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佛教
達賴喇嘛尊者開示佛子行三十七頌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佛子行三十七頌》為藏傳佛教最重要的入門經典,是六百年前西藏無著賢上師,為學佛者撰寫的菩薩行心要,以精簡扼要的頌文,教導佛子們調伏內心,秉持善心,執守善行。其重要性,是初入佛者必修習,學佛者每日精進的重要著作。 本書集結達賴尊者分別於一九七三年、一九七四與一九八五年,在菩提迦耶聖地傳法之記錄而成。借由殊勝因緣,學習上師的教法,聞授佛法的總義、大乘的教理,期望學佛者如實修行,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在戰爭、傷害與天災人禍頻傳的惡劣時代裡,透過尊者講解《佛子行三十七頌》,領會教理、持久修行,將私心轉為慈悲,感受內心的平靜,促使後世安樂。

內文試閱

先說善義
  在此可分三大科判得知本論:先說善義,次說論文,後說結語。初者分二:禮讚文及發願造論。今講初者:   本文云:南無甊給厦拉押。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上師觀自在尊前,恆以三業恭敬禮。   在此論的一開始說到了「南無甊給厦拉押」。這是印度文,其內涵是「禮讚聖者觀世音世間自在」之意。首示印度文的目的為何呢?雖然這部論並非印度人所著,但為了傳承的清淨,以及與有緣者結下梵語善緣,故說此義。   此文中雖無禮讚諸佛菩薩,但卻特意地禮讚上師及觀音尊者,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將會闡述的內涵是有關佛子菩薩的修行。怙主慈尊解釋菩提心的根本時,在《莊嚴論》裡說道:「此源是悲心。」如論所云,悲心是增上意樂的主因,有了增上意樂才會直接生起菩提心的。況且,佛的悲智業所化成的三怙主中,聖者觀音則是諸佛的悲心所現,而鄔瞿無著賢佛子又依止觀音為主要的本尊,再加上自己所修行的主要內涵又是慈悲為本的菩提心,自然就會禮讚與自己修行有關的上師及觀音本尊了。   所云:「雖見諸法無來去。」此偈禮讚的對象是從導師世尊傳至一切廣大行,及深見行的雪域上師,尤其是尊者個人的法緣傳承師長和怙主觀音。論云:「上師觀自在尊前。」此中特別指明「上師」二字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至尊阿底峽聖者說道:「大乘一切大小功德皆由上師所得,汝藏人視師長為凡庸想又如何能得?」如《廣論》裡所引用般,阿底峽聖者殷重說明了大乘之法是由上師傳得,是故禮讚上師。大乘道源來自慈悲為本的菩提心,所以,寂天菩薩在入行論中說明了如何生起自他相換、愛他勝己的菩提心,又說此心依賴上師而有,所以此文禮讚了與觀音無二的上師。   上師及怙主觀音具足什麼功德?此德即是獲得究竟斷證之德。所謂究竟斷證之理,則是永遠的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故稱「斷」。若不能斷,就不能同時現證二諦,更不能在通達萬法真如本性當中,無有動搖地勤行利眾事業,所以,此時的「證」,就是同時現證二諦的證量。   大乘之門乃菩提心。怙主慈尊於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如論所云,發心謂緣一切有情後,為利有情故,希求無上正等圓滿佛果。發心已,次學難行之六度佛子菩薩學處,終獲究竟利眾身語意之三門功德而成就果位。   如是佛果又如何能得呢?佛的不可思議三門功德,總略可分為色身及法身兩種。此德絕非無因所生,或是異因而有;而是從自因而生起,同類因緣所形成。怙主龍樹於《六十如理論》云:「此善願眾生,修集福智糧;獲得由福智,所出二殊勝。」,如論所云,殊勝法身及殊勝色身皆由福德、智慧二資糧的同類因而證得;在二諦的基礎上,建立了二資糧的根本,如鹫內仁波切於間雜讚曰:「雙運果二身,雙運二道成,如是因果由,相空定解證。」所以,基二諦、道二德、果二身,這就是佛陀教理的大綱啊!   何謂基二諦呢?「雖見諸法無來去」,謂勝義諦乃諸法究竟本性、究竟性質,如中論的禮讚文中所述,緣起生滅等名言法,於如所有性上遠離滅生等八法;唯屬名言則有生死、來去、一異等各種戲論,然而這些卻非在諸法的究竟性上形成。生滅等性質是法上的「世俗性」;所以,世間人可親眼看到種子生果的生滅緣起,也就是所謂的:「欲求善果應種善因、欲離惡果應遮壞因。」   果賴因生,離因無有果,永離互賴的自主是不存在的。然而,每法的生滅性質,於究竟性中又無能獲得,故稱生滅無有自主,無有自性。大師宗喀巴在《緣起讚》中說道:「若由因緣生,此物無有性。勝此希有語,妙說如何能。」如論所云,由於因果的生起還滅,緣起之理,所以無有自性。   既然生滅等戲論諸相於勝義性中是不存在的話,來去等相於此性中更不應有。龍樹尊者於《中論》云:「不滅亦不生,不斷亦不常,不來亦不去,不異亦不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此中說明了遠離「滅等八法」的究竟空性。總而言之,以世間名言的角度來看,雖然不能否認來去等緣起作用,但這一切在勝義性中卻不存在,所以在無有動念、無漏聖者的根本定中,已經遠離了滅等八種緣起之法。也就是說,現證空性當中雖見無有來去,但是名言中仍有「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的事實。此故,名言緣起的正量安立了無誣的因果;因果存在的性質又並非從自己所生、自性而有,故稱「因由緣起,自性寂滅」。   在「依賴」的基礎上建立了因果緣起,再加上諸果皆由同類因所生,所以,曉得惡果來自惡因的因果論後,自然就會對惡果壓迫的眾生發起悲愍。是故,無動根本定在現證諸法無來去之空性時,又能隨著無誣緣起之理,對於痛苦眾生發起如同母愛獨子般的慈愛,而生起了愛他勝己的心量。   「唯一勤行利眾生」謂唯求有情能脫離痛苦及所有苦因而精進努力。總之,在禮讚文的時候,說明了開悟諸法空性的如所有性之智慧,以及受苦有情、所受痛苦、離苦之樂、得樂之理等盡所有性之智慧,來敘述觀音聖者能同時現證一切二諦之智慧功德。此德源由菩薩道時的空性智慧,以及大悲為本的菩提心,藉由這兩種資糧一倂走上深見、廣行的雙運之道所獲得。但最終還是因為有了二諦的實際基礎才能修持啊!   透過多劫修習空性,而遠離了煩惱習氣等遍所知障後,現證空性時,如同水融入於水般,識境無二;又似眼見掌上明珠般,清澈明了,在這種無念根本定的不動搖當中,隨著清靜或是污染眾生之根器業緣,現出各種遊戲化身,利眾事業二七種等無有間斷,究竟圓滿慧悲業的能力。雖是安住真如法性,卻又現證盡世俗性,因此發起了如同慈母疼惜獨子般的愛心、被慈愛所轉、愛護一切有情,乃至虛空未盡之前。   從今起,我(鄔瞿無著賢佛子)將永遠皈依具有悲慧業三種功德之怙主觀音,這不是因為遭遇了困難才作的決定,而是一種恆久的敬禮。以如是念,不只念誦一兩次的皈依文,或是改變外在的型態而已,而是以身語意之三門做出虔誠的禮讚及敬拜。
發願造文
  第二發願造文。   本文:「正等覺佛利樂源,從修正法而出生,修法復依明行要,故當宣說佛子行」,謂斷一切過,證一切德的佛陀是我們皈依的導師,他如實悟道了取捨之處,引導眾生趣入正確方向。法稱菩薩於《釋量論》云:「能成由悲習」如論所云,串習愛他勝己之菩提心後,圓滿正覺,轉聖法輪,讓希求離苦得樂的虛空有情能真正獲得安樂、遠離痛苦,所以先讓自己未調伏的心獲得調伏,調伏已令使增長,圓滿暫時及究竟之利益。   造業的好壞源於「心」有無調伏,令使心獲得調伏的最好方法就是實踐取捨善惡;實踐取捨,又先得認知取捨之處,認知取捨之前,又需依他指導,是故導師如實地為我們宣說了因果取捨之理。所以我們說:「佛陀及他所宣揚的教法是利樂的根源。」佛並非「常、一、自主」的士夫,也不是無始來就已成佛;釋迦牟尼佛在成道前也跟我們一樣有種種缺點,但他依止善知識,修行正法,長習愛他勝己的菩提心而獲得佛果。   去了解內心未調伏的壞處,已調伏的功德,如此精進努力,就能慢慢地斷一切過、證一切德。我們都是想要快樂、想要獲得利益的,既如此,應問問自己什麼是利樂的根本?什麼是痛苦的來源?隨著自己的身語意之造作,形成了好壞等作為(業),好的作為(善業)帶來了快樂的果實;同樣的,壞的作為(惡業)造成了不要的痛苦。所以,造作壞業的念頭是痛苦的根本,這都是因為內心還未調伏。相同的,快樂果實來自內心善良的一面,如道德觀念,或是利益他人之意樂等。其實修行的內涵就是把善良的一面逐漸增強,尤其是以下將解說的大乘法門,更是圓滿解釋諸有情離苦得樂的方法,透過上述的種種理由,佛教確實是「利樂的根源」。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道:「唯有佛教利人天,安德之本堅信矣。身壽可棄法不能,祈願大勇勤持教。」謂佛法乃一切人天所有利益及安樂之根本,藉由此法,可以斷除自續所有過患、獲證一切功德;隨著不同眾生的所需及根器,示現無邊遊戲化身,圓滿他利事業無有間斷等,如是佛果功德皆由教法所成。   過去佛皆由憶念法義、思惟法德,而斷除眾過、獲證諸德,故能自然任運究竟二利事業。如果我們也如是修行法要、實踐法義,當然也可以成就「斷一切過、證一切德」的佛果位。現在,既已了解修法可以成就果位,那就不應該只是聽聞法義、了知法義而已,而是每了知一詞之法要,即應努力精進才能獲得成就;若不實踐法要,縱使閱讀了十萬佛經,最終也是得不到果位的,因為所有的佛法都是針對修行而說。   此法義首先由佛宣揚,後隨善知識的行善斷惡之勸導下,讓自己身上生起如日中天的教法太陽。「正等覺佛利樂源,從修正法而出生」乍看之下,好像針對「外在」的教法所說,其實仔細想的話,所謂「圓滿功德皆由修法所成」說明了:「因為我們自己不想要痛苦,所以要斷除一切過患;因為想要快樂,所以要圓滿一切功德,這些都是由佛所說的教義來成辦的。」   總之,法義必須實踐,然修法前必需了解法要。在眾多法義中,愛他勝己的佛子菩薩行、菩提心等修行之理皆應了知;以下敘述修行方法。

作者資料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一九三五年生於西藏東部的安多(Amdo),兩歲時經認證為第十三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一九五九年,被迫離開西藏,展開流亡生涯,並於印度達蘭薩拉(Dharamsala)成立流亡政府,一九八九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二○○七年獲頒美國國會金質獎。成為世界公民,他致力提倡慈悲、寬恕、關愛等普世價值,促進世界主要宗教傳統間的和諧及相互了解;作為佛教徒,他以修持、講說菩提心及空正見,護持佛陀教法;身為藏人,他為藏人爭取自由與公義,並努力保存西藏文化。數十年來不斷與各領域科學家對話與合作,推廣慈悲、跨信仰理解、尊重自然環境與世界和平。

基本資料

作者:第十四世達賴喇嘛(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譯者:蔣揚仁欽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人與宗教系列 出版日期:2016-05-05 ISBN:9789869302135 城邦書號:BR0046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