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婆媳學問大:黃越綏解答世代婆媳問題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婆媳學問大:黃越綏解答世代婆媳問題

  • 作者:黃越綏
  • 出版社:臺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18-05-12
  • 定價:300元
  • 優惠價:9折 270元
  • 書虫VIP價:255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2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婆婆和媳婦原本就是陌生人, 既沒有血緣關係又有代溝, 她們會湊在一起, 完全是因為: 婆婆的兒子,就是媳婦的丈夫。 專業婚姻與家庭諮商師、婦女運動先驅黃越綏當了婆婆之後, 妙語解答婆媳問題! 「我和你媽先救誰?」VS.「我和你老婆先救誰?」 天啊,女人不要再為難女人了! 31則看透婆媳問題的解決方法x 33個第一手案例x 10項Q&A實例 ◎關於婆媳問題,家庭諮商師黃越綏傳授解答良方: ►婆媳不和是正常的,因為她們原本就是兩個陌生人。 ►全世界沒有一個婆婆禁得起媳婦的威脅,挑戰她的權威。 ►婆婆心目中,永遠是兒子第一,孫子第二,媳婦第三。 ►婆婆沒有義務顧小孩,有意見就不要拜託。 ►婆婆如果不放手,兒子永遠長不大;媳婦若不趕快接手,丈夫就只好再回去找媽。 ►如果妳忍不住不疼孫子,千萬記得:孫子小學以後再拍孫子的馬屁,他會永遠記得阿嬤的好。 ◎只要你有下列某一項需求,一定要看這本書! □ 即將成為公婆的你 □ 對於三代同堂戰戰兢兢 □ 有隔代教養的親子問題 □ 沒有辦法跟公婆共處一室 □ 沒有辦法跟媳婦和平相處 □ 每逢三大節慶就腹背受敵的丈夫、兒子、父親、妻子、媳婦、婆婆 □ 想要解決婆媳問題、進退兩難的丈夫(兒子) □ 不只有婆媳問題,也有大姑小姑的相處難題 本書特色 1.婆媳諮商專家討論「婆媳問題」的專書,從現實生活的常見案例,精準解答婆媳之間的疑難雜症。 2.附有Q&A特集,只要對症下藥,家庭問題一定有解。 名人推薦 女王(作家) 呂秋遠(律師) 苦苓(自由作家) 崔佩儀(知名藝人)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賴芳玉(律師) ──────有感推薦 (依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

自序 序 給媽媽的一封信 第1篇 進一家門,是一家人嗎? ‧怎麼對待兒子的女朋友? ‧到底要不要跟兒子媳婦一起住? ‧現代媳婦很白目?妳該怎麼面對這個煩惱? ‧一定要規定住在外面的兒子媳婦固定回家看父母嗎? ‧媳婦覺得妳講話很酸嗎?該怎麼跟媳婦說話? ‧如果妳是媳婦的婆婆也是婆婆的媳婦,該怎麼辦? ‧逢年過節怎麼樣才能關關難過關關過? ‧進兒子的房間一定要敲門? ‧妳會很羨慕跟兒子媳婦一起出國玩的婆婆媽媽嗎? ‧該不該跟兒子媳婦一起出國旅遊? ‧就算很想抱孫子,也要聰明關心兒媳婦! ‧媳婦一定要照顧妳的兒子嗎? ‧學習好命的婆婆之道 ‧媳婦在想什麼:現代媳婦眼中的惡婆婆、巫婆和臭毒菇 第2篇 婆媳之間,談錢傷感情? ‧如果一定要住在同一屋簷下,該怎麼計算媳婦的生活費? ‧如果跟兒子媳婦分開住,該跟兒子伸手要「孝親費」嗎? ‧媳婦花錢,妳會看不慣嗎? ‧媳婦是不是應該出錢孝敬妳? ‧如果幫兒子買房,該不該自由出入兒子的家? ‧如果兒子開口要求金援,妳該幫忙嗎? ‧一起出門吃飯,該由長輩付錢嗎? ‧管好自己的退休帳本 ‧該讓出嫁的女兒住在家裡嗎? ‧兩代人的不同金錢價值觀? 第3篇 公婆心,海底針 ‧該不該幫媳婦坐月子? ‧應該幫忙帶孫子嗎? ‧幫忙帶孫子,也要徵收保母費嗎? ‧妳很想帶孫子,但媳婦嫌妳粗手粗腳嗎? ‧妳是不是很黏孫子的婆婆? ‧如何避免兩代教養大不同的問題? ‧媳婦眼中的「壞阿公阿嬤」是什麼樣子的? 附錄 【特別諮商室】黃越綏開示Q&A

序跋

自序   去年當臺灣商務印書館的董事長王春申兄親自出面邀請我寫新書時,一則是不敢當,二則實在有些為難。   因為除了無法馬上卸下近三十年來為服務弱勢單親、未婚媽媽及失依無家可歸的兒童少女安置中心的社會重責外,其實我最渴望的就是能趕快實質的退休,且享受無所事事而隨心頹廢的生活,其中就包括了從此封筆在內。   尤其令我訝異的是要我寫的新書主題,竟然仍是老掉牙的婆媳關係,偏偏關於這類題材的書我已經出版了好幾本,所以真的有點擔心萬一將來滯銷的話,豈不愧對出版社的美意。   自古以來婆媳的人際關係,似乎是婚姻家庭生活中最無解、卻又不能不解的難題與挑戰。   舊時代的婆媳關係在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下,大家庭的媳婦似乎唯有遵從委曲求全及媳婦熬成婆的準則下,才得善終,可是到了新世紀女權至上的今天,即使在網路上紛紛出現了反傳統和不屑妥協,且頻頻對婆婆靠北(哭父)嗆聲的媳婦們,卻也同樣改變不了若不小心處理婆媳關係,可能會因小不忍則亂大謀地,陷在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是非漩渦中無法自拔,進而影響到婚姻的本質。   利用今年春節出國期間,抱病中遵照出版社給我列出的大綱,而終於完成了使命。   媳婦主動表示希望也能透過此書發表一些她的感想,當她寫完後問我要不要過目給予指點,我告訴她,若我先看了或做了修改,豈不失真和太矯情了?   除了要特別感激好朋友們(女王、呂秋遠、苦苓、崔佩儀、鄧惠文、賴芳玉)(按姓氏筆劃排列)願意為此書給予推薦外,更要感謝支持並購書的您,希望我主觀的看法供您客觀的參考且得以受益為禱!

內文試閱

.到底要不要跟兒子媳婦一起住? 婆婆不一定最大。這世上有一種後天的家人叫「媳婦」,她會成為妳兒子最親密的家人和隊友,「現代媳婦」再也不是古早時代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查某人。有一天,也許妳也會遇到「靠北婆婆」的媳婦,妳該如何用智慧化解這類問題呢? 這是個大哉問,在以前的農業舊社會,除非犯錯被踢出家門,否則媳婦和婆家一起住是天經地義的事,它既是當代的潮流也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何況舊時代的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屬品,即使兒子成年後有了家室,仍然得附庸在父親的經濟支配下,不論是在大宅院還是小戶人家裡,公公是家中地位最崇高的人,同時也是掌控權力的支配者,而婆婆則是主中饋,並負責一切的大小家務事,媳婦就是直接隸屬於婆婆的管轄範圍,這是典型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形態。 為什麼公公和媳婦間的問題比較少?因為受限在傳統保守的家庭倫理中,有著男女授受不親的規範,導致公公的角色只負責管兒子,而媳婦與婆婆之間因有直接接觸的機會,互動頻繁當然衝突也就跟著多了,再加上,女性備受三從四德的舊禮教束縛,只能輪迴於「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宿命中,因此,婆婆和媳婦均為了自己下半輩子的依靠,拚命在兒子和丈夫面前爭寵,在這樣的關係裡拉扯,無形之中,婆媳關係就成了千古流傳下來的無解死結,婆媳兩人也就成了彼此的天敵。 但時代演變至今,婆媳關係雖說依然緊張,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只能在死胡同裡打轉,顯然新時代的女性們已經可以從宿命、認命,來到知命的階段,掙脫傳統的枷鎖,而為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 二十世紀以來,因為少子化的影響,社會上幾乎都以獨生子女居多,這些人早已習慣了一個人自由放任的生活形態,突然間竟要為了愛情而失去獨立自主的空間,尤其女生一想到必須和未來的婆婆同住一個屋簷下,就會不寒而慄,甚至快要窒息。 面對婚姻生活的抉擇時,只要自主性強,加上經濟可以獨立自足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女性都會毫不猶豫選擇與丈夫另組小家庭,更不會主動住進婆家,除非因為經濟狀況不允許,或懷孕了需要有人照料的特殊情況。 現在有媳婦公然「靠北婆婆」,但相對的,現代婆婆也絕非省油的燈,依樣畫葫蘆「幹譙媳婦」的,也大有人在。 幹譙媳婦 話說純純(化名)就是婆婆眼中的幹譙媳婦,因為打從她和太和(化名)戀愛後,就很強勢的主導一切,太和的母親心想:他們是熱戀中的情侶,而戀愛中的女人總是要佔上風,才會有被愛的浪漫,因此雖然感慨世風日下,但也不好表現得太介意。 豈曉得,到論及婚嫁時,純純還是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憑她個人就可搞定一切似的,從提親、訂婚到結婚典禮等儀式,幾乎都沒讓太和有參與的份,有的話,也只是用告知的方式,完全不把婆家放在眼裡。 終於,未來的婆婆忍不住問起兒子太和:「麻煩請你告訴我,我們現在是在娶媳婦還是嫁兒子?」 沒想到太和竟嘻皮笑臉,有點尷尬的回答:「都可以啦,何必這麼計較?」 此言一出,做母親的聽完倒抽了一身冷汗,不僅愣住還啞口無言,但也只能訕訕然自我解嘲:唉!也罷!誰叫自己生出這個孬種。 結婚後,純純跟太和直接搬進了由太和的父母為他們預付百萬頭期款的新房。本來太和的母親是打算先讓兒子和媳婦在家裡同住個兩三年,一則媳婦剛進門,彼此需要多相處才能培養感情;二來,可以先利用房子的租金支付房貸的利息,三則:這期間若媳婦懷了孕,不但可以就近照顧,將來還可以幫忙帶孫子,讓上班族的兒子和媳婦無後顧之憂。 可是萬萬沒想到,兒媳自私自利的程度已到達了孰不可忍的地步,反正太和對純純是百分之百的言聽計從,完全一副很有信心的樣子,並勸母親:「妳不是常說兒孫自有兒孫福嗎?我已經結婚了,妳就好好跟爸爸在家裡享清福吧!」 常言道:家中一老如有一寶,很多狂妄的年輕人是沒有辦法去真正體會這句話的涵義,因為年輕就是有膽,什麼都不怕,要等到懂得害怕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也已經老了。 對此,臺灣有句諺語:「嬈掰(囂張)無落魄的久。」這句話傳神應驗了太和夫妻後來的生活。果然,婚後不到兩年的時光,太和的工作就出現了瓶頸,他竟無預警的被裁員了,而偏偏這個時候,純純也意外發現自己懷孕了,在面對房貸和車貸的壓力,丈夫又失業,而自己的狀況也很混亂的打擊下,一向意氣風發、自信滿滿的純純,終於無法面臨突然而來的暴風雨,在承受不了壓力、快把自己給逼瘋的狀況下,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她竟然任性做出幾乎徹底毀滅了婚姻的抉擇,那就是瞞著所有人偷偷去墮胎,偏偏她找上的是位密醫,結果手術過程出了狀況,導致流血不止,差一點就送了命。 記住,婆家不是娘家 在這個案例裡,可以發現純純既沒有跟公婆住在一起,而婆婆也未介入他們的生活,或從中作梗,但純純的婚姻一樣出現問題,可見婚姻幸福與否,完全跟是否與婆婆同住一屋簷下無關,不必拿這個作為婚姻觸礁的代罪羔羊。 因為婆家不是娘家,住在娘家可以隨興和隨便,因為那是妳自小熟悉的環境,家庭中的人事物都跟血緣、基因和遺傳有著密切關係,尤其父母親對子女的愛和包容,通常是直到他們闔上眼去世為止。 但婆家和娘家則是兩個截然不同且完全陌生的生活環境,即使與丈夫結了婚,也只有姻親關係,連夫家血統的邊都沾不上,何況婚前談戀愛的時候隨男友到婆家去拜訪時,多半是以稀客的身分偶爾出現,當然會受到較特殊的禮遇和款待,但只要辦理完成結婚登記手續以後,妳在婆家的身分一夜之間馬上改為家人,而角色的扮演則自動變成了妻子,至於地位嘛,將永遠跟在婆婆後面。 「王子和公主結婚後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這種故事只會出現在童話書中,而且婚姻觸礁時,為人夫者最常用的一句話就是:「妻子可以再娶,老母只有一個。」就足以證明女人千萬不要天真到相信:個人愛情的力量足以讓妳有能力去徹底改變一個男人,或是:婚後還可以撿到那個跟婚前追求妳時一樣浪漫的丈夫。 別再期待男人能解決問題 為什麼男人總是搞不定婆媳問題?因為面對母親時,他不能插手婆媳紛爭,而面對妻子時,他又管不了,就乾脆裝聾作啞以保平安。 婚後在婆家要面對的將來完全是個嶄新局面的開始,令人既期待又惶恐。才會有人揶揄說:結婚對人類而言,其危機意識與飛蛾撲火應屬同一等級。 要融入一個陌生的新環境,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但最重要的是: 一、先調整好已是人妻的心態,不能一成不變的把過去在娘家的習性當作嫁妝,隨身攜帶著。 二、不必傳統到嫁狗隨狗般的鄉愿,但至少要能夠做到入鄉隨俗,謙虛的學習,尊重婆家既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三、生活可以交流,但不要眷戀過去單身或在娘家時的自由自在,更毋須無聊到拿婆家和娘家來做無謂的比較。 四、一定要和婆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為它對妳在婚姻經營的過程中,會有意想不到的助力。 五、婆婆未必真懂得兒子成年以後的內心世界,但至少她最清楚他從小到大的生活習性,若能向婆婆多討教,可避免或減少踩到丈夫的地雷,應該算是趨吉避凶的捷徑。 如果能夠把握以上原則並力行的話,相信婚後跟不跟公婆住已經不是問題,因為妳早已經融入成為一家人了。 現代的婆婆們也漸漸認清現實,學乖了;與其為了要維持家庭圓滿、子孫滿堂的成就感,好不容易才把兒女拉拔長大,如今卻又得重操舊業,賣力帶起孫子來。有人的理由是晚年最大的幸福就是能沉浸在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上,有人則認為三代同堂是種彼此有被需要的存在感,更有人認為同住可以為雙薪的兒媳們分擔家計,也有人是單純拗不過兒媳的請求,才同住一屋簷下的,看來還是有願意或希望能夠和兒媳們同住的。 怕吃力不討好退而求其次,或是只想明哲保身,而選擇不與兒媳同住的現代婆婆,似乎明顯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以我個人為例,雖然很幸運地擁有孝順的兒子和媳婦,甚至媳婦經常會用撒嬌的口吻希望我能夠與他們久住,每次和可愛孫子分手總是依依不捨,但對於長期習慣獨居卻又能享受寂寞的我而言,能繼續享有獨立自主又不必被干擾的生活空間,是種莫名的幸福感。 雖不常同住但總有家庭聚會的機會,在兒媳真誠的美意下再不成全的話,也就顯得矯情了,因此基於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瞭解女人,以及欲把媳婦視如己出的前提下 ,一開始就開誠布公的約法三章,類似:廚房只容得下一個女人,因此主副手輪流當;女人間的事自己解決,不用請兒子或丈夫來當翻譯或裁判;既然彼此都期待擁有如此善緣,一定要珍惜並用超越家人的心情,來感恩和回饋等等。幾年下來,我們都做到了。 因此,到底要不要跟兒媳一起住?完全依彼此的性格、環境的需求、付出的意願和溝通的能力,來做決定。

作者資料

黃越綏

是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專業兩性與家庭諮商師,菲律賓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碩士(MPA)、美國哈佛大學東方民族基金會研究員、美國心理諮商協會(ACA)會員、美國婚姻與家族治療協會(AAMFT)會員、美國心理發展基金會(PAIRS)講師,電視與電台節目主持人。 早年即投入婦運、民運及社運活動、熱心公益。1995年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並籌設收容中輟未婚媽媽及其子女的「麻二甲之家」,讓弱勢單親在生命的轉彎處擁有重生的力量。著有《高齡快樂學》、《黃越綏的解憂攻略》等作品。 經歷 總統府國策顧問 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行政院「人權保障推動小組諮詢」委員 內政部「兒童及少年福利促進委員會」委員 國防部心理輔導顧問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 台北市政府「台北市社會福利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家庭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 921 地震全國救災兒福召集人 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榮譽觀護人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發起人 成人及青少年監獄輔導講師 台北市榮譽市民 績優公辦民營社福機構負責人 「恁祖媽來了」podcasts節目主持人

基本資料

作者:黃越綏 出版社:臺灣商務 書系:黃越綏作品集 出版日期:2018-05-12 ISBN:9789570531404 城邦書號:A487000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