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跟自己的腦對決,也是跟未來的自己對決
韓國國民教授最熱門的12堂腦科學公開演講
2004年7月9日,在湧進上下班車流的美國加州矽谷101號高速公路旁,樹立著一個有趣的廣告看板。廣告看板上沒有刊登廣告的公司名稱,沒有促銷的產品名稱或圖片,也沒有外貌姣好的廣告模特兒燦爛笑容,白底看板上只寫著:{First 10-digit prime found in consecutive digits of e }.com
上下班的路途上,多數駕駛人看到之後便呼嘯而過,認真想要理解這句話的駕駛人並不多。認真破解這句話並持續過關斬將的人,多半只是出於對挑戰性問題的好奇心,以及解決難題的執著和毅力,解出答案的成就感對他們而言本身就是回饋。沒人想到這個竟然Google招聘員工的創意廣告,只有破解到底的人才會知道,並獲取應徵機會。
Google在2004年到2005年總共錄取一萬五千名員工,這是當時使用的招聘方法之一。這種招兵買馬的方式在美國引起不小迴響,不但讓廣大民眾認為「用這種方式招聘員工的Google相當具有創意!」也欽佩通過這個考驗而被錄取的Google新進人員非常聰明。
以此故事為開端,腦科學家鄭在勝開宗明義說道:大多數人在小時候都曾經充滿好奇心,一旦進入學校後,為了應付忙碌的日常生活,我們會選擇專注於手邊的工作,以用腦最少的方式度過時間,我們「受好奇心驅使並決定自行解開疑惑的經歷」明顯變少。
然而,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面對未來的種種挑戰,多半是無法預測結果的狀況下,唯有好奇心、挑戰精神等自發性的動機,能讓人憑著一股衝勁堅持下去,直到解開疑惑或是成就了什麼,這就是在改變世界的人身上看得到的首要特質。因此現在我們更需要將腦科學知識化為面對未來的智慧,如此迎向未來的挑戰。
本書作者鄭在勝教授,致力於大腦研究及決策神經科學,現為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生物和腦科學教授。這本《大腦革命的12步:AI時代,你的對手不是人工智慧,而是你自己的腦》,是從他過去十年演講中精選最受好評的十二場講座重新編寫而成,書中充滿腦科學的智慧與鑑識,對於努力尋找更好未來和選擇的年輕人,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書中第一部將腦科學知識和洞察,巧妙地融合在日常生活中,討論新世代人們最常遇到的問題:
‧為什們人們常常做一些難以理解的決定?
‧為什麼明明制定了計畫,每次卻都以失敗告終?
‧大腦在人們做選擇的時候在做什麼?
‧迷信跟大腦的運作有關嗎?
‧智人的大腦能適應複雜的現實世界嗎?
第二部則將觸角延伸到人工智慧、第四次工業革命(網路革命),將科學知識轉化為人生智慧,引領讀者踏上一場思想的冒險,通往地圖之外的未知世界。
.從Hello Kitty如何讀懂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想成為具有創意的人,該如何思考、如何行動?
.繼智慧手機之後,什麼將支配這個世界?
.什麼樣的能力能帶來未來的革命?
.在腦科學家眼中領導力是什麼?
.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未來的機會在哪裡?矽谷的企業如何為這次工業革命做準備?
大腦科學對於如何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發現新的機會,做出更好的選擇和決策,提出了務實的建言。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我們不斷面臨想要突破生活、工作、學習、發展的種種挑戰,腦科學家透過務實的引導,引導讀者想像一個尚未出現的世界,於此探討了可能的答案。
【各界推薦】
段正仁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葛如鈞 臺北科技大學互動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謝伯讓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
黃植懋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12步的科學探險,領我們穿越混沌複雜卻秩序簡潔的大腦小宇宙,追尋人類心智的旅程,是步步驚喜,步步驚
——黃植懋 國立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這是我讀過最貼近生活的神經科學讀物。以演講口語寫就成書,容易閱讀,真心推薦。也希望大家讀後別再對大腦的「理性與萬能」太多遐想。
——段正仁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目錄
第一部 ● 邁向更好人生的探險――從腦科學反思人生
第一步 做選擇時,腦內正在發生什麼事
第二步 如何克服選擇障礙
第三步 沒有匱乏時會有欲望嗎?
第四步 對人類而言,遊戲是什麼?
第五步 我們的腦可以「重新整理」嗎?
第六步 我們為何陷入迷信?
第二部 ● 想像未來的世界――從腦科學發現未來的機會
第七步 有創意的人,他們的腦如何運作?
第八步 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知性的未來?
第九步 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第十步 改革如何開始?
第十一步 不順應潮流的人們,如何挑戰世代?
第十二步 探險腦宇宙的同時,追憶卡爾・薩根
附錄
專訪特講1 - 腦科學家談「領導力」
專訪特講2 - 腦科學家談「創意力」
內文試閱
第三步 沒有匱乏時會有欲望嗎
今天想和各位談的主題是「匱乏」。匱乏對我們的生活會帶來什麼影響?請各位想想看,此時此刻「我的生活有什麼缺乏?我用什麼方式面對這個匱乏呢?」接下來,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
各位生活中想要的一切是否都已經享受到、都已擁有了呢?一定很多人覺得還沒有。假設我們都過著自己相當滿意的生活好了,但如果現在有個人站出來說願意幫各位實現願望,想必大家一定還是會列出落落長的一大串清單,就好像等待這一刻已經好久了似的。
經濟學家長久以來將匱乏和「稀缺」(scarcity)的概念做連結,進行了多項研究。但今天我要和各位探討的不是經濟學上的匱乏或稀缺,而是深入我們生命當中、從心理學觀點出發的匱乏感。
匱乏促使我們成長
在這裡想跟大家強調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那就是「匱乏會產生欲望」。這聽起來相當理所當然,很容易被人們忽略,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事實對人生帶來了龐大的影響。每個人都希望度過「沒有匱乏的人生」。當孩子缺乏什麼時,父母總是費盡心思試圖克服之:缺乏鐵質,想辦法幫孩子補鐵;英語不好,即使已經送孩子到美國讀書了,還是想再多教他一些。就像這樣,我們都努力地填補匱乏。
當我們有想要的東西、對這東西產生匱乏感時,我們會努力讓自己得到滿足。這種努力有助於我們成長,有時候也能讓我們有所成就,或是變得更加成熟。每個人都曾經歷匱乏,尤其小時候所經歷的匱乏常常成為一個人生活的原動力。
許多研究發現,匱乏感在我們人生當中扮演著正面積極的角色,其中最著名的是「截止日期效應」(deadline effect),也就是越接近截止日期,效率越高,結果也越好。這是因為一想到「時間」資源短缺,集中力便會瞬間提高。
此外,匱乏也會產生動機(motivation)。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實驗對象是人,並且選在中午用餐時間進行實驗,就會發現發給受試者餐盒後做實驗,和不發餐盒先做實驗的結果截然不同。大致上來說,沒用餐的人會更用心地參與實驗。因此很多心理學家都知道,實驗一定要在中午時間做,而且必須在實驗結束後再發餐盒(大笑)。當然不是所有實驗都是這樣進行的,但如果實驗內容與食物或獎勵有關,就可以採用這個辦法。若要受試者在填字遊戲空格中尋找「甜甜圈」這個單字,此時飢腸轆轆的受試者尋找的速度會變快三倍以上(大笑)。所以這不完全是能力問題。
心理學家用「集中分紅」(focus dividend)的概念說明這種現象。我們的大腦每個瞬間都會從周邊環境中接收到無數的刺激,但是大腦無法專注在接收到的每個刺激上,只會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在適當而有意義的刺激上。那麼,我們的注意力到底會集中在哪些地方呢?當我們覺得什麼不夠或是匱乏時,對於那方面的刺激就會越敏感。肚子餓的時候,耳朵會先聽進與食物相關的單字,更敏銳地給予這些單字回應,也會更專注地投入其中。
出現障礙物時,擔心失去自己想要的東西或可能有匱乏的不安感,也會讓人產生更強烈的渴望。得到渴望之物的過程若很艱辛,匱乏感持續得就越久,渴望得到的熱情也就越猛烈地燃燒。舉例來說,如果父母不滿意孩子帶回家的未來女婿或未來媳婦,父母該怎麼做呢?相信並尊重孩子的選擇是最正確的。父母應該丟掉孩子會乖乖聽話的幻想,只要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父母越是花力氣阻止他們,他們對彼此的愛就只會越發炙熱(大笑)。讓他們的愛火更熊熊燃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反對他們,並堅定地說:「就算我踏進墳墓,你們也絕不可以結婚」(大笑)。愛情一旦遇到障礙就會變得崇高。「父母反對」的逆境,讓他們的愛情因為匱乏而成為「珍貴之物」,也使他們之間的愛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動人。這時倒不如爽快地鼓勵他們認真交往看看,告訴孩子如果兩人能交往十年以上,到時候再談結婚也不遲。大部分的人在那之前自己就分手了(大笑)。在你給他們十年時間的那一刻起,充裕的交往期間已讓愛情看起來不一樣了。
把「電玩」當成一門學科
我想跟各位分享一個個人經驗。我小時候很快就學會說話,但是父母很晚才教我認字。在我到了要上幼兒園的年紀,我的朋友全都去幼兒園了,我的父母卻覺得我的身體很弱,把我送去學跆拳道。那段時間我就在跆拳道館裡和朋友們邊玩邊度過了學齡前的時光。
我的父母總是說「孩子上什麼學?」、「孩子讀什麼書?」,他們一直都只叫我出去玩,叫我多去跑跑跳跳。當時各位都很開心、很認真地念書吧?所以我小時候總是覺得「書裡面一定充滿著有趣的東西,所以大人才不想讓小孩知道,只想自己獨吞」(大笑)。後來父母只要叫我趕快去睡覺,我都會假裝睡著,等到他們把燈關了立刻起來開燈,把那些看不懂的書拿出來,模仿大人看書翻頁的模樣。當時我一直在想:「總有一天,我一定要把那些書全都看完!」各位可以想像在我上學之後,我有多麼想看書吧。
另外,我是一個左撇子。後來才知道語言中樞在大腦的左半球,因此右手慣用者從小就經常刺激語言中樞,自然而然很快就能把字學好。至於左撇子,則常有閱讀困難的問題,例如看字的速度不快,單字看起來前後顛倒等等。我也有類似的經驗。小時候在寫「好」這種單字時,經常寫成「子女」,每當寫到容易搞混的單字就倍感吃力、緊張不已。事實上,左撇子當中很多人確實有閱讀障礙,愛因斯坦也有閱讀障礙,比爾蓋茲也有同樣的問題。我小時候也曾對閱讀感到恐懼,閱讀速度如果快一點就無法理解內容,必須一個字一個字慢慢看才行。
我有個驚人紀錄,從小學一年級到拿到博士學位為止不曾在課堂上打瞌睡過。想必各位現在一定在想:「上課怎麼可能不打瞌睡?」(大笑)但是對我來說,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解比我自己看課本更有效率。上課時間如果沒聽到老師講授的內容,我就必須自己回家看,不是嗎(大笑)?所以我從小就養成上課時間認真聽講的習慣。當然,現在我看書的速度比誰都快,也適應得很好,各位不用擔心(大笑)。國小時因為沒有看很多書,我告訴自己上國中一定要認真閱讀大量書籍。高中時我加入文學社,也當上圖書館工讀生,替自己定下雄心壯志的目標,要把圖書館裡所有的書全都讀過一遍。後來在讀研究所時看的書比大學時期多,當教授之後讀的書又比研究所時期更多,持續閱讀讓我的閱讀障礙自然而然地解決了。小時候接觸不到書藉的匱乏感,造就了今日無時無刻都想接觸書籍的我。要養成閱讀習慣並不容易,閱讀必須是一種樂趣,才能成為一輩子樂於閱讀的成人。為了能樂在其中,小時候就不該強迫孩子閱讀,我們需要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愛上閱讀。
經常見到因為孩子過度沉迷於電玩而憂心忡忡的父母。治療孩子電玩成癮的最好方法,就是讓打電動成為正式科目(大笑),也就是讓孩子閱讀電玩相關書籍,讓他親自製作電玩遊戲、操作電玩相關的實驗,如果沒有拿到約定好的分數就被淘汰。這麼一來,孩子肯定會遠離電玩。不管再怎麼有趣的事,只要像學校課業一樣要求孩子學習,絕對會馬上讓孩子失去胃口,不再感興趣。強制和過當管教會引起反感,越是叫孩子別去做,孩子越會受到吸引,如此深陷於電玩當中。
從另一個角度看,孩子沉迷於電玩也反映出除了電玩之外,孩子的生活沒有其他的樂趣。看到電玩成癮的孩子,除了感嘆「唉呀,我把孩子教成只知道打電玩了!」我們還必須努力想辦法幫他找出其他的生活樂趣。電玩是孩子最容易釋放課業壓力的管道,相對來說,喜歡運動或是對音樂、美術等藝術活動有興趣的孩子,他們電玩成癮的機會會降低許多。
允許無須付費的時間
最近的青少年面臨最嚴重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感到匱乏過。在孩子對數學感興趣之前,父母就已經教導孩子數字;在孩子對書本感興趣之前,父母就已經教他們認識單字;在很想和外國人說話或是很想理解英語發音的電影台詞之前,父母就已經安排孩子去參加為期兩週的英語營隊。在孩子下定決心說「媽媽,我想學英文」之前,英語已經潛入生活當中。在孩子覺察學校教育無法滿足自己的需求之前,父母早已自動幫孩子找到最好的補習班,並安排他們上課。這些現象造成現代孩子在求學過程中,因為感到「我好想學這個」而主動學習的時間,以及努力參與某種活動的時間顯著減少。
學校的任務是什麼呢?讓孩子喜歡念書。教育出即使從學校畢業也想終生學習的學生,就是學校最重要的義務。然而,我們的學校卻把心底吶喊著「畢業後我絕對不會再念書」的畢業生送入社會。現在的教育正把覺得「人生最大的樂事是不必再算微積分」的大人送入世界,這是個令人心痛的現象。
作者資料
鄭在勝(정재승)
2001 年,一本以生活中隨處是科學為主題、語言活潑的科普書《科學音樂會》風靡韓國。此後十年,韓國所有理工科學生都異口同聲表示,《科學音樂會》是他們看過印象最深刻的科普書。該書出版以來,銷售超過七十萬冊,歷久不衰。而作者鄭在勝教授在這十八年來,不斷受邀到全國各地演講,每年有一千兩百多次的演講邀約,影響力之大、受歡迎程度之深,堪稱國民教授。 他熱衷於共享知識,分享科技業最前沿動態,以科學的務實建議幫助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受到企業和學校廣泛邀請,以富有見解聞名遐邇。本書《大腦革命的12步》是鄭在勝最受好評的十二場演講彙編而成,並增加了新的內容。 鄭在勝於1972年出生,現為南韓科學技術院(KAIST)生物和腦科學教授,曾任高麗大學物理學研究教授、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副教授。2009年在世界經濟論壇被評選為「下一代全球領袖」,2011年榮獲韓國科學文化獎。目前擔任世宗市智能城市建設的總設計師。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