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學習 > 學習方法
思考不關機:七個習慣、兩種模式、三個基本動作,活化你的思考力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思考不關機:七個習慣、兩種模式、三個基本動作,活化你的思考力

  • 作者:船川淳志
  • 出版社:臉譜
  • 出版日期:2008-07-29
  • 定價:280元
特別活動

.企業菁英都在學!擺脫思考惡習,讓你想法高人一等!
 頭腦空白、反應遲鈍、缺乏創意?小心!你的思考力已逐漸關機,即將成為被社會淘汰的高危險族群!快來檢測你的思考習慣,日本頂尖企管顧問幫你對症下藥,讓你擺脫思考惡習,想法高人一等,掌握大競爭時代的致勝關鍵!

內容簡介

◆暢銷書《一個人以上的思考術》作者最新力作! ◆每年兩千位一流企業菁英踴躍參加的精華課程! 思考力沒有極限,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 你的頭腦夠靈活嗎?你有用腦袋在思考嗎?你的思考歪七扭八不像話嗎? 為什麼學歷越高思考越容易偏頗?越聰明的團體越會提出詭異的結論?…… 要想擺脫頭腦惡習症,不讓思考停下腳步或思慮不周,唯有培養良好的思考習慣,學會妥善使用思考能力的訣竅。 你今天思考了嗎? 「思考關機」是近年日本流行的新名詞,它對國家、社會、企業,以及個人影響甚深,遠超過犯罪組織。據調查,通常確實有犯罪意圖的主謀只是少數人,但是「不知不覺就……」、「不必為了這種小事煩心」、「因為老闆就是這樣說的」、「大家都這麼做」等種種心態,導致「思考關機的負面連鎖反應」全面滲透,對於個人及組織造成極大傷害。 日本知名顧問船川淳志深入探究,發現現代人之所以時常思考關機或是思慮不周,是因為罹患了「頭腦惡習症」: 1.思考放棄──嘴裡說「資訊這麼多,不可能啦」,主動放棄思考。 2.思考依賴──嘴裡說「因為XXX這樣說的啊」,而依賴他人的頭腦。 3.思考扭曲──推理過程中有缺陷或不合理之處。 4.思考偏頗──針對特定的事情可以做出有效推論,但只要稍微偏移專門領域,思考力就無法發揮功能,而且,學歷越高反而越容易掉入這樣的陷阱中。 思考習慣就像身體習慣一樣,只要調整改變,就會有進步。每年都有兩千位一流的企業菁英,參加船川淳志老師的思考力強化研習課程。在本書中,他特別傳授了鍛鍊思考力的三個步驟: ◎步驟一:實踐活化思考的七個基礎習慣; ◎步驟二:鍛鍊兩種思考模式:「創造性思考」與「驗證性思考」; ◎步驟三:徹底執行思考的三個基本動作:分類、整合、替換。 船川淳志老師說:「思考力沒有極限,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你一定也做得到。 【名家推薦】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知名作家) 「台灣的教育制度,培養出許多很會考試卻不會思考,沒有想像力,沒有創意的孩子。思考力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態度,一種看世界的方法。態度必須要有自覺,但是談到方法,就是一種可以訓練的技巧。《思考不關機》這本書兼具態度的啟發與方法的練習,值得關心教育與台灣未來競爭力的朋友參考。」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許多人為圖方便,把汽車開到機場停放,拎著行李直接出國去,待一、二個星期回來後,要駕車離開時,才發現電瓶沒電而無法發動。這是因汽車每天發動,電瓶便會自動充電,反之,電瓶就會很快損壞而失去功能。人的腦力運用、心智成長、能力鍛鍊也和電瓶一樣,要時時發動、刻刻運用,才不致讓腦袋『當機』、思考『關機』。閱讀書中的種種思考方法,會讓你成為一個永不斷電的電瓶。」

目錄

〈作者序〉「思考關機」是有原因的
〈前言〉三個好習慣改變四大惡習

◎第一章  我真的有用腦袋在思考嗎?
.你的頭腦夠靈活嗎?
.越聰明的團體越會產生詭異結論?
.思考力崩潰的危機
.既「辛苦」也「多變」的時代
.「東京車站方圓半徑五公里內」最危險!
.用「看你知不知道」來貶低他人的愚昧智者
.超越「思考之牆」吧!

◎第二章 我是不是放棄思考了?
.光這樣說,我哪知道?
.「思考放棄症」的三種形式
.學校教育的罪惡:「標準答案」的詛咒
.認真想──思考力沒有極限!

◎第三章  我是不是都讓別人幫我思考?
.欺負懶得思考的董事長
.對「權威」的依賴:水戶黃門心理
.對「集團」的依賴:大家一起闖紅燈
.對「名詞」的依賴:人云亦云的陷阱
.對「經驗」的依賴:「因為一直以來都是這樣做」
.思考習慣一定能改變!

◎第四章 我的思考歪七扭八不像話?
.每個人的思考方式都有「扭曲」或「偏頗」
.為什麼你的思考會扭曲?
.電路板與塑膠玩具差不多?
.「自以為是」會使扭曲更扭曲
.形上思考:解放思考力吧!

◎第五章 如何培養好的思考癖好?
.用邏輯謎題挖掘你的思考癖好
.學歷越高思考越容易偏頗?
.「理工組或文組」:助長偏頗的「愚笨之牆」
.連專業顧問都有「軟派」、「硬派」之分
.「不同領域」的交流才能活化思考

◎第六章 如何擺脫頭腦的惡習症!
.「僵硬」燒不盡,「驕傲」吹又生
.老虎是Tiger,龍是Dragon,那麼河童呢?
.越是「考試高分組」腦袋越固執
.扭曲的少數派英雄主義
.別讓「公司內的評論家」變成「山中的猴子王」
.青年性頭腦的惡習症
.頭腦的惡習併發症
.組織等級的併發症:思考化膿

◎第七章 思考專家的「七個基礎習慣」
.頭腦好,思考力就好?
.人人都可刻意學會思考的「好癖好」
.把讓自己痛苦的事想成很快樂
.鍛鍊思考力三步驟
.活化思考的「七個基礎習慣」
.無限解放思考力:廢除頭腦的成規
.雙面思考:凡事都有正與反、裡與外
.琢磨用詞的習慣:名詞聯想遊戲
.讓思考更柔軟:「思考模式」的轉移
.習慣思考看不見的問題:冰山模型
.提高自我認知力的習慣:認識你自己

◎第八章 創造性思考與驗證性思考的思考雙刀流
.「多變時代」的兩種思考模式
.同時讓左右腦雙雙活性化!
.創造性思考真的可以學會嗎?
.心理障礙:敵人就在你心中
.思考的社會障礙:羞恥與常識
.塑造自我風格就會帶來創造性思考
.驗證性思考並不難
.提高邏輯力的三條準則
.應用在商業上的注意重點

◎第九章 思考的三個基本動作
.為什麼要分類、整合、替換?
.分類的基本:不遺漏、不重複
.打破現實與理想的思考隔閡
.定量要素?定性要素?
.整合要素的框架:金字塔與矩陣
.用流程圖與循環圖整合思考
.替換可以鍛鍊洞察力
.驗證妙法:上下文的替換
.傳達的替換:隱喻與類推。

◎第十章 強化組織的應對力與思考力
.缺乏應對力,思考力就不夠力
.以多樣性可以鍛鍊思考力
.集體思考的危險陷阱
.「不同」的協同,才能帶來相乘效果
.改變「令人打瞌睡的會議」
.活化思考,改革企業文化
.好習慣可以超越優才能

序跋

【作者序】「思考關機」是有原因的

  這幾年來,日本似乎常常聽到「思考關機」這個名詞。基本上這並不是很適合散播開來的名詞,但也揭發出目前社會上日漸嚴重的一個問題面。

  有組織的企業犯罪,審查機關、監察組織不該有的資訊隱匿或惡性混淆等等,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些不該發生的案件、意外竟然源源不絕。仔細檢閱事件的來龍去脈之後,發現確實有企圖犯罪的主謀,但這種具有執行重大犯罪意圖的人只是少數,反而是一般人的思考停滯,將這種犯罪視為「不知不覺就……」、「不必為這種小事煩心」,為犯罪者背書而不自知,致使事情更加嚴重,不是嗎?也就是說,「思考關機的負面連鎖」正在組織、乃至於在社會中運作著。

  另一方面,「思考關機」雖然不一定會造成案件或意外,但是因此造成企業中事業拓展或M&A(收購合併)的失敗例子卻不勝枚舉。

  從這裡也可以看到,當事者具有「因為董事長這樣說」、「因為其他公司也這麼做」等等「思考關機」的症狀。

  那麼,我以一介顧問的身分,就不得不面對問題,仔細思考它的原因。「這就是思考關機狀態沒錯!」只是做出這樣的評論,就代表本身也依賴「思考關機」這個名詞,而感染上「名詞性思考依賴症」了。

  也就是說,最近幾年大家才開始思考一件事情:「思考關機是有原因的」。探究有關思考關機根本的原因後,我整理出一個假設,那就是「頭腦的惡習症」這個概念。我第一次在公開場合發表這個概念,是在二○○三年,慶應丸之內城市學院所主辦的「夕學五十講」這場演講中。二○○四年二月,我將這場演說的內容整理成一本著作,就是本書的精裝版《思考專家所闡述的「思考惡習症」克服法》(講談社)。

  把我的論點整理摘要之後,有以下幾點:

◎思考停下腳步(思考關機)、或是無法順利發揮功能(思考不周)的原因,在於平時的「思考習慣」。
◎因此,只要檢查平時的思考習慣,學會妥善使用思考能力的訣竅,無論是誰都能強化思考力。
◎這也很像治療「身體的惡習症」的療程。為什麼呢?因為頭腦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關鍵就在於平時的檢查,和習慣的改善。


  一個建立起來的假設,如果不加以驗證是毫無意義的。一開始,我之所以發現頭腦與身體一樣會有惡習症狀,是從顧問案件或企業研習現場所看到的。自從我整理出「頭腦的惡習症」這個概念之後,在至今我所參加的企業性「思考力強化研習」中,都得到各式各樣的驗證。例如在二○○五年,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舉行的各家企業研習,總日數有一八八天,參加人數達到二、○四九人。而研習以外的演講參加者,還不包含在這個數字內。當然,企業研習的目的主要還是在於技能培養,所以要驗證我的假設仍有其極限,即使如此,我還是獲得許多參加者如以下的意見:

◎我能感覺到放棄「思考行為」的那一瞬間。
◎我發現自己平時會發生思考關機,尤其是「Google不到(用Google搜尋不到),所以不知道」的時候,根本就是「藉口型思考放棄症」。
◎我相信,自己的思考實在太偏向某個專業領域。
◎我發現,思考力只要經過訓練真的會更強。
◎我親身體驗到,靠著團隊合作可以獲得思考力的相乘效果。我想這也可以活用在平時的會議裡。

  另外,有些參加研習講課的人,會從一個月到數個月之後送給我像以下的回應:

◎當我回到職場上之後,真的發現自己周圍有很多類似「頭腦的惡習症」的患者呢。
◎以往我很依賴「因為部長是這樣說的」這樣的思考,現在鼓起勇氣發問之後,會議氣氛明顯跟以前不一樣了。
◎以前跟外國客戶洽談讓我很頭痛,但是現在只要稍微注意邏輯,過程就輕鬆多了。

  在精裝本發行兩年半之後再次發行口袋版,理由只有一個:想讓更多讀者知道「頭腦的惡習症」的真相。提出這個問題的契機是在於商場上沒錯,但是像之前所提到的一樣,這種症狀並不限於商場上,而是普遍存在於社會中的。

  我在研習活動中每年所能接觸到的人,大概只有兩千人左右,加上演說參加者也只有數千人。但是藉由這本口袋書的出版,我就能夠讓更多人針對這個課題做思考了。

  應付「頭腦的惡習症」的對策,其實與身體的惡習症一樣,一開始一定要自我檢查。首先要認知現狀,再來只要稍微改變一下平常的思考習慣就可以了。只要像這樣稍微用點心,就會讓你在職場充滿活力,而如果能進一步減少社會上的「思考關機」狀態,那更會讓我喜出望外。

  最後,我要由衷感謝至今讓我獲得許多學習機會的演說參與者,以及諮詢客戶。另外對於讓我能夠將「頭腦的惡習症」這個主題對世人做介紹的講談社村上誠先生,也在此致上真摯的謝意。

二○○六年七月
船川淳志

內文試閱

思考不關機—動動你的腦小遊戲

◎暖身操--你的頭腦夠活潑嗎?
Q1.「這裡有支迴紋針。除了夾住紙張的事務用途之外,請舉出這支迴紋針二十種其他的用途。」

◎暖身操--你陷入標準答案的詛咒嗎?
Q2:現在規定a=2的時候,則A=4。那麼若b=3,請從以下答案中選出一個適合的B。
A:甲 9
  乙  5
  丙  6
  丁  3

◎形式邏輯題--你的邏輯解析功力如何?
Q3.有個刑警獲取情資,知道有罪犯潛入某架班機之中,於是開始審問三位乘客。罪犯一定會說謊,而不是罪犯的乘客(以下簡稱乘客)一定會說實話,但我們不知道罪犯有幾個。那麼,以下刑警的推論中哪一項不正確呢?

A:當三個人之中有一個人說「我們三個人並非全都是乘客」的時候,那三個人裡面一定有罪犯也有乘客。
B:當三個人之中有一個人說「除了我以外的兩個人都是罪犯」的時候,那三個人之中就只有一個乘客。


Q1解答:
活用夾、捆的特性:
髮夾、褲管夾、裙夾、書籤、夾點心袋、整理橡皮筋、整理紐扣、領帶夾、袖口夾、鑰匙圈(以上共十種)
當做又尖又細的東西:
短牙籤、耳掏、挖指甲垢、攪拌棒、重開電腦用的鋼針、挖自動鉛筆的筆芯、按穴道、武器、開鎖、沾墨水當筆、叉子、筷子、起子(以上共十三種)
活用金屬製的特性:
導電線、保險絲、測試棒、砝碼、磁鐵、鐵絲(以上共六種)
當成裝飾品之類:
戒指、夾式耳環、穿洞耳環、別針、鼻環、肚臍環、手環、腳鍊、項鍊、眼鏡鍊(以上共十種)
把好幾個接起來:
跳繩、杯墊、鍋墊、桌巾、窗簾、帷幔、燒烤鐵網、濾水濾網、流理台濾網、打泡器、九連環、串珠、鎖子甲、防彈背心(以上共十四種)

Q2解答應該有不少人會選擇甲的「9」(3的平方)吧。另外,如果考慮A=2a的話,丙的「6」也算正確答案。不過其實以這個問題來說,所有選項都可以是正確答案。
甲:N=n2
乙:N=n+2
丙:N=n×2
丁:N=6-n
因此甲乙丙丁全都算是正確答案

Q3解答:B
◎以A的推論來說:
1.發言人是乘客的話→至少一個人是罪犯。
2.發言人是罪犯的話→三個人都是乘客。但是發言人卻是罪犯,所以互相矛盾
因此,只有1.成立。所以這個推論是正確的。

◎以B的推論來說:
1.發言人是乘客的話→一個人是乘客,兩個人是罪犯。
2.發言人是罪犯的話→分成一個乘客跟兩個乘客的情況。
因此乘客不只有一人。所以這個推論不正確。 頭腦四大惡習症

  我舉辦「思考力強化研習」,研習對象從新進職員到儲備幹部,職業從高科技廠商、製藥公司、食品、汽車、金融等,涵蓋各種產業。每一次參加人數大約二十人,為期兩天,以互動方式,也就是一邊討論一邊雙向進行的形式舉辦。對參與者丟出各式各樣的「思考課題」,再從課題答案展開更深入的討論。

  其實這種雙向進行的做法,在其他研習之中也看得到,歐美的管理學院也廣泛使用這種方法。但是如果特別聚焦在「思考」上,有趣的是,每個參與者的思考習慣就會明顯產生區隔。其中有充滿創造力想法的人,有分析能力敏銳的人,也有能有效發揮思考能力的人。

  另一方面,也有表現出類似「頭腦的惡習症」症狀的人。有時我甚至覺得,這種人反而比較多。

  就算我在諮詢上有加權調整,他們的想法似乎也很難改變。實際上,完成幾個課題之後,就會發現有趣的結果,也就是他們會慢慢浮現出「頭腦的惡習症」跡象。

  我在這裡把症狀分成四種:

  1.思考放棄:嘴裡說「資訊這麼多,不可能啦」,主動放棄思考。
  2.思考依賴:嘴裡說「因為董事長這樣說的啊」,而依賴他人的頭腦。
  3.思考扭曲:推理過程中有缺陷或不合理之處。
  4.思考偏頗:針對特定的事情可以做出有效推論,但只要稍微偏移專門領域,思考力就無法發揮功能。

  這四種症狀,不管在哪種企業裡,任何的職業、年齡、性別、部門,都可以看得到。就算是擁有碩士、博士學位的高學歷份子,也都多少有點症狀。

  甚至可以說,學歷越高反而越容易掉入這樣的陷阱之中

  當然,這些症狀不只是在企業研習中,當我以顧問身分與各大企業職員共同工作時,也常常會看到。像是顧問一來就感到安心的「思考依賴症」明顯患者,或是被任命為專案團隊的一員,但是有強烈的「思考偏頗」或「思考扭曲」,而無法對團隊活動帶來貢獻的人等等,表現出來的症狀真的是五花八門。

  仔細想想,目前的許多企業人士,以往都在輕視思考的趨勢之中度過,結果養成「不要想太多也沒關係」的習慣,不是嗎?要說原因的話,其實是因為在以往的時代裡,不知不覺把「脖子以下」的部分看得比「脖子以上」更重要。用腳來賺錢,用背影來學習,有問題的話就敞開心胸來談,像這樣,「脖子以下」被當成一種美德。

  當然,「脖子以下」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業務或製造生產,累積現場經驗在任何時代裡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現在除了「脖子以下」,還必須加上「脖子以上」,也就是徹底活動自己的腦袋,與他人取得明確的溝通,才是應該追求的重點。 鍛鍊思考力三步驟

  「頭腦的惡習症」是一種不知不覺中就會罹患的症狀,所以第一個重點就在於「自覺」。這一點與身體的惡習症一樣。要注意別老是只會「否定」而已,因為否定會帶來拒絕,就沒有辦法看清自己真正的面貌。

  那麼,當你有了自覺之後,就用以下三個步驟來追求思考力的強化吧。

  【步驟1】實踐活化思考的七個基礎習慣
  【步驟2】鍛鍊兩種思考模式:「創造性思考」與「驗證性思考」
  【步驟3】執行思考的三個基本動作:分類、整合、替換

  這三個步驟以下各章會分別進行解說。首先,為了修正「僵硬」或「驕傲」,我們就從思考活化開始;其次,要鍛鍊使用思考力時的兩個方法:創造性思考(創造模式)與驗證性思考(驗證模式)。最後就是熟悉實際使用上所需的三個基本動作:分類、整合與替換。

  雖然我用了「步驟」這種表現方式,不過希望各位不要認為「做完就結束了」。即使是職業運動員,也會做好熱身運動,提升心肺功能或肌肉力量,做好基本動作才上場比賽。

  要像一流選手反而更了解基礎的重要性一樣,這些就是強化思考力的重點。反過來看,就因為沒有「結束」或「畢業」的前提,才能無限提升自己的思考力。 活化思考的「七個基礎習慣」

  活化思考的七個基礎習慣,簡單來說,就是如以下所列舉的內容。

  1.改變頭腦預設值的習慣:思考力沒有極限=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
  2.擺脫「標準答案」的習慣:十個解答、百個解答=正確解答不會只有一個
  3.雙面思考的習慣:凡事看兩面=同樣一件事情要看正面與負面
  4.琢磨用詞的習慣:名詞的獨自聯想遊戲=進行名詞的替換、名詞的因數分解
  5.讓思考更柔軟的習慣:「思考模式的轉移」=有意識地選擇速度與堅持、發散與收歛、抽象與具體性
  6.思考看不見問題的習慣:讓冰山長存心中=不只看表面,還要看水面下問題點的三個問題(Why?, So what?, What if?)
  7.提高自我認知力的習慣:認識你自己=發現自己思考上的框框與有色眼鏡

  這七個習慣相當於活化思考的「暖身操」,有些聽講者會把這七個基礎習慣用在螢幕保護程式或滑鼠墊上,也有人會在會議或專案團隊聚會之前,先印下來發給所有成員。請各位盡量實踐、盡量養成習慣吧。

■ 無限解放思考力:廢除頭腦的成規

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

  首先,我們從第一個習慣「改變頭腦預設值的習慣:思考力沒有極限=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開始吧。之前提過,人類的頭腦可以說是一部「超級電腦」,一旦有輸入,就一定會有某個輸出,這是頭腦的特性。因此,我們就必須檢查電腦的預設值。

  另外,也有人把這種預設值叫做「心靈設定」或「心理模型」。心靈設定或心理模型是意識的骨架,只要改變意識的骨架,就能改變名為「能力」的輸出。只要抱著「思考力有極限=再怎麼想也找不出答案」的意識骨架,那麼接下來就只會無止盡地說出「我不知道」、「反正想了也沒用」這類「思考放棄」的話了。

  反之,如果抱著「思考力沒有極限=徹底思考就會找出答案」這樣的意識骨架,就不會隨便放棄。之所以找不出答案,是因為還沒徹底思考的關係,所以要徹底思考。藉著這樣的徹底思考來活化思考力,思考力就會更強,造成一個良性循環。

  「但是,不是有人說『隨便亂想還不如休息』或『沉思不如行動』之類的嗎?」對於這種人,我要在這裡做個補充:關鍵在於,「隨便亂想」或「沉思」與「徹底思考」是不一樣的。

  這並不是在玩文字遊戲,而是根本上的意義就不一樣。要怎麼樣才能從「隨便亂想」變成「有效思考」?我們接下來會說明。另外,根據字典的解釋,「沉思」就是「對一件事情深入思考」,也有「越想越煩」的意思。所以「沉思」帶有一點負面的意義。相對地,「徹底思考」就有一邊尋求答案、一邊徹底思考的意義。

  以前我在研習中介紹這七個基礎習慣的時候,我所尊敬的經營評論家小林薰告訴我:「這就是杜拉克也經常使用的Think out。」盡量去想,想到像是要穿透過去一樣,這才是最重要的。 讓思考更柔軟:思考模式的轉移

■ 三軸思考柔軟操

  「頭腦的惡習症」的危險因素之一,就是思考僵硬。防止僵硬的柔軟操,關鍵就在於切換思考模式。

  就像汽車換檔,這是以自己的意識去選擇思考的使用方法。思考模式有好幾個軸,這裡我們介紹其中三個軸,做為軟化思考的習慣。

■ 速度與堅持:三秒規則

  我在美國從事顧問活動或企業講習的四年中,感覺到最有急迫性的,就是「思考對方的發言內容,做出反應,並掌握發言的速度」。也就是Interaction,對話的速度。

  其中一個理由,我認為是在於英文對話的節奏。日文中的「頓」是很重要的,不管別人問什麼,只要冷靜思考再回答就好,但是英文就不能這麼悠閒了。英文對話的節奏,可以說就像桌球或網球比賽那樣的步調吧。

  尤其在我待過的矽谷裡,無論做什麼都講求速度,當然溝通也不能慢慢來。以顧問身分提案時,問題會毫不留情地扔到面前來。另外,研習、講習全都是參與討論型,所以參與者也會不停地詢問我。當時我就想,我連日文的「會話桌球」都還打不好,要馬上習慣英文的「桌球」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在為了日本人所舉行的日文講習中,就希望他們遵守一條「三秒規則」。每次在開始時,我都會宣布「現在開始進行雙向講習,當我對大家提出問題之後,請務必在三秒內做出反應」。也就是在參與者比較沉默寡言的企業研習中,用來當做活化討論與思考力的第一步,而對參與者要求的指導原則。

  請讓我介紹一下,參與者對這種要求的兩種反應。有一種管理者會在講習問卷中反應:「我們沒辦法三秒就回答。請至少給我們三十秒的思考時間。」他們是在日本某家大企業工作的人。另一方面,也有某個外資企業的管理階層馬上誇下海口:「三秒太輕鬆了。我們不在一.四秒以內回答就沒搞頭了。」他的上司就是歐美人士。

  所謂「三秒作答」,絕對不是什麼誇張的事情。不管是不是在外資企業工作的人,加快反應速度的習慣都是「多變時代」的必備技能

  當然,跟客戶交涉、與顧客談折衷提案時,就應該沉默個三十秒,觀察對方的反應。重要的是配合狀況來應對,而如果習慣慢慢反應,就沒辦法做出快速反應了。

  我並不是要大家不管什麼問題都要在三秒內回答;相反地,我當然也有不該在三秒內回答的問題與課題。那種時候,重要的就不是速度,而是堅持了。與醃菜一樣,讓答案放上一晚或是三天,有時也是很重要的。

  不只是三天,有些課題甚至要想三星期、三個月。有趣的是,一旦堅持地想下去,有時就突然會有好點子跑出來。我也曾經針對好幾個顧問案件的課題、執筆的主題等等,堅持想了幾星期到幾個月。以我的情況來說,可能前一天開始想的事情,到早上沖涼就突然想出好點子了。只要能讓這個動作成為習慣,就能學會堅持思考的訣竅。 思考的3個基本動作

  我在MBA教育最前線觀察了企業人士的思考習慣,於是提倡要以「七個基礎習慣」來活化思考,並鍛鍊「創造」與「驗證」兩大思考模式。
最後,想要活用思考力的話,就在於:

.分類
.整合
.替換

  這三大功能。有關這三大功能,分別都有人進行許多研究。重要的是要分別磨練,並均衡地使用這三個功能。

  現在開始來說明每一項功能的意義,以及我們為什麼需要它們。

  首先從「分類」開始。分類也好,區分也罷,都代表人要理解一件事,就要從「分出事物中包含的要素」,也就是從「分析」開始。這裡也會要求做出「區別」,不能分類的就可能變成「不知道」。

  讓我們回顧歷史,舉凡亞里斯多德、笛卡兒等人,都說明了不只是科學,所有學問的進步都是由「分類」開始的。在東方,自古以來也以陰陽、五行學等描述方式,為「分類」建立了骨幹。

  現在到了我們的生活、工作上,「分類」就變得極為重要了。如今,一天之中收到兩百封以上電子郵件的人已經隨處可見,但是如果不區分「要打開」的郵件與「不要打開」的郵件,根本就不可能再好好工作。另外,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分析力也是必需的。如果「分類」的思考功能太弱,就很容易被說成「抓不住要領」、「差不多先生」了。

  我們在驗證性思考的時候已經做過介紹,「驗證」一詞的來源就是「分類」。雖然為了分類,又必須有創造性的著眼點,但是重點依然在於發揮驗證性思考。

  下一個就是「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分類好的東西加上關聯性,做整理的意思。如果只是「分類」,會被人抱怨說「喔,然後呢?」「你到底想說什麼?」。也就是所謂「分析麻痺」的情況。這個「整合」的動作,需要構想上的能力。而這就同時需要創造性思考與驗證性思考了。

  最後是第三個「替換」。替換成模型、替換成數學式、替換成圖畫,像這種「替換」的動作,有讓思考本身更加深入的作用。因為我們甚至可以替換前提、替換條件,來驗證許多的假設。

  另外,如果我們好好利用類推(Analogy)與隱喻(Metaphor),還可以鍛鍊自己的觀察力,結果就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傳達得更廣泛了。

  基本上,顧問都需要「分類」與「整合」的能力,所以任何一個顧問都會把這兩樣能力鍛鍊到某個程度,但是卻往往會有「替換」能力較弱的人。這麼一來,就會被客戶抱怨說「聽不懂他要表達什麼」、「言語乏味」了。

  正如以上所說,把「分類」、「整合」、「替換」三大功能全部鍛鍊好才重要。

作者資料

船川淳志

一九五六年生於日本東京都。全球衝擊(Global Impact)顧問公司代表合夥人,Globis管理學校講師。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法律系,曾任職於東芝、Alico․Japan等企業,一九九○年赴美留學。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雷鳥國際管理學院取得MBA學位,活躍於美國矽谷的管理顧問界。回到日本之後,擔任Globis的資深管理人,後來自立門戶,提供組織開發、企業革新等專業諮詢顧問,並舉辦各種組織教育、領導統禦、人才開發等多方面的研討會。 著有《一個人以上的思考術》、《在管理學校所學到的思考力與應對力》、《在管理學校所學到的改革力與領導力》、《給研究生的用腦方法》等書。

基本資料

作者:船川淳志 譯者:林欣儀 出版社:臉譜 書系:企畫叢書 出版日期:2008-07-29 ISBN:9789866739651 城邦書號:FP2177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