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2024超級感恩月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其他
一定要懂的就醫&住院醫療常識:台大醫學博士教你做個聰明病人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一定要懂的就醫&住院醫療常識:台大醫學博士教你做個聰明病人

  • 作者:張之申
  • 出版社:原水文化
  • 出版日期:2010-11-18
  • 定價:24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做自己健康的主人!別讓不及格的就醫常識,害了你的健康! 看病要看對科,不要病急亂投醫,最後沒藥醫。 看病、治療如同考試,事先做好功課,擁有就醫常識,才能更容易恢復健康。 我們都知道生病、不舒服的時候要看醫生,不過多數人並不清楚明瞭現在的醫院分級制度的差異何在?甚麼狀況應該去診所就診、甚麼時候應該直奔大型教學醫院掛號?或是,該不該掛急診?應該要看哪一科?以及,該詢問醫師哪些問題才能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況?如果醫生要求做檢查,哪些檢查需要三思? 至於已經就診掛號了,醫生的診斷是不是就是不容置疑的?那些朋友形容有神奇療效的藥物是不是也應該嘗試?定期做健康檢查報告正常,是不是就代表身體完全健康?……諸如此類的問題,在生活中不勝枚舉。雖然我們也許不需要常常看醫生,但若是因為弄不清楚看病的要領,將因此失掉寶貴的健康、甚至性命。 看病、治療如同考試,事先做好功課,才能更容易恢復健康。本書就是在教你找對醫院、看對醫師、正確用藥以及醫病溝通要領,破除健檢迷思,並教你避免院內感染的技巧。 重點提示: ◎家庭醫師是你和全家人維持健康的最佳夥伴;婦科、內科、小兒科醫師,都可以是家庭醫師。 ◎出現過敏症狀或胸痛,不要輕忽,應馬上找醫師或掛急診;但發燒、胃灼熱等現象,可以先用簡單方式緩解。 ◎尋找良醫的時機,應在你身心健康時;生病痛苦時,很難頭腦清醒地找到好醫生。 ◎定期健康檢查,不代表身體一定健康;有效的健康檢查,需要「量身訂做」。 ◎尋求治療的第二意見時,建議挑選不同醫療體系的醫院及醫師;急症時,應立即處置,不適合找第二意見。 ◎別人的解藥可能是你的毒藥,不可以隨便分享;貴的、新的藥也不見得適合你。 ◎對即將進行的手術了解愈多,則手術成功機率愈大;事前準備充分,則術後恢復就愈快。 ◎要避免院內細菌感染,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洗手、洗手、再洗手;潮濕的東西最容易沾染細菌,造成感染。 【名人專文推薦】 ◎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翻譯學學會執行長) ◎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網路與書》發行人)

目錄

◎PART1:找對醫院看對醫師【醫院與醫師】
‧1.醫院與診所有何不同?該去醫院或診所看病?
‧2.穿上白袍的都是醫師嗎?醫師有分很多種嗎?

◎PART2:判斷哪些症狀要看醫生【症狀與健康】

‧1.「咳嗽」何時該看醫生?
‧2.「頭痛」何時該看醫生?
‧3.「胃灼熱」何時該看醫生?
‧4.「腰痛」*「背痛」何時該看醫生?
‧5.「胸痛」何時該看醫生?
‧6.「發燒」何時該看醫生?
‧7.「嘔吐」何時該看醫生?
‧8.「關節受傷」與「運動損傷」何時該看醫生?
‧9.「過敏反應」何時該看醫生?

◎PART3:求診要領與醫病溝通技巧【掛號與看診】

‧1.報章、雜誌、網路上,每天都有醫療訊息,我該如何篩選?
‧2.我要如何分辨醫藥「新聞」或「事實」?
‧3.如何辨識醫療報導的可信度?
‧4.什麼樣的醫學研究是可以信任的?
‧5.我應該讓固定的醫生看診嗎?
‧6.看醫時該準備什麼?穿著注意事項為何?
‧7.我所準備的病歷,應具備哪些內容?
‧8.看診時該如何向醫生陳述病情與提問?
‧9.看診時一定要問的問題?
‧10.如何維持良好的醫病關係?如何做個好病人?
‧11.如何做個聰明的病人?
‧12.如何找到好醫生?

◎PART4:檢查須知與尋求第二意見【健檢與診斷】

‧1.健康檢查的意義及功能是什麼?
‧2.每年都要做健康檢查嗎?
‧3.若要做健康檢查,要做哪些項目?
‧4.哪些檢查做之前要三思?
‧5.如果醫師要我做某項檢驗,我該知道什麼?
‧6.哪些疾病容易被誤診?
‧7.何時是尋求第二意見的正確時機?
‧8.什麼情況,不適宜尋求第二意見?
‧9.為什麼病人對尋求第二意見,會有很多顧慮呢?

◎PART5:正確用藥與避免手術疏失【用藥與手術
‧1.如何正確用藥?
‧2.哪些是用藥前必問的問題?
‧3.剛上市的新藥比舊藥好嗎?
‧4.自費藥比健保藥好嗎?
‧5.原廠藥比學名藥好嗎?
‧6.如何確保手術的安全性?
‧7.( 手術前中後Q&A )

◎預防院內感染與提升照護品質【住院與照護】
‧1.如何預防院內感染?
‧2.哪些場所及行為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3.( 感染Q&A )
‧4.( 醫療常識Q&A )

序跋

【作者序】醫生的筆,力量比聽診器更強大

  有人說筆的力量比刀劍更強大,我也這麼相信。

  著名的醫生兼傑出的作家,包括契訶夫、薩默特毛姆,都是以筆的力量,來傳播他們的理念,其力量比聽診器還大。我的寫作同時也是源自我的醫生生涯的感受,我深深覺得,醫生和作家的身分並不是獨立的,而是一體的。

  我感到身為醫生最榮幸的事情是,因為我是醫生,所以才有機會在人們最脆弱、最痛苦的時刻,因著醫病互信關係的基礎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接觸到他們的疾苦及心聲。多年來,我一直在推行「床際醫學」 (Bedside Medicine),強調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溝通,讓醫生能夠努力的、真正的「治癒」病患,而不僅僅是「修補」病患的疾病。

  當年我在學校特別修了「寫作課」,目的在於往日能夠深入人的內心。在後來的行醫過程中,當我聽一個病人的陳述時,我聽到的是他最刻骨銘心的故事,而我是一個導演,唯有配合每一位病患不同的遭遇和需求來統籌規畫這部戲碼,病患才能得到最好的診斷和治療,進而恢復健康。

  由於曾在美國、台灣兩地執業多年,各大醫學中心、醫學院,都是我任職兼學習的場所,我十分清楚醫界的生態,更了解兩地的不同。看到親人、朋友甚至是醫院陌生的病患生病時,慌張不知所從,心裡有無限的痛。

  於是在出版社的鼓勵之下,我大膽地寫了《一定要看名醫嗎?》一書,剖析國內民眾對名醫的盲目崇拜及迷思,旨在傳達正確的就醫觀念,教導民眾分辨名醫與良醫,在生病痛苦及生命攸關的當下,能夠找到好醫生、醫好病。

  在那之後,我獲得了很多迴響,來自病患的心有戚戚焉、來自醫界朋友對此一主題的討論,我知道這個拋磚引玉的動作是做對了。於是我更進一步出版此書,希望以更具體一些的方式,不厭其煩地提醒讀者,做個聰明的病人,找回自己的健康。

  出版教育大眾的醫療書,是我最大的志業。當醫生時,只能醫治來到我面前就診的病患,但出書講述我的理念,教導病患正確的醫療觀念,則可以造福千千萬萬的讀者。

  這本書能完成,要特別感謝城邦出版集團原水文化的同仁,沒有他們,我無法圓我「傳醫道」的心願。也要感謝外子Ricky Yan,總是默默地在背後給我支持;感謝兒子David,在我寫作的過程中,站在病人的角度提供建議,並時常提供幽默的笑話抒解我寫稿時的緊繃;感謝女兒Cybthia,她同時也是一位醫生,以新生代醫生的角度彌補我書中的不足。

  如果看完了這本書,能讓任何人因著書上的引導,而更順利地就醫、治療、恢復健康,將是我最快樂的事!

延伸內容

當醫院如戰場  ◎文/郝明義(大塊文化董事長)

  我在很小的時候患了小兒痲痺症。這麼重傷一次後,就沒生過什麼大病,所以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對醫院和醫生的認知,都是白紙。有時候,也可以說是「白痴」。

  舉例來說,一九九○年代有段時間,我反覆感冒,形成了「月冒」。月初發燒去醫院,好一些之後,可以應付工作高峰兩個星期,然後到月底就又不舒服了,如是者循環。我自以為聰明地找到一個辦法,就是一發燒就去醫院急診打個針,然後吊點滴。有家規模不大的醫院,成了我固定去報到的地方。我記得當時只要一感冒發燒,就想趕快去急診室的床上躺下,渴望打一針、吊個點滴就馬上減輕症狀;那種心情,近乎去某個渡假飯店似的。

  對醫院如此,對醫生也是一樣。反正也沒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所以我根本不曾想過和醫生有什麼需要對話的可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在二○○五年付出了重大的代價。那一年,因為內人患了一種屬於「自體免疫」範疇的疾病,我們因為不知道怎麼和醫師對話,加上病急亂投醫,因而差點造成大憾。

  後來我開始對醫院和醫生有新的認知,都要歸功於那次的震撼教育。醫院對我來說,不再是一個渡假勝地,更像是一個戰場,一個生與死、光明與黑暗的戰場。我在那個戰場上曾經待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見識過那裡的炮轟、槍火、白刃戰,以及流彈與地雷的種種可能,也體會過怎麼屏氣凝神地從死亡的黑暗中,等待到重新聽見生命時鐘的滴答聲。

  我對醫生,也有了新的認識。

  傳統上與理論上,醫生都該是病人在生死戰場上的同志、戰友、指揮官,以及光明與希望的分身。但是現實上,由於種種因素使然,情況可能有所不同。 許多新聞告訴我們,有些醫生只甘於扮演傭兵的角色,有些主要當軍火代理商,甚至,有些不惜扮演黑暗的代言人。

  也因此,後來我發起一個「讓好病人遇上好醫生」的活動。就是希望讓病人在生死戰場上,可以遇見他可以信任、可以並肩作戰的同志、戰友、指揮官,以及光明與希望的根源——一位好醫生。

  後來我們知道,「讓好病人遇上好醫生」並不容易, 一如在戰場上,「讓好戰友遇上好指揮官」不是件容易的事,起碼不是當然會發生的事。

  「讓好戰友遇上好指揮官」的前提,需要有共同的作戰使命、共同的戰略認知、共同的作戰知識,以及共同的通訊密碼。「讓好病人遇上好醫生」也需要有共同的治療目標、共同的治療策略、共同的治療準備,以及共同的溝通語言。少了這些「共同」的要素,好戰友遇不上好指揮官,好病人也遇不上好醫生。

  讓好病人遇上好醫生所需要的「共同」前提固然不少,但其中最根本也最重要的,應該是雙方須具備「共同的溝通語言」,否則,就算雙方一時有許多「共同」,也難免隨著治療時間和過程的遷移,而發生變質或誤會。

  張之申醫師的書,是一本幫助好病人和好醫生建立「共同的溝通語言」的書。這本書把醫院的類型,以及醫護專業人員的工作做了分類說明,又以許多病例來解釋應該如何和醫師溝通,相當於把戰場的各個面向,以及戰爭的許多情況做了基本介紹,對許多沒有戰爭經驗的「新兵」,或者即使經常進出戰場卻始終在狀況之外的人,是很重要且需要的知識。

  張醫師長期的醫學背景兼顧許多領域,深入各種戰場,又因為她擅長使用多面向又生動的方法和病人溝通,所以由她來寫這本病人和醫生之間「共同的溝通語言」的書,再適合也不過,值得想要找到好醫生的病人期待。

  反過來說,「共同的溝通語言」不只可以幫助好病人找到好醫生,也可以幫助好醫生找到好病人,更值得想要找到好病人的醫生期待。
你的醫療常識夠不夠?  ◎文/蘇正隆(書林出版有限公司董事長)

  旅美醫學博士張之申出身書香世家,文學與藝術是她的最愛,卻成了醫學博士。她在美國賓州大學醫學院擔任過內科臨床副教授,在美國數十年期間,除了行醫、教學外,還到戒毒中心及監獄輔導病患,因此對於先進國家的醫學發展與醫療情況,有全方位及第一手的深入了解。長期以來,她對國內的醫療也非常關注,但由於沒有包袱,她能夠以客觀的立場,一針見血的指出台灣醫界及病人之間的許多問題。

  張之申教授的家人都在美國,兩位姊姊張之宇、張之丙教授是傑出的史學、語文專家,是張學良親自指定的口述自傳訪談者。現存於哥倫比亞大學張學良的口述檔案,即是兩位學者與張學良合作數年的忠實記錄。張學良先生許多未公諸於世的信札、詩文、日記都幸虧她們的努力才得以保存下來。張之申教授的先生、子女在美國都有所成就,但她對台灣卻不能忘情,「拋夫棄子」隻身回到台灣來貢獻她的寶貴學識。

  她多才多藝,在台灣貢獻的寶貴學識不止醫學。她英文造詣深厚,曾到書林書店為小朋友用英文講故事。很多大醫院爭相請她演講,教醫師如何提升英文能力,因此她也著手寫了一本 醫學英語的書,即將付梓。有人無意中發現她是英文花體字專家,「小品雅集」遂請她開班授課,所以也教起鋼筆書法。張醫師非常有親和力,是個真情至性的人,因為對文學藝術的愛好,她可以一邊問診,一邊拿出卡片為病人畫素描,再寫上一首英詩送對方,很容易得到病人的信賴。

  她之前的著作《一定要看名醫嗎?》,指出台灣社會大眾非要看大牌名醫不可的現象,希望打破名醫的迷思,讓國人在就醫時能有正確的心態。

  這本《一定要懂的就醫&住院醫療常識》,則是更實際的「教戰守則」,書中大多以具體的例子來告訴我們就醫及住院時的醫療常識。書中張醫師以她特有的幽默,提出很多「考題」,讓讀者在「考試」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醫療常識到底夠不夠。讀者往往會發現自己的回答是錯誤的,然後在張醫師的分析當中,重新獲得醫師、醫院、就診、健檢、住院……等的必備常識。

  最近我和幾位醫師談起張醫師這本新書的部分內容,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表示,早就應該有這樣一本書來教育民眾,連他們自己也非常想拜讀。

  我相信如果社會大眾都能人手一冊,仔細閱讀,一旦自己或家人有任何症狀 時,就能夠正確判斷應該採取哪些行動。如此一來,我們的醫療環境、醫病關係應該都可以進一步提升,醫療資源也可以做更合理的運用。

作者資料

張之申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博士 【經歷】 紐約大學內兒科、賓州大學醫學院血液腫瘤科臨床副教授 舊金山青少年婦女醫療中心醫務主任 舊金山中西整合癌症研究中心主任 加州州政府亞裔乳癌防治委員會發起人 台大聯盟亞東醫學中心醫院主治醫師 遠東聯合診所內科主治醫師 【專長】 青少年醫學、婦女醫學、身心醫學。 出生於書香世家,自小耳濡目染,嗜文學。喜繪畫,無師自通,妙筆一揮,信手拈來,每每令人發噱,也發人深省。 為人謙虛,淡泊名利,熱心助人,富有強烈的正義感。行醫數十年,堅行「醫學即藝術、關懷與奉獻」的坎坷路至今。由於背負母親因醫療疏失而逝世的遺憾,加上周遭親朋好友的慘痛經驗,立志教導大家正確的求醫觀念。 作者出版此書,目的絕不在於要和名醫過不去,而是希望教導讀者以有知識、有智慧的方式和醫療團隊溝通,進而擊退疾病、獲得健康。

基本資料

作者:張之申 出版社:原水文化 書系:悅讀健康系列-身心靈書房 出版日期:2010-11-18 ISBN:9789866379383 城邦書號:HD3048 規格:膠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