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Netflix熱播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的靈感來源★
讀者與我,我們都是珍貴的存在
世界上一定有人會因為我們好好活著而心存感謝
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誠品書店、城邦讀書花園當月選書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感動推薦
★韓國《東亞日報》當月主題推薦書籍、教保文庫日刊推薦書籍
★韓國三大書店(教保文庫、YES24、阿拉丁)暢銷書
★作者於 KBS 電視台節目分享關於「生與死」的意義,感動萬千觀眾
「我是傳達人們最後訊息的遺物整理師。」
當所有人都轉身離開的時候,只有他會留下來,並安撫死者最後一程。
他將溫暖而深邃的雙眼所看到的一切,整理成二十九篇故事。在長達二十年的時間裡,他接觸過超過一千人的死亡,但是每當再次遇到令人心痛的緣由時,依然會感到難以呼吸的悲傷:
▍為了讓女兒能夠在德國安心留學,一位父親隱瞞了自己身患癌症的事實,最後只能獨自淒涼地面對死亡……
▍一名沒有朋友的男子生前常邀遊民回家吃飯,在他本應無人出席的告別式中,街友們說不能連最後一程都讓他孤單地走……
▍不常回老家的兒子,急忙拿走父親藏在電毯下的紙鈔後便瞬間消失,眼中只看得到錢,卻看不見在住處孤獨過世的父親……
這些故事,都是不同人生背後的真實。
對人們來說避之唯恐不及的遺物,透過他充滿靈魂的手,讓我們觸碰到背後蘊含的深刻,得以從全新的角度看待生命,尋回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意義。
目錄
前言 離去的人所教給我們的
第一章 如果當時能懂得多愛彼此
不忍寄出的一封信
對子女的小小期盼
在廁所獻上一朵菊花
塑造孩子成為犯罪者的「申師任堂」
我可以在這裡死嗎?
思念引發的「中毒」
把孤獨當做朋友
第二章 不管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我們都是重要而珍貴的人
抵抗現實的勇氣
不見人影的兒子
所謂生命,是戰勝命運之沉重
思考過身後事才離開
幫忙搬家到天國的助手們
把一切都給了他
失去生命意志的時候
第三章 希望,盛開在谷深之處
戴著人皮面具的惡魔
世界上最糟的選擇
希望,盛開在谷深之處
痛苦,是按月支付的人生租金
大家所喜歡的告別方式
這家人的生活方式
改變世界的前進力量
因思念而失去了眼睛
第四章 我們真正留下的東西
更加熱愛生命及愛人的方法
無法表達悲傷之時
誰是真正的家人?
負擔不曾稍減的愛
如同春來花開
愛過之後離開的巧克
沒有人傷心的死別
後記 除了愛,還是愛
附錄 遺物整理師的叮嚀:美麗完結之七大守則
內文試閱
不忍寄出的
一封信
剛入秋,在陽光依舊溫暖,卻已吹起陣陣涼風的某個午後,我的辦公室接到了一通電話。打電話的人是一名大廈管理員,他說有個房間因為房客身亡而發出惡臭,委託我們去打掃。約好時間,我們帶著設備去到那裡,地點是首爾大學附近的一間套房。管理員開門讓我們進去,房間不大,除了單人床之外,壁櫥、洗手檯、書桌、書櫃就是全部的傢俱。窗戶四周的縫隙被細心地貼上了一圈藍色的膠帶。
管理員說:
「是燒炭的。」
床上的床墊明顯留著死亡的痕跡。我們必須先用黑色的塑膠包材將床墊包上好幾層,然後再搬到外面去。這是因為在搬運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已經滲入床墊的腐敗物質跑出來而發出惡臭。
床墊清理完後,呼吸變得比較順暢一些。我裝上攜帶式抽風機,把窗戶全部打開讓房間通風。這裡的建築物並不密集,風勢也不小,就算把窗戶都打開,也不會影響到鄰居。
要開始整理遺物了。第一個映入眼簾的是放在書架上像盤子般的獎牌。拿起獎牌一看,上面刻的字令人訝異,原來亡者是首爾大學牙醫學院第一名畢業的準牙醫。書架上豎著密密麻麻的醫學書籍,書桌與房間地板也都堆滿了書。我們打開其中一本貼滿便利貼的書,看到裡面到處都有用螢光筆畫的重點,還有用芝麻般大小的英文字抄滿的筆記。那一刻馬上可以想像得到,亡者在念牙醫系的期間有多麼用功。
看起來他一直非常認真用功。他所念的科系是成績列在前 1% 的學生才有機會進入的志願,想必從進小學之後,學生時期都努力維持著最好的成績。
這位進入大學窄門科系、到畢業為止都考第一名的秀才中之秀才,現在已經是一名牙科醫師,但是這樣人人稱羨、大可以好好活著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自行結束生命?
把書裝進箱子裡的同時,腦海裡「為什麼?」的疑問一直無法抹去。我會打開夾雜在書堆中的一個線圈筆記本翻看好一會兒,也是因為這個揮之不去的疑問。
筆記本裡每一頁都寫著一些像詩又像歌詞的文字。內容包括與心痛的離別有關的文字、與甜蜜的愛情有關的文字,以及看起來像是反抗這個世界的文字。我心想會不會是最近年輕人喜歡的流行歌曲歌詞,但是問了一旁的年輕職員,他們都回答不知道。
我心中帶著疑問繼續整理遺物,此時看到壁櫥裡的角落放著一把吉他。或許是經過主人雙手的彈撥,吉他已經明顯褪色。因為我曾經一度熱衷彈吉他,所以熟練地撥了幾下吉他弦。不知是否主人最近常彈,調弦的狀況還很良好。
吉他旁邊有一只箱子,打開一看,裡面裝滿了樂譜。在五線譜上有直接畫好的音符以及填好的歌詞。這也是剛才在線圈筆記本上看到過的文字。
樂譜足足有好幾百張。愈到箱子的下方,樂譜的顏色也漸漸不同,壓在最底下的部分甚至已經發黃。
正打算將樂譜重新放回箱子裡時,有一封信咚一聲掉到地板上。收信人的地址是在慶尚北道的某個地方,信封上連郵票都貼好了,信封口也已經封上。我心中掙扎了好一會兒,覺得有可能是一封重要的信,所以還是決定打開來看。
致 思念的母親
天氣突然變冷了,這種連寒風都透入屋內的嚴冬,真是令人擔心,不知道您要怎麼度過。不要捨不得開暖爐,萬一要是感冒的話,身體會不舒服,而且還要花錢買藥,損失反而更大。對了,爸爸的腰還會痛嗎?有沒有好一點。這樣折騰來折騰去,媽媽真的辛苦了。
如果真的感冒了,不要因為捨不得花錢而忍受病痛,一定要去醫院。要吃好一點,不要每天只是吃草,有時也要吃一些肉,草就拿去餵牛吧。
我在首爾過得很好,都有認真上課,三餐正常吃飯,身體也很健康。不久前,我還和同學組成讀書會,大家約好一起念書,而且我原本做人就不錯,所以大家也幫了我很多忙。
媽,我會認真念書,趕快當個醫生。等我當上醫生後,一定幫您裝上最好的假牙,家裡也要裝修,還要讓爸爸的腰部接受手術治療。真希望那一天趕快來到。雖然一切都很好,但還是好想媽媽。
這是個感情豐富的兒子。信裡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感受到孩子對母親深深的愛,也透露出希望盡快讓父母過好日子的願望。現在兒子已經畢業了,這封信想必是很久以前寫的。但為什麼沒有把信寄出去?又為了什麼踏上尋死一途?不僅放棄了燦爛的未來,還捨下心愛的母親。
這世上的死亡都有理由,雖然不知道他選擇死亡的理由是什麼,但顯然對他來說,活著比死還痛苦。即使他過的是別人眼中值得稱羨的生活,但背後卻隱藏著難以承受的痛苦。到底是什麼樣的痛苦?
重新把這封信放入裝樂譜的紙箱裡,年輕的職員說了一句話。
「看來他是想當作曲家的。」
「你說的這是什麼話啊!他可是首爾大學牙醫系第一名畢業生耶。」
「那是他畢業的學校。但是就算牙醫系畢業,還是有可能想做別的事啊。」
那一瞬間我的後腦勺像是被重擊了一下。這名職員說的話沒有錯,牙醫系畢業的人並不一定都是想當牙醫。從信中的內容推斷,家中的經濟窘困,父母的健康狀況也不佳,因為沒提到其他兄弟姊妹,看起來極有可能是獨生子。想當醫生的念頭應該就是這個原因——他有一個需要承擔許多責任的沉重人生。
然而他真正想做的事是寫歌。這是他無法對其他任何人啟齒的夢想,而這個像傻瓜的年輕人並不知道,讓父母看到他幸福過著想要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孝道。他並不了解,雖然他這個兒子令人感到驕傲,但原因不在於他的天資,也不是因為他快要成為醫師,而是在於他是父母的孩子,所以在父母心中是無比的重要。這個孩子還來不及領悟到:只要兒女好好活著就足以令父母感激涕零啊。
孩子是怎樣揣測父母的心意?身為一名禮儀師,工作上見到過無數的死亡場面,在現場我幾乎不曾看過孩子抱著往生的父母哭,但是父母一定都會把過世的孩子抱在懷裡哭泣。
曾經有一次接到聯絡,說是發現一具橫死的屍體,我們前往善後當天發生了這麼一件事。從長髮來看只能推測是名女生,而在難以辨識的形體面前,大家都捏著鼻子站得遠遠的。但是就在那時有人跑過來,抱著屍體開始痛哭,原來是亡者的父親。父親用臉貼著女兒的臉磨蹭了好一會兒,一直留在那裡不肯走。
不管是死還是生,或者肉身已腐,她都是父親最疼愛的女兒。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文/商周出版責任編輯 鄭凱達
「從事遺物整理後,我碰到過太多收藏著哀痛記憶的人。
有抱著兒子屍體慟哭的母親;有堅持親手為女兒整理遺物的父親;有獨自在房裡,將臉埋在母親衣物堆中又強忍著不哭出聲的十五歲女兒;有因『麻吉』自殺而深切自責不該替她保密的朋友……
懇切希望透過我的遺物整理經驗,能讓讀者更加懂得珍惜身邊的人,重新尋回生命的意義。讀者與我,我們都是珍貴的存在。世界上一定有人會因為我們好好活著而心存感謝,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金璽別(本書作者)
是不是只有在死亡迎面而來之際,人才會開始思考生命這件事?若此,一位接觸過上千人死亡的遺物整理師,將他在死亡現場所見的人生百態,寫成一篇篇真實故事,或許能帶領我們更接近生命的本質。他以平實溫暖的筆法,描繪人世間的深刻,不煽情,卻觸動人心。如果你曾因《送行者》動容,請一定要看看《離開後留下的東西》!更多編輯推薦收錄在城邦讀饗報,立即訂閱!GO
作者資料
金璽別 김새별
職業為遺物整理師,整理已經離世的人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的最後遺物。在擔任禮儀師十二年後,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下,他受到家屬邀請,幫助整理死者的遺物,迄今為止已經從事了長達十年的遺物整理工作。韓國電視台MBC、SBS,以及《東亞日報》《韓民族日報》等多家媒體曾經介紹「遺物整理師」這一職業,因此這項職業也逐漸開始被人們所了解。作者透過KBS電視台《演講100℃》的節目,介紹關於「生與死」的意義,讓廣大觀眾深受感動。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