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鹿角蕨日記簿:栽培與觀賞
-
愛因斯坦冰箱:從科學家故事看物理概念如何環環相扣,形塑現代世界(修訂版)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當動物拳腳相向時:動物為何而戰?從生物學看衝突、排擠、搶奪與強制交配如何形塑動物行為
-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
樹說時間的故事:一部跨越千年的生命史詩,述說自然共生、氣候變遷與人類未來的啟示
-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
蘋果才沒有砸在牛頓頭上!:長久以來被誤解的科學故事大解密
內容簡介
◎巴哈馬首都港灣中凸堤,不但外形像陽具,連內部構造的尿道都有……更不可思議的是,前端還有分泌物滴下來,真是太讓人噴飯了。
◎美國明尼蘇達州、紐約州連綿不絕的小丘,都整齊的朝著同一個方向,太詭異了!這又是外星人幹的?
◎從太空到底看不看得到萬里長城?
◎為什麼日本311地震引發高達33公尺的大海嘯,到達台灣時僅有12公分?
透過Google Earth
課堂上枯燥的「羊背石」,化作天神牧場的綿羊;
神祕的北韓一覽無疑,封閉的緬甸門戶大開;
一秒鐘飛到聖母峰頂,從雲端看世界……
Google Earthb讓人的視野不再局限在平面,而能站在雲端上重新認識許多「意想不到」的地形地貌,讓讀者在虛擬世界中,閱讀有趣的故事,獲得嚴謹的知識,更能有一個嶄新的世界觀!
作者資料
廖振順
臺北市立萬芳高中地理科教師 1987年畢業於文化大學地理系,1989年取得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學位。曾獲2005年優良教師獎(臺北市教育局)、2011年教學卓越金質獎(教育部)、2014年師鐸獎、2014年特殊優良教師(教育部)、2014年臺北特殊優良教師、2018年星雲教育典範教師獎。 2011年日本大地震後自製海嘯教學影片,榮獲馬英九總統致電鼓勵及各家媒體專訪、引用。擅長多媒體教學,近年來融入Google Earth,多次製作高中地理課程輔助教材,對於地理教育推廣不遺餘力。 著有《地理課沒教的事3:看見地球的變動》、《地理課沒教的事:用Google Earth大開眼界》、《用Google Earth穿越古今:地理課沒教的事2》分別獲得2012、2013、2014年「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及推薦,以及《教育這種病》。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