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行銷企劃 > 廣告文案
感動力:人際互動、商業經營的最高境界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感動力:人際互動、商業經營的最高境界

  • 作者:平野秀典
  •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 出版日期:2010-12-30
  • 定價:25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經濟新潮出版的《感動力:人際互動、商業經營的最高境界》改版書! 你,曾經讓別人感動嗎?還有,你多久沒有感動了? 現在這個時代,感動因為「稀少」而變得極有價值。 而且社會上追求感動的人太多,而提供感動的人卻太少。 從「長假」到「東京鐵塔」、「交響情人夢」,從安藤忠雄到宮崎駿、久石讓,日本人因為重視「心」而創造出龐大的商機,在每一種文化產業裡開花結果。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因為他們重視「感動力」。 《感動力》這本書充滿了「戲」。從迪士尼樂園的感動魔法,到創造戲劇的三要素「序、破、急」、日本戲劇大家世阿彌的人生哲學,以及日本許多個性商店的感動經營方法,讓您在閱讀的過程中,你的「感動力」將逐漸被開發出來。 您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出「戲劇」,成為「感動的創造者」,在生活、工作中創造奇蹟! 而且,你如果能「感動」別人,他/她就有可能「改變」。 作者以他十年的演員經驗,開發出「戲劇化行銷」手法,成功運用於商業行銷,因而寫成這本書。作者也時常受邀到各大企業演講,每年達200場 從物質到心靈,商務模式一直在進化;在體驗經濟時代,感覺越來越重要。 「感動力」是21世紀所需要的最柔軟、也是最強的商業能力,是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的成功心法。

目錄

◎推薦序�只有感動,才有行動!/戴勝益

◎前言  「感動力」是一種全新的力量

◎第1幕 理所當然的奇蹟

‧ 1 東京迪士尼的「魔法」
‧ 2 物以稀為貴的「感動」
‧ 3 沒展現的實力等於沒實力
‧ 4 表現力和感性是可以磨練的

◎第2幕 揭開「感動魔法」的面紗
‧ 1 感覺的方程式
‧ 2 創造「期望」和「實感」之間的落差
‧ 3 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戲劇」的方法
‧ 4 創造戲劇的三要素
‧ 5 「Happy End」打動人心

◎第3幕 「初心不可忘」的意涵
‧ 1 什麼是「時時初心」
‧ 2 把潛能發揮到極限的法則
‧ 3 因為一直都在創建中……
‧ 4 不忘「感動初心」的經營

◎第4幕 表現力
‧ 1 有出色的「performance」就會有粉絲
‧ 2 員工是表演藝術家
‧ 3 「安撫」的表現力
‧ 4 表現力的練習——笑容、口齒清晰、腹式發聲
‧ 5 「輸入」是為了「輸出」

◎第5幕 信念的力量
‧ 1 用第二人稱製造的麵包
‧ 2 你想要造福誰,帶給誰感動?
‧ 3 了解信念的形體

◎第6幕 意識的力量
‧ 1 「意識力」開啟潛能的大門
‧ 2 意識與自我觀察
‧ 3 藉由「當事人意識」回憶感動
‧ 4 自我角色分派

◎第7幕 表現的責任
‧ 1 在生日這一天
‧ 2 相遇
‧ 3 櫻花之舞
‧ 4 感動的訊息

◎後記  感動是心之流轉
‧ 1 感動製作人的工作
‧ 2 心之流轉:與「心友」的往返書信

◎謝幕

◎參考書目

序跋

前言:「感動力」是一種全新的力量  ◎文/平野秀典

  「你曾讓別人深受感動嗎?」

  如果有人這麼問你,你會怎麼回答呢?

  我想,在略微猶豫之後,大部分的人大概都會回答「有」吧。

  為什麼會猶豫呢?那是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人這樣問過你吧。

  事實上,在我們呱呱落地時,我們都曾用我們的笑臉、存在,讓我們的父母和周遭的人感到無比感動。

  然後,第一次學會走路時、小學入學時、贏得比賽時,以及踏入社會,透過良好的工作表現等等,下自小感動上至大感動,我們一路走來應該提供了為數不少的感動才對。

  我們或者因為不習慣對他人適度表達自己的喜悅,或者只是因為缺乏知覺,但是事實上,我們曾讓某人深受感動的可能性也許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

  讓人深受感動的力量,我稱之為「感動力」。

  人類似乎是打從出生的那一瞬間,就擁有這種力量。

  而且,只要轉個方向,「感動力」就會變成「也會感動自己的力量」。

  另外,「感動力」還是二十一世紀的新商業能力。

  那麼,什麼是過去的二十世紀的商業能力呢?
答案是「戰鬥力」。

  擊潰對手,分為「勝組(成功者)」和「敗組(失敗者)」的發想。

  因此,全部都是「戰爭用語」。

  「策略」、「戰術」、「攻略」……。應該已經夠了吧?戰爭。

  二十一世紀是不戰而勝的時代。這是我的期望,所以我寫了這本書。

  既不是用「權力」或「戰鬥力」來指揮管理人,也不是用「感情操作」來要人效命,而是用「感動力」來打動人心,讓人心悅誠服、願意努力。

  「感動力」就是「有感而動的力量」。

  心動、自己動、別人也動。

  本書在安排上,希望能讓讀者從閱讀七個篇章的過程中,逐步地提升感動力。

  並介紹數個「技能」,以期讀者在讀完七個篇章時,能成為「感動的創造者」。

  最後,謹此提醒使用本書時唯一要注意的事。

  本書傳遞的並非「簡易的know how」。

  而是希望讓讀者「感受」感動力這個全新的力量,並掌握提升此力量之「訣竅」。只要能從打動心弦出發,並天天身體力行,「訣竅」將會成為「技能」。

   本人衷心盼望,這個世界有更多嫻熟「感動力」技能的人出現。

                             二○○四年七月  感動製作人 平野秀典

內文試閱

第一幕� 理所當然的奇蹟

1 東京迪士尼的「魔法」

  時代邁入二十一世紀,以「感動力」為訴求而推動業務發展的公司也不斷出現。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東京迪士尼樂園」。

  接下來,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有關東京迪士尼樂園(以下簡稱「東京迪士尼」)的故事,不過,這故事或許和以往大家聽過的略有不同。

  東京迪士尼最負盛名的,不外乎它是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神奇國度」。

  那裡每天都在創造「前所未有的感動」。稱為「迪士尼演藝人員」(cast)的員工們勤奮賣力,從工作中獲得滿滿的「充實感」或「成就感」。

  不愧是「神奇國度」。

  然而,當你從研討會或書本上得到東京迪士尼的資訊愈多,你是否會愈發覺得「怎麼跟我們公司差這麼多……」呢?

  幾天前,我剛好有個機會聽一位曾任職東京迪士尼的人談話。

  那席話饒富興味又極其寶貴。

  以前我就已經從書本雜誌得知迪士尼的管理階層或工讀生的想法,但是,這是我第一次親耳傾聽一位迪士尼的員工現身說法。

  這位迪士尼前員工這樣形容迪士尼:

  「一提到東京迪士尼,大家心裡或許就會浮現一個蠻特別的夢幻空間,不過,老實說,它並不是真的那麼特別。」

  「當你是在那邊上班的員工時,你就跟一般上班族一樣,會覺得累、同事會離職、加班也是家常便飯……」

  「不過,那裡的確有一些不同於平常的東西。」

  「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小朋友的笑容和平常在街上看到的不一樣。」

  「而且他們眼裡還會閃耀著光輝。那眼神已經不能用『眼睛』來表達,應該用『眼眸』來形容。」

  這位前員工當時主要是負責影像製作。

  據他說,透過攝影機鏡頭所看到的東京迪士尼,充滿了遊客燦爛的笑靨。

  我試著問他:「你覺得用哪句話來形容東京迪士尼最貼切?」

  他稍作沉思之後,這麼回答:「這個嘛……我覺得東京迪士尼是『一個可以毫不矯飾、大方自然地做理所當然的事的空間』」。

  而所謂「理所當然的事」指的是下面這些事:

  ˙以最燦爛的笑容,向素昧平生的人問好。

  ˙目光交會。四目相對,滿面笑容地互打招呼。

  ˙不亂丟垃圾。

  ˙用雙手接東西、遞東西,揮動雙手說再見。

  ˙面對小朋友時,彎下身子與他們同高,並以滿臉的笑容向他們親切問好。

  試想,如果現在在街上做這些舉動,會引來什麼後果?

  你若滿臉笑容地對陌生孩童說「你好」,你想結果會是?

  啟人疑竇,懷疑你是居心叵測的危險陌生人……?

  然而,東京迪士尼卻是這樣一個空間,在那裡,人們可以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做這些既美好、又理所當然的事。

  那位前迪士尼員工這麼說:「正因如此,所以不僅遊客被東京迪士尼所吸引,工作人員們也是受到東京迪士尼的魅力所感召,而在這裡工作。」

  現代的夢幻王國,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

  大方自然地做理所當然的事

  各位讀者猜得到當年他在東京迪士尼上班時,迪士尼最常收到什麼樣的「感謝函」嗎?

  他說,當年迪士尼最常收到的是遊客寫來感謝幫忙找回失物的謝函。

  據他說,東京迪士尼對於「再小的東西也一定要物歸原主」這個信條,執行得非常徹底。他本人以遊客身分到東京迪士尼玩時,曾掉了隱形眼鏡,當時迪士尼演藝人員花了一個小時,幫他找回遺失的隱形眼鏡。

  在夢幻國度,「物歸原主」也是理所當然的。

  一般打工的工讀生剛進東京迪士尼時,也都是普通人而不是魔法師,但是據說只要經過一個禮拜,他們就會搖身一變,成為稱職的迪士尼演藝人員。

  為什麼會這樣呢?

  聽說只要把上面每一件理所當然的事,大大方方、自自然然地做上一個禮拜,就會變成道地的迪士尼演藝人員。

  也許是因為每天接觸孩子們不同於平常的笑臉、閃亮的「眼眸」,所以迪士尼演藝人員的眼睛也變成「眼眸」了吧。

  這位前員工好意的把東京迪士尼珍貴的「手冊」拿給我看。在這本手冊的封面上,寫著這樣一個標題:

  「TIPS ON MAGIC」

  TIPS ON MAGIC就是「魔法的祕訣」。

  東京迪士尼講求的不是「規則」,而是「祕訣」。

  魔法的祕訣就是,大方自然地做理所當然的事。

  說到「祕訣」,我曾聽過這樣的說法:

  真正一流的演員並不做什麼特別的演技表現,他們只是把普通的事情做「最恰如其分」的展現。

  這點和迪士尼演藝人員在東京迪士尼這個舞台上的演出,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

  兩者都是要把「歡樂幸福感」散播給客人。

  而這點可以為二十一世紀的「感動」帶來啟發和靈感。

  「嘿!瞧啊!可曾看過這麼多歡欣愉悅的臉龐?

  每個人都如此盡興、樂在其中……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更多的人帶著滿足的笑容,步出迪士尼樂園的大門。」 ──華特.迪士尼 2 物以稀為貴的「感動」

  三菱總合研究所曾做過一個問卷調查,調查結果中出現了一個詞──感動頻率。

  這個問卷調查裡面有一道題目問到:「在這個月裡,你覺得受感動的次數有一次以上嗎?」調查結果顯示,十歲~十九歲及二十歲~二十九歲的受訪者中,有五○%左右的人回答「是」。

  但是當受訪者的年齡層上升為五十歲~五十九歲、六十歲~六十九歲時,則只有三○%左右的人回答「是」。

  看到這些數字時,我不禁再一次感到吃驚。

  沒想到連十歲~十九歲及二十歲~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每兩人就有一人「在一個月裡,一次也不曾感到感動」。

  更不用說五十歲~五十九歲和六十歲~六十九歲的年長者了。在這個年齡層,竟然每三人就有兩人一個月裡連一次也不曾感動過。

  連把時間限定在一個月,都已經得到這樣的結果,顯見實際的日常生活裡,人們距離「感動」可能更遙遠。

  毋庸置疑的,現在這個時代,感動已經因為「稀少」而變得極有價值。

  察覺到這個現象的人,已經開始把錢用在「尋求感動」上,據稱,相關市場規模約為五兆日圓。

  「五兆日圓」。這個數字是目前感動市場的規模,如果由這個數字來看,這個市場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所以預料今後市場還有可能擴大。

  「感動」沒有任何固定的形體,所以每一種產業都可以投入這個市場。

  比較重要的是,目前社會上追求感動的人太多,但是提供感動的人卻太少。

  因為需求多、供給卻不足,所以如果從經營的觀點來看,這個商機極為龐大。

  即便從日常生活的觀點來看,「感動」也是充實人生的重要元素。

  不一定要去特別的場所才可以得到「感動」。

  「感動」也是喚醒沉潛在我們內在的才能或潛力的開關。

  我們常聽人說「從眼睛掉下魚鱗」(恍然大悟之意)。這句話也間接表達了,眼睛本來是既清澈又明亮、凡事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只是被魚鱗蓋住罷了。

  同樣的,「感動力」也是人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從沉睡的記憶中喚醒感動

  前幾天,就在我搭乘JR山手線電車時,空蕩蕩的車上來了一群幼稚園中班的小朋友。

  大概是去遠足或戶外教學吧。因為是例行性的活動,老師們似乎很有經驗,恰巧我座位兩邊都空著,老師們馬上讓孩子們坐成一整排,中間夾著我。

  ……倒是我感到挺不習慣的(哈哈)。

  不知道是什麼事情那麼好笑……笑聲不絕於耳,超乎想像。真是一群精力充沛的小傢伙。

  看起來,他們好像是對大夥兒能一起搭電車這事兒感到興奮。

  我不禁想著,自己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再有這樣的活力?

  年齡愈是增長、經驗愈是累積,「感動的經驗」就愈減少。

  對剛出生到四歲左右的嬰幼兒來說,也許每一天、每一瞬間都是接連不斷的「感動」。他們說不定只是因為不知道「感動」一詞,所以沒有說出來?

  每天都很新鮮,一連串歡欣雀躍的體驗。

  明天會有什麼快樂的事情等著我呢?

  真的不能再重拾這時期的充沛活力嗎?

  如果說「感動力是與生俱來的本能」,那麼即便是已經長大成人的我們,只要激發「感動力」,應該就可以發現潛在的「能力」或「才能」。

  經過我以自己當白老鼠,實驗一年的結果,我得到以下的結論:

   「感動既不是找來的,也不是發現到的,而是從沉睡的記憶中所喚醒的。」 3 沒展現的實力等於沒實力

  在我長達十年的舞台劇演員生涯裡,不管是睡覺的時候或清醒的時候,我心裡想的都是「怎麼做才能讓觀眾深受感動」。

  我想我對「感動」執著的程度,應該在一般演員之上。

  我對於「感動的演技」的關心,遠超過「精湛的演技」。

  何以如此?因為我曾有觀賞某部舞台劇時,感動得全身發抖的經驗,而這也是後來我選擇投入演戲這一行的原因。

  從演舞台劇的經驗中,我掌握到兩個提升感動力的訣竅,這兩個訣竅都很簡單。

  一個是「磨亮感動的明鏡」。

  有位導演曾經告訴我什麼叫「感動」,他的觀點我相當認同。

  他說:「演員的內在有一面『鏡子』。感動就是,觀眾看到呈現在這面『鏡子』上的感動,而覺得感動。」

  技巧再好,只要演員的鏡子是模糊的,觀眾就不可能覺得感動。

  在現場演出的空間裡,沒有東西能夠矇混過關。因為不是會被「一眼看穿」,就是會變成「不知所云」。

  當一個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時,除了演員扮演的角色在活動之外,演員真實的自我也在活動。

  因此,演員除了需要對扮演的角色負責之外,也需要對扮演該角色的自己的人生態度負責。

  舞台上,所有的一切都會表露無遺、無所遁形。

  正因如此,才會出現所謂散發著「特有況味」的演員。

  在我還是舞台劇演員時,最感棘手的觀眾莫過於聖誕節到幼稚園公演時的小朋友們。如果自己不是真心樂在其中,馬上就會被看穿。

  小朋友會敏銳地接收到映照在我內心鏡面的「快樂」、「喜悅」、「悲傷」等訊息,而一旦他們感到枯燥無聊,就會毫不掩飾地大吵大鬧起來。

  架起「感動的天線」

  在本書中,我將一步一步地和各位分享磨亮「感動之鏡」的方法,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預先架起感動的天線。

  一旦架起了意識的天線,就可以開始接收「感動」的電波。

  參加過我座談會的人,後來的反應多半是「覺得感動的事物增加了」。

  說得精確一點,其實應該不是「增加」,而是「開始接收」了。

  這道理就像買車以後,就會驚訝地發現許多人和自己開同款車一樣。

  車子的數目應該沒變,只是因為意識裡面有了車子的烙印(豎起天線了),所以本來看不見的東西,現在都開始看得見了。

  能接收,自然也就能發送。

  提升感動力的另一個竅門是「磨練表現力」。

  在零歲到四歲左右的階段,我們應該是天天表現個不停。這個時期,我們接觸新事物,時而失敗、時而成功,每天都像奇蹟般地快速成長。

  我們不需要擔心「像剛剛那樣表現,會不會無法融入一般社會,過正常生活?」

  如今,我們擁有成人的智慧,也有了經驗。

  因此,我想邀請各位,用這些智慧和經驗作基礎,更進一步磨練自己的表現力。

  表現力的首要之務是「發送訊息」。

  沒有發送,就不會有人接收。

  能力再好再強,只要沒人知道,工作就不會找上門。

  如果不知道當事人擅長的領域,自然就無法邀他一起參與有趣的專案或企畫。

  舞台劇業界有一句話說:「沒展現的實力等於沒實力」。而當今的企業界也不斷強調這個說法。

   「謙虛」和「不表現」是不同的兩件事。

延伸內容

只有感動,才有行動  ◎文/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在一次國外旅遊,特別慕名去一家一百二十年的老餐廳,餐廳裡有二位年長的男服務生,大約七十歲左右,他們都從十六歲就在該餐廳工作,把服務客人視為最高的責任與榮耀。

  該餐廳的阿拉伯菜非常難吃,每道菜一出,我們就頑皮地大叫「哇啊!」這二位老服務生誤以為我們太喜歡吃了,所以興奮地歡呼,因此不斷地忙進忙出,把廚房內的食物,搬出來饗宴我們,我們不得不努力地吃,我們吃越多,他們就搬越多,最後直到「賓主盡歡」才肯罷休。

  我想,這家老餐廳能夠維持百年與聞名世界,不是靠食物,而是靠服務;不是用競爭,而是用感動!

  或許大家吃過王品集團旗下的餐廳,在每家餐廳用餐完畢後,服務人員都會請客人填寫一張問卷,意在調查當天的服務品質,客人是否滿意。

  「滿意」僅是王品集團對顧客最基本的服務,而我們要給顧客的是「超物超所值」的回報!因為「食物」加上「服務」,再加上「氣氛」,才是我們要端出來的菜色。

  在我們心中,「物超所值」僅是一種交易行為、一種經濟的運作,而「『超』物超所值」才是一種心境的體驗,才是一種感動的服務。

  誠如本書作者所說,在這個時代,「感動」因為稀少而變得有價值且珍貴,若只能提供滿意,顧客是不會有所行動,所以「感動力」是二十一世紀的商業能力,「只有感動,才有行動」!

   你若不信,到王品來體驗一下什麼是「感動」吧!

作者資料

平野秀典

感動製作人®、表演者、作家。作為舞台劇演員活躍了10年,並從表演的經驗中,開發出將「創造感動」與行銷結合的「戲劇化行銷」手法,並為全國的企業進行講座指導。由於父親是天風會的講師和贊助會代表,從小就受到天風哲學的影響,並對成功哲學和內在潛力產生了興趣。著有《感動力》等多本暢銷著作。

基本資料

作者:平野秀典 譯者:蕭秋梅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書系:經營管理 出版日期:2010-12-30 ISBN:4717702073510 城邦書號:QB1055X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