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夠好?找出內在折磨你的根源,從自責枷鎖中解脫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韓國網路書店YES24心理類暢銷書 我們殷切期盼過得幸福, 但多數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是不幸的。 經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羨慕,或嫉妒別人。 經常後悔自己做過的決定;害怕別人對自己生氣,不敢說出內心的想法。 經常無法堅持到底,決定減肥又大吃大喝,決定運動但只維持了三天…… 處理這些失控的方法只有一種:找到這些行為生成的創傷原因,承認、談論,並包容它。直到在心裡湧現願意愛這股混亂的心情時,才能不再被它控制。 我為什麼大吃? 我為什麼常常生氣? 我為什麼常因小事感到受傷? 我為什麼被自卑感折磨? 我為什麼有那麼多恐懼? 每日每日,因為「我為什麼沒辦法控制自己」而產生的自責情緒,而陷入反覆痛苦與不快樂。 這是你我都會面臨的問題。是存在於每個人內在的另一個「我」,掙脫理智的界線而造成的混亂。 覺察、承認、愛、融合。 本書由韓國專業心理諮商師執筆,告訴我們,那些反覆出現、折磨你我的混亂,唯有追根究底理解它產生的原因,面對創傷並反芻,才能真正找到處理的方法。 也才能讓你我,成為真正懂得愛自己的人。 【本書特色】 ◎作者為專業心理諮商師,內容可信度高。 ◎書中所舉案例皆為日常常見的狀況。讀者共鳴高。 ◎文中穿插真實案例故事,易讀性高。 【誠摯推薦】 朱家綺/廣播主持人、溝通美學講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唯有將尋求認同的來源從外界轉向內在,才能擁有真正自在的人生。」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挖掘自己的內在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我相信『理解』是改變的第一步,請對自己發揮同理心,讓身心對話,進而合一。」 ——朱家綺(廣播主持人、溝通美學講師)

目錄

序言 序言 1.無法控制的行動 我為什麼常常說謊 我為什麼大吃 我為什麼常常喝酒 我為什麼常常生氣 我為什麼這麼沉迷於性事 我為什麼衝動購物 2.無法控制的心 我為什麼老是看人臉色 我為什麼不能接受協助 我為什麼不能先靠近對方 我為什麼容易害羞 我為什麼經常批判別人 我為什麼多疑 我為什麼會依賴 我為什麼常因小事感到受傷 我為什麼善妒 3.無法控制的愛 我為什麼一直遇到同樣的人 我為什麼會被壞男人吸引 我為什麼容易陷入愛情 我為什麼容易感到厭倦 我為什麼無法戀愛 我為什麼在戀愛中還是會覺得寂寞 我為什麼執著 4.無法控制的工作與夢想 我為什麼懶惰 我為什麼沒有夢想 我為什麼害怕改變 我為什麼重複犯錯 我為什麼被自卑感折磨 我為什麼只想工作 我為什麼沒有責任感 5.擔憂讓我裹足不前 我為什麼有那麼多恐懼 我為什麼覺得無力 我為什麼優柔寡斷 我為什麼常覺得不安 我為什麼不幸福 6.未化解的哀傷 我為什麼無法拒絕 我為什麼不能責備別人 我為什麼無法原諒 我為什麼無法表達 我為什麼常覺得憂鬱 7.無限擴散的缺點 我為什麼常覺得寂寞 我為什麼容易感到挫折 我為什麼會被罪惡感折磨 後記

序跋

【序言】人們為什麼無法自我控制
  上癮心理分析是我的專業領域。當出版社向我提出企劃構想時,我很開心可以寫一本我擅長領域的書。但是,文采不佳的我遲遲無法下定決心。就在我猶豫不決中,一個多月過去了。我擔心的是,在忙碌的諮商與教學生活中,是否可能挪出額外的時間來寫作?其中最令人裹足不前的,就是擔心如何將腦海裡的東西用文字呈現出來。縱使如此,我之所以能排除萬難,開始提筆寫作,都是多虧了企劃編輯部的支持與諮商師鄭樓麗的協助。透過書寫的過程,也讓我能反芻過去臨床諮商的案例。      這本書是從「人為什麼不能控制自己?」這個提問開始的。我的答案很簡單。原因是:因為人是分裂的。人們一般覺得自己是單一的生命體,但實際的精神世界卻存在著無數個「我」。在我裡面有複數的我存在,其中一個「我」主導著生活,而另一個「我」會不由自主地引發混亂。這股帶來混亂的力量讓主要人格的「我」因為無法心想事成而受苦。      要怎麼處理這股引發混亂的力量呢?要全部壓抑還是要除之而後快呢?光是要釐清這股力量的源頭就很困難,也無法得知是哪個癥結點出問題。主要人格的「我」好像完全幫不上忙。      要處理這股力量的方法只有一種:要承認並要包容它,直到在心裡湧現願意愛這股勢力的心情時,這股勢力才會浮出水面,實體也會變得更明確。識別了另一個我的存在之後,現在就到了要跟那個存在面對面的時候了。這意味著找到了分裂的我並與其融合的過程。精神科醫師榮格(Jung)說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就是將無數個我整合在一起的過程。如果在嬰幼兒期有著諸多創傷經驗,會產生更多個分裂的我,分裂的強度也會更強烈。如此一來,要控制「我」就會變得更為困難。      看到酒精成癮者時,我們只看見成癮者的行為,而覺得莫可奈何,用否定的角度評斷他們。不會想:「那個人到底是多麼辛苦,才會喝那麼多酒?」也不會覺得:「那個人可能是生病了。」眼睛能看見的部分,其實只是玻璃碎片的一部分而已。用這種角度並無法接近需要治療的核心部分。很多案主就是為了找到這個核心才造訪診所。人們殷切地期盼自己可以過得幸福,但不幸福的時間實在太多、太痛苦了,因為無法承擔那份痛苦而造訪診所。      這些人坐在診所裡,陳述讓自己感到屈辱的事情、羞恥的感受,將過去悲慘的人生傾瀉出來。      面對自己的創傷又重新反芻的過程,比想像中還要困難。但這是必要的過程。是重新遇見分裂的自己的機會。每當案主重新面對自己的創傷時,我在其中也看見了某種神聖性,看見美麗。我們的分裂是創傷造成的,整合這些創傷比任何一種宗教儀式都還要崇高。出生為分裂的生命體,卻有著必須走向整合的絕對目的。因此這個世界上沒有不神聖的人生。觀察別人的內心世界,觀察無限奧妙的精神世界,是一件令人敬畏的事情。      痛苦是通往整合之路的一種訊號。案主會流下眼淚嚎啕大哭,有時甚至會嘔吐。一個高貴的靈魂為了走向整合而掙扎著,彷彿嬰兒離開母親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一樣,穿越黑暗的隧道迎向光明。而我參與了這整個旅程。      案主將精神上的痛苦與羞恥,將那些可怕的經驗變成垃圾,倒在身為諮商師的我面前。所以我有時會覺得自己就像個垃圾桶。但是慢慢地,看著那些被倒出來內容物時,我的想法馬上就改變了。為了能理解人類的靈魂,沒有比這些更珍貴有效的資源了。如果說我對人類的靈魂有任何淺薄的理解,那都是因為案主願意傾瀉出刺骨的痛苦。為此我必須感謝每位案主。      這本書是拜所有案主信任諮商師,願意將他們的心房敞開所賜。雖然使用了化名,但書裡面的故事都是真人實事。希望這本書可以為那些因為創傷而造成自我分裂、感到不知所措的讀者們,帶來小小的幫助。      我想要感謝幫忙修正文句,以適合讀者閱讀的編輯同仁。對於內人美華總是感到抱歉,平常相處時間已經很少了,在書寫的過程中更是極少陪伴她。縱使如此她還是依舊支持我,讓我不勝感激。我想要將這本書當禮物送給我的兒子英真與勝真,以表達對於無法陪在他們身邊的虧欠。但兒子們可能不會喜歡這份禮物。最後謝謝一路引導我走到這裡的上帝,期望我所得到的恩惠,也可以與所有的讀者同在。      二○一五年 秋 金亨根

內文試閱

【PART1無法控制的行為】我為什麼大吃
  人們說,下雨時就會想要吃煎餅*(譯注:韓國的大眾飲食文化,下雨時喜歡吃煎餅配馬格利。)也有人說會想要來一碗熱湯。為什麼下雨時想到的會是吃煎餅,或者想喝一碗熱湯呢?      下雨天容易讓我們感到憂鬱。雨滴像是淚水,陰雨綿綿的天氣就像是內心的哀傷。這種天氣讓寂寞與空虛的感覺變得更深沉。但是我們並不想要承認這種感覺。因為承認的瞬間,自己就好像真的變成那個憂鬱又寂寞的個體。    ■承認憂鬱才會少一點憂鬱      憂鬱的時候,我們會做的事情就是吃東西。吃東西不是為了止飢,而是為了壓抑並吞下自己的感受。      我們嘗試透過吃東西去忘記憂鬱或者哀傷的情感。透過將飲食送進去的行為,將寂寞與哀傷也送進肚子深處埋起來。當感受到寂寞空虛或不安、憤怒或埋怨的心情像泉水一樣湧上來,我們想要透過持續吃東西這個行為讓自己不去感受,並將這些情緒全部吞下去。因為如此,肚子明明飽了還一直吃。    ■一個飲食上癮者的告白      以下是患有飲食上癮症的二十多歲女性美賢小姐的告白。      我是飲食上癮的病人。雖然我也強烈地想要變苗條,但卻又更想要吃東西。每次減重失敗後都會覺得很挫折,因此也變得更憂鬱,對自己感到失望。現在甚至有點害怕自己。      我的嘴巴一刻都停不下來。家裡有吃的東西,就要吃到見底才會停手。除了在外面辦事情時之外,自己在家裡時、看電視或寫作業時,也會不停地找東西來吃。      腦子裡明明覺得這樣不行,但卻停不下來。如果家裡沒東西可以吃了,就會叫外送,或者去買外帶回家。      最近到處都是美食。水果或是年糕、麵包、冰淇淋,還有路邊攤的辣炒年糕與豬血腸、黑輪,眼睛隨便一掃,遍地都是美食。再加上電視購物與網路商城的便宜美食!一睜開眼睛就無法掙脫誘惑,至少一定會買一種食物來吃。      如果家裡有吃的東西,就會像計畫好一樣一天之內全部掃空。也因為這樣會買更多囤積起來,但好像從來沒吃剩過。有時會覺得在路邊的食物甚至會來跟我攀談,像是說著「來吃我吧,來吃我吧。」以前曾經有人說我很瘦,現在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就覺得有種無法忍受的厭惡感。救救我吧。請把我關在沒有食物的地方一個月吧。      美賢小姐到底為什麼對食物上癮呢?想要戒卻又戒不掉,看著越來越胖的自己,就無法停止自責,她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嬰兒在出生後會透過嘴巴來探索並學習這個世界。嬰兒第一個見到的對象就      是母親,透過吸吮母親的乳頭,開始了自己與世界的交流。      之後,嬰兒就會把初次見到的東西都往嘴裡放,透過吸吮來學習各種不同的訊息。      西格蒙.佛洛伊德*(注:Sigmund Freud,奧地利精神分析學者。為人類心理學開啟了「無意識」這個新領域。)將這個時期命名為「口腔期」(oral stage)。在口腔期,會活化嘴巴周邊的能量,嘴巴變成了與外部交流的渠道。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的關愛,那麼就會被固著在口腔期的狀態。亦即執著於口腔行為的口腔期狀態,且會支配日後一輩子的人生。「固著」(fixation)是指如同汽車在沒有汽油時會停止的狀況一般,若沒有得到令人滿足的照顧,我們會無法成長前進,只能停留在原來的狀態。      最常見的固著行為就是吃東西。以更大的範疇來看,是一種「內射式態度」(introjection)。內射式態度是指不停地填入再填入,透過填入的過程將所有的事情握在自己手中。透過吃東西來填補內心的空間(情感與情緒的部分),或者賺很多錢得到了很高的名望但依舊感覺不足,還是不斷地索取,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陷在內射式態度的人,覺得只有自己關心與自己想要的事情是重要的,因此很難為他人著想或體貼他人。      我肚子覺得餓,那除了急著將自己的肚子填飽之外,就沒有空閒去思考其他事情。    ■要停止為了填飽情感的飢餓而飲食      固著在口腔期的狀態,意味著情緒上的飢餓狀態。無法得到愛,就會引起情緒上的飢餓,而人會為了填補這種飢餓,為了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與愛而不停地努力。      但是無論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得到想要的愛,也會因為人際關係不圓滿而體驗到失望的感覺。對於愛的飢渴會轉變成對食物的執著。即透過吃的行為去補償不足夠的愛,或填補情緒上的飢餓。      飲食代表母親的照顧。成長時若沒能得到母親的照顧,將來在心裡空虛而感到寂寞時,就會更強烈地執著於飲食。      當然,人活著就不可能不吃東西。但想要脫離飲食上癮,與其努力減少飲食,不如觀察自己的內在,努力去找尋隱藏在裡面的情感究竟是什麼。透過一點一點承認那些情緒,並開始往外傾瀉出來,就會理解其實不需要透過過度飲食的方式來壓抑自己,如此一來就可以自然減少對於飲食的執著。   
【PART3無法控制的愛】我為什麼會被壞男人吸引
  會被壞男人吸引的理由,其實也跟上述沒有太大差別。都是對壞男人感到熟悉與舒適的心理結構所致。      持續被壞男人吸引,意味著曾經從父母那裡反覆體驗過不好的經驗。從父母持續體驗不好的經驗時,遇到對自己好的人,會沒來由地覺得反感與不舒適。      會產生「為什麼對我好?」「一定是有其他目的。」「不坦率、很虛偽,所以覺得很有負擔。」的心情,讓自己變得很難接受對方。明明不是說出讓自己感到不舒適的話語和行動,但就是想躲開對方。    ■不是被壞男人而是被偏見吸引      當看到自我中心、只堅持自己想法的男人,就覺得他很帥氣。覺得他很有魄力、很乾脆,讓人沒來由地有好感。有魄力又有活力,正是壞男人所普遍呈現的樣貌。      剛開始見面時,或許會因為對方「很有男子氣概」而被吸引,但交往時間越久,就會感受到不被尊重與不被體諒的一面。壞男人會覺得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一方,所以會徹底抹殺對方女性的意見。      女性會感受到極度的壓力,但女性縱使遇到這種情況,還是離不開這個男性。就算離開了,也會再一次遇到類似的男性。      會被壞男人吸引的女性,可以說是具有強烈「同伴依存」的傾向。同伴依存傾向是指有過度被動,或者有過度照顧人的行為或傾向。這種人會過度專注於對方的需求,別人的需求總是先於自己的需求。依存於對方的程度越深,或者自我的力量越弱,同伴依存的傾向就會越大。      同伴依存傾向強的女性,會想要努力幫助那些忽視自己,或者傷害自己的男性。她們確信自己可以用堅韌的忍耐與愛去改變壞男人。這種女性想要透過改變壞男人的成就感來挽回自尊,無意識中希望透過這樣的行為讓自己變得更特別。      與壞男人交往並忍耐對方,某種程度上被視為是為別人犧牲,事實上不過是在炫耀自己是優越且特別的存在。對這種女性而言,男性只是照亮忍耐與犧牲的自己的手段而已。      還有一個會與壞男人交往的類型。自我虐待型的人,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會被虐待自己的對象吸引。這也不是因為自己真心愛著對方,而是為了自我虐待而利用外部的對象而已。      具有同伴依存傾向的人,或自我虐待的人,到底為什麼不能愛自己,要虐待自己呢?跟有自我虐待傾向的人談話,大多會發現他們小時候有過類似的經驗。      父母將孩子的衣服剝光,趕到大門外,因為孩子不聽話,所以把孩子頭髮剪掉等,讓孩子感受到極度的羞愧與屈辱的經驗。像這樣經常暴露在恐怖環境中的孩子,會在無意識中自然地將這些環境內化,與其遠離羞愧與屈辱,反而會因為熟悉這種感覺而感到舒適。      長大之後也是一樣,會用苛刻的方式對待自己,也會被對自己苛刻的人吸引。誤以為苛刻的虐待與干涉欺負自己才是愛。    ■理所當然地接受男人會「做壞事」的心理      將虐待合理化的,聽著「這都是為了你好」這種話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也沒有辦法遇到真誠且愛惜、尊重自己的對象。      就算遇到了,也會以苛刻的態度逼迫對方,覺得干涉或者侵犯對方的方式才是正確的。如果對方並不配合這種想法,就會嘮叨,或者找碴說對方不關心自己。一直到聽到對方罵人,或者讓對方生氣了,才會停止嘮叨。      自我虐待型的人在感受自己的痛苦並被處罰的環境下,才會覺得舒適與美好。他們因為覺得自己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不對的,對此產生罪惡感,而無意識地讓自己處於困難的情況中。      自我虐待傾向越是強烈的女性,遇見壞男人的機率就會越高。這樣的女性覺得自己做錯事,所以理所當然應該要被處罰,並尋找會處罰並虐待自己的壞男人。      還有一個會被壞男人吸引的理由。那就是將不好的「我的父母」投射在壞男人的身上。想要從類似的人身上,補償小時候沒能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愛,所以會無意識地被這種人吸引。      尤其在小時候沒能得到父母的愛與尊重的女性,長大後有很高的機率會被與父母相似的男人吸引,產生「壞男人可以給自己想要的愛」的錯覺。就算對方對自己不好,也會自我合理化:「至少這個人的心很溫柔,是很善良的人。」      從小沒能得到父母的愛的人,對於愛的飢渴會越大,想要從類似父母的對象得到愛的補償心情也很大。這種人會希望透過結婚對象補償。      舉例來說,現在對方對自己不好,但會期望結婚之後有所改變。結婚後對象還是沒有改變,那就會覺得有了孩子之後會變好。有了孩子之後也沒有變好,就會覺得等老一點就會變好。用這種方式欺騙著自己,同時又對沒有改變的對方不斷地感到失望,就這樣度過數十年的婚姻生活。但對方不是一個能夠給予自己所期望的愛的人,不是可以補償沒能得到父母的愛的個體。對方只會用自己的方式愛我,但對方不是我的父母。      如同小時候渴望父母的愛但感到挫折一樣,長大後也會因對方而感到挫折並受傷。雖然渴望著愛,但依舊沒能得到愛,所以最後剩下的只是虛無與孤獨。    ■吸引力是自我破壞的甜蜜衝動      這種無法放棄對愛的渴望的衝動,被羅納德.費爾貝恩稱為「分裂防禦」。「分裂防禦」是指將壞男人的行為與自己承受的痛苦分裂,並將兩件事情都迅速遺忘的行為。彷彿摸到熱的鍋蓋嚇了一跳後,又再一次摸鍋蓋一樣。      但反覆不斷去摸燙的東西,燙傷的部位會留下傷口。從壞男人那裡得到的傷口與痛苦也不會消失,只會越變越深,然後這創傷被深深地刻劃在無意識深處。因為內心的創傷變深,對於別人與世界的不信任感也會越來越大。      還有另一個會被壞男人吸引的理由,那就是反抗父母的心態。在非常保守與嚴格的家裡長大的女性,從沒反抗過別人,一直不斷忍耐壓抑著自己的心情,順著父母的指示與要求生活著。接著她遇到看起來粗獷且自由奔放的男人,就會感受到強烈的吸引力並決定與這個男人結婚。雖然表面上過著乖巧與順從的生活,但在選擇結婚對象時,一直以來被壓抑的反抗心態變成衝動反撲,破壞了父母希望孩子遇見好男人的期待。      這種時候,旁人怎麼勸都沒有用。與其說是因為真愛而結婚,不如說是為了要反抗專制控制自己的父母而結婚。因為反抗心而做的行為,最後一定會後悔,因為這不是成熟的自我判斷所下的決定。      這裡所謂的「吸引力」是不具有健康意義的情感。是以愛之名包裝成破壞自己的甜蜜衝動。將這股甜蜜衝動誤以為是愛時,就會掉入破壞自己的痛苦深淵裡。      內心的創傷製造了這股吸引力,吸引力又讓人生變得痛苦。因此如果被某人吸引了,那就必須要往內在觀察,是什麼樣的創傷造成了這種吸引力。需要觀察是從反抗而來的衝動,還是有可能發展成真愛的衝動。   
【PART6未化解的哀傷】我為什麼常覺得憂鬱
  從腦生理學的觀點探究憂鬱症,發現憂鬱症的成因是缺乏血清素」(serotonin)這種賀爾蒙。但是什麼原因造成血清素的分泌比別人少呢?      其實血清素的不足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小時候分泌血清素的腦細胞沒有得到適當的刺激。孩子在肚子餓的時候,會依照父母的表現做出適當的反應,即有可能讓孩子體驗到滿足或不滿足的經驗。    ■憂鬱是因為血清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幼兒期體驗到滿足經驗若越多,會活化血清素的分泌,嬰兒會更感到幸福與滿足。相對地,滿足經驗越少,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會變多,製造血清素的細胞就會受到比較少的刺激。長大後若血清素分泌不多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就會提高得憂鬱症的機率。      讓我們來多理解一下刺激血清素分泌的外部環境。      給予適當的生理/心理刺激時,嬰兒會感受到安定與滿足的感覺。得到媽媽給予的滿足與安定的照顧與肌膚接觸,看到媽媽溫暖的眼神與柔和的微笑,會活化血清素的分泌細胞,並感到幸福。這時若持續提供滿足的經驗,嬰兒會僅僅是看到媽媽的臉,就會自動分泌血清素。      這就是所謂的「巴夫諾夫的實驗」(古典制約論)。俄羅斯生理學家巴夫諾夫在每次鐘響之後給狗食物吃,之後每當鐘響時,狗就會流著口水等待食物出現。後來狗在僅是聽到鐘響但沒有給食物的情形下就流了口水。狗因為鐘響就流口水的這件事實,顯示出反覆的外部刺激,會在腦內形成固定模式。      孩子也是一樣的。從媽媽那裡得到良好刺激的孩子,僅僅想到媽媽就會覺得溫暖,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開心。      相對地,持續體驗負面刺激與反應的孩子,會分泌很多壓力賀爾蒙,變成容易感受壓力的狀態。嬰兒光是想到媽媽就會覺得害怕,聽到媽媽的聲音就會感到不安。    ■父母只要多微笑就會減少憂鬱      被憂鬱症所折磨的人,大多沒有體驗過令人滿足的童年。      偶爾會有憂鬱症的案主說:「我小時候得到了充分的母愛。」這時我一定會追問,是屬於什麼樣的母愛?大部分的案主會說,所謂的母愛是餵養自己,讓自己受教育,想要的東西都會買給自己等等。然後會說,父母為自己犧牲了很多。      從基本道義的層面來看,不能說他們是沒有愛的父母。但如果是很溫暖的愛,又何必來到研究所呢?還有必要吐露沒有被愛的委屈與痛苦嗎?      最近有很多人因為憂鬱症所苦。在回顧這些人的過去時,我發現了類似的地方。每一個人都說,小時候幾乎沒有父母看著自己微笑的記憶。      若看到媽媽微笑,孩子會因為自己讓媽媽開心而感到自信與滿足。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是有能力讓媽媽開心與微笑的個體。      擁有讓媽媽開心的能力,長大後會運作成為讓世界開心的原動力。這樣的人會為了人類去做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縱使不到為人類造福祉的層次,也能成為一個被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成員,可讓別人開心,也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微笑這麼一個單純而微小的行為,會對一個人的人生造成正面的影響。      某位情緒心理學者做了以轉換臉部表情來引導情感的實驗。在實驗中,若要實驗者做出哭的表情,心裡真的會感受到難過的情感,相對地若做出微笑的表情,心裡會覺得輕鬆很多。      某個人看著我們微笑時,我們會很自然地感受到力量,也會有「我現在是走在對的路上」、「我做的事是正確的」的正面感受。相對地,觀察憂鬱的人的內心,會發現他們常常覺得「我是不對的」。無論是感覺自己不對,還是人生的方向不對,這一切都會讓自己陷入憂鬱。      憂鬱並不限於某些狀況或條件才會發生。      一般會覺得富裕跟社會地位高的人,會比貧窮、社會地位較低的人較少感到寂寞。但事實並不是如此。富裕與社會地位高的人常會得憂鬱症,因為他們害怕會守不住辛苦得到的財富與地位,所以相對地也常感受到極大的不安。      若是有很多朋友的話,情況又會如何呢?身邊有很多朋友的人也會感到憂鬱,尤其如果無法和朋友建立能交心的深層關係,則更是如此。    ■媽媽嚴厲的責罵會變成嚴苛的超我的聲音      因為女兒的建議而造訪研究所的智英小姐約莫五十多歲,她在孩子都長大後得了憂鬱症,自己與家人都被憂鬱症所折磨。智英小姐的三個小孩都考進名門大學,但至今為止她的內心壓抑了各種情感。那些無法控制的情感在同一時間爆發出來後,她就開始深受嚴重的憂鬱症所苦。      智英小姐是單親家庭養育長大的獨生女。媽媽因為擔心自己的女兒會遭到「是沒有爸爸的孩子」這種批評,因此嚴厲地管教她。智英小姐必須片刻不離地待在媽媽身邊看書,或者假裝做功課,根本無法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想法。      後來,智英小姐跟媽媽選擇的人結婚並生了小孩,但依舊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享受人生。因為媽媽教導自己要成為好太太,縱使在先生喝酒晚歸時,智英小姐也一次都沒有抱怨,就這樣過了二十年。然後在某一天,一再忍耐壓抑的感覺終於一次爆發出來了。      在智英小姐的無意識中,刻印著一邊看著母親辛苦的臉、自己全心全意讀書的童年記憶,這份記憶與媽媽責備與嘮叨的聲音結合在一起,而被內化了。媽媽嚴厲的責罵轉變成超我的嚴苛聲音,因此長大成人後,這個聲音也不斷地責備並逼迫自己。      依照梅蘭妮.克萊因所言,嚴格又苛刻的超我可以藉由愛被軟化。小時候雖然沒有感受過溫暖,但若能透過朋友或婚姻關係感受到溫暖,嚴格超我就可以被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很遺憾的是,智英小姐的先生相當木訥,導致她無法從婚姻關係中得到小時候缺乏的愛,也沒能得到尊重。透過諮商,智英小姐慢慢地可以與自己寂寞又辛苦的童年和解,然後將過去漫長歲月中無法表達的諸多情感傾瀉出來後,內心覺得輕鬆許多。    ■需要認同憂鬱真正的樣貌      因為有太多人罹患憂鬱症,憂鬱症已經被稱為「現代人的疾病」。覺得需要比別人更能幹的自我強迫,永無止境地與別人比較的無限競爭等現實,讓人們逐漸陷入疲乏。      更大的問題在於,人們感受到憂鬱時,卻不被允許表達這種憂鬱情感的社會氛圍。社會氛圍強制要求我們一定要堅強、要忍耐,讓憂鬱症變成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你現在覺得憂鬱嗎?若覺得憂鬱,就不要壓抑那種感覺,認同感到疲倦的自己吧。將感到憂鬱這種話說出口,觀察一下,是什麼樣的內心創傷造成憂鬱的感覺。那麼將會發現,內心深處有一個小孩正寂寞又痛苦地哭泣著,並殷切地伸出手。

延伸內容

【推薦文】理解自我,是改變的第一步
◎文/朱家綺(廣播主持人、溝通美學講師)   身體發生什麼事,靈魂最知道,我們得讓身心同理彼此。      這本書的案例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去看自己的行為。作者專精於「上癮心理分析」,從專業面向看待「我為什麼常大吃」、「我為什麼常生氣」、「我為什麼常購物」等等這些可能也都發生在你我身上的行為。是否已達上癮標準,還須由專家認定,但如果這些行為已經讓你產生困擾,甚至影響了生活,那就得好好地傾聽靈魂的聲音,到底內在缺少了什麼?想證明什麼?想彌補了什麼?才讓身體去做這些事。      在溝通表達的課程中我常說到,探討良好的人際溝通前,先得要有良好的自我溝通能力。閱讀過程中,我不斷以個案經驗去回溯個人經驗,然而,挖掘自己的內在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但我相信「理解」是改變的第一步,請對自己發揮同理心,讓身心對話,進而合一。   
【編輯推薦文】讓傷痕成為改變的原動力
  「為什麼覺得自己不夠好?」      當提出這個書名時,我們內部激起了一番討論。      某同事說:「我從來沒有這種感覺耶!」(真羨慕!)      但多數同事都是一愣,然後說:「對,我經常覺得自己某方面比不上別人……」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羨慕或嫉妒他人,產生自卑的心理。然後又為自己有這種心態而感到罪惡。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拚命工作、忽略與家人的相處。可是夜深人靜,又覺得寂寞得快死掉。      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很害怕被討厭,什麼事情都配合別人,讓自己很痛苦……      當上述種種狀況只是偶爾發生,那麼我們還能維持基本的身心健康。不過,一旦遭遇壓力、急遽變化或打擊,就有可能讓我們的心生病。      本書的作者為韓國的心理諮商師,多年來幫助了許許多多患者,他將經常遇到的問題整理成42種狀況,一一分析其成因,並提供可以改變與調整的方向。      對我來說,最讓我得到啟發的是〈我為什麼常覺得憂鬱〉這一篇。      近年來台灣的社會氛圍與經濟壓力,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其中有些人甚至罹患了憂鬱症。      這一篇文章裡提到,為什麼人常常覺得憂鬱呢?什麼樣的人,容易憂鬱呢?讓我很「驚嚇」的是,原來,這跟幼時父母對待自己的方式很有關係。      「被憂鬱症所折磨的人,大多沒有體驗過令人滿足的童年。」作者這樣告訴我們。他說,幾乎每一個因憂鬱症所苦的人都說,小時候幾乎沒有父母看著自己微笑的記憶。「若看到媽媽微笑,孩子會因為自己讓媽媽開心而感到自信與滿足。也就是說,覺得自己是有能力讓媽媽開心與微笑的個體。擁有讓媽媽開心的能力,長大後會運作成為讓世界開心的原動力。這樣的人會為了人類去做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我自己也是兩個女孩的母親,因為種種因素,常常對她們生氣,回想起來,發怒、嚴肅的時間,比微笑來得多!我忍不住心驚,原來,即使是一個笑容,對孩子也會造成那麼長遠的影響!      本書有很多案例,追本溯源,都發現問題出在幼兒成長時期沒有得到滿足與應有的回饋。或許對於已經成年的我們來說,要改變過去已經不可能,但有沒有可能是,我們理解了問題的根源,承認並學著去愛這個受傷的自己,讓傷痕與我們自身融合,讓它逐漸消融,甚至成為我們改變的原動力。      最後,節錄一段我自己很喜歡的書中文句,跟大家共勉之:      改變是將「我」變成「更好的我」的必經歷程。     為了要能成為「更好的我」,     需要勇氣與決心超越害怕改變的心態。     因為所有的行為都是從勇氣與決心開始的。

作者資料

金亨根(김형근)

從西元2000年開始在監獄內定期進行與毒癮者的治療座談會。並成立了相關研究機構。 目前作者為首爾上癮心理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維多利亞治療共同體代表、Bridge Church牧師、韓國基督教心理商談學會管理人、韓國觀護學會理事。 主張人們如能從健全的關係中恢復自尊心,便一定可以治療好心理問題。

基本資料

作者:金亨根(김형근) 譯者:葛增慧 出版社:Trendy文化 書系:TRENDY 閱讀 出版日期:2017-09-07 ISBN:9789869334952 城邦書號:3TR025 規格:平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