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爆紅、成癮、愛馬仕:一位英國教授的社群媒體臥底觀察
-
英雄也有這一面:不要問,很可怕!華盛頓拔黑奴牙齒做假牙?愛迪生跟鬼講電話?33個讓你睡不好的歷史顫慄真相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厭女的資格:父權體制如何形塑出理所當然的不正義?【時代前行暢銷新版】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國文課遇見日本文化:大唐末茶到抹茶、湯泉賜浴到泡湯、桃花源裡有神社,從經典古文到日本文化,翻轉你對國學的想像!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哲學論述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
野史未必假:傳言不會憑空出現,真相往往藏於其中
內容簡介
西元一八九四年,一名猶太裔法國陸軍上尉亞弗‧德雷福被控出賣法國陸軍情報給德國,被軍事秘密法庭裁定叛國罪名成立,因而遭到公開拔階並流放外島。
這就是法國近代史上轟動一時的「德雷福事件」。在當時舉國面臨共同敵人──德國──的情況下,德雷福的猶太血統成了祭品,用以撫慰普法戰爭中嚴重受創的法國人心。其後,雖然法國軍方證實叛國者另有其人,卻不願承認德雷福的無辜,甚至讓真正的叛國者逍遙法外。於是,法國社會分裂成兩個陣營,雙方在報刊上撰文相互攻詰,在議會中進行政治鬥爭,甚至在街頭發起群眾運動。雖然最高法院在一九○六年洗刷德雷福的冤屈,但是這起事件餘波盪漾,深深影響了接下來一百年法國社會的各個層面。
本書詳述了德雷福事件的背景、開場、過程、結局,以及事件的後續影響,一幕幕場景有如電影情節般接踵而來。更可貴的是,書中引用了大量當時的文件、檔案、書信與報章,可以讓讀者重回歷史現場,近距離感受當時法國社會的波濤洶湧,以及事件當事人的心情寫照。
一百年來,德雷福事件依然在每一個社會上演著……。
作者資料
麥可‧本恩斯(Michael Burns)
耶魯大學博士,曾任教於耶魯大學與法國高等研究院,美國曼荷蓮學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現代歐洲史榮休教授,威爾遜國際學人中心前任院士,目前是《法語大西洋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he French Atlantic)顧問委員。他出版了數本關於德雷福事件的著作,包括《農業社會與法國政治──布朗熱主義與德雷福事件》(Rural Society and French Politics: Boulangism and the Dreyfus Affair, 1984)、《德雷福──從法國大革命到猶太大屠殺的一場家庭事件》(Dreyfus: A Family Affair,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the Holocaust, 1992)。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