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商業周刊1502期書摘 ★
誰說上班,只能談激勵、講生存、磨工作?
丟下所有勵志書,這一次從心理學看懂職場關係。
「誰說職場是理性的?壓力來自「工作」,還是「人」?
為什麼不敢競爭、沒辦法做自己?
工作沒FU、熱情不再,是對工作不滿,還是對自己不滿?
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大多肇因於無法理解自己情感的問題。」
——許皓宜
最會「用關係說故事」的許皓宜博士,繼親子與愛情關係的動人描述後,
這次娓娓道出幽微難解的職場關係心理學,
為你開解愛與競爭不斷迴旋的職場人生戲碼。
人累了可以休息睡覺,如果是心累了呢?
「為何工作這麼累?其實不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心『迷路』了的問題。」
許皓宜一語道破。為了工作、為了賺錢「疲於奔命」的同時,我們的心靈早已經被塞得滿滿。有時候,我們感到腰骨痠痛、提不起勁、失眠、容易發怒或感傷,動不動就想去找人推拿、抓龍……但是,這些都只能暫時舒緩「身體不適」的症狀。
心理學家許皓宜寫給「心累」的上班族,誠實與自己對話。
職場問題都是別人的問題嗎?「我說的從來不是別人,是自己。」許皓宜提醒,因為我們很少去思考:或許只要面對壓在心底的「龐然大物」,很多不適感自然不藥而癒。
是覺醒的時刻了!人在職場中,讓心漸漸甦醒。也期待有一天,我們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那麼自在自由。
【本書特色】
1. 最專業:從心理學看懂職場關係
「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許皓宜,在探討親子、父母、人際、愛情關係後,從心理學角度,深入淺出寫給工作人最專業的職場關係建議。
2. 最療癒:職場書不再只有工具書
為了業績、為了成功,上班族努力加強自己各種能力,卻忘了好好照顧內心,透過這本書好好跟自己對話,療癒自己。
【名人推薦】
「寫作之於我,是喜歡;之於皓宜,是狂熱與喜愛,她就是能比我更直指人心。
苦悶的上班族們,本書帶領大家從心出發、正視自己,找回工作的初心與快樂的能量!」
——謝文憲(職場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熟悉的職場情境透過諮商心理師細膩的觀察,深入淺出的道出其背後深層的心理原理。無論您是職場的菜鳥或是老兵,這都是一本可以讓您開啟心靈英雄之旅的好書。」
——呂亮震(工商心理學博士、擺渡系統設計執行長)
目錄
推薦序 瘋過、愛過,才會好過——謝文憲
推薦序 鍛鍊心理資本,開啟職場英雄之旅!——呂亮震
前 言 職場覺醒:不管順境逆境,都要有讓自己過得好的能力
第一話 誰說職場是理性的
——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大多肇因於無法理解自己情感的問題。
◎情緒地雷隱藏說不出的情感
◎在同事身上,看見誰的影子?
◎每個人心底隱藏的陰影
第二話 愛與競爭,讓職場變競技場
——「職場」是我們釋放「攻擊」欲望的最佳場域。
◎為什麼不敢競爭、沒辦法做自己?
◎不對等的關係,明明競爭卻假裝沒有
◎既競爭又友好,可能嗎?
第三話 壓力來自「工作」,還是「人」?
——心理壓力是可以享受的!
◎從小被嚴格要求,長大後壓抑變壓力
◎分不清理想、妄想,造成自我矛盾的壓力
◎感受外在威脅的壓力,啟動不同生存姿態
第四話 小人、貴人,都是自己想出來的
——衰運、壞運、不舒服的感覺,通常是由我們無意識的假設而來。
◎老是被針對,是主管同事客戶愛找碴?
◎自我嫌棄,老覺得自己不夠好
◎天公伯啊!無法解釋的衰神附身
第五話 拖延、沒執行力,是拒絕長大的成人病
——如果想克服拖到最後一刻的毛病,我們要有成為大人的「現實感」。
◎拖到最後一刻,只為享受自我掌控感
◎隱藏不完美的自己,用「拖」逃避失敗心理
◎追求成功的焦慮,把不想要的也抓在手裡
第六話 賺大錢=成功,用錢衡量你的人生?
——工作賺錢後能滿足於花錢的,才稱得上是「有錢人」。
◎賺錢是衡量能力的指標?
◎重點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怎麼花錢?
◎工作賺錢背後的心理意義
第七話 工作沒FU,熱情不再
——工作中的所有迷惘,都只是心理上的顧慮和恐懼而已。
◎是對工作不滿,還是自己?
◎心理功能的差異,讓你天天糾結演內心戲
◎精彩的人生上半場,失去鮮度的中年危機
第八話:換工作也不能解決的問題
——你要追求喜歡的生活,還是更好的生活?
◎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忘了那份「喜歡」
◎選擇「喜歡的工作」就一切順心嗎?
◎「普通」上班族也能過「精彩」人生
第九話:你的夢想是什麼?
——從想像「十年後的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開始,到此時此刻、以及之後
每一年……
◎夢想不是「坐著想」,得要有目標
◎為了找對路,落榜七次也不後悔
◎夢想不是結果,是尋找天賦的過程
第十話:工作和家庭哪個重要?
——有些時候、有些地方要保留給自己,做為職場和家庭外的歇腳之處。
◎真正的幸福感來自心理平衡
◎工作與家庭間的「情緒」會相互轉移
◎再忙再親密也要有「自我空間」
第十一話:職場沒有永遠的敵人與朋友
——在心理遊戲當中,其實我們過得一點也不爽。
◎受害者?還是迫害者?
◎拯救者想救的是誰?
◎「受害者」都沒有錯嗎?
內文試閱
【前言】 職場覺醒:不管順境逆境,都要有讓自己過得好的能力
在職場打滾這麼多年,我自認是個不合格的職場人。
不是不喜歡工作、也不是做不好工作,更不是在工作上沒辦法獲得成就感的「不合格」…一種說不上來的感受,讓我只能用一個模擬兩可的字來形容:累!
接觸成人諮商之後,我身邊更充斥著不同世代成年人對於工作的私語,卻不外乎還是以那句話總結:累!
是的。累!好累!工作好累!
然後周圍的人可能會說:哎呀,你工作要減量啊!不要那麼忙啊!…
這聽在工作疲累的人耳裡,就像鬼話一樣。有些人甚至覺得:我工作量明明沒有很大,而且我都做得很好啊,你們這些人知道個鬼喔…(白眼)
經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後,這團迷霧似乎漸漸清楚:為何工作這麼累?其實不是工作本身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心「迷路」了的問題。
換句話說,那種「疲累」的感覺,與其說是「工作」帶給我們的,不如說是「心態」(心的狀態)影響我們的。一種感到不自由的心境,讓我們感覺在職場上備受束縛、無法真實適應周圍的人事物,面臨職場鬥爭、犯小人的命運,感嘆職場險惡的詭譎多變、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最後「缺錢」二字從現實而降,不得不乖乖拎起包袱回歸職場「牢籠」(咦?)。
一向流行的心理激勵課程,像是讓我們服了一帖「安心」的藥劑,剛服用的當下效果最好,但若沒有時刻提醒自己定期服用,沒多久就彷彿被打回原形…
為何如此?究竟為何,我們已經這麼努力了,卻還是擺脫不了這種疲累的束縛感?
請容我用此刻對心理學的理解來描述「累」的意義:它是一種心靈的呼喚,告訴我們得要停下腳步(不是停下工作),去看看自己內在空間受到了什麼擠壓。
比方說,累的感覺是無時無刻出現嗎?每天早上睜開眼睛,看著天花板的那刻就有疲累的感覺?還是直到起身那一刻才感受到自己的掙扎?梳洗時看到自己的臉才浮現疲累的感受?抑或是職場大門出現眼前時,才感覺腳下如千鈞重?遇上某人特別想歎氣出聲嗎?還是面對群眾的時候?是不得不對人微笑?還是有些事不得不為?…
人類心靈和外在世界之間,連結著一條極為細膩的絲線,它用一種肉眼看不見的方式扯動著,將外界的龐然大物扯進心底來,於是在我們過度關注工作的同時,心靈已經被塞滿了。然後我們可能感到腰骨痠痛、提不起勁、失眠、容易發怒或感傷,動不動就想去找人推拿、抓龍一把…卻很少去思考:或許只要面對壓在心底的「龐然大物」,很多不適感自然不藥而癒。
身為一個心理師和心理學研究者,我接待過無數面臨這種工作疲累感的人。我認為他們之所以坐在這裡,是因為心靈派了最後一根理智的反思,來督促他們拯救自己;他們厭倦了總是「抱怨別人有問題」,而想要善用「知道自己哪裡有問題」的力量。
然後我明白,疲累感對人而言原來是具有意義的。它正是連結外在和內心世界的那條「線」—透過覺察,我們最終會發現,人性或許本真善良,唯因生存的現實才變得險惡。
我說的從來不是別人,是自己。存在自己心底的生存恐懼,才映照出職場的險惡。
是覺醒的時刻了。人在職場中,心漸漸甦醒。期待有一天,我們在任何工作崗位上,都那麼自在自由。
《第一話》誰說職場是理性的
──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問題,大多肇因於無法理解自己情感的問題。
◎在同事身上,看見誰的影子?
有時我們會把自己的情感、想法、慾望,丟到別人身上,這是一種「投射作用」;有時我們會把別人的情感、想法、欲望,吸收進自己心裡,這是一種「內射作用」。兩者都是還未成熟的心理保護機制,會讓我們失去客觀,沒辦法當一個腦袋清晰的主管、界線清楚的員工。
無所不在的心理保護機制
當主管的他告訴我,部門一名新進員工年輕有為,是個可造之才,只是對人太客氣,看起來容易讓人欺負。於是他忍不住要製造些事端,然後指定這名員工去處理,以訓練他「為自己爭取權利」的能力。
我覺得他的理論有點奇怪,何以看來客氣的人就會讓人欺負呢?這話說起來像是主管用心良苦,但旁人看來明明就是主管在壓榨下屬!
仔細問過之後才明白,原來這位主管也有相當客氣的一面,所以才會把自己曾經被欺負的感覺丟到這位新員工身上。這是一種「投射作用」:明明就是他自己不喜歡的情感、不想要的特質,卻套用到別人身上。
於是我問這位主管,他現在還是個客氣的人嗎?他搖頭。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同事都說他是公司的「皇上」,只要是他想要的,別人沒有說「不」的權利。仔細想想,這和小時候的他差異甚大:他原是三兄弟中的老二,爸爸偏愛哥哥,將心力多放在長子身上,從功課到飲食無一不管。主管印象最深的是,爸爸總對哥哥說:「男孩子不能哭。堅強一點,別當個沒有用的人。」
他也希望爸爸能這樣教導他,但爸爸的目光總在哥哥身上。所以他把對爸爸的情感和男子漢的期待,無條件地吸收進心裡,變成自己性格的一部分。這是一種「內射作用」:他放棄自己原來的模樣,把別人的期待無條件吸收進來。
有趣的是,他看公司其他「有淚不輕彈」的大主管們又相當不順眼,每次開會就有種想要跟他們嗆聲、撕破他們「大男人假面」的衝動。這便是一種「情感轉移」:雖然他意識上只注意到對爸爸的崇敬,但潛意識裡對爸爸的生氣,卻真實地轉移到天天相處的同事身上。
無論是投射、內射、情感轉移……,都是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讓這些心理機制每天在職場上、在每個會議室裡、在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地流竄著。
自我覺醒,別被對方情緒帶著走
理解這些心理學機制前,我就像這位新員工一樣,常常覺得自己在職場上受到權力的宰割,會為別人突如其來的臭罵責備感到傷神,等到自己握有權力時,又不知不覺成為宰割別人的兇手。
懂得這些概念後,再回頭面對職場關係的一切,我看到那些莫名發火的人的眼神,開始明白一切都是遺留心底的情感在作祟。然後知道訓練「自覺力」的重要性:我們要學習覺察自己心裡何時、何處會被勾動(當我們對一個人發出與他無關的情緒後,心裡通常會覺得不好受),並分清楚對方發出的情緒哪些其實與我無關。
比方說,當你發現有人用他的心理保護機制在攻擊你時(那是他的心理課題,與我無關)。
你可以放空,不用把對方的氣話全聽進去,等他發洩完情緒,他自己就會停了。(當情緒與你無關,他罵完也會不好受的。)
你可能會用言語反擊,但要知道,這表示你的情感也被勾動了,而且通常需要自負一些後果。
你也可以跟他說:「這好像不是我的意思,」然後和他談一談、或讓他自己靜一靜。(當然,他也可能因為你的回應而繼續跟你扯下去。)
重點是,你未來想跟他維持什麼樣的關係?
放空的做法,常常發生在下屬對上司之間,也就是明明被老闆亂罵、卻沒有回嘴。你可能會問:需要這麼委屈嗎?當然,大部分這麼做的人是因為不想在老闆嘴上拔毛,影響自己的前途。但這麼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心理意義:老闆大發無名火的時刻,心理上已經脫離成熟男人、女人的狀態,退化成一個發脾氣的小孩,我們又何必計較呢?
哪個小孩在發脾氣時不是大鬧著說:「我最討厭媽媽了!」一個不反擊又不離去的母親,無疑是包容了孩子的情緒;雖然我們一點都不想扮演老闆的娘,但當我們這麼做時,其實也包容了老闆的情緒。相信我,他在潛意識裡會感謝你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別把那些罵人的氣話聽進去!否則,就是在進行「內射作用」。
反擊的做法,較常出現在同事、同儕之間。當然,我們還年輕、血氣方剛時也容易如此。
最常見的反擊是具有破壞性的「謾罵」。例如,在會議上對罵的兩人,越吵越脫離爭執的主題,一個罵對方「連狗都不如」、一個回罵「你才是穿衣服的猴子」(奇怪,幹嘛大家生起氣來都不想當人呢?)這種超乎現實的攻擊,等情緒過後,潛意識裡往往充滿悔恨的尷尬,同事當不成就罷了,還丟臉到自己想要離職,相當不值得。
另一種較具建設性的反擊,則是發生在回應「情感強度」的時刻。例如這樣的爭吵內容:「你說這些話真的讓我很難過,我對你這麼好,你怎麼可以這樣」、「我只是隨便說說,你忍一下會死喔!」最後抱在一起大哭。雖然爭吵,但因為表達了真實情感,關係可能不退反進。
面對心理攻擊的做法
至於面對他人的心理攻擊時,還能好好和對方討論下去的人呢?只要不是自以為是的教導,而是發自內心想要了解對方,這種回應方式無疑展現一種心理成熟的風範。
怎麼說呢?心理學家比昂(Wilfred Ruprecht Bion)曾經將「夠好母親」的功能視為「容器」。他的意思是說:一個孩子在成長中會面臨許多無法承受的情感體驗,這時候就需要將內在情感丟到外頭,讓一個具有功能的「容器」將這些情感轉為可以承受的,再返還給孩子,以幫助他消化龐大的情感。而這個容器,往往是母親(當然,對某些人而言是父親)。由此可知,我們的情感體驗有兩種:一是自己可以消化的、一是自己無法承受的。
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吧!
一個自己在房間睡覺的孩子,當母親要關上門時,他急著大哭:「不要關門!不要關門!」這就是孩子自己無法承受的情感。
而母親聽到孩子的哭泣,體會到在這經驗中的感受,所以她對孩子說:「房間黑黑的,一個人睡覺會害怕對不對?是什麼東西讓你害怕呢?」「沒關係,媽媽就在這裡,我把門開著,你會聽到媽媽的聲音。」這是母親理解孩子無法承受的情感後,透過「命名」(害怕)來概念化孩子的經驗,讓抽象的害怕變得有邏輯可循,成為一份具體且可以理解的情感,再返還給孩子,孩子就不用因未知而恐慌,而能慢下來學習消化這個情感。「無法承受的情感」透過「容器(媽媽)」轉換成「可以消化的情感」,所以孩子漸漸能夠自己關門睡覺。
一個「夠好的主管」往往也有這樣的心胸,不在員工無法承受情感時逼人就範,願意讓出等待他們情感適應的時間與空間,使每個人都能發揮內在最好的才華潛力。
還有一個更高段的「夠好的自我」,是我們也願意這麼對待自己,概念化「無法承受的情感」,懂得反思情緒的邏輯,就是一種幫助我們面對關係罩門的「自覺力」。
◎每個人心底隱藏的陰影
佛洛伊德說,那些帶有討厭和矛盾性質的記憶,會被我們下意識的遺忘。這樣的遺忘能帶來「壓抑的滿足」(又壓抑又滿足,聽起來是不是真的很矛盾?),對心智具有保護功能。榮格更精闢地解釋說,遺忘代表我們的關注已經轉移到別處,但曾經關心的事物仍會留在內心角落;這就好像探照燈投射到一個新地區時,其他地區會陷入黑暗。
然而,聲音、氣味,似曾相識的標記、臉孔等等,都可能成為勾起我們黑暗記憶中的「線索」。所以說,雖然我們覺得在職場上,知道自己「要什麼」很重要(企圖心),但「不要什麼」「不喜歡什麼」(無企圖心)的背後也可能暗藏精彩。因為,「企圖心」反映自我的性格,「無企圖心」卻可能代表還沒被統整進性格中的「陰暗面」。
記憶中被疏忽、壓抑的討厭與矛盾
前幾年,在我出版《與父母和解》書籍的宣傳期間,曾到某電台受訪。
節目進行中,主持人聽到我分享關於「父母如何影響子女」的經驗後,突然提起她在職場上非常不喜歡一位主管:這位主管每天吃完中餐後,常常發出「嘖嘖嘖」的剔牙聲,讓她感到毛骨悚然,甚至心生厭惡。
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只要和那位主管一起開會,就會忍不住胃痛;每當輪到她發會議通知時,總會不小心漏掉主管,怎麼提醒自己都沒用。之前她一直不明白自己為何如此,直到我們在節目中分享,她才忽然有了一個想法:主管那詭異的剔牙聲,或許打開了她數十年來埋藏在心底的對父親的記憶。
原來,從小父親對她和母親都十分嚴厲,不論是她的穿著、或母親燒菜的手藝,總能找到挑剔的地方。然後父親會用一種嫌棄的眼神看著她們母女,嘴裡還發出一種奇怪的聲響(沒錯,就像那該死的剔牙聲一樣),讓她感到不寒而慄,又要想盡方法討父親歡心。沒想到,還來不及等到她上小學,父親就和母親離婚娶了別的女人,數十年來,父女倆不再見過面了。
因為主持人「埋藏記憶」的說法,讓我想起心理學中「陰影」的概念。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塊不為己所知的陰影,如同先前所提,這些黑暗中的記憶帶有討厭與矛盾的性質,因此很容易被我們疏忽、輕視和壓抑。有趣的是,這些黑暗面不只藏著某些回憶而已,還有某些被我們所忽略的特質,因此當我們輕忽黑暗的力量,我們也越無法接納全部的自己。所以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你不確定自己究竟是自信還是自卑?於是自卑的時候罵自己自卑,自信的時候又怪自己太過自信。
矛盾感就是這樣來的。我們隱約覺得自己有一體兩面,然後對何謂真實的自己感到困惑,並且容易被天天相處的同事給勾引出藏在陰影裡頭的自己。
你可以這麼理解:那些在職場上令我們越有感的人——不論是崇拜或討厭的,可能就是某部分藏在陰影中的自己。他們所擁有的特質,可能也存在我們身上。
誠實面對陰影,現實也會變不同
聽我這麼說,主持人陷入一陣沉思。然後她問我,覺得她是一個「嚴厲」的人,還是「寬容」的人?
我告訴她,一面之緣無法判斷,若問直覺,我從她臉上看到更多的是「寬容」。
主持人笑了笑,對我道了聲謝(其實我並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誇獎她……)。
她說,當個「寬容」的人對她來說很重要,但等她在職場上的位階漸高漸遠後,卻發現自己居然對屬下也有「嚴厲」的一面,常常覺得他們「做事沒大腦」。
她還說,幾次這種感覺過後,回家總會做噩夢,夢到自己變成一個手持鞭子的馴獸師,鞭打那些沒辦法好好跳過火圈的老虎。夢醒後她提醒自己:要當個「寬容的好人」,才不會面臨這種可怕的情境。
她的夢很有趣。我好奇地問,馴獸師、火圈、鞭子和老虎,她覺得自己比較像哪一個?
她沒料到我會這麼問,面露驚慌地搖搖頭,說這些東西都很可怕,寧願自己什麼都不是。「但不可否認,我心裡可能就住著一個馴獸師、火圈、鞭子,或是老虎……。」她說。
嗯,這道理確實不難理解,就像喜歡李爾.吉爾電影的粉絲,現實上沒辦法認識李察.吉爾,卻夢見自己嫁給李察.吉爾。按照心理學的觀點,「夢」的其中一項功能,就是做為現實生活的「補償」。
她又陷入一陣沉思。然後告訴我,也曾隱約覺得,自己心裡住著一個「嚴厲的自己」,但她非常想要擺脫這種感覺,所以總是想辦法加強自己「不要動氣」的修煉。
「如果動氣會怎麼樣?」我問。
「把我爸媽抓來鞭打一頓吧!就是有這種怨偶,才禍延我們下一代。」她說,嘴裡居然也發出了「嘖嘖嘖」的怪聲。
我和她幾乎是同時聽到這個聲音的!
「我主管的……。」
「妳主管的……。」
根本就是原音重現。
你猜,如果這聲音要發往一個對象,會是誰呢?
或許有人會猜是她爸爸,但她脫口而出的對象,卻是媽媽。
她的答案是可以理解的。雖然在認知上,從小親戚就告訴她,父母離婚的錯在父親身上,是父親拋棄了母親。但等她越長大,在情感上卻越能理解,像母親那樣的女人並不能綁住父親的心。
「我媽如果聽到我這麼說,一定會很難過。可是,有時候連我都受不了她。」事隔多年,她第一次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既責怪愛上別的女人的父親,也數落她在母親身上看見的問題。
是的,父母的婚姻問題我們無從過問,只能忠於心裡的感覺,不把自己有異於父母的感受,視為一種對他們的背叛。
幾天之後,我收到一封來自這位主持人的信息:「今天,我終於記得發信給那位主管了。中午還和他一起吃飯。」
我想,她正在學習面對心裡的陰影。
我們常常在主管身上看見來自父母的影子。
主管如父母,同事如手足。你覺得呢?
《第七話》工作沒FU,熱情不再
──工作中的所有迷惘,都只是心理上的顧慮和恐懼而已。
◎是對工作不滿,還是自己?
為什麼我們會對工作提不起勁?
這往往是因為長久以來存在著對工作的不滿意,所以沒辦法激起自己的熱情。至於為什麼會長期處於工作提不起勁的狀態呢?在心理上,通常有三個原因:
其一,還沒有想清楚、或面對讓自己感到不滿的「痛點」。
其二,還沒有去擴展自己外在和內在的能力。
其三,還沒有去面對人我之間「心理功能」上的差異。
只會嘴巴念,卻沒想過不滿什麼?
在職場中,幾乎每天都有「批鬥」大會。一群人湊在一起打打嘴砲,說說閒話、罵罵老闆,不同的是,有些大會參加起來十分過癮,有些卻讓你感到渾身充滿負能量。其中最大的差別在於,那些開啟負能量的批鬥大會只是純抱怨、純指責、純罵人,甚至純八卦,他們關心的焦點侷限在自己身上,所以聽完後毫無所獲,因為根本沒用心思考過究竟在抱怨些什麼,當然不知道說那麼多,是想要解決什麼?
過癮的批鬥大會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很有焦點地砲轟組織問題,抒發完後就像參加了一場熱血的街頭抗爭,覺得同事之間有志一同,明明在找出公司問題,卻覺得組織變得更加團結。因為透過抒發,每個人也同時在整理和反思自己,抱怨之後反而更加鬥志高昂。
其實,要意識到自己對工作不滿並非難事,難的是要如何在抱怨中覺察自己所在意的癥結。比方說,純抱怨的語言像是:「那個誰誰誰真是有夠狗腿,只會討好老闆,難怪在公司吃得開。」這種話說再多都沒有意義,因為別人是否討好老闆搏得上位,其實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然而這種純抱怨的話通常有雙重指涉:「誰誰誰討好老闆」反映的是「我不會討好老闆」(我不像別人有那麼好的社交能力),與「別人在公司吃得開」相對的是「我在公司不夠罩」(我位階不夠高,不夠受人尊重)。後者才是我們需要去面對的,讓人工作提不起勁的「痛點」。
是的,這就是「痛」點。因為對大部分人而言,承認自己真正的想法是很痛苦的。所以我借用心理學的概念,整理出職場中可能讓人感到提不起勁的七大痛點:
一、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上學不到新東西。
二、我的工作沒辦法實現人生的夢想(理想)。
三、我在工作上沒辦法獲得自己的肯定和別人的尊重。
四、我在工作上沒辦法獲得良好的社會互動關係。
五、我的工作沒辦法給我合理的報酬,讓我沒什麼安全感。
六、我的工作不夠穩定,而且讓我過於焦慮,幾乎超出可以負荷的範圍。
七、我的工作讓我沒時間進行其他休閒活動,或者損害我的健康。
以往進行求職(轉職)輔導時,我們專業人員會利用這七大指標所編制成的心理測驗,來協助人們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價值取向。同樣的,在工作提不起勁時,我們也可以用這七個指標來思考自己。
這是一段從「純抱怨」進而不斷「自我對話」,直至發現自己究竟「想要透過工作獲得什麼?」的歷程。
把抱怨轉成自我對話,找出工作痛點
有些人會說,他們已經想出答案了,但無奈工作就是沒辦法給他們所期待的,自己也沒有能力離開這份工作。於是大部分的人就開始啟動腦袋裡的「退休模式」,盡量降低欲望和夢想來適應職場生活。而這些人也容易成為「工作提不起勁」一族。
甚至還有職場人告訴我:「公司會留著我,基本上是可憐我們沒別的地方可以去。」
嘖,其實公司可不可憐我們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可憐」的人,無形中就限制了內、外在可以發揮的潛能。
比方說,一個上班族為了每天要花超過兩個小時通車上班感到苦惱,尤其不小心睡過頭,急急忙忙跑到車站,還要受限班車行駛時間,害怕遲到的壓力已經很大,假日時更因為平時太常坐車而不想出門,只想躺在床上發懶。不幸的是,這位上班族的工作價值偏偏是「賺錢就是為了要享受生活」,平日、假日都沒有休閒的時間和心力,便成了他的「工作痛點」。
他工作提不起勁的癥結,卡在「公司那麼遠,我又註定要跑這麼遠。」
這看起來是不是相當無解?
當然不是。通車花那麼多時間,不會找點事來做嗎?真的不想花那麼多時間,不會改成開車嗎?
是,但他可能還會說:因為停車位不好找,而且還要付停車費,市區開車又很會塞車。
然後你會發現,我們在工作中的所有迷惘,都卡在一堆心理上的顧慮(想像)和恐懼而已。顧慮阻撓了我們的決定,恐懼則阻礙我們發揮能力。這才是無法點燃工作熱情的真相。延伸內容
瘋過、愛過,才會好過
◎文/謝文憲(職場專欄作家、廣播主持人)
寫作之於我,是喜歡;之於皓宜,是狂熱與喜愛,她就是能比我更直指人心。
我與皓宜同台許多次,無論是廣播對談、新書與談、慈善演講,我都感覺她具有十足狂熱者的特質,但是光看外表,您絕對看不出來。
外表的她,知性與感性兼具,給人諮商心理師的專業形象,為人師表的成熟穩重,與她深談之後會發現:「她有種無可救藥的狂熱,與對生命的摯愛。」
無論是男女感情、夫妻相處,或與父母、孩子間的親情點滴、與朋友、同事間的友誼互動,透過她心理學背景,以及精準無比的觀察筆觸,總能把一段人事物的故事,呈現在你我面前,沒有一絲絲耗損。
很特別的一個人,一個朋友,一個好朋友。
今年是我工作第25年,很多職場的觀察我們雖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看完皓宜的新書,我們雖不相同,但就是「不一樣,卻很一致」的兩個人,不知道會不會讓皓宜覺得她比較吃虧?哈哈!
我擅長寫職場工具方法書,而她提供職場心情療癒的最佳紓解管道,她擅長與自己對話,看完她的書,我彷彿讓皓宜引領我進入一種自我療癒的舒爽境界。
我擅長從故事切入職場議題,而她擅長從心理學切入職場難解習題,我們各有擅場,但我真覺得,她的書真是無敵好看。
不用懷疑,我就是她的忠實讀者,非常忠實。
本書其中一篇「競爭與自尊」,是描寫我與合夥人「福哥」在巡迴演講中精彩互動的小故事,當天我們三人同台,皓宜就是可以用她精準而獨特的視角,把兩個男人的「堅情」,描寫得入木三分,撇開我們的熟識不說,我真是佩服她。
我常說:「我們受過高等教育,千萬不要用現象來解釋現象,要試著從理論來解釋現象。」學生一聽,只覺得憲哥要講理論,一定很無聊。但我們總能用很簡單又通俗的語氣,說明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
皓宜擅長用心理學的專業,透過無敵的觀察力,與職場場域中發生的許多案例,做出很棒的拆解,看完每一篇章,有收穫是正常的,但又可以邊哭邊笑,這才是她最厲害的地方。
「專業,建立在通俗的溝通」,皓宜做出了最佳詮釋。
苦悶的上班族們,本書帶領大家從心出發、正視自己,找回工作的初心與快樂的能量,跟著專業又溫暖的皓宜,「瘋過、愛過,相信您在職場工作會越來越好過」。
我誠摯推薦這本書,太好看啦!
鍛鍊心理資本,開啟職場英雄之旅!
◎文/呂亮震(工商心理學博士、擺渡系統設計執行長)
「老師,我實在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怎麼辦?」「老師,我跟我老闆的八字一定嚴重不合啦,不然怎麼會每個提案都被他打槍?」「老師,上次那個專案一定是同事在背後扯我後腿,跟老闆打小報告,害我現在變成公司的一級戰犯…」「老師,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我已經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了?」上述這些問題您是否也似曾相識?
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可以接觸到職場工作者,其中有仍在職場中奮戰的人,也有暫時從職場中離開的失業、待業或轉業中的民眾,面對各式各樣的職場問題,我常用自己多年來所涉獵的工商心理學與正向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試著理解並協助民眾學會如何解決問題。
其中,最常介紹給職場工作者的,是由心理學家盧桑斯(F, Luthans)和他的同事在二二○○六年彙整了過去數十年來心理學研究結果所提出的全方位職涯資本(Career Capital)這個觀點,除了包括過去所熟悉的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外,其率先提出應納入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 Capital)這個概念,認為由自我效能(Efficacy)、希望(Hope)、樂觀(Optimism)以及韌性(Resilience)四種心理素質所組成的心理資本,可以幫助個體面對並克服各種職場上的挑戰,擁有更高的工作滿意度與工作投入,更能感受到心理上的幸福感。
也因此我時常在演講中說,心理資本就像是一種職場續航力,可以讓個體在職涯發展中保有持續前進的力量。有意思的是,在其二○一五年出版的新書中指出自從提出心理資本的概念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一起參與後續的研究與實踐,統整這些成果後發現,心理資本其實可以被視為是一個包含上述四個心理素質的整體,他進一步將四個心理素質的第一個英文字母重新排列組合成「英雄(HERO)」這個字,巧妙地傳達出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在在「千面英雄」中所說的個體化發展意涵;對現代人來說,一個人的職涯發展歷程不也可以視為是一趟心靈上的英雄之旅!
在外地巡迴演講的途中,利用課後空檔的時間慢慢咀嚼皓宜老師的新作,熟悉的職場情境透過諮商心理師細膩的觀察,深入淺出的道出其背後深層的心理原理,常常可以在書中某個角落驚見佛洛伊德的身影,一個轉身又突然撞見榮格現身,想要一窺究竟的朋友們,無論您是職場的菜鳥或是老兵,這都是一本可以讓您開啟心靈英雄之旅的好書,鄭重推薦給大家。作者資料
許皓宜
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現就讀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努力耕耘影像製作與劇本創作,同時為台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筆耕多年,出版著作包括《情緒陰影》、《情緒寄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