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兩性與家庭關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 作者:洪仲清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9-04-25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277元,贈紅利1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6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當媽媽可以看成是一種到遠方的旅遊, 難以回頭,常有未知凶險,但也看得見絢爛花開, 可能最後停留在一段安穩靜好的歲月。 洪仲清: 「『媽媽』這個角色,在傳統意義中被歌頌得很偉大,但扮演媽媽的女性,卻常常被剝奪人生的主導權,這是很明顯的矛盾。 深入地說,過去的傳統媽媽在教養女兒時,傳遞出的價值觀常擺脫不了父權。因此,現代女性在成長的過程中,對於傳統媽媽生出的失望與憤怒,以及心疼與不捨,揪成了一股難解的情結。」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粉絲頁讚聲無數、熱烈討論! ►►►媽媽們難以訴說的心聲,一件一件替你說出來。 在龐大的社會價值下,媽媽容易忽略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致使迷失自我,失去自信,跟隨外界評價飄來盪去,內心徬徨失措,最後,可能不自覺地與親子、婚姻、家庭關係糾結成一團亂麻死結。我們期望能夠藉著這本書,讓媽媽能夠獲得一點釋放自己,學習放下、自我和解的空間。 讓關係自然流動,照見媽媽與他人,形成平衡舒適的模式 ► 媽媽與自己——梳理情緒,柔軟看待自己 ► 媽媽與孩子——找到彼此相處最好的距離 ► 媽媽與另一半——文火慢燉信任感 ► 媽媽與他人——放下無謂的價值評斷 關於當媽媽,不管老手新手都迷惘過,好多問題想問,卻不知道從何而起…… Q:當媽媽也有「情緒風險」? Ans: 媽媽跟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連結,通常來說牽扯比較深,常常夾在各種關係中為難,擔任家人間的潤滑角色,要幫忙「喬」事情,常被磨到自己受傷,只求家人間和諧。 除此之外,育兒牽涉到體力、腦力、心力,還有環境限制。只帶一個或兩個,還是三個孩子滿屋子跑跳,個人的資源耗損程度將會有大大不同,其中情緒強度、複雜度也異常強大,可能會在同一時間全部糾結在一塊。 還有一點,如果要叫得動家庭成員,進行合適的家庭分工,就不能忽視情緒與動機。然而,這裡面是含有大量情緒勞動風險的,我們很容易忽略這個地方。 Q:覺得當媽媽真的好難,怎麼辦? Ans: 社會上往往過度吹捧母愛,好像有了母愛什麼都不用怕,就能夠往前衝。然而,能夠愛一個人,跟自己有沒有好好地被愛有關。雖說母愛是相當重要的,但缺乏母愛,是可以在另一個程度上彌補的。用實際行動幫助孩子,讓大家共同面對未來,這比較實在。 如果真的不會當媽媽,就先在心裡偷偷承認,雖然很難堪,但這是一個起頭。接著,開始學習,先從一個人當起,學會面對自己的情緒,大人要先自我成長,孩子才能被好好對待。 Q:媽媽怎麼樣才能創造自我價值? Ans: 一個人要能自我肯定,要有前提,也就是要有自立的能力。 第一,物質條件或經濟能力是照顧好自己跟孩子的根本。 第二,時間管理則是媽媽很重要的能力。懂得說「不」,能區分「必要」跟「想要」,設立停損點與先後順序。 第三,記得運動,將時間省下來運動,一個體力不足的媽媽,走不了多遠,心裡也容易沮喪無力。運動也能帶來平靜,專注身體經驗,讓自己重新歸零,讓大腦休息,學習靜心,一點一滴面對最真實的自己。 Q:那麼,到底什麼是愛自己? Ans: 我們常常是先從他人的眼光中認識自己,確認自身的價值。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逐漸瞭解外界有許多他人,往往帶著目的與理解來評價我們。定義自己的能力,我們慢慢有知有覺地收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比我們更了解自己,並帶著無條件的善意。 不管涉入任何關係,都不能忘掉與自己的關係,這是身為一個「人」的基礎。關係需要投入資源經營,包括我們跟自己的關係,這個部分如果失落了,輕微的狀況是角色扮演越來越沒動力,嚴重的話,身心健康都會出問題。 如果我們懂得自我照顧、自我慈愛與獨處,那麼我們不管在哪裡都有家,帶著這種自重,我們將不至於輕易厭棄自己,這才是真正的愛自己。 【給媽媽的療癒小句】 為了育兒,媽媽的時間安排,變得碎裂、臨時、意外。這種生活只要試著過個幾天,那種煩躁感就會油然而生。 關係或許經得起大風雨,但時常經不起日常的細碎磨難。當熱戀期逐漸邁向老夫老妻,所有日常的問題便浮上檯面,我們在這一刻,才能知道有沒有可能白頭偕老。 認識自己,包括覺察情緒變化,讓自己心情保持穩定,才能「做好家事」。 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多注意過程而非結果,看見自己的努力與進步很重要。方向對了,儘管走得比以前慢,日積月累的路程還是很可觀。 一個人能獨立,才能回到家。媽媽能在自己的心裡安居,才有平靜。 愛自己的人,不想傷害自己,也不想傷害對方。因為沒必要,沒必要看著對方痛苦,才能感覺自己被在乎。 任何角色都要回到人的高度重新出發。先成為健康的人,才能拿捏出健康與適合自己的角色扮演。 覺醒是痛苦的,而且很多人撐不住,又會回到原來不喜歡但又熟悉的生活。覺醒之後,常有反反覆覆的測試,所以不是痛苦一次就好,而是來來回回的。

目錄

自序 為什麼媽媽特別容易迷失自我 Chapter 1 關於媽媽 媽媽的情緒風險 當媽媽之後的幸福再也不同 媽媽的兩面為難 一忍就忍了一輩子 一切如常便是祝福 為什麼我沒有母愛 如果不是為了小孩不想結婚 生孩子對婚姻與媽媽本身的挑戰 生了孩子之後自然就會當媽媽? 有小孩才像個家,關於這一點問過小孩了嗎? 那縈繞不去的酸臭味 邊上廁所邊安撫孩子的媽媽 或許越想要當好父母,越沒辦法放手讓孩子飛翔 要求就是一種家庭勞動 您做好家事了嗎? 您喜歡母親節嗎? 被自己的孩子看不起,可以如何調適心情 你不需要成為什麼我們才愛你,我們愛你因為你就是你 當媽媽其實是一種心情 小事也會壓死人 亂糟糟但舒服的居家媽媽 把功課做好是誰的責任 如果給媽媽一天時間會怎麼用 如何做一位有自我價值感的媽媽? Chapter 2 關於女人 有一種美好的關係像淡淡的香氣,發現沁入心脾的時候有種驚喜 我們對伴侶的愛是怎麼慢慢消失的? 理解諒解和解三層次 為什麼她要原諒你,給你下次傷她的機會 真的愛你的人就會喜歡「真實」的你? 您是賢內助嗎? 愛情裡面可不可以沒有愛? 當父母其實需要看能力,能維持住婚姻需要點運氣 媽媽對爸爸的情緒如何影響孩子 聽過關係的喪鐘響嗎?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幸福的婚姻幾乎都跟放下身段的爸爸有關係 白癡生活法救了她一命 Chapter 3 關於女孩 還有父母可以照顧,真是一種福報? 女兒不見得能接得住媽媽的寂寞,有時候是自己的想像讓自己產生了失落 自苦比狠是要給誰看 做人家女兒要懂得忍耐? 叛逆為什麼不早一點來 為自己活不必多說 不孝順妳並不代表不愛妳 有這種人在就不需要有上帝了 回去照顧被你忽視的內在小孩,別連他害怕都不饒過他 有問題其實沒問題

序跋

【自序】為什麼媽媽特別容易迷失自我?
  跟朋友談到「人」與「角色」要分開看待的議題,尤其是「媽媽」這個角色。「媽媽」角色中最傳統的形象,就是家庭照顧者,不管對象是孩子、公婆,或者病重的丈夫。      有朋友提到,成為家庭照顧者,是因為「愛」,至少剛開始是這樣。「愛」本來是一種「情感」,一種「心甘情願」,可是到最後,常被當成是一種「責任」。一旦成為責任,在現實生活中,就會接近「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狀態。      在社會上常有各種對母親形象的歌功頌德,學校教育也教我們要尊重母親。但回頭去看那些幾乎被遺忘的日常,其實會有不小的落差,因為人性是,如果平常就能輕易享受到某些服務,慢慢會變成習慣,但因為某些原因「服務中止」了,怒氣就來了!      而且有個很微妙的地方,是我們一般在社會上接受的服務,大致上不管是商家或消費者,大概會對於商家服務的時間與商品,有個基本概念。約略知道在哪個點之後,就可能是消費者要求太多了。      可是家庭照顧者提供的「服務」,常常沒有具體的工作時間與可量化的商品可以定義。家庭照顧者不是只要讓孩子順利長大,或老人家痊癒了,工作就告終了。常常是永遠的責任制,即使孩子長大回家,有事第一個常常還是找老媽,外宿或成年的子女打電話回家,如果是爸爸接起來,超過半數家庭的爸爸很快會說出,「等一下,我叫你媽來聽電話!」然後等媽媽講完電話,爸爸會再問媽媽,「孩子打回來是有什麼事?」      也就是,責任幾乎無期限,而且售後服務也要周全。還有,老人家的身體狀況,就是日漸衰敗,即便病癒,也要注重平時的保養,像是要帶老人家出去運動這類的大小事。以「媽媽」為主力的照顧者,心頭常常壓著重擔放不下來。      此外,家庭照顧者的「服務」,不是只有照顧好生理層面而已,連心理層面都被認為是照顧的範圍。例如照顧孩子,會希望孩子快樂;照顧老人家,自然被期待要討老人家歡心。      然後,表面上,是付出了自己的時間與精力。事實上,看不見的成本很高,包括經濟上的依賴,因此沒有安全感;擔心自己常年在家,沒有工作能力,沒有自信心;工作瑣碎、重複、被輕視,容易煩躁,又沒有成就感;如果沒有善盡照顧之責,還會有罪惡感,更可能承受親戚、街坊的指責與議論……      雖然不見得在檯面上明擺著提出來討論,但是在華人文化中常有個刻板印象是「女性很細心,也比較有愛心,很適合擔任照顧者」。所以,在家庭分工的時候,女性的選擇就被限制了,然後整個文化陶塑,女性得要藉著照顧他人的行為,來獲得肯定與自我價值感。      偏偏我曾遇到有些女性,講得直白一點是,就不適合當媽媽,但又當了媽媽。這其中有很多原因,社會壓力是很難被忽略的一環。刻板印象不能套在每個人身上,換個角度來說,也有男性很適合當照顧者,可是就傳統的家庭分工來說,男性如果沒工作待在家裡,也會承受一些異樣眼光。      很多時候,女性「自願」成為照顧者,裡面包含了許多先天設定。有些女性是在婚後才有機會清楚認知到,自己真的不適合這樣的角色,可是擺脫不掉,或者說,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才得以減少如此的角色扮演。      回到「媽媽」這個角色來說,她得要先減少自己大部分的閒暇時間,也要放棄某些經濟上的獲得,才能執行照顧者的日常工作。所以就職業婦女來說,家裡有事常要優先請假,甚至辭職,這也限制了女性的職涯發展與薪水高低。      (當然,也有媽媽完全不是這樣扮演,某些媽媽在時間安排、經濟運作上都以自我為中心,不過這是相對少數。)      不管我們涉入任何關係,都不能忘掉自己跟自己的關係,這是我們身為一個「人」的基礎。關係需要投入資源經營,包括我們跟自己的關係,這個部分如果失落了,輕微的狀況,是角色扮演越來越沒動力,嚴重的話,身心健康都會出問題。      等到媽媽倒下了,大家都會受到影響。尤其媽媽幾乎是影響家庭氣氛最重要的人。      對媽媽來說,不能等到他人主動來重視這個困境,說不定根本等不到。我們得要先照顧好自己,這常要有許多溝通與爭取。就我所知,當多重照顧者在家庭工作的時間越久,最後常出現的情況就是耗竭與無力,而這通常發生在女性身上。      有些媽媽得要離開婚姻,才能喘口氣。說實在話,這種結果大部分人都不願意接受,不過總比累死又被人嫌棄,最後連自立的能力都沒了要好得多了!      這本書談「媽媽」的這個角色,在傳統意義中被歌頌得很偉大,但扮演媽媽的女性,在傳統社會又常常被剝奪人生的主導權,這是很明顯的矛盾。回到根源來看,傳統媽媽教養小女孩長大的時候,所傳遞的價值觀常有擺脫不去的父權意味。      因此,現代女性在長大的過程中,對於傳統媽媽的失望與憤怒,以及心疼與不捨,揪成了一股難解的情結。也許,我們可以藉著「媽媽」這個角色為切入點,試著讓媽媽自由,有多元與彈性的扮演方式,一層一層地,釋放媽媽身後的女人,以及內心的女孩,還有多年的壓抑與桎梏。      再以親子關係為起點,探索人我關係,走向自我和解之路。      這本書裡面的改編故事,有不同的媽媽,各自活成了不同的模樣。有些可以學習,有些值得警惕,沒有標準答案,但也許能讓我們有些啟發,找到我們想要活成的樣子。

內文試閱

  您喜歡母親節嗎?      母親節快到了,一些媽媽或子女,都有類似的反應:不喜歡母親節!      做子女的不喜歡母親節,也許跟感受不到母愛,或者曾經接受到很多來自母親所給予的挫折有關。印象中。以前有一位朋友,每逢節慶時都會抖著手打電話回家,常是面對一連串批評、咒罵,還要一再地說「我知道了」,父母才會饒過她,她才能停止對話。      而做媽媽的不喜歡母親節,可能是感到氣氛虛假。有一位媽媽提到,母親節常推銷的很多禮物,像是廚具、家電之類的,這不是要媽媽做更多家事,或者把家事做得更好嗎?這種母親節,有什麼意義呢?      我想到某一年,某一對親子跟我談兒童節的事。      孩子說,他討厭兒童節,因為要上台表演。小孩不想表演,老師又一直要媽媽勸兒子認真練習,媽媽覺得很苦惱。費了好大的力氣,條件交換一大堆,孩子才上台演出。反正站在最後面,沒什麼人看見,手揮一揮,算是表演了。      可是媽媽印象很深刻,校長在表演開場前還說:「看到孩子的笑容,就是最佳的兒童節禮物……」      媽媽聽了快要吐血,她寧願不要這種禮物。這種表演,主要用來取悅大人,講成孩子好像很樂意表演一樣,她不相信只有她的孩子有這種狀況,而且,她也不認為別人的孩子一直練習表演,會感到很開心。      「職位越高的,話說得越假。還是說,把這種場面話講得越漂亮,就越能被認同?!」      她苦笑著說這段話時,是體會的很深刻了,因為工作的關係,也見過不少場面。開會的時候,越會講空話的主管,有功就攬,有過就閃,越是活得生猛健康,果然很有「生存智慧」。      我談不上喜不喜歡母親節,但我喜歡這個節日帶來的意義,能讓我們重新去省思這個角色,以及藉著這個角色,來讓我們認識自己。事實上,有些朋友真的是有心要藉著機會,感謝媽媽。      然後,母親節這個時機點,或許是把「媽媽」這個角色穿戴在身上的朋友,重新調整自己的時候。因為每過一次母親節,孩子就長了一歲,孩子變化了,互動的方式也相應著,在一些細微的地方,會需要重新調整。      像是孩子大了,是不是要把多一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放在「媽媽」這個角色的心力,從「媽媽」這個角色獲取的價值感,是不是有其他角色能代替?空巢期一眨眼就到了,面對老去,我們準備好了嗎?      或者說,當「媽媽」的挫折感,要準備坦然放下了。知道自己沒扮演好這個角色,不是世界末日。我的經驗告訴我能反省到這個程度的人,願意去面對自己不足與愧疚的人,通常會比那種不知不覺的人,好很多——至少能慢慢停止孩子不喜歡的互動方式。      責任感重的人,抓在身上的事就多,難免多做多錯。於是,責任感越重的人,自責感越重。那麼,對孩子的遺憾與歉疚,隨手抓就有一大把。      孩子大了之後,那些自責的力道,試著輕一點吧。心是肉做的,會疼的。角色扮演,有時候是可以重新開始的,也是可以分階段。      有些母女關係的修復,會來得很突然。像是當了祖母之後,對孫子放心說愛的自在,也許對女兒表達不了,但做為媽媽的女兒感受到祖母對孫子的愛之後,可能有了替代性的彌補作用。      過去的種種,不是那麼容易一筆就能勾銷。不過,不管扮演哪種角色,都能傳達善意,善意來自愛自己並推己及人。角色有時候只是個社會符號,不一定要隨時在角色裡,才能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圓滿。      即便是媽媽,也能在一時半刻跳出來,輕輕鬆鬆跟孩子聊天。互動只要愉快,是不是母親節,是不是扮演好媽媽的角色,都不是那麼重要!      要求就是一種家庭勞動      有爸爸曾經跟我抱怨,真的不是不做家事,而是太太的標準很高,他怎麼做都被嫌棄。既然做也被嫌,不做也被嫌,乾脆不做,日子比較好過。      所以我並沒有特別仇男或仇女,儘管我比較常用媽媽的視角看家庭,但我很清楚有些爸爸一樣對經營家庭有心。我都盡量給予為家付出的男性鼓勵。      不過,男性有一種態度,時間一長能慢慢看出來。在家事方面,大半來說,男性真的比較被動。      好像一定要媽媽說出口,爸爸才要做。為什麼在這邊特別要用爸爸跟媽媽這樣的說法,而不是先生跟太太?      是因為家裡只要有小孩,家庭勞動就會突然暴增。兩人世界真的能濃情蜜意一些,「你來煮飯我來拖地」,分工是相對容易的。可是照顧孩子再加上大量家務,幾乎可以說是沒有止盡的,只要你想做,家事根本做不完。      那麼,當爸爸被交代一件事,才會做一件事,還一付心不在焉,或者根本不甘不願的時候,「要求」這個行為的本身,就是媽媽的家庭勞動之一。因為還要開口要求爸爸,好像必須要拜託的感覺,會立刻有一些委屈情緒;明明是爸爸也應該參與,還要用請求的態度,想到就生氣。      由於這些情緒壓力,不如自己動手做了,心情上還比較輕鬆。有媽媽說,要做的事那麼多,如果爸爸態度被動,每一件事都要要求,那很累耶!      可是,那股氣憤難平。因為真的都沒有要求的時候,爸爸就會悠哉悠哉回房間休息,自在地滑手機,或者喝喝飲料看電視,或半躺在沙發上,享受男性獨有的「回家之後的放鬆」。      爸爸面對家務的態度,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想法,認為做家事都是媽媽的事情。有個爸爸還會裝一裝,要孩子體諒媽媽,幫媽媽做家事。媽媽又好氣又好笑,爸爸自己不做,用嘴巴叫孩子做,這樣有比較好嗎?      當職業婦女的媽媽,常有一個共識:不管在哪裡都是上班,差別只是在公司上班,還是在家裡上班而已!      所以我認識有一位媽媽,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爸爸出差。天啊,不但不需要伺候「老爺」,還不用看了心生厭煩,不用怕家務不做,就有人指指點點。這種幸福感,說起來真無奈!      有媽媽說,在婚姻裡的第二個十年,已經有了類似男生當兵等退伍數饅頭的心態。每天在算還有多久時間,孩子能長大,自己能自由。到時候,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找回來!      不過,真的別以為媽媽就是受害者,不少媽媽只要找對人盡情抱怨後,心情紓解了,「看開點就好了」。還真的嘰嘰呱呱後開始回復活力,又是好漢一枚,繼續帶著在現實中磨練出來的幽默感,繼續為家庭奮鬥。      所以對照在研究調查上,通常多數女性對於婚姻滿意度都不會太差的數據,我只能說,女性的心理調適能力,真的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P.S. 不過,如果參考離婚率與生育率,我猜測婚姻滿意度的調查結果,可能有「社會期待」的影響。換句話說,即便對婚姻不那麼滿意,對著外人,也要有正面回應。講自己對婚姻不滿意,感覺好像讓自己更不快樂了。      當父母其實需要看能力,能維持住婚姻需要點運氣      遇到一個孩子,主動跑來跟我打招呼,說要跟我玩,父母在遠處玩手機。那時候我正當著孩子王,陪著一群小朋友橫衝亂撞。      孩子看起來差不多是國小高年級,長得很可愛。但是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大概是國小低年級或以下的能力,再花多一點時間觀察,粗估大動作能力未達年齡水準,遊戲能力也約莫就是低年級左右。      我頓時有些不忍,我不知道父母有沒有覺察這些狀況。有些這樣的孩子,認知能力不見得弱。也不是每對父母都具有兒童發展的概念,如果孩子功課中等或以上,個性又溫順,且孩子看起來也好帶,說不定就疏忽了。      她自說自話,說得很高興,還笑了起來。感覺是個很單純、很開心的孩子,對陌生大叔如我,完全沒戒心。倒是媽媽後來看到了,把孩子帶開,叫孩子到另一邊玩,大概是有些警覺。沒多久,父母似乎又進入手機的世界,孩子又跑來找我,我跟她們一群孩子玩得很開心。      玩了一陣,媽媽大概又回過神,這次是直接叫孩子回家。孩子依依不捨,一直揮手跟我和其他小朋友說再見,媽媽則在一旁一直催促她走。      我開父母成長班的時候,第一堂課就會跟父母提到發展遲緩。如果以認知、語言、動作(含大動作與精細動作)、生活自理、社會情緒等領域來看,可以檢視孩子在發展上有沒有落後,這個概念不只適用孩子,也能夠回頭檢視父母自己小時候的發展。      譬如,我跟一些父母談話的時候,發現有些父母的語言表達能力弱,常抓不到對話重點。有些則是情緒成熟度的問題,說沒幾句就很容易激動起來。其他領域並沒有深度評估,也不好方便評論,但光是用比較明顯的語言與社會情緒,這兩個領域來看,如果父母不夠成熟,教養上勢必會產生困難。      可是,想當父母不用經過評估,也不見得都有人協助(事實上,我認識少數孩子,最後還是其他親戚介入,孩子才能得到相對妥善的照顧)。所以能力不夠,又要教養孩子,孩子也會很辛苦。就不要說,明知整體家庭狀況都弱勢,也要傳宗接代,為家庭或家族博一個未來希望的狀況。      我只是描述事實,我沒有任何評斷的意思。只是大部分的人,真的很少從基本能力的角度,來看待父母。      我是多想了一些,這個孩子如果被男生追求,父母要花多一點力氣注意男生的品性,因為她可能比較容易被騙。然後,如果論及婚嫁,父母要很誠懇地跟男方說明孩子的狀況,需要男方不少包容,婚後很多家事需要男方打理,這些都要先考慮清楚。      進入婚姻,甚至成為父母,對做一個人的各方面能力,都會有更多且複雜的要求。每日每夜的生活,很容易讓人的缺點浮上檯面,本來的優點也會漸漸地被淡忘。      她當一個像女兒的太太會相對容易,這需要男方有較多的母性特質。但是,要她當強勢的媽媽、看懂臉色的媳婦、堅強的太太,說不定就會困難一些。(哎呀,我的內心小劇場實在太旺盛了。才認識孩子一下子,就幫她想了一輩子。)      而且,大部分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順利婚嫁,通常不敢告訴對方,孩子的缺點與困境(而且父母就算真的想講,也會顧慮到孩子的心情)。然後,一廂情願地希望對方能包容,所以很難達到事前預防,或先有心理準備,幾乎都是等著相處之後慢慢發現,再看看能不能補救,而過程中通常會累積很多情緒。      我真是羨慕有些專家或作家,可以提供幾個小訣竅,好像簡簡單單做了一點什麼之後,就能讓讀者的婚姻甜蜜蜜。相對來說,我提不出幾個小祕訣,很多狀況,將心比心,我如果是當事人,我真的也很難處理。      「所有的婚姻,任憑怎麼安排,都是賭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險。」(林語堂)      我很認同前面這段話,就算做足了準備,婚姻也還是很接近賭博,運氣也很重要。太多因素我們無法掌握,而且也不是雙方有共識就夠,背後人多嘴就雜。      我心裡一直祝福,祝福孩子的良善能被欣賞,祝福孩子的父母,願意花心思多認識孩子、陪著孩子。單身也很好,婚姻不順也可以活,多認識自己一點,或許至少獨處的時候,能比較好過。      白癡生活法救了她一命      「如果生活中九成的時間都在抱怨、覺得痛苦不幸,就別期望能在剩下的一成時間裡感受到熱情。」(歐普拉.溫弗蕾)      她以前就是生活得很「用力」,個性又敏感,上一件事累積的負面情緒還沒消化掉,就趕忙投入下一件事。認真是好事,但投入精力不加節制,最後就生病了,只在負面情緒裡面打轉,像走不出大腦迷宮那般無奈。      狀態不好,要維持生產力就有困難。社會是現實的,別人給了臉色,她也自責,主動捲鋪蓋走人,雖然非常不情願。      接下來的日子,根據她的說法是,過了好長一段怨天尤人的生活,有一搭沒一搭的工作,病況起起伏伏。這種狀態,能維繫多好品質的友誼呢?曾經要好一點的朋友,都慢慢疏離了!      還不用說到別人厭惡她,她自己也厭惡自己。所以不管是誰說了什麼負面的話,她都直接往心裡送。現在回想起來,她還活在這個世界上,連她自己都不太相信。      後來的轉折點在哪裡呢?      不是什麼奇蹟發生,沒有什麼貴人相助。硬要說有貴人,那就是她自己,因為她這種生活真的過得疲累極了,她似乎只有兩種選擇:停止抱怨,接納自己軟軟爛爛的現狀,或者,直接消失在這個世界……      她最後的選擇就是,用耍廢的樣子活著,不管過去幫自己規劃了什麼樣遠大的藍圖,不理會身邊的人各種看似正向,實際上帶著期待壓力,甚至隱含著否定她現狀的鼓勵。就是以活下來為目標,行為的標準全部調降到接近現實層面,生活、人際等全都簡化,一切從簡。      重新檢視「想要」,只留「必要」。      多出來的時間,就發呆。覺得悶了,就出去曬太陽、走走路,累了就睡覺。      她是奉行「不要想太多」的生活哲學,不是真的有辦法什麼都不去想,念頭就是會從腦海中冒出來,那也不是她控制得了。而是不去壓住它們、不去批評它們,盡可能不去跟它們對話,只選擇少數的想法,像是「要如何活下去?」、「一天至少要準時吃飯、睡覺!」這種很基本,不需要太多思辨的想法去執行。      過去種種,都盡可能不管了,只有當下,過好當下。      她把自己形容成是行屍走肉,腦袋空空。這還真難,因為她走出來之後,就很難像當初那樣做得那麼徹底了。      似乎很神奇,但其實也經歷了幾個月,她的精神活力回來了。之前持續了一、兩年的狀態,在她使用「白癡生活法」(這是她的說法)之後,就改善了。      當然,儘管她精神活力回復了,還是感覺到有一點點後遺症,不敢像以前那樣逞強了,也不再把自己往死裡逼了。這可以說是從鬼門關前走一遭了,她打算好好研究,有了這一次體驗,將來如何活得像前一段時間那樣簡單自在(因為精神活力好了,就一直有股衝動想要往前衝)。      想活著其實很簡單,是我們把生活弄複雜了。結果貪心地越弄越複雜,反而我們活著變得困難。      P.S. 後來她修正了她的說法,「白癡生活法」其實很接近一種懶散日的安排,就是一整天好好休息,不讓大腦勞累。哇…,誤打誤撞,竟真的有這種療癒方法。   回去照顧被你忽視的內在小孩,別連他害怕都不饒過他      回去,回去照顧你自己。你的身體需要你,你的感覺需要你,你的認知需要你。你心中那個受傷的小孩需要你。你的苦,你的痛,都需要你。你最深的願望,需要你去承認它。回家吧,為了所有這些。(一行禪師)      我很少能具體清楚地談「愛自己」,真的要說,像是基本的照顧身體健康、接納情緒、覺察與建立合適的認知……,這些似乎又很容易讓讀者看過水無痕,太稀鬆平常了。      一方面是,有些大師認為,境界比較高的愛很難用文字描寫,有「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二方面是,我的功力太淺,只在邊邊,偶爾看到核心冒出的光,但又懷疑是自己眼睛有散光。      除了在生活中實踐價值觀之外,我一有空檔就靜心,長久練習之後,能看到更細膩深刻的自己。也常能感覺自己還有不少部分,覺知得不夠清楚。偶爾也會陷入,但也比較快能抽離。      進入自己的內在,那是很多感覺交雜的處境。有時候很迷惘,有時候很敏感,有時候會有久違的熟悉影像闖進來,有時候某些遺憾讓我無法釋懷……      不過,常有踏實感、輕鬆感。即使一個人,也很少感覺寂寞。那真像是回家的感覺,一種永恆的歸屬,有一個不撤退的啦啦隊在支撐自己。      別以為我描述成這樣,就好像自認我的境界很高。我很清楚知道,在某些人面前,我這是不切實際、吃飽太閒、不思進取,盡做一些沒用的事情,像在發神經。在這些人眼裡,我說不定就是天天講空話,哪有什麼境界?!      所以我也自我懷疑,如果把我的內在接上擴音器,那會是眾聲喧嘩、吵吵嚷嚷。這一段如果過了,或許是沉澱了什麼,或者只是單純地不再有力氣發出聲響,就會有我所熟悉的平靜現身。      然後,會有一瞬間,眼裡所見,耳裡所聽,皆帶著美感。對我來說,尤其是視覺,色彩變得更豐富,對光影變化更敏銳。目前在我身上,這種絢爛神妙的狀態只能出現短短的時間。      各位朋友,您會注意到,自己需要自己的陪伴,需要獨處療傷、化解鬱悶的狀況嗎?      用最簡單的說法,讓自己靜一靜,常是我找回自己使用的方式。      我們感覺被自己需要,所以我們很重要。那麼,帶著這種自重,我們不至於輕易厭棄自己。即使害怕,我們也懂得照顧它,而不是因害怕而羞愧,又因羞愧而對害怕產生敵意,掀起自己對自己綿綿不休的爭戰。      我常喜歡回到那安詳寧靜的家,是我長久維護的內在世界,那是我學習愛與被愛的地方。      如果逃避自己,就回不了家了。

影音

作者資料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5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近7年。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等。 工作之餘,仍希望透過書寫,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們,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25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著有: 2016年《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2016年《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2015年《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2015年《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2015年《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二版 2014年《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2013年《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 FB粉絲專頁: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基本資料

作者:洪仲清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航區 出版日期:2019-04-25 ISBN:9789863446477 城邦書號:RL9409 規格:平裝 / 雙色 / 256頁 / 14.8cm×20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