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重審耶穌(全新增訂版):一位法庭記者的聖經調查事件簿
-
這樣說,跟誰都能聊信仰:不冷場、不對抗、不尷尬,聰明又友善的溝通法則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權力的血脈(作者限量親簽):撼動全球走向的「家族」,一部交織萬年文明的新世界史【首刷限定書盒典藏版,全三冊不分售】
-
家的修繕常備手冊:哥動手修,姐自己來,Step By Step,修繕好簡單,不用再苦等師傅來【暢銷增訂新封面版】
-
藝術的創作與祕密套書:《藝術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藝術的祕密》
-
權力的血脈:撼動全球走向的「家族」,一部交織萬年文明的新世界史【首刷限定書盒典藏版,全三冊不分售】
-
以創作為生:20年全職畫家寫給創作者的事業指南
-
午夜時分的心理課:心理學博士陪你一起自問自答,用科學讓生活有餘裕,人生更自在!
內容簡介
從清代到日治,超過三百幅細膩手繪圖,完整重現台北百年風情。
《圖說清代台北城》
勾勒清代台北城的栩栩風華。
重現一座城池從無到有的建設過程。
在一八八四年十二月以前,台北城並不存在。
台北盆地裡充滿了蓬勃的市井活動、熱鬧的街巷雜沓,但並沒有一座寬廣氣派的城池。
從選址、籌畫、開工興築到終於完工,台北城經歷了重新規畫道路的波折與中法戰爭的漫天煙硝。並在劉銘傳的親自坐陣下,成為台灣近代化建設的典範。
不論是十七世紀的西式城堡、原住民的聚落,還是漢人進入台北盆地開墾的農村合院,或是繁華的商店街屋、淡水開港通商後的洋樓,從台北城的設置到公共建築的建造完成,《圖說清代台北城》以史料為基,細心還原歷史現場。不但用淺顯的文字快筆勾勒清代台北城的繁華,更以細膩的手繪圖,精細描畫城裡城外的各種風貌。
翻開書,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清代的台北!
《圖說日治台北城》
如實描繪百餘年前日治風貌。
重返台北躋身現代城市的關鍵時刻。
一百一十八年前,甲午戰敗,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大軍接收台北城。
如今,松山菸廠、北投溫泉博物館、青田街老屋、西門町紅樓、自來水博物館、總統府、中山堂、台大醫院、台大校園、台北賓館……每一處都是台北最有魅力的城市角落。
原來,台北的自來水和汙水處理系統是日本人引進的;原來,總統府的原始設計並不是磚紅色;原來,當年台北的三線道馬路井然有序又美麗寬闊,一點也不輸巴黎的香榭大道。台北隨著市區改正計畫的公布,規畫道路、鋪設鐵路、開闢公園、興築公家機關與宿舍,自此奠定扎實基礎,一步步成為一座摩登現代的大城市。
精美細膩的手繪圖、詳實的資料考證、仔細的實地訪察、淺顯易懂的文字,手繪建築達人徐逸鴻再次從美麗又古老的建築出發,以一張張精心描畫的手繪圖,帶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和洋建築並存的美麗台北。
【專業推薦】
◎王惠君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呂理政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李乾朗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兼任教授)
◎林保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前院長)
◎邱博舜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專任副教授)
◎陳柔縉 (作家)
◎莊永明 (台灣庶民史專家)
◎韓良露 (南村落總監、作家)
◎漢寶德 (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
◎顏忠賢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作者資料
徐逸鴻
台灣新生代古蹟與手繪建築達人,1977年生,桃園縣觀音鄉人,進入古建築領域已有二十多年,曾任職李乾朗工作室助理。擅長攝影、繪畫,並從事許多建築測繪與插圖繪製工作。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系學士、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曾就讀北京清華大學建築歷史與文物建築保護研究所博士班;目前在台北市主持「木也建築學堂」。著有《圖說艋舺龍山寺》、《圖說日治台北城》及《圖說清代台北城》三書。 相關著作:《圖說清代台北城(風華金典藏版)》《圖說艋舺龍山寺(禪風傳世典藏版)》《圖說清代台北城》《圖說艋舺龍山寺》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