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小心,魔鬼就在你身邊:犯罪心理學家教你辨識生活中的心理變態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性騷擾、家暴、跟蹤狂、連續殺人魔,不要以為這些變態不在你身邊! 據統計,3% 的人具有強烈的精神變態傾向,代表97% 的人隨時可能受害 這些精神變態者不是瘋子,他們沒有內心衝突,沒有良知; 他們看起來很乖,其實壞到骨子裡! 他們有沒有機會傷害你,全看你能不能夠揭穿他們的企圖! ---------------------------------------------- 知名大學教授竟然是個家暴累犯;前途大好的碩士生會在女生廁所偷拍; 從小就是模範生的金融長才卻挪用公司鉅款;親友眼中的乖乖牌卻成了殺紅眼的劊子手! 你一定聽過這樣的社會新聞,並且大呼不可思議。這些心理變態都有完美的偽裝,在事件爆發前你絕對不相信他們有問題。他們不是精神病患者,他們能清楚察覺自己的行為,也能合理控制。 要如何辨識職場、兩性、家庭、朋友等環境中的潛伏變態份子?在本書中,犯罪心理學家凱莉.戴恩斯透過調查和個案研究,分析精神變態者的腦袋和人格,揭露他們普遍的行為特徵,提供我們應對的建議。各章內容包含: ※七大徵兆分析心理變態的行為模式 ※十個選擇題或問答題判斷危險程度 ※大量生活實例讓你明白心理變態潛藏何處 對家庭、學校、職場、周遭環境多一分警覺,就可以少一分悲劇。在人心深不可測的社會,這是一本教你辨識危險的生存手冊。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生命中的心理變態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穿著名牌西裝,或許穿著運動服;可能是男人,也 可能是女人;或許是胸懷大志、月入高薪的人物,也可能是依賴社會福 利,撫養五個小孩的母親;他們可能十五歲就從學校輟學,也或許是高學歷高資格的專業人士。 第二章 你的同事是不是心理變態? 有職業的心理變態比一般心理變態更能控制自己,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們會冷酷地找到三個目標:小兵、贊助人、替死鬼。 第三章 你的老闆是不是心理變態? 在所有類型的心理變態中,最危險的應該是心理變態的老闆。除了能犯下種種罪行,身為老闆,他們能偽裝得天衣無縫。 第四章 你最要好的朋友是不是心理變態?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受別人歡迎,利用這一點,心理變態會變成你的朋友,想辦法引起你的興趣,好滲透到你的生活裡,在你發現前,他們已經接管了你的社交生活和感情生活,或許也榨乾了你的皮夾。 第五章 你約會的對象是不是心理變態? 如果要上網交友,選擇成立已經有一段時間的網站,而且成員要付費才能 得到最新消息;你的個人資料會得到保障,網站也有防止濫用的政策。確 認你可以使用封鎖功能,避開不想聯絡的人。 第六章 你的孩子是不是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是先天還是後天養成的?生長在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後仍有可能展現許多心理變態的特質嗎?還是父母只能驚恐地站在一旁,看著他們的小天使不斷違逆父母的信任和愛? 第七章 你的父親或母親是不是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的父母或許會疏忽孩子,或許會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延伸,對他們施加凡人無法承受的壓力,要他們行為舉止得宜。 第八章 你的伴侶是不是心理變態? 心理變態的伴侶會反覆傷害你,也會讓你沒辦法離開他;他們善於扮成很愛你的樣子,再穿插控制你的手段;他們的模式是獎賞、懲罰和威脅,逼得伴侶不得不屈從,失去了必要的自尊和逃離的意願。 第九章 你迷戀的明星是不是心理變態? 如果要出名,心理變態的特質會讓他們更快更容易出人頭地,不懂得懊悔或內疚,表示他們可以踩在別人頭上,就跟踩著石頭一樣輕鬆自在地爬上頂端。 第十章 你是不是心理變態? 在我們一生中,總有時候會被迫做出心理變態的行為,這叫做「情境心理 變態」;或許是在學校被霸凌的人想要報復,不得不採取激烈手段;或者愛人把你一腳踢開,你想要讓他感受到你的傷口有多痛;這時就有可能出現類似心理變態的無情冷酷心態和行動。  

內文試閱

第一章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


  
  「我跟約會的對象在網路上聊天已經有一陣子了,我們安排好在咖啡店會面。我到了那裡,看到其他四個女的在等他,一人一張桌子。最後他拿著五朵花出現,給我們一人一朵。」
  
***
  
  「早上打開冰箱,發現室友又把我的乳酪吃完了。我就知道,昨天晚上我跟她大吵一架,因為她又沒得到同意就偷拿我的洋裝去穿,洋裝回來的時候沾滿菸味,裙腳也髒了。還有呢,她一直沒付該分攤的瓦斯費,我已經追了四個月。」
  
***
  
  「最近同事讓我很受傷。幾個星期前他來報到,我們兩個人立刻變得很要好,幾乎每天都一起去吃午餐。但最近他都不回我的電子郵件,午餐時間沒到,他就提早幾分鐘跟副理離開公司去吃飯,兩人有說有笑。我不懂——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幫他寫報告,因為上星期他要做一份很重要的簡報。」
  
***
  
  「上星期,我把小兒子從沙坑裡拉出來,遠離湯米。我發現他在尖叫,而湯米則沉著地用他的玩具工具組敲打一隻老鼠,還試著把老鼠的腿一條一條拉下來。我責備年幼的湯米,他面無表情地看著我。口裡說著『對不起』,嘴角的蔑笑卻顯而易見。事後,他媽媽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無辜地說別人弄錯了。『一定是他害的,』他說,手指著我家還在抽噎的學步兒。」
  
***
  
  聽起來很耳熟?我敢打賭,以上這些情景,你一定碰過至少其中一種。在生命中,你注定會碰到這種人,展現出心理變態的關鍵特徵。事實上,科學家估計,在全球人口中,有百分之一到三的人是心理變態。所以,如果你的臉書上有一百個朋友,很有可能其中至少有一個人符合資格(除非你的朋友都在監獄裡認識,倘若如此,其中會有百分之十五的人是心理變態)。

  聽起來很嚇人——也可能真的很嚇人。但心理學家發現,現在有「心理變態連續體」這種東西。在最高的等級上,有心理變態的連續殺人魔,最低的等級上則有平凡的「天使」,兩者之間則有不會觸犯法律的人,但仍會對周遭的人帶來極度的傷害和損失。

  或許你沒發覺:事實上,很有可能你不會發現。心理變態的人不會一手提著血淋淋的刀,一手提著砍下來的人頭到處走動。他們可狡猾得多了,多上好幾倍。生活中的心理變態可能是你的老闆、家裡十幾歲的孩子、相親的對象、親友、醫生或愛人。

  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穿著名牌西裝,或許穿著運動服;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或許是胸懷大志、月入高薪的人物,也可能是靠著社會福利要養五個小孩的母親。你生活中的心理變態或許好看得不得了,或許滿臉青春痘。他們可能十五歲就從學校輟學,或許是高學歷高資格的專業人士。

  事實上,心理變態的共通點只有許許多多情緒異常和反社會的行為,有可能在家庭、組織和整個社群中造成破壞。這種狀態無法治療。他們缺乏同理心,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也不在乎擋路的是誰。他們會想辦法迷惑人心,好加以操控,來騙你的錢或住進你家,甚至還有可能騙走你的心。

  有鑑於此,奇怪的是大家為什麼都愛心理變態。想想看電影《鬼店》中的傑克尼柯遜,《致命的吸引力》中的葛倫克蘿絲,《沉默的羔羊》中的人魔漢尼拔,以及《猜火車》中勞勃卡萊爾飾演、愛打架的卑鄙:這幾部電影票房大賣,無數觀眾付錢買票,享受背脊打顫的殊榮。讓我們怕到(幾乎)不敢翻開下一頁的恐怖小說,連續殺人犯在曼徹斯特僻靜的石子路上潛行的肥皂劇劇情,都非常受歡迎。真實生活中的罪行也會立刻變成報紙用來吸引讀者的題材,配上骸人的標題和冗長的分析。

  生命中的某個時刻,或許你會提到「變態前男友(或女友)」,很有可能他超愛看《車迷大本營》(譯按:英國廣播公司BBC製作的著名汽車節目),或拋棄你去跟一個外貌不如你的人在一起;但我們其實不懂心理變態是什麼意思。也從來沒想過實際上有可能碰到真正的心理變態。
  
  這本書會教你什麼是心理變態:什麼會讓他們發作、他們的心裡和腦子裡在想什麼(真的在腦子裡)、為什麼他們會是那個樣子,以及我們可以怎麼處理狀況。讀完之後,你就能察覺警訊,看出誰有可能是心理變態——他們在不同的角色上和環境中如何表現——也懂得該用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

  心理學家評估心理變態時會按照嚴格且詳細的診斷依據,但對外行人來說,心理變態出現時,你會聽到警訊大作。雖然這本書不適合用來當作識別心理變態的鑑識工具,但會根據心理學的原理給你警告。別再犯錯了:如果心理變態的嫌疑犯進入你的生活,你就得快點擺脫他們。
  
  不論你正在約會,還是費盡苦心要當好父母,或者在工作上受到霸凌,還是被號稱死黨的朋友搞得很困惑,這本書會幫你找出身邊的惡魔。

  我是顧問司法心理學家,開設了自己的事務所。我雇用司法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為形形色色的社會、健康和刑事審判機構提供服務,接受委託來辨識出哪些人有可能傷害自己或其他人。我曾在中度安全的單位中治療過患有精神疾病的罪犯,其他對象還包括戒備森嚴監獄中的囚犯和社區中高度危險的人物,也曾接過刑事法庭和家事法庭的案件。一天之內有可能碰到在商店裡順手牽羊的小偷,也有可能碰到連續施暴的人。一路走來,我曾面對過英國一些最惡名昭彰的心理變態罪犯。我完全知道他們有些人控制別人的手段有多厲害,看起來多麼迷人聰穎。

  第一次評估心理變態的狀況時,我到一座高度警備的監獄中和他面談;必須穿過幾道厚厚的鋼門才能見到他。為了我的安全,面談的房間裡裝了緊急按鈕,外面也配置了監獄的警官。因為此人申請假釋,我接受委託來評估他的狀態——他因為謀殺外婆,被判無期徒刑,他為了五英鎊跟外婆吵架,結果用刀把她刺死。但是,如果有人在旁邊看著我走進房間進行第一次面談時,認為我才是接受訪問的人,倒也不奇怪。他安排了其他囚犯幫我倒茶,也重新排列了稀疏的家具,好讓面談室感覺更舒適。他把要討論的議題寫下來,列出他覺得需要探討的重點。這就是第一個警訊,讓我察覺到他心理變態的傾向:心理變態在受訪的時候幾乎都是這樣,他們想要留下很好的印象,一開始時都會關心你在面談時是否覺得舒適,但他們的關心一點也不誠懇。更不用說他們天生就覺得自己比較優越,表示他們想要控制面談的流程,就像在主持記者會之類的活動一樣。

  我已經看過客戶的檔案,很清楚他犯了什麼罪。但是,由於他回答最初幾個問題時非常自在,清楚展現他的口才,我仍覺得他很討喜,十分迷人。

  第一天,他告訴我他一生的故事,而他就是故事中的悲劇英雄,這當然是他自己的版本。他說,母親虐打他,他每天晚上都會哭泣,想念不在身邊的父親,他一直是個緘默害羞的男孩,拼命捍衛自己的尊嚴。他的說服力很強,我差點都要跟他一起流淚了。但他展現出來的情緒從戲劇性的咬嘴唇和流著淚撕扯頭髮突然變成很不合時宜的笑話,問我要不要到外面抽菸休息一下,還稱讚我的牙齒很白很整齊,轉變快得不得了(另一個警訊)!

  我問起他殺死外婆的事情,他說,他和七十三歲的外婆同住,盛怒之下,他從廚房拿刀,用「不鋒利的那邊」刺外婆(刺了起碼十七次)。他認為,或許是他大發脾氣的異常行為嚇到了外婆,她之前的健康狀況也不好,導致可憐的外婆一命嗚呼,而不是他造成的傷害(警訊三號)。

  他說,自從入獄以來,他一直捫心自問,受到罪惡感的折磨;但我要他詳細說明這些可怕的自責感受,他卻突然啞口無言(第四號警訊)。在監禁期間並未利用機會接受治療,卻結論說外婆的吼叫揭開瘡疤引發事件,導致他攻擊外婆。從那時候起,他「原諒」了母親在他幼時給他的虐待,外婆讓他想起受虐的記憶也並非出自刻意。這些說法應該都是為了讓我相信現在一切都沒問題了。

  第二天面談時,我指出他自己的描述跟檔案裡的資訊顯然有差異。面對不一致的地方,他面不改色,宣稱他的記憶出現了神祕的空洞和缺口(第五號警訊)。他繼續說下去,順勢「想起來」他犯過加重竊盜罪和很多次詐騙,偶爾則犯下了「男孩子的惡作劇」,比方說把鄰居的貓抓來虐待(警訊!警訊!)。他滿面笑容地告訴我,他把鳥兒的翅膀釘在樹上,彷彿那只是值得一笑的青少年胡鬧事件。最後當他注意到我臉上驚恐的表情(我還太嫩,藏不住反應),他才突然改變方針,說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他的行為這麼糟糕。我問他為什麼覺得糟糕。他怎麼說呢?因為他被判決有罪,罰了五十英鎊。

  第三天,他告訴我如果得到假釋,他要做什麼,他的計畫包含不少方案,例如接受訓練成為心理學家,或當兒童的輔導老師。入獄期間,他充分利用機會接受教育——事實上,獄中有位助教因此被轉到另一座監獄,因為他想辦法讓她相信,他知道她家的地址,脅迫她夾帶違禁品給他。他說:「只是好玩嘛,誰叫她這麼好騙。」

  他也不小心說溜了嘴,透露他為這次評估下了一番功夫。原來這意味著他讀過其他囚犯的報告,而他們的假釋申請都受到拒絕,為了表現得更好,他還讀了一本心理分析的書。最後他把手放在我的膝蓋上,問我:「我的表現怎麼樣?」

  在這三天面談中,他在我個人完全沒有科學憑據的「頸背汗毛」量表上,分數逐漸升高。在更有根據、更傳統的心理變態度量法上,他的分數也很高。

延伸內容

如何面對心理變態 /亞洲大學心理系教授 葉重新 我們常常會接觸到一些駭人聽聞的事件,譬如:最近美國發生電影院屠殺案;兩名台灣女留學生在日本東京都的台東區草苑日本語學校宿舍內遭刺,不幸身亡,這些重大新聞事件大都與心理變態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心理變態者就像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隨地對自己或他人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與傷害。現代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給人們帶來生活的便利,人人可以快速接收到各種訊息,如果這些資訊是偏離社會常軌,心理變態者在學習與模仿之後,就可能產生嚴重的後果。 現代社會由於升學、就業與工作壓力愈來愈大,生活競爭日益劇烈,造成許多人貧窮或失業。在父母管教子女方式不當,學校教育過度偏重智育,忽略體育、道德教育與群育,以及不良的社會風氣薰陶之下,導致許多人的身心與人格無法健全發展,甚至產生變態心理。根據臨床心理學者統計資料,近年來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精神分裂症、精神官能症、犯罪、霸凌、酗酒、性變態、藥物濫用、人格異常、離婚、網路成癮、自殺的人,有日漸增加的趨勢。在許多心理變態者潛伏的社會情境之下,我們該如何坦然去面對? 一個人的行為是否變態?目前台灣臨床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大都採用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第四版(DSM-IV),精神疾病分類系統來作為診斷工具。本書作者提出許多心理變態的案例,以及分辨心理變態的徵兆,讀者在詳細閱讀之後,除了可以清楚判斷生活週遭的人,是否罹患心理變態,以便及早做好因應,避免遭受到無辜的傷害之外,還可以幫助自己與家人遠離心理變態,邁向健康與幸福的人生。 面對魔鬼,坦然無懼地面對它及克服它! /職場達人 邱文仁   編輯寫信給我,希望我給本書寫個推薦序。當我看完這本「The devil you know」,我感覺這是一本有趣又具威脅性的書,因為它把生活各個面向的潛在「魔鬼」挑明出來,因此,讀者看完後,可能會有點憂傷及害怕!本書不囉嗦,挑明地要讀者認清:生活中原本就存在著許多考驗你的人,他們存在於家庭、職場、朋友、甚至約會對象中,而且,他們可能沒有同理心也沒有良知,如果你沒有認識清楚,他們可以把你整得很慘!   因為我經常研究職場現象,我想,要推薦本書,我就從職場的角度切入,可能更有說服力。   在職場多年,雖然我一直可以找到發揮的舞台,也從中結識了許多值得學習的人,但無可避免的,一路上還是充斥了許多對手、競爭者、敵人,還是不得不面對許多殘酷的攻擊,也必須及時反應及對抗,才能避免成為犧牲者。這時,我會感覺自己身處「職場的黑暗隧道」。   何謂「職場的黑暗隧道」?這句話來自於一位我很尊敬的長輩。他說:「職場的黑暗隧道」指的是「在職場上所有會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現象」。這些現象陸續出現在你的職涯中來折磨你,考驗你,其中潮濕陰暗的情節,讓人很不舒服,而且感覺很長沒有盡頭。   他說:這個隧道的長度,大概有十年之長,它的計算方式是從踏入完全陌生的職場的第一天起,大概要花十年的時間才可能幾乎經歷過這些職場百態,十年後,這些職場現象只不過是不斷再重複而已。   這個「職場的黑暗隧道」的陰暗潮濕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所謂的「魔鬼」。事實是,「魔鬼」無所不在,而面對這種種妨礙你的魔鬼(或對手),就應該勇敢認清他們存在的現實,然後找到方法,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而生活處處都是學習!上次在水族館,我體會到在大自然中殘酷競爭的水中生物,也自有生存之道,可供人類學習,分享如下: 一、懂得適應還境的比目魚 比目魚身體扁扁的,灰色中帶有大理石花紋,和周圍的石礫很相似。因此,只要牠不動,是很難覺察牠的存在的,因此,在海洋的詭譎環境下,弱小的牠,卻不容易被吃掉。比目魚最利害的,是隨著背景的色澤而變色,黑色、褐色、灰色等,牠都能立即變出來。所以說比目魚又稱為水中的「變色龍」。 在水族箱裡我看到比目魚為了保護自己,可以一直變換顏色,可說是偽裝的高手!「變色」就是比目魚的保命絕招呢!這讓我想到,在不安的職場環境中,上班族最好的生存方法,就是「適應」變化,及配合環境,改變自己。小小的比目魚,也可以給我們職場生存的示範喔! 二、懂得互利共生的NEMO 卡通裡的NEMO,是顏色鮮艷的小可愛,大家叫牠小丑魚,其實牠真名是「海葵魚」。牠們弱小又鮮豔,但還是可以悠遊自在,顯然和比目魚有不同的生存之道。 小丑魚喜歡在海葵的觸手中穿梭。當牠們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脅時,便會立刻躲進海葵有毒的、不斷擺動的觸手中!因為,如果有誰碰上了海葵的觸手,毒液就會隨著刺絲進入來犯者的體內,使其癱瘓,然後成為腹中之物。小丑魚因為習慣穿梭於海葵,其皮膚對海葵的毒液免疫,因為牠對海葵很依賴,所以一旦超出了海葵的保護範圍,牠就會失去防衛能力,以致很快被其他捕食者吞食。所以說,海葵就是小丑魚很硬的「後檯」或私人保鏢。 小丑魚是如何回饋私人保鏢「海葵」呢?答案是:進貢(帶食物進去)。 三、看似和平,惹我?你會後悔的黃倒吊魚 外表像刀片的剃刀魚,看起來就不好惹。不過我覺得更酷的是淡黃色,扁扁的黃倒吊魚。黃倒吊魚看起來傻傻的,本性也很和平,不會隨便惹別人。不過,如果你不小心惹了牠,牠的鰭,可比刀片更利,一定會把攻擊牠的敵人劃個皮開肉綻的! 在職場上也是如此!我常想,如果你的形象是兇悍的,別太在意,因為往往這可以省掉很多別人要招惹你的麻煩!但如果你的型是溫和的,就得像黃倒吊魚一樣,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必要時必須給與反擊,否則只會讓人得寸進尺呢!   誠如這位長輩所說:一旦你承認有黑色隧道,態度就豁然開朗,因為你很清楚這是成長的唯一路徑,經歷了這些,是為了創造下半輩子永不為職場困擾的實力與成熟度。所以,凡事得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事情。   所以讀者們,別害怕,勇敢的了解魔鬼及對手吧!當你用學習的角度看事情,你可以坦然無懼地去克服它及面對它,因為這是「成長的唯一路徑」。

面對魔鬼,坦然無懼地面對它及克服它!

◎文/邱文仁(職場達人)

  編輯寫信給我,希望我給本書寫個推薦序。當我看完這本「Thedevilyouknow」,我感覺這是一本有趣又具威脅性的書,因為它把生活各個面向的潛在「魔鬼」挑明出來,因此,讀者看完後,可能會有點憂傷及害怕!本書不囉嗦,挑明地要讀者認清:生活中原本就存在著許多考驗你的人,他們存在於家庭、職場、朋友、甚至約會對象中,而且,他們可能沒有同理心也沒有良知,如果你沒有認識清楚,他們可以把你整得很慘!

  因為我經常研究職場現象,我想,要推薦本書,我就從職場的角度切入,可能更有說服力。

  在職場多年,雖然我一直可以找到發揮的舞台,也從中結識了許多值得學習的人,但無可避免的,一路上還是充斥了許多對手、競爭者、敵人,還是不得不面對許多殘酷的攻擊,也必須及時反應及對抗,才能避免成為犧牲者。這時,我會感覺自己身處「職場的黑暗隧道」。

  何謂「職場的黑暗隧道」?這句話來自於一位我很尊敬的長輩。他說:「職場的黑暗隧道」指的是「在職場上所有會讓你感覺不舒服的現象」。這些現象陸續出現在你的職涯中來折磨你,考驗你,其中潮濕陰暗的情節,讓人很不舒服,而且感覺很長沒有盡頭。

  他說:這個隧道的長度,大概有十年之長,它的計算方式是從踏入完全陌生的職場的第一天起,大概要花十年的時間才可能幾乎經歷過這些職場百態,十年後,這些職場現象只不過是不斷再重複而已。

  這個「職場的黑暗隧道」的陰暗潮濕的始作俑者可能就是所謂的「魔鬼」。事實是,「魔鬼」無所不在,而面對這種種妨礙你的魔鬼(或對手),就應該勇敢認清他們存在的現實,然後找到方法,尋求自己的生存之道!而生活處處都是學習!上次在水族館,我體會到在大自然中殘酷競爭的水中生物,也自有生存之道,可供人類學習,分享如下:
  
  一、懂得適應還境的比目魚

  比目魚身體扁扁的,灰色中帶有大理石花紋,和周圍的石礫很相似。因此,只要牠不動,是很難覺察牠的存在的,因此,在海洋的詭譎環境下,弱小的牠,卻不容易被吃掉。比目魚最利害的,是隨著背景的色澤而變色,黑色、褐色、灰色等,牠都能立即變出來。所以說比目魚又稱為水中的「變色龍」。

  在水族箱裡我看到比目魚為了保護自己,可以一直變換顏色,可說是偽裝的高手!「變色」就是比目魚的保命絕招呢!這讓我想到,在不安的職場環境中,上班族最好的生存方法,就是「適應」變化,及配合環境,改變自己。小小的比目魚,也可以給我們職場生存的示範喔!
  
  二、懂得互利共生的NEMO

  卡通裡的NEMO,是顏色鮮艷的小可愛,大家叫牠小丑魚,其實牠真名是「海葵魚」。牠們弱小又鮮豔,但還是可以悠遊自在,顯然和比目魚有不同的生存之道。

  小丑魚喜歡在海葵的觸手中穿梭。當牠們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脅時,便會立刻躲進海葵有毒的、不斷擺動的觸手中!因為,如果有誰碰上了海葵的觸手,毒液就會隨著刺絲進入來犯者的體內,使其癱瘓,然後成為腹中之物。小丑魚因為習慣穿梭於海葵,其皮膚對海葵的毒液免疫,因為牠對海葵很依賴,所以一旦超出了海葵的保護範圍,牠就會失去防衛能力,以致很快被其他捕食者吞食。所以說,海葵就是小丑魚很硬的「後檯」或私人保鏢。

  小丑魚是如何回饋私人保鏢「海葵」呢?答案是:進貢(帶食物進去)。
  
  三、看似和平,惹我?你會後悔的黃倒吊魚

  外表像刀片的剃刀魚,看起來就不好惹。不過我覺得更酷的是淡黃色,扁扁的黃倒吊魚。黃倒吊魚看起來傻傻的,本性也很和平,不會隨便惹別人。不過,如果你不小心惹了牠,牠的鰭,可比刀片更利,一定會把攻擊牠的敵人劃個皮開肉綻的!

  在職場上也是如此!我常想,如果你的形象是兇悍的,別太在意,因為往往這可以省掉很多別人要招惹你的麻煩!但如果你的型是溫和的,就得像黃倒吊魚一樣,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必要時必須給與反擊,否則只會讓人得寸進尺呢!
  
  誠如這位長輩所說:一旦你承認有黑色隧道,態度就豁然開朗,因為你很清楚這是成長的唯一路徑,經歷了這些,是為了創造下半輩子永不為職場困擾的實力與成熟度。所以,凡事得從學習的角度來看事情。

  所以讀者們,別害怕,勇敢的了解魔鬼及對手吧!當你用學習的角度看事情,你可以坦然無懼地去克服它及面對它,因為這是「成長的唯一路徑」。

作者資料

凱莉˙戴恩斯(Kerry Daynes)

英國犯罪心理學家,主持心理診所,和共同執業的心理學家及心理治療師為眾多機構提供服務,參與重要的罪案調查,工作上必定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職場變態和連續殺人魔。戴恩斯也常於訴訟程序中擔任專家證人,並且接觸過英國監獄中最複雜難懂的罪犯。戴恩斯固定上電視和電台節目,提供專業評論,包括英國 Sky 電視台系列節目《殺父弒母》(Killing Mum and Dad),以及第四頻道的《狂人》(Mania)系列節目。二○○八年,她在罪案偵緝頻道(Crime & Investigation Channel)主持《怪物的誕生》(The Making of a Monster)系列節目,探索惡名昭彰的殺人犯的相關背景。

潔西卡˙法羅絲(Jessica Fellowes)

自由作家和記者,合作對象包括《星期日郵報》(Sunday Mail)、《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星期日泰晤士報》(The Sunday Times)風格版及《心理學》(Psychology)雜誌。曾擔任《鄉村生活》(Country Life)雜誌擔任副主編。

基本資料

作者:凱莉.戴恩斯(Kerry Daynes)潔西卡.法羅絲(Jessica Fellowes) 譯者:嚴麗娟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生活館 出版日期:2014-06-10 ISBN:4717702086763 城邦書號:BK5071X 規格:膠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