時,腦內的疼痛中樞會活化,與觀察他人有「真正的」疼痛時所活化的區塊一樣。甚至,曾受過暴力對待的受害者,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自動完成隱含在暴力行為中的暗示──自我毀滅,而這種傾向需要經由深層的心理治療才能夠好轉,使受害者克服創傷經驗的陰霾。
◎第八章 青少年的成長機會
青少年所處的家庭和學校環境,常是決定他們人格發展和人際關係的重要場域。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無法取代電視的陪伴,只有實際與人接觸和相處才能喚起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儲存各種行為程式。令人擔憂的是,現今的暴力電玩遊戲模式卻會被神經細胞網路記錄下來,可能造成深遠影響。
◎第九章 從醫學及精神治療的角度談鏡像神經元
醫生在看病的過程中,除了病患主動敘述自己的病情,醫生還可藉著直覺感受到病患未說出口的訊息。尤其是心理及精神治療,醫病關係格外重要,醫生必須接受專業的感知訓練,才能幫助病患走出困境。在治療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際反射行為都是有益的,如果不妥善處理,將會嚴重危害到醫病雙方的健康。
◎第十章 日常人際關係與生活型態
不論是在家庭或職場,我們都需要依別人的意圖和情緒彼此進行調整,若是無法協調至平衡點,不僅會產生衝突,更可能陷入僵化的互動之中。每個人都必須適時表現同理心、多讓自己接觸美的事物,以維持身心和所處環境的健康,方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第十一章 基因、大腦與自由意志
基因會隨著接收到的訊號而調整活性,而大腦生理結構和行為之間也會互相影響、構成一個回饋系統,隨時處理人際關係中發生的狀況。前額葉負責抑制因為鏡像過程而來的衝動,也是決定「自由意志」的區塊,它依照一生中所累積的經驗和儲存好的行為程式,以便在各種情況下做抉擇。
◎第十二章 鏡像是演化的中心思想
大腦勾勒出的世界,是每個人的行動程式、和人互動以及感覺所構成,而且還非常詳盡地從各種抽象層次模型中得出推論,於是具有生命的行動者才會如此多樣化。在演化的過程中,鏡像現象可能和適者生存的原則同樣重要,生物終其一生便是致力於適應、反射與共鳴。
我們時常會能感受到別人的情緒和心情,或是被別人的情緒感染,這是因為人類的大腦中存在著「鏡像神經元」,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他人,和他人產生共鳴。甚至,我們之所以可以用直覺去預測事件的後續發展,都是因為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正常的運作著。而這些能力,對於日常生活非常重要,我們因為太過於習慣而忽略了它的重要性。我們能夠陷入熱戀、學會說話、與人交際,皆和鏡像神經元脫不了干係。
◎第二章 神經生物學上的發現:鏡像神經元的作用
大腦中有一類神經元會負責籌劃行為(在此稱為行為神經元),再交由運動神經元下達命令給肌肉細胞,於是人類就會產生許多動作、姿態、表情等等。舉例來說,當你想要用手抓取物品的時候,行為神經元便會為此行為產生活化,開始籌劃這個舉動需要用到的肌肉活動和神經傳導,接著將訊息傳送給運動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傳訊息到你手上的肌肉,讓手部執行這個動作。然而研究人員發現,行為神經元不只有動作者本身執行動作的時候會活化,連觀看其他人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都會產生活化。研究人員稱它為「鏡像神經元」,它讓別人在執行這個動作的時候,觀看者也能夠感受或理解那種舉動的意義,畢竟,相同的神經元在觀看者的腦中也正運作著。
◎第三章 兒童如何反應這個世界與自閉症問題
嬰兒的鏡像神經元需要訓練,雖然出生時大腦有這樣的硬體,但是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讓鏡像神經元發展,它有可能會喪失其功能。嬰兒出生時,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固定的依附者,可能是親生母親,也可能是主要的照顧者。這個依附者需要為嬰兒建立正常的互動關係,接著,幼童需要遊戲的夥伴,從遊戲中學習並模擬他人的情緒、表情等等,以發展人際關係。自閉症即是他人的舉動在其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活化程度太低,然而,這究竟是先天的基因缺陷,還是後天不良環境所致,現在結論仍不明確。
◎第四章 鏡像神經元與語言
腦部的語言區,正好也是神經細胞儲存行為想法程式之處,而這類行為神經細胞就是前述的「鏡像神經元」,這可說明,當他人描述一種感受的時候,為什麼我們除了能理解那樣的感受,還能產生共鳴。因為鏡像神經元居中調節,語言成為我們快速又有效率反映他人的工具。藉由理解別人的語言和自己的直覺,人和人之間得以交流,若是缺乏任一項,都會讓我們的生活陷入困境;而這兩種能力,正是依賴腦中的鏡像神經元,使得你我的生活能夠如往常運行著。
◎第五章 彼此心中的圖像:反映與認同
我們與親近的人相處所引發的共鳴模式,會在短時間內變成一種固定設置,於是關於這些人的內心圖像會在我們心裡油然而生,這種圖像綜合了想法、感受、身體知覺、渴望及情緒等各種鮮活特質。而相對來說,對方也在心裡存著我們的圖像,讓雙方能夠互相反映、回饋。我們的自我認同不僅包括了對自己的了解,還存乎他者的反應,我們需要別人的回饋來確認、調整對自我的理解。
◎第六章 調情與愛情
愛情的一項關鍵要素在於,我們能夠察覺到所愛的人的感受、情緒狀況及願望,然後大腦能夠反射,並藉由姿勢或行動作出反應,讓對方能夠感受到我們的共鳴和好感,而這涉及到一種直覺、毫不費力且不需腦力激盪及意志行為的過程。戀愛的時候,鏡像神經元會特別活躍,讓我們能夠感受到戀愛對象的感受及感動。
◎第七章 互為主體性的意義空間:社群與社會之死
如果我們被所屬的社群排斥,很可能會影響到生理機制、讓人生病,甚至造成死亡。實驗指出,當人感覺自己被排斥時,腦內的疼痛中樞會活化,與觀察他人有「真正的」疼痛時所活化的區塊一樣。甚至,曾受過暴力對待的受害者,腦中的鏡像神經元會自動完成隱含在暴力行為中的暗示──自我毀滅,而這種傾向需要經由深層的心理治療才能夠好轉,使受害者克服創傷經驗的陰霾。
◎第八章 青少年的成長機會
青少年所處的家庭和學校環境,常是決定他們人格發展和人際關係的重要場域。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無法取代電視的陪伴,只有實際與人接觸和相處才能喚起鏡像神經元的活化、儲存各種行為程式。令人擔憂的是,現今的暴力電玩遊戲模式卻會被神經細胞網路記錄下來,可能造成深遠影響。
◎第九章 從醫學及精神治療的角度談鏡像神經元
醫生在看病的過程中,除了病患主動敘述自己的病情,醫生還可藉著直覺感受到病患未說出口的訊息。尤其是心理及精神治療,醫病關係格外重要,醫生必須接受專業的感知訓練,才能幫助病患走出困境。在治療中,並不是所有的人際反射行為都是有益的,如果不妥善處理,將會嚴重危害到醫病雙方的健康。
◎第十章 日常人際關係與生活型態
不論是在家庭或職場,我們都需要依別人的意圖和情緒彼此進行調整,若是無法協調至平衡點,不僅會產生衝突,更可能陷入僵化的互動之中。每個人都必須適時表現同理心、多讓自己接觸美的事物,以維持身心和所處環境的健康,方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第十一章 基因、大腦與自由意志
基因會隨著接收到的訊號而調整活性,而大腦生理結構和行為之間也會互相影響、構成一個回饋系統,隨時處理人際關係中發生的狀況。前額葉負責抑制因為鏡像過程而來的衝動,也是決定「自由意志」的區塊,它依照一生中所累積的經驗和儲存好的行為程式,以便在各種情況下做抉擇。
◎第十二章 鏡像是演化的中心思想
大腦勾勒出的世界,是每個人的行動程式、和人互動以及感覺所構成,而且還非常詳盡地從各種抽象層次模型中得出推論,於是具有生命的行動者才會如此多樣化。在演化的過程中,鏡像現象可能和適者生存的原則同樣重要,生物終其一生便是致力於適應、反射與共鳴。
內文試閱
第一章 日常生活中的共鳴現象: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
通常在我們開始認真思考,為何自己會不自覺地回應他人笑容之前,我們早已回應了。有些現象比不當暴力更快突破他人防衛,而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充斥著這種自發性的共鳴現象。為什麼微笑具有傳染力?為什麼我們打哈欠,別人也會跟著打哈欠?奇特的是,為什麼大人拿湯匙餵嬰兒吃東西時,也會自動張開自己的嘴巴?為什麼我們跟別人說話,會不自覺採取對方的坐姿?這種奇特的傾向是以什麼為基礎,讓人類這個物種可與他人情緒或身體狀態產生共鳴?
人們可以不自覺地轉變情緒或肢體姿勢的共鳴現象,這不僅對人際往來很重要中扮演一角,在政治和經濟上,也是個頗具影響力的工具;它甚至會左右職場工作者的領導行為,決定他的成功與否。儘管共鳴現象對個人經驗及共同生活的影響不容小覷,但許多人對共鳴與直覺仍存有疑慮,這跟想像、密教,甚至跟非科學現象無關嗎?隨著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鏡像神經元,我們總算能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現象。就醫學的角度來看,反映和共鳴是最佳的治療方法;在精神治療上,它們是治療過程的根基。沒有了鏡像神經元,也就沒有直覺、同理心,人和人無法自發地理解彼此,對彼此也就無法產生所謂的信任。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為什麼我能感覺你的感覺?本書旨在介紹這方面的知識及其所產生的後果。
自發性反應是實驗室研究的對象
現在讓我們從微笑這個話題開始切入:這個話題不僅讓我們不自覺地發出微笑,也會讓我們心情跟著開朗起來,甚至一整天都心情愉快。當然我們不是隨時隨地都能感染到他人的快樂情緒,尤其是當我們的心情還沈浸在先前負面情緒的時候。然而,有一些人則完全無法回應他人情緒,因此也無法回以微笑,這些人有可能是心靈受到創傷(參見第三章及第九章)。令人較感興趣的是,大部分的正常人在仔細思考之前,早已回應他人的行為。
在鏡像神經元被發現之前,科學家已經針對人會不自覺、下意識與他人感同身受的現象進行科學研究,例如瑞典烏普薩拉(Uppsala)大學的研究人員渥爾夫‧狄伯格(Ulf Dimberg),他讓受試者觀看螢幕上閃現的臉部表情照片,然後要求受試者盡可能保持心平氣和,不要有任何表情。每張照片短暫閃現的時間為五百毫秒,剛好是半秒鐘,且與下一張照片的呈現時間間隔很短。受試者的身上連接上微電極,藉以偵測並記錄下臉部肌肉的活動。研究者關注的是,受試者臉上的兩條肌肉——臉頰上調節友善和微笑的肌肉與額頭上調節擔憂和生氣的肌肉——是否產生最細微的變化。
剛開始研究者放映的照片都是中性表情的臉孔,因此受試者毫不費力地遵從指示,維持中立的表情。緊接著突然出現一張微笑臉孔的照片,雖然這張照片出現的時間僅有五百毫秒,之後又是一連串中性表情的臉孔照片,但測試儀器記錄下一切經過:受試者曾短暫放鬆了臉部肌肉,微笑了一下。幾分鐘之後,這項實驗又重複了一遍,這次換成生氣的臉孔,受試者又發生同樣的情形:雖然受試者已盡力保持心平氣和,但掌管生氣的肌肉則不自禁地回應了。
這項實驗顯示,反映他人情緒的意願,是可以不受我們意識的控制。有時,在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要做回應時,就已經產生共鳴行為。這顯示了,當微笑臉孔的照片只出現一下時,受試者根本沒有察覺出他有看到這張微笑臉孔的照片。
這種在給受試者觀看的圖像中,短暫插入一張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曾看過、但實際上大腦卻已記錄下的圖像的方法,被稱為「閾下刺激」;這種有可能不讓人察覺到、但卻深受影響的方法,被禁止運用在廣告中。然而,在自然界和日常現實裡,則不受這項禁令約束,未被察覺出的感覺,反而扮演了重要角色。人類的大腦,在有意識的環境中,每天接收無以數計的指示和刺激。但是共鳴卻是:無論我們是否有意識到,這種感覺不僅儲存在我們的大腦之中,也會引發反應、行動預備,以及心靈和身體方面的變化。
情緒、感覺、姿態:小心被感染!
我們的面部表情及其所代表的情緒都能感染他人。我們相當熟悉這種情緒感染的現象,因此視它為理所當然。直到有天它突然不見,我們對別人說話毫無同理心的時候,才會引起注意、使人生疑。當我們一起經歷他人的痛苦,我們的反應似乎是自己也同樣遭受痛苦。在聆聽至親好友敘述接受醫療過程時,譬如拔除手指甲,我們的面容也會不由自主地扭曲。然而,這種情緒感染方式也有其娛樂性的一面:在拳擊賽場上,觀眾經常從座位上跳起來,不自覺跟著心目中的英雄揮出拳;或者是想要看到心目中的英雄能夠揮出這樣一拳時,也會不自覺地做出相似的姿勢。
凡是人們聚集之處,就經常會發生互相參與了彼此情緒和狀態的情況,並透過各種不同的身體語言,讓人曉得;通常我們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模仿或再製了他人的行為模式。我們往往不由自主且不自覺地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緒反應,彷彿得到罕見的傳染病般;稍後,我們將深入探討這種被稱為「情緒感染」(在專業術語上稱為「情緒蔓延」〔emotional contagion〕)的情緒轉移,而鏡像神經元也是其中關鍵性的角色。
共鳴現象與鏡像現象也有可能出現在日常的肢體動作中;我們經常會不自覺地模仿坐在面前談話對象的姿態或動作,尤其是與談話對話相處得融洽時,會不自覺地採取與對方同樣的姿勢。我們經常可以觀察到,談話對象蹺著腳時,另一人也會不自覺地跟著蹺腳;如果兩人中有一人身體突然向前傾,托腮沈思,不久之後,另一人也會跟著做相同的動作;如果對方突然盯著天花板的某一處,通常另一人也會不自覺地將目光移到天花板。
延伸內容
身世成謎的鏡像神經元
◎文/鄭雅薇(國立陽明大學神經科學所 助理教授、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宜蘭復健科主治醫師)
首先,我很高興商周即將出版,國內第一本以鏡像神經元為主題的書!
鏡像神經元,源起於一九九二年的意外發現,它像星星之火般,促發社會神經科學(Social Neuroscience)的蓬勃發展,神經科學家開始探討人與人之間如何互動;鏡像神經元,使得彼此的大腦與大腦之間架起橋樑,產生共鳴。筆者有幸能在恩師的指引下,進入該領域探索。剛開始的心情也和本書一樣,以為鏡像神經元,是整個社會認知的中心,大腦內似乎「到處都有」鏡像神經元的影子,同理心、模仿學習、語言溝通和揣測意圖等等,都跟它有關。隨之,衍生出自閉症的破鏡理論──自閉症是導因於鏡像神經元發展失敗的結果,更讓「鏡像神經元」一詞蔚為風潮,科學家一窩蜂似地闡述鏡像神經元的神奇效果,以為已找到治療自閉症之鑰,沉浸在自信愉悅之中。本書作者的生花妙筆,鉅細靡遺地概括近代鏡像神經元的重大進展,將硬梆梆的神經科學變得饒富趣味,是大眾認識鏡像神經元很棒的入門工具。
然而,身為研究人,我們在闡述科學論證時,必須更嚴謹,看證據說話。
舉例來說,鏡像神經元,並非一個神經元(neuron) ,而是一群具有鏡像特性(mirroring)的神經元,可在猴子的大腦內,直接用單細胞神經元記錄,而在人類大腦內,只能透過功能性磁振造影或腦波,間接的記錄其活化;而義大利神經科學家里佐拉帝(G.iacomo Rizzolatti)的研究團隊,在猴子大腦前運動皮質和頂葉下方皮質內,所意外發現的鏡像神經元,顧名思義,原是運動神經元,在猴子做特定的動作時會活化,卻意外發現它同時具有感覺神經元的特質;也就是說,當猴子看到、聽到其他猴子或人類做該動作時,也會活化。因此鏡像神經元既是運動也是感覺神經元,具備鏡像特質;其後,加拿大的神經外科醫師威廉‧赫其森(William Hutchison),本欲替強迫症或憂鬱症病患,施行扣帶迴(cingulate cortex)切除手術,他在術前先行檢查,用單細胞神經元記錄病患的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當刺針扎其指尖有活化反應,但他卻更驚訝地發現,該神經元對觀看醫生拿針扎自己的指尖時,也會活化,具有鏡像的特性;這個發現間接支持人們面對他人身陷痛苦的時候,為何能感同身受的神經機轉。
至於,為什麼我們打哈欠,別人也會跟著打哈欠?可以稱為是一種鏡像現象,或稱模擬(mimicry),但是否就是僅僅源自於里佐拉帝所發現的鏡像神經元之作用?仍未有定論!
再者,自閉症的破鏡理論(Broken Mirror Theory of Autism),是由英國的精神科醫師威廉賈斯汀(Justin H.G. Williams),和美國印度裔的神經科醫師瑞瑪恰茲朗(V.S. Ramachandran)分別所提出的假說,他們推論鏡像神經元的發展失敗,使得模仿學習困難,是自閉症的核心成因;然而,就在最近一年,安東尼海彌頓(Antonia F de C Hamilton)的團隊強烈質疑,若該理論成立,為何有些自閉症的患者仍保有模仿學習的能力?目前支持自閉症破鏡理論的研究,多局限於少數的個案,不到二十人,其代表性顯然不足;因此,目前雖可確定自閉症是大腦發展性疾病,是社會互動的障礙,但仍然不能完全確定的是,其病因是鏡像神經元的損傷,目前並沒有任何治療可以改善或「治癒」鏡像神經元。
更仔細一點來說,鏡像神經元與同理心,並不能全然劃上等號;同理心要複雜許多,它的神經機制包括: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自我與他人的覺察(self/other awareness)、認知控制 (mental flexibility)及情緒控制(emotional regulation)等等。而前扣帶迴和腦島(insula)所具有的鏡像特性,或可支持情緒感染部分的神經機制;然而,目前並沒有病人的資料顯示,鏡像神經元損傷,就毫無同理心。
鏡像神經元,是先天?亦或後天習得的?又是如何習得?仍是未解的難題!雖然美國的梅爾特佐夫(A.N. Meltzoff)和摩爾(M.K. Moore),曾發現新生兒會模仿大人嘟嘴巴、吐舌頭,義大利的皮爾法拉利(Pier F Ferrari)等人,也發現新生猴子寶寶,也會模仿學習人類的動作;但至今,我們並沒有以腦波測量新生兒鏡像神經元活化的客觀證據,更還不知道鏡像神經元,隨著年齡的增長會如何發展?環境又是如何影響其發展?
當然,無庸置疑,鏡像神經元的貢獻在於,將人與人之間如此抽象、難以捉摸的社會互動,轉化成可以測量的生物機轉,替社會神經科學的研究,打開一扇窗!更誠摯地希望這本書,能協助有自閉症孩童的父母,解開對鏡像神經元的焦慮,也期盼本書能拋磚引玉,吸引更多有志之士的投入、加速社會神經科學的研究發展,早日揭開自閉症的層層面紗!
作者資料
尤阿希姆.鮑爾(Joachim Bauer)
醫學博士尤阿希姆.鮑爾(Joachim Bauer),一九五一年生,是分子生物學、神經生物學專家、心理免疫學和醫師暨心理治療師,現為德國弗來堡大學醫院神經醫學教授,曾獲德國生物精神病學學會的Organon研究獎(Organon-Preis der Deutschen Gesellschaft für Biologische Psychiatrie)。 他也是著作等身的知名科普作家,屢屢登上德國各大暢銷書排行榜,著作包括二○○二年的《身體的記憶》(Das Gedächtnis der Körpers)、《你的心情不好,我知道》(Warum ich fühle, was du fühlst. Intuitive Kommunikation und das Geheimnis der Spiegelneurone)(商周,2005)等。
基本資料
作者:尤阿希姆.鮑爾(Joachim Bauer)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科學新視野系列
出版日期:2009-04-09
ISBN:9789866472497
城邦書號:BU0087
規格:膠裝 / 單色 / 22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