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篇文章的好壞,九成取決於最初動筆的階段。」
日本資深編輯、獨立記者山口拓朗
集結18年間超過2300件採訪經驗的智慧結晶
從動筆前的暖身,到下筆後的修訂
為寫作素人量身打造的思考指南
★日本亞馬遜書店,平均4.7星(滿分5星)好評,讀者公認最易讀又容易實踐的寫作指南
即便不是作家或文字工作者,相信每個人都有枯坐在桌前,面對空白的Word檔苦苦思索的經驗。不管是Email、廣告文案、臉書po文還是企劃書,「寫不出來……」、「不知該如何開始」、「沒辦法說服人」……永遠都是職場菜鳥、寫作苦手的夢魘。不若坊間一般的寫作書,本書並非寫給「寫得好還要更好」的職業作家或記者,而是寫給「不擅長寫作」的讀者。
累積18年工作資歷,如今已是資深編輯、記者、撰稿人的作者山口拓朗,也曾在剛成為自由接案工作者時,文章被批評為無趣、不具說服力、沒有觀點……差點失去了身為職業作家的自信心。自此之後,作者便不斷思考何謂「好看的文章」,從自身超過2300件以上的採訪經驗中,發現最重要的不是「寫了再說」,而是在下筆之前的「思考」與「準備」。將「隨便寫寫」的心態轉換成「寫之前先準備」、「思考過後再寫」,就能讓文章變得截然不同!
▍在下筆之前,你可以先練習
.送禮訓練法→就像寫給不同對象的情書,文章也需投讀者所好!
.說話、書寫訓練法→透過說話與書寫進行資訊的「理解→整理」
.自問自答訓練法→想寫出怎麼樣的文章,就得提出怎麼樣的問題
▍動筆之後,你還可以
.文章減半訓練法→別讓讀者失去耐性
.舉例訓練法→用具體實例增加說服力
.蒐集視角訓練法→讓文章更加立體
▍感動別人前,要先坦率面對自己
.為什麼/喜怒哀樂訓練法→深入挖掘自己的感覺……
.承認他人訓練法→尊重他人的價值觀,如此就能不怕批評,勇敢寫出自己的心聲
.分辨邏輯/情感訓練法→均衡分配「理論」與「感覺」
▍熱情書寫,冷靜修改
.從抽象到具體:
A公司委託敝公司經營的網站,點擊數急速上升,聽說顧客數量也有爆炸性的成長。
↓
A公司委託敝公司經營網站半年以來,點擊數從每月平均三千瀏覽頁數竄升到三萬,
顧客數量也從平均一天一百人增加到原來的三倍。
.增加資訊,讓文章更具說服力:
有高血壓的人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法,請務必嘗試看看
↓
有高血壓的人建議採用腹式呼吸法,因為腹式呼吸法具有平穩呼吸,刺激副交感神經運作的作用。副交感神經運作可使血壓安定,因此可以保護血管,不僅有助於改善高血壓,也有助於預防或治療因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疾病,請務必嘗試看看。
.善用引號傳達臨場感:
您正苦惱於人群恐懼症嗎?推薦您這套《一日三分鐘冥想DVD》
↓
「只要站在一堆人前面,我就腦袋一片空白,緊張得說不出話來……」
您有人群恐懼症煩惱嗎?推薦您這套《一日三分鐘冥想DVD》
除上述訓練法外,本書還針對如何寫出淺顯易懂的文章、有說服力的文章、有深度的文章、能打動人心的文章,提出各式提升「思考力」與「準備力」的練習方法。寫不出文章、提案詞不達意、回信牛頭不對馬嘴……不知該如何動筆嗎?每天花3分鐘跟著作者一起演練如何寫作吧!
★各方好手推薦
文案的美 林育聖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陳建守
想從事寫作嗎?請先看完這本書再開始,本書作者以不同角度切入寫作的教學,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寫作前訓練,包括「讀者本位」「自問自答」「設定期限」「譬喻例句」等等,任何型態的文字工作者都會受惠良多。 若能有效吸收這些好用心法,你的寫作生涯必可輕鬆突圍。
——于為暢(資深網路人)
我一直在想,怎麼樣可以讓想學寫作的一般民眾「無痛」學會寫作?我自己是一個化工出身、做過工廠,再轉寫作的跨界人,我也曾是個門外漢。所以我特別注重拆解法、系統化、步驟流程,以及學員學習後的「可再現性」有多少,因為我相信寫作是可以學的。作者山口先生這套非常完整且經驗豐富的秘笈,也與我的寫作觀不謀而合,它就是我欣賞的寫作指導書,讀完這本書,我可以肯定地說,無論是新手高手本書可以讓你大有收穫。
——李洛克(故事革命創辦人)
★讀者感動推薦
「讀完這本書,向喜歡的人傳了Line,對方竟然答應要跟我見面!」
——日本亞馬遜讀者
「為了寫好文章,讀完這本書要能改變觀念才行。在這層面上,讀完一遍還不夠,一讀再讀直到(這些方法)能進到無意識中。」
——日本亞馬遜讀者
「作者極力避免理論,舉出具體的know-how因而容易理解。」
——日本亞馬遜讀者
目錄
前言
第1章
提高整體寫作力的訓練
1|寫出「讀者本位的文章」~送禮訓練法
2|「輸出」並善用記憶~說話、書寫訓練法
3|學會向自己提問,就能改善文章的品質~自問自答訓練法
4|建立「例行動作」,有效提高專注力~發掘開關訓練法
5|設定「期限」,有效加快寫作速度~設定死線訓練法
6|擴充詞庫~近義詞聯想訓練法
第2章
練出一手淺顯易懂的文章
7|結論愈明確,文章愈淺顯易懂~決定標準訓練法
8|文章愈冗長,愈沒人想讀~文章減半訓練法
9|盡可能寫得具體一點~「抽象→具體」的代換訓練法
10|注意與讀者之間的共同認知~拆解訓練法
11|明確傳達事情或訊息~比較&範圍訓練法
第3章
練出一手有說服力的文章
12|防止資訊的遺漏~五W三H訓練法
13|獲得讀者的共鳴或贊同~目的&目標訓練法
14|資訊不足會讓讀者感覺少了些什麼~訊息+理由訓練法
15|用具體實例增加說服力~舉例訓練法
16|區分事實與判斷~「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
17|依循「事實→答案」即可寫出符合邏輯的文章~用「所以」回答的訓練法
18|用「總而言之」傳達最重要的訊息~總結他人言論訓練法
19|運用譬喻寫出人人都懂的文章~譬喻訓練法
第4章
練出一手有深度的文章
20|增加視角能讓文章更有深度~蒐集視角訓練法
21|深入挖掘感覺的成因~為什麼訓練法/喜怒哀樂訓練法
22|透過細節的描寫引起讀者興趣~細節描寫訓練法
23|提高「察覺力」就能擁有源源不絕的書寫題材~乘法訓練法
第5章
練出一手引人入勝的文章
24|用開頭打動讀者的感情~解讀標語訓練法
25|用引號傳達臨場感~表現心情訓練法
26|鼓起勇氣坦白寫出自己的心聲~承認他人訓練法
27|用自己的言語談論體驗~抽出體驗訓練法
28|用故事打動人心~故事編寫訓練法
29|擁有「自信」與「決心」~斷言訓練法
30|均衡使用「理論」與「感覺」~分辨「邏輯or情感」的診斷法
31|用無拘無束的表現創造臨場感與躍動感~擬音、擬聲、擬態詞會話訓練法
第6章
你的世界與人生將因文章而改變
32|替你的文章增添色彩的七句話
1借鏡他人的文章,矯正自己的文章
2適時使用「鳥眼」與「蟲眼」
3讀書有助於提高寫作力
4慶幸自己遇到「困難」
5透過「書寫」,「認識」自己
6寫作具有「情感的宣洩與淨化作用」
7用「未來履歷表」提升自我形象
結語
內文試閱
1|寫出「讀者本位的文章」
~送禮訓練法
你知道日本國內販售的汽車雜誌有多少種嗎?
光是定期刊物就有五十本以上。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汽車雜誌呢?
我們把問題稍微改變一下吧。
汽車雜誌的讀者究竟是哪些人呢?
「嗯……喜歡車或想買車的人吧?」如此回答的你,雖然不能說你錯,但很可惜的是,也不能說是正確答案。
以下就來列舉汽車雜誌可能會有的讀者類型吧。
・考慮購車的人/喜歡兜風的人/跑車愛好者/露營車愛好者/古董車愛好者/箱型車愛好者/輕型車愛好者/四輪驅動車愛好者/卡車愛好者/巴士愛好者/喜歡改裝汽車外觀或內飾的人/DIY愛好者/汽車用品愛好者/注重車庫的人/熱愛速度的人/汽車音響愛好者/賽車迷/喜歡環保車的人/賓士車主/BMW車主/MINI車主/美國車的車主……
相信比較敏銳的讀者應該已經注意到了吧?五十種以上的汽車雜誌,各自擁有不同的讀者。對於這個事實所代表的意義,我們必須仔細思考才行。
假設有某家出版社接下來打算針對「喜歡汽車的人」出版新的雜誌,那本雜誌恐怕也賣不出去幾本吧,因為把讀者群設定為「喜歡汽車的人」,這樣的目標設定實在太模稜兩可了。
正如前面列舉的「汽車雜誌讀者類型」所示,即使同樣都是「喜歡汽車的人」,每個人的興趣或關心的事物都不一樣,「跑車愛好者」、「輕型車愛好者」和「賽車迷」想要的資訊截然不同,所以市面上才能夠同時存在五十種以上的汽車雜誌。
我們在寫作的時候,其實和汽車雜誌的銷售方式並無二致,重要的是文章的「閱覽者」,也就是「讀者」的設定。
假設Z先生要寫情書的話,請問他三年前交給A小姐的情書,與接下來要交給B小姐的情書,如果內容一模一樣,也就是完全複製貼上,這樣是OK的嗎?當然不可能OK吧(笑)。
因為閱覽者完全不同。A小姐與B小姐不僅個性或價值觀不同,興趣、嗜好、與Z先生的共同話題也不同。說得更深入一點,A小姐與B小姐對Z先生各自懷抱多大程度的好感……對Z先生的評價、在意程度或戀愛情感等,也都不盡相同。
Z先生在寫情書時,應該會對A小姐寫出適合A小姐的文章,對B小姐寫出適合B小姐的文章吧。這才是正確的寫作方式。寫情書時,這種站在對方立場思考的態度,本書稱之為「讀者本位」。
【讀者本位的文章】貼近對方立場與心情的文章→容易得到期望的結果
【作者本位的文章】無視對方立場與心情的文章→難以得到期望的結果
我們的目標當然是「讀者本位的文章」。想要寫出「讀者本位的文章」,必須注意以下三個重點,而且每一個重點幾乎都不可能忽略掉讀者設定的環節。
【重點○1】寫讀者想看的東西
【重點○2】內容要勾起讀者的興趣
【重點○3】盡可能寫得淺顯易懂
如果是情書的話,很容易理解何謂「讀者本位」,但若換成其他文章,恐怕就沒有這麼容易了。換言之,不知不覺寫成「作者本位」的情況不在少數。那是心中沒有讀者的自我滿足式文章。文章並不是「寫完就結束」了,如果有所謂的「結束」,也是在如願達成「文章目的」,也就是在文章的意義或訊息傳達到讀者內心的那一刻。
企劃書、報告書、提案書、簡報資料、傳單、通訊報、電子報、部落格、臉書、小論文、報告、散文、專欄……無論在寫哪一種文章時,都不能夠忘記讀者的存在。
我有時會聽到人家說:「因為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寫,所以無法設定讀者群。」但那只不過是沒有用心去做讀者群設定而已。這樣講好像很嚴厲,不過所謂的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寫,其實就好像兩手一攤說:「沒人讀也無所謂。」一樣。理由相信你已經很清楚了,這道理就跟今天即使針對「喜歡汽車的人」創辦雜誌,也賣不出去是一樣的。
以本書《素人也能寫出好文章》為例吧,本書預設的目標讀者群是誰呢?職業作家?立志成為職業作家的人?想要多加精進寫作力的人?以上皆非。本書的讀者是「不擅長寫作的人」與「自認為不擅長寫作的人」。
因此,那些對寫作有自信的人,或許會讀到一半就闔上書本,覺得「好無聊」或「不用你說我也知道」,搞不好還會有人氣得抱怨:「真是白花錢了。」即使如此,我也不會放在心上,因為這本書預設的讀者群是「不擅長寫作的人」與「自認為不擅長寫作的人」。無法打動非目標讀者群的心,某方面來說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商業文書也不例外。以簡報資料為例,閱讀那些資料的人會是誰呢?業務部部長?還是企劃部部長?或者是董事或總經理?亦或是廠商負責人?又或者是客戶呢?
即使同為部長,業務部部長與企劃部部長想知道的事情或要求的東西,應該也有一些細微的差異才對,而且每個人的性格也都不盡相同,當讀者有所改變,放進去的內容或寫法當然也必須有所改變。
假設你在公司向上司呈遞一份企劃書,標題如下:
《「發揮地方特色」的創業計畫開發提案書》
上司讀完這份企劃書以後,究竟會不會對內容產生興趣呢?可能有人會有興趣,也有人會沒興趣吧,結果因人而異,不過你不能說:「反正結果因人而異,我也沒辦法。」所以就認為「寫自己想寫的就OK了」。反而正因為結果因人而異,才必須設法因應那樣的差異。
話說回來,閱讀企劃書的人(上司)是哪種類型的呢?
○1重視盈虧型
○2重視社會貢獻型
○3喜歡劃時代事物型
○4重視部下熱忱型
○5毫無想法型
如果上司是第○5種類型的人,企劃書的內容如何或許沒有太大的關聯,不過如果想讓○1~○4的上司覺得「這個企劃不錯!」就必須配合他們的類型提案才行。以下即為其中一例。
○1重視盈虧型→納入數字,明確列出成本、營收或淨利。
○2重視社會貢獻型→納入社會貢獻要素,例如「人口嚴重流失地區的重振計畫」等等。
○3喜歡劃時代事物型→強調企劃的創新程度。
○4重視部下熱忱型→展現企劃提案者對企劃的動力或熱忱。
如前所示,讀者群設定也是一道掌握特定讀者興趣或需求的程序。在書寫「讀者本位的文章」上,這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即使是面對第○5種類型的人,也並非毫無應對之策。要怎麼樣才能讓毫無想法的人產生興趣呢?絞盡腦汁想出答案,就是「讀者本位的文章」的真髓。
掌握讀者興趣或需求的作者,就像熟知客戶煩惱的超級業務員一樣。換句話說,這樣的人能夠精準地提供對方想要的東西、想要了解的資訊,或是想要閱讀的文章。這可以說是最理想的狀態吧。
以下介紹的「送禮訓練法」將幫助你有效磨練寫作時的「業務雷達」。
◆送禮訓練法
「文章」與「禮物」非常相似,如果送(寫)對方想要的東西,對方就會很高興,但如果送(寫)對方不想要的東西,很可能會讓對方感到困擾。送禮物(=文章)的步驟如下:
【步驟○1】了解對方(讀者)的類型
【步驟○2】了解對方(讀者)的興趣、需求
【步驟○3】提供符合對方(讀者)興趣、需求的東西
在距今將近二十年前,我送給當時的女朋友(現在的妻子)一只綠色的瓷罐。我並未掌握她的興趣或需求就選了那只瓷罐。
她帶著一臉複雜的表情對我說:「小拓(筆者的綽號),因為我想和你長久交往下去,所以就直說了……既然要送我禮物的話,就送我想要的東西吧。」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笑)。
連收到我禮物的人都這樣教訓我了,可見當時我寫的文章應該也很糟糕吧。八成只知道自我陶醉地寫些自己想寫的東西,這就是典型的「作者本位」。
一年之中,多少有幾次送人禮物的機會吧。每次送禮時,請送對方會喜歡的禮物吧。這就是超具實踐性的「送禮訓練法」。
・喜歡咖啡的人→送星巴克隨行卡
・喜歡書本的人→送對方想看的書
・小孩剛出生的人→送嬰兒用品(配合對方的喜好)
・喜歡日本酒的人→送有名的日本酒或稀有的日本酒
・注重健康的人→送對方還沒使用過的健康產品
・喜歡吃辣的人→送市面上很難買到的超辣食品
對方喜不喜歡那個禮物,從你交出去的瞬間就會表現在對方的反應上。真正高興時的表情,應該與出於禮貌的回應稍有不同才對。眼神、表情、言語、肢體動作、感謝的方式……
如欲提高送禮的眼光,必不可缺的就是「假說」與「驗證」。「這個禮物對方應該會喜歡吧。」先建立這樣的假說並挑選禮物,再看對方的反應進行「驗證」。若疏於驗證,則永遠也無法提高假說的精確度。當朋友、熟人、戀人或家人開始會稱讚你說:「你真的很會挑禮物耶。」這就表示你送禮的眼光已經有一定的水準了。
當然,為了掌握對方的興趣或需求,平常在與對方相處時就必須稍加用心,例如「(假裝不經意地)詢問」對方等等。閒聊時或透過電子郵件往來時,其實都是絕佳的研究機會。
當你掌握對方的興趣或需求以後,就能夠花更多心思琢磨送禮的方式。有人喜歡你事先告知:「我會送你○○喔。」也有人喜歡出其不意的送禮方式。這也是不同類型之間的差異。即使搞錯方向,也不至於發生只送自己喜歡的東西,或送禮的一方擅自設想「在這種情況下送禮,對方應該會很高興才對」等情況。
此外,除了送禮之外,「提供他人協助」或「為他人貢獻」等行為,同樣能達到類似的訓練效果。當你提供的協助(貢獻)是對方「希望你做的事情」時,對方就會感到高興,反之則會感到困擾。
充分掌握對方的興趣或需求是重要的關鍵。提供協助(貢獻)時,若對方的反應不佳,請記得驗證「哪裡出了問題?」然後從下一次開始力求改善吧。
16|區分事實與判斷
~「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
日本將於二〇二〇年舉辦東京奧運,對於景氣的提升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讀這句話不覺得哪裡奇怪的話,可要特別當心了,因為就算日本確定將舉辦奧運,景氣也不一定能夠提升,也就是說,第二句話提供的資訊很難被稱為事實。
在讀寫文章時,必須明確區分「事實」與「作者的判斷」。
事實:日本將於二〇二〇年舉辦東京奧運
作者的判斷:景氣的提升
所謂的事實,就是「誰也無法否定的事」。另一方面,判斷則會因人而千差萬別,那是通過作者本身的經驗、價值觀或成見所產生的東西。
日本舉辦奧運究竟會不會提升景氣,專家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因此這並不能算是「誰也無法否定的事」。
前面那句話的問題在於作者將自己的判斷,也就是將「景氣的提升」,寫得好像確定會發生的事實一樣。
○1日本將於二〇二〇年舉辦東京奧運,但願能夠刺激景氣的提升。
○2日本將於二〇二〇年舉辦東京奧運,應該能夠刺激景氣提升吧。
○1是作者的期望,○2是作者的推測。換句話說,兩者很明顯都屬於作者判斷的範疇。讀者如果看到這兩句話,應該就不會與事實有所混淆了吧。
居住在東京都葛飾區的A某,年紀已過三十,卻還過著悲慘的自由業生活。
在寫這樣的文章時也必須十分小心。讀到這句話的人,腦海裡應該會浮現「過著悲慘生活的A某」的模樣吧。
可是假如A某本人覺得,「蛤?我的生活才不悲慘呢!我認為自由業很有意義,賺的錢也比低薪的上班族多。我對這樣的生活十分滿意」的話又如何呢?可見這段話裡寫的「悲慘」其實「並不是事實」,「只不過是作者的判斷而已」。
這段話會對讀者造成極大的困擾,甚至是極大的危險,因為讀者不得不接受文中與事實相異的「事實」。
那麼這樣的文章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第一種情況是,作者本身懷抱惡意,明知道與事實不符,卻刻意誤導讀者(誘使讀者往錯誤的方向解釋)。不用說也知道,這絕對是一種要不得的寫作方式。
另外一種情況的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嚴重,那就是作者本身懷抱著先入為主的成見。由於作者自認為是事實,因此並不會注意到自己寫的文章「會對讀者造成麻煩」,尤其在本人毫無惡意的前提下,這種情況可以說是更加令人搖頭。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自己的「成見」,重要的是有沒有察覺到那是「成見」,如果能夠有所察覺的話,就能把成見寫為「判斷」,但若毫無自覺的話,當然也就會毫不猶豫地寫成「事實」了。
把非事實寫成事實,究竟會發生什麼事呢?讀者有可能為認為「這個人滿口胡言」、「這個人寫的東西不能相信」或「這個人寫的文章不值得看」,也就是說,會遭到讀者嫌棄,或是無法得到讀者的信賴。
看到這裡,如果你開始擔心「我該不會也有很多先入為主的成見吧?」那麼我想建議你試試看接下來要介紹的訓練法。
◆「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遭遇各種情景,在每一種情景當中,我們都可以練習如何辨別「事實」與「不實」,這就是所謂的「『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不實」就是「不是事實」的意思。
●看見一個戴著耳環的棕髮男高中生時
事實:有一個戴著耳環的棕髮男高中生
無法斷定是否為事實:吊兒郎當
當你看見這個男高中生,覺得他「吊兒郎當」時,你必須去辨別那個感覺是事實還是判斷。當然,他的外表看上去或許很有個性,但光憑外表就能百分之百斷定他是個「吊兒郎當」的人嗎?也許他實際上是個喜歡追求流行的好學生也不一定。
在描寫這樣的人時,把他形容為「一個戴著耳環、吊兒郎當的棕髮高中生」,真的妥當嗎?如果只是「欠缺正確性」還無所謂,但在某些情況下,還很有可能被視為「言而不實」。
●看見拉麵店門口排著很長的隊伍時
事實:拉麵店門口有人在排隊
無法斷定是否為事實:這家店人氣很高
如果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排隊,當然不能斷定「這家店人氣很高」,說不定只是剛好遇到中午時段,加上店內空間狹窄的關係。當然,如果每天都有人排隊的話,這家店確實有可能「人氣很高」,但事實如何必須慎加辨別才行。
舉例而言,如果可以從排隊的人口中問出:「我是這家店的忠實顧客,我經常來這裡吃飯。」的話,或許能夠將此定義為事實,但如果對方回答:「因為這星期有半價活動我才來的。」那表示排隊的人群有可能只是為了「便宜的目的」才來的。雖然「看見有人排隊=人氣很高」的推測絕非不好,但究竟是否屬實還是必須慎重辨別才行。
●平常很愛講話的B,今天話特別少
事實:B的樣子有點奇怪,跟平常不太一樣
無法斷定是否為事實:他在氣我
平常很開朗的人突然變得不太說話,周圍的人自然會心想,「咦,他是在生氣嗎?」不過如果你想不到任何惹惱對方的理由,那麼「他在氣我」就不一定是事實。
或許是因為對方在跟你見面前,剛好跟其他人發生過什麼衝突,也或許是因為對方從今天早上開始身體就不太舒服,又或者是因為對方當晚必須在一場重要的集會上演講,所以他很緊張,這也是有可能的原因之一。
假如對方親口說:「我對你這次的工作表現很失望。」那麼「他在氣我」就是事實,但在尚未取得證據的階段,擅自「推斷」對方的心情未免言之過早。
持續進行「『事實或不實』的辨別訓練法」,將有助於培養辨別事物的眼光。
舉例而言,有時即使是報章雜誌的報導,也有很多內容並非事實,而是出自作者的判斷。當讀者將這些判斷與事實混淆,通篇接受的話,就會輸入錯誤的資訊(太恐怖了!)辨別「作者的判斷」的能力,也是一種避免「受騙」的自我防衛能力。
一旦學會如何從眼前的情景中抽出「事實」,當你哪一天需要動筆寫作時,就能夠寫出「童叟無欺」的誠實文章了。除此之外,當你在閱讀其他人的文章時,無論作者「有無」惡意,你都能夠辨別出不自然的文章。換句話說,因為對資訊的敏感度提高了,所以輸出與輸入的能力也全面提高了。
26|鼓起勇氣坦白寫出自己的心聲
~承認他人訓練法
社會上充斥著「社交辭令」、「客套話」和「成人的應對進退」,對於命中注定要生活在社會這個框架中的人類而言,察言觀色或許是趨近於生存本能的「自我防衛」,也是一種避免摩擦或衝突的「刻意行為」。
不過在寫個人的文章時,「過度」的「社交辭令」、「客套話」或「成人的應對進退」恐怕是不必要的,否則很有可能會泯滅作者本身的主體性。
舉例而言,假設你看了一部大家都說「很無聊」的電視劇,你卻覺得「好好看!」想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關於那部電視劇的心得,可是又不免在意起他人的眼光,懷疑自己該不會是個笨蛋,否則怎麼會覺得這部電視劇「超好看」的呢?左思右想之後,也許你會採取這樣的寫法:
每個人看這部電視劇的角度都不一樣,我自己還算是蠻享受的,主角那副廢柴樣實在叫人嘆氣啊(笑)。
試問寫出這樣的文章,究竟對誰有幫助呢?作者本人?讀者?不,事實上對誰都沒有幫助,不單是作者封印了自己的心情,連讀者也不得不接收到完全不同於作者真實想法的資訊,除了本末倒置外,什麼也不是。
雖然目前街頭巷尾的評價一面倒,但對我來說卻是「如獲至寶!」的傑作,尤其是主角那副廢柴樣簡直與我如出一轍,連我都不禁心想:「這該不會是參考我的廢柴樣去改編的吧?」但我實在對這個部分深有同感。這部電視劇才不是什麼爛作品,根本就是致贈給可愛廢柴男兒的終極應援歌啊!自認為是「廢柴」的人,千萬不能錯過啊!
這篇文章顯然比前一篇吸引人多了,說不定有人看完也產生興趣,心想:「哎唷,好像還蠻有趣的嘛,不如下星期找個時間看一下吧。」
這篇文章與前一篇最大的差異在於「坦白」,一開始先提出「雖然目前街頭巷尾的評價一面倒」,再坦白陳述感想。
文中直接寫出「對我來說卻是『如獲至寶!』的傑作」、「實在對這個部分深有同感」、「根本就是致贈給可愛廢柴男兒的終極應援歌啊!」等心聲,使這篇文章成了讓讀者心生共鳴的文章。
偽裝自己配合旁人的評價、迎合多數人,或對於自己與廢柴主角產生共鳴一事感到害羞、丟臉、難堪,這樣的行為難道不是更難堪嗎?「不坦白=不誠實」。
當然,或許有讀者會嘲笑道:「哈,什麼傑作嘛!」但你沒有必要在意那些人的反應,因為不可能每一個人都能接受你的坦白,有人「無法產生共鳴」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這有什麼關係呢?因為你就是「那樣覺得」的啊,讀者想看的是你的「實際感受」,反過來說,若你對於寫出「實際感受」一事有所遲疑,倒不如什麼也別寫,反而是對自己也對別人好。
社會上充斥著各種資訊,有很多盲從的人,聽到現在流行A,就直奔向A,聽到現在流行B,就直奔向B,然而A或B的有效期限卻眨眼即逝,人氣立刻就被C或D給取代。過度的資訊化社會實在令人煩惱,它會奪走人類的「思考力」。現在或許是時候來認真思考,該如何改善這個見異思遷的資訊化社會了。
這是一篇批判「過度資訊化社會」論調的文章。
可是如果這篇文章的作者,內心認為「一切都要怪那些被資訊化社會牽著鼻子走的人」的話呢?如此一來,這篇文章就會變得「不夠坦白」。
許多人都被資訊牽著鼻子走,聽到現在流行A,就直奔向A,聽到現在流行B,就直奔向B,完全不靠自己的頭腦思考,徹底處於思考停止狀態,然後如果結果不好的話,就把責任推卸給A或B,與此同時,卻又教導孩子們說:「不管聽到什麼資訊,都不要隨便隨之起舞喔。」真是讓人無言以對。
對作者而言,這才是坦白的文章。不是把責任轉嫁給「過度的資訊化社會」,而是對那些「不靠自己頭腦思考的大人」敲一記警鐘。雖然可能會有讀者感到不快,認為作者「自以為了不起啊」,但另一方面,應該也會有人對這篇文章產生共鳴或印象深刻才是。
重要的是要有勇氣,坦白在文章中寫出自己的心情而不委屈自己。下筆坦白的人,因為不會掩藏自己的心情,所以不會累積不必要的挫折感,再加上讀者當中也會有人產生共鳴或表示贊同,因此還能品嘗到喜悅的滋味。這種喜悅的滋味,絕非那些扭曲自己思想,寫出迎合旁人文章的人所能體會的。
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所有文章都必須寫出真心話才行」,比方說在寫作目的為傳達資訊等情況下,刻意壓抑自己的坦白反而是比較理想的吧,社會上本來就有很多不應該夾帶個人情緒的文章。判斷一個情況應不應該坦白寫出心聲,當然是下筆前就必須先做好的功課。
◆承認他人訓練法
對於坦白寫出心聲感到遲疑的人,很多都是「容易懷抱恐懼」的人,因為坦白寫出心聲會讓自己被否定、被嘲笑、被討厭,所以對於懷抱這些恐懼的人提議說:「坦白地寫出你的心聲吧。」就像對有懼高症的人提議說:「硬著頭皮一起去高空彈跳吧。」是同等地殘酷。
要讓那些人培養出坦白寫出心聲的自信心,必須替他們除去心中懷抱的「恐懼」,也就是「內心的阻礙」,而最好的特效藥就是練習去認同他人的「承認他人訓練法」。
或許有人會疑惑,「嗯?明明是自己無法坦白,為什麼認同他人的訓練法會有效呢?」確實,對那些無法坦白的人來說,好像應該採取坦白表達心情的訓練法比較有用吧?不過在那之前,當務之急應該是「認同他人」才對。
老是遭到朋友背叛的人,心裡會對遭朋友背叛一事有所警戒,慣性劈腿的人,會對伴侶是否劈腿有所警戒,愛說別人壞話的人,會對別人是否說自己壞話有所警戒,為什麼會警戒呢?因為「自己有親身經歷」的緣故。
同樣的道理也可套用在無法坦白寫出心聲的人身上。也就是說,因為他們自己在無意識間批評或輕視別人的文章,所以才害怕自己的文章「說不定也被別人批評」或「說不定也被別人輕視」。
在「承認他人訓練法」中,無論自己對別人的意見抱持什麼樣的心情(能否產生共鳴),都要採取尊重他人意見的立場。
你:擁有「人生富足程度取決於『體驗』」的價值觀。
當A表示「人生的富足程度就等於金錢的多寡」時:無法產生共鳴,但接受A擁有那樣的價值觀。
你:擁有「領導者必須在最前面帶領成員」的價值觀。
當B表示「領導者最好扮演支持成員的角色」時:無法產生共鳴,但接受B擁有那樣的價值觀。
你:擁有「不結婚就會陷入不幸」的價值觀。
當C表示「現在是一輩子單身也能活得很快樂的時代」時:無法產生共鳴,但接受C擁有那樣的價值觀。
你:擁有「人的外表很重要」的價值觀。
當D表示「靠外表判斷別人的人不值得信賴」時:無法產生共鳴,但接受D擁有那樣的價值觀。
如上所述,即使無法對那個人的意見產生共鳴或感到贊同,也應該要能接受那個人「是一個擁有那種價值觀的人」才對,而這就是「承認他人」。
這種訓練法的效果極佳,一旦學會尊重每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價值觀,那麼對於表達自己價值觀的「恐懼」也會逐漸減少。換句話說,愈能夠實踐這個訓練法,對自己也會愈來愈有信心,等到你再也不在意世人或旁人的眼光時,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從此以後,你應該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坦白寫出自己的心聲吧。
作者資料
山口拓朗
■ 傳達力(說話、書寫)研究所所長。「山口拓朗寫作沙龍」主辦人。曾在出版社擔任編輯與記者職務,於2002年成為獨立寫作者。加上任職於出版社的時期,總計有24年的採訪、寫作經歷,作品數達3300篇以上。 ■ 現在除了寫作工作外,也透過演講與研習活動,向大眾傳授「能獲得對方好感與信任的表達技巧」、「有邏輯的表達、寫作方式」、「簡單易懂的文章寫作法」等實用性技巧。 ■ 此外也曾受粉絲數達300萬人的中國企業「行動派」之邀請、在北京與其他6個城市定期舉辦「Super Writer養成講座」。已出版作品共有15冊,其掌握表達方式的技術被認為跨越了語言隔閡,在中國、台灣、韓國等皆有譯作出版。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