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周年慶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勵志故事
29個禮物:享受付出的幸福,見證回報的奇蹟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特別活動

內容簡介

◆本書為橡樹林於2011年出版的《29個禮物:一個月的給予如何改變你的生命》改版書! ◆隨書附贈「二十九天送禮月曆」 聽起來不可思議,有時候最能有效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就是開始去關注他人。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給予力量之大,所回收的超出想像。 送出真心,收下感謝,記錄下對自己和他人愛的表現 我有一帖處方要給你:在29天送出29個禮物! 屆時你將感受到,能夠「給予」是多麼幸福的事! 當你為他人付出時,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你的心靈都會得到不凡而驚人的正面力量,你會以更積極、熱情的方式來經營人生。 【精采內容】 新婚後不久,三十三歲的卡蜜˙沃克被診斷出多發性硬化症,不適的症狀排山倒海向她襲來,使得卡蜜的身體和心理同時承受極大壓力,負面思維不曾間斷過:我的工作沒了、我將終生癱坐在輪椅上、朋友和丈夫將離我而去、我的人生徹底毀了……。就在卡蜜最絕望的時刻,一位南非的靈療師提供給她一帖處方:在29天送出29個禮物!所謂的禮物可以是任何東西,重要的是你必須真誠而有心,而且其中一樣要是你覺得最難割捨的東西。 卡蜜去做了!她在這29天中,送了一杯熱可可給流浪漢、給哭泣的朋友一張面紙、說一句好話、給路人一朵美麗的花和一個微笑等等。透過這些善意的舉動,卡蜜將關注的視角移到了周遭需要協助的人,而不再只聚焦於自己。 然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開始送禮的第十四天,一向行動不便的卡蜜,不需拐扙即可自己爬上公寓陡峭的階梯;之後,她的身體狀況逐漸好轉,雖然進步的幅度緩慢,卻已讓卡蜜有信心面對未來的挑戰。這也讓卡蜜領略到:當你懷著開放的心去「給予」,不求回報,便有超乎想像的禮物回報給你,其中最深刻的便是謙卑與感恩,而這就足以令你的人生更快樂與豐盈了。 【29個禮物之後……】 這趟為期29天送禮之旅,讓卡蜜將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同時當她需要別人的幫助時,也能夠坦然接受。朋友和家人皆注意到她的轉變,感動之餘,也紛紛投入付出的行動。之後,卡蜜在諸多朋友的協助下,有的貢獻點子,有的貢獻美編長才,有的貢獻架設網站的經驗,同心協力成立了「29個禮物網站」www.29Gifts.org。 「29個禮物網站」目前有來自42個國家超過13900會員,共同響應付出運動。此網站提供了一些工具與資源,包括個人送禮記錄部落格、可供下載的29天送禮日記、免費賀卡和其他更多東西,這些都能協助你實際落實29天送禮大挑戰。 此外,有許許多多朋友在網站中記錄了他們的付出故事,以及這個行動如何改變他們的人生觀。這些動人的故事透過社群不斷散播出去,一股強大且正面的改變力量正在蘊釀,全世界的付出精神將被喚醒,我們每個人都可透過簡單的利他行為,讓世界變得更好。 小付出大收穫,如果你願意 請加入www.29Gifts.org或https://www.facebook.com/oaktreecite,分享你難忘的故事。 【網友試讀推薦】 「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付出行動所帶來的激勵人心的活力,去呈現人需要得到他人認同的重要性…… 《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的千惠和《一公升的眼淚》的木藤亞也,她們在生命最後時刻所展現對生命的執著與熱愛感動了無數的人,而這本《二十九個禮物》則以不同形式的堅強震撼了我,卡蜜的故事裡,不見悲情的哭泣,反而有種沈靜的聲音靜靜地傾訴著自己重新再活一次的喜悅,她從崩潰邊緣人到成為擁有心靈滿足的生活實踐家,這其中的過程還真是一言難盡,我想只有將她的故事從頭看到尾才能體會她在短短一個月內所感受到的衝擊與心路歷程的轉變。」 ──蒼野之鷹 「《二十九個禮物》讓我想起一部電影--(pay it forward),片中擔任七年級生社會科學的老師,要孩子在學期中去做一件他認為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小男主角崔佛的點子是,尋找一個你認為可以解決他困難的人,幫助他,不求回報,只要求接受恩惠者以同樣的信念去幫助另外三個可能也需要幫助的人,愛的善念就這樣跟著愛的行動擴散開來了。施與受之間的關係是微妙的,施者若是有目的的施,總給人市儈的不快;受者若是逼不得已的受,也總帶著三五分的羞,施與受之間真是門學問呢!」 ── J 「我想,看完《29個禮物》之後,是否能夠跟著卡蜜身體力行、持續二十九天對其他人送出禮物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夠先調整自己的心態,才能把自己從低潮中解救出來。唯有自己試圖振作,才有辦法將自己從痛苦的深淵中救出。每件事都有一體兩面,但通常我們都會懷著負面思考,並只想到壞的那一面,物質上的供應永遠彌補不上心靈匱乏的速度,如果能夠堅持立場,讓自己不要迷失於其中,並適時地對別人付出,這樣的情況,不論是對自己或對方而言,都等於是創造了雙贏的局面。」 ──Mendy 「當她將焦點放在給予,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物質的或非物質的,各種其實多麼微不足道的小禮物,我都看見一股善的循環力量正在展開。一束給予陌生人的花,其金額不高,卻可能開啟他人一整天的喜悅,甚至變成難忘的美麗回憶。隨著卡蜜的文字,我的心裡漸漸充滿了正向的力量,也準備要挑個『黃道吉日』,一起來身體力行『29個禮物』處方,亦想像卡蜜一樣來書寫自己的『禮物筆記』,當然,也很想看看自己最難給出去的,又是什麼?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也推薦有興趣的大家可以一同觀看,更不妨一起來嘗試看看,這『29個禮物』處方,到底會讓我們產生什麼變化!」 ──vernier 「我們常以為禮物一定要是什麼務實的東西,好像和價值或價錢脫不了關係,但一些送到你心裡的,真正的禮物,往往只是溫暖的小事情。 生活在城市裡,難免不知不覺戴上『我是石頭』或是『我是孤島』的面具,冷漠隱匿真正的自我,一直到這幾天閱讀卡蜜的《29個禮物》,我好像聽見心裡那座冰山悄悄溶解的聲音...」 ──patty 「不少友人讀過《秘密》、《向宇宙下訂單》、《零極限》……等書。我經常在噗浪上看人發表『我愛你,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或是向宇宙下訂單,宣言日復一日,此起彼落,然而,對現況感到滿意的人,其實不多。究竟是大夥兒下錯訂單?喊錯口號?還是莫非定律戰勝吸引力法則? 這幾天閱讀《29個禮物》,我進一步瞭解到給予的重要性,不懂『送禮』及付出,何啻對宇宙發出不足及『匱乏』的電報。卡蜜更推翻『施比受有福』的說法,她認為,施與受同等重要,你要懂得給,也要懂得欣然接受。」 ──嘎眯 「雖然全書自作者罹患多發性硬化症所遭遇的種種挫折伊始,詳述在療癒師安芭莉˙克里佐的建議下,作者半信半疑的陸續送出29件禮物後,發生了種種不可思議的『奇遇』,包括病情出現大幅度的改善,作者與丈夫/朋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及其他有形或無形的回饋。然而,進一步探究則不難發現,與其說29件禮物帶來了莫名的好運,不如說作者利用送出29件禮物的方式,重新審視並改變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讓原本自怨自艾、怨天尤人的生命轉了個彎,改以更謙虛、更開放、更獨立、更無所求的心態面對自己及身邊的人,進而影響了周遭的人事物,讓原本孤立無助的生活變得很不一樣。甚至,在作者的發起下,『29件禮物運動』已然成為全球性的活動,並間接催生了『平凡小熊照顧基金會』,教人始料未及之餘, 不得不為作者的恆心與毅力及冥冥中的力量感到讚嘆。」 ──娜娜 「29個禮物所要表達的概念很簡單,常聽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當你去幫助別人送出禮物的當,你會明瞭還有人比你更需要幫忙,慢慢地,你也會明瞭接受別人的好意也是種禮物,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忙,也願意去送別人禮物,這就像是一種循環:送出禮物<->接受禮物,這循環就這麼進行著,而它的產物-快樂、知足……等就散播給你了!」 ──Yaping 「……我不敢說29個禮物是讓卡蜜從此改變她的人生的主要原因,我比較相信是卡蜜藉由這契機,她開始嘗試做她發病後無法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開拓她的生活圈,所以她獲得工作機會,更多朋友,更多關心,這都是靠她自己才有之後的轉變,若卡蜜一直維持她發病後委靡不振的狀態,或許她也無法擁有這麼多。 而我們在看待禮物這個詞時,常常聯想到的都是物質上的東西,卻沒想到一句關心其實也是禮物,這本書讓我學會,其實什麼都可以當成是禮物,只要是自己真心付出的,都可以稱為禮物。這本書我真的很喜歡,它裡面有很多的智慧是我以前從未想到的。即使卡蜜故事生活化,並沒有太多艱深字詞,卻能夠讓人感動。事實上我覺得這本書也是卡蜜給所有人的一件禮物,讓許多人可以藉由她的改變來反省、激勵自己,並同樣學會付出及接受,我想這才是她寫這本書的初衷。」 ──柳丁

目錄

◎前言:非常時期,非常手段

◎第一部 ‧禮物

‧禮物一:一通電話
‧禮物二:霹靂舞小費
‧禮物三:跳舞的方式不只一種
‧禮物四:同理心蛋糕
‧禮物五:一起送的‧禮物
‧禮物六:一句簡單的禱詞
‧禮物七:小小的貢獻
‧禮物八:慷慨解衣
‧禮物九:謝謝妳,媽媽,謝謝。
‧禮物十:好主意
‧禮物十一:鮮花正爛漫
‧禮物十二:生日之詩
‧禮物十三:停車費
‧禮物十四:碗盤與晚餐
‧禮物十五:拐杖與按摩
‧禮物十六:情書
‧禮物十七:捨不得的一百塊
‧禮物十八:給奶奶的‧禮物
‧禮物十九:湖邊階梯
‧禮物二十:加碼三十分鐘
‧禮物二十一:給寵物的寵愛
‧禮物二十二:三美元紙鈔
‧禮物二十三:貝殼與石頭
‧禮物二十四:送花賊
‧禮物二十五:一部充滿男子氣概的電影
‧禮物二十六:海邊的貝殼
‧禮物二十七:英國藍調
‧禮物二十八:零星小‧禮物
‧禮物二十九:奇蹟一英里
‧後記:一年回顧

◎第二部 來自二十九件‧禮物網路社群的故事
‧蛋糕上的糖霜 魯迪˙塞蒙
‧付出的一課 瑪麗˙伍茲
‧特許朗讀 史帝夫˙金泰爾
‧母奶 艾琳˙莫娜漢
‧另一種取暖的方法 珍妮佛˙梅芮普薩˙福勒
‧食指與中指 柯琳˙菲普斯
‧平凡小熊 可琳˙瑪莫妮˙芙黛
‧蘋果很忙 惠特尼˙法洛
‧勵志之禮 黛倫˙凱根

◎一封來自安芭莉˙克里佐的信

◎加入二十九件‧禮物運動

◎謝辭

內文試閱

第一部 禮物
禮物一:一通電話


三月十九日星期三

  除了生理上的症狀,我開始看到多發性硬化症是如何讓我的自尊低落。我覺得自己再也無法做個有用的人,一無所有的我無法對世界做出任何貢獻。我的工作沒了,一大部分的自我認同也跟著沒了。我被挫敗感滲透。連我都無法好好和自己相處,誰又會喜歡和我在一起呢?很久之前,我就已經不再和朋友聯絡,因為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正面的東西可聊。

  但服用二十九個禮物處方一事,我沒有改變心意,今天就想給出第一個禮物。要給什麼呢?我試著回想當我還不太能接納這個建議的那天,安芭莉舉了些什麼例子。我走進廚房泡杯茶,頓時有了主意。

  給我的朋友羅莉撥通電話吧,她也在和多發性硬化症搏鬥。她是我的靈光。她的病情比我更嚴重,雖然只大我十歲,但從一九七○年代起,她就在迎戰病魔。她走起路來比我更困難,往往需要助行器、拐杖或電動代步車才能行動。儘管有這些障礙,羅莉還是每天鞭策自己走出門,一大早七點就到健身房報到。

  「卡蜜!」羅莉接起電話時大叫:「真高興接到妳的電話!」結果我們聊了一小時,重拾聯絡的感覺太棒了。好巧不巧,她老公出城去了,她落得孤零零的,於是我提議這週找一天去拜訪她。掛上電話時,不知怎地,我的心情比較平靜、愉快,臉上甚至在笑呢!

  電話響起時,我還在笑。對方是個大規模慈善機構,想請我去做行銷諮商,我聽了又驚又喜。那些日子裡,我覺得自己可以負荷時,就會透過提供剛起步的公司和非營利機構行銷上的指導,來補貼殘障保險的花費。不過,我已經幾個月都沒有精力工作了,更不用說花力氣去找客戶,所以這通電話來得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好的,樂意之至。」我對著話筒輕快地說。我們開始討論細節,約定過幾天再談一次。

  哈!藥效立刻發揮了!我不禁把這個新的工作機會,和剛剛當作第一個禮物撥給羅莉的電話聯想在一起,但又有幾分懷疑。畢竟,宇宙要轉換能量應該得花一點時間吧。無論如何,我心情大好,滿心期待那份諮商工作。我想出門吃早餐當作慶祝,甚至想在外面待一會兒,但我需要馬克的幫忙,才能安然走出我們位於二樓的家。這個家充滿精心打造的風格,有很多嵌入式的櫃子、門上鑲了彩色玻璃、木頭家具染上圓潤深沉的色調,但也有一道又暗又陡的十四階樓梯,通往整棟樓的大門。當你的頭腦和四肢彼此不協調時,這可是很嚇人的。

  馬克扶我下樓,載我到附近的咖啡館,又協助我進到裡面去,然後出發去做配音試音(他的工作是幫電視、電影、電台和電玩遊戲配音),過兩三個小時再來接我。

  入口附近有幾張排得很近的小桌子,對我和我的拐杖來講比後面空間較大的座位方便。我想坐的位子旁邊那一桌坐了個身穿AT & T(譯註: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藍色T恤的先生,看起來很和善,我開口問他:「我可以坐這裡嗎?」

  「當然,請坐。」

  我第一次來,於是看著菜單又問:「這家有什麼好吃的嗎?」

  「我常來,」他說:「所有我試過的都好吃。」然後,看著我的拐杖,他問:「怎麼回事?出意外嗎?」

  「不是。」我想了一下該怎麼回應諸如此類的問題:「我生病了,自從搬到洛杉磯就沒法好好走路。」和陌生人攀談不像平常的我會做的事,遑論還要把焦點放在我的行動不便上。我們一邊吃著油滋滋的早餐,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他先吃完了,起身離開時和我道了再見。和他道別過後,我便埋首大嚼我的馬鈴薯煎餅。

  不多久,侍者過來告訴我,AT & T先生付了我的帳單。

  真的假的?這種事從來不曾發生在我身上。

  「好好喔,」我對侍者說。我和那位先生甚至不知道彼此的名字。「或許洛杉磯人比傳說中的好很多。」

  侍者一邊清理我的桌子,一邊笑了。我伸手到皮包裡摸索,想給他小費,最後湊出三美元的零錢。我本來打算用信用卡結帳,並把小費寫在收據上的。

  我喝著柳橙汁,看著其他用餐的客人,突然想到在馬克來接我之前有幾小時要打發。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忘了帶本書或日記,心情瞬間從自由自在掉到失望沮喪,但我可不想讓這個愉快早晨的正面能量溜走。好,卡蜜,妳不想坐在這裡無事可做。我對自己說。不,不要。我要試著自己用拐杖走回家。

  如同多數日子裡,今天我也是這裡痛、那裡痛,雙腿相當僵硬。身體狀況沒有不同,不同的是我衡量了一下兩種選擇,而坐在這間咖啡館兩個小時無所事事,比不上嘗試自己走路回家。我的手機帶在身邊,中途如果覺得不行了,隨時可以要馬克到某張路邊長椅或誰家的前院來載我。

  我掙扎了一番才站起身,一步出咖啡館,頓時意識到接下來要走過六條街,不禁心慌意亂起來。我已經好幾個月沒有單靠自己走超過兩條街了。

  一步一步慢慢來,我邊想邊出發穿越停車場。在聖塔莫尼卡大道上,我沒能趕在綠燈轉紅前過完馬路,雖不致慢到出意外,但卻足以提醒我可能會卡在有危險的地方。我繼續走下去,一步接著一步。令人驚喜的是,花了四十五分鐘,我總算走完六條街,凱旋歸返家門。我四肢著地拖著身軀爬上階梯,到了最上面一階時,坐下來把頭靠著拐杖休息,最後竟然還喜極而泣。我剛剛自己走到家了!我不完全相信我可以,但我辦到了。還有什麼是我做不到的呢?

  我很累,也很激動。但當馬克回到家,我滔滔不絕地將早上的經歷告訴他時,我們倆都很開心。

  「卡蜜,太棒了!我真以妳為豪!」他滿面笑容。

  我們相安無事地度過整個下午,這些日子以來能這樣可不簡單。由於我們雙方都因我的身體狀況而萬分沮喪,在家時往往多所爭執,我簡直想不起來上一次風平浪靜度過一天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那天傍晚,我去參加戒治互助團體的聚會。我漫長的物質濫用歷史,可追溯到十二歲時第一次喝醉,我總是在尋求某種麻痺自己的方法。我想變成酒鬼,但卻不善此道,要嘛喝了就吐,要嘛喝了就昏過去,於是轉移目標去抽大麻,而且抽得可凶了。之後便是吃處方用藥吃上癮,從安眠藥、鎮靜劑到止痛藥。有時也會戒個乾淨,其中一次斷了兩年,另一次五年。但在我努力要保持神清氣爽的十二年間,故態復萌的次數還是數不勝數。

  我服的藥絕對遠超過醫生所開立的,完成停藥排毒療程出院後,我重新開始「常保神清氣爽大作戰」。我喜歡參加聚會,讓自己離開家裡出門去。馬克過去也有藥物濫用的問題,事實上,我們是在一次戒治互助團體聚會中認識的。但對他而言,「神清氣爽」似乎得來較為容易。七年前他就戒治成功,從此滴酒不沾,也不再碰毒品。

  今晚的聚會上,一位叫英格莉德的女士起身告訴大家,她有個會對子女施暴的酒鬼媽媽,也分享了她如何修補母女關係的故事。兩週前,英格莉德才剛從英格蘭參加媽媽的葬禮回來,她媽媽死於多發性硬化症併發症。

  英格莉德操著倫敦佬的口音娓娓道來,所有人全神貫注在她身上。「我媽人生最後十年過得很苦。除了付錢請來照顧她的人之外,沒什麼人陪在她身邊。我到醫院時,她已經奄奄一息了。淚水湧上她的眼睛,就像她是在等著見我最後一面,才好放心地走。」聽她凝重地說出這個感人的故事,淚水也湧上我的眼睛。她在家暴的陰影下長大,但她找到了隨著原諒而來的自由,並且在戒治成功的狀態下重建起和母親的關係。英格莉德戒掉各種上癮惡習已逾十餘年了。

  會後,我和她及其他一些人聊天、交換彼此的電話號碼。對這樣的社交活動,我有點生疏了。自從四個月前抵達洛杉磯以來,這是我第一次用心地花力氣在交朋友上。

  回家後,我心情很好,想和馬克一塊兒外出用餐。稍晚在床上,我躺在他身旁,靜靜地回憶這一天是如何變成美妙的一天。今天我總共出門三次,比平常三、四天出門一次好太多了。我打電話給羅莉,送出二十九個禮物中的第一個。我從咖啡館一路走回家,甚至在互助團體聚會上交了幾個新朋友。馬克對我很好、很照顧……他真的很努力。

  我滿足地翻過身。幾個星期以來第一次,我沒有靠藥物熟睡了整晚,整整八個小時。醒來時,我竟然很高興迎接新的一天。不知道這一切和第一個禮物有沒有關係,但我已經在思考第二個禮物將帶來什麼可能。

第二部 來自二十九個禮物網路社群的故事


蛋糕上的糖霜
魯迪˙塞蒙

  我站在一家一元商店的櫃檯前,排隊等結帳。這裡很少有東西真的只要一塊,但你還是能撿到一些便宜。我趕時間的時候就會來這裡,因為我很清楚什麼東西在哪裡,而且排隊的人通常只有一兩個。今天卻花了比平常久的時間,我盯著從來不會去翻閱的流行雜誌封面打發時間,上面是一張又一張小布和裘莉的照片。站在那裡越久,我就越想買一本來看。幸好,隊伍終於前進,打消了雜誌對我的誘惑。現在,我前面只剩一名顧客。

  「總共十一塊六十分。」店員以機械化的平板語調說。

  我前面那位女士在皮夾裡掏來掏去,動作小心翼翼免得把皮包弄掉。她把眼鏡往上推,將零錢放在櫃檯上一枚一枚數著。

  「喔,我錢不夠。」她語帶歉意地說。她的臉上掛著微笑,但你看得出來她不太自在,在大家面前出糗讓她很尷尬。我聽見背後傳來不耐煩的嘆氣聲和腳步挪動聲。隊伍每分鐘都越來越長,沒有其他櫃檯開放結帳。

  「妳有卡嗎?簽帳卡或信用卡都可以。」店員的口氣很冷淡。

  「沒有,我沒帶卡。」她退縮了:「我得把一些東西放回去。」

  店員把已經放進購物袋的東西拿出來,凌亂地放在櫃檯上,當中包括一盒生日蛋糕蠟燭、一盒蛋糕粉、一罐糖霜、一些糖果和玩具,玩具兩兩成對,有兩包貼紙、兩瓶泡泡水、兩盒小女生的珠寶組和兩個便宜的芭比娃娃。

  「這個多少錢?」這位顧客拿起那罐糖霜問道。

  「一塊九十九分。」

  這還是不夠拯救她脫離災難,她還得放棄別的東西。我看得出來她很不願意做出割捨。店員表現出不耐,她的語調有點尖銳,嘴角有點往下撇,眉頭有點皺了起來。在此同時,我背後的隊伍繼續拉長,我站在那裡,目睹店員不願寄予同情,反倒滿懷鄙夷,不著痕跡但絕對有力地毀掉這位女士的一天。這位女士拿起其中一個芭比,我看不下去了。

  「妳需要多少錢?」我問。

  「什麼?」

  「妳還差多少?」

  店員挑起一邊眉毛,代她回答:「兩塊六十分。」

  「拿去。」我給店員三塊錢。我不想吸引眾人目光,也不想受到感激,更不想催促這位女士。我只想要她開開心心地讓兩個女孩都有一個芭比可以玩。

  「太感謝了,」女士說:「我有兩個孫女在車上等,她們是雙胞胎,今天是她們的生日,我以為我錢帶得夠……」

  「別客氣。很高興能幫上忙。」

  我真的不要她感謝我。這是難得一次我毫不考量個人利益地為某人付出。我常常捐贈衣服給慈善機構,但那些都是我不要的衣服,留在衣櫥裡白佔空間。我也會送人一些別的東西,但我的行動背後通常都抱有獲得回報的動機,即使只是抽象的回報。其實多數人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乃至於神學家總是爭論著「利他主義」的課題,這個字眼是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於十九世紀初期提出來的,其涵義是「純粹出於有利他人的動機而採取的行動」。反對者主張沒有純粹的利他行為存在,沒有人的動機可以是完全拋開自我的,因為我們知道為他人付出將使自己感覺良好,並獲得他人的讚賞。

  但有那麼一刻,我在內心感受到了。我只想幫她,就這麼簡單。我希望她開開心心的,我想讓她和一對雙胞胎女孩度過愉快的一天。利他主義確實存在,只不過它也有個雙胞胎,一個隨伺在側的雙胞胎,因為不一會兒,我馬上自我感覺良好了起來。但這可不是我的動機,良好的自我感覺只是點綴蛋糕的糖霜而已。

作者資料

卡蜜.沃克(Cami Walker)

原本是一位獨立、擁有廣告行銷總監頭銜的時髦女性,在身體幾次發出預警後,於二○○六年診斷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原本亮麗的生活和婚姻頓時黯淡。卡蜜以為自己往後的人生會在病床和哀怨中度過,沒想到一位療癒師朋友的另類處方完全改變了她。她開始試著不陷於自憐的泥沼,將關注轉到他人身上,體會到利他力量的強大。兩年後她在眾多朋友的協助下,在網路上發起「29天送禮大挑戰」。從那時起,她不曾間斷地持續著送禮二十九天的循環。卡蜜和丈夫馬克目前住在加州的好萊塢。 相關著作 《29個禮物:一個月的給予如何改變你的生命》

基本資料

作者:卡蜜.沃克(Cami Walker) 譯者:麥曉維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眾生系列 出版日期:2013-01-11 ISBN:4717702082840 城邦書號:JP0058X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