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快樂的知識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快樂的知識

  •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3-06-13
  • 定價:550元
  • 優惠價:79折 43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435元,贈紅利2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13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商周啟示全書系66折起!
  • 感謝祭2024城邦聯合書展特價5折起!

內容簡介

德文直譯˙完整中譯版˙尼采思想精華˙箴言與詩性的哲學 閱讀最原汁原味、狡黠又傲嬌的尼采 「上帝已死」、「永恆再臨」尼采哲學標記的泉源 這本書是在長期的缺乏與無力之後出現的娛樂活動,歡呼著回歸的力量、重新甦醒的信仰、重新相信還有明天和後天、突然感受到未來、有預感未來即將來臨、即將到來的冒險、再次敞開的海洋、再次得到允許的、再次被相信的目標。——尼采 ------------------------ 《快樂的知識》是尼采一生的中心,具有承先啟後的意義,咸認是尼采最成功的哲學敘事。上承《悲劇的誕生》樂觀的悲觀主義,下啟《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序幕;尼采著名概念如「上帝已死」、「永恆再臨」,皆首次於本書中提出。共收錄四百四十六則優美如詩、深刻銳利又迷人的告白,採箴言形式寫作,哲人的思想火花如野火燎原,讀來令人醍醐灌頂。 本書創作於大病初癒後,尼采說: 經歷過這樣的深淵、經歷過嚴重的久病不癒、經歷過久久無法消除的嚴重懷疑,一個人就能以重生的姿態歸來,蛻了一層皮,變得更敏感、更惡毒,有更細緻的品味可以體驗快樂。 對於知識如何快樂,尼采說: 「生命是知識的手段」,心中帶著這條原則,人不只能變得更勇敢,甚至還能快樂地生活並快樂地大笑! 對於哲學的思考,尼采說: 人都必須有一套自己的哲學。其中一種哲學思考來自一個人的缺乏;另一種則來自他的財富與力量。前者必須要有一套哲學作為支持、鎮定、藥方、解救、提升;後者的哲學則是一種美麗的奢侈品。 對於我們生存的世界,尼采說: 我們要小心,不要說死亡和生命是相對的概念;活著只是另一種死亡,而且還是非常少見的一種。不要把宇宙說成沒心沒肺、沒有道理;也不要反過來說它有血有淚、充滿理性。

目錄

前言 〈玩笑、詭計、復仇〉用德語短詩寫的序幕 1.邀請 2.我的幸福 3.不沮喪 4.對話 5.致道德魔人 6.處世之道 7.跟我走──跟你走 8.第三次蛻皮 9.我的玫瑰 10.鄙視者 11.俗話說 12.致一位光明的朋友 13.對舞者而言 14.老實人 15.生鏽 16.向上 17.暴力人的格言 18.削瘦的靈魂 19.非自願的誘拐者 20.考慮一下 21.反對盛氣凌人 22.男人和女人 23.詮釋 24.悲觀主義者的藥方 25.所求 26.我的強硬 27.健行者 28.給初學者的安慰 29.星星的自私 30.身旁的人 31.喬裝打扮的聖人 32.不自由的人 33.孤單的人 34.塞內卡和他那樣的人 35.冰 36.青少年讀物 37.小心 38.虔誠的人說 39.夏天 40.不嫉妒 41.赫拉克利特的學說 42.過於敏銳之人的原則 43.鼓勵 44.徹底的人 45.永遠 46.疲倦之人的判斷 47.衰落 48.反定律 49.智者說 50.掉腦袋 51.虔誠的願望 52.用腳寫作 53.《人性的,太過人性的》一本書 54.給我的讀者 55.現實主義畫家 56.詩人的自負 57.懂得選的品味 58.彎鼻子 59.筆尖亂寫 60.高人 61.懷疑論者說 62.瞧這個人 63.星星的道德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附錄〉

內文試閱

  第一卷      一、 關於存在目的的學說      不管我現在用友善的眼光還是惡毒的眼光看待人類,我都會發現他們有一個使命,無論是所有人還是單獨的個人:都在從事有益於人類存續的事情。而且不是出自對人類這個物種的愛,只不過是因為他們體內沒有任何比這個本能更古老、更強大、更無情、更無法克服的東西——因為這個本能正好就是我們這個物種與群體的本質。雖然人總是習慣用只有五步之遙的短淺目光將身旁的人乾淨俐落地區分成有用的人和有害的人、好人和壞人,但是,如果能從整體做考量、能多思考一些,就會對這種乾淨俐落的區分感到懷疑,知道它有個極限。就人類這個物種的存續而言,最有害的人也許也會是最最有用的人;因為他能維持自己內在的驅力,並且透過自己造成的影響去維持其他人內在的驅力,不然人類早就疲乏無力,甚至早就腐爛了。仇恨、幸災樂禍、掠奪慾、統治慾,以及一切其他被稱為邪惡的事情:這些全都屬於維特物種存續的絕妙手段,只不過代價非常高昂、非常揮霍,而且從整體來看也非常愚蠢:但是,經過證實,這些手段的確維特了我們這個物種的存續。      親愛的世人同胞們,我不知道你還有沒有能力用完全不利於我們這個物種的方式過生活,也就是「不理性」和「差勁」地活著;那些可能會對我們這個物種造成傷害的東西,也許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現在連在神那裡都不可能出現。你儘管沉溺在自己最好或最壞的慾望裡面吧,尤其是:你就去自我毀滅吧!無論你怎麼做,你大概都會在某個方面促進人類的發展、為人類做好事,然後你就可以在身邊養一批稱讚你的人——還有嘲弄你的人。但是,作為個人的你,永遠也找不到懂得在你狀況最好的時候嘲弄你的人,找不到可以用對待真理的方式來滿足你的人,也找不到可以細細品嘗你那蒼蠅和青蛙般無限可憐模樣的人。像別人一樣嘲笑自己,為的是可以笑得完全出自真理,這件事沒那麼容易,到目前為止,最優秀的人都缺乏對於真理的感知,最有才華的人都太不夠天才!也許笑是有未來的!「物種就是一切,個人等於沒人」——如果這句話能被人類消化吸收,如果每個人隨時都有進入這個最終解放又不用負責的可能;那麼,也許笑就會和知識結合在一起,也許就只會剩下「快樂的知識」。      目前暫時還不是這樣,存在的喜劇暫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暫時仍然還是悲劇的時代、道德與宗教的時代。各種道德與宗教的創始人、爭奪道德評價的始作俑者、這些教導人良心不安與宗教戰爭的教師,這些人不斷推陳出新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舞台上的主角們的意義又是什麼?因為到目前為止,永遠都是同一批主角,其他的一切,有時甚至是唯一看得見又摸得著的一切,永遠都只能為這些主角們做預備,無論是當作產生舞台效果的機械裝置、還是布景、還是扮演親信與僕從的角色。(例如詩人永遠都是服務某個道德的僕人。)這些悲劇在做的事情理所當然也是為了物種的利益,即便它們可能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為了神的利益、認為自己是受神差遣的使者。就連這些人也在促進物種的生命,他們促進了生命的信仰。「活著是值得的——他們每個人都這樣大聲疾呼——這個生命本身就有點意思,生命經歷過一些什麼、也掌管著一些什麼,所以你們要警醒!」無論是高等的人還是粗鄙的人,體內同樣都有一股驅力在掌管一切,那是延續物種的內在驅力,時不時就會作作理性和熱情爆發出來;然後帶著一串閃閃發亮的理由,強行讓人忘記它其實是內在的驅力、本能、愚蠢、毫無理由。      生命應該被愛,因為!人類應該要促進自己與身旁的人的生命,因為!看看這些應該和因為都是怎麼說的,未來很有可能還是這麼說!有些事情必然會發生,而且永遠都會發生,自發、不帶有任何目的,為了讓這些事情從現在開始看起來像為了某種目的而做,為了讓人明白它就是理性或最終誡命,倫理學教師會在此刻粉墨登場,傳授存在的目的;他會為此發明出第二種不同的存在,透過他的新裝置顛覆舊有的粗鄙存在以及框架。是的!他完全不想讓我們有機會對存在進行嘲笑,不想讓我們嘲笑自己,也不想讓我們嘲笑他;對他來說,個人永遠是個人,既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也是了不起的,對他而言,沒有物種、沒有總和、沒有化零為整。無論他的發明和評估多麼愚蠢、多麼過分洋溢,無論他有多麼誤解大自然的運行、否認大自然的條件:所有倫理學到後來都會反自然和愚蠢到一個程度,假如他們真的控制了人類的行動,人類也許就會毀在他們手上——還好!每當有「主角」登上舞台,就會有新的成就被達成,許多人只要想到:「是的,活著是值得的!是的,我是值得活著的!」就會受到強烈的震撼,這種感覺不僅是笑的相反,而且還會讓人惶悚不安,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生命和我和你和我們所有人彼此又會重新讓彼此感到有趣。      無法否認的是,長期下來,這些偉大的目的教師自己早就受到笑和理性和大自然的擺布:短暫的悲劇永遠都會在最後轉化並回歸存在的永恆喜劇,而「數不盡的笑聲會化作波浪」——用艾斯奇勒斯(Aeschylus) 的話來說——最終必定會淹沒這幾齣最偉大的悲劇。但是,從整體來看,儘管笑能夠改正錯誤,隨著傳授存在目的的教師們不斷推陳出新,人類的天性還是出現了改變。人類現在多了一個需求,需要那些教師與「目的」學說不斷推陳出新。人類逐漸變成一種奇幻動物,比其他動物多了一種必須滿足的生存條件:人類必須時不時相信自己知道自己為什麼存在,如果沒能定期對生命感到信任,人類這個物種就沒有辦法好好生長!如果沒能相信生命中帶有理性!人類這個物種時不時就會頒布命令:「有些東西絕對不能再受到嘲笑!」然後小心謹慎的人類之友就會接著補充:「延續物種的方法和必需品不只有歡笑和快樂的知識而已,悲慘的事物以及其中崇高的非理性也是一種!」所以!所以!所以!哎,兄弟們,你們懂我嗎?你們懂這個潮起潮落的新法則嗎?我們也會有我們的時代!      二、聰明才智方面的良心      我一直都有相同的經驗,而且也一再抗拒這個經驗,雖然我有十足的把握,但我還是不想相信這件事:絕大多數的人在聰明才智方面都缺乏良心;我甚至常常有個感覺,如果人們要求別人擁有這種良心,那麼即使身在人口眾多的大城市,也會像身在沙漠中一樣孤單。每個人都會帶著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然後繼續用他的方法決定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就算你讓別人發現他們看重的價值不是那麼重要,還是沒有人會為此感到羞愧,也不會引發別人對你的群起激憤:也許他們只會嘲笑你的懷疑。我想說的是:絕大多數的人都不覺得這有什麼好讓人看不起的,他們信這個信那個,然後根據他們的信仰過生活,沒有先行意識到支持或反對的終極理由是什麼,事後也不會想要為這些理由勞心費力,最有才華的男人和最高貴的女人都屬於這群「絕大多數的人」。      對我來說,好心、高雅、天才又算什麼,如果擁有這些德行的人有辦法忍受信仰與判斷中出現鬆弛無力的感覺,如果他不覺得對可靠性有所要求是最內在的慾望與最深層的需求,不覺得這就是高等人與低等人之間的區別,那有什麼德行都是枉然!我發現某些虔誠的人身上帶著對理性的仇恨,我覺得這些人還不錯:至少他們暴露出有智商的良心不安!但是,身在不和諧的和諧事物(rerum concordia discors)當中,身在存在當中,充滿著各種神奇的不確定與多重含義,居然不會想問問題、不會因為出現想問問題的慾望和興致而顫抖、不曾對問問題的人感到仇恨、搞不好還軟弱無力地覺得對方賞心悅目——這件事讓我感到不屑,這種不屑的感受就是我原本想在每個人身上看見的那個東西:有個傻念頭一再說服我要相信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感受,如果他們是人的話。而這就是我的不公了。

延伸內容

【導讀】發現尼采,隱藏的英雄和傻瓜
◎文/黃哲翰 翻開一八八二年出版的《快樂的知識》,讀者將遭遇一位表面看起來幾乎煥然一新的尼采,他一改早年執著於追索來自深淵之狂喜體驗的陰鬱,在這裡,這位悲劇思想家將激情冷卻並嘗試與所有光亮、美好、有序、合邏輯的事物和解。儘管這樣的嘗試始終貫串著一種受傷野獸對一切輕柔與善意之虛偽的嘲諷——全書卷首引用愛默生「所有東西都是友善的……所有人都是神性的」之語作為題詞就是最狡獪的捉弄——然而,我們仍無可懷疑尼采努力和解的真心誠意,因為無處不在流露喜悅之情的《快樂的知識》,是一部切切實實來自無路可出之苦痛煎熬的作品,「只有持續受苦的人才有辦法想像得到這種幸福」(第一卷,四五)。 一八八一年夏,三十七歲的尼采剛住進他在瑞士西南部山區的希爾斯瑪麗亞(Sils Maria)所租下的房間,並開始振筆撰寫《快樂的知識》。那是個在狹窄山谷裡被兩座湖泊圍繞的小村,房間所在的小屋則坐落於村隅山麓的林地前。尼采因早年出版《悲劇的誕生》後遭受古典文獻學界的敵視與排擠,再加上偏頭痛、胃病、眼疾以及精神狀況接連惡化,讓他在兩年前辭掉巴塞爾大學古典文獻學教授之職,隨後帶著早衰的身體找到此地療養。折磨著他的不只是身體病痛,還有一場椎心的靈魂刺痛——不久前,尼采才和自己熱烈崇拜、視為精神救贖與親密盟友的歌劇大師華格納(Richard Wagner)翻臉決裂,在頓失支柱的抑鬱徬徨中推翻自己早年以來的思想計畫,並被迫重新為自己尋找精神解藥。 要理解尼采早年與華格納攜手從事的藝術與思想事業,必須從當時德意志人的時代處境來切入。十九世紀後半可以說是一個人類的一切都進步得太過分的時代:鐵路、郵政、電報、鍋爐、巨大工廠、都市公衛、疫苗、水壩、肥料、地貌改造、大型企業、國家資本,乃至於帝國殖民,以及讓這一切得以運轉的高效率現代國家與市民社會。德意志作為當時新興崛起、工業化與都市化進程急起直追的後進國家,上述這些現代化的「進步」事物又以高度濃縮的節奏密集上演著,而一八七一年德意志人在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的主持下完成民族統一並建立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正是這場風起雲湧之劇變的總括。在經濟上,德國自此開始成為工業強權並打響了「Made in Germany」的商品實力。在社會上,伴隨著為數龐大的小市民中產階級與勞工無產階級的成形,大眾媒體與大眾品味也成為主流。在政治上,中產階級在國家崛起與經濟起飛的自豪中擁抱著現實的國家主義,甚至熱情的民族主義,與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針鋒相對,但兩者同樣都追求人人平等的普選,政治也朝向群眾化的方向推進。 政經社會等各方面的重商主義、物質主義、現實主義、世俗的愛國熱情,以及市民大眾文化,反映在精神面上,便使得原先十九世紀初浪漫主義與觀念論的德意志,在十九世紀末的帝國時代翻轉成了「除魅」的德意志:新康德主義與實證主義為人類的知識除魅,歷史主義為人類的自我敘事除魅,聖經批判為信仰價值除魅,追求「最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政治倫理學則為人類共同體的價值除魅。所有神祕、崇高、深沉、陰暗、偶然、無可奈何的命定事物,都被攤開在自然主義機械般計算的理性光照之下,成就了守序能幹樂觀漸進的小市民精神。同時,那也是一個不會再出現真正的智識貴族、歷史英雄、宗教聖哲的時代。隨著一代投入民族運動的浪漫主義者最終也被世俗的德意志帝國所收編,對尼采而言,這也就標誌著德意志精神的摧毀。 在這樣的時代裡,尼采看到了一種虛像般的雙面性與反諷性:除魅的精神一方面將知識強大的權力賦予人類,使其躍升為無神之世界中的主宰者;另一方面卻同時矮化了人類,使其成為在機械必然性的無垠時空中滾盪的塵埃,同時還得自行承擔創造意義與價值的重任,而這卻是其無可承受之重。如此的重擔,讓帝國的小市民世代說服自己,必須對一切現實之物感到滿意而不必再去追尋超越的善與美作為慰藉,然而這卻更像是一種自欺:儘管理性與邏輯的自律就是他們的道德,但他們卻也是性慾壓抑最深且偷情買春最為放縱的世代(此一時代背景不禁令人想到佛洛伊德的見解)——氾濫大流行的梅毒正是十九世紀末的標記。又儘管他們自豪地擁抱世俗社會而不再需要壯闊的史詩敘事來創造集體共鳴,但他們之間意識形態的仇恨對立卻也最為無可調解。除魅時代的雙面反諷,正是人性底層洶湧攪動之本能驅力所引發的病理反應。 關於德意志如此的時代精神,尼采最為痛心的是音樂藝術的境況。用尼采思想傳記作家薩弗蘭斯基(Rüdiger Safranski)開篇點題的話說:「真實的世界是音樂……尼采的哲學源自聆聽賽倫女妖歌聲後的哀傷。」而他的整個思想生命「正是要在音樂終了以後讓自己活下去」。[1]對他而言,賽倫女妖詠唱的是來自被哲學家叔本華稱為「生存意志」的、生命底層令人駭異的瘋狂本能,而真正的音樂則揭露了此一包覆萬物、既黑暗殘暴又崇高豐沛的存有真相。那是一種讓聽眾集體沉醉於音樂、在狂喜中接受深淵撕碎並成為悲劇英雄的出神體驗。這種音樂性展露在一切能「讓存有與世界證明自己」的審美事物裡,在華格納壯闊的歌劇舞台上,也在浪漫主義作家賀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的詩作裡,甚至還在血肉橫飛斷手殘足的戰爭裡——尼采在一八七○到一八七一年之際以無國籍身分志願參加普法戰爭(亦即德意志帝國的建國之戰),作為普軍的醫療兵,在前線直面傷兵哀嚎苦痛的同時,狂喜地「讚美與昇華存有的殘酷與可怕」並且思索著悲劇的瘋狂。 唯有英雄才堪承受的悲劇之瘋狂,才能作為除魅時代之藝術精神的救贖。在參戰後隔年出版之《悲劇的誕生》裡,尼采將人類的精神文化視為在酒神與日神之間醉與醒的兩極對抗,悲劇源自群眾在古希臘酒神祭上出神狂歡後不能自已,因而需要一種銜接酒神瘋狂暴亂之生命意志與世俗現實日常的過渡儀式,而悲劇中的英雄則在承受酒神與世俗現實的煎熬中接納深淵但不被深淵壓垮,並譜出了自身崇高磅礴的命運,作為觀劇群眾醒酒後失落的慰藉。面對酒神,人類除了接納並煎熬著之外,還試圖隔離並疏導之,於是乎訴諸日神,用清醒明亮的論理——即「邏各斯」(Logos)——所造出之合比例的形式與秩序來轉化酒神的生命意志,照亮並抑制其瘋狂暴亂,並使之能帶來功利效用。在尼采看來,蘇格拉底主義以論理作為指南針以追尋知識的對話術,就是日神文化的標的象徵,它製造出聊以慰藉的虛像,讓人們像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那樣自願安居於知性踏實的小島上,不再願望出航於存有/物自身之黑暗汪洋的理由,也是在十九世紀使人類的悲劇精神以及德意志的浪漫主義雙雙曲終落幕的肇因。 然而,活在「音樂終了之世界」的悲觀主義者尼采,並非酒神的狂熱崇拜者,更絕非浪漫精神的懷舊者,詩歌與哲學、浪漫主義與觀念論對他來說不過也都是人類精神文明一幕一幕的虛像。事實上,他的悲觀主義毋寧更是一種狡獪並自我嘲諷著的「遊戲」態度:如果人性是一場在酒神狂醉的實在與日神清醒的虛像之間永恆的拉扯,那麼尼采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不成為任何一方的擁護者,保持距離卻又縱容自己陷溺,讓雙方的各種力量極端將自身撕扯,並將生命作為自我命運創作的舞台、成為自己生命的詩人: 我曾經默默地發現自己的體內流存著古時候的人性與獸性,甚至一切具有感受力的存在,他們的古老年代與過去全都在我的體內繼續創作、繼續愛著、繼續恨著、繼續邁向終點,我突然在夢裡醒來,卻只意識到自己正在做夢,而且為了不致毀滅,我必須把夢繼續做下去:就像夢遊的人必須繼續做夢才不會跌倒。(本書第一卷,五四) 這場既假戲真作又真戲假作、故意裝睡叫不醒的清醒者之夢,是為了一場場有如即興演奏、依託於命運際遇來彈動其生命之內在琴弦的遊戲,反覆推翻重彈一次次即興演奏出的旋律,甚至幾近自己與自己玩「左右互搏」的姿態: A:……寫作對我來說是一種必需,就算只是用譬喻來談寫作,我還是會覺得很不舒服。B:但你為什麼還要寫作呢?A:對,親愛的,我私底下跟你說,我到現在還找不到其他方法可以擺脫我自己的想法。B:那你為什麼會想要擺脫自己的想法呢?A:為什麼我想要?哪裡是我想要?是我必須要擺脫自己的想法。B:夠了!夠了!(本書第二卷,九三) 如尼采所願地,命運很快就給了他推翻重彈、擺脫自己的機會。華格納藝術天才式的高傲性格本就讓尼采在陶醉崇拜中又出於「衛生」理由而保持一定距離。一八七六年,華格納發起首屆「拜羅伊特音樂節」(Bayreuther Festspiele),尼采作為其心靈相契的盟友自認將扮演眾所矚目的要角,卻在這場盛會中發現自己只是備受冷落的龍套。當他見證華格納被俗氣的達官貴婦所簇擁、音樂節成為車水馬龍的名流交際場之時,原本渴望藉由天才的歌劇來震懾並翻轉除魅時代之世俗精神的尼采,此刻自己將自己給除魅了。他陰陽怪氣地在每一場不情願觀看的演出中提早離席,不久後也不再隱諱地將筆鋒直接針對華格納,兩人正式決裂。 悲劇的魔力是自欺欺人,酒神的文化已永遠棄我們而去——在幻滅中體認到這一點的尼采此刻變得更「樂觀」了。確切來說是:他開始加快嘗試與日神和解並抗衡酒神的腳步。此一思想轉折的段落被後世歸為尼采思想歷程的「中期」。在一八七八年《人性的,太人性的》中,尼采刻意用一種清晰冰冷之箴言集的形式,藉助製造虛像的科學邏輯來否定世界的虛像。接著在一八八一年的《朝霞》裡,自日神那裡借來的知識語言被挪用到對作者自身的情緒現象、內在驅力,以及自我意識的凝視。尼采很務實地借用這種擁抱知性之愉悅的思考方式,目的是為了用知識製造的痛苦來舒緩悲觀主義者的痛苦: 實際上,科學可以用來促成各種目標!現在的科學比較為人所知的也許是它有奪走人類快樂的力量,而且還會讓人變得更加冷酷、更加沒有生氣、更加斯多噶。但是,科學也可能是個偉大的痛苦製造者,只是尚待發現!也許人們同時會發現它的反作用力,它有極大的能力可以讓新的星空世界亮起快樂的光明!(本書第一卷,十二) 然而,這種「快樂的光明」對尼采而言更像是在刮著暴風雪的世界裡發現湖面上一層映著夏日陽光原野之虛像的透亮薄冰,他刻意踩踏在上面輕快起舞,並狡獪地期待冰層突然碎裂而讓自己再次墜落深淵的快感。他的快樂來自於隨時能夠再次崩潰並重返深淵,繼續成為被悲劇攫獲的英雄。於是《人性的,太人性的》出現了這樣語帶嘲諷的句子:「樂觀主義,以重建為目的,為了將來有一天可以再度成為悲觀主義者,這個你們懂嗎?」 為了重建自己、為了替這一天做準備,一八八一年夏季,諸病纏身的尼采來到了希爾斯瑪麗亞的山間小屋裡療養,並開始寫作《快樂的知識》。求知的歡快與身心的病痛對抗,讓這部作品成為了尼采中期思想的高峰。 書中神采飛揚且慧黠反諷的歡快姿態,來自兩項因素的共同運作——病痛與阿爾卑斯山區夏季宜人的天氣:「過於激昂的喜悅流露,因為連續有一個月的時間,我的頭上頂著一片無雲的天空。」連續整個月的無雲,在陰晴變換頻繁的阿爾卑斯山區相對少見,尼采就在攝氏十幾度日神慷慨而涼爽的光照裡漫步於石階小路與湍流間,熬著病痛在與山岩、草木、湍流、星空的對望下思考著機械運作般涼爽而冰冷的自然。正是此時此地,就像晴空下竟連續遭遇兩道雷擊,他驚喜地發現了一對思想的靈感,它們隱諱地貫串《快樂的知識》全書,也成為後人認識尼采哲學的標記:「永恆再臨」[2]與「上帝已死」。 八月六日,尼采沿著小屋附近的席爾瓦普拉納湖(Silvaplanersee)散步走過森林,遇見湖畔一塊裸露的大岩時突然靈感發作,「喜極而泣,淚如泉湧」,他從大自然的質量守恆上領悟到:若宇宙的力是有限且總量不變的,則有限之力與物質作用之所有可能的組態(亦即宇宙中一切的事件)也是有限的,且若宇宙的時間是無限的,那麼諸有限事件在無限的時間中發生,不可能只出現一次,而必定是重複無限多次,因此結論就是——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必定以相同的樣貌在永恆的時空中重複無限多次,萬物都處於「永恆再臨」之中。此一藉助日神理性所達到的結論有如酒神深淵般深深震懾著尼采,它意味著一種比空無一物更令人絕望的處境: 你從以前到現在過的這種生活,你還必須再過一次、再過無數次;而且不會有什麼新的出現,每一次的痛苦、每一次的快樂、每一次的想法與嘆息、生命中所有說不盡的大小事物,這些你全都得再經歷一次,而且順序不會有所改變……存在的永恆沙漏會一遍又一遍地翻轉。你也是一樣,你是沙漏中的一粒塵埃!(本書第四卷,三四一) 如此「科學地」推理出的結論,刪除了宇宙一切崇高的目的與意義,正是知識和科學作為「痛苦製造者」的可畏之處,而作為懷抱著知識、永遠不斷被倒轉翻落的一粒塵埃,它也只能瘋子般地向世界叫喊著: 上帝到哪裡去了?我要告訴你們!我們把祂殺了,我和你們一起把祂殺了!我們全都是殺人犯!(本書第三卷,一二五) 然而就在這樣的悲觀絕望裡,尼采樂觀欣喜地發現,我們至少可以拒絕將宇宙理解為永恆的沙漏,假裝把它看成「永遠重複著自己曲調的音樂盒」(本書第三卷,一○九)。宇宙就是一個既非沒心沒肺沒有道理、也非有血有淚充滿理性的音樂盒。在這個機械音樂盒永遠無神又無路可出的迴圈中,尼采也看見了人類永遠的自由——能繼續狡獪地當個裝睡叫不醒的夢遊者,當個機械音樂盒中旋轉跳舞的人偶,即興地手舞足蹈著,或像個在日光下自己和自己快樂玩耍的小孩,自我創作自己的生命樂曲,直到癲狂為止,然後再重頭來過這一切。 在寫完《快樂的知識》後,尼采幾乎每年夏天都重新回到希爾斯瑪麗亞小屋的房間療養,直到一八八九年他精神崩潰為止。一九○○年夏季,尼采在住所的房間裡被房東從鑰匙孔窺看到他全身赤裸地手舞足蹈,隨後即亡故。 作為一百多年後的讀者,我們該如何閱讀《快樂的知識》?如何理解尼采的這一切? 早年尼采期待透過華格納來召喚之對酒神狂暴的集體沉醉始終未曾在拜羅伊特實現,而是在尼采過世後的第三十三年,由另一位華格納的瘋狂劇迷希特勒(Adolf Hitler)以變奏的形式實現。人類集體經歷了如此令人駭異的深淵,二戰之後,世間或許已不會再出現第二個尼采。尼采哲學則也接受了一系列的除魅:學術正典化、小資文青化,甚至消費商品化(無論是作為學術商品或物質商品,例如印著尼采名言的潮T)。希爾斯瑪麗亞那棟小屋現在成為「尼采之屋博物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瑞士朝聖,順便到附近去看那塊「尼采之石」,旅遊網站和部落格都有介紹,還有不少健行客會站在上面自拍。 我們就是這樣比十九世紀的德意志帝國更徹底除魅的時代,甚至連「除魅」這個概念本身都被頻繁使用到自我除魅了。如今的我們更有條件可以徹底除魅地去看待尼采,然後發現有些時候尼采也並不如他自己所想像的那麼慧黠靈動,他的創作也常常失敗,例如他那關於「永恆再臨」沾沾自喜地自詡為科學但實則彆腳的推論,又或《快樂的知識》並非每一個段落都擲地有聲,有些地方讀來只讓人覺得他自以為狡獪、實則演出尷尬——就像有一回他靈感乍現,在華格納面前彈奏鋼琴,即興表演來自酒神之力的生命樂曲,結果讓這位音樂大師禮貌性地強忍住笑、先行離場。 或許尼采的一段話很適合作為《快樂的知識》的閱讀指南: 對我們而言,只要把存在當作美學現象,那就會是可以忍受的;藝術能賦予我們眼睛和雙手,可以問心無愧地把自己變成美學現象。我們有時候也必須休息一下、不做自己,方法就是站在一個藝術家的距離,從更高的角度向下觀照自己,然後取笑我們自己,或是為我們自己哭泣;我們必須在自己對知識的熱情當中發現隱藏的英雄和傻瓜;我們有時候也必須為我們的愚蠢感到開心,這樣才能繼續為我們的智慧感到開心!(本書第二卷,一〇七) 而我們也可以站在一個遠距離,把尼采當成美學現象,進而發現他在自己身上所發現的隱藏的英雄和傻瓜,然後回想尼采在本書序幕裡給出的建議: 我說的話和作風很吸引你, 所以你追隨我,跟著我走? 你要忠於自己,跟自己走: 如此才是追隨我——慢慢來!慢慢來!(序幕,七) 如果你覺得前面那些用楷體來標示的書中引文、那些尼采在一八八一年輕快宜人的夏日裡所說的話和作風很吸引你,那麼作為導讀者我必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至此所瞥見的那年夏天那個情不自禁地自我揭露的、狡獪又傲嬌、時而英雄時而丑角的尼采,都是被萬壹遵老師的譯筆給生動地再現了。讀他的譯文,我們也領受到一種知識的快樂,讓自己得以用更輕快的腳步,跟著尼采去散步,也在自己的生命裡散步——以忠於我們身上那同樣也時而英雄時而丑角的姿態。 二○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寫於距離希爾斯瑪麗亞足夠遠的維也納 本文作者為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院博士畢業 [1] 呂迪格.薩弗蘭斯基,《尼采:其人及其思想》(Nietzsche: Biographie seines Denkens)。商周出版:2014。 [2] 此思想雖最早出現於《快樂的知識》,但要到下一部作品《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於一八八三到一八八五年間分篇陸續出版)才被定名為「永恆再臨」(die Ewige Wiederkunft)。

作者資料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他說自己是「瘋子」、「炸彈」、「太陽」; 他主張「上帝已死」、「超人哲學」、「權力意志」。 他曾說:「有些人是死後才得以誕生。」 他的生命結束於十九世紀最後一年, 而從二十世紀迄今,我們依然活在尼采的思想中。 尼采生於普魯士王國的薩克森省,牧師之子,遺傳家族的體弱多病,五歲喪父。就讀波恩、萊比錫大學期間,深受華格納與叔本華的影響。 一八六九年獲得瑞士巴塞爾大學古典文獻學教授職務。 一八七○年以無國籍身分志願參與普法戰爭作為普軍的醫療兵。 一八七二年發表處女作《悲劇的誕生》,完整呈現年少時期哲學思維。 一八七九年辭退教職,開始十年的飄泊起伏人生,持續創作。 一八八三至八七年進入創作巔峰,完成《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善惡的彼岸》、《論道德的系譜》等書。 一八八九年被診斷為精神分裂,心神折磨終至崩潰,隔年病逝。 尼采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思想家,對宗教、道德、社會、哲學、科學等領域提出廣泛批判。寫作風格獨特,將哲學轉變成一門新的藝術,經常採用格言的形式。其思想主張不僅影響後來的存在主義,也擴及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等等。探討主題包含神學、基督宗教、美學、藝術、政治、善惡、道德、人的意志。 經典著作包括:《悲劇的誕生》1872、《不合時宜的考察》1876、《人性的,太人性的》1878、《朝霞》1881、《快樂的知識》1882、《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5、《善惡的彼岸》1886、《道德的譜系》1887、《華格納事件》1888、《偶像的黃昏》1888、《瞧!這個人》1888。

基本資料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譯者:萬壹遵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哲學人 出版日期:2023-06-13 ISBN:9786263186897 城邦書號:BP6043 規格:膠裝 / 單色 / 43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