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套書館 > 人文藝術
公孫策作品集套書組 (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公孫策作品集套書組 (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

  • 作者:公孫策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14-12-11
  • 定價:990元

內容簡介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生動簡煉的文字,輔以經史典籍, 用一則則精采的故事,搭配寫意的手繪黑白插圖, 細細探究春秋時代英雄人物, 他們的性格如何成就個人霸業,並影響家國的興衰。 本書本書大致上以《吳越春秋》為本,時空舞台是春秋時代末期的中國南方,兩個偏處東南、仗著金戈寶劍稱霸中原的諸侯小國吳、越。講吳、越,當然離不開楚國。但楚國在春秋戰國時代雖然一直是強國、大國,卻是中原文化的「非主流」。 這一段「南方三國志」的故事裡,人物個個英雄,卻個個有著悲劇性格,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結局。楚平王聽讒殺伍奢,伍子胥報父仇,鞭楚平王屍;吳王闔閭一代霸王,卻失手於「菜鳥」句踐;句踐趁人之危(吳王闔閭國殤),反而落得會稽山求饒;句踐忍人所不能忍,終於忍到復國;伍子胥不能忍,反落得含恨自殺;夫差當上了諸侯盟主,卻是他一生功業快速下坡的起點,最後請求保留一命而不可得。 英雄所為確實異於凡人,可是英雄的結束卻令凡人嗟嘆,這是本書書名《英雄劫》的取義由來。 ——節錄自本書自序 【本書特色】 公孫策最新著作〈公孫策說歷史故事〉系列,打算以1000個故事來訴說中國歷史的關鍵時刻,本書是系列的第一本著作。公孫策最有名的便是他擅於借古鑑今,本書是他從春秋戰國時代歷史英雄人物的恨與仇出發,寫下他對這些英雄人物因為個性以致有悲劇性際遇的「難逃劫數」故事。不僅是好看的故事集,也有發人深省之處。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亂世爭雄,波譎雲詭,有人鬥智,有人鬥勇。 歷史的戰亂舞台,無數英雄豪傑崛起與敗亡。 本書內容分為〈秦失其鹿〉、〈楚漢爭霸〉、〈帝國永續〉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以司馬遷的《史記》為主桅,輔以《資治通鑑》、《敦煌變文》,將最具傳奇性、記敘最精采的楚漢之爭,以生動洗練的文字重新詮釋,透過紙頁呈現活生生的歷史舞台,讓讀者親眼見證秦、楚、漢的敗亡與崛起。 逐鹿天下,實踐「亡秦必楚」,戰績輝煌的西楚霸王項羽何以走進死路;吃悶虧被追著打的漢王劉邦又為何屢逢生機?一個慨嘆「天要亡我」,一個自認身負天命,難道真是天命不可違?而張良、英布、蕭何、韓信、陳平、夏侯嬰、彭越、樊噲、范增、蒯徹、貫高、田橫等謀臣將士,在這齣逐鹿大戲中又扮演著何種關鍵性角色? 九十二則由人物串起的精采故事,述說你我或許耳熟能詳、卻未能深入解析的歷史橋段,箇中巧妙精髓,透過古文今解,剖析分明。是真假英雄,或是狗熊,一一現形。以古為鏡,以人為鏡,警惕現世,故事讀來更添趣味。此外,文中節錄之【原典精華】,亦有助提升國高中生國語文能力,是年輕學子或意欲提升古文理解能力讀者之絕佳課外讀物。 《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 昏而已矣,愚而已矣,天命君權,怎堪民怨? 亂世,是冒險家的天堂,投機者的樂園。擅長以史鑑今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藉由王莽篡漢前後歷史故事,人心從厭漢到思漢的轉折,詮釋老百姓對統治者的複雜心情,以及改變社會現況的渴望。 【安民則惠,黎民懷之;破民則苦,黎民恨之。】 一個朝代從興盛到衰亡,歷史大多記載帝王將相,幾乎不記載庶民。 善良的人民最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卻永遠無法如願。一直要到這個政權搞得人民都活不下去了,才會改朝換代。 本書內容分為〈帝國盛衰〉、〈王莽篡漢〉、〈光武中興〉三部分,擅長讀史、解史的歷史評論家公孫策在導讀中開宗明義提到:恨,是一種複雜的情緒,相對於「喜、怒、哀、樂」的單純。 以「恨」破題,引領讀者進入王莽篡漢前後、西漢盛衰興亡的那段歷史。用一段段精采絕倫的小故事,娓娓道出政權在皇帝、太后、外戚、權臣、軍閥之間流轉,老百姓寄予期待逐一落空,由認命到逃避、到反抗,人心從「厭漢」到「思漢」,英雄草莽「慧眼識英主」的轉折過程。 翻動書頁,隨著公孫策唯妙唯肖、生動的描述,這些千古人物栩栩如生,彷彿穿越時空來到眼前,讓讀者不僅品嘗原汁原味的經典古文,藉由文中【原典精華】提升國語文能力,並領會峰迴路轉的歷史教訓寓意。內容兼具歷史與文學,蘊含知識底蘊及奧妙趣味。

內文試閱

  就這樣,人民的苦痛無人理會,當時一位諫大夫鮑宣上書哀帝:「今之人民有『七亡七死』。面對七亡,卻看不到一項德政,要想國家安定,難矣;面對七死,卻沒有一條生路,要想人民不觸犯法網,難矣!」   人民當時寄期望於王莽,於是王莽攫取了整個帝國。可是,王莽又如何治河呢?   王莽為了展現「新政府關心民生疾苦」,所以廣徵有本事治河的人才,人數以百計算,理論上,如此規模應該可以蒐集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提出各種不同角度的治河方法。   長水校尉關並主張:「古時候大禹治水時,特別空出一大片土地,以之為洩洪區。水大時形成湖泊,水小時自然乾涸。秦漢以來的歷次水患,黃河決口的地點,相距不過一百八十里。我建議將這一帶騰空,不做官舍、民房使用。」   御史韓牧認為:「應該找到大禹時『九河』故道,將之開通入海,即使不能開出九河,有個四、五條也好。」   大司空掾王橫說:「今天的黃河已非大禹時的故河道,我建議遷移平地人民,開鑿決口,引河水沿西山(太行山)流,居高臨下,向東北注入渤海。」 以上意見,簡單說,都是「參考古籍」的說法,純粹是投王莽所好(復古),完全沒有可行性。   最高段的是司空掾桓譚,他不提專業主張,卻大話做結論:「這些建議中,一定有一個是對的,只要詳細考察,便可以發現。計畫既定,然後行動,費用不過數億萬,還可以解決無業游民的工作問題。與其讓他們游手好閒,不如讓他們參與治河工程,反正同樣耗費衣食,由地方政府提供他們衣食,一舉兩得。這樁偉大的治河工程,上可以繼承大禹功業,下可以為人民解除苦痛。」   結果呢?空話講完就算了,王莽完全沒有實際作為,而人民對王莽的幻想,也隨之破滅! 《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 本事33、一波三折   三年,對一般人都是一個不算短的日子,對句踐夫妻、君臣當然更覺漫長。尤其難做到的是,臉上絕對不可以表現出一絲絲怨恨或慍怒。只要稍微露出一絲絲足以讓吳王夫差起疑心,或足以讓伍子胥拿來做文章的舉動,就前功盡棄矣。   忍字心頭一把刀,忍辱負重是一種毅力,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的話,一個能忍人所不能忍的人,至少他的仇敵該提防一下。   可是吳王夫差沒有這種警覺心,有可能是勝利的喜悅已經蒙蔽了他的戒備之心,也有可能是夫差有著婦人之仁。總之,夫差覺得句踐夫妻、君臣「處窮厄之地而不失禮」,非常難得,且令他同情。再加上太宰嚭只要有機會就從旁講幾句話好話,於是吳王有一天對太宰說:「選一個吉日良辰,赦免越王夫妻君臣,放他們回國。」   太宰嚭將這個好消息,透過管道告知句踐。(越國一直有祕密管道供輸伯嚭財物。)   句踐按捺住興奮心情,召來范蠡,研究這件事情「成不成」?范蠡為此起了一課(卜一卦),卦象顯示「日辰剋制了月辰,時辰又剋制了日辰」,認為事情不會順利,不可高興得太早。   果然,伍子胥進諫了:「從前夏桀囚禁商湯而不殺,商紂囚禁周文王而不殺,等到天道反轉,禍轉成福。商湯、周文原本有禍,最後反而滅了夏朝、商朝。如今大王既已囚禁越王,卻不誅殺,我認為大王的迷惑實在很深,難道不提防夏、商的前車之鑑嗎?」   伍子胥的例子舉得太糟了,這不是將夫差比成了桀、紂嗎?然而,伍子胥說的卻又是實話(令人生氣的實話),加上伍子胥是相國,是先王留下來的老臣,是吳國由弱轉強的功臣,更是擁立他當上太子、國君的關鍵人物,夫差不能不對他的諫言多想一想。   夫差召喚句踐入宮,可是久久不召見。范蠡、文種對這種情形很不安,又起了一課,結論是:「吳王將要擒拿越王。」過一會兒,太宰嚭出來,對文種、范蠡說:「越王將再被關回石室。」   伍子胥再對吳王說:「一個建立王朝的國君,攻克敵國以後,就誅殺其君,以此得免子孫遭報復的隱患。越王現在又關進石室了,還是早點『處理掉』為宜,否則必成為吳國的後患。」   太宰嚭一聽,苗頭不對。他收了越國好處,不能讓句踐被殺,同時也不容伍子胥在這件事情上面占了上風。於是說:「從前齊桓公割燕莊公所到之地給燕國,博得國際間崇高聲望*;宋襄公等楚軍渡河完成才開戰,當時若戰勝,必定一戰而霸,後來雖敗,仍留下美名**。如今大王如果赦免了越王,那麼,功業將冠於五霸,名聲超越前古。」   吳王夫差最喜歡聽這種話,可是礙於伍子胥站在一旁,就說:「我這兩天不舒服,等我病好了,就赦免他們。」   *齊桓公親自領軍幫助燕國驅逐山戎,班師回國時,燕莊公親送齊桓公進入齊國領土。齊桓公對管仲說:「周禮規定:諸侯相送不出國界。我不能讓燕君失禮。」於是將燕莊公所到達的齊國領土,通通割給燕國。齊桓公這個舉動,贏得諸侯歸心,於是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宋國與楚國開戰,兩軍隔著河列陣。楚軍渡河,宋國司馬向宋襄公建議:「趁楚軍尚未完全渡過時,發動攻擊。」宋襄公不採納,認為自己是仁義之師,不在對方尚未站穩陣腳之前發動攻擊(不鼓不成列)。結果楚軍安全渡河,兩軍交戰,宋軍大敗。宋襄公不但稱霸的美夢破碎,自己受傷,傷重不治。但是,孔子著︽春秋︾,卻肯定宋襄公是「仁義」行為。 【原典精華】 果(注1)子胥諫吳王曰:「昔桀囚湯而不誅,紂囚文王而不殺,天道還反(注2),禍轉成福。故夏為湯所誅,殷為周所滅。今大王既囚越君而不行誅,臣謂大王惑之深也。得無夏殷之患乎?」   吳王遂(注3)召越王,久之不見。范蠡、文種憂而占之,曰:「吳王見(注4)擒也。」有頃太宰嚭出見大夫種、范蠡而言「越王復拘於石室」。   伍子胥復諫吳王曰:「臣聞,王者攻敵國克之則加以誅,故後無報復之憂,遂免子孫之患。今越王已入石室,宜早圖之,後必為吳之患。」   太宰嚭曰:「昔者齊桓割燕所至之地以貺(注5)燕公,而齊君獲其美名;宋襄濟(注6)河而戰,春秋以多(注7)其義:功立而名稱,軍敗而德存。今大王誠赦越王,則功冠於五霸,名越於前古。」   吳王曰:「待吾疾愈,方為太宰赦之。」 ——《吳越春秋.越王句踐入臣外傳》 注: 1.果:果然。 2.天道還反:時移勢轉。 3.遂:當時。只當時夫差已經宣召句踐入見。 4.見:將要。 5.貺:音「況」,賜與。 6.濟:渡過。 7.多:稱許。 《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 1、秦始皇   秦王政統一天下之後,自認為功業超過了三皇五帝,因此將稱號改為皇帝。自己是「始皇帝」,以後的皇帝則二世、三世……一直排下去,直到千年萬世。   然而,秦始皇並非膚淺的只想到國祚綿延,他想的是真正的萬世太平,所以他推動了一個偉大的帝國藍圖。從他在琅邪臺勒石立碑的碑文,可以看到這個「理想國」的大概: 【原典精華】   ……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①除末②,黔首③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④。器械一量⑤,同書文字。……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⑥。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⑦。……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驩⑧欣奉教,盡知法式。……──《史記.秦始皇本紀》 ① 上:同「尚」。上農:鼓勵農業生產。 ② 末:指商業。除末:抑制商人。 ③ 黔:黑色。黔首:貴族與士人戴冠,百姓露出黑色頭髮,稱黔首。 ④ 摶:同「團」。揖:通「集」。摶心揖志:團結一致。 ⑤ 器械一量:指統一度量衡。 ⑥ 陵水經地:不辭跋涉山水,巡行各地。 ⑦ 辟:同「避」。 ⑧ 驩:同「歡」。   簡單說,秦始皇本人勤於政事,是歷史上數一數二的。他每天批閱公文要用秤來稱重量,不達到一定重量,就不休息。他一切施政都是為了讓百姓富足,包括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都是為了全天下人的方便。他在另一個碑文上稱頌自己的最得意政績是:隳(音「揮」,毀除)壞城郭,決通川防,移去險阻。也就是免除戰國時的關卡抽稅、壟斷水利,並克服地形限制、興闢交通──這樣一個中央集權帝國,去除了大部分諸侯割據的不便,為工商業起飛排除了阻礙,那正是當時中國社會迫切需要的。   為了確保將來「不用兵革」,秦始皇大公無私的廢除了封國,也就是他的兒子、秦國王室貴族都不再有封地食邑:將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政府設守(行政長官)、尉(司法長官)、監(監察官),郡以下設縣,由縣令、縣尉管理眾人之事,也就是人民不再受貴族奴役,貴族與官吏都領政府的俸祿,郡縣官吏直屬中央。如此設計是為了避免諸侯戰爭,當然不是為了黔首人權。   另外,他將天下兵器通通收集到首都咸陽,銷熔後,鑄成十二座「金人」,每個都重三十四萬斤,高五丈,腳長六尺。以及將天下豪富十二萬戶遷至咸陽,還將各地的豪傑之士通通遷移到咸陽,就近看管。   做了這麼多措施之後,天下應該太平了吧!如果還有人有非分之想,那就是「賊寇」,就該以嚴刑峻法治之。   為了鎮壓「非分之想」,秦始皇巡行天下,重點在南方的故楚國、東方的故齊國,刻意盛大排場,讓人民看看始皇帝的威風。   孰料,巡行天下非但對天下太平毫無助益,反而開啟了天下大亂的禍端。 《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 31、空話治河   王莽在中國歷史中創造了一個特例:不用「槍桿子裡出政權」,而能完成改朝換代。一個重要原因是,西漢後期昏君輩出,外戚與宦官大演宮廷鬥爭,搞得朝政日非,而人民的苦痛卻不加理會。王莽是個「不一樣的外戚」,他禮賢下士,言必稱古聖賢,因而讓人寄予期待。   然而,王莽最終是自己搞垮了自己,他是怎麼搞的?有一個最好的例子說明,王莽何以得手,又何以搞垮——治河。   漢武帝時,黃河開始潰決釀災,當時沒有任何經驗可循。武帝不愧為一世雄主,曾一次發動數萬軍民,防堵潰決——治河如作戰。   可是,黃河的水患持續升高,大漢帝國的國力卻江河日下。   到了漢成帝時,有一年,黃河上游連降十餘天大雨,造成關中地區潰堤,地方官上奏,建議疏浚一條新近淤塞的屯氏河。   成帝將奏章交付丞相、御史大夫處理,派了一位「博士」去現場勘察,結論是「政府財政不佳,暫時不必動工」。結果,三年後造成更大氾濫,淹沒了四郡三十二縣十五萬頃耕地。為此,御史大夫尹忠擔下責任,自殺。   又過了四年,黃河下游發生決口,淹沒三十一縣,毀壞官衙與民舍四萬餘間。   一位官員李尋上書:「參與討論治河的官員,總是尋求找到古代『九河』故道(也就是大禹「導九川、注四海」的遺跡),得以疏浚治河,可是一直找不到。現在正好趁這個機會,放任它潰決,看水勢往哪個方向,就可以找到古代河床了。然後順應『天心』,加以整治,就一定可以成功,這個方法既省錢又省人工。」   如此餿主意,居然被漢成帝採納了,停止所有築堤工程!政府官員一再奏報百姓哀苦,成帝只派人前往災區賑濟、安頓災民。 【原典精華】   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湓①,灌縣、邑三十一,敗官亭、民舍四萬餘所。 平陵李尋奏言:「議者常欲求索②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決,可且勿塞,以觀水勢;河欲居之,當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後順天心③而圖之,必有成功,而用財力寡。」   於是遂止不塞。朝臣數言百姓可哀,上遣使者處業振贍④之。 ──《資治通鑑.漢紀二十三》 ① 湓:音「盆」。湓湓:水湧出流動的樣子。 ② 求索:尋找。 ③ 順天心:意指「順著大自然」。 ④ 處:安置。業:發給民生必需品。振贍:賑濟。   黃河一旦潰堤,動輒三十個縣,以當時平均一縣五萬人計算,就有一百五十萬災民。十五萬頃土地不能耕作,坐等洪水退去,那得多少時間?假設它三個月吧,政府賑濟一百五十萬人三個月,對國庫又會造成多大傷害? 到了漢哀帝時,地震、水災頻仍,由於災區都在關東(函谷關以東,今河南、河北、山東),所以朝廷不關痛癢。   負責治河的官員騎都尉平當上奏:「古代的九河已全部堙滅,黃河在魏郡(今河南省臨漳縣)東邊決口,洪水四流,軌跡並不分明。人民不可欺騙,請陛下廣為徵求有治理河水能力的人員。」   待詔賈讓奏稱:「治河有上、中、下三策。……地有河川,好比人之有口;用土石去阻塞河流,好比為了不讓孩子哭啼,而去塞住他的嘴巴,雖然立即止住了哭聲,孩子卻也窒息而死了。所以說:優秀的水利工程師,必定是疏導河流;高明的政治家,必定讓民意有宣洩管道。」   賈讓提出的上策是:將冀州(今河北省南部)容易淹水地區的人民全部遷徙,然後在黎陽(今河南省濬縣)遮害亭決開堤防,讓河水向北潰決,改道流入渤海。因為黃河西受太行山脈限制,東受金堤(黎陽段)阻攔,氾濫區不會大到無法控制,大約一個月就能穩定。   他認為,大漢帝國幅員萬里見方,難道還跟黃河爭那咫尺之地?如果採用這個方案,黃河穩定,人民安居,千年不再為患。   不與河爭地,合乎今天的保育觀念。而不再年年花錢修堤堵塞、賑濟災民,也是一種長遠想法。可是,要遷徙數百萬人,讓他們離鄉背井,可不可行呢?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當時政府沒錢,災區又距京師遙遠,奏章就擱下了。   就這樣,人民的苦痛無人理會,當時一位諫大夫鮑宣上書哀帝:「今之人民有『七亡七死』。面對七亡,卻看不到一項德政,要想國家安定,難矣;面對七死,卻沒有一條生路,要想人民不觸犯法網,難矣!」   人民當時寄期望於王莽,於是王莽攫取了整個帝國。可是,王莽又如何治河呢?   王莽為了展現「新政府關心民生疾苦」,所以廣徵有本事治河的人才,人數以百計算,理論上,如此規模應該可以蒐集到很多不同的意見,提出各種不同角度的治河方法。   長水校尉關並主張:「古時候大禹治水時,特別空出一大片土地,以之為洩洪區。水大時形成湖泊,水小時自然乾涸。秦漢以來的歷次水患,黃河決口的地點,相距不過一百八十里。我建議將這一帶騰空,不做官舍、民房使用。」   御史韓牧認為:「應該找到大禹時『九河』故道,將之開通入海,即使不能開出九河,有個四、五條也好。」   大司空掾王橫說:「今天的黃河已非大禹時的故河道,我建議遷移平地人民,開鑿決口,引河水沿西山(太行山)流,居高臨下,向東北注入渤海。」 以上意見,簡單說,都是「參考古籍」的說法,純粹是投王莽所好(復古),完全沒有可行性。   最高段的是司空掾桓譚,他不提專業主張,卻大話做結論:「這些建議中,一定有一個是對的,只要詳細考察,便可以發現。計畫既定,然後行動,費用不過數億萬,還可以解決無業游民的工作問題。與其讓他們游手好閒,不如讓他們參與治河工程,反正同樣耗費衣食,由地方政府提供他們衣食,一舉兩得。這樁偉大的治河工程,上可以繼承大禹功業,下可以為人民解除苦痛。」   結果呢?空話講完就算了,王莽完全沒有實際作為,而人民對王莽的幻想,也隨之破滅!

作者資料

公孫策

知名專欄「去梯言」作家,擅長借用歷史典故,批判政治亂象,針針見血,將「以史鑑今可以知興替」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著有:《資世通:不當皇帝也用得上的資治通鑑》、《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跟康熙學策略》、《公孫策說唐詩故事》、《公孫策說名句故事》、《史記經典100句》、《戰國策經典100句》等書。 公孫策十餘年前發願,以4年時間在網路上連載1000個歷史故事,目前已經發表超過目標,仍繼續寫作中。自2011年以來,十年間已經出版了《英雄劫》、《大對決》、《黎民恨》、《夕陽紅》、《大唐風》、《勝之道》、《覘天命》、《資世通》之後,2022年將要帶領讀者一窺英雄心路,了解鴻鵠大志與英雄選擇如何迥異於一般人。 相關著作:《冰鑑識人學(三版):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資世通——不當皇帝也用得上的資治通鑑》《覘天命:從貧農到豪族不同出身,他們為何都能建立王朝?》《勝之道:十位名將與十場戰役印證孫子兵法致勝思維》《水滸傳教你職場生存術(改版)》《大唐風:帝國盛極而衰 詩人隨波浮沉》《夕陽紅:百位三國英雄勾勒成敗興衰》《黎民恨:王莽篡漢到光武中興的人心離變》《大對決:秦末真假英雄的權謀與爭霸》《冰鑑識人學(改版)--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英雄劫——春秋時代南方三國的恩怨情仇》《去梯言--歷史之眼看台灣》《西遊記教你職場不敗術》《冰鑑識人學--看曾國藩如何成功識人、用人》

基本資料

作者:公孫策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ViewPoint 出版日期:2014-12-11 ISBN:4717702088668 城邦書號:BU3071S 規格:平裝 / 單色 / 110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