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暢銷12萬本,排行榜上銷售最好、最快的心理學書籍
日本超人氣的臨床心理醫師‧最受好評的心理學入門指南
千萬別以為心理測驗、人格分析就是心理學了,
它其實客觀、有系統,是合乎科學精神的實際學問!
對心理學總是一知半解?怎麼做才能了解人類的行為?
本書回歸心理學的基礎,透過「實驗」與「觀察」等科學方法分析人類行為,包含心理研究者實證後所得出的實用心理學理論,以及臨床心理師、諮商師如何解開人們內心世界的技法。書中全新的歸納和整理方式,一解你對心理學的疑惑與誤解,幫助你理解心理學問的真正原貌。
目錄
◎推薦序一、二、三/前言
◎第1章 何謂心理學
‧01就算看不見,也還是存在?
‧02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
‧03如何活用「馬上能用」的知識
‧04如何整理才能正確了解心理學?
‧05依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學習心理學
‧Column 德國人和美國人誰比較殘忍?
◎第2章 從「現象」看心理學→現象
‧OUTLINE 從日常現象推測人類本質的心理學
‧01如何喜歡自己?
‧02隨著團體的規模擴大,人類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03俊男美女真的比較占便宜嗎?
‧04為什麼人家叫你不要看,你越想看?
‧05記憶為什麼會說謊?
‧06如何充分激發人的潛能?
‧07加深第一印象的技巧
‧08如果放任小惡不管,人的心態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09只要能夠感同身受,別人就會想「報答」你
‧10老師該如何面對班級瓦解?
‧Column 如廁所需的時間會因為什麼而改變?
◎第3章 以「實驗」測量心理學→實驗
‧OUTLINE 心理學-一門講究假設與驗證的「科學」
‧01如何提振他人的鬥志?
‧02如何控制一個人的心志?
‧03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人喪失鬥志?
‧04如何給糖果才最能刺激對方的鬥志?
‧05記憶達人怎麼記?
‧06如何製造虛假記憶?
‧07謠言如何產生和散播?
‧08什麼樣的情況能夠讓自己的意見容易被接受?
‧Column 動機只有「外在和內在」嗎?
◎第4章利用「觀察」看穿心理學→觀察
‧OUTLINE長期觀察人類,將語言和行為一般化的心理學
‧01「靈感」是怎麼來的?
‧02回憶在大腦如何運作?
‧03虛假記憶何時會出現?
‧04哪種人容易遭到性騷擾?
‧05高學歷者能不能幹?
‧06「聞一知十」的人的思考模式
‧07父母和子女如何才能成為「親子」?
‧08孩子的社交性是如何形成的?
‧09如何建立「友情」?
‧10什麼時候才能夠談真正的戀愛?
‧Column如何了解自己?
◎第5章 整理「理論」的心理學→理論
‧OUTLINE 為了分類而將現象模式化的心理學
‧01一件事要多困難才會讓人想做?
‧02為什麼怎麼努力都做不好?
‧03提高「欲望」的2個公式
‧04如何表現智力的高低?
‧05心智可以測量嗎?
‧06如果以科學來分析「人格」,會發現什麼?
‧07如何和壓力相處?
‧08思緒如何變成記憶?
‧09如何才能夠有效記憶資訊?
‧10馬上忘記的記憶和始終不忘的記憶有何不同?
‧Column何謂有效的學習方式?
◎第6章 提示「技法」的心理學→技法
‧OUTLINE應用理論貢獻臨床的心理學
‧01 如何控制「問題行為」?
‧02 容易導致憂鬱的特殊思考模式
‧03 如何跳脫因凡事耿耿於懷而影響身體健康的惡性循環?
‧04 如何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05 看清你的心的最好方法
‧06 如何自我暗示保持心理健康?
‧07 諮商師應該與病患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08 如何順利觸及內心?
‧09 有時全家人都必須進行諮商?
‧Column 你能夠客觀地思考嗎?
◎第1章 何謂心理學
‧01就算看不見,也還是存在?
‧02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
‧03如何活用「馬上能用」的知識
‧04如何整理才能正確了解心理學?
‧05依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學習心理學
‧Column 德國人和美國人誰比較殘忍?
◎第2章 從「現象」看心理學→現象
‧OUTLINE 從日常現象推測人類本質的心理學
‧01如何喜歡自己?
‧02隨著團體的規模擴大,人類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03俊男美女真的比較占便宜嗎?
‧04為什麼人家叫你不要看,你越想看?
‧05記憶為什麼會說謊?
‧06如何充分激發人的潛能?
‧07加深第一印象的技巧
‧08如果放任小惡不管,人的心態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09只要能夠感同身受,別人就會想「報答」你
‧10老師該如何面對班級瓦解?
‧Column 如廁所需的時間會因為什麼而改變?
◎第3章 以「實驗」測量心理學→實驗
‧OUTLINE 心理學-一門講究假設與驗證的「科學」
‧01如何提振他人的鬥志?
‧02如何控制一個人的心志?
‧03什麼樣的情況會讓人喪失鬥志?
‧04如何給糖果才最能刺激對方的鬥志?
‧05記憶達人怎麼記?
‧06如何製造虛假記憶?
‧07謠言如何產生和散播?
‧08什麼樣的情況能夠讓自己的意見容易被接受?
‧Column 動機只有「外在和內在」嗎?
◎第4章利用「觀察」看穿心理學→觀察
‧OUTLINE長期觀察人類,將語言和行為一般化的心理學
‧01「靈感」是怎麼來的?
‧02回憶在大腦如何運作?
‧03虛假記憶何時會出現?
‧04哪種人容易遭到性騷擾?
‧05高學歷者能不能幹?
‧06「聞一知十」的人的思考模式
‧07父母和子女如何才能成為「親子」?
‧08孩子的社交性是如何形成的?
‧09如何建立「友情」?
‧10什麼時候才能夠談真正的戀愛?
‧Column如何了解自己?
◎第5章 整理「理論」的心理學→理論
‧OUTLINE 為了分類而將現象模式化的心理學
‧01一件事要多困難才會讓人想做?
‧02為什麼怎麼努力都做不好?
‧03提高「欲望」的2個公式
‧04如何表現智力的高低?
‧05心智可以測量嗎?
‧06如果以科學來分析「人格」,會發現什麼?
‧07如何和壓力相處?
‧08思緒如何變成記憶?
‧09如何才能夠有效記憶資訊?
‧10馬上忘記的記憶和始終不忘的記憶有何不同?
‧Column何謂有效的學習方式?
◎第6章 提示「技法」的心理學→技法
‧OUTLINE應用理論貢獻臨床的心理學
‧01 如何控制「問題行為」?
‧02 容易導致憂鬱的特殊思考模式
‧03 如何跳脫因凡事耿耿於懷而影響身體健康的惡性循環?
‧04 如何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模式?
‧05 看清你的心的最好方法
‧06 如何自我暗示保持心理健康?
‧07 諮商師應該與病患保持什麼樣的關係?
‧08 如何順利觸及內心?
‧09 有時全家人都必須進行諮商?
‧Column 你能夠客觀地思考嗎?
內文試閱
就算看不見,也還是存在?
▼潛意識和深層心理
如果有人問你誰是心理學之父,你會想到誰呢?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說是佛洛伊德或榮格吧!以前的我也會說出相同的答案。
他們提出的自我、性慾、自卑感和夢的分析等概念,全都讓人難以理解卻充滿魅力。深層心理學這門不可思議的學問,至今仍不斷吸引著我們。
十九世紀「不科學的心理學」
但是我希望大家好好地想一想,誰曾經親眼看到「自我」?又有誰曾經測量提出有關「自卑感」的數據。
十九世紀,佛洛伊德、榮格和阿德勒等人研究「心」時,心理學或多或少都受到哲學和基督教的影響。也就是說,心理學在初初建立時,尚未具備「現代科學」的架構,也尚未從當時的思想、文化和神話中獨立出來。
當時的研究重視的是可信度(Believability),因此以「眼睛」來測量潛意識或壓抑的概念,或「證明」它們是否真的存在,對「思想家」而言,並不是那麼重要。
即使看不見且無法實際觸摸,但只要完整擁有思想的整合和美觀,就無疑是「上帝」所造。之所以會做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這是當時研究思想的捷徑。也就是說,當時突然流行的心理學,近似於某種「魔法、宗教」的思想。
此外,外人是絕對看不見「被壓抑的深層心理」(這是因為它是「深層」的),而潛意識也絕對無法觀測(因為是「潛在」的意識)。因此這些東西是否存在,以科學的角度來說,至今仍是謎團。而今後在理論上,也應該無法驗證佛洛伊德等人所提出的各種概念,是否真的存在。
儘管如此,他們的想法在長達一百五十年的歲月中,深受大家的支持。除了研究人員以外,也深深吸引市井小民。根據我的觀察,女性尤其著迷。大多數的女性在聽到精神科醫師嚴肅地告訴自己,你不自覺深受隱藏的自我所苦時,都會覺得心有所感而淚流滿面(旁人卻覺得不明所以)。真的非常不可思議。事實上,在我服務的身心醫學科,有不少患者第一次諮商時,對歐洲式的傳統精神分析,都比對近代的心理療法和諮商感興趣。
大家都誤會「心理學」了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精神分析的關係,年輕人對於「你不自覺有某種慾望」,或者「出現這種動作的人,其實是想要這麼做」之類的話題,非常感興趣。我經常會接到綜藝節目、雜誌和出版社的邀約,但是我無法把這些不確定的事說得跟真的一樣。因為我實在受不了大家誤解心理學真正的意義。
即使你看不見,但它還是存在,這樣的想法的確浪漫,而且充滿夢想。但是在這樣的階段,無法將心理學稱為是一種「科學的學問」。
而且我怕得罪那些號稱是佛洛伊德或榮格信徒的狂熱分子。我認為他們的主張不過是將極受歡迎的「古典神話」,建立成系統繼續傳承。嚴格來說,應該和心理學研究加以區分。
【小常識】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為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和精神分析學家。他假設人因壓抑幼兒期遭受性的外傷的經驗而引發歇斯底里,因此建立獨特的精神分析學體系,對後世的心理學研究造成極大的影響。
榮格(Carl Jung 1875~1961)為瑞士的精神科醫師和分析心理學家。他認為潛意識除了個人之外也包括團體,並擴大解釋性慾,日後與原本互有往來的佛洛伊德對立。他也很重視心理學與人類學、神話學、宗教和藝術之間的關係。
看不見的東西就「不存在」!
▼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你問堅持以「科學」的方式研究實驗心理學的人,「心理學之父是誰?」的話,得到的答案應該毫無意外是馮德吧!
他和佛洛伊德同為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神經和生理學家,但是研究「心」的方法和深層心理學家完全不同。他徹底推翻潛意識和壓抑等假設,存在於大腦中的概念,建立並注重可測量和數據化的知識,這也就是實驗心理學的基礎。
此外,他和佛洛伊德最大的不同,在於他的研究並不是由心理諮商師進行深層的心理分析,而是在以實驗管制的條件下,由病患有組織的分析自己的想法和意志的方法。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馮德等人測量的對象並非「潛」意識,而是能夠將病患清楚表達的發話時間和發話量變成數據的「有」意識。
也就是說,他除了確立實驗心理學的體系之外,同時也將測量和數學等科學引進心理學當中,試圖挑戰、成為將心理學與哲學和宗教切割的第一人。
我從很久以前就對他提倡的研究法,也就是「科學心理學」十分著迷。除了我之外,在我就讀研究所真正開始學習心理實驗時,實驗室裡的年輕研究員對此也都非常熱衷,企圖以「科學的」方式來證明新的現象。
以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已經是現代心理學的主流,同時也是一大潮流。
從諮商室的躺椅上看不見事實
我為什麼會想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心理學呢?原因之一就是這麼做很有趣。
人在特定的情況下,會如何思考、行動和成長?團體在特定的情況下,又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而男人和女人又有什麼樣的差別?要想知道這些事,光是躺在諮商室的躺椅上冥想是不行的。如果不親自到實驗室或最實際的情況下,以嚴謹的科學方法,透過建立假設、實驗、說明、驗證來研究的話,無法了解人真正的模樣。
即使如此,「心」的構造並沒有這麼簡單。即使利用科學方法也無法立刻找出真相,但這又是另一種趣味。
大多數的實驗結果都與假設不同,讓做實驗的人徹底失望,而這個與我們用大腦建立出的理論完全不同的結果,經常在實驗室引起騷動(原因我會在後面詳細說明。不過,如果結果會和我們預期的一模一樣的話,這個實驗就沒有作的意義了)。
每回作實驗時,人心的複雜程度和行為的不可思議,都讓我們非常驚訝。我們經常因為這個存在充滿謎團、難以理解且無法想像,而感到心中五味雜陳。因此讓研究人員不斷有強烈的動機,來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新的實驗,所以實驗「失敗」一點也不可惜。
「心理學」對於日常生活的幫助
此外,也必須談談實驗心理學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舉例來說,假設某個業務每個月能做到的業績只有1萬元。
如果他身邊有一位實驗心理學家的話,應該會不斷從不同的條件和假設中,例如「為什麼會這樣?到底是哪裡有問題?」來試圖找出原因。這麼一來,馬上就能夠了解為什麼他的業績會不盡理想了。
與其長時間分析他「被壓抑的自我」,實驗心理學能夠簡單快速地提供有用的提示。
儘管如此,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實驗心理學這個方法太過壓抑缺乏夢想,它始終不像佛洛伊德等人的學說受歡迎。但是長久以來,卻對大多數的生理和心理學家產生深遠的影響。
舉例來說,包括克雷普林、克拉克‧赫爾(Clark L. Hull)、查爾斯‧斯皮爾曼(Charles Edward Spearman)和日本的松本亦太郎、桑田芳藏和野上俊夫等學者在內,事實上都是馮德的學生。他們透過動物和人體實驗,堅持以和科學相同的手法,將心理學當作「科學」來研究。
尤其是最近半個世紀,心理學研究特別講究科學的證據。「只有看得見的東西,才是真正存在」或「科學家不應該討論無法測量的失誤」等看法,成為心理學界的主流。尤其是行動主義和認知主義的心理學家,更是完全遵照這樣的法則。
因此,我建議今後想要正式學習心理學的人,可以從科學心理學開始。
【小常識】
威廉‧馮德(Wilhelm Wundt 1832~1920)德國的心理學家。1879年成立全球第一間心理學實驗室,使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問。他將心理學定義為直接經驗之學,以內省實驗分析意識作為研究主題。
如何喜歡自己?
▼用「自我肯定」來豐富人生
待人親切是為了誰?
有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太太上了電車之後,沒有位子坐,搖搖晃晃地站在你的面前。這個時候,你會怎麼做?
1.把座位讓給她
2.視若無睹
3.裝睡
每個人的選擇雖然都不同,但如果是我,無論是拿著多重的東西或多累,我都會選擇1。這不是因為我很善良,或是老太太很可憐。
而是因為做了好事之後,自我的感覺非常良好。大多數的人都會因為這種自戀和爽快的感覺,覺得心情大好,甚至可以因此減輕疲勞。
雖然老太太會跟我道謝,但我才想跟她說「不!您別客氣!您讓我感覺超好,我才要謝謝您呢!」。待人親切會讓你愛上自己,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吧!
因為愛上這種「因親切待人而產生的自我良好的感覺」,所以當然要讓位。上下樓梯時一定要牽住老人家的手,還要幫忙拿行李,這根本已經變成一種嗜好。就算沒有人拜託你,根本是自己多事,你也一定要主動提供服務。
因為只要持續這麼做,就可以為自己營造出正面的形象,讓你覺得自己很親切或遊刃有餘,很容易因此迷戀自己。你甚至會愛上自己,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不知不覺產生一股積極的能量,要自己更努力,這真的很不可思議。
【小常識】
自我肯定 是指認同並尊重自己的存在和模樣的感覺。為他人著想,鼓勵他人,為他人奉獻可提升自我肯定的感覺。
喜歡照顧人的人元氣十足
這種現象和諮商應該也有某種程度的共通之處。其中當然也有為客戶全力以赴的使命感,以客戶的心情為優先考量,但事實上對我自己也有好處。
一般來說,擅長鼓勵他人的專家,例如老師、體育教練、占卜師、喜歡作義工的人或心理諮商師等,基本上都有不少獲得自我肯定的機會。此外,受部下仰慕的上司,或是在朋友中扮演大哥大姊角色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心理。
「好心有好報」雖然是指「對別人好不是為了別人,到頭來會是為了自己」,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對別人好可以提升自我肯定的感覺,讓自己成為一個可愛的人。自我肯定會明顯提升主觀的幸福感受,心理學將這種感覺稱為「欣快感」。
為別人犧牲奉獻的行為,讓人覺得「我活著是有意義的」或「我的生命是有價值的」,進而產生基本的自我肯定的感覺。事實上,喜歡照顧他人的人,大多比較積極具有活力,看起來也很幸福。
相反地,封閉自己獨居的人,大概沒辦法喜歡自己或覺得自己有優點吧!因為不和他人互相比較、摩擦是無法了解自己的。
心理學將這種現象稱為「社會比較理論」。每個人從小就在學校等團體透過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提升肯定自我感覺(自戀和自尊)的方法,就算長大之後也一樣。對人親切的結果,是提升自我的評價,也就是讓自己的心更健康。
【小常識】
社會比較理論 人類為了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希望能夠正確評估自己的意見和能力,因此會和他人比較。比較對象的意見和能力可能與自己相近,或劣於或優於自己。
欺負別人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看見老人家上車就裝睡的人,心裡其實忐忑不安,進而會越來越討厭自己。而且,不斷採取類似的逃避行為,會讓你覺得人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活著變成一種痛苦,因此越來越容易感到身心俱疲。
事實上,我認識的某人才二十歲,就已經是這個樣子了。他常說他一看到有老人上車就滿肚子氣,表現出來的行為更是嚇人。
他故意在電車裡大聲說「有些人很討厭,總是一臉『我是老人!快點讓位!』的表情,老人?就乖乖待在家裡啊!出來找什麼麻煩?」甚至還大咧咧地用東西占住旁邊的空位。由此可以看出他對外人非常嚴格,而且不友善。
和他一聊,我才發現他其實非常和藹可親,而且很聰明,還會主動幫我拿東西。這麼親切的人,卻如此敵視與自己完全無關的外人。因為敵視外人,心中充滿空虛和寂寞。有時候還會大叫說他討厭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割腕自殺,哭著罵自己是個爛人,死了算了。類似的事發生過好幾次。
他的例子讓我深深感覺到,一個人只要敵視他人,最後就會變成敵視自己。當你討厭或欺負別人時,無形中是在重傷自己。因此,如果不好好把握善待他人的機會,得不償失的將會是自己。欺負別人的人會越來越討厭自己,討厭人生,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
最近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好心明明真的會有好報,他們卻因為捨不得發揮自己與生俱來「助人」的本能,或因為蔑視他人,使得自己都不愛自己了。這樣的情況非常嚴重。
現象02
隨著團體的規模擴大,人類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社會懈怠」的實際情形
三個人比兩個人好
「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諺語。事實上,與其一個人絞盡腦汁,集合眾人的意見,似乎真的能夠產生有如諸葛亮般的智慧。而且如果有人可以一起解決問題,總是可以壯壯膽子。曾經有研究報告指出,由三個人進行腦力激盪,能夠激發出最多的創意。
此外,認知心理學家清河幸子曾提出「肩車模式」,她認為與其讓兩個人不斷討論同樣的內容,不如讓第三個人加入,從更高的角度提醒兩人:1.言歸正傳、2.討論重點、3.歸納談話內容並開啟新話題。這麼一來,談話就不至於草草結束,而且更容易討論出結果。
所以「三」這個數字,似乎不是隨便說說的。
【小常識】
‧拉丹(Bibb Latane 1937~) 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曾經有一名女性遭到暴徒攻擊,當時有三十八個人目擊此事,卻沒有人伸出援手或報警。拉丹對此事非常感興趣,因而透過各種實驗證明團體的人數越多,大家就越會偷懶。
人一旦加入團體,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
那麼,如果超過三個人,情況又會如何呢?
還有一句話正好和「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形成對比,那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如果第三個臭皮匠夠優秀,能夠從另一個角度領導另外兩個人,那也就算了,但遺憾的是這樣的人並不多。
因此,心理學基本上認為團體就是導致大家偷懶的原因。
最有名的相關實驗,就是拉丹的「拍手實驗」。在經過多次實驗之後,他發現當他要求六個人用力拍手時,大家只會用單獨拍手時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力氣。而且有趣的是,大家都認為自己使盡全力,並沒有偷懶。
此外,林格曼的「拔河實驗」也出現類似的結果。如果只有兩個人拔河的話,每個人都會使出九十三%的肌力。但是如果是三個人的話,就會減少為八十五%。如果是八個人,就只剩下四十九%了。
人只要一多,就會下意識做出一些「偷工減料」的判斷和行為,心理學將它稱為「林格曼效應」、「社會懈怠」或「搭便車現象」(Free rider),同時並提出許多「偷懶」現象的研究報告。
社會懈怠的現象十分常見,與年齡、文化和性別無關。原因雖然不詳,但比起男性和重視團體的社會(如中國、日本和台灣等),更常出現在女性和著重個人主義的社會(如美國和加拿大等)。
避免社會懈怠產生的方法
「鎖定」這個方法可以解決社會懈怠的現象。
以壽險廣告為例,保險基本上雖然和每個人都有關係,但是你就算要「大家」買保險,也沒有什麼人會理你吧!因為「大家」這個字和之前提到的拍手實驗一樣,只會助長社會懈怠的情況出現。這種說法只會讓人覺得這是別人家的事,無法打動任何人。
然而最近有不少保險公司利用鎖定客戶的方式,大幅提升業績。
保險公司利用「三十歲的女性保險」或「從六十歲開始加保」等訴求,鎖定特定對象,成功地讓不少消費者覺得「這是為我量身訂做的保險」。
根據我的經驗,如果在課堂上要求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大家反而會鴉雀無聲。但是如果將問題鎖定由女同學回答的話,人數剩下一半之後,女生反而會突然開始七嘴八舌。
此外,最近暢銷書的書名也很講究鎖定特定的讀者。
如果將書名取為「三十歲學會○○術」或「讀大學時一定要作的○○○」,縮小潛在讀者的範圍後,就會讓這些人產生購買欲望,覺得自己非讀不可。就算對產品根本不怎麼感興趣,但是一旦被鎖定,消費者就會不知不覺掏錢買單。
稀有價值是最好的調味料
為了防止社會懈怠的情況出現,減少人數雖然也一種方法,但減少目標物的數量,也可抑制偷懶的想法。舉例來說,一看到限量十碗的拉麵或二十袋的福袋,不管味道和內容如何,大家都會去排隊。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稀有價值」的效果。
以下是我的經驗。如果不小心炸出一大堆難吃的可樂餅,就算來了五個客人,我也會只端出去三個。因為分食少量的食物,可以提高心理價值。與其端出一大堆,量少一點,味道好像也就不那麼差了。雖然飢餓也可以是調味料,但稀有價值調出來的味道更好。
【小常識】
林格曼 (Maximilien Ringelmann 1861~1931)原為德國的農業工學研究人員,日後成為社會心理學的創始人。於20世紀初進行有關社會懈怠的實驗,一般稱為「林格曼效應」。
現象03
俊男美女真的比較佔便宜嗎?
▼「得失效果」的陷阱
長得美的人,心地也一定善良?
一直以來,俊男美女理所當然會受到比較好的待遇,而有關「外表」和給人的印象之間關係的研究,更是不勝枚舉。
從這些研究中不難看出,這個社會對俊男美女有一種刻板印象(偏見),那就是「俊男美女都是天真無邪的,沒有心機、不會耍小聰明」。
為了證明這樣的說法,法國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實驗。
他們將兩百八十名女性的履歷(包括照片、自我介紹、學、經歷、興趣、是否結過婚、家庭成員、出生地和年齡等資料),交給四百名男性面試官,請他們針對每位女性的人格特質加以想像並給予評分。
結果顯示幾乎所有的男性面試官,最重視的審查資料都是照片。對方如果長得漂亮的話,面試官給予「她應該是個好人」或「她不會說謊」等評語的比例,是長相普通者的七倍。
此外,對於長相普通的女性,評語大多是「看起來很聰明,不過應該是屬於壞心眼,而且攻於心計的那一型」。這個實驗清楚呈現出這種毫無根據的評估方式,長得美的就天真無邪,而長得醜的就是狡猾。
附帶一提,如果將被評估者換成男性,由女性來進行評估的話,結果也一樣。
此外,法國還曾經進行過一場相當大規模的實驗,美國人將它稱為「模擬法庭實驗」。這個實驗將扮演犯人的被告(女性)照片,拿給五百三十名扮演陪審團的男性看,之後請他們決定犯人的刑期(上表)。
從圖表中可以清楚看出,判刑較輕的果然還是長相較美的犯人。這是因為大家通常會一廂情願地認為「美女不會有壞心眼,她其實是天真無邪的」。
同樣的情形,如果將犯人換成男性,由女性擔任陪審團的話,結果也會一樣。如果犯人的長相英俊,大家就會認為他或許只是一時的不小心。
這應該是因為我們對於長得漂亮的人,幻想或希望他/她的內心也一樣漂亮,因而讓我們無法作客觀的判斷。
長相普通的人三天後逆轉勝
上述的現象是典型的「月暈效應」(halo effect)。心理學用這個說法來表示人在建立對他人的印象時,產生的偏見或錯覺。月暈指的是後光,如同大家所知,就是佛像或基督像背後的那一圈模糊的光暈。即使只是一尊木刻雕像,只要有後光,看起來就會充滿神聖尊貴的感覺,而人也是一樣。只要有「長得美」這個特徵,它就會和佛像的後光一樣閃閃發亮,讓你的「一切」看起來都比別人好。
不過,俗話說「美女看三天就膩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的確也是事實。因為「月暈效應」的有效期限非常短,三天雖然太誇張,不過只要看上幾個星期,真的就會覺得膩了。實驗證明只要了解一個人的內在,無論長相如何,對他/她的個性和能力的評價都會變得比較公平,月暈效應的威力也會跟著減弱。
除此之外,美女也有可憐的一面。一般人因為月暈效應,會認為美女貌美、聰明、個性好,所以不能犯錯。因為期待越大,失望就會越大,這就是「得失效果」中的「失」。
相反的,一開始被認為其貌不揚個性又差的人,可能因為待人接物得當,得分忽然拉高,這就是「得失效果」中的「得」。類似現象的威力不容小覷。
有不少人就是用這種一開始故意惹人厭,第二次見面時突然變得和藹可親,藉以擄獲對方芳心的方式來騙婚。
無論如何,美女只有在一開始的時候占便宜。時間一久,美女背後的光環開始變得模糊,之後大家就會發現「什麼嘛!這個人根本只是個木雕,哪是什麼女神?」,因為得失效果導致幻想破滅。
如果一開始不多加幻想,而是因為對方真正的模樣而喜歡對方,應該會比較好吧!
【專欄Column】
德國人和美國人誰比較殘忍?
以往的實驗心理學流行以人類作為實驗對象。
舉例來說,為了了解人類被關在一個一無所有的地方多久會發瘋,就把受試者關進只有水、食物和空氣的筒狀空間(感覺遮斷實驗);為了測試人類可以多殘忍,就對受試者洗腦,告訴對方因為他是負責看守的人,所以可以虐待囚犯,藉此觀察受試者能夠以多少伏特的電流電擊犯人(監獄實驗)。
類似的實驗已經在美國做過,受試者當然是美國人。在經過多次的實驗之後,發現人類在緊急的情況下接到命令,會立刻陷入瘋狂的狀態,而若無其事的做出殘忍的行為。
當時美國人大肆批評納粹,認為德國人是冷酷殘忍的危險人種。但諷刺的是,這樣的說法卻被美國人自己給否定了。因為他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德國人之所以做出這些殘忍的事,並不是因為他們是德國人,而是因為在面對緊張的團體心理時,無論哪個民族都可能引發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慘劇。
作者資料
植木理惠
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醫師,1975年生,畢業於御茶水女子大學。修完東京大學大學院教育心理科的課程後,擔任文部科學省特別研究員,從事心理學的實證研究。連續獲得日本教育心理學會難度最高的「城互獎勵賞」和「優秀論文賞」,成為最年輕的得獎者。 目前在東京某綜合醫院擔任心理諮商師,並於慶應義塾大學理工學部擔任講師,也是目前日本各大節目時常邀請的心理評論家。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