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允許自己選擇愛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允許自己選擇愛

  • 作者:馮以量
  • 出版社:寶瓶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1-29
  • 定價:320元
  • 優惠價:79折 253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253元,贈紅利12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4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你明明渴望愛,為何盡是用恨在索求? ‧薩提爾模式家族治療。 ‧馬來西亞家庭關懷及家族治療推手,完整重現家庭雕塑歷程。 「以前我多麼想要快點離開這裡,現在它竟然屹立在這兒,等我回來療傷。原來我的家,也有充滿溫情的一面。為何當初我只看到恨與傷害?」 ——馮以量 [把傷害還給過去,力量還給自己。] 十歲時,父親遺下巨債,離家出走;十三歲時,父親回家了,不久卻癌末過世;十八歲時,母親也罹癌走了……年輕的以量連遭重創,三度自殺未遂。但隨著由求助者成為陪伴許多脆弱心靈成長的助人者,亦幫助他明白了:心裡那個無底的黑洞一直都會在,那是自己的一部分——然而,我們能為黑洞點亮光。 在本書裡,他如實還原與協助對象的對話、互動歷程,引領我們不僅閱讀著這些真實蛻變,更深入諦聽自我內心。 ‧男人說:「我從小就告訴自己,長大後不要像爸爸那樣不負責任。可是,我現在卻把自己的家弄得一敗塗地!」 (其實,我們往往在複製與自己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模式。) ‧母親說:「請你修理我的孩子!」 (但孩子只是一面鏡子,反映了家庭互動的病態,並不是病態的本身。) [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因為允許自己不再扮演受害者,寬容自己值得擁有愛,才能真正為自己負責,脫出桎梏,創造新生。生命裡的許多「為什麼」是沒有答案的,我們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把傷害還給過去,力量還給自己。 不是明天。就是現在。 【本書特色】 ◎你可曾想過:在你的生命裡,你的父母曾傳承了什麼給你?而你又打算傳承什麼給你的孩子? ◎過去沒學會的課題如今重現,就是要讓我們做出一個更好的選擇,以擺脫舊有思維帶來的痛苦。你可以選擇給你自己愛,為自己創造愛。 ◎最揉入讀者心裡的是:馮以量不寫理論分析,而是如實還原與協助對象的「對話、互動」歷程。 【名人推薦】 資深心理工作者重磅專文推薦(詳見本書內頁推薦序): ◎「我沒見過馮以量,但我毛遂自薦為他的書宣傳。以量的坦誠與開放,讓我揭開書頁即震撼。」 ——李崇建(心理導師) ◎「作者並不以專家自居,小心翼翼接住一顆顆受傷的心靈,溫柔引導他們找回陽光。我看到一顆溫柔的心。」 ——趙文滔(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感動推薦: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許慧貞(臺北國際書展大獎入圍《最後抱他的人》作者)、彭菊仙(知名親子作家)、謝依婷(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 (依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

目錄 【推薦序】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文◎李崇建 011 【推薦序】愛不需要理由 文◎趙文滔 017 【自序】允許自己選擇愛 020 【楔子】回到大海的懷抱 029 01 還父母一個愛的位置 031 「你恨你媽媽。那麼,誰來恨你……?」 02 恨是幻覺,愛是真相 041 她二話不說,收拾重要的東西,離開了他──就像當初離開爸爸那般,她離開了丈夫、放下了孩子,足跡停靠在許多國家,就是不願回家。 03 原生家庭的悲劇力量:可摧毀,也可催化成長 053 「小時候,我跪在爸爸面前,求他不要走;沒想到,如今卻是我兒子,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走……」 04 關係阻塞,互動如何順暢? 071 「你爸爸的原生家庭以打罵來解決問題,你媽媽的原生家庭則以忍讓來解決問題。這樣的一對男女結為夫妻,如何能找出一個共同的方式來解決家庭問題?」 05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087 很多受害者的眼淚、埋怨,都是變相的權力,試圖要掌控身邊每一個人,來引發身邊每個人對他產生愧疚感…… 06 把負面的還回去,把正面的傳下去 099 「我真的希望有一天,我終於可以把焦慮和憎恨還給媽媽。不過,我保留了媽媽給我的愛和關懷……」 07 我很愛他們,我卻被孤立了! 111 「為什麼爸爸做這麼多壞事,還是永遠贏我?為什麼他們永遠都聽爸爸的話?」 08 停止聯盟,重建幸福 125 母女兩人變成了同聲同氣的連體嬰,共同生氣、共同進退,偶爾用哄、罵、騙的方式來拉攏大哥與大姊,以認同爸爸是壞人…… 09 從失落的關係裡,找回自己 139 「很多人對我說:『你們這些老公不要的女人,都是怪怪的。』這些話,讓我很難受……」 10 還我力量與愛 157 「你背後有你的父母,還有你所有的祖先支持你、幫助你。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一路走來,也不斷地支持自己、幫助自己。所以,前面的路,它可能是坎坷的,也可能是平順的……」 11 洗吧,泥娃娃! 177 到底在我們的社會裡,有多少泥人家族,不斷地傷害他們的孩子,強迫他們變成泥人?難道在他們的家庭裡,「家庭傷害」才是正常的? 12 沒有壞小孩,只有受傷的小孩 197 他們夫妻倆剩下的共同話題,就只有小康了。如果小康沒有問題,他們就不會再溝通。所以小康一定要有問題,否則,家,就變成一個空殼子了…… 【後記】愛比恨容易 235

序跋

【自序】允許自己選擇愛
我內心有一個無底的黑洞。 即便是滿滿的關愛湧進來,也會一下子就被吃光。在這黑洞裡,彷彿有很多過去受傷的我,不斷在搶著「吃」別人給出的愛,卻總覺得別人給的愛不足夠。對於愛,過去的我常處於極度飢餓而且營養不良的狀態。 我十歲那年,嗜賭如命的爸爸欠了巨債,一聲不響,離家出走。十三歲時,他患上癌症,回家不到三個月就去世。十八歲時,工作過度疲勞的媽媽也因患上晚期癌症而去世。二十四歲的我常陷入強度的自殺意念,而試圖自殺。 這些經歷,讓我痛苦無比。 內心的坑坑洞洞促使我不斷尋覓別人的愛來填滿那黑洞。在這過程裡,無非就是要證明這世上還有人來愛我。 為了愛,我曾經做出攻擊,也曾經乞討愛。為了逃避現實的空虛,我常酗酒。幾度獨自在車內嚎啕大哭,想要把自己給撞死。我不明白人為何要活在世上而繼續受苦,我甚至在別人還未遺棄我之前,我主動遺棄別人,來避免經歷那些預知的傷害。結果,生命階段裡所有受傷的自己,不約而同躲回那無底的黑洞裡,等著下一次愛的到來,然後重複著「我被遺棄」或者「我遺棄你」的戲碼。 試問一個內心充滿著黑暗的生命,如何讓別人來愛?而又如何去愛別人? 因為生命很痛苦,我接觸了輔導與諮商。從起初是一名尋求解答的個案,到最後我成為了一名助人者。這二十多年來,我在輔導室裡看見很多和自己相似的生命,聽見他們對痛苦的呐喊、看見他們對愛的渴望。 漸漸地,我逐漸明白我們無法驅趕黑暗,但可以把光亮引進來。我們無法乞求別人給愛,但可以把愛帶給自己。 這也是為何我寫了這本書《允許自己選擇愛》。 書中主角們的基本資料已稍作更改,我只保留與他們真實的互動及對談。這些互動的故事感動了我、滋養了我。因此,我想透過文筆來感動你、滋養你。 這本書不僅僅要你去閱讀書裡的故事,允許我誠懇邀請你透過這本書,去閱讀你自己的生命。 你需要愛。你的家同時也需要你的愛。不是明天,是現在。你清楚知道這點。其實你比誰都清楚知道,你的內心以及你的家,到底有多渴望愛。 因此,這本書才能出現在你眼前。 這是一本簡單的書──講的是一個簡單的概念:見樹要見林。大部分人只看見眼前的痛苦,卻看不見痛苦背後的整體原貌。要是你想要探索自己,允許我邀請你再一次去探索你的原生家庭;進而創新你的衍生家庭。 探索並非等同於發現;發現其實只是種藉口,讓自己有更多的下臺階,以舊有的模式繼續生存。於我,探索其實是一趟再創造的旅途,讓你再次轉化當初你在原生家庭裡頭還未曾學會的功課。 我和書中的主角一樣,花了好多時間及心力去探索過去的生命經驗如何影響長大後的自己。要是想在生命裡創造新的可能性,我希望你能做的就是先拒絕自己成為一名受害者。太多人一面埋怨別人如何傷害他,而一面自憐、自艾、自怨。受害者被過去的生命故事緊緊捆綁著,而動彈不得。 然而這受害狀態倒是有不少好處:別人會投以憐憫的眼光、良善的協助、伸出溫暖的援手,導致受害的你繼續「享受」此援助。你要是如此做,你和當初的我並沒有什麼分別,就是靠他人的憐憫及良善,躲在無底的黑洞裡,吸取大家給予的關愛。到最後,關係依然破裂,內心依然破碎。 你或許會好奇:「請問你內心的黑洞,還在嗎?」 是的,我的內心依然有一個無底的黑洞。它一直都存在,就如生命的苦難一直存在著。然而,如今最大的差別就是我不再受這黑洞影響。 我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聽那些從黑洞裡傳出來的受傷聲音,我決定用我一生的力量,去陪伴過去那一個又一個受傷的「以量」,我願意慢慢陪著「他們」長大。 我告訴自己:「即便沒有人來愛,我也值得被自己去愛。以量,請放心,我會愛著你。」 我也告訴自己:「我願意承接自己的喜怒哀樂。雖然這些可能會與他人(尤其是我的爸媽)有關,可是我的喜怒哀樂,我負責。我不要做一個受害者,他人不需要為我的生命負責。我的生命,我負責。」 我也常告訴自己:「我值得擁有更美好的生命,因為我相信我值得,而且我也相信大家都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 我就是這樣一步一腳印地走到今天。允許自己選擇愛,不容易。然而,要認認真真做起來,也不見得太難。 你看見了嗎?那些悲慘的過去無法定義你生命的全部,也不能阻止你可以好好地活著。要是你願意,請你和我一樣:相信自己值得擁有美好的生命。當你感受到那美好,你也會同樣地去祝福別人值得擁有同等美好的生命。 但願你處於黑暗的時候,深觀愛的光亮。 正當憤怒的時候,傾聽愛的呼喚。 渴望關懷的時候,感受愛的滲透。 內心溫暖的時候,洋溢愛的能量。 請翻閱此書,用心去閱讀。我會在這本書裡繼續叮嚀你:「允許自己選擇愛。」 希望你能收到我衷心獻上給你的祝福。祝福你,也祝福我自己。

內文試閱

你的淚與累,要他來負責? 孩子喜歡遊戲。其實大人也沉迷於遊戲,那是一場又一場的心理遊戲。 我很喜歡精神科醫師卡普曼(Stephen Karpman)於一九六八年所提倡的「戲劇三角形」概念。他假設每一場心理遊戲都是一齣小小的戲劇。而劇中只有三種角色: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和受害者(Victim)。 他說大人們在玩心理遊戲的時候,往往會不由自主地掉入一個固定的角色;偶爾也會調換角色,繼續在這齣劇中求取生存。 很多時候,三方都會受傷累累,敗北收場。 一個家庭若有太多無法承受的壓力,心理遊戲就更容易顯現。一個會傷人的家庭,會不斷重複同樣模式的心理遊戲,讓孩子也被捲入其中。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即使對手、情境都不一樣,他仍會無意識地邀請別人不斷地與他重複同樣的遊戲。 彷彿那是他活著的真理,而他的責任就是要把此遊戲繼續傳給下一代。他不知道,其實他已經迷失在其中了——傷害了孩子、也傷害了自己…… ◎受害拯救迫害,均致疲累收場 我有一名女個案,她曾閱讀我在新加坡《聯合晚報》接受親子輔導的採訪,因此特意前來尋求輔導。 三十八歲的她是一名專業人士,也是生意人。從她一身黑色中性西服的打扮來看,就知道她在職場上有一定呼風喚雨的能力。 她帶了兩個女兒來看我。 她一開口就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對我說:「我已經試過很多輔導員,也找過了很多有名的精神科醫生,可是,他們都不是很好,也不夠專業。現在,我來給你看一看。」 然後她用一種很厭惡的眼神看著她那兩個兒女說:「看看你是否能夠修理她們!」 我聽後,不舒服地皺著眉頭。 我對她所說的「修理」(fix)字眼不敢苟同,更對她的第一段開場白感到反感——她的語氣咄咄逼人,有一種對助人者不屑的挑釁。 我沒有回應她的問題,也懶得向她解釋孩子是不可以被修理的。更何況請我去「修理兒女」的父母,又不只有她一個。 我看了看那兩個女兒,也看一看她們填寫的資料。一個十四歲,一個十二歲。 打扮也非常時尚的她們,看起來都對媽媽說的話無動於衷,兩雙眼睛不斷地遊走於輔導室的空間裡,就是不肯逗留在我或媽媽的身上。 我嗅得到一種無形的憤怒正醞釀著,彷彿她們心中的叛逆力量可以隨時爆發。 這個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 這個家的男主人,三年前離開了。因此一根蠟燭兩頭燒,媽媽扮演了兩種角色——她是爸爸,也是媽媽;是白臉,也是黑臉。 她對自己、對女兒們的期待都非常高,也對家庭的付出盡心竭力。她一直告訴我,「我花在她們身上的時間與精神,多到你無法想像。」 我明白了。那是過多的愛——會把孩子溺死,也會把孩子困死。 她說: 「為了她們,我根本沒有時間吃晚餐,在辦公室也忙到沒有時間吃午餐。」 「為了她們,我花了無數個夜晚,讀了無數本親子教育的書籍。」 「為了她們,我犧牲了自己很多個人時間,拒絕了很多男士對我的追求。」 「為了她們,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小便。我已經憋尿憋了好幾個小時。」 說到憋尿的時候,她哭了,扭曲的表情完全不像個媽媽,倒像個受盡傷害的小女孩。看到她哭泣時,大女兒忍不住反駁說:「我又沒叫你不小便!」 媽媽要兩個女兒負責她心中所有的傷害。包括憋尿的委屈,也是女兒「害」的,她們該擔負起責任。 我明白了,她在扮演受害者的角色,話語的內容有著很濃厚的受害色彩。 那是她最熟悉的神韻、語氣,以及不斷重複埋怨的對白。 她那兩個孩子有行為偏差問題嗎? 沒有。她們只是不比別人的孩子聰明、反應不夠敏捷、家務做得不夠「專業」(「專業」是這位媽媽用的詞語)。她們不聽話、不服從,只會頂嘴。 聽到這裡,我也明白了。 爸爸的逃之夭夭,加重了媽媽做為受害者的戲分。一旦媽媽扮演如此典型的受害者角色,就必須要有對角,戲劇才能上演。結果,兩個女兒都不願意做拯救者,偏偏選擇了與媽媽作對的迫害者角色。 ◎成長與改變,全靠自己 受害者,對於掌權有著非常濃烈的欲望,因為他們內心嚴重缺乏安全感。他們需要外在的肯定與成就來鞏固自己的內在價值。 如果你能夠看清楚,很多受害者的眼淚、埋怨,甚至是一些「可憐我吧」的言語,都是變相的權力,試圖要掌控身邊每一個人,來引發身邊每個人對他產生愧疚感。 所以,讓你猜,這個媽媽到底要我扮演什麼角色? 當然是拯救者的角色了! 如果我認同她的付出,可憐她的犧牲精神,進而願意「修理」她的女兒,這一場劇就可以堂皇地正式上演了,而我,就會不由自主地被捲入這一場心理遊戲…… 可是,她萬萬沒想到,我拒絕做拯救者的角色。 ●●● 我請兩個女兒離開輔導室,單獨與這位媽媽對談。我用很專業的語氣告訴她: 「如果你要改變你的孩子,首先你要改變你自己。 「因為,孩子只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他們只是反映家庭互動的病態,他們並不是病態的本身。所以,我們大人要重新成長自己,重新整理自己。」 她告訴我:「我已經做過TJTA的測驗啦!我還要成長什麼?」TJTA(Taylor Johnson Temperament Analysis)能夠測出個案的十八種性格,進而推測個案與人們的互動模式。 我對她說:「我的意思不是要你再做TJTA的測驗,而是要你改變你自己。」 「我為什麼要改變自己?」 「你的問題問得很好。你覺得有必要改變你自己嗎?」 「我覺得我沒有必要改變自己!以前我的媽媽也是這樣對待我,可是我從來不頂嘴,也不反駁。雖然她管我,對我要求很高,但我卻很能夠體諒她,因為她很可憐,爸爸一直虐待她。所以,現在輪到我這樣做媽媽,我覺得一點都不過分!」 我聽到了——她以前是扮演拯救媽媽的角色,所以,她也會要求女兒同樣做到拯救者的角色。 可是,我深信她的期望會落空。 我發現無論我怎麼說服她,她都不同意我的說法。最後,我不勉強她,只是誠實地告訴她:「有一天,當你願意改變你自己時,我會在這裡幫助你。」 我們結束了這一次的面談。 ◎愛的成長,是重新創造自己 如果這位媽媽有機會看到我這篇文章,請原諒我當初的詞不達意;讓我現在把話說得更清楚一點。 成長不是回顧原生家庭,發現問題,然後為自己找一個藉口,把責任推卸給父母。 成長不是一直把知識往頭腦塞,然後把知識轉化為權威,要孩子服從。 成長更不是繼續扮演受害者,要每一個人為你現在的生命而負責,要每一個人為你而做出改變。 要是這樣可以讓你的女兒成長,我稱之為「傷害的成長」。 對我而言,成長是回顧原生家庭,發現問題;不找藉口,重新創造自己。 成長是不斷求知,把知識運用在自己的身上;去蕪存菁後,才散發給別人。 成長更是拒絕再扮演受害者,決意為自己的生命而負責,做出改變。 這種成長,我把它稱為「愛的成長」。 所以,媽媽,你到底選擇了傷害,還是愛?

延伸內容

【推薦序一】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文/李崇建(心理導師) 我沒見過馮以量,知道他是創作者、助人工作者,亦是薩提爾模式推手,我對他非常欣賞,內心存在非常多敬意。 聽說他要出書了,疫情期間不便來臺,我向寶瓶毛遂自薦,願為他的新書宣傳。 我漸漸認識馮以量,不是透過直接往來,而是從他人口中…… 自二○一四年伊始,我斷續赴馬來西亞,在講座中談教育,分享薩提爾模式。常聽見人們問我:「你認識馮以量老師嗎?他也教薩提爾模式。」 當時我才知道,以量曾來臺灣實習,參與多個心理諮詢中心,曾師從吳就君老師,深入薩提爾模式,一心回馬來西亞奉獻。 我陸續聽見夥伴讚譽他,稱讚他演講之精采,雕塑運用的靈活,工作坊帶領之深入,現場掌握的流暢……我亦是個演講者,也講薩提爾模式,因此對以量的工作,我有大量的興趣。 將雕塑靈活呈現,運用在演講現場,不是一件簡單之事。身為薩提爾工作者,深知大型演講侷限,雕塑帶上講臺不易,觀眾可能走神、不感興趣,但是以量卻無此困難,他一定帶著巨大的愛,展示著無邊的能量。 據我多方聽聞,以量做得非常好。他的呈現方式,讓人清晰理解:家庭動力卡在哪兒?為什麼孩子會這樣?為什麼我會這樣?不要執著於哪裡?讓參與者立即覺察,瞭解家庭動力由來。他帶著溫暖與愛,傳播愛與善的信息。 常有當地爸媽告訴我,對以量無比感激,甚至流淚對我說,家庭因為以量而改變。 不只如此而已,以量不僅引導善生,更推動臨終關懷,關注少人所關注,關於養生送死議題。華人講究「善終」,但避談如何「善終」,唯有以量擁大願力者,願意推動此等難題。 綜上我對以量的認識,我想為他的書宣傳。這樣美善的工作者,應該擴大他的影響力,寶瓶因此邀我寫序。 ●●● 翻開《允許自己選擇愛》,閱讀就停不下來。 也許有人會好奇標題:「愛自己,為何要允許?」 非從事助人工作者,不一定能明白,很多人不允許自己愛,更多人不知可以選擇愛。 我遇過很多受苦之人,無意識選擇「恨」,成了生命的主旋律;在日常的生活中,無意識選擇「憤怒」,兜著圈子,轉不出來。 以量在書中說得好:恨的背後,是為了愛;生氣背後,是因為在乎。 書中面臨抉擇的爸爸:「小時候,我跪在爸爸面前,求他不要走;沒想到,如今卻是我兒子,跪在我面前,求我不要走……」 原生家庭得不到愛,尋求愛的方式,被自己的生氣取代,尤其是對自己的生氣,生氣自己不值得,悲劇就重現於生命。 這位爸爸身為輔導志工,給了很多人關愛,卻不知如何給家人、給自己關愛,這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 書中這樣的例子,幾乎埋藏於日常:四十多歲的媽媽,兒子不跟媽媽說話,源自媽媽對丈夫的生氣,媽媽將憤怒發在兒子身上。這位媽媽既愛孩子,又存有潛在的生氣。 從兒子的視角來看,哪一個才是媽媽?原來愛與恨這麼靠近,難讓人辨識其中緣由。媽媽無意識選擇恨,選擇生氣面對所愛的人。 帶著這樣的恨與憤怒,祈求組織愛的家庭,怎麼不會滿身傷痕?豈能不滿滿無奈? 書中最經典的個案,是想要一跳了之,那個化名小燕的媽媽。 小燕從原生家庭那兒,帶著渴求父愛不可得的恨,將原生家庭的應對模式,帶至對先生的恨意,更帶到對兒子的恨意。 但是小燕渴求的是愛。這是人世間的難題。 我的薩提爾導師貝曼,經常解說薩提爾模式:薩提爾模式工作者,是在系統中工作,家庭就是一個系統,養成系統中的慣性應對。 冰山也是一個系統,一個人的內在系統,從童年開始養成,成為慣性的感受、觀點、期待,渴望因此匱乏,漸漸沒有了自我,形成慣性的應對。 現代腦神經科學發達,我們已知腦神經反射,從孩提時期養成。要解開這樣的糾結,來自重現童年的體驗,讓腦神經重新運轉,更動冰山的慣性,學習新的應對模式。 以量在這本書中,透過雕塑現場重現,即能讓讀者身心有感,相信普通讀者定有大收穫;對於從事心理工作者,亦能從以量無私的分享,一窺薩提爾模式堂奧,尤其薩提爾模式工作者,能見識以量靈活的雕塑藝術,我即從本書獲益良多。 ●●● 以量在書的〈後記〉寫下:「以前我多麼想要快點離開這裡,現在它竟然屹立在這兒,等我回來療傷。原來我的家,也有充滿溫情的一面。為何當初我只看到恨與傷害?」 以量的坦誠與開放,讓我揭開書頁即震撼。 從翻開書頁至讀閉掩卷,心靈始終鼓盪著愛的能量,不禁要謝謝以量,也謝謝書中的主角,讓我懂得愛的脈絡,學會更寬容看待生命。
【推薦序二】愛不需要理由
◎文/趙文滔(香港大學婚姻暨家庭治療博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諮商心理師、伴侶與家庭治療師) 做為一個家庭治療師,我常有機會目睹家庭裡的各種愛恨情仇。為了一句話、一件事折磨多年,翻山越嶺、走遍天涯也找不到解脫,彷彿獨自一人活在人間煉獄,陽光永遠照不到他,陰雨總是衝著他來。 可恨,總是找得到充分的理由。 我們大部分人都容易陷入恨,卡在恨的深淵裡很多年出不來,理直氣壯地認定自己有充分理由氣憤、委屈、悲痛、哀傷,任憑我們被這些負面情緒蒙蔽,看不見陽光,看不見身邊關心我們的人,也看不見值得我們關心的人。 恨的力量很大,可以把一個家拆散得四分五裂,彼此老死不相往來。但愛的力量更大,可以跨越恨造成的鴻溝,讓原本老死不往來的冤家破鏡重圓。 恨有千百個理由,但愛不需要理由。化解心結,有時也不過就一場深談,一杯茶的時間。喝完茶,想不起來當初為何恨這麼深,氣這麼久。我是家庭治療師,我看過,我知道。 這世上的不公不義、冤枉委屈數算不完,找到回家的路、找回愛卻很簡單。只是我們往往當局者迷,硬是看不見救贖就在自己面前,伸手可得。 還好旁觀者清。透過本書裡的故事,看著別人痴痴陷入自憐自艾,苦苦找不到出路,我們比較容易領悟:一點都不值得繼續留在陰暗處,陽光一直就在一步之遙,只等我們跨出第一步。 本書作者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輕巧地呈現人們在家庭中受到的傷害,以及心中對愛的渴望,其中蘊含豐富、動人的情感,讓人自然想讀下去。 文字間,作者並不以專家自居,小心翼翼接住一顆顆受傷的心靈,溫柔引導他們找回陽光。我看到一顆溫柔的心。 面對這時晴時雨、難以盡如人意的世界,如果我們還有力氣,與其拿來恨別人,不如拿來愛。愛需要勇氣,無比的勇氣,放下自己的傷痛,擺脫面子的束縛,冒著被拒絕的風險,跨出和解的一步。最壞的情況是,對方可能措手不及,無法立刻笑臉迎人,讓我們的玻璃心碎一地;最好的情況,是雙方都得以走出陰霾,重新找回笑容。 當我們身陷其中,需要一點推力,讓我們能走出流沙。可能是心靈雞湯般的一段話,可能是別人的一句問候,或只是一個關愛眼神,來自我們在乎的人。於是多年的冰雪突然融化,誤會悄然冰釋,陽光再度撒入心窗,世界重新充滿溫暖。 如果我們受傷太深,缺乏足夠勇氣跨出第一步,我們可以尋求幫忙。如果有一位帶著溫柔心的助人者拉我們一把,我們也許就有機會去到彩虹的另一邊。 家庭治療師心裡知道,家人之間有機會修復關係,最重要的不是因為神奇的治療技術,而是家人要重修舊好的決心與勇氣。他們原本就彼此相愛,恨只是相愛太深的糾結產物,如果撥開表層冰霜,就會發現愛一直都在。 家庭治療師只是幫家人把愛找回來。

作者資料

馮以量

——活著,就是離不開「生死」及「家庭」。我用這一生的心力在這兩大課題裡持續學習,至死不渝。 ‧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醫療社工 ‧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2009年新加坡總統頒發「醫療仁心獎」 ‧2011年《星洲日報》(馬來西亞最具影響力的中文媒體)讀者票選「最受歡迎作家」 ‧2011年入圍馬來西亞十大傑出青年 澳洲南澳大學社會科學(輔導)碩士。二十多年輔導領域與安寧療護實務經驗,輔導超過千對夫妻及青少年,陪伴超過千位臨終病人及喪親者,開設兩百餘場有關家庭關懷及臨終關懷深度學習工作坊,並進行過八百餘場演講(觀眾總計超過四十萬名)。 授權及參與三十餘場改編自《善終》的戲劇公演、十餘場改編自《把愛帶回家》(台灣版《允許自己選擇愛》)的戲劇公演。二○一八年,舉辦馬來西亞的首次生死特展。 曾任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安寧志工督導、新加坡雅西西慈懷病院資深醫療社工、新加坡善友輔導中心輔導員兼訓練部主管。 現為馬來西亞孝恩集團輔導與諮商顧問兼部門主管,並擔任馬來西亞已亮出版社執行長。 著有《允許悲傷》、《最好的告別》、《已亮的天空》、《尋找光和愛》、《陪你到最後》。

基本資料

作者:馮以量 出版社:寶瓶文化 書系:Vision 出版日期:2021-01-29 ISBN:9789864062133 城邦書號:A2150158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