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保健養生
懂點中醫少生病──以正養正,以偏糾偏,從日常答問出發,走出養生和吃藥的迷思
left
right
  •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懂點中醫少生病──以正養正,以偏糾偏,從日常答問出發,走出養生和吃藥的迷思

  • 作者:金銳
  • 出版社:積木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7-30
  • 定價:399元
  • 優惠價:79折 31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12日止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2024雙11寵粉購物節,全館$11起!
  • 2024感恩月/新書Super強2本75折
  • 人生煩惱聊天室,忘憂745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資深藥師的六十帖健康指南】 【以貼近生活的方式,解開我們對中醫、養生、用藥的種種疑問】 ◎吃中藥就等於養生? ◎中西藥一起吃,就是中西醫結合嗎? ◎熬夜猝死是因為水火失衡? ◎天王補心丹和牛黃清心丸的「心」是同一個「心」嗎? 「有病好好治病,沒病好好吃飯。」 感冒好不了?對「證」下藥才能藥到病除。 餃子也養生?冬天吃餃子,其實大有學問。 保健品特別有效?小心藥物添加。 讓冷知識變成常識, 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比想像中簡單! 【本書特色】 ◆既是知名藥師的中醫漫談,也是寫給普通人的科普書。 ◆從細微處入手,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和用藥疑問。 ◆分析個案,追溯中醫的文化源流,見樹又見林。 【理】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 【法】治療一步到位 【方】字裡行間藏著的秘密 【藥】吃得貴不如吃得對 中醫藥愈來愈普及,但五花八門的保健資訊,坊間令人眼花繚亂的保健品、中成藥,都讓我們難以好好審視自己的病痛或體質,對症下藥。本書立足於「中醫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以正養正,以偏糾偏」的經典理念,展開一連串親切、貼心的問答,自成體系,卻又通俗易懂,以個案與數據,帶我們走出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中醫藥誤區。超過六十篇小科普,就像一帖帖處方箋,總有一帖可以消除你的困惑! 【專業推薦】 許仁明/璞真中醫診所院長 高定一/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小末醫師/本末中醫院長 小末醫師(本末中醫院長):「中醫的治病特長是即使相同病症也會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給予差異性治療,本書即建立在此基礎上,強調任何用藥都應該經過專業的整體辨證,正是看待中醫須有的正確觀念。」

目錄

第一章 「理」: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 中醫治的不是病,而是病人 夸父為什麼要「逐日」? 熬夜與猝死的關係 中醫的「心」>西醫的「心」 辨證論治是怎麼回事? 中醫講「證」不講「病」? 中西藥一起吃,就是中西醫結合嗎? 以正養正,以偏糾偏 為什麼推薦大家過農曆生日? 第二章 「法」:治療一步到位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就能治療心臟與腦血管疾病嗎? 被診斷為高血壓,就能吃牛黃降血壓丸嗎? 什麼樣的感冒好治,什麼樣的感冒難治? 說明書上寫著「治便秘」,便秘了就能吃嗎? 清熱解毒藥,就是中藥裡的抗菌消炎藥? 嗓子疼,含個口含片就可以嗎? 貧血了,就要吃補血藥嗎? 一咳嗽就吃止咳藥,行嗎? 上火了,就一定要吃清火藥嗎? 都說有些中藥不宜長期服用,多久算長期呢? 第三章 「方」:字裡行間藏著的秘密 中成藥「顧名思義」到底行不行? 了解一下名字裡含數字的中成藥? 金匱腎氣丸,不是《金匱要略》中的腎氣丸 六味地黃丸,其實是小兒專用中成藥 驚蟄、冬至等節氣要吃安宮牛黃丸保健嗎? 不能跟頭孢類抗生素一起吃的,不是藿香正氣,是「水」 複方甘草合劑,主角真不是甘草 不是所有名字中有「銀翹」的都是中成藥 咳止定喘丸與定喘止咳丸,真的很不一樣 清熱解毒口服液與清熱解毒顆粒,差的不只是劑型 正紅花油裡竟然沒有紅花? 都含有當歸,為什麼一個叫人參健脾丸,一個叫人參歸脾丸? 逍遙丸、調經促孕丸和烏雞白鳳丸,男人也能用 這幾種「中醫秘方」不能信 第四章 「藥」:吃得貴不如吃得對 說中藥都是有毒的,說中藥都是無毒的,都是外行人 中藥與有毒元素的恩恩怨怨 中藥肝損害的真相 保健品比藥品安全嗎? 為什麼止咳中成藥建議只選一種? 為什麼藥酒別拿到聚餐宴會上喝? 除了葛花,還有哪些「解酒藥」? 細數那些「黃字輩」中藥 藏紅花,就是西藏產的紅花嗎? 土三七、野三七、菊三七,其實都不是三七 「川草烏雪子」,人人該認識 生首烏與製首烏,功效大不同 治呼吸系統疾病用金銀花,治消化系統疾病用金銀花,治心腦血管疾病還用金銀花? 枸杞能補腎,但不能壯陽 長相奇特的冬蟲夏草,功效可能很普通 冰片! 冰片! 還是冰片! 人工牛黃與天然牛黃,差的不只是一點點 龍角散到底是什麼? 治什麼? 第五章 雜談閒聊:你不知道的還有很多 劇毒的「烏金丸」,到底是什麼? 影視劇中用感冒靈顆粒解酒可靠嗎? 岐山臊子麵與桂枝湯的「神交」 那些年,我們一起遠離的國外草藥類保健品 喝豆漿、常化妝和肥胖,哪個會讓男人變成「娘」? 興奮劑,都能讓人興奮嗎? 降血壓藥纈沙坦致癌? 后羿射日,就是射太陽嗎? 你知道「元旦」的真正意義嗎? 冬至到了,該吃什麼餡的餃子好呢? 一個關於爬山(隨機對照試驗)的故事

內文試閱

說中藥都是有毒的,說中藥都是無毒的,都是外行 有些人說:「中藥都是有毒的,會損害肝腎。」也有些人說:「中藥都是無毒的,可以放心吃。」其實,持有這兩種觀點的人,都不正確。 為什麼這麼說呢? 這就要從現存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說起。 《神農本草經》託名「神農」而作,成書於秦漢時期,是目前已知較早的藥物學著作。書裡收載了三百六十五種中藥,有很多中藥至今仍然很常用,如人參、甘草、地黃、黃連、麻黃、芍藥、大黃、附子等。所有這些中藥,被分成了三類,一類叫「上品」,一類叫「中品」,還有一類叫「下品」。 這種分類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神農本草經》的記載: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藥一百二十五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 由此可見,上品、中品和下品的分類法,與中藥毒性關係密切。也就是說,從很早的時候,即在中藥學剛起步的時候,關於中藥毒性的認識就存在了。不僅存在,而且還按照毒性有無對中藥進行了分類,指導臨床應用。 在這種分類方式的指導下,我們至少可以做兩件事。 第一,將全部中藥按照是否有毒進行分類,新加入的中藥,需要按照其毒性找到其位置。像人參、地黃、甘草、黃連、大棗一樣的無毒中藥,分入上品。像鉛丹、附子、烏頭、半夏、甘遂一樣的有毒中藥,分入下品。 第二,根據上品或下品的不同,在臨床使用時加以區分,無毒的上品藥,可放心服用;有毒的下品藥,需小心使用,且不可久服。 所以,作為中藥學基石的中藥藥性理論,一開始連「歸經」屬性都沒有,卻包含「有毒、無毒」屬性,這體現了傳統中醫藥對毒性的重視。這也意味著,老祖宗不僅知道這些能夠治病救人的藥草可能有毒,而且把這件事作為一個很重要的臨床用藥指導記錄了下來。 所以,中醫從來不說「中藥都是無毒的」,因為這不符合事實。 那麼,既然有些中藥有毒,為什麼要用來治病救人呢?其實,從中華文化視角來看,「人秉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人生病就是因為身體的陰陽失去了平衡,要麼往這邊偏,要麼往那邊偏,而草木金石也有陰陽屬性,以偏糾偏,調整陰陽平衡,可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所以,中醫藥學不僅強調毒性,而且強調陰陽偏性,因為中藥都有陰陽偏性。因此,對中藥的合理用藥來說,謹慎使用毒性藥是必要的,但認真對待每一味中藥才是常態,要對證用藥。 而且,不同中藥的陰陽偏性強弱是不同的,有偏性強的中藥,也有偏性弱的中藥。像山藥、大棗、枸杞這樣藥食同源的中藥,以及我們的食物,如水稻、小麥、蔬菜、水果,偏性較弱。現在有很多人說這個水果是寒性的,那個蔬菜是熱性的,其實,食材的寒熱之偏遠小於真正的藥物之偏,如果身體真的出現了明顯不適,單靠這些寒熱之性比較弱的食材是不夠的,還需要藥物治療。 一言以蔽之,中藥並不都有毒,也並不都無毒。所有中藥都有偏性,當其具有較為強烈的偏性時,就會被標記為有毒。中藥學不僅從來不回避毒性,而且從誕生起就重視藥物毒性的識別和應用,不同中藥的毒性表現不一樣,具體問題應該具體分析。

延伸內容

張冰(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岐黃學者、首都名中醫):「中醫藥科普,很多人都在做。但從臨床藥師角度,從醫藥圓融角度,從文化與故事角度的中醫藥科普不多,本書可以算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作者金銳博士是我的學生,他熱愛中醫藥歷史文化,喜歡科普創作,能夠用幽默詼諧的比喻和故事把晦澀的觀點講出來,也能夠用意想不到的設問和對比把零散的內容關聯起來,看一眼題目,讀一段文字,你就會立刻產生興趣和思考。當然,創作這些科普文的初衷並不是博眼球,而是為了將老百姓忽視的中醫治療理念和中藥用藥理念,以另一種方式展現給大家。所以,本書講到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講到了毒性中藥安全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也講到了很多易錯易混的案例,相信會對大家正確認識中醫中藥起到有益的推動作用。」 蘇婧(清華大學全球發展與健康傳播中心秘書長):「中醫不僅是一種醫學,更是一種文化。中醫文化歷史悠久,在其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一直不斷汲取哲學、文學、數學等多學科知識營養,為治病救人而不斷革新。一碗藥湯,一根銀針,常常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本書秉承中醫「治未病」的思路,從細微處入手,解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疾病和用藥問題。這些問題涵蓋從古至今、從生活到醫藥、從影視到現實,多元的主題,多樣的疑問,既講了「理法方藥」,也有雜談閒聊。實用,適用,有趣,有料,這是一本關於中醫的冷知識,但我相信,不久,它會很熱。」
能醫百病?不如對「證」下藥!讓你每天懂一點中醫的科普書
文/積木文化編輯室   早上醒來,糟糕,喉嚨刺刺的,聲音有點沙啞,該不會發炎了吧?還是昨晚吃太多鹽酥雞,火氣大?不管了,家裡剛好有一些清熱解毒的喉糖,應該也可以止痛消炎吧?   但「清熱解毒=抗菌消炎」?枳實、烏梅、乾薑都不能清熱解毒,卻有一定消炎作用,而且所謂「熱」「毒」,也有不同狀況,伴隨不同症狀,只吃某種中藥合不合適?   一提起中醫、中藥,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充斥諸多模稜兩可的詞彙和概念,運用起來,好像每個人都可以是專家,又好像愈講愈玄虛,明明是實實在在的病痛與藥材,竟然愈辯愈難,到頭來仍然要依賴道聽途說,或靠碰運氣,能不能找到可靠的名醫或有效的偏方。   其實,我們絕對可以靠自己,重新認識中醫,並且善用中藥,養病養生。《懂點中醫少生病》就是這樣一本帶我們走出五里霧的指南,這本書告訴我們:搞不懂中醫,往往也會因此誤了健康。   中醫也可以科普嗎?當然可以,作者金銳就強調,中醫藥自有它的原理和邏輯,經得起分析以及多樣的應用。什麼原理?例如「以正養正,以偏糾偏」:沒有生病時,就以調養為主,不要亂吃藥,生病了,就要針對身體的偏差,以相對的藥物糾正,不要只吃保健品。   不僅是平衡那麼簡單,中醫也講究臨床辨證、辨證論治,這是《懂點中醫少生病》反覆強調的一點。如果說西醫看病,中醫看的就是人;西醫診症,中醫辨的就是「證」。病「證」有千差萬別,診斷、配藥就有萬千變化。因此,作者金銳就表明,通常自稱能醫百病的靈丹妙藥,都是不可靠的。   《懂點中醫少生病》裡的六十篇文章,每篇都像一帖藥,這些藥方不是為了應急,更不是萬用,而是以貼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培養我們正確的中醫思維,遠離養生、吃藥的陷阱。

作者資料

金銳

博士,就職於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臨床中藥師,資訊藥師。具有中藥、西藥聯合培養教育背景,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藥物警戒與合理用藥研究中心成員、北京中醫藥學會藥事管理/中藥調劑/臨床合理用藥評價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北京市醫管中心/基層醫療機構處方點評中藥專家組成員,《中國醫院藥學雜誌》《中國臨床藥學雜誌》審稿專家。出版作品《小病藥治》,入選2019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基本資料

作者:金銳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系:Wellness 出版日期:2024-07-30 ISBN:9789864596089 城邦書號:VW0025 規格:PUR膠裝 / 雙色 / 276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