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附贈】「母奶不來或不夠?」檢測清單,讓你找出奶水不足原因,輕鬆享受哺育寶寶的親密時光
懷孕、生產、育兒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一個過程,
掌握時機、順其自然,寶寶健康又好帶
第一本從自然醫學角度,完整說明從懷孕到育兒各個環節關聯性的重要著作
《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把飲食金字塔倒過來吃就對了!》作者賴宇凡
再次翻轉你的醫學常識
給準備懷孕、已經懷孕、即將生產,為帶新生兒苦惱的新手爸媽
不一樣的實用建議
你擔心:
懷孕發胖瘦不回來?
產後子宮收縮不良長小腹?
奶水不足,再怎麼追奶都徒勞無功、欲哭無淚?
想餵母奶,但又不能不上班該怎麼辦?
寶寶總是哭鬧,擔心抱得太多會讓寶寶養成壞習慣?
寶寶開始吃真正的食物後,該怎麼吃才能不震盪血糖,一開始就打好營養基礎?
寶寶生病了,這麼小又不宜吃藥,該怎麼辦?
一步對,步步對,預防勝於補救,
120條「做在前面」的懷孕、育兒建議,讓生、養寶寶變簡單
你知道嗎?
.手動擠奶再擠也追不上奶,頻繁親餵或使用強力吸奶器,才符合母乳「消耗愈多製造愈多」的原則
.孕期吃黃蓮、珍珠粉,不如多吃發酵食品,好菌能讓寶寶皮膚好、不過敏
.懷孕初期和中、後期飲食應該不一樣,吃對食物組合,媽媽瘦孕、順產,寶寶不會變巨嬰
.喝母乳寶寶不易黃疸,親餵的寶寶將來牙齒和呼吸也才不容易有問題
.最適合寶寶的第一口真正食物是骨頭高湯和蛋黃,正確打好營養基礎,有助日後的發展與學習
.產後半小時內讓寶寶進行向乳爬行,可幫助母親收縮子宮,也有利日後親餵
.臍帶不要立即剪,就不會讓寶寶因缺氧影響腦細胞,也有助穩定寶寶血壓和血糖
.產程中不更換地點,不打斷荷爾蒙運作,對順產、親餵、日後家人情感連結都有幫助
.懷孕前先正骨,可大大降低媽媽因胎位不正剖腹產的機率
.親餵、併床,需要就抱,寶寶安全感充足,日後獨立才容易
【本書特色】
.120條「做在前面」的懷孕、育兒建議,讓生、養寶寶變簡單
.「創建最佳受孕環境」檢測表,讓你做好懷孕準備,提高受孕機率
.「根治孕期初期餐」、「根治孕期中、後期餐」飲食組合及建議,幫助你好孕又瘦孕
.「根治月子餐」原則與食譜,告訴你瘦身和發奶是同一件事的正確營養建議
.「母奶不來或不夠?」檢測表,詳列奶水不足原因,讓你不再日日為追奶而苦惱
.「根治寶寶餐」食譜及建議,讓寶寶第一口就吃對,為日後打下營養基礎
.寶寶常備藥物代替品建議,培養寶寶自癒力,讓寶寶成長更健康
.全書30萬字,提供處理寶寶缺乏安全感、發脾氣、作息不規律的實用建議,從生理到心理,一次講完整
目錄
作者序 獻給全天下的母親與父親 賴宇凡
Chapter 1 準備懷孕
1-1 如何創建最佳的受孕環境?
□年齡/□感染/□荷爾蒙失衡/□藥物影響/□誤判排卵時間/□寢室光害/□氧氣不足/□體內累積重金屬/□身體PH值不對/□子宮與卵巢位置不正/□子宮內膜問題/□壓力過大/□缺乏性趣/□安排過多受孕旅行/□想控制身體/□對母親或父親角色的混淆
Chapter 2 懷孕
2-1 根治孕期飲食原則
2-2 根治孕期初期飲食怎麼吃
2-3 根治孕期中後期飲食要怎麼吃
2-4 根治懷孕飲食FAQ
2-5 懷孕初期想吃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怎麼辦?
2-6 孕婦有食物過敏怎麼辦?
2-7 孕吐要怎麼吃?
*根治孕吐餐食譜及建議
*我治好了自己的孕吐——成功治療孕吐的真實故事 讀者/chihilo
2-8 怎麼吃可以預防妊娠糖尿病?
2-9 怎麼吃胎兒才不會過大造成生產困難?
2-10 孕婦要吃什麼才能減少妊娠紋?
2-11 孕婦該用中藥進補並使用營養補充品嗎?
2-12 孕婦能用保養品、化妝品嗎?
2-13 媽媽感冒發燒能吃藥嗎?有什麼可以自然降溫的方法?
2-14 懷孕的媽媽需要打流感疫苗嗎?
2-15 乙型鏈球菌檢測不過的媽媽該怎麼辦?
2-16 剛懷孕時很容易胃食道逆流和便秘要怎麼辦?
2-17 懷孕時媽媽皮膚很容易起疹子該怎麼辦?是所謂排胎毒嗎?
2-18 陰道、尿道感染要怎麼辦?
2-19 懷孕時出現面潮紅、失眠、焦慮等症狀該怎麼辦?
2-20 孕婦高血壓或低血壓要怎麼辦?
2-21 孕婦容易喘該怎麼辦?
2-22 孕婦容易熱該怎麼辦?
2-23 孕婦水腫該怎麼辦?
2-24 孕婦腿抽筋該怎麼辦?
2-25 孕婦該如何運動?
2-26 孕婦洗太熱的澡會傷胎兒嗎?
2-27 胎位不正該怎麼辦?
2-28 照超音波會影響胎兒嗎?
2-29 我需要做羊膜穿刺或羊毛取樣嗎?
2-30 媽媽的心情會影響胎兒嗎?
2-31懷孕時該如何為爸爸做心理準備?
2-32 懷孕時該如何為姊姊或哥哥做心理準備?
Chapter 3 生產
3-1 生產包裡不能少的是什麼?
*生產計畫書
3-2 如何尋找適合自己的婦產科醫師或助產士?
3-3 什麼是陪產員?他們能提供什麼幫助?
3-4 為什麼樂得兒產房應是標準產房?
3-5 居家生產好嗎?
3-6 水生產是什麼?
3-7 你的預產期真的算對了嗎?
3-8 什麼是催生?我有必要催生嗎?
3-9 我應該打無痛分娩嗎?
3-10 生產前可以吃東西嗎?
3-11 什麼姿勢可以幫助減輕生產時的疼痛?
3-12 生產時有必要灌腸、除毛擦碘酒嗎?
3-13 生產時一定要剪會陰嗎?
3-14 媽媽骨盆太小一定要剖腹嗎?
3-15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嗎?
*我的胎位不正自然產真實經歷/讀者小君
3-16 第一胎剖腹以後就注定只能剖腹了嗎?
3-17 剖腹生產比自然生產好嗎?
3-18 臍帶要立即剪還是延遲剪?
3-19 嬰兒吸到自己的大便會怎麼樣?
3-20 為什麼新生兒不需要一出生就洗澡?
3-21 什麼是新生兒向乳爬行?
3-22 完全自然生產與醫療介入生產的比較
3-23 恐嚇和威脅真的是表達關心最好的方法嗎?
Chapter 4 月子、哺乳與新生兒
4-1 根治月子飲食原則
4-2 根治月子餐食譜
4-3 根治月子飲食的FAQ
4-4 惡露是什麼?它什麼時候會停?
4-5 該怎麼做才能子宮不下垂小腹不凸出?
4-6 為什麼會有產後憂鬱症?
4-7 母奶不來或不夠該怎麼追奶?
□嬰兒與母親分離太久/□哺乳不夠頻繁/□太早開始使用配方奶/□手動擠母乳餵奶/□嬰兒含乳位置不正確/□嬰兒舌頭或呼吸有問題/□母親營養不足/□餵奶姿勢不正確/□哺乳時嬰兒常睡著/□乳房沒有清空就換另一個乳房餵奶/□按鐘錶,不以嬰兒需求掌控餵奶時間/□第一個月就用奶嘴/□媽媽用腦子餵奶/□每一次都讓嬰兒哭太久才餵/□餵奶姿勢不正確/□藥物與酒精、尼古丁等其他物質影響/□媽媽心情緊張/□夜間哺乳不足/□貧血/□荷爾蒙問題/□餵奶、擠奶地方不能放鬆/□脹奶了才餵/□嬰兒沒有放開含乳就自行停止哺乳/□母乳中脂肪量不足/□太早開始吃避孕藥
*寶寶這樣吸奶正確嗎?
*你們要相信他是有能力做得到的——我的親餵乳之路 /妹妹 賴宇軒
*母奶不來初生嬰兒可以喝水嗎?
4-8 為什麼親餵對孩子的牙齒和呼吸最有益處?
4-9 剖腹生產的復原與哺乳
4-10 寶寶不願親餵或想餵母奶的上班媽媽該怎麼辦?
4-11 可為需要的寶寶提供母乳的台灣母乳庫
*為什麼使用非營利組織服務也要付費?
4-12 母奶的配方與配方奶有什麼不同?
4-13 無法餵母奶時可以使用的補強配方奶方案
4-14 應而可以喝大豆配方奶嗎?
*你可能會遇到的配方奶行銷手段
4-15乳腺發炎該怎麼辦?
4-16 媽媽感冒生病時可以繼續餵母奶嗎?
4-17 嬰兒生病時拒絶吃奶怎麼辦?
4-18 寶寶該何時斷奶,怎麼斷奶?夜奶呢?
4-19 我可以用哺乳避孕嗎?
4-20 嬰兒的大便應該長什麼樣子?間隔時間應該多長?
4-21 嬰兒有黃疸正常嗎?
4-22 寶寶有脂漏性皮膚炎該怎麼辦?
*寶寶身體菌種為何會被打亂
4-23 男嬰要割包皮嗎?
4-24 疫苗真的有用嗎?
4-25 疫苗裡到底裝了什麼?
*沒有「必須打」的疫苗——我與我的癲癇兒/讀者 Sue
*根治飲食和咖啡灌腸幫我的女兒治癒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 讀者/球球貓
4-26 不打疫苗可以入學嗎?
4-27 如果真要打疫苗,該怎麼打?
4-28 菌真的很可怕嗎?
4-29 嬰兒可以曬太陽嗎?
4-30 寶寶可以用肥皂和牙膏嗎?
4-31 寶寶要多大才能坐飛機?
4-32 小嬰兒能和媽媽一起睡嗎?
4-33 寶寶需不需要規律的生活作息?
4-34 為什麼嬰兒的作息與規律常常改變?
4-35 到底要不要哄嬰兒入睡?
4-36 新生兒作息如何調整?
4-37 一直抱小孩會不會把他寵壞?
4-38 什麼是關係連結?為什麼它很重要?
4-39 什麼時候可以把寶寶搬出大人房間?
4-40 寶寶獨立是可以訓練的嗎?
4-41 寶寶或父母分離焦慮正常嗎?
4-42 出去上班還是回歸家庭,對寶寶比較好?
*女人應該支援女人
Chapter 5 一歲左右
5-1 寶寶根治飲食原則
5-2 寶寶根治飲食餵食原則
5-3 一歲前的根治寶寶餐食譜
5-4 一歲後的根治寶寶餐食譜
5-5 根治寶寶手指零食食譜
5-6 根治寶寶飲食FAQ
5-7 寶寶為什麼總是睡得很晚或夜裡醒來就不再睡?
5-8 寶寶如果有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
*我和寶寶的異位性皮膚炎痊癒經驗/讀者 Vanessa Hung
*根治飲食和咖啡灌腸幫我的女兒治癒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讀者 球球貓
5-9 寶寶得了腸病毒該怎麼辦?
5-10 孩子長牙後需不需要塗氟?
5-11 寶寶常見生病症狀與常備藥物替代品
5-12 寶寶真的早點會站會走比較好嗎?
5-13 可以給寶寶玩ipad、iphone嗎?
5-14 父母對寶寶的決定意見不合怎麼辦?
5-15 父母與祖父母意見不合怎麼辦?
5-16 父母可以對寶寶發脾氣嗎?
5-17 如果寶寶對父母發脾氣怎麼辦?
5-18 寶寶和兄弟姊妹吵架打架怎麼辦?
5-19 懲罰寶寶會不會讓他沒有安全感?
5-20 為什麼父母的獎懲決定了寶寶的未來與老師和老闆互動的模式?
5-21 父母到底該何時幫寶寶的忙?
5-22 為什麼不急著為寶寶解除痛苦能為他奠定良好健康基礎
結語
給媽媽的話
給爸爸的話
附錄 資源
作者後記
序跋
作者序 獻給全天下的母親與父親
生大女兒時,我是一個年輕的媽媽,對這個世界有著無限的不確定,我最大的不確定感,來自於自己。我記得第一次產檢時,帶了一長列的問題想要問醫生,沒想到醫生卻連眼都沒抬地說:「你這麼年輕,不會有事。」可惜醫生說錯了,就是因為我太年輕不懂得相信自己的生產直覺,所以生第一胎時,步步有事。
我沒有相信自己生產直覺的第一件錯事,就是我沒聆聽自己的感覺更換醫生。我不喜歡醫生不尊重我的問題,總是用打發的態度與我應對,但我不想做一個囉嗦的孕婦,所以沒有與醫師溝通我的感受,或者更換另一位醫生。最後,我進產房時醫生因私事沒到,卻連一聲招呼也沒打,送了另一位我從未照過面的醫生為我接生。
躺在醫院的床上才陣痛沒有多久,醫生就開始看他的手錶,說他要趕著去教會做禮拜。接著,沒跟我和先生商量,就自行戳破我的羊膜。現在回想起來,因為羊膜不是經過正常的陣痛程序慢慢變薄才破裂,所以它引發了我無法忍受的劇烈陣痛。護士在我身旁問我要不要打無痛分娩?我搖搖頭。她接著說,你如果不打,這樣的陣痛還要再忍一陣子哦。我無助地看著先生,點了點頭應允了。針一打下去,雖然痛感減少了,但我卻覺得突然失去了方向,不知該如何用力。也因此,整個產程都停頓了下來。那時,我的肚子開始餓了,遵從醫院指示,我入院前沒有吃東西,我問護士可不可以吃點東西,因為我怕自己接下來沒力氣生。護士揮揮手說,你生完才可以吃。醫生則繼續看著他的錶,很挫敗地搖著頭。我感到很抱歉,但子宮不再收縮,我連施力的點都找不到,不知道該如何才能讓孩子早一點出生。最後,醫生很生氣地站了起來,我的視線被拉起的被單擋住,先生站在被單的另一端向我報告情況,他說:「他對你用剪刀,用吸引器把孩子拉出來。」我最後只記得,醫生在拉線縫我的會陰。
孩子一出生,我就知道不對勁,因為我跟她的眼神對不上。別人描述那種與剛出生孩子相對凝望的喜悅,我一點都沒有感受到。我後來才知道,這是她被出生前打進我身體裡無痛分娩麻醉劑影響的結果,就跟喝醉的人一樣,難怪眼神渙散得跟我對不上。夜裡女兒哭個不停,我試圖哺乳,但她卻不吃。我直覺她不舒服,先生在抱她親吻她的頭時,發現她頭頂有醫生用吸引器造成的瘀青(產瘤),我和先生看著她頭頂的一圈深紫色,兩人在女兒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夜,掉了一整晚的眼淚。
因為我會陰有傷口,因此在醫院住了兩晚才回家,但一直到回家前,女兒都還沒有吃到奶。我當時想,如果是我那麼久沒有喝水,一定會很渴,所以問護士可不可以給她喝點水,護士說不行,嬰兒不能喝水。女兒帶回家當晚,肚子餓就哭,因為哭得太厲害,根本無法含乳,我就跟著她一起哭。隔日,醫院派來的哺乳顧問(非國際泌乳協會顧問)終於到了,她秤女兒的重量,用很失望的口吻對我說:「你把她餓到了哦。」我的淚就止不住地往下掉。哺乳顧問用很教科書式的方法教育我孩子該如何含乳,我本想今天她終於要吃到奶了,沒想到我壓力一大,奶下不來,女兒還是哇哇大哭。哺乳顧問搖搖頭對我說:「你還是考慮補充一點配方奶吧。」她留了一罐奶粉樣品給我。
女兒是到了出生第四日才吃到初乳,一直到那個時候,她都沒有排出胎便。由於她含乳方法不對,因此她才吃到第三餐,我的乳頭就開始嚴重破皮,她混著我乳頭的血水吃奶,但可能血水很鹹腥,因此她總是邊吃邊吐,沒有下嚥多少。女兒是吃到初乳的隔日才排胎便,那天我們安排了去做寶寶的第一次健康檢查。小兒科醫生看到她時認為她皮膚過黃所以驗了黃疸。檢驗結果一出來,她就立刻入院了,因為她的膽紅素指數已高到威脅生命。我多想抱著她,不與她分離,但她打著點滴,躺在照燈下,眼睛被罩了起來。醫師跟我們說黃疸的孩子不能吃母奶,所以建議我們改喝豆漿配方奶。我後來才知道,她那段時期喝的豆漿,讓她後來一大便就大哭,嚴重的便秘讓肛門疼痛。
生二女兒時,我不再是那個對世界不確定的新手媽媽,在生完大女兒後的那三年裡,我學會了做母親是一個沒有正確答案的考驗。因為沒有答案,所以很容易被他人左右。但是,從經驗中我學到,當我採用對別人有用的方法時,常常因為這個方法並不符合我的需要,所以對我沒有用。我發現,只有我相信自己的直覺時,採用的方法才能符合我的需求,也才能為我解決問題。所以懷二女兒找醫生時,我是面談了幾位醫生,才靠自己的直覺決定了醫師。
我選的醫生不是最有名的,但卻是最有耐心的。這次陣痛開始時,因為上次餓到的經驗嚇到了我,所以我沒急著進醫院,而是吃了一頓大餐洗了個澡後,才進了醫院。醫生很有耐心,所以整個產房大家都很放鬆,一副等著陪伴我的樣子。而且由於醫師疼愛我的大女兒,還讓她待在產房裡陪我。雖然陣痛還是一波一波像潮水般把我淹沒,但是,每次陣痛消退時我都會因為醫師的鼓勵而信心大增,還能對著大女兒揮手。最後,我是在陣痛三小時後自己破水的,破水後陣痛開始變得強烈,但卻可以忍受。麻醉醫師推著車進來問我要不要無痛分娩,我用眼神詢問醫師,他只說,我覺得你做得很好。這次我拒絕了無痛分娩,覺得自己成長了,能忍痛了。之後我急著想把寶寶往身體外推,但只聽見醫生說:「慢點、慢點,不要急哦。」過了一會兒,我陣痛又來了,我又急著推,醫生還是說:「等一下哦,不用急,寶寶一定會出來的。」當時我推的力氣極大,暗想還好進醫院前吃得飽飽的。最後,醫師讓我跟著他穩定地數數,一次次順利把寶寶推了出來。寶寶一出生,醫師就立刻讓我將她擁入懷中,小小的她哭個不停,但一進入我的懷抱,就安靜下來望著我,大女兒和先生都在我們身旁擁著我們,全家感到好緊密,那真是值得慶祝的一刻。
醫生從產程開始後就一直很放鬆地坐在那裡,只是像教練一樣在旁指導與鼓勵,從頭到尾都沒有用任何儀器和藥物介入生產過程。過了沒多久,寶寶所有的檢驗都在我的身旁做完。檢驗一做完,二女兒又立刻回到了我的懷抱。這時,護士推輪椅給我,要將我移到產後休息室。大女兒見狀抱著我的腿哭,說媽媽沒生病,不用坐輪椅,她噙著眼淚看著我,很鼓勵地說:「媽媽,你走給他們看。」我為難地看著醫生,醫生笑笑說:「你沒有傷口,可以下床走動。」我很驚訝,這才想起來,沒有看到醫生為我縫會陰。醫生看到我的疑惑接著說:「所以要讓你生產推胎兒出來時慢一點。有點耐心,會陰會隨陣痛慢慢展開,不會有傷口。」我那時真是覺得非常感激。我下床走動時,只覺得痠,但一點都不痛,跟第一次生產時差太多了,幾乎沒有恢復期。我這才體悟到為什麼從前的人能一生完就馬上下田種菜。
我們移進了產後休息室,先生帶著大女兒先回家,小女兒還是貼在我的胸口上。這時,護士帶進來三瓶像給玩具小娃娃喝的小奶瓶,我一臉疑惑。她說:這是給寶寶喝的水。我說:「寶寶不是不能喝水嗎?」她笑笑說:「各家醫院相信的理論不同,這家醫院相信寶寶在劇烈的產程後,其實是脫水的,如果沒有立刻喝到初乳,補充一點水能恢復體力,加速排出胎便,讓可能會出現的黃疸減輕。」我把小小的奶瓶放進小女兒的嘴巴裡,她立刻就喝了起來。我問護士:「她用奶嘴會不會就不要我的乳頭了?」 護士告訴我,寶寶很聰明,分得清什麼是水、什麼是奶。喝完了水的小女兒看起來精神好了很多,我則是有些睏了,護士離開時將房門帶上,我就斜躺著讓小女兒貼著我的胸口,心滿意足地看著她。過了一會兒,只見她慢慢往我乳房上移動,小頭一抬一抬的,嘴巴一動一動的,好像在找東西吃。我驚喜地把乳頭掏出來給她,她不一會兒就利用頭的重量往乳頭上壓,自己含乳,吃起初乳了。因為我那時很放鬆,很快就下奶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大女兒那時我費了多少力,掉了多少的眼淚,她才吃到奶,但小女兒卻是如此自然和簡單。我後來才曉得,小女兒那個自動找乳頭的反射動作,就是著名的「向乳爬行」(breast crawl)。小女兒喝完奶就趴在我胸前睡了,我就這樣抱著她一起甜甜入睡。再次睜開眼睛時,五個小時已經過去,太陽剛剛升起,那時,我在小女兒的小尿布中找到胎便,小女兒之後並沒有出現任何黃疸症狀。
當時,我只曉得兩個孩子的生產過程有很大的差別,但我卻說不出來,我的兩次生產經驗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
多年後,我在心理門診中不經意地發現我最重症的憂鬱症病患都是全素者,經由這個連結,我接受了營養學的訓練,輾轉走進了自然醫學的領域。那時我才了解到,我兩次生產過程會有如此大的差別,並不是因為我知道了更多的知識,而是生小女兒時我學會了信任自己的感覺,選擇了一個有耐心的醫師,而醫師也鼓勵我運用自己的生產直覺。我們都選擇相信,不過度介入,因為我們對自然的過程有信心,我們知道,生產所有的過程都是大自然為母體與嬰兒而精心設計的。因為相信,所以放鬆,而不是如臨大敵。就這樣,一切順其自然,沒有人操之過急。醫生的行為告訴我,大自然的運作需要時間,也因此,小女兒主導了自己想落地的時間,而做為母親,我沒有備戰的心情,而是滿心的歡迎。
***
在我寫了三本生理與心理健康書籍後,本來想把自己在學校擔任諮商時的許多行為管理經歷寫成第四本書,沒想到,這時妹妹懷孕了。有一天她說:「姊,你可以寫一本懷孕生產的書嗎?」第四本書的內容就此整個轉向了。懷孕的媽媽都有很多問題,就因為不希望妹妹也同樣經歷我懷第一胎時的經驗,希望她的問題都能獲得清楚的人體生化、物理解答,希望妹妹能也能用自然醫學的角度來看懷孕、生產、飲食、甚至育兒,所以我決定寫這本書。
大自然運行的規律是經過精心策畫的,這個精心策畫在女人懷孕、生產、哺乳的過程中,最清楚可見。女性產程的設計者是大自然,所以如果懷孕生產的過程愈貼近自然,就愈容易順利,也只有它順利,才不會為父母帶來無盡的壓力,父母也才有機會享受它所帶來的歡樂與喜悅。這本書裡所寫的內容,並不是我發明的,它裡面所描述環環相扣的生化過程,是大自然為我們撰寫的。我希望妹妹在理解了懷孕、生產、哺乳等驚天動地的生化改變後,能知道自己與寶寶身體內建的智慧有多麼強大的力量,懷孕生產真的不是生病,它是生命力無保留爆發、展現的過程。
我比妹妹年紀大很多,從她出生起,就因為自己經歷的比她多,一直想為她避免痛苦。我還記得,有一次坐公車,妹妹躺在我的腿上睡著了,外面的陽光射進來照在她的眼睛上,為了給她遮陽,我的手舉了將近一小時痠得不得了,但我看著她的小臉,心想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可愛的人,手痠真的很值。
雖然開始寫這本書的時候是出自於姊姊對妹妹的保護反射,但在妹妹經歷懷孕生產的過程時,我才突然領悟,就是要她也有過這些感受、痛苦,才會知道該怎麼做。就是因為生產時會痛,才知道要如何變換姿勢。就是因為哺乳時會痛,才知道寶寶的含乳姿勢必須調整。就是因為吃的不夠營養,母乳量受影響,妹夫才會提起鍋鏟走進廚房。就是因為自己睡得不夠,才會想辦法確保寶寶的睡覺規律,有策略地調整作息、學習邊睡邊哺乳的訣竅。就是因為她次次從錯誤中以母親的感受與直覺引導自己走出來,所以才會愈走愈有定見。懂得聽取他人的意見,卻不盡信。嘗試新方法時,都經過全盤考慮才執行,也因為如此,她極度有耐心,從不要求寶寶的學習和改變必須是立即的,願意給寶寶和寶寶的身體充足的時間,也從不拿寶寶與他人比較。
她對自己天生的母性直覺愈來愈有信心,這完全反應在她帶寶寶的方式上。當寶寶第一次生病咳嗽、流鼻涕時,她沒有急著給寶寶藥物,為他解除症狀。她讓寶寶的免疫系統有充分的機會與時間去認識病菌,讓身體有機會自癒,這樣能保證往後免疫力的成熟與增強。當寶寶不懂得等待,東西吃得過急造成脹氣時,她開始教育他吃東西不要急,她會教,是因為她相信寶寶的學習能力,為寶寶奠定了重要的飲食習慣。
寫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悟是,我的妹妹其實不需要姊姊為她擋去痛苦。她承受的痛苦是指引她要往哪裡走最好的明燈,遇到痛苦時她自己有能力改變並解除痛苦。因此我想,當年在公車上如果我沒有為她遮陽,她自己也會變換姿勢而能繼續睡得很好。懷孕、生產、哺乳這整個過程,其實女性每個人都有內建的反射,只是現在資訊太過混亂、介入太過頻繁,反而讓這些反射被抹滅。但是,只要能夠取得全面且中肯的資訊,每個母親都能確立最權威的母性直覺與定見,也能夠做出最有智慧的決定。因為如此,這近三十萬字雖讓我的手寫得好痠,但真的很值得。
由於整本書是我在向妹妹的述說,因此姊姊的職業病一犯,叮嚀就可能變成了說教。其實,我並不希望自己做個愛說教的姊姊,但是,如果文字語氣中有流露出上對下、我說你做的態度,我在此誠心的致歉,感謝讀者們諒解一個做姊姊的心情。
***
此外,想寫這本書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一般給嬰兒副食品的建議幾乎都會大力震盪嬰兒的血糖。人體運作的基本原則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年紀大小不同而有所改變。身體不是以日為單位,而是以分、秒為單位的。因此,飲食建議不宜以一日多少蛋白質、一日多少碳水化合物、油脂為標準。且就因為身體是以分、秒為單位,因此餐餐均衡、食物組合與進食順序正確是最重要的前提,這也是根治飲食的特色。所以,在這本書裡我也將前三本書的根治飲食法運用在孕期、月子,以及嬰兒飲食上,設計出「根治孕期餐」、「根治月子餐」及「根治寶寶餐」。這些餐都能確保血糖不被震盪。以平衡血糖為大前提的根治飲食,不會引發血糖震盪讓嬰幼兒疾病不斷。
孕期、月子,以及嬰兒飲食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懷孕、生產、哺乳以及嬰兒成長,是人體生化運作最繁忙的時段,生化運作需要的原料要由飲食來提供,而這段時期是最需要充足原料的時候。生化運作順利,人體原本設定的疾病基因才不會被開啟。生化原料是最新研究領域環境致病因子(exposome)中重要的一環。環境致病因子的研究始於2005年癌症專家克里斯多佛・韋德博士(Dr. Christopher Wild)的一篇文章,文章提出應研究除了基因外一切會影響健康結果的外在因素。科學界原本以為將基因(genome)全數指認後就能掌控疾病,但事實卻不然,因為環境因子能決定疾病基因是否會被開啟,而食物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境因子。
即將為人父母的爸媽,總是費心想為孩子準備最具優勢的生長環境,但是卻常忽略這個優勢並不是最好的育嬰產品、不是最好的課程、不是最好的藥物。寶寶最大的成長優勢是來自於母親懷孕時、哺乳時,以及寶寶成長時能接觸到最優質的原形食物。這些原形食物能為他扎實地建構每一個細胞、每一種組織、每一條神經,讓他未來能自如地運用智力、行動探索世界。所以,食物才真正是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關鍵,可以說寶寶的競爭力其實是吃出來的。
***
懷孕、生產、哺乳這些依靠人體高度生化運作的過程,只要吃的好,大自然都早已做好安排。但是,懷孕、生產、哺乳並不是只有生理化學的參與,它還受情感面的左右。照顧這個情感面的最佳人選,就是母親的另一半,爸爸的反應其實對懷孕、生產、哺乳這整個過程,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胎兒是在母體內蘊育的,當母親知道自己懷孕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排山倒海般的擔心。因為自己的身體會直接影響胎兒的成長,所以做媽媽的會開始對自己原本的日常生活習慣有所質疑。例如,媽媽會問:「我能不能喝酒?能不能洗熱水澡?」但是,爸爸卻沒有這些顧慮,他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如喝酒、洗熱水澡,並不會直接影響寶寶的安危與成長。但也因為這樣,他們才能有精神與心力去理解母親的感受,並給予支持。所以,他們對懷孕、生產、哺乳這整個過程的最大貢獻,是接納與肯定母親的感受與直覺,因為他們是母親感受與直覺最親密的見證者。當母親感受、直覺被自己的親密伴侶肯定,她才可能有勇氣在眾說紛紜的混亂資訊中,堅信自己的生產直覺、確立自己的母性權威,為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我記得,在自己生第二胎時,就是因為覺得生第一胎時放棄了做母親的主權,隨之而來的後果讓我想把母性權威找回來。但每一次我懷疑自己時,都是先生在一旁提醒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覺、不要懷疑自己的感覺。他說:「我親眼見證過你的身體智慧,是你懷胎十月、是你把孩子生下來,只有你才知道你的身體需要什麼,你才是權威。」
大自然為懷孕、生產、哺乳所精心策畫的生化過程,要靠身體深處的生產直覺與母性權威去保護。而寶寶能順利成長,避開過多的醫療與產品介入,則是靠母親的勇氣與定見。但母親能相信自己的生產直覺、確立自己的母性權威,勇於有定見,則來自最親近她身體感覺與情緒的親密伴侶給予的完全接納、肯定,與支持。所以,這本書並不只是為媽媽寫的,也是為爸爸寫的。希望書裡所描述的身體智慧,能帶給父親對母親的全新認識,因為理解而欣賞,因為欣賞而支持。
大女兒滿十六歲考駕照那天,是我陪著她去的,她考前緊張,我跟著她緊張;她考完後興奮,我跟著她開心。一考完她就拿著熱騰騰的駕照獨自開著車去了學校,我目送她的車尾愈走愈遠。之後我獨自一人坐在車裡打電話向女兒出生前本來是個不折不扣混球男人的先生報告女兒拿到駕照的消息,沒想到電話剛接通,我才開口說了一句「她考上了」,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往腿上掉落。先生沉默著等我喘口氣,接著用溫柔無比的聲音對我說:「女兒長大了,準備要展翅了,能飛得很高很遠了,謝謝你把她教得那麼好。」這之後我的眼淚是喜悅的,它們是為先生掉的。我邊吸鼻子邊輕聲對他說:「也謝謝你是一個這麼棒的父親。」雖然沒有面對面,但我們的心是緊扣的,心能如此親近是因為我們分享了做父母的每一段歷程。
***
培育孩子的歷程漫長且艱辛,充滿了錯誤與挫敗,但如果飲食正確、相互扶持,這個歷程,所激發的愛會多到讓你不敢相信。在你們肯定生產直覺時,會因為相互接納身體感覺,發現許多原本沒有探索過的感官,進而增進你們肌膚的親密關係。在養育孩子的過程裡,由於相互接納與肯定情緒,你們會一起追溯許多情緒根源,痊癒兒時創傷。
我衷心期盼,你們能在困難時把牽著的手拉得更緊,不忘記孩子是你們愛情的延伸;在生活瑣事中,互相提醒一起品嘗做父母帶來的享受和樂趣;有足夠的遠見,知道養兒育女只是人生中的一段旅程,因為孩子最終會飛翔去找尋他們自己的幸福。我祝福你們養兒育女的這條路,是你們此生中一起走過最精彩豐富的旅程。
宇凡 2015. 春內文試閱
2‒1根治孕期飲食原則(摘錄)
孕婦吃東西時,食物的營養、食物種類的選擇,都必須排在食物組合是否正確之後。因為,如果食物組合不正確,讓孕婦的血糖震盪,那麼不管孕婦吃的食物再營養,都會造成孕婦體內的重要營養快速流失,進而影響胎兒的成長。
媽媽血糖過高胎兒容易長成巨嬰
很多人都以為,因為有胎盤這個保護層,所以媽媽吃的東西會經過胎盤篩選再給嬰兒。但是,胎盤並不是如此運作的,血糖就是一個例子。母親的血糖路經胎盤時會藉由促進擴散作用(facilitated diffusion)跨越胎盤、行經臍帶血液,進入嬰兒體內。也就是說,母親的血糖,是直接影響胎兒血糖的。
如果母親的飲食並不均衡,不是單獨吃糖就是吃太多糖,例如單獨吃很多水果、吃過多五穀類食物、只吃燕麥不吃肉等。血糖因為飲食常常上下大力震盪,這樣吃久了,母親的胰島素阻抗就愈來愈嚴重,血糖平衡線就會再往上移動。
這時問題就來了。雖然母親的血糖能進入胎盤,但母親的胰島素卻過不去,而胎兒在母體中要成長到八至十週胰島素才能開始運作,也就是說,嬰兒要成長到八至十週時,才有能力調降血糖。在此之前,胎兒各類器官都開始發展後,如果母親的血糖過高,胎兒的血糖也會過高,過高的血糖就會損傷胎兒的結構組織。就算在胎兒的胰臟開始製造胰島素調降血糖後,母親的血糖如果還是不停震盪,就會給胎兒胰臟過度的壓力,使這個新生的腺體,在母體內就受傷了。
母親血糖震盪影響胎兒最明顯的後果,在嬰兒剛出生時就看得出來。嬰兒一出生,臍帶一剪,母體的血糖不再輸送,嬰兒的血糖就開始下降。這時,如果平時母體的血糖是平穩的,那麼嬰兒就會自己啟動高血糖素(glucagon)調度油脂,轉成血糖,取得能量。高血糖素在嬰兒出生後兩小時後會達到高峰。但是,如果母體的血糖是不平穩的,那麼,臍帶一剪,嬰兒的血糖可能會像自由落體般向下滑落,血糖這樣往下落,血壓、體溫等都很可能因此無法調節,而開始不穩定。血糖不穩定的媽媽,在生產過程中也同樣會受到損傷。這樣的媽媽,撕裂會比較嚴重、流血量會大很多。
此外,母親的血糖過度震盪,讓血糖平衡線一直往上升,產生阻抗,血液內過多的糖透過胎盤供給嬰兒,胎兒體內就會出現過多的能量。用不完的能量,不但母體要合成脂肪囤積,胎兒也要分攤工作,將過多的能量合成脂肪。這樣胎兒就會成長過速,變成巨嬰的機率就高升。巨嬰體形過大,可能導致生產困難。
所以,胎盤其實無法為胎兒抵擋低劣飲食習慣造成的影響,父母如果希望胎兒能平順地在母體內成長,就要確保胎兒的血糖平穩,而唯一能依靠的只有母親均衡的飲食。
【建議方案】
●懷孕初期提高澱粉攝取量、懷孕中後期採取根治均衡飲食
懷孕初期寶寶的成長速度是他一生中最快的時候,因此需要最大量的成長能量,所以,此時在肚子裡的寶寶會召喚媽媽多吃點糖。
對穩定血糖最有幫助的飲食是根治飲食,一般根治飲食的標準搭配應該是一份肉、一份菜,如果有澱粉,不超過20%,也就是肉和菜的份量要比澱粉多。但是,由於母體在懷孕初期對糖的消耗量很大,所以懷孕初期的搭配可以有所改變,可以是一份肉、一份菜、澱粉占總量的50%(其中20% 是精緻澱粉、30% 是天然澱粉),也就是肉菜加起來可以和澱粉等量。
此外,就因為血糖震盪對母體與胎兒健康的影響極大,所以即使孕婦有生理上必須多攝取糖分的需求,還是必須注意不讓血糖大幅震盪。
但孕婦如果沒有嗜糖的現象,就不需要增加澱粉攝取量,可以按根治飲食原本的比例原則去搭配。
●不採取低脂飲食
如果想確保胎兒腦部與神經發展健康,孕婦採取低脂飲食就不是最明智的選擇。油脂和膽固醇在人體內有許多重要的功能,它建構細胞膜,是固醇類荷爾蒙的原料,它也是膽汁的原料。但對胎兒來說,油脂和膽固醇的最重要功用在於建構神經系統和腦部,腦部是神經系統的中樞聚集地,人類的腦部有60% 都是油脂。如果母親因為怕胖或怕膽固醇高而害怕吃油,嬰兒以油脂為原料的視網膜與腦部發展就會受阻。不只如此,胎兒在母體內或是剛出生時,腦部25% 的能量來源是來自油脂氧化過程所產生的能量。可以說,油脂是嬰兒腦部的大宗能量來源。如果缺少這個能量,嬰兒的智商發展必定受損。
●孕期中蛋白質一定要攝取足量
人體大部分的組織原料是蛋白質和油脂,寶寶的身體需要約五萬種不同的蛋白質,用以形成各種器官、肌肉、神經、酵素、抗體、荷爾蒙、血紅蛋白等,連神經傳導素的合成都需要用到它。組成蛋白質的這些胺基酸,有九種人體無法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稱為「必需胺基酸」。這些人體必需的胺基酸每一口肉裡都能統統吃到,所以動物性蛋白質也稱為完全蛋白質(complete protein)。但是,豆類、蔬菜、五穀等植物中的胺基酸卻無法九種都有,所以植物性蛋白質是「不完全蛋白質」(incomplete protein)。因此,吃素的孕婦,一定要米豆輪著吃,懂得輪流搭配植物性蛋白質,才可能攝取到較全面的蛋白質。
4‒7為什麼我的母奶不來或不夠?
想親自哺乳的媽媽,從孩子還沒出生起,就會對自己到底有沒有辦法親餵而感到忐忑不安。在傳統的年代,沒有母乳嬰兒就難以存活,所以哺乳是大自然的精心設計,大多數的母親都有能力親自哺乳。如果媽媽的母乳不來或不夠,可以透過檢視表,找出可能原因,尋求解決之道。
□太早開始使用配方奶
配方奶原本發展的概念是為了要補充嬰兒母親不足的奶量,是補充品(supplement)。但是,這個想法本身就會對母奶的製造量有不利的影響。因為母乳是按照「消耗量=製造量」定律製造的。也就是說,嬰兒需要多少,母乳就會製造多少。如果嬰兒需要的量被配方奶滿足了,對母乳的需求量自然就會下降,母乳的產量也就會跟著下降了。
母體等待嬰兒以吸吮量來告訴母體:「我需要這麼多。」再製造嬰兒所需的量,這個過程,稱為校準。在母體校準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供給不足的現象,尤其是嬰兒初生時,母乳的製造也才剛起步,正在進行校準。所以初生嬰兒身上都會帶著很多脂肪,脂肪是人體的備用能量,也就是說,嬰兒的身體早已準備好等待母體校準完成。
但醫院、月子中心常把嬰兒體重當成判斷母乳產量是否足夠的標準,如果覺得體重不足,就會提供配方奶。母體正在進行校準,如果這時嬰兒能頻繁吸乳,母乳的產量就會趕上嬰兒的需求。但是,如果此時嬰兒吃了配方奶,對乳頭的吸吮量減少,需求量減少,母乳的製造量就不會提升。這時,做媽媽的常以為是自己母乳量不足,且嬰兒又成長迅速,對食物的需求也跟著迅速增加,慌亂的父母怕自己的孩子被餓到,就將配方奶的量一直往上加,瓶餵次數開始變得愈來愈多。
瓶餵一多,就會出現兩個問題:一是嬰兒習慣了奶瓶奶嘴,不用花太大力氣就可以喝到奶,所以出現拒絕含乳的情況;二是母乳製造量會跟著配方奶量的增加而遞減,一邊校準一邊減產,最終導致全面停產。
【建議方案】
●找母嬰親善醫院生產,或向醫院明白指示初生嬰兒不餵配方奶
父母應堅持不讓配方奶過早介入母親哺乳的過程。因為現代哺乳最大的問題,並不是母親母乳不足,而是配方奶過早介入。
□手動擠母乳餵奶
新手媽媽常被教育,母乳要擠出來餵,這樣才知道嬰兒吃了多少,這是大人控制的欲望代替了大自然的設計。大自然的設計是,嬰兒飽了就不吃,餓了就吃,這個飽和餓的感覺由嬰兒的大腦配合瘦體素荷爾蒙掌控,無須大人掌控。
嬰兒的嘴吸吮的力量極大,這個吸吮的力量,是一般較弱的吸乳器和手擠的力量無法比擬的。大部分吸乳器的使用方法都是建議一邊乳房吸十至十五分鐘,這樣用鐘錶計算時間,即使吸乳器的力量夠強,也常常無法將乳房中的乳汁清空。也就是說,藉由外力操控取得的母乳量要比嬰兒自己吸吮的少很多。依「消耗量=製造量」原則決定製造量的母體,在母親手擠或吸乳器取奶量不足的情況下,母乳製造量一定跟不上嬰兒的需求。
這時母親就會開始慌張,害怕孩子吃不飽、長不大,而且母親的乳房還開始出現很多硬塊,或開始發炎。這是因為母乳中的脂肪從母體分泌出來後,是貼在乳腺的細胞上的,這些脂肪必須靠很大且持久的吸力,才能被吸出,用手擠根本擠不出來。嬰兒吃奶時,這些脂肪都是在母乳快要清空時,才會在後段奶中出現。如果母乳總是靠手擠或較弱的吸乳器取奶,這些脂肪就會一直無法與乳腺分離,乳腺無法被清空,脂肪一層層往上堆積,堆到接近體表處脂肪溫度變低,就開始形成硬塊了,結果堵塞乳腺開始發炎。
【建議方案】
●親餵或使用強力吸乳器
媽媽坐月子時應直接親餵,不要用手擠出來餵。如果母親因為要上班必須使用吸乳器,應找一個強力、品質有保障的吸乳器。
□乳房沒有清空就換另一個乳房餵奶
現在很多醫療人員是以瓶餵的餵食時間,來建議親餵的餵食時間。瓶餵時奶水的流量從頭到尾都是一樣的,所以瓶餵的餵食速度,跟親餵的嬰兒比較起來會快很多。但母乳的流量是前面慢,中間快,最後又會再慢下來,這樣是一輪。如果第一輪量不夠,寶寶還餓仍繼續吸吮,那第二輪還是會依循同樣的流量原則生產。這樣的設計跟身體控制母奶產量與擴展嬰兒齒腔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關聯。所以,如果限定一邊乳房餵幾分鐘換邊,那先吃的那一邊很可能就會無法清空。由於每一次乳房中的奶都無法清空,以「消耗量=製造量」的定律來看,這樣子總是沒有出清存貨,產量就會開始削減,母奶量自然會漸漸減少。
【建議方案】
●每次餵奶都應清空一邊乳房,再換另一邊,每一次輪流
如果前次餵奶時,第二個乳房沒有清空,那下次再餵時,就從原本沒有清空的那一邊乳房開始餵起。清空的乳房不會感覺到任何硬塊,摸起來軟軟扁扁的。媽媽不用特別去記下次該餵哪一邊,只要總是從比較脹的那邊餵起即可(除非乳腺有發炎,乳腺如有發炎現象,一定從發炎那邊開始餵起)。也不用擔心會不會乳房已清空但嬰兒卻還在吸食,不知道嬰兒是否已吃到奶了。因為當第一個餵食的乳房已清空時,嬰兒會自動將含乳放開。若餵食第二個乳房時,嬰兒再將含乳放開,那就表示他飽了。
嬰兒吃不飽會一直哭鬧,飽了的嬰兒放開含乳時,會出現很滿足的表情。嬰兒雖小,可是很清楚自己要什麼、要多少。大人如果不自以為是地操控和懷疑寶寶的能力,就不會過度介入寶寶進食的過程,如用手擠出奶來餵,或再加一點配方奶,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
5‒8寶寶如果有食物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怎麼辦?
嬰幼兒會有過敏問題,主要是因為菌種不平衡/腸菌不足,其次是因為疫苗施打過早。自然生產的嬰兒在經過母親的產道時,皮膚、口、鼻等會接觸到各類細菌。這些細菌需要時間在嬰兒表皮、呼吸道與消化道繁殖,既然腸壁的門是由腸菌在操控的,那麼在腸道細菌尚未繁殖完成之前,嬰兒的消化道便是尚未完全長成,這時嬰兒的消化道可以說是有漏洞的,因為守門員還沒有召齊。
當人體菌種不平衡或腸菌不足時,封閉小帶的開關與運作都可能因為守門員不足而受到影響,結果造成沒消化完的食物可以直接通過腸壁進入血液。腸壁內的淋巴系統只認得消化過後的營養元素,不認得沒有消化完畢的食物,因此把它們當成病原攻擊,此時人就會出現生病反應,如嘔吐、拉肚子、發燒/發冷、流鼻涕、咳嗽、出疹子、異位性皮膚炎。這些都是食物過敏的症狀。
若母親有食物過敏,就表示有尚未消化完畢的食物進入她的血液。母乳俗稱白血,因為母乳要用母親的血液製造。若母親有未消化完畢的食物進入血液,就表示這些未消化完畢的食物也會透過母乳進入嬰兒的腸道,在嬰兒從母體來的腸道菌種也不平衡的情況下,嬰兒腸壁的門(封閉小帶)就將這些過敏原放行進血液了。就因為嬰兒的過敏原常從母體而來,所以我們才會常看到嬰兒食物過敏的種類與母親或父親的過敏原不謀而合的例子。
若在嬰兒菌種不平衡的情況下,又為寶寶施打疫苗,因為現在製造疫苗會大量使用外來動植物組織來培養,如雞蛋的各個部位、猴腎、牛乳酪蛋白、牛血清、大豆蛋白等,這些物質都會隨著疫苗直接打進寶寶的血液中。如果免疫系統將這些未經過消化直接進入血液的組織視為外來物,量身訂作出抗體,就會形成了身體對動植物組織的免疫記憶。往後只要寶寶接觸類似物質,就會出現過敏反應,更不用說疫苗中死的或活的病菌會在腸壁下,一直不停地騷擾淋巴小結,使得免疫力癱瘓。
菌種不平衡的嬰兒腸道封閉小帶本就運作不良,沒有消化完畢的各類食物進入血液,帶著對這些組織免疫記憶的抗體就展開攻擊,身體就出現生病反應。所以,如果嬰兒原本腸菌就失衡,又不給時間讓各類菌種重新繁殖,再一劑劑地將疫苗跳過第一道免疫防線往血液裡送,過敏反應自然會產生。
食物過敏對身體最大的傷害,就是它對免疫力的殺傷力。每一次只要有沒消化完畢的食物進入血液,免疫系統就必須展開攻擊,長久下來,免疫力難免疲倦。這時,不只是體內免疫力下降,體表的免疫力也開始下降。體表的免疫力一開始示弱,體表的微生物群落就像社區裡缺了巡警一般,開始有作亂分子。在體表作亂的,常常是嗜油的微生物。它們的數量平衡時,能吃掉我們體表過量的油脂,讓我們的皮膚、頭皮不過油。但一旦它們繁殖過量,體表的油脂就會被過度清除,皮膚一缺乏油脂,就會開始乾裂、脫落。這時,寶寶的各個部位就可能出現脂漏性皮膚炎、頭皮屑過量,關節處、耳後出現片狀的皮屑。過量的菌長在皮下的菌根釋出過量的代謝物,這些代謝物就開始刺激皮膚,讓皮膚出現紅腫且發癢不止。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症狀的根源。
【建議方案】
●進行消化道痊癒飲食
要修正腸道菌種失衡、封閉小帶運作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消化道痊癒飲食。
消化道痊癒飲食的目的在讓消化道取得適當的休息,補充消化道重建所需的原料,讓腸菌有時間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繁殖與取得平衡。
消化道痊癒飲食適用任何有消化系統不適症狀的人。它也適用於有潰瘍(包括賁門、胃、腸、幽門、迴盲瓣)、急性與慢性腸胃炎、胃食道逆流、胃痛、脹氣、便秘、拉肚子、放屁排便奇臭等問題的人。除此之外,消化道痊癒飲食對有過敏症狀、異位性皮膚炎、精神疾病等問題的人來說,最有幫助。
●孕前父母都進行消化道痊癒飲食
如果父母有一方有過敏、異位性皮膚炎、嚴重消化症狀,父母兩人都應該在孕前一起進行消化道痊癒飲食,以確保寶寶未來不過敏。
●服用黃連或大蒜丸抑制壞菌
黃連或大蒜丸可以幫助抑制壞菌的活動與生長,協助腸菌群落找回平衡。
●服用複合式維生素C
提升免疫力能幫助身體控制失衡的體表與體內菌種數量。每日服用維生素C 能有效提升免疫力,劑量按品牌指示加一倍服用。複合式維生素C 中的維生素P 能有效提升維生素C 被身體吸收與利用,因此合用效果較好。
●服用維生素B6
身體需要維生素B6 才能吸收維生素B12,維生素B12的功用在製造紅血球與免疫細胞,所以維生素B6 對免疫系統有重要的影響。提升免疫力對體表菌種平衡有很正面的幫助。事實上,維生素B6匱乏最常見的一個症狀,就是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按品牌指示劑量服用。
想攝取足量的維生素B6,也可以服用啤酒酵母。雖然啤酒酵母中的維生素B6 劑量沒有一般B6 膠囊來得大,但它卻以身體最認得的方式被身體吸收。粉狀的啤酒酵母也可以拌進寶寶的食物中。劑量按品牌指示服用。
●吃肝補肝
異位性皮膚炎痊癒的過程中,肝臟的機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吃肝補肝非常重要。每星期至少吃一次高品質的肝臟。
●進行心理排毒
有食物過敏和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大家壓力都很大。吃飯像踩地雷,不知道哪一腳踩下去皮膚症狀會爆發,再加上寶寶夜裡會癢長期睡得不好,所以全家就都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下。壓力會傷害腎上腺運作,當它一疲倦,免疫力就下降,免疫力一下降,表皮的巡邏員就鬆懈,菌種就開始失衡。所以,排解心情上的壓力,對過敏兒與異膚兒的家庭非常重要。要排解心情上的壓力就必須進行心理排毒,接受情緒並積極管理行為,才有可能真正改善。
作者資料
賴宇凡
美國NTA認證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美國加州大學學校心理諮商碩士,美國傅爾布萊特學者(Fulbright Fellow),家庭主婦、母親。 出生於台灣,原本為心理健康從業人員,曾任職美國加州大學心理諮商講師,中國華東師範大學特約心理諮商師及講師。曾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發現了糖尿病之後,在調養的過程裡,發現了血糖與身心健康密不可分的關係。 並在任職心理諮商師期間,發現心理及情緒問題與食物有緊密的關連,因而轉換跑道投入自然醫學領域,成為美國僅有二千名的NTP自然醫學營養治療師。 已著有五本暢銷書:《要瘦就瘦,要健康就健康》《身體平衡,就有好情緒!》《吃出天生燒油好體質》及《瘦孕、順產,讓寶寶吃贏在起跑點》《【超圖解】慢卡路里讓你瘦》。 於2015年、2016年榮登博客來年度百大華人暢銷作家第二名、第五名。 每本書一出版即刻空降博客來、誠品、金石堂健康類排行榜。 YouTube影片更高達單支影片點閱率四百萬人以上的佳績。 賴宇凡的官方網站及YouTube頻道「Sara的健康自己來」,是她把取得健康力量回饋給讀者的園地,在這裡能問問題、找到她與客座作家所撰寫的文章、觀賞她所製作的教學影片,並認識解決問題的產品。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