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暢銷3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 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 出版社:三采文化
- 出版日期:2022-01-26
- 定價:400元
- 優惠價:79折 31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9日止
-
書虫VIP價:316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00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
接住受苦的心:台大精神科林信男醫師的靈性診療筆記
-
成語裡的心理學:一句「刻骨銘心」,竟暗藏了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的情結說?跨時空連結古人智慧與思想科學
-
療傷的對話:怎麼說才能安慰他
-
刻意不在乎:告別垃圾話情勒!日本國家心理師教你如何透過大腦機制,不在意閒言閒語,不必虧待自己
-
給我40歲的女兒:心理醫師媽媽走過中年之路的38個提醒
-
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
看不見的更關鍵:如何打通工作與生命的任督二脈
內容簡介
心理諮商創舉
取材自英國童話《柳林中的風聲》完美結合心理學的經典之作
授權10個語言版本,自1997年起長銷20多年
———————— 只要我們的情緒真正獲得理解,就能有成長的機會 ————————
藉由蛤蟆先生和心理師的10次諮商,演繹心理諮商全過程,見證療癒與改變的發生。
讓我們與蛤蟆先生一起走趟心靈成長的旅程,探索憂鬱與自卑、軟弱、愛炫耀的個性究竟來源於何處,
反思童年經歷的深刻影響,以及如何才能在心理上真正長大成人,獨立、自信、充滿希望地生活。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王子,卻被父母變成青蛙。心理治療的目的,就是讓青蛙再變回王子。」——溝通分析創始人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閱讀本書,將可深刻領略此句名言之妙,和蛤蟆先生一同經歷心理探險、重拾自我的洗禮。
【國外暢銷佳績/得獎紀錄】
英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心理諮商類暢銷 第1名
當當網心理學類暢銷榜 第1名
【內容簡介】
這本老少咸宜、令人愉悅的作品,角色取材自英國經典童話《柳林中的風聲》,作者將心理治療過程運用在動物主角們身上:主角蛤蟆先生因為憂鬱症而離群索居,好友河鼠、鼴鼠和老獾擔憂他可能會做傻事,大力慫恿他去找心理諮商師蒼鷺。蒼鷺運用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協助蛤蟆先生面對內在小孩和成人,學會分析自己的感覺,發展情緒智商。到了書末,他恢復了以前的開朗,展開全新的旅程。
故事中涵蓋憤怒、潛意識、自我審判、兒童的自我狀態、父母的自我狀態、成人的自我狀態,適應性兒童、挑剔型父母、共謀、情商等心理學理論。將心理知識巧妙融入故事情節,解析20多個心理學專業名詞、可說是展現心理諮商療程的標準範本。
【推薦文摘錄】
★ 願每位讀者都能透過這本書重新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找回自己真正的模樣。就像蛤蟆先生一樣,找回真正自己內在的力量,魔法就能綻放! —— 演員 姚愛寗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很適合正考慮去找心理師談談,但又充滿擔心、恐懼或疑惑的人閱讀。 ——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 無論你正在考慮接受諮商、學習諮商、或自己正在從事心理相關的工作,我都非常推薦這本天才著作! —— 正向心理學專家 劉軒
【讀者好評】
★ 本書筆觸可愛,清新易懂,包含著深邃哲思,讓人喜愛。
★ 看起來很像童話,其實具有可怕的專業度。
★ 讀完感覺很震撼,像是和蛤蟆先生一起看了一次諮商!
★ 每個人讀完第一個反應,就是為什麼我沒有遇見這樣一個心理師。
★ 讀完了以後覺得收穫極大,心理書它就是第一位!
【《蛤蟆先生勇氣藏書卡》組】
尺寸:6.5×9cm
紙張:凝雪映畫美術紙 240g
數量:一組共三張
印刷:特別色
【觸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家、Podcast 主持人 冏冏(余玥)
作家 吳曉樂
演員 姚愛寗
作家 張西
諮商心理師 陳志恆
正向心理學專家 劉軒
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蘇予昕
目錄
推薦文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魔法 姚愛寗
唯有自己想改變,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陳志恆
從被困住的情緒僵局中走出來 劉軒
Chapter1 我感覺精神不太好
Chapter2 友誼萬歲
Chapter3 蒼鷺小屋
Chapter4 你這個麻煩的傢伙!
Chapter5 成長的寓言
Chapter6 探索童年
Chapter7 仁慈的獨裁者
Chapter8 意外訪客
Chapter9 祕密協議
Chapter10 午餐約會
Chapter11 蛤蟆先生的選擇
Chapter12 蛤蟆的人生故事
Chapter13 心理遊戲
Chapter14 贏了遊戲輸了自己
Chapter15 最後一次按門鈴
Chapter16 道別與新生
內文試閱
Chapter 3 蒼鷺小屋
其後幾天所發生的事若要一一細數,恐怕太花時間。總之,幾個朋友先是細心照料蛤蟆,鼓勵他,然後以相當嚴肅的語氣告訴他要振作起來,還清清楚楚地描繪他所面對的是多麼灰色、暗淡的未來,除非他「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瞧老獾說得多好)。
但這些對蛤蟆都沒有任何效果,他盡可能做出回應,但已完全看不到往昔那個充滿活力的蛤蟆——以前的他總是迫不及待要反駁朋友善意的勸告。如今,那個活力蛤蟆卻連個影子都不剩了。蛤蟆依舊悲傷、沮喪,朋友愈是提供詳盡的勸告,他愈是悲傷、沮喪。
最後老獾再也看不下去了。這令人欽佩的朋友雖善於勸說,卻不太有耐性。
「聽著,你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們都在努力幫你,但你似乎不願意幫你自己(或是不能,鼴鼠敏銳地察覺到)。現在只剩最後一個方法
了:你必須接受諮商!」
現場一片震驚與沉默,就連蛤蟆都坐得挺直一些。在場沒有誰真正了解什麼是諮商,只知道是經歷過嚴重或可怕事件的人所進行的某種神秘的活動。河鼠骨子裡還是有點保守,他說:「你真的認為蛤蟆有那麼糟糕嗎?我的意思是,你不覺得這個心理諮商的事有點太趕流行?從報紙上看來,這年頭好像每個人都在接受諮商。在我那個年代,人們心裡不舒坦時,醫生會給他吃阿斯匹靈,說不定還比較有效。」河鼠想起當初是他建議去接受諮商的,開始不安了起來。
鼴鼠說:「可是我們有本地諮商師的地址了,我們不是說好,蛤蟆應該去看看嗎?我贊同老獾的看法。」
「說得好,鼴鼠!」老獾說:「河鼠,你不必擔憂。如果蛤蟆連我提供的建議都聽不進去,表示他的健康狀況一定很糟糕。蛤蟆,我知道你有時很固執,但你看起來確實需要幫助,而這又不是朋友能提供的(雖然這讓人感到驚訝)。非常情況需要非常手段,我們得試試諮商。」
於是,經過多次電話溝通、安排、催促、請求,蛤蟆終於來到這間叫做蒼鷺小屋的房子前。這是一棟四方形的三樓建築,紅磚已褪成陶土的顏色,夾雜著幾抹斑駁的黃色,散發著老建築的歷史氣息,看起來樸素卻實用,想像應該是代代相傳的。
蛤蟆按鈴後,被引領到一間四面牆放滿書的房間,有幾張椅子和一張大書桌,書桌上放了很多東西,包括一顆陶瓷頭顱,上面寫滿了字,標示傳奇的「法勒顱相學」(Phrenology by N.Fowler)
蒼鷺走進來,看起來高大而充滿智慧,他在蛤蟆對面的椅子坐下。向蛤蟆道早安後,靜靜地坐著看他。
蛤蟆已習慣人們對他說話,正等著蒼鷺開始長篇大論。但他什麼也沒說,這一陣沉默讓蛤蟆感到血液衝往腦子,房間裡的緊張氣氛也似乎瞬間加劇,他開始感到不自在。蒼鷺依然看著他,最後,蛤蟆再也忍不住了。
「你不打算告訴我應該怎麼做嗎?」蛤蟆哀怨地問。
「關於哪方面?」
「告訴我怎樣才能感覺好一點!」
「你感覺不好嗎?」蒼鷺問。
「是啊!他們一定把我的情況都告訴你了吧?」
「你說的他們是誰?」蒼鷺又問。
「噢,你知道的,就是老獾、河鼠他們幾個⋯⋯」說完蛤蟆便哭了起來,盡情釋放那不快的感受,他竟已不知不覺悶在心裡很久了。蒼鷺仍保持沉默,只是將一盒面紙推到他面前。過一陣子,蛤蟆終於止住哭泣,他深吸一口氣,感覺好了一點。這時,蒼鷺說話了。
「你要不要告訴我為什麼會來這裡?」
蛤蟆說:「他們要我來的,他們說我需要諮商,又剛好在報紙上看到你的名字。我已準備好傾聽你的意見,我會按照你認為最好的方式去做。我知道他們都是為我著想。」
蒼鷺調整一下坐姿,「那麼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是你還是他們呢?」
蛤蟆聽不太懂。
蒼鷺說:「你的朋友要你接受諮商,好減輕對你的擔憂。你想要接受幫助,似乎也是為了討好他們。所以我在想,我的當事人其實應該是你的朋友。」
蛤蟆完全被搞糊塗了,困惑全寫在臉上。
蒼鷺說:「也許我們應該釐清狀況:我們的面談將由誰來付費?」
「我早該猜到了,」蛤蟆心想:「他就像所有人一樣,只是擔憂沒人付錢。」
「這你不用擔心,」蛤蟆感覺有點像原來的他了,「老獾說錢的事他負責處理。你會拿到錢的,放一百二十個心。」
「謝謝,但這樣恐怕完全行不通。我建議這次面談之後就結束諮商,就當做學一次經驗。」諮商師說。
這是這麼多天以來,蛤蟆第一次感到憤怒。他提高嗓門說:「先生,你不能這麼做。你說你是諮商師,我為了接受諮商來這裡。我坐在這等你告訴我該怎麼做,結果你竟然說我的錢你不要。到底我還要怎麼做才能開始諮商?」
「這個問題很好,我來回答。心理諮商向來是一個自發的過程,諮商師和當事人都必須出於自願。也就是說,只有當你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取悅朋友們才想諮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合作。我們既同意合作之後,就得訂定契約,諮商結束後我會將發票寄給你。你瞧,這不是錢的問題。為諮商負責的只能是你的,而不能是其他任何人。」
蛤蟆的腦子飛快運轉。他並不是完全了解這一番話的意思,但他意識到了一件事:他必須為自己的諮商負起責任,但他又不是諮商師!此外,諮商師使用「合作」這兩個字,表示接下來不管發生什麼事,蛤蟆都必須積極參與。所有這些要求,都和他原先的心態差太遠了,他以為只是等著某人告訴他怎麼做就好了。這些想法讓人不安,但同時讓人興奮——也許,他真的能夠靠自己摸索出擺脫痛苦的辦法來。
彷彿經過了一世紀,蛤蟆終於開口:「抱歉我剛剛失態了,而且這不是第一次。不過我開始明白你的意思了,我願意和你合作。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其實我認為諮商已經開始了。」蒼鷺接著詳細說明合作進行諮商的細節。
「我們每週面談一個小時,整個諮商週期多長視情況而定。我建議從下週開始,每週二早上十點。最後一次諮商我們會回顧檢討諮商的內容,以及你學習到了什麼,到時你再考慮之後的計畫。」
「收費多少呢?」務實的蛤蟆問。
「一次四十英鎊,每次諮商結束後我會給你那個金額的發票。」
停頓了好一會兒,他又說:「你決定好了嗎?」
蛤蟆很少思考之後做決定。他要不就是一時衝動決定,事後再來懊悔,例如一時看上眼就把別人的汽車開走;要不然就是聽別人的去做(通常是老獾),最後卻感覺糟糕透頂。他倒是很想問問理性的河鼠:「河鼠,你覺得我該怎麼做?」這樣責任就從他肩頭卸下了。
蒼鷺正以一種奇特的眼神看他,似乎他能確定蛤蟆可以做出明智的決定。蛤蟆最後說:「我願意和你合作,試著了解我為什麼不快樂,以及我能怎麼做來改善這一切。我隨身帶著日記本,就敲定剛剛說的時間嗎?」
當諮商師送蛤蟆到門口時,蛤蟆轉身問他:「你認為我會好起來嗎?」
蒼鷺停下來,直視蛤蟆的眼睛說:「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我就不會做這一行了。我並不是說情況一定能改善,但我可以向你保證,你會擁有我百分之百全心全意的關注,我也希望你對諮商是全心投入的。如果我們倆都這樣一同努力,就可以期待正向的結果。但歸根究柢,這一切還是取決於你自己。」
蛤蟆慢慢地走在路上時,竭力揣摩諮商師這番話的意義。
延伸內容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魔法
◎文/姚愛寗(演員)
在靈性學習的這幾年,生命裡有個很重要的課題即是「了解自己」,當我們靜下心來回望自己的生命,我們開始找到自己的情緒由來、看清楚哪些是自己、哪些是從父母承襲而來的慣性、哪些又是別人給予的價值觀而非自己真正的想要,我們才能拿回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用故事的方式,將蛤蟆因為陷入生命裡的低潮,到漸漸跟隨心理師的引導,一步一步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漸漸找回真正的自己。這條路並不容易,但一路上勇氣和堅定會慢慢增強,成為帶在身上的法寶。
願每位讀者都能透過這本書重新與自己的內在對話,找回自己真正的模樣。我一直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魔法,就像蛤蟆先生一樣,找回真正自己內在的力量,魔法就能綻放!
從被困住的情緒僵局中走出來
◎文/劉軒(正向心理學專家)
「心理諮商師沒有人生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自己的答案。」這句話雖然反映了心理諮商的過程,但實在很難被人理解。但看了這本書,透過作者生動巧妙的描繪,你真的能夠體會一個人如何經由諮商而更了解自己,並從被困住的情緒僵局中走出來。無論你正在考慮接受諮商、學習諮商、或自己正在從事心理相關的工作,我都非常推薦這本天才著作!
唯有自己想改變,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文/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從各種管道問我,能不能幫他們介紹心理諮商的資源。也許基於信任,也許希望有所不同,他們想嘗試看看心理諮商。
當我細問之後,多半發現,他們通常是幫別人尋求協助。
像是,陷入婚姻危機的先生想為鬱鬱寡歡的太太找心理師,讓她開朗樂觀點;無力的家長想為叛逆輟學又無法溝通的孩子找心理師,導正孩子的觀念與行為;熱心的老師想為沉迷網路的學生找心理師,盼能拉回迷失的孩子。還有的人,看不下去身旁的朋友持續意志消沉,想把他送去心理師那兒,好重新振作。
當我腦中盤算著如何轉介適當的心理資源時,同時也會問:「你說的那個人,有接受心理諮商的意願嗎?」
得到的答案常是:「我得問問他才行!」、「恐怕沒有,我也在想,該如何說服他!」老實說,當事人沒有意願接受協助,你把他捆綁過來,再厲害的助人者也常愛莫能助。
過去,我曾在中學服務過,在學生輔導工作中接觸到的個案,常是被轉介過來的。也就是,孩子自己不覺得有困擾,但身旁師長卻感到頭痛不已。這種「非自願個案」,輔導起來有相當的難度,於是,我們會轉而向他身旁的大人進行工作,稱為「系統工作」。這麼做是有道理的,因為,有困擾的人通常比較有改變意願,而有改變意願的人,才有可能真的做出改變。
台灣是亞洲國家中,心理諮商走得相當前端的地方。目前,除了大型醫院精神科附設有心理諮商外,坊間的心理諮商所或心理治療所也越來越多。即使如此,社會大眾仍然普遍對心理諮商是什麼,一頭霧水。常常有人問我:「你們心理師只是和案主聊聊天,為什麼收費這麼貴?」
說真的,這很難回答!
但我常會說:「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能找到如心理師一樣的人與你聊聊,讓你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增進對自己的理解,並因此更有力量做出新的選擇,那你真的不用來找心理師。」
換句話說,許多身陷困擾的人身旁,缺人這樣的人際資源,就算有人願意提供關心,也沒辦法給予持續且深度的支持。
心理師除了提供民眾心理諮商服務外,也得教育民眾如何運用心理諮商資源,正確認識心理諮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真的不是聊聊天而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很適合正考慮去找心理師談談,但又充滿擔心、恐懼或疑惑的人閱讀。
蛤蟆先生陷入低落的情緒之中,他的好朋友鼴鼠、河鼠和老獾雖然關心他,但也沒辦法讓他振作起來。最後,他們想到要讓蛤蟆先生去找心理師談談。
在這群好友的不斷「鼓勵」(或者說是半推半就)下,蛤蟆先生照著地址去找當地的心理師蒼鷺談談。本以為心理師會滔滔不絕地給他什麼「有用」的建議,但,沒有!
蒼鷺卻問:「到底誰是我的當事人?」這巧妙的提問,一方面是在釐清,誰才是有困擾的人,需要接受心理諮商;另一方面,則是讓蛤蟆先生知道,除非你自己願意,否則心理諮商無法幫助你改變。
突然間,蛤蟆先生感覺到,他並非只能被動地接受別人的建議,然後又因做不到而挫敗無力。而是,他可以透過主動參與,為自己做些什麼。這正是心理諮商重視的——當事人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完全的責任。於是,蛤蟆先生與蒼鷺便展開了一連串「合作」的過程。
在他們一次又一次的談話中,你會發現,心理師常對當事人提出一個又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有時候關切情緒感受,有時候關切想法念頭,目的在幫助當事人提升對自己的認識與理解,慢慢地看懂自己慣常行為模式的影響,也理解這些行為模式的起源。
不同的心理師,採取的心理諮商理論取向也不同;依據不同的理論派別,對案主採取不同的治療技術。在這本書中,蒼鷺心理師使用的是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療法,透過這個理論觀點,帶領蛤蟆先生覺知自己在與人互動時的自我狀態,人生腳本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理解那些未被辨識出來的心理遊戲等。
讀完全書,你會知道,心理諮商不是個愉快的對談過程;你可能要去觸及那些令你感到痛苦的情感、想法或回憶。然而,你願意投入越多,你越能從心理諮商中獲益。
過去,我在學校裡服務時,常遇到一些在輔導室門口猶豫徘徊的孩子;而我知道,社會上也有許多想找心理師協助,但猶豫不決的人們。願你讀了這本書後,能更有勇氣去找心理師談談,為自己做出改變的承諾,改變才會真正的發生。作者資料
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1932-2020) 畢業于劍橋大學賽爾文學院,曾任教於英國亨利商學院,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臨床實踐者。他的兩本專業著作《諮商技巧》(Counselling Skills)和《組織的心理分析》(The Psychoanalysis of Organizations)都是英國頗具知名度的心理學類教科書。本書是他寫給大眾讀者的心理學入門書。
基本資料
作者:羅伯.狄保德(Robert de Board)
譯者:張美惠
繪者:Dinner Illustration
出版社:三采文化
書系:Mind Map
出版日期:2022-01-26
ISBN:9789576587399
城邦書號:A2001496
規格:平裝 / 單色 / 29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