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腎臟病低蛋白‧低鹽飲食全書:這樣吃就對了!40組健康餐X151道常備菜
-
1個人的超有感按摩:物理治療師圖解教學 1個動作從根源搞定全身痠痛
-
細胞比我更愛我自己:細胞的神性決定生命的意義
-
不被束縛的晚年——自立支援照顧,讓長者脫離臥床、自理生活、自由行動,減輕照顧者負擔,實踐高品質的長照
-
纖維力飲食 破解腸道與健康密碼,以植物基飲食啟動減重、逆轉疾病、優化免疫力的健康革命
-
【限量簽名版】ICU重症醫療現場3:當個更有溫度的人
-
更新粒線體,根治慢性病
-
科學漢醫的養生:後疫情時代健康常見的盲點(限量隨書附贈臺灣益謙經脈血壓計個人版九折優惠券)
-
科學實證 人人適用:百變211 終極瘦身密碼
-
癌症飲食全書【16週年暢銷修訂版&附別冊64頁《全面啟動抗癌自癒力》】
內容簡介
他一天看診近三百號,每個月開刀逾百台;
他是住在醫院的院長,也是個慈善家。
最無私的人生故事與價值分享:
告訴你什麼是當個醫師最重要的事,也是最快樂的事!
什麼是世上最快樂的工作?
在醫病緊張、醫護過勞的氛圍下,有一位醫師始終不改初心──
杜元坤,猶如「醫界賈伯斯」,也是最快樂工作的醫師,
不斷在醫學領域持續創新,只為了幫助更多病人。
他,明明是個骨科醫師,卻自學顯微手術,鑽研臂神經叢手術、脊椎重建手術。
他,拿手術刀的手,也能拉得一手好琴,還能在橄欖球場上衝鋒陷陣。
所以──
求醫11年的折翼天使,因為他立志成為醫師;
因車禍癱瘓的家庭支柱,因為他重新踏出人生下半場的第一步;
住在安寧病房的大男生,因為他一圓「給母親最後擁抱」的心願……
為窮人、偏鄉無私奉獻,在杜元坤的診間、病房總是充滿溫度。
「人的價值,在於捨得付出。」杜元坤如是說。
醫師是行業,還是志業?這個答案,在他身上,不言而喻。
本書特色
1.一個好醫師的動人生命故事。或許有人認為杜元坤院長出身優渥,是天之驕子,但他的成功並非一帆風順。從骨科(專科)到跨神經外科與整形外科,他在傳統的白色巨塔中,不斷挑戰權威、挑戰醫學的各種可能性,才走出自己的路。
2.一個慈善家的感人醫病關係。醫師不只是醫「病」,更是醫「人」。在杜元坤院長的診間,每個病人都有著令人動容的求診故事,不論是看到澎湖病人之苦,便向病人走去的離島醫療,或帶著年輕醫師投入偏鄉,也帶著醫療團隊走出台灣,用醫療外交打天下。
3.一個院長給未來醫師的親筆信。身為一家醫院的院長兼教育家,杜元坤院長親筆寫下四封給未來醫師的信。情真意切的諄諄教誨,從立志當個醫師,到選科、實習與是否開業的選擇,字裡行間都是他個人行醫生涯最真實、最沒有保留的分享。
●不是要做世界第一,而是要以病人為中心。
●身為一名醫者,不管站在什麼樣的位置,我們仍不能忘記那些需要我們的人。
●沒有病人,就沒有醫師存在的必要,我們的價值來自於解決病人的痛苦。
●讓每個病人抱著期待而來,帶著希望與溫暖離去。
──────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
名人推薦
義联集團創辦人.義大醫療集團董事長|林義守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李祖德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
台灣公民與醫師協會理事長|鄭永豐
臺北醫學大學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黃彥華
好評推薦
因為杜元坤院長很多優異的表現,我認為他不只是一位成功的外科骨科醫師,其實他的人生就是一場「傳奇」!── 義联集團創辦人.義大醫療集團董事長 林義守
義大醫院在杜元坤院長的帶領下,成長茁壯,已成為南台灣的醫學重鎮。同時是骨科醫師的杜元坤在每個領域及工作崗位,傑出表現都發揮地淋漓盡致,不僅是北醫人的榮耀,更是台灣醫界之光。──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林建煌
杜元坤,一位身材魁梧卻心細如髮的醫者,他忠實闡述了希波克拉底兩千多年前寫下的醫師誓辭,更為已經或即將投入醫療志業的人,勾勒出快樂的行醫之路。──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李祖德
讀這本書,就像回到我和杜元坤院長一起闖蕩過的青春年少和八○年代的台灣醫界歷史,內心澎湃不已。相信所有經歷或未曾經歷那一年代的讀者,都會感受到杜元坤院長那無遠弗屆的熱情與決心。──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 吳麥斯
人文醫學集一身,他喜愛音樂、狂熱運動,他是醫學大師、教育家、慈善家、社會學家,他的名字叫「杜元坤」!──台灣公民與醫師協會理事長 鄭永豐
本書中栩栩如生描繪杜院長一生在行醫故事中的堅忍毅力與態度,不斷突破自我與創新,永不放棄;更重要的是,杜院長破除了醫學殿堂的冷靜界線,把「視病猶親」四個字,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用最溫暖的心帶給需要幫助的病患最精湛的醫術,醫病醫心,讓人打從心裡敬佩!──臺北醫學大學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黃彥華
目錄
推薦序1:杜元坤的傳奇人生(義联集團創辦人.義大醫療集團董事長 林義守)
推薦序2:人生轉折點上的抉擇(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林建煌)
推薦序3:世上最快樂工作的醫師(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李祖德)
推薦序4:杜元坤,你是我永遠的隊友!(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 吳麥斯)
推薦序5:台灣中央山脊上的天使(台灣公民與醫師協會理事長 鄭永豐)
推薦序6:北醫的守護天使(臺北醫學大學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黃彥華)
自序:致生命樂章的Maestro
第一部、以逆境調味的人生
01. 父親的禮物
02. 小提琴與橄欖球
03. 屋頂上的開刀手
04. 臂神經叢手術開創者
給未來醫師的第一封信》「立志」很重要!
第二部、有溫度的病房
01. 已經錯過十一年,不能再錯過了
02. 每個孩子都值得一個機會
03. 從終身癱瘓,到重生站起來
04. 奇蹟,來自對醫師的信任
05. 五次手術,換回的每一小步
給未來醫師的第二封信》除了醫療以外,要多培養「興趣」
第三部、樂當窮人的醫師
01. 澎湖鄉親的守護者
02. 上帝派來帛琉的天使
03. 不只是好醫師,還是慈善家
04. 推動醫療外交,發揮台灣「暖實力」
05. 踏出白色巨塔,向病人走去
給未來醫師的第三封信》面臨選科與專業訓練的態度
第四部、鹽的人生哲學
01. 高雄鄉下的五星醫院
02. 住在醫院的院長
03. 醫學路上的破風手
04. 莫忘白袍初心
給未來醫師的第四封信》我適合開業、或留在醫院?
結語:醫師是行業,還是志業?
附錄:杜元坤經典醫學論文精選
序跋
推薦序一
世上最快樂工作的醫師
第一次和杜元坤打交道的人,十之八九會被他那豪邁而不拘小節的個性深深吸引,並打從心裡懷疑:他真的是個能做全球最精細手術的醫師嗎?
這也難怪,在台灣醫師向來備受尊敬,望之儼然,卻不易親近,杜元坤卻完全不是那副模樣,顛覆大家對醫師的傳統看法,形容他是「非典型」醫師,可說相當貼切。
這個「非典型」,來自於他那不畫地自限且勇於挑戰新鮮事的個性。比方說,他雖是骨科醫師,卻不甘於依循傳統只繞著骨頭做些敲敲打打的工作,還跨界去做臂神經叢繞道移植手術、皮瓣移植顯微手術以及脊椎重建手術這些整形外科、神經外科醫師專攻的術式,而且還做得有聲有色。
為了推倒白色巨塔那堵高牆,走出醫學的傳統格局,從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畢業後,杜元坤不畏艱辛,歷經馬偕醫院、逢甲醫院、林口長庚醫院及美國梅約醫學中心等國內外醫療機構的淬煉,學習各種最新的醫療技術,最後落腳位於高雄鄉間的義大醫院,終成一代醫學巨擘,揚名國際。
盡管已是國際頂尖的臂神經叢繞道移植手術權威,杜元坤卻毫無架子,不改樂當窮人醫師的從醫初衷,定期率隊到澎湖義診,走遍東吉嶼、七美、花嶼、望安、將軍嶼、東嶼、坪嶼、吉貝及大倉嶼等離島,只為讓那些一輩子守在遙遠偏鄉的鄉親也能得到優質醫療照護。他甚至發給這些鄉親一方澎湖限定的回診單,一旦他們有必要跨海到義大醫院就診,可優先排入看診名單,免得舟車勞頓之餘卻失望而回。
就是這份時時以病人為念的同理心,他始終視病如親,苦其所苦。曾有一名媽媽輾轉帶著臂神經叢受損的孩子找他開刀,術後卻因籌措不出醫療費用,而必須將全家賴以維生的計程車拿去抵押貸款,他得知後二話不說,向林董事長報告,吸收了一部分費用,當下讓那名幾乎走投無路的媽媽感動到嚎啕大哭。
這就是杜元坤,一位身材魁梧卻心細如髮的醫者,他忠實闡述了希波克拉底兩千多年前寫下的醫師誓辭,更為已經或即將投入醫療志業的人,勾勒出快樂的行醫之路。走過波瀾壯闊的人生前半場,杜元坤選在年近花甲之際出版《世上最快樂的工作:神經顯微重建手術權威杜元坤的行醫哲學》這本書,字裡行間充滿了愛與智慧,值得細細品味。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李祖德
推薦序二
杜元坤,你是我永遠的隊友!
與杜元坤院長初識於當年的臺北醫學院橄欖球場,杜院長的風趣、機智、聰慧,著實讓我這一個台北鄉下人大開眼界,也展開了我們一輩子不可分離的連結。從北醫同學、橄欖球友、見實習醫師戰友、住院醫師室友,甚至是我的婚禮證婚人(如書中所述,我也是他的婚禮主婚人)。
讀這本書,就像回到我和杜元坤院長一起闖蕩過的青春年少和八○年代的台灣醫界歷史,內心澎湃不已。相信所有經歷或未曾經歷那一年代的讀者,都會感受到杜元坤院長那無遠弗屆的熱情與決心。
《世上最快樂的工作:神經顯微重建手術權威杜元坤的行醫哲學》從杜元坤院長幼年時期述說起,由〈以逆境調味的人生〉導入年輕杜元坤人格形塑的成長背景,〈有溫度的病房〉陳述醫師這行業無與倫比的喜悅,〈樂當窮人的醫師〉呈現杜院長個人喜悅延伸至對台灣社會的關愛,而〈鹽的人生哲學〉則是將這份無盡的關懷帶進醫院管理及同仁之中。每個章節更以「給未來醫師的一封信」做為小結,以自身的觀察與經歷給予建議,展現對台灣醫界和醫師的期許與關愛,是每一位台灣年輕醫師必讀的一本好書。
書中,杜元坤院長不斷地強調,「尊重隊友、對手、相信自己團隊和勇敢面對痛苦與挑戰的橄欖球精神」,這樣的人生哲學適用於每位讀者身上,而讀完本書後,亦讓我熱血沸騰,忍不住大喊:「杜元坤,你是我永遠的隊友!」
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 吳麥斯
自序
致生命樂章的Maestro
我從一九七○年代進入臺北醫學院(現為臺北醫學大學)習醫,一九八○年代醫學系畢業後接受外科與骨科醫師的訓練,順利完成總醫師的訓練,並取得外科和骨科兩張國家專科醫師證書後,在一九九○年代由醫學中心的專科主治醫師做起,很快被擢升為科主任、部主任、副院長、院長,到現在擔任的醫療集團主委。
這段時間,除了投身臨床醫療,在學術研究上我更不斷要求自己要更精進,也從醫學系的講師、助理教授,逐漸升任為副教授、正教授,現已擔任歐美、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中國多家國際知名的大學講座教授及國際外科院士,並獲得泰國的皇家院士桂冠。
從廿世紀最後十年接軌到廿一世紀,直到二○一八年的現在,我在醫學領域展現的拚勁與成績單,很多人可能認為我就是所謂的「學霸」,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生勝利組」,擁有完整的資歷、順遂的人生,與令人稱羨的國際地位,頭上戴著擔任醫學界領導角色的光環。
確實,近二十年來,我一直無怨無悔的付出,投入慈善捐款及義診志業,推動醫院文化提升、音樂生命美學,更選擇一般醫師所不敢碰的、最艱難的課題(包括顯微重建、脊椎神經再生、臂神經叢繞道手術)做為我一輩子努力的志業與方向。
當然有很多人會說:「杜元坤瘋了!為什麼放著院長及國際知名教授的好日子不過,卻盡往大家認為是『自找麻煩』的角落裡鑽?」這些評論及耳語,不只在醫學界、學術界蔓延,也在病人之間傳開了,甚至有些報章雜誌報導,懷疑我不是一個正常人,稱我為「瘋子醫師」!
其實,在這些看得到的努力成果和頭銜光環,或被視為瘋子醫師之外,我的生命裡,有更多的不為人知的辛酸與艱苦奮鬥的歷程。
一路從論文發表到專攻科研,我歷經台灣從公勞保醫療的時代,到現今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的巨大變革,也觀察到許多臨床醫療及醫療糾紛與醫學教育的問題,更面對近十五年「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慘況,轉而憂心AI人工智慧醫療的進步,會讓第二線的醫師科別(例如:核子醫學科,臨床及解剖病理科,放射診斷科)招生困難……!
漸漸的,這些個人在醫療的人生歷練,讓我心裡很清楚浮現一個念頭,那就是:「我能不能分享個人的醫療生命經驗,與從事醫療工作的朋友及廣大病患分享,進而引導年輕的醫師們,能夠快樂的、有尊嚴的邁進醫療行業?」
直到最近兩、三年,我靜下來好好思考,自己即將邁入六十歲,也應該整理過去至今所經歷過,有關台灣與國際的醫療史,還有我行醫跌宕起伏的過程,以及一心所秉持濟世救人的生命價值,並且與社會大眾分享!
於是,我在一年前開始與【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好人出版合作,提出構想、計畫,並將自己的生活故事與想法轉為文字,希望能藉由此書,對台灣的醫療人員,以及增進社會與醫療的溝通有所貢獻。
最後,我用一段對話,來為這篇自序做個結尾。
很多時候,我們的人生不免會遇到阻礙、不順利,甚或難以克服的煩惱。此時有不少人會透過宗教信仰的慰藉,得到老天保佑,賜予力量順利過難關。同樣的,我們醫療人員也會遇到壓力與挫折,很多人會問:「我們能如何安排,靠近上帝,蒙祂的光芒恩賜呢?」
我的回答是:醫學是讓我們最靠近上帝的一個安排。上帝派我們來當祂的天使,幫祂照顧受傷受苦的人們。而當人們回到上帝懷抱時,也是由我們慈悲不捨的還給上帝。每個人都有出生,都有死亡;開始睡搖籃,最終骨灰罈。在出生和死亡之間,只有一件工作,那就是醫療(醫學)。
我認為,音樂也和醫療非常相似。有個字用來形容音樂界的大師,就是「Maestro」。
如何貼切地解釋這個字呢?音樂人說,從出生的搖籃曲,到青春的舞曲,到結婚的進行曲,遇到事業挑戰的交響曲,步入老年的回憶曲,到了人生最後一步的死亡安魂曲,都是由一首又一首的音樂來貫穿整個人生。
「人生,就是由音樂串成的一場大戲。」而我們音樂工作者,就是音樂生命的大師:Maestro。我也很喜歡用這個字來形容醫療界的大師,盡醫者父母心,來照顧病人的一生。
謹以此書,和各位盡心盡力奉獻濟世救人工作的醫療人員分享,我們都是生命樂章的Maestro!
杜元坤
內文試閱
【內容試閱一】〈屋頂上的開刀手〉 (摘自第一部第三章)
人體中布滿密密麻麻的血管和神經,一旦受創,如何修補?
答案是,顯微手術。
十六世紀發明的顯微鏡,十九世紀開始應用於外科手術。隨著顯微儀器的發展,人類彷彿擁有「微觀之眼」,原本用肉眼無法處理的小血管、神經,都可以藉由顯微手術來切割、縫合以及轉移,可應用於斷指、斷肢接合,以及皮瓣移植手術。
「做顯微手術的時候,手腕完全不能動,必須靠手指來完成細微的動作,算是難度較高的外科技巧。」從事顯微手術近三十年的杜元坤指出。
一般來說,顯微手術多用於整形外科、神經外科。骨科出身的杜元坤,卻能利用顯微手術來接血管、皮瓣、神經,更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技術全是他自學而來。
第四志願:骨科
就讀北醫時期,杜元坤打橄欖球、帶管弦樂團,忙得不亦樂乎,課業只求低飛過關,全班一百四十五名學生,最後他是以第一○七名畢業。
因為成績不甚理想,大七那一年,他只申請到馬偕醫院實習的機會。「其實,我比較想學的是心臟外科,不過,馬偕的婦產科醫師手術做得很好,我受到啟發,更加確認未來要走上外科的領域。」
畢業後要當住院醫師時,杜元坤的父母因為白色恐怖而入獄。身為長子的他,為了就近照顧家裡,於是回到台南,進入逢甲醫院(奇美醫院前身)。數月後,杜元坤母親出獄了。一心想當大醫師的他,決定去考林口長庚醫院,從R1(住院醫師第一年)重新做起。
之所以選擇長庚,就是因為長庚外科很強,競爭相對激烈,當時一百二十九人應考,只錄取二十名,杜元坤順利考上。放榜後,他打電話給幾位在長庚外科的北醫老同學,大家聽到他要來,紛紛勸阻:「長庚很操,你在奇美醫院待得不是好好的,何必來受苦?」
事實上,杜元坤在奇美醫院工作時,每個月薪水約七、八萬元,而長庚給住院醫師的薪水只有兩萬二左右,待遇只剩下三分之一,但他卻認為,在長庚可以學到更新的技術,還是執意到長庚重新開始。
在長庚當了兩年住院醫師,第三年要開始選專科。他的第一志願原是心臟外科,但他坦言年輕時脾氣差,與心臟外科的護理長吵過架,等於斷了去心臟外科的路;轉而想去神經外科,雖然神經外科主任很歡迎,但只收兩個名額,有兩名同事請他「高抬貴手」,他也大方地把名額讓出來;再轉而選擇整形外科時,也同樣遭到「勸退」。
最後,杜元坤進入了第四志願,骨科。
老師不教,只好「自學」
專科的選擇,關係著未來從醫的方向,前三志願大家擠破頭都來不及,為什麼杜元坤願意把大好機會拱手讓人?
「當時可能因為對自己很有信心,覺得到哪一科都不會太差,人家請我讓,我就答應了。」杜元坤解釋,「現在回想起來,的確不是很聰明的作法,不過,換個角度看,如果那時候選的不是骨科,或許就沒有今天的杜元坤。」
從小,杜元坤就是同儕眼中的「異類」。他資質聰穎,過目不忘,不用費力念書,就能輕鬆考第一名。同學覺得他很「臭屁」,還酸他嘴上說不念書,其實都在家裡「偷念」,「我讀書很快,眼睛就像照相機一般,可以把內容掃描下來,而且久記不忘,哪需要『偷念』。」杜元坤苦笑說。
高三時,同學為了準備聯考,無不全力備戰,只有杜元坤「不務正業」,不是拉琴,就是打拳擊,偏偏成績還是很好。不在乎外界眼光,他仍然我行我素,別人對他意見越多,他就越變本加厲。這種「反骨」個性,讓杜元坤成為長庚師長們頭痛的麻煩人物。
剛進骨科時,杜元坤還算虛心求教,想從老師們身上好好學本事,大約半年後,他開始覺得骨科太簡單,想去學其他專科。但根據規定,他不能進入非自己專科的手術室,每次想從外面偷看,都會被制止,於是他就自己讀書、看錄影帶學習。
「當年在長庚骨科部,雖然我的手術做得不錯,也師承幾位大教授得到他們的真傳與讚美。但因自己態度很跩、意見又多,會遭到不少骨科同仁的排擠和打壓在所難免,」杜元坤坦言,他一方面打橄欖球排解壓力,另一方面則瘋狂念書,充實學術內涵,「我告訴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用自己的實力,徹底說服他們。」
兔子、老鼠當老師
正是這股傲氣,讓他以自學的方式,開始研究顯微手術。那是杜元坤當上總醫師後的第三天,他在急診室值班,救護車送進一位出車禍的年輕人。
杜元坤為病人檢查,發現對方不但大腿骨折,血管也斷了,他先固定好病患的骨頭後,就請整形外科醫師來接血管,得到的回覆卻是:「我們只接細的血管,大腿的血管太粗,去找心臟外科。」當他找了心臟外科醫師,對方也把球丟回來:「我們做的是開『心』的大手術,大腿手術去找整形外科處理。」
兩邊互踢皮球,杜元坤卻不能放著病患不管,他決心自己來,那也是他第一次做顯微手術,而且病人也順利恢復。「住院醫師前兩年都要到各科歷練,所以我看過顯微手術,雖然有印象,但沒親自做過,其實一開始心裡也很緊張。」他回想。
雖然這是杜元坤第一次從事顯微手術,但靠著他藝高人膽大,最後順利完成。「我是個骨科醫師,之前我總認為把骨頭接好就夠了,但從那天起,我發現醫師如果只會一種本事, 救人時可能會力有未逮,當下這樣的體悟,開啟了我的顯微手術學習之路。」
外科醫界向來是師徒制,由老師帶著學生的手做手術,老師做手術的方式、行醫的風格,往往都會成為學生效法的圭臬。杜元坤想學好顯微手術,但是長庚骨科不做顯微手術,他沒老師可學,怎麼辦?
杜元坤的方式是,「自學」。他訂了很多國外相關教科書和錄影帶,投入大量時間研究。不僅錄影帶因為反覆觀看而磨損,倒帶機也燒壞了兩台。
然而,練習手術還需要儀器、器械,整形外科自然不願意借他,杜元坤便自費從國外買,還因此被取笑,說他人這麼粗壯,怎麼處理細微的血管?
杜元坤不理會外界嘲諷,在自家頂樓上養起練習用的兔子和老鼠,再加上自費添購的顯微儀器,打造出個人專屬的手術訓練中心。一開始先用血管比較粗的兔子做練習,摸索出心得,再去為老鼠接尾巴。有時候老鼠用完了,就跑去市場買雞翅膀(還甚至因此寫了一篇報告),一樣可以拿來練習接血管。
「學生時代,我到屋頂上練琴,是『屋頂上的提琴手』;當上醫師,為了練好微顯手術,我成為『屋頂上的開刀手』。」
【內容試閱二】〈樂當窮人的醫師〉(摘自第三部第一章)
10元便當阿嬤的感召
杜元坤是台南人,卻對澎湖有著極深情感,故事要從「十元便當阿嬤」莊朱玉女說起。
出身澎湖縣吉貝的莊朱玉女,十六歲嫁到高雄,便和丈夫經營工程事業小有成就。因為發現不少澎湖同鄉在高雄港當工人,食宿常無著落,她不但提供家中倉庫給他們住,還供應十元吃到飽的自助餐,讓這些碼頭工人吃個粗飽,有體力做活。
二○○五年,阿嬤因為膝蓋問題,來義大醫院找杜元坤開刀,手術後沒幾天,阿嬤就急著出院,說要回去照顧生意。杜元坤好奇:「是做什麼生意,必須這麼急著回去?」深入了解後,得知阿嬤的德風善行。
二○○五年,阿嬤因為膝蓋問題,來義大醫院找杜元坤開刀,手術後沒幾天,阿嬤就急著出院,說要回去照顧生意。杜元坤好奇:「是做什麼生意,必須這麼急著回去?」深入了解後,得知阿嬤的德風善行。
透過阿嬤的轉述,杜元坤才知道,他有不少病人來自澎湖,為了看診就必須前一天到高雄,看完病的時間通常也晚了,還得在高雄再待一晚。也就是說,這些澎湖病人來看一次病,就得花上三天兩夜時間。
杜元坤心想:「既然澎湖病人來高雄看病這麼辛苦,不如我飛過去。」於是,他便開始不定期與醫院同仁去馬公、吉貝、望安等地義診,並持續了一段時間。
只是近五、六年來,杜元坤三不五時聽到病人言談中,會出現「趕飛機」三個字,追問之下,得知這些來自澎湖的病人,急著看完診趕搭晚間最後一班飛機回家。
看到病人為了趕飛機心急如焚,還有些行動不便的病人,每一趟往返都是大費周章,杜元坤認為,一定要想個辦法,解決澎湖鄉親的看診問題。於是,自二○一六年五月起,義大醫院便與澎湖縣政府簽署策略聯盟,進行每個月的駐點服務。
一個患者之死的啟示
杜元坤從原本每個月到澎湖駐點義診,到後來承接澎湖IDS計畫,與一位住在七美島的病人有關。
這位病人曾到台灣找杜元坤開過脊椎手術,術後狀況良好,約定每三個月回診。然而,到了對方回診時間,出現的卻是病人女兒。原來,這位病人已經過世。
杜元坤大吃一驚,了解後才知道,病人因為心肌梗塞,需要IDS駐點醫師協助轉診時,卻找不到醫師,病人最後在家裡往生。病人的女兒拿著回診單對杜元坤說:「母親生前有交待,一定要她親自謝謝杜院長。」杜元坤感動之餘,也難免遺憾。
為了讓類似悲劇不再發生,杜元坤隨即指示義大醫院組成「澎湖IDS計畫工作小組」,經過全面的評估和規畫,在激烈的競爭中得標。自二○一七年一月一日開始運作,由義大醫院、義大癌治療醫院、義大大昌醫院、白沙鄉衛生所、馬公市第一衛生所、望安鄉衛生所,以及七美鄉衛生所等,共同提供居民醫療照護服務,建立完善轉診後送的醫療服務體系。
義大醫院所執行的澎湖IDS計畫,有幾大特色:首先,派駐各離島的醫師都是精挑細選,其中不乏主任、部長、院長等級,除了為在地鄉親帶來更好的醫療服務,也提升這些醫界精英的服務熱忱。其次,澎湖人飲食偏甜、偏鹹,也缺乏口腔清潔的觀念,因此,義大團隊特別重視落實衛教,從生活習慣的導正,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
另外,採取「在地人駐點」的方式,讓原本就來自澎湖離島的醫護同仁,直接返鄉駐點,如此一來,同仁服務的意願更高,也更接地氣。
轉診服務部分最讓杜元坤引以為傲,不論是離島轉診到馬公市,或是從澎湖轉診到義大醫院,一路都有醫護人員陪同,即使病人在義大醫院接受治療,也有專人提供協助。
獲頒澎湖榮譽縣民證
IDS計畫四年為一期,義大醫院接手澎湖離島地區後約兩年,醫師到診率提升至九○%(過去約六○至七○%),護理人員到診率為一○○%,不論是病人滿意度或轉診速度,都明顯提升。
澎湖縣政府感謝杜元坤的付出,除了邀請他擔任縣政顧問,還在二○一七年十月十五日,頒給他「榮譽縣民」證。
「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義大醫院承接澎湖IDS計畫,其實賺不到什麼錢,」杜元坤坦言,經營醫院除了考慮獲利,也要懂得積福,才能久遠。而他全心投入IDS計畫,也有教育的意義,讓年輕世代的醫護人員了解,健保制度雖然不盡完善,對於照顧偏鄉的民眾,還是發揮很大的功能。
對於離島醫療服務,杜元坤想得很多,也想得很遠,他除了評估義大醫院在澎湖興建分院的可能性,未來也想將服務的版圖拓展到金門、馬祖、蘭嶼等地,幫助更多偏遠地區的鄉親。
【內容試閱三】〈給未來醫師的第二封信》醫療以外,要多培養「興趣」〉
以前在醫學系裡,不論是學長、同學,或是學弟妹,只要是有投入運動項目的人,無論是在網球、足球、籃球、排球、跆拳道、劍道、田徑、游泳等運動表現傑出者,他們日後在醫療專業的表現上,也都是優秀的領導者。
以我自己為例,高中時除了打籃球、踢足球,更去學柔道及舉重,還有拳擊。上大學後,除了練習跆拳道,我入學第一天就參加橄欖球隊。我們班上的橄欖球運動風氣很盛,校內橄欖球校隊有二十個成員,其中十二個就是我同班同學。
橄欖球隊教我的事
橄欖球隊的訓練,不分晴雨、不分晝夜,不分週一到週日,每天都要操練。我們不只訓練打球的技巧,更每天訓練體力。最重要的是,教練教導我們,「橄欖球精神就是發揮團隊精神,為球隊奉獻犧牲,幫助你的隊友,尊重你的對手,遵守球場規則,尊敬自己的學長與老師前輩。」
這種球隊訓練,不只是體育運動,更是一種精神教育。而因為大學打橄欖球培養出來的「體力」和「戰鬥力」,讓我在醫療事業上無往不利。尤其是身為一個外科醫師,連續開刀二十四小時已是常態,必須要有足夠的體力支撐。若是平常不運動的人,肯定無法應付這種非人的生活方式。從醫多年,我至今仍甘之如飴,一點也不覺得累,這就是當年球隊訓練給我最大的人生禮物。
加上戰鬥力堅強,也讓我不管是住院醫師考試、專科醫師考試、國家考試,總是名列前茅。另一個表現戰鬥力的地方,就是勇於挑戰困難的手術和沒人敢做的病例,讓我在醫學上創造很多世界第一。
接著我們談到溝通的能力,橄欖球隊所訓練的「溝通力」,這也是在醫學院的求學期間,要好好養成的重要能力,更是讓我在醫療上無往不利。
醫師無法一輩子單打獨鬥,一定要與團隊合作,也要具備和病人溝通的良好能力。我建議年輕的醫學生們,在求學期間,不只建立與同學的溝通力,更要多參加班上活動,更鼓勵大家參與醫學院跨系的社團,舉凡舞蹈社、康樂輔導社、詩社、流行音樂社、山地及離島志工服務隊、圍棋社、橋牌社,更可以積極參與學刊的編輯工作等。
在這部分,不論是一個團隊的領導者,或一個團體的忠實成員,橄欖球的訓練讓我都適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使團隊表現更加出色。當年我同班的橄欖球隊員,如今不管在醫療上或社會上,都有非常傑出的表現。這足以告訴我們,喜歡運動的小孩不會變壞,只會變得更好。
這些社團活動,一定有助於大家日後行醫的溝通能力。最重要是,參加社團活動是讀大學的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權利。我們應該利用參加社團的機會,訓練日後踏入社會從事醫療工作前的準備功課。
作者資料
杜元坤
現任:高雄義大醫院院長、高雄義大醫療體系決策會主任委員、義守大學醫學系專任教授、輔仁大學醫學院特聘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法國巴黎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泰國清邁大學/日本京都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訪問教授、亞太手外科醫學會理事長、世界手外科臂神叢學會理事長、新加坡脊椎醫學會頸椎手術特聘指導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醫師協會理事長 曾任:台灣手外科醫學會理事長、台灣骨外傷醫學會理事長、國際骨外傷協會(AO)瑞士達沃斯年會會長 特殊榮譽:台灣醫療典範獎(2012)、南台灣特殊醫療奉獻獎(2013)、臺北醫學大學學術成就傑出校友獎(2015)、世界外科博物館(芝加哥)名人榜:台灣顯微及臂神經叢手術的領導先驅、世界手外科協會推舉擔任臂神經叢手術世界領袖、國際人道醫療獎(2018.11) 醫學專長:神經顯微再生重建手術、脊椎微創手術、頸椎人工關節重建手術、顯為首樹皮瓣移植、臂神經叢高階重建手術 學歷:臺南一中、臺北醫學院醫學系、美國梅約醫學中心(Mayo Clinic)醫學研究所畢業、成功大學醫學工程博士
謝其濬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英國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播碩士,現從事文字工作。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