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歐美文學
世界大戰(精裝版)
left
right
  •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當人類想著要上火星時,殊不知,外星人正在入侵地球! 奧斯卡兩項提名電影原著, 9度改編為電影,7度改編為電玩,11度改編為漫畫! 威爾斯被譽為「科幻小說界的莎士比亞」, 《沙丘》、《二○○一太空漫遊》、《基地》系列、《地海六部曲》……世界科幻經典的大師級作者,全都是威爾斯的忠實粉絲! 一八九四年,在地球運行到太陽和火星之間,也就是火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的時候,有人觀測到火星亮面有強光,首先是美國的天文臺發現的,接著法國的天文臺也看到了,隨後英國的《自然》雜誌也報導了這個消息。八月的某天半夜,第一顆天外「流星」終於朝地球襲來,這個隕落的碩大圓柱體把地面撞出一個大坑。圓柱體慢慢地被裡面的「東西」轉開了--原來是環境惡化的火星不再適合居住,火星人必須尋覓更宜居的地方,竟然入侵地球! 一向以為自己是地球霸主的人類,面對在科技和智慧上都發展得比自己更完善的火星人時,瞬間變成了全無招架之力的低等動物。也許有人會說火星人這樣攻占地球太不道德,然而人類也幹過如此殘忍的勾當:被人類趕盡殺絕的,不只有那些動物,還有族內同胞,我們有什麼資格批評火星人呢? 外星文明的入侵,使人類社會的內部也發生了變革:富人跟著窮人一起逃難、車站幾乎全面癱瘓、難民之間為了搶水搶食而大打出手……社會秩序一夕之間蕩然無存,在這個瀕臨物種滅絕的末世裡,人類還能逃出生天嗎?

目錄

上∣火星來客 第一章 大戰前夜 第二章 天外流星 第三章 在霍塞爾公地上 第四章 圓柱體打開了 第五章 火流 第六章 火流襲擊喬巴姆路 第七章 我是怎麼到家的? 第八章 週五晚 第九章 戰爭打響 第十章 雷暴 第十一章 窗邊 第十二章 目睹韋布里奇和謝珀頓的毀滅 第十三章 我如何偶遇牧師? 第十四章 倫敦 第十五章 薩里郡發生了什麼事? 第十六章 逃離倫敦 第十七章 「雷之子號」 下∣占領地球 第一章 腳下 第二章 從破房子看出去 第三章 被困的時日 第四章 牧師之死 第五章 寂靜 第六章 十五天內的巨變 第七章 普特尼山上的人 第八章 死城倫敦 第九章 殘骸 第十章 後記 譯後記 附錄: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大事年表

內文試閱

第一章 大戰前夜 在十九世紀行將結束的那幾年,就算有人說,一種並非神靈、卻比人類擁有更高智慧的生命,正密切注視著這個世界,觀察為各自利害而忙碌的人類,正好比人類用顯微鏡窺視一滴水裡來來往往、朝生暮死的微生物,也沒有人會相信。人類偏安一隅,為了永遠難以填滿的欲壑東奔西跑——顯微鏡下的微生物,大概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吧。 沒有人關心,在比地球更古老的宇宙空間裡是否蟄伏著其他世界,是否會威脅人類的存亡。即使有人提過天外有天,也都斷言那些世界裡不可能存在生命。異想天開到極限,不過是認為火星上或許存在著比人類低等的生命,正恭候地球使團大駕光臨。 殊不知,在茫茫宇宙的另一頭,真的有另一種生命。其心智之於我們,正如我們的心智之於已經滅絕的獸類。他們的頭腦更發達、更成熟、更冷酷無情。他們用忌妒的目光打量著地球,精心策畫如何對付地球。二十世紀伊始,人類的大夢終於做到了盡頭。 或許我不說你也知道,火星是太陽的一顆行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為一億四千萬英里,得到的光和熱不足地球的一半。如果承認「星雲說」的科學性,那麼火星的年齡比地球要大。早在地球凝固、成形之前,火星上就出現了生命。火星的大小不到地球的七分之一,所以冷卻至適宜生命誕生的溫度比地球快很多。另外,火星還具備大氣、水等生命賴以生存的物質。 然而人類自視甚高,被驕傲蒙蔽了雙眼。到十九世紀末,居然沒有一個作家落過半分筆墨,提出火星上存在著比人類更聰明的生命的說法。也沒有人想到,火星既然比地球年邁,且地表面積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又離太陽更遠,那麼火星不只是一顆更古老的星球,更是一顆步入晚年的星球。 地球總有一天會因為熱量不夠而湮滅,然而對於我們的鄰居來說,大降溫早已是必須面對的現實。 火星的物理狀況雖然有種種未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是火星最溫暖的赤道地區,一天當中的最高氣溫也比地球誕生以來出現過的最低氣溫還要低。火星的大氣比地球更稀薄,不斷萎縮的海洋只能覆蓋地表的三分之一。那裡季節更替的週期十分漫長,兩極先堆積了大量冰雪,繼而融化,引發的降溫使得溫帶變窄。 對我們來說,星球的衰亡遙不可及,然而對於火星上的居民來說,已經是大難臨頭。生死存亡迫使火星人追尋出路,壯大力量,決定狠下心來背水一戰。憑藉先進的設備,以及我們無法想像的智慧,他們環視周圍,發現僅三千五百萬英里,就有一顆離太陽更近的星球,一個充滿了希望的新生之地。那裡更加溫暖,覆蓋著大片的綠植和藍灰色的水源,還有適宜繁衍生息的大氣。透過飄浮著的縷縷白雲,還能窺見人口稠密、星羅棋布的國家,以及軍艦擁擠的海洋。這顆星球,正是人類的家園。 他們眼裡的地球居民,也就是我們人類,正如我們眼中的狐猴一樣古怪、低等。人類的智者曾經坦言,生命是以生存為目的的、無休止的戰鬥。這一說法,火星人大概也同意。他們的世界正在寒冷中走向盡頭,而新世界裡有熙熙攘攘的生命,或者說,熙熙攘攘的低等動物。向這顆離太陽更近的星球發起戰爭,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不侵略,就滅亡,別無選擇。 你可能會批評火星人這樣做太不道德。然而你別忘了,人類也幹過這樣殘忍的勾當。被人類趕盡殺絕的,不僅有歐洲野牛和渡渡鳥,還有族內同胞。歐洲殖民者曾對同為人類的塔斯馬尼亞人實行種族圍剿,在短短五十年間將整個民族從地球上抹去。假如火星人抱著同樣的信念侵略地球,我們有資格打著仁慈的旗號去批評他們嗎? 關於如何來到地球,火星人憑藉遠超過地球人的數學水準做了精密的計算,備戰也可以說是整個星球戮力同心。其實,假如儀器夠先進,我們早在十九世紀就能發現一些端倪。斯基亞帕雷利等人早已觀察過這顆紅色的行星,勾勒了星球表面的種種起伏,卻未能作出解釋(順便提一句,幾百年來,火星還一直被視為戰神的化身)。在此期間,火星人必定在爭分奪秒地備戰。 一八九四年火星衝期間,有人觀測到火星亮面有強光。最先發現的是美國利克天文臺,接著是法國尼斯天文臺的貝浩登。隨後又有諸多觀測者目睹了這一現象。當年八月二日發行的《自然》雜誌將這一消息帶到了英國。我總是想,那道強光也許是火星人朝地球在發射東西。他們在火星上挖了個大坑,用來安裝巨型槍炮。之後兩次衝日期間的觀測,都發現爆發強光的區域附近有奇怪的印記。然而那些印記究竟是什麼,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爆發距今已有六年。在火星衝即將發生時,拉威爾用電報給其他天文機構發送了火星表面氣體爆發的訊息。爆發發生在十二日午夜前,拉威爾的分光鏡顯示,正有以氫氣為主的氣流正一邊燃燒,一邊以驚人的速度朝地球襲來。到了十二點十五分,這股氣流就消失了。他形容這股氣流彷彿是巨大的烈焰,從星球表面猛地噴射而出,「猶如炮口竄出火光」。 這個比喻如今看來很準確。然而事發翌日,竟沒有一家報紙報導此事,只有《每日電訊報》登載了一則短訊。整個世界都在無視全人類共同的威脅。其實,要不是在奧特肖認識了赫赫有名的天文學家奧格爾維,我也不會知道這起爆發事件。聽說了這則新聞後,他很激動,一時難以平靜,便邀請我一起去細細欣賞那顆紅色的行星。 儘管後來發生了那麼多事,但那一次守夜我依然記憶猶新:天文臺昏黑寂靜,角落裡的一盞燈將微弱的光投在地上,望遠鏡的計時器滴答滴答地跳著,星光鑽過屋頂的一絲窄縫灑下來。奧格爾維換了幾次位置——我看不見他,只聽見他走動的聲音。透過望遠鏡,你可以看到一小圈深藍,又小又圓的行星鑲在中間,明亮、安靜,表面隱約有些紋路,比正圓要稍扁一點。啊,它真的太小了,好像一枚閃著溫暖銀光的大頭針。星星偶爾會顫抖一下,其實是望遠鏡在根據計時器自動調整位置,以保證它不偏離視野。 我的眼睛看累了,火星忽大忽小,忽近忽遠。我們和它相隔四千萬英里,鮮有人會去想兩顆星球之間的浩渺虛空。這虛空中,只有宇宙的塵埃在漫無目的地漂流。 我記得,在望遠鏡的視野裡,臨近火星的地方還有三個淡淡的光點,那是三顆非常遙遠的星體。環繞它們的,便是深不可測的黑暗虛空。霜凍時節,黑暗的天宇中點綴著星光,你可以想像那景象。透過望遠鏡去看,黑暗顯得更加幽遠深邃。火星人給我們送來的東西,正保持著每分鐘數千英里的速度朝我們靠近,但它太小太遠,我當時並沒有看見。那東西將給地球帶來無法想像的痛苦和災難。觀察星空的我做夢也想不到——整個地球上都沒有人會想到,那夜空裡有一枚無比精準的導彈。 那一晚,遙遠的火星也出現了氣體噴發現象。這一次我倒是看見了。半夜,計時器剛報十二點,星體邊緣便泛起了紅光,輪廓微微發亮。我趕緊叫奧格爾維來我這邊看。那晚很暖和,我口渴了,站起來活動一下雙腿,然後摸黑去小桌子那邊找水喝。奧格爾維忽然叫了一聲,他看見了朝我們襲來的火流。 就在那一晚,又一枚難以觀測到的導彈朝地球出發了,距離第一枚導彈發射剛好二十四小時(誤差大約一秒)。我清楚地記得,我正坐在桌子邊,一兩道紅光和綠光在眼前交錯閃過。那時我只想有根菸抽,哪裡會細究那微光究竟是什麼,更料不到它即將帶來的一切。奧格爾維一直看到凌晨一點才作罷,我們點起燈走回他家。在黑暗的夜空下,奧特肖和切特西的數百人都在平靜地熟睡。 關於火星上到底發生了什麼,奧格爾維那晚有諸多推測。他覺得,火星人向我們發射信號的說法簡直是不入流的天方夜譚,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大規模流星雨或者火山噴發。他指出,在這兩顆相鄰的星球上,有機物幾乎不可能發生相同的進化。 「火星上有與人類相似的生命體的機率大概是百萬分之一。」他說。 當晚數百人在子夜時分目擊了火星爆發,第二晚子夜如此,第三晚亦如此——連續十天,每晚都可以看到噴發的火焰。爆發在第十晚之後停止了,但地球上沒有一個人嘗試去解釋為什麼。或許是因為導彈噴射的氣流對火星產生了負面影響吧,用望遠鏡可以看到,火星的大氣層飄浮著一塊一塊的灰色。那是煙塵形成的厚雲層,遮住了許多平時很好辨識的區域。 各家日報終於流露出一些擔憂,到處都有人在談論火星上火山爆發。我記得半嚴肅半幽默的刊物《捧趣》在一篇政治漫畫裡提過這件事。緊接著,誰都沒有想到,導彈以每秒數英里的速度,越過寬廣的太空,相繼朝地球飛來,每時每分、每日每夜都在向地球靠近。現在想想,這反而是好事。既然那無法躲避的命運已近在眼前,世人倒是可以跟平時一樣,放心去處理自己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了。我記得,在報社當編輯的馬爾科姆就因為拿到了一張獨家的火星照片而高興極了。現在的人可能無法理解十九世紀的報紙內容有多豐富,多麼精益求精。至於我自己,我正在很努力地學騎自行車,同時忙著寫幾篇關於文明進化過程中道德如何演變的論文。 有一天晚上,我和妻子出門散步。那時候,第一枚導彈飛出了不到一千萬英里。那晚的星空很清楚,我跟她講什麼是十二星座,然後指火星給她看。那顆明亮的星蟄伏在天頂上,吸引了無數望遠鏡的目光。那晚很暖和。走回家的時候,我們遇到從切特西或是艾爾沃思來的一行人,一邊放著音樂,一邊唱著歌。各家都準備睡了,只有二樓亮著燈。車站傳來火車轉換軌道的聲音,因為離得遠了,轟隆隆的聲音變得柔和,彷彿也是一段旋律。妻子指著夜空,要我看那紅綠黃相間的信號光。那些光懸在天上,看起來如此安寧。 第二章 天外流星 第一顆流星終於在夜裡降臨了。它出現在溫徹斯特凌晨的天空中,劃向東邊,在大氣層擦出一線火光。不少人看見了,卻以為那是一顆普通的流星。艾爾賓說它身後的是綠幽幽的光,閃爍了幾秒。隕石領域的國家級專家丹寧說,流星出現的高度約九十或一百英里,降落的地點距離他大約一百英里。 那時候我正在家裡寫東西,儘管書房的落地窗朝著奧特肖的方向,百葉窗也沒放下來(因為那段時間我喜歡觀察夜空),但是我什麼也沒看見。這最奇異的太空來客,是在我坐在書房裡的時候落下的。如果我當時抬起頭,一定能看見。有目擊者稱,流星劃過的時候嘶嘶作響,但我什麼也沒聽見。伯克郡、薩里和密德薩斯一定有許多人看見了,但大多以為那只是一顆普通的流星罷了。隕落的物體到底是什麼,那一晚大家都懶得去看個究竟。 可憐的奧格爾維倒是起了個大早,所以看見了流星。他斷定它落在了霍塞爾、奧特肖和沃金交界的公地上,決心去找它。天剛亮他就找到了。流星在公地附近撞出了一個大坑。撞出來的沙石落在荒野各處,一堆一堆,一英里半開外都能看見。石楠叢的東段著了火,薄薄的青煙升起,飄到晨光裡去。 那物體整個栽進了公地。一棵杉樹被震成了尖碎片,散落在物體的四周。露出來的部分是一個碩大的圓柱體,三十碼,表面包裹著一層硬殼,厚厚的褐色鱗片使外形柔和了一些。奧格爾維走近時,被它的大小嚇了一跳,那形狀更是奇怪,畢竟以前見過的隕石都是圓形的。因為和大氣層摩擦,隕石還是滾燙的,沒法靠得太近。這時,他聽見了一些聲響。他以為那是隕石表面各部分冷卻的快慢不同而發出的聲音,哪裡會想到,聲音其實來自圓柱體中空的內部。 他站在物體砸出來的沙坑邊緣,注視著它奇怪的模樣,對它非同尋常的形狀和顏色驚訝了好久,隱約覺得它的降臨似乎帶著某種使命。早晨萬籟俱寂,太陽剛從延伸至韋布里奇的松樹林後面升起來,散發的光芒已經有了暖意。那個清晨,他沒有聽見一聲鳥鳴,也沒有風聲,只有燒成炭黑的圓柱體內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他孤身一人站在郊野中。 忽然,隕石一端的灰色焦殼開始脫落,雪片似的落在公地上,嚇了他一跳。接著有一大塊猛地掉下來,發出尖銳的聲響。他的心跳到了胸口。 他一下子昏頭了,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雖然隕石很燙,但他還是爬下了坑,想近距離地看看這個怪東西。他猜這脫落大概是冷卻造成的,但想不通為什麼只有一端會這樣。 他發現,圓柱體的上端正在非常緩慢地旋轉。它轉得極慢,要不是注意到一個黑色印記在五分鐘內從一側轉到了另一側,他根本不會察覺。他疑惑極了。忽然,他聽見一聲又沉悶又刺耳的聲響,那黑色的印記又移動了大約一英寸,接著圓柱體的一端猛地彈了出來。那圓柱體居然是人造的,並且還中空,有一頭可以打開!裡面有東西想把它轉開! 「天呐!」奧格爾維叫道,「裡面有人!裡面有人!快被燒死了!想出來!」 那一刹那,他突然反應過來,這東西可能和火星上的火光有關。 他覺得這樣被困住一定很可怕,於是忘記了高溫,想去幫忙開門,幸好一陣熱氣將他擋住,否則炙熱的金屬早就把他的手燒傷了。他怔了一會兒,轉過身,手腳並用地爬回地面,朝沃金飛奔而去。那時大約是六點。他碰到了一個馬車夫,費了一番力氣想把剛才發生的事說明白,但他的故事和模樣都有些癲狂(他的帽子落在了坑裡),馬車夫徑直走了。他跑到霍塞爾橋的橋頭,酒保正在給酒館開門。他聽了也不信,以為奧格爾維是從哪裡逃出來的瘋子,想把他拉進酒館裡關起來,這一拉扯讓奧格爾維稍微清醒了一點。接著他看見了倫敦的記者亨德森,亨德森在自家的花園裡。他朝樹籬那頭叫了一聲,想試試看他能不能明白自己在說什麼。 「亨德森,」他喊道,「你昨晚看見流星了嗎?」 「啊?」亨德森回答。 「就落在霍塞爾的公地上。」 「我的天!」亨德森說,「隕石落地了啊!真厲害!」 「但不是普通的流星。是一個圓筒形的東西,人造的!裡面還有東西。」 亨德森直起身子,手裡拿著鐵鍬。 「什麼?」他一隻耳朵聽不見。 奧格爾維把剛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亨德森慢了半拍,但總算聽進去了。他扔下鐵鍬,拿上外套,和奧格爾維一起趕回公地。圓筒還在,跟剛才一樣的姿勢,躺在坑裡,但沒了動靜,只有圓筒的頂部和身體之間露出一截光亮的金屬。可能是因為空氣灌進去,或是因為有氣體跑出來,圓筒的邊沿正嘶嘶地響。 他們仔細聽了一會兒,然後用一根樹枝敲了敲那鱗片狀的褐色金屬表面,依然沒有動靜,於是猜測裡面的人(不知道有幾個)不是昏過去了就是死了。 但兩個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喊一些安慰的話,然後跑回鎮上求救。你可以想像一下,那時各家店鋪剛剛開門,居民也才推開臥室的窗。明媚的陽光裡,兩個人滿身沙土,瘋了似的在街上跑。亨德森去火車站給倫敦發電報。大家之前讀了隕石的新聞,聽到這個消息算有些心理準備。 八點還沒到,就有許多小孩和沒工作做的男人去公地看「死了的火星人」。故事也是以這樣的版本流傳開的。八點四十五分,我開門收《每日紀事報》,聽報童這樣說,自然嚇了一跳,趕緊出門,朝奧特肖橋另一邊的沙地趕去。

延伸內容

相比於一個多世紀前的《世界大戰》,中國讀者對以「三體」之名走向世界的《地球往事三部曲》可能更熟悉。劉慈欣在小說中將宇宙比作「黑暗森林」:在生存的壓力下,每個文明都是神經緊繃的帶槍獵人,只要發現了其他文明,哪怕是一點線索,無論對方是天使還是魔鬼,最安全的做法只有開槍。 威爾斯在《世界大戰》的開篇有類似的猜想:環境惡化的火星不再適合居住,火星人在生死存亡的關頭開始尋找新的家園,「不侵略,就滅亡,別無選擇」。在簡單地提及道德的話題後,小說很快轉入了完全私人的視角,開始回答這樣兩個問題——災難發生時,人類的家園(或者說英國的鄉村和城市)會變成什麼樣?人類會變成什麼樣? 一 《世界大戰》於一八九七年以連載的形式問世,講述了火星人入侵地球後,敘事者在逃亡路上的各種遭遇與見聞。 威爾斯早年修讀科學,十九世紀八○年代末開始嘗試科幻寫作(詳見本書作者大事年表)。到了《世界大戰》發表時,威爾斯已經出版了多部科幻作品。和其他作品一樣,《世界大戰》中也有許多科學理論的影子。這也是成就小說寫實風格的重要因素。 前面提到,威爾斯將火星人侵略地球的原因設定為環境惡化,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達爾文主義的適者生存。火星人的結局也彷彿是在佐證天擇的理論。另外,在解釋火星環境為何惡化的部分,作者也從「星雲說」出發,提出了氣候變遷的假說。 威爾斯不僅受過科學教育,而且會很積極地發表社會觀點。因此,《世界大戰》除了探討物種關係的變化,還花了不少筆墨來描寫火星人入侵帶來的社會變革。這一變革既有人類內部的,也有文明之間的。 作者借用豐富的細節,描繪了極為混亂的末世景象。這種混亂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內部的秩序變化。窮人和富人一起逃難,車站幾乎全面癱瘓,男人開始搶劫女人……原本怡然自得,甚至不易動搖的社會秩序,在一夜之間崩潰。 對文明關係的思考,貫穿著整部小說。一向以為自己代表著文明最高水準的人類,變成了任由火星人奴役的低等群體。作者藉炮兵的想像推演:如果火星人統治了地球,人類只能住在下水道裡,與野獸無異,而唯一的出路,是「傳承和增長知識」,製造出和火星人相當的武器。他還寫道:「在這場大戰中,人類……一定學到了憐憫,憐憫那些被我們主宰,受我們折磨的沒有智慧的生物。」 作者肯定了社會階級的高低是由文明發展的水準來決定的,而非與生俱來的基因。更有趣的是,炮兵認為小說、詩歌是「讀著玩的」,世人要多讀那些「有想法的科學書」。與其說作者對文明的定義有狹隘之處,不如說這是一種誇張而自嘲的幽默。 除了火星文明和人類文明,小說還有一個埋伏在暗處的角色,那就是微生物。微生物在情節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想這也是為什麼作者將小說命名為「The War of the Worlds」——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兩顆星球的,更是不同世界的。人類肉眼無法觀察到的世界,並不代表它不存在,並不代表它不重要。 人類對天外文明的想像自古有之。在科幻小說的歷史上,《世界大戰》也並不是第一個涉足「火星」的作品。但之前的小說大多關於人類的火星之旅,或者將火星人描寫為與人類相似的生物。在英語世界中,《世界大戰》最早提出了火星文明,詳細描寫了外星文明入侵地球的景象,因此成為這一文類的經典。 二 除了豐富的科學細節,構建這部小說寫實風格的另一個重要手段,便是敘事視角。透過獨特的敘事視角,小說講述的故事彷彿會發生在任何人(或者說英國人)身上。 小說使用了第一人稱,但敘事者沒有明確地介紹自己的身分,只提到自己「忙著寫幾篇關於文明進化過程中道德如何演變的論文」。不過,敘事者能夠結識天文學家,並且和他一起去天文臺觀測天體,或許可以推斷,他至少是一名在相關領域有所建樹的學者。小說中途有一次視角的轉換,主人公切換成了「我」的弟弟。他在倫敦讀醫,那幾天正好在上生物補習班。如此說來,兄弟兩人對於外星文明或外星生物,應該有多於常人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但是,在小說的主要情節——「逃難」——之中,兩人的專業知識並沒有派上很大的用場。「我」對火星人的瞭解,只是為了補充知識或者是增強現實感偶爾出現。唯獨有跡可循的是「我」對火星人異於常人的好奇。 來自火星的飛行器剛降落時,「我」與普通民眾一樣,也到公地上去圍觀「隕石」;火星人爬出飛行器時,「我」也自認沒有膽量,只是躲在遠處偷看。害怕與好奇交織的心情,其實是很自然的。至於「我」因為害怕,而逃過一命,很難說是有知者有畏。送妻子去避難以後,「我」因為好奇而折返,甚至「有些興奮」,「希望他們被消滅的時候,自己在現場」,便是格外的興趣使然了。 不過,作者並沒有讓好奇再持續下去。「我」在目睹了可怕的火星生物之後,終於「蜷縮在樓梯腳,背靠牆壁,止不住地顫抖」。從這裡開始,推動情節的情緒完全變成了求生。「我」躲在水下的那一段遭遇,幾乎已經是本能的反應;到了躲進煤窖,再到在死城倫敦裡行走,驚悚和疲倦都走向了極致。「我」的大部分活動,都是在災難面前的被動選擇,或者說,「我」並沒有參與了與火星人的戰爭之中——假如人類和火星人的交火算得上戰爭的話。 如果說「我」是幸運的落單者,那麼從倫敦逃出來的弟弟,就和大多數難民一樣,只是「奔流成河的社會機體的一滴」。他的見聞,可能更加普適。逃難不忘帶上金銀細軟的人、為了喝口水打起來的人、鋌而走險回倫敦覓食的人,都是很能夠聯繫現實的細節。 寫實主義的設定大大拉近了讀者與角色的距離,讓讀者體會其他文明入侵時作為普通地球人的經歷。作者在小說中提到,火星人的主要目的可能並不是攻擊人類,而是占領地球。但殘酷的毀滅依然展現在了讀者的面前: 被人類趕盡殺絕的,不僅有歐洲野牛和渡渡鳥,還有族內同胞。歐洲殖民者曾對同為人類的塔斯馬尼亞人實行種族圍剿,在短短五十年間將整個民族從地球上抹去。假如火星人抱著同樣的信念侵略地球,我們有資格打著仁慈的旗號去批評他們嗎? 三 一九五三年,根據《世界大戰》小說改編的電影在美國上映。有趣的是,電影中的男主角成了自信樂觀的科學家。雖然情節大抵相似,電影的主題卻悄悄改變了,是對小說的另一種演繹。從電影反觀小說,能發現許多有趣的地方。 「隕石」降臨時,男主角就作出了諸多科學解釋。火星人發起攻擊時,他駕駛飛機,帶領女主角逃出生天。當兩人被困在鄉間小屋中,女主角的情緒幾乎失控,他安慰道:「別擔心,只要它們是肉身凡胎,就一定有弱點。我們一定能找到辦法阻止它們。」火星人機器的觸手探進煤窖,敘事者屏住呼吸絕望地祈禱,是小說中最驚悚的場景之一。而在一九五三年的電影中,當面臨火星人的電眼時,男主角依舊不忘科學觀察,甚至英勇地砍斷了已經碰到了女主角肩膀的火星人的觸手。可以看出,書中「人類」的代表,在電影中變成了「科學」的化身。電影想要探討的,不再是一個文明被另一個文明入侵的感受,而是「科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這樣的自信,在電影中並非男主角獨有。面臨殘暴的火星人,人類的應對措施,或者說迎戰之積極,是小說中看不見的。在一般的軍事打擊節節敗退後,軍方自信地認為,原子彈是拯救人類的最後法寶。電影應該無意鼓吹科學,畢竟火星人在遭到原子彈轟炸後依然毫髮無損。 小說對科學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從開篇起,作者就提到火星人的智慧與科技遠超人類;炮兵提出的臥薪嘗膽之法,也是追趕火星人的知識水準。但科技的發達一定能帶來絕對的勝利嗎?除了結尾的奇蹟,小說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情節:火星人轟炸謝珀頓時,人類的炮火居然憑運氣擊中了一個火星人。這是否在暗示,人類在征服其他文明時,即使面對的是一隻渡渡鳥,也並非完全沒有代價? 四 前面說過,小說寫的是個體在文明入侵時的遭遇。那麼敘事者作為個體,結局如何呢?在火星人死後,甚至在同一天,世界已經開始痊癒。無論是文明,還是人類,都恢復得比想像要快得多: 生命的脈搏會越來越強烈,在空無一人的街道裡、廣場上重新振動起來。 人類的未來是「朦朧又美好」的,可是「我」呢?在小說的最後,作者依然用不小的篇幅,來描寫「我」飽受夢魘的折磨。戰爭過後,文明可以重建,個體的精神創傷可以治癒嗎? 被困在破房子裡的時候,「我」幾次想起妻子,可以看出,妻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至少是「我」在生死關頭牽掛的人。「我」一度以為她已喪生,卻奇蹟般地與她重逢。但這種重逢帶來的慰藉,或許在情節上帶給讀者的釋然,與敘事者本身得到的療癒,是不對等的。「我」握住妻子的手之後,感受到的是「奇怪」,而不是災難片(包括一九五三年的電影)中常見的那種童話般的喜悅。 翻譯此書的時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期間。無論是社區健康,還是國際社會,不確定的因素像浪潮一樣席捲而來,大家的生活都發生了各種深刻的變化。醫學的發展能夠讓人類迎來春天,但更隱祕的是人的心靈。經歷了一切,或者正在經歷一切的人,該如何找到新的平靜?小說沒有給出答案,電影的結局似乎也並不讓人信服,這就留待讀者在文本之外去思考了。 陳胤全 二○二○年九月七日

作者資料

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

(1866-1946) 英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科幻界的莎士比亞」,與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並稱為「科幻小說之父」。 出生於英國肯特郡一個貧寒家庭,自小輟學,做過布店學徒、小學教師和藥劑師助手。 十八歲時獲獎學金,進入科學師範學校,師從進化論科學家赫胥黎,其生物學觀點成為威爾斯科幻小說的寫作基礎。二十五歲在倫敦大學函授學院教授生物學。 二十七歲開始寫短篇小說以及科普作品。二十九歲時出版《時光機器》,一戰封神,奠定其「科幻小說家」的聲譽。 威爾斯寫作生涯長達六十多年,共創作了五十一部長篇小說、八十八部短篇小說、七十二部非虛構類作品、五部電影劇本,和七篇學術論文。八十歲於倫敦與世長辭。 威爾斯四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他的作品成功預言了飛機、坦克、太空旅行、核武,以及類似全球資訊網等事物的出現,直到今天還影響著人類對科學、文學和社會問題的思考方式。

基本資料

作者:赫伯特.喬治.威爾斯(Herbert George Wells) 譯者:陳胤全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愛經典 出版日期:2022-06-21 ISBN:9786263355354 城邦書號:A2203442 規格:精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