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隨書限量附贈6款:「掌中的創作攻略」手跡書籤!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一筆入魂:怡慧老師的創作人生課!隨書限量附贈6款:「掌中的創作攻略」手跡書籤!

  • 作者:宋怡慧
  • 出版社:平安文化
  • 出版日期:2023-08-28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79折 277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277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3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世界再黑暗, 都能靠寫作逆轉! 創作者的案頭聖經,閱讀者的夢幻筆記, 台灣TOP 1教師暢銷作家最強文字思考術! 只要能讀,你就能寫。 能寫的人,就可以被看見; 一字一句,創造自己的機遇! .創作的世界不存在神人,只有「刻意練習」的普通人? .提筆時的「靈光一閃」並不是偶然,而是平時累積的必然? .寫作不只能讓你成為時間管理大師,還能像企業家一樣思考? .說個好故事,能讓你成績更好,工作更成功,甚至改變全世界? .只要好好「體驗生活」,就能擁有取之不盡的素材寶庫? .創作者只要掌控「思考優勢」,AI的競爭根本不足為懼? 宋怡慧,台灣文壇最獨特的名字,她是高中教師、暢銷作家,更是名聲響徹亞洲的「閱讀傳道士」,許多人好奇,面對繁重的教學工作、絡繹不絕的演講邀約,她是如何堅持寫作,創作出一本又一本主題各異,卻又同樣精采的暢銷書? 事實上,在成為寫作者之前,她只是一個單純的愛書人,並無顯赫的得獎資歷,生活也並不高潮迭起,但她憑藉著大量閱讀,豐富了人生經驗;透過敏銳的感受力,掌握生活中每個細小的靈感,她將緊迫的時間壓力,化為持續寫作的動力,最終她領悟了獨一無二的創作思考,也創造出書寫的N種可能。 這本書揭開「作家宋怡慧」的養成秘訣:如何跳脫常規的思考體系,駕馭不同題材的書寫;如何每天累積一點美好的文字,在跌跤時仍舊自信優雅地持續寫下去;如何靈活運用有限的時間,有效地支配自己的人生。每次從零開始的書寫,都代表著另一個書寫巔峰的攀越,當你能夠在創作的世界中躍遷,就能「一筆入魂」,成為人生中最好的造局者。 頂尖創作者一致推薦! 【作家】林佳樺 【《人生路引》作者/醫師】楊斯棓 【《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暢銷少兒文學作家】鄭宗弦 ──專文推薦! 【《火來了,快跑》作者】大師兄 【資深日文譯者】王蘊潔 【作家】江婉琦 【都市偵探、建築學者】李清志 【暢銷作家/歷史教師】吳宜蓉 【詩人】吳晟 【NU PASTA總經理/職場作家】吳家德 【作家】林楷倫 【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胡川安 【作家】馬翊航 【作家】張西 【詩人、藝術家】許悔之 【華語首席故事教練】許榮哲 【小說家】楊富閔 【作家】溫如生 【精神科醫師/《古人解憂療鬱帖》作者】廖泊喬 【作家】劉梓潔 【「Life不下課」主持人】歐陽立中 【奇幻小說、旅遊散文作家】陳郁如 【作家】蔡淇華 ●中文推薦人依姓名筆畫序排列 【來自各界的最高讚譽】 創作像在暗夜拓荒,對於多人寫過的題材,寫作者得在荒地另尋可栽種的土壤;好不容易植入了下筆的種子,長期除草澆灌,幼苗也不知能否如願長大。這條路漫長有之、寂寞甘苦有之,幸而怡慧此書,讓你我在暗夜墾荒中探進一點光。 ──作家/林佳樺 有些人可能自小家庭環境使然,父母兄姐如此,是以,耳濡目染。有些人可能受教於良師,在受鼓勵的環境下長大,一路如沐春風。有些人可能寫作得了獎,或是發臉書之後,被狂讚瘋傳,受到「寫得好」的肯定,甚至是被認證為新聞媒體願意引用的一個「咖」,正回饋機制持續啟動,無怪乎愈寫愈有勁。如果先天沒有家庭環境,尚未遇見心中理想人師,也尚未得獎,那還有什麼機會養成「讀而後寫」的習慣?答案就在本書。 ──《人生路引》作者‧醫師/楊斯棓 每個人都有過幽暗、不堪的時期,但往往事後回顧時,卻成了最動人的故事,一旦轉化為文字,也能夠幫助到許許多多的人。在黑暗裡待得愈久的人,愈能夠深刻描繪出光的樣貌與珍貴。我相當認同,只要願意動筆,每個人一定都有故事可寫;寫出唯有你才能訴說的人生故事,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 ──《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愛瑞克 這本心與筆的對話,有助於創作者反省內在與外在,更緊密檢視彼此的關連,盤點再出發的戰備。也讓有志於創作者預想與評估,寫作的樂趣、困境、如何儲備、設計操演……「頭頂那道光,使人瞬間來到聖殿!」只要你書寫,你想寫,讀著這本書,都會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 ──暢銷少兒文學作家/鄭宗弦

目錄

Part 1 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素材 找到為何而寫的寫作意義 做書寫圈的有品黑馬 寫作的第一步─建立寫作身分的認同 拽緊你的寫作意識線 讓「藏」在寫作資料庫的繆思「跑」出來 靈感收集術─八種不失手的書寫青鳥 Part 2 像頂尖作家一樣思考 深度讀寫的橋樑─你有一本閱讀筆記嗎? 每個日常,都是向經典致敬的創作手勢 回歸真實─從慢讀到減法書寫 打開寫作的任督二脈─虛實轉化的技巧、說故事的能力 向一流企業家學思考─寫作的時間精算師 誘發讀者閱讀專注力─成功寫作者獨有的六項特徵 Part 3 用寫作,突破生命的瓶頸 用逆思維突破寫作重圍 文字心理師─寫作者的自療之方 AI與寫作─書寫有一天會被取代嗎? 找到屬於自己的寫作王牌 未來創作者的五種新身分 歸零與重塑─不同世代作家的書寫風景

序跋

作者序 奇思漫想剛好與讀寫相遇 宋怡慧 如果說,閱讀是生命的氧氣,那麼寫作就是心靈的呼吸。這本書終於來了,心情有點像是近鄉情怯,又有點像是老友初見,複雜裡藏有雀躍。驀然回首,你總明白:書寫陪伴你走過多久的人生困頓、歲月顛簸。你總明白:生命的樂章因他人鏗然的足踏,因你有情的簽署,形成靈魂與靈魂相奏的人生賦格曲。 寫作對我來說,是失去情分的破鏡重圓,透過文字的過濾、沉澱,複雜的情緒澄淨起來,我的驕傲在蘸墨的句讀之間突然緩和下來,句句探問:人生何必孤絕倔強?何必自戕與戕人?我求的不就是遇見邂逅之人的一抹淺笑?生命何嘗不是苦盡、甘來,淚灑、顏燦的歷程,生命的對立若能在文字裡冰釋前嫌,書寫仿若是償情的旅程,每折心情以文字為記,我們都寫下此生為愛履約、為情行吟的絕美孤本。 奇思漫想的人生,在完成十二本書之後,終於來到要爬梳自己創作的人生課了。從黛綠年華就天天陪伴、從未對我放手的「寫作摯友」,無論晴雨,日昇月落,生命的風華收藏於斯。拾級而上書寫的歲月之階,文字的善意讓我活成一道光,在陷入黑暗的時刻,仍得以仰光前進。《一筆入魂》是虔誠的筆耕者將日日荷鋤文墨之田的流光,以恭謹之心整理而出,它是對閱讀的致意,亦是對寫作的致敬。 驀然回首,從二○一四年出版第一本書至今,我從他人身上得到磅礴豐沛的恩澤,最終都化為文字的累積,變成天天書寫的靈感與力量。一本又一本的書籍出版之後,我與讀寫相遇的時刻,盡藏於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寫作歷程,形成一處又一處的美麗風景。 《一筆入魂》以寫作創局者為主軸,分為三輯進行創作與人生的完美連結:輯一是以「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素材」為主題,若愛是一門藝術,愛的故事將成為書寫最好的素材,無論喜悅與悲傷都是書寫獨特的體現。因而找到寫作者的身分認同,才能尋得此生寫作的意義,從寫作的意識線到靈感收集術,表現上我談的是寫作的技術,但更深層的是談對廣袤知識的臣服、對推廣閱讀的執著、對四時遞嬗的感激,這些都是寫作者必須擁有的創意之泉,掌握它們將有源源不絕的書寫材料。輯二是以「像頂尖作家一樣思考」為主題,大量閱讀就是向書寫強者學習的捷徑,我會向經典索要寫作者各式文體的書寫框架,向書寫大師竊取創作的巧思,不斷地向深度讀寫的世界靠近。當我們回歸真實的寫作日常,每日閱讀輸入的累積,才有機會打開寫作的任督二脈,建立一流企業家思考的寫作管理術,成為聚焦六大書寫渠道於成功寫作者。企圖濃縮自己在寫作上的心靈的史跡,也提出讀寫緊密相續的寫作攻略,讓大家能快速找到寫作的突破點。輯三是透過文字思考術,拈出「用寫作,突破生命的瓶頸」的主調,讓讀者在面對詭譎多變的AI時代,如何使用逆思維突破寫作重圍?同時,寫作如何協助我們找到安頓生命、定錨人生自療之方?最後,勾勒出未來創作者的五種新身分可能會是什麼?每篇看似在談創作攻略,更重要的是想帶給讀者每次書寫的歸零與重塑,讓寫作變成我們的日常。 每篇看似獨自擁有其創作攻略的存在意義,整體的概念卻是前半生書寫的完整紀錄。寫作的旅程沒有終結的一日,未來,依然會持續地在創作的旅程堅定行旅,書寫讓你我不會因老去而失去,同時,回望青春奔赴過的豐美之境,都在文字裡再次回溫,找到重新出發的契機。 最後,我要感謝主編平靜,在這段交稿的日子裡,歷經生命最巨大也最沉痛的黑暗淬鍊,是他讓我深切地知曉:文字賦予創作者最重要的生命意義,是改變自己、影響他人。文字不僅慰安了我,也鼓勵了無數徬徨的他人,這是創作者獨有的天命。我們再痛苦都不能放棄與文字靈犀對望的機會;再絕望都要相信能憑藉文字的光走出黑暗。生命包裹酸甜苦辣的瞬間看似走遠了,文字卻讓我記住:為何走過?如何走過?走過了什麼?歲月是無法歸返的,文字依舊溫柔地為我承載許多溫暖的難忘的片刻,讓我有機會慢慢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這本書私心地獻給我愛的、愛我的,以及打開這本書的知音。謝謝文字讓我們成為心靈富足的人,甚至有機會慷慨給予。謝謝皇冠文化集團,為我的寫作書投注無數心力,讓它更臻完美。期待你讀完這本書之後,也成為駕馭「一筆入魂」攻略的寫作者,就讓我們「一起好」地寫,這是我完稿後最深摯的祝福!

內文試閱

AI與寫作 —書寫有一天會被取代嗎? 當ChatGPT掀起AI熱潮,很多人擔心文字或藝術創作者會在AI革命後被淘汰,而這波AI浪潮帶給創作者的,是前進的方向,抑或是殘酷的真相? 有些人取笑ChatGPT產出來的東西根本不能使用,也有人悲觀地認為,擁有思辨力與創意的創作者,將來仍會輕易被機器人取代。但AI與創作之間的關係眾說紛紜,不應盲目地追隨意見領袖的看法,因為真相不一定跟多數人站在同一邊!也不該極端地護守過往的慣性思維,反而要常常問問自己:「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創作出不被AI取代的作品?」 在我自己嘗試使用ChatGPT之後,很驚豔它具備幾個讀寫的優勢:它的寫作速度極快,效率令人咋舌,這讓許多需要慢慢醞釀靈感的創作者望塵莫及。同時,它嚴謹的寫作邏輯,讓文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段落架構清晰分明,且善用邏輯詞,句子保持簡潔的流暢性,讀者能夠一目了然地理解其訴求的理念。加上它善於進行歸納分類,設定的寫作風格、敘說語氣和修辭技巧,都可以根據指令隨時調整變動。甚至,你若能下達精準的概念與關鍵詞,它會做出正、反論點的比較,具體、抽象事例的對比,同質觀念的層層類比。它扮演的角色比較像「友善的代筆者」,當你給出文本類型(如:散文、新詩、小說、傳記、報導、讀書報告、主題專案、計畫等等),ChatGPT都可以快速地幫助你完成「基本款」的成品。我進一步發現:它也擅長扮演「腦力激盪者」,可以立即援引相關資訊、資料,讓你能快速掌握某些統計數據,做出概括性的判讀、理解。看到這裡,你可能會心灰了,我還要繼續創作下去嗎?新聞書寫、專業文件、故事創作是不是都交給AI機器人去處理就好?未來,寫作者是不是會變成一個可能消失的工作? 傾盡全力的作品,無可取代 其實,真相並非如此。首先,它所引述的例證,其正確性還須再進一步地查察。雖然它的結構不會隨意錯置,但寫出來的文章卻是千篇一律,初看會有驚嘆之感,但再細看就能清楚比對出篇篇相仿的「模樣」,久而久之,你會覺得AI寫出的文章的確了無新意。同時,如果你下的指令不夠精準,它給予你的資料可能都會「歪樓」,比較複雜或者需要專業知識去深究的內容,它也無法給出能觸發激盪的寫作火花。一如李國修老師曾說:「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功德圓滿了。」對於一位專業演員來說,「開門、上台、演戲」這是國修老師做了一輩子的事。國修老師對於戲劇要求的專業細節讓我們看出令人驚嘆的「戲節」,更是讓閱聽者願意不斷關注,甚至永遠無法自拔追隨之的原因。我曾被國修老師的一句台詞感動到熱淚盈眶:「很抱歉,我們無法再演一次了……」沒錯,這就是創作者的「孤本」心情,它必然是世間的獨一無二,此生專屬的唯一,它無法被取代、無法複製,甚至無法「重來」,傾盡全力的作品從來就無法出現任何替代品。 身為創作者,我們有專屬的文字風格,深藏於文字冰山以下的創作情感與溫度,會隨著與讀者互動的程度,做出內容與風格的調整。每本書寫作的背後,都蘊藏帶給讀者的寫作動機,哈佛大學教授陶德.羅斯在《集體錯覺》中提到一個重要的概念:儘管我們無法避免受到「集體錯覺」的控制與影響,但我們是否能奪回自主思考控制權?身為創作者,我們思考作品的理智線是不是常在「從眾心態」裡逐漸隱沒,若能對自己寫作的觀點不斷提出質疑,有沒有機會為自己的作品做出更正確的定錨,而非在人云亦云的世界,變成他人作品的副本!一如《科學怪人》作者瑪麗.雪萊在自序提到:「願我的醜孩子生生不息,我對它有感情,因為它是快樂時光的結晶──那時死亡、憂傷於我僅是言語,我的心仍未曉與之共鳴。」如果,創作者想要挑戰過往未曾出現的題材,那麼,瑪麗.雪萊絕對會是最好的典範。身為年輕女性作家,她以虛構的事件、不拘一格的創作手法,寫出一部影響後世的哥德式科幻小說。她運用奔放的想像力,試圖從科學視角出發,進入生與死的論辯、天使與惡魔的對峙,從男性思維跨度到女性觀點,從孕育到毀滅、幸與不幸的探討。書中主角──科學家維多.法蘭根斯坦親手創造的新生命「怪物」,是發明人及被發明者在完美與缺憾之間,從期待到失望,歷經喜悅與悲傷的產物。這看似是個背叛與復仇的單純故事,但作家殫精竭慮地利用科學家與怪物的全新組合,更深層地探問讀者:人類的生與死原是上帝的領域,科學的手是否能伸入主宰生命的創生領域?從彼時被邊緣化的女性作家筆下,我們看到從女性視角出發、細緻入微的觀察,怪物的故事後來成為無數科幻小說、電影的原型,這部作品也讓年輕的瑪麗.雪萊被無數讀者稱為「科幻文學之母」。看來人類的創意與日常生活碰撞而出的作品天花板,是ChatGPT這類機器人無法輕易超越的。 影響世界的不是科技,而是生命的價值 另一位蘇格蘭作家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經典作品《金銀島》,企圖顛覆我們對海盜形象的既定印象,把少年冒險的嶄新視點帶入小說題材中,從尋找寶藏連結冒險之心,不斷出現善與惡、正與邪兩種心態,讓讀者思索:夢想是自我實現,還是物質滿足而已?當大海盜西渥弗與失去父親的少年吉姆從相識到衝突,從衝突到磨合,單純的「尋夢」,也變成自己的內在價值的追尋。小說家栩栩刻劃了大海盜西渥弗,這個促使主角乘風破浪去尋找夢想金銀島的契機人物,並以「金銀島」象徵每位小孩曾經幻想過的心靈桃花源,用它來體現邪惡勢力與真善美的對抗時,我們內心的掙扎。「寶藏」是我們放棄安逸,投向冒險的動力,當我們願意認真作夢、勇敢尋夢就是開放思維促使行動的璀璨實踐,每個人都可能是自己未來的英雄。當史蒂文森寫出《金銀島》之後,他絕對不會自限於目前的寫作成就。緊接著,他在一八六六年出版《化身博士》,透過懸疑推理的全新情節,以科學家傑奇博士為主要敘寫人物,看似風光無比的人生勝利組,卻在喝下邪惡藥水之後,變身為人格扭曲的海德先生,一位是位居神龕的仕紳傑奇博士;一位是作惡多端的海德先生,兩者竟同存於一個人的生命裡,科學家的身分,創造出一個人「意識」與「潛意識」之間既善又惡的雙重人格。小說家巧妙的設計彷若解密的情節,讀者要運用現有的線索抽絲剝繭地找到真相,可疑的、真實的穿插其中。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小說家為何不斷讓傑奇博士自言自語地吐露心聲,但從頭到尾都沒有安排「海德先生」自剖的橋段,他想以如此奇詭的寫作形式來呈現小說哪一個重要的核心思維?無論是「雙重人格」抑或是「善惡衝突」,每個角色的個性與話語權之間,作者明確地利用文字進行表態,傳達自己對於哲學、人權,甚至難以釐清的複雜善惡觀,所有的虛構,最後都會反映出小說家對真實世界的邏輯脈絡裡。 在浪漫主義的洗禮下,瑪麗.雪萊透過《科學怪人》的怪物,對強權世界提出質疑;《化身博士》則是更進一步把不合時宜的怪物設定在自己身上,史蒂文森這樣形容著傑奇:「我自己從這新生命吸進第一口氣時,就知道這個自我更為邪惡,比原本的我邪惡十倍,將原本的我出賣給我原始的罪惡。」從這兩部小說來看,真正影響世界的永遠都不是科學或科技,而是善惡價值帶來的生命決定。所有的「自以為是」,常常在創作過後,會更真實地逼創作者找到人生答案──「原來真相不是○○,是○○」。創作者對價值的自我釐清,能讓世界的真相不流於主流或非主流的兩端,而是給予讀者自己真正思考過後的書寫話語權。 AI給不出的答案,就在你的人生中 若再以讀者有感的「親情」議題,年輕新世代小說家楊富閔在《花甲男孩》熟稔地運用自己的大內原鄉為創作元素,在白話台語的敘寫風格中,融入年輕世代的新潮語彙,呈現楊富閔「新鄉土小說」的獨創風格。徐緩地道盡大內人重視家族綿密的人際關係,即將被遺忘的前代俗土故事,以及親人間的生老病死。楊富閔寫的不火不慍,不只精準勾勒農家社會隔代教養的真實風貌,將自己與祖母阿嬤楊林蘭的祖孫情深寫得絲絲入扣。影響他最深的不是父母,而是把愛藏在心底,只會不斷付出愛與情的樸實祖父母。阿公、阿嬤既是慈愛的陽光,也是守護自己的生命大傘。因而,楊富閔稱自己擁有的是地表最強的大內一姊,那位年輕守寡卻強悍多情的阿嬤,成為小說中母愛的象徵。小說整體呈現解嚴後台灣囝仔成長的歷程,新一代作家的母土拓墾成長情事──農業鄉鎮日漸隱沒光芒、蒼涼的命運,卻是楊富閔筆下令他為傲為榮的故鄉。跨世代家人之間,即便相愛,思維斷層仍帶來衝突荒謬又極度有情有愛的情節,它留住彼此的,是相互拉扯卻又和解共感的動人畫面。這類的親情題材與寫作技巧,催生出ChatGPT永遠都無法組合出來的獨創語言。 面對親人死亡的議題,劉梓潔以四千字的散文〈父後七日〉拿下當年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甚至以作者身分完成同名電影編導的工作。這篇風格獨特的散文,劉梓潔用將近一年的時光去整理父喪後內在感受,也鮮明地呈現北漂青年因現實離家卻無從言說的鄉愁。一部優秀的作品猶如釀酒的過程,它需要極好的原料、純熟的技術、時間的等待,是既複雜又迷人的過程。一如陳芳明說的:它開闢了散文的全新版圖!劉梓潔開頭是這樣寫的:「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葬儀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對你深深地鞠了一個躬。這是第一日。」面對摯愛家人的離開,劉梓潔獨有的敘述風格,掌握極具魅力的語言節奏,以平日較少被提及的喪葬為書寫主軸,穿插幽默詼諧的情節,呈現台灣喪葬「有禮無理」的台式文化。它不像皮克斯動畫片《可可夜總會》以墨西哥「亡靈節」為出發,從節慶歡樂的立基來談面對家人「死亡」的意義:我們愛的人從來沒有真正離開過我們,他們只是到另一個世界等我們。劉梓潔〈父後七日〉刻劃中南部喪家面對守喪肅穆的氣氛、繁複的儀典,情節時而衝突時而逗趣,讓人讀來又哭又笑,女兒在每日每日的誦經、祭拜的忙亂時間之餘,尋回過往父女相處的點滴回憶。對已逝父親的攫心思念和不捨,並非發生在面對家人離去的當下,而是在空間與時間移轉下慢慢發酵,形成一種不能說的悲傷氛圍,以及嘴邊的瀟灑一笑,其實是對無常而不得不放下的孑然自嘆。死亡在劉梓潔筆下,已非是令人恐懼悲傷、寂然荒蕪的情調,而是在黑色喜劇氛圍裡,企圖為父喪之後,生者如何和死者從誤解到和解的歷程,以及面對未來生活,我們如何漸進入一派寧靜從容、祥和自在的新起點。關於生與死的思考,AI機器人無論多麼先進,永遠都無法給予我們滿意的應答吧! 感動人心的,是完整而非完美 若從ChatGPT注重邏輯與資料判讀的特性,我們可能永遠都讀不到像經典小說《小王子》這類的作品吧!我們從小王子與玫瑰的關係來看:小王子和玫瑰都誕生在B612星球,當他們睜開眼睛的剎那,心底都住進彼此了。即便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之後,猛然望見地球竟有整個盛開的玫瑰園,當下恍然知道:自己悉心照護的那朵嬌慣玫瑰,不再是真實世界萬中選一的玫瑰了。那麼,他選擇其他的玫瑰了嗎?ChatGPT應該會認真評估後,要我們不要那麼辛苦地單戀這朵看來平凡無奇又滿身鋒芒的B612星球玫瑰,因為它已經失去競爭優勢了。但小說家聖修伯里並不在這個「大數據」的邏輯裡,他對真愛的解讀進行細膩的闡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原因在於:就是要看過滿園的玫瑰之後,才能確定B612星球的玫瑰的確特出。因為它是集小王子三千寵愛於一身的玫瑰,縱使出現再多的玫瑰,也無法取代它在小王子心目中的位置。畢竟沒有一朵玫瑰能讓小王子天天陪伴說話、澆水施肥、為其擋風遮雨呀!終有一天,玫瑰必能傲然綻放自己的美麗,這更是小王子衷心的期待。一如狐狸對小王子說的:「你在玫瑰身上所花費的時間,讓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對AI寫作機器而言,設定的資料庫必然是以追求完美為目標,但對人類而言,追求心靈相契才算完整的愛。外在條件的拚比並非能否成為朋友的標準,即便是爭吵、挫敗的經驗,仍是彼此理解與接納對方的過程。這或許不是程式語言能真實設定的數據,所有人與人之間完美的關係,都必然要經歷「馴養」,那是對喜歡的人打從心底願意臣服的真心,因為他/她期待的是對方能成為世界最獨特一道風景的真誠支持,這也是《小王子》為何會變成經典又令人百讀不厭的原因呀! 赫曼.赫塞是中學時期一位影響我頗深的作家。《流浪者之歌》的主角悉達多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試圖找到智慧和生命的真理,也讓我成為一個願意繞遠路找答案的人。當你不再畏懼離開安適的起點,就會開啟我們邁向一段艱辛又美好悟道旅程的機會。悉達多父親對其生命選擇的寬容,家人的放手令我感動,這是看似輕鬆卻又全然接受的愛呀!一如母親願意接納我不斷走在自我探索的路上,即便看見女兒傷痕累累了,卻總是選擇默默陪伴,以視而不見的包容,讓自己能親身體驗「我的人生」。一如悉達多遇見完美的佛陀,卻選擇與其道別,這需要多大無畏的智慧:「假如我成為您的信徒,我擔心這只會停留在表面,我擔心我會欺騙自己,認為自己已然心靈平安並得到了救贖,而事實上自我卻繼續存在和生長。因為我會將教義、我的後來者以及對您的熱愛澆灌成自我。」悉達多始終如一地選擇一條探索與實踐的道路。抉擇常常不是選擇最好的路,而是選擇最接近自己需求的旅程。就像AI時代傳遞的知識或許可以快速汲取,但是內化成智慧卻是終生實踐與體會的過程,每個人的生命智慧無法複製與類比,你必須真實地去實踐愛、去體會愛,善待自己與他人,這需要不斷在人我互動中,體認愛的真諦。同時,愛不全然是快樂的經歷,它也雜揉著痛苦的滋味,以及橫越煩惱的自我對話。一如書中提到:悉達多從這條河學會永不休止,這條河特別教會他傾聽,以沉靜的心傾聽,以等待、開放的心靈去聽,不帶狂熱,沒有期望,不加批判,不生想法。這也是身為創作者在寫作時必須要時常守護的純心──我們為何要寫,以及如何寫,到底要寫些什麼? 思維的價值,在於承擔異見的勇氣 AI時代創作者存在的價值,在於「專業思維」的累積,藉由生活的親身體驗,讓創意不斷地在作品與讀者迸發出共鳴,跟隨他/她的年紀漸長,隨著時代潮流,持續寫出新穎的題材,並非只是某些素材、事件、概念的拼湊,抑或是書寫風格的複製而已。或許當我們越來越依賴AI與懶人包,雖然知識的理解變得既輕鬆且簡單易懂,但這是否也意味著:我們逐漸失去全盤理解知識全貌的可能,甚至,更容易落入一個「集體錯覺」的陷阱,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從過去改變人類命運的智者身上,我們可以歸納出他們的人格特質多為在深思熟慮之後,大膽提出迥異於他人的看法,引導人類走上全新的躍進道路,蘇格拉底是,哥白尼、伽利略也是。即便當時他們引起反對者激烈的爭議,歷史卻證明他們的選擇和帶給後世的價值,彌足珍貴。這或許是人類絕不會被機器人取代的重要原因,我們捍衛的是世間的真理,是勇於承擔異見的勇氣,是寧願失敗也不願屈服的人生價值。AI來了,我們處於創作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創作者憑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和智慧,有機會為下一代留下我們這代人「心嚮往之」的書寫態度和社會觀察,讓讀者為之廢寢忘食又愛不釋手。

延伸內容

推薦序 暗夜拓荒 作家 林佳樺 武林高手總有不傳之秘,大廚也是,他們可以讓你知道口訣、招式、食譜,但「心法」、「獨門配方」通常蒙上神秘面紗,以至於我們得知上乘功夫或一位難求的馳名料理,往往升起強烈的渴慕。 怡慧身為暢銷、多產作家,卻在新作《一筆入魂》中詳記「寫作起手式」,從寫作素材的找尋、站在不同角度思索事情、到實地演練「虛實轉化技巧」、將故事說得精采及如何精算寫作時間,一招招地拆解,讓寫作0經驗的人跨到1的道路。 0到1看似只有1,然而這個1是深海之溝,如幼兒從爬到走,之後學習單車從三輪進階到兩輪,游泳從手持浮板到學會換氣。1有時很深,但掌握訣竅,那個1便小於1了。然而這個「訣竅」便是武林高手的心法,聽過一、兩遍,仍然無法著心,你得踏實地親自實踐「書寫」。美國詩人史坦利.康尼茲(Stanley Kunitz)曾說:「腦中的詩句總是完美的,當你試著轉變成語言寫下來時,阻力就來了。」創作者腦內有許多天馬行空的靈感與想像力,但如何將這些抽象思考轉成文字呢? 《一筆入魂》便是讓「不會下筆」者進階到「無事不能下筆」的助攻書。此書三大章節、底下各六篇細目,帶讀者一窺寫作閫奧。以前碩班書法課時,教授介紹鋼筆字每款筆尖由於軟硬、特性不同,在紙張上呈現出來的寬橫細豎線條也殊異,各有其適合書寫的文字,如「弧形筆尖」具有45度磨削的特色,適合複雜的中文、日文書法。《一筆入魂》此書十八篇章讓我們在閱讀過程,可停頓下來想想、再前進,甚至轉個彎重翻前一章,思考自己適合用什麼風格的文筆表露想法。即使有經驗的寫作者,也時常需要停下來將文字語言磨一磨。曾榮獲兩次日本本屋大賞的小說家橫山秀夫曾說:「語言是一種武器,是前端磨得鋒利,可以把對手的心戳出千瘡百孔的心理戰工具。」當寫作者的文筆經常打磨,不需做作的藻飾,就以文字勾住讀者的心了。 殘酷的是人的資質各異,對於功夫有人一日能入門,有人修行數年只不過習得皮毛。創作像在暗夜拓荒,對於多人寫過的題材,寫作者得在荒地另尋可栽種的土壤;好不容易植入了下筆的種子,長期除草澆灌,幼苗也不知能否如願長大。這條路漫長有之、寂寞甘苦有之,幸而怡慧此書,讓你我在暗夜墾荒中探進一點光。 推薦序 職人宋怡慧何以一筆入魂? 《人生路引》作者 楊斯棓 醫師 具跨國知名度的宋怡慧老師不只著作等身,能寫還能講。過去的作品,從各個面向勸誘人閱讀;這次新作問世,則特別著墨於書寫。 聊到「閱讀寫作」,一定有人舉手:「只讀不寫不行嗎?」當然行,很多事情我們不必從眾,我們可以有自己的一套。但在「有自己的一套」之前,有一些基本觀念還是得釐清。 試問何謂「讀過」一本書?買了翻過?略讀一次?徹頭徹尾細細品讀過? (補充說明:我並不是說每一本書都需要「徹頭徹尾細細品讀過」才算「讀過」。《如何閱讀一本書》(推薦台灣商務印書館的版本)有教讀者分辨哪些書需要細細品讀,我認為《追憶似水年華》就需要。 ) 名家早就踩著「讀而後寫」的飛輪健身 然而,有一種人,讀畢一本書之後,習慣寫下幾段話,甚至是一篇文章。 譬如朱敬一院士的《牧羊人讀書筆記》就是這樣寫就的一本作品,王汎森院士如此評論:「他往往能批判或進一步延伸讀書的內容,善於說出作者還來不及說出的下一句話。」 傅月庵先生的《閉門讀書:生涯似蠹魚筆記》也是我愛不釋手的同類作品。事實上,二十年來,傅先生撰寫了四本閱讀感想:從《生涯一蠹魚》(2002)、《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2006)、《一心惟爾:生涯散蠹魚筆記》(2015)到《閉門讀書:生涯似蠹魚筆記》(2022),本本雋永耐讀。 名家董存爵「翻看了許多陳年筆記,補讀了許多沒有細讀的舊書,也重讀了許多偏愛的老書」,寫成《讀書便佳》,「記錄讀書的一慮和一得」。 就算不提名家,凡讀而後寫的人,都較清楚自己究竟吸收了什麼,改變了什麼觀念,也較有能力轉述他人重點何在,因此能牢記一段段新知。養成「讀而後寫」的習慣,將愈寫愈快,愈寫愈有成就感,同時也將更了解書中重點何在。 建立好習慣有兩個最好的時機:一個是以前,一個是當下! 為什麼有些人看似自然而然地養成「讀而後寫」的習慣,舉手投足,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 有些人可能自小家庭環境使然,父母兄姐如此,是以,耳濡目染。有些人可能受教於良師,在受鼓勵的環境下長大,一路如沐春風。有些人可能寫作得了獎,或是發臉書之後,被狂讚瘋傳,受到「寫得好」的肯定,甚至是被認證為新聞媒體願意引用的一個「咖」,正回饋機制持續啟動,無怪乎愈寫愈有勁。 如果先天沒有家庭環境,尚未遇見心中理想人師,也尚未得獎,那還有什麼機會養成「讀而後寫」的習慣?答案就在本書。 讀書重點在讀不在書,可讀風景可讀人,也無風雨也無晴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乍聽是一句臭酸的老生常談。 受邀幫怡慧老師撰序時,我人在英國的皮卡迪利圓環(Piccadilly Circus)。當時豔陽高照,偕妻正快步走向餐廳,妻問佇立的銅像是誰,我馬虎敷衍,只圖入席裹腹。 隔日,我讀到香江第一才子陶傑以皮卡迪利圓環(因講粵語的關係,陶傑筆下稱「比卡地利」)撰寫的一篇短文,我引述幾句: 「廣場中央有一個黑銅鑄成的丘比特像,翹足振翼,引弩欲射,銅像下長坐著一干年輕男女,人人來到此地等另一個人,不見不散。」 「多年前的馬車在此迴旋改道,車聲轔轔,今日都化作市虎的煙塵。難怪王爾德筆下的一位旅行家剛自非洲歸來,便驚歎其旅途最驚險的一段,是歸回後橫越比卡地利廣場紛亂的交通。」 「因為有這座世紀的廣場,令人覺得初戀如果不能發生在巴黎或羅馬,最少還可以在倫敦,在細雨裏用一把黑雨傘把沉重的維多利亞時代斜斜地撐起,引弓搭箭的愛神在上,為一百年來銅像下天荒地老的癡情作見證。」 回想前一日,我不禁羞赧。讀書之後可以寫,讀「景」之後,當然也可以寫! 康有為的《瑞典遊記》,把大小事的花費記載得清清楚楚。譬如住飯店,他這麼記述:「入克蘭大客社,亦瑞典京最大者,每人每日每室僅數克郎。」論食物,他說:「飲食烹飪亦過他國,概皆歐土大國所無者,而價甚賤」,「每食,人七十錢,而有廿二品,多魚蝦異物,甜酸皆備。其價賤而品多,味亦新異,蓋歐土所未見也。」 康有為筆下,一百年前的瑞典是這樣:「流觀道路之廣潔,仰視樓閣之崇麗,周遭邂逅仕女之昌豐妙麗。」 他用十四個字,把瑞典的地理講得絕妙:「島外有湖湖外島,山中為市市中山。」 輕重緩急搭番茄鐘,宋怡慧如錐處囊中 認識怡慧老師幾年,讀遍她的著作,數度受邀到她任職的學校演說,也在線上和她對談過《愛的藝術》,臉書上亦經常關注她,意思是:我知道她有多忙碌。在正事如雲,瑣事如麻下,週間早上,總能讀到怡慧老師的臉書又發了讀完新書的閱讀心得。 譬如七月十一日,她分享了閱讀廖泊喬醫師的新作《古人解憂療癒帖》的讀後感。週末則驚奇更多,她可以早上人還在新北演講,傍晚已經趕赴台中,再講一場。 一定有人好奇,她的時間怎麼榨出?我認為有三大重點:棄追新聞熱點、事分輕重緩急、並據此分配時間跟專注力。 我觀察她鮮少追新聞熱點,舉凡大學生狂吃白飯給店家一顆星或是誰家土地種菜種蔥停特斯拉還是馬自達,她棄談這類話題。我說她「棄談」,並非拐彎抹角地說她「避世」,而是談這些事情,跟她「閱讀傳教士」的角色無關,既然無關,棄追就是省下時間、省下專注力,時間就跟金錢一樣,懂得儲蓄,才是王道。 怡慧老師把自己必須書寫的文體,依照不同的類型(譬如臉書文、推薦序或是自己的創作等),評估其重要性(及爽度),給予不同的時間資源,並繪製成一張實用表格。此表格我一看就嚇傻,我的書寫盲點赫然在列:我花太多時間寫臉書了。 相較臉書,繼續埋首自己的下一本書,心理壓力大得多,正因如此,我嚷嚷時間不夠,新書寫作進度停滯時,卻總是又產出幾篇臉書文,有時還意外引起臉友瘋傳跟媒體報導。但回頭看,與其產出這些數量的臉書文,不如寫個四分之一就好,剩下的時間,拿來發想或撰寫作品,才是正道。 古人說:「窺一斑而知全豹!」 我說:「窺此書而知宋怡慧全貌!」 推薦序 將創作智慧融入現實生活的兩用之書 《內在原力》系列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愛瑞克 我本身是一位全職閱讀者,每年閱讀超過一千本書(大約兩百至三百本細讀,其餘皆為略讀),閱讀對我來說有如家常便飯,日日三餐,歲月靜好。然而,拜讀怡慧老師這本新作,不禁令我汗顏,她不僅是國文老師、圖書館主任、閱讀傳道士,更是跨領域大量閱讀者,她閱讀之廣令我讚嘆,對不同創作者的理解深度,也令我折服,由她來寫這麼一本寫作之書,再好不過了! 書中這一段令我深深有感:「每個作家成名之前,都有讀者不知道的心酸故事,當時勇敢卻狼狽的自己,憑藉寫作的素樸之心──願以文字改變世界抑或是利他的書寫抉擇,讓我們能跟隨作家的燦光,慢慢地成為書寫世界的小小恆星。」確實,在許多作家的生平,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共同的影子(陰影),包含我自己。 每個人都有過幽暗、不堪的時期,但往往事後回顧時,卻成了最動人的故事,一旦轉化為文字,也能夠幫助到許許多多的人。在黑暗裡待得愈久的人,愈能夠深刻描繪出光的樣貌與珍貴。我相當認同,只要願意動筆,每個人一定都有故事可寫;寫出唯有你才能訴說的人生故事,就是一件最美好的事。 此書第二部分「像頂尖作家一樣思考」,列舉了世界上許多位知名作家,加以分析。這些作家們各自代表著迥然不同的寫作風格,且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同時代,令我大開眼界。作者解析了這些頂尖作家們的一些經典之作或詩句,抽絲剝繭,告訴我們箇中巧妙,我想,也唯有像怡慧老師這樣本身具有文學家的基底,再加上大量博覽群書的閱歷,才能夠簡單扼要指出這些作品傑出的奧義。這是此書最具價值之處,值得一看再看。 此書第三部分「用寫作,突破生命的瓶頸」,則是把文學和創作帶入了我們的生活,有如把抽象的理想做成了可食用的麵包,而且教導讀者們如何透過寫作活出更好的人生,這也是一絕!作者在這個部分所引用的素材和智慧,不侷限於書籍或詩詞歌賦,更融入了近幾年的熱門電影、戲劇,完全接地氣、符合大眾口味,讀起來相當過癮。 當然,此書也不僅是一本世界經典文學總覽而已,同時也教導讀者們如何寫作,是一本手把手教學的工具書。書中提到幾個和寫作有關的工具,例如「冰箱管理」、「靈感九宮格」、「靶心人公式」,都是非常實用的方法,過去我自己並沒有用過這些方法,但卻也讓我很有興趣,想要馬上一試。 這是一本集世界創作大成的解析之書,也是學習寫作的工具之書,可以兩用。立論不會曲高和寡、遣詞用字很接地氣,誠摯推薦給您! 推薦序 頭頂那道光,使人瞬間來到聖殿 暢銷少兒文學作家 鄭宗弦 那天,我在某出版社與編輯們討論新書的寫作方向,發現許多日本的妖怪書並沒有明顯的議題導向,不是以「讓孩子學什麼」為創作宗旨,而是傾向純娛樂與基本語文的薰陶。相較於台灣閱讀環境「文以載道」的傳統,童書作家總是肩負「寓教於樂」的社會責任,不禁讓我思考起:如果讀者的閱讀沒有目的性,那麼作家的寫作是否可以沒有目的性? 正巧宋怡慧老師邀我為這本書撰寫序文,書中深刻的內容教我暗暗驚呼:因緣機巧,冥冥中有股力量在協助我,也督促我,一步一步走入自己的創作核心,沿路反覆思辯諸多創作的哲學問題。 書中宛如一場集合眾多文學家、哲學家與生活家的研討會,主持人是怡慧老師,謙遜地安排與會者暢所欲言,而她以精準的詞語與獨特的見解串場,用巧妙的譬喻立體化抽象的概念,平息吵嚷紛亂,重塑開放的秩序。 這本書文字素雅清麗,文氣抒情優美,以感性的散文承載理性的思考。有如冰滴咖啡,冷靜地萃取慢擴的精華,而非熱沖而就,一股腦流出燙口的高量雜訊,讓人能在清涼舒壓的心情下,吸吮智慧能量的咖啡因。 想寫作的人常會問自己許多問題: 我要寫什麼?我能寫什麼?我為什麼要寫?我寫給誰看?我寫的東西有什麼用?還有,如果我不寫,那又怎麼樣? 這些其實總和了我一開始的疑問:寫作是否可以沒有目的性?而在怡慧老師這本書中,都有了誠摯的回答。 每個人一生的故事、身邊人的故事、與他人的關係、讀過的書、看過的劇、嗜好、工作、發呆……無一不是寫作的素材,遑論喜怒哀樂、愛恨情仇、羨慕嫉妒恨、慾望企圖心計等等。這裡頭痛苦尤為可貴,人不痛苦枉為人,它是人生深刻體悟,成長學習的養料。 以曹雪芹的《紅樓夢》為例,作者藉由賈寶玉這個角色,在飽受寵愛的甜美經歷之外,格外呈現出苦悶、徬徨、愛戀的血淚、絕望的失心,還有無解的崩潰。這個「無解」何其沉痛明顯,所以在富貴繁華的盛景中演出悲歡離合,作者很自然流露出個人生命困境的描寫。兩百多年來,有感的讀者都能發現,作者在書中向天地吶喊,發出許多求救信號。也因此許多學者想要解謎這些信號,進而從自身的特質各擅所長,衍生出不同解法的派別,蔚成了汪洋「紅學」。 寫出問題,答案可能就浮現了冰山一角,而海面下的,有心的讀者會試著幫你挖掘和解答。但如果不寫,你便永久失去自救與他救的機會。 也許曹雪芹只是想抒發苦悶,適度解壓,沒有去想到書寫後的未來。但我在創作時發現,眾多角色的痛苦,其實源自於作者將自我困境分割成不同面向,交付給相異的角色來演繹。矛盾衝突的解方,常常是簡化後的理想,重點是作者發出求救的訊號,發揮了影響力。這影響力不一定是改變力,也可以是趨動力,激發讀者以行動去發掘問題,探索真相,解答困惑──關於讀者自己的。 因此,你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素材,也是上述所有問題的答案。 感謝有這本書,有如定海神針,在我波濤易激的心海中平波安瀾,教我暫時摒除開發新作的慾念,轉而潛伏而下進入高我的深層,去檢視心海底下那些深邃的海溝、休眠的火山、不見光的怪魚、沉澱千年的有機碎片、來自陸地的垃圾…… 這本心與筆的對話,有助於創作者反省內在與外在,更緊密檢視彼此的關連,盤點再出發的戰備。也讓有志於創作者預想與評估:寫作的樂趣、困境、如何儲備、設計操演……。 「頭頂那道光,使人瞬間來到聖殿!」 只要你書寫,你想寫,讀著這本書,都會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

作者資料

宋怡慧

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聯合線上專欄作家、《親子天下》翻轉教育網站駐站作家、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2019~2023年教育部圖書館事業諮詢委員、文化部第39次線上主題書展策展人、文化部第41、42、45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審。 獎項與殊榮: 教育部第一屆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獎、教育部表揚高中職圖書館暨推動閱讀優秀人員、新加坡教育部2022年「世界書香日暨文學四月天」的主講嘉賓、馬來西亞董總2021~2024年跨閱教師培訓課程總召、第六、七、八、九屆世界華語學校圖書館論壇論文發表人、教育部服務學習獎勵計畫課程教案高中職組特優、106年國文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培訓工作坊成果發表最佳演示獎、新北市三級社群貢獻平臺領導人、新北市閱讀衛星教師特優、《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創意教師、201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得獎人、2019年未來教育臺灣100、新北市國中小學閱讀行動研究特優、新北市語文競賽教師組作文第一名、新北市閱讀服務特色學習教案特優獎、學習楷模王社團指導老師。 ◼臺灣NO.1「原子習慣專家」 推廣閱讀長達10年,3000多個日子從未間斷閱讀跟寫作習慣 ◼教育界最具影響力的「閱讀傳道士」 打造校園圖書館,幫助上萬名學生建立閱讀習慣 ◼ 質量兼具的超人氣暢銷作家 2023 金石堂網路人氣獎 Top 1 曾1年出品3本暢銷書籍,10年創作13本書 盤據博客來暢銷6冠王,席捲各大暢銷排行榜 Facebook追蹤:宋怡慧 Facebook粉絲專頁:怡慧老師~我們「愛讀書」 相關著作:《臺灣潮人誌:8位舉足輕重的臺灣造局者,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前瞻永續眼光、不同的「潮」(限量親簽珍藏版)》《國學潮人誌2:古人超有才——10位最具才情的古潮人,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國學潮人誌2:古人超有才(限量親簽珍藏版)——10位最具才情的古潮人,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國學潮人誌,古人超有料——12位最強男神女神,成敗起伏的生命中,有哪些與眾不同的求生姿態、不同的「潮」(獨家限量親簽珍藏版)》

基本資料

作者:宋怡慧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23-08-28 ISBN:9786267181812 城邦書號:A2460228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