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醫療保健 > 疾病醫學
闖出一條生路: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零與一百的生命哲學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闖出一條生路: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零與一百的生命哲學

  • 作者:曾啟瑞尤子彥
  • 出版社:商業周刊
  • 出版日期:2019-08-20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生命是創造出來的! 為什麼不孕症患者愈來愈多?不想生?還是「生不出來」? 台灣不孕症權威、試管嬰兒之父—曾啟瑞醫師 行醫30年集成大作,為您揭開「生的奧秘」! 借助嶄新的生殖醫學、突破不孕的層層阻礙 帶您「闖出一條生路」! 不孕症非同一般疾病,多少能藉治療獲得改善。不孕症治療,不是百分之百成功,就是徹底失敗;在0與100之間,絕無中間地帶。 被譽為台灣不孕症權威曾啟瑞醫師,屏東鄉下長大,在美國哈佛大學接觸生殖醫學。30年前,生殖醫學還是冷僻的學門,曾啟瑞醫師毅然決然選擇走上這一條人煙罕至的道路、踏實行醫。從事生殖醫學必須懷有極大的耐性、專業技術和追求完美的性格,才能將之視為職志。 曾醫師行醫30年,終於走出一條自己的「醫道」,他以身作則,以「做第一流醫生,比第一名醫生更重要」為志。《闖出一條生路》集結曾醫師多年來在醫學崗位上,造福不孕夫妻的臨床經驗,要和讀者分享「生殖的奧秘」。恰如不孕症患者的「求生」之路,必須克服重重險阻,才能開創生機,讓精與卵藉由醫療的「轉機」相遇,碰撞出生命的奇蹟。 本書更要為您揭開: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的秘辛,看我國生殖醫學如何在曾教授的帶領下傲視國際、領先群倫! 20個「好孕Q&A」,帶不孕症患者「闖出一條生路」 ◎什麼是不孕症? 一對男女擁有正常性生活,在沒有任何避孕措施下,經過一年「努力做人」仍無法懷孕,就有不孕症的疑慮。 ◎你/妳是不孕症的高危險群嗎? 除了男女先天的缺陷之外,不當的生活習慣,如飲食、壓力,甚至是環境汙染等問題,都很有可能導致不孕症。 ◎難纏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剝落會隨月經排出體。但當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子宮薦骨韌帶等其他不該出現的地方時,就成了婦科疾病中最不容易治癒的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症。若無妥善治療,受孕可能性極低。 ◎衰老的卵子還有用嗎? 女性年過四十後,卵子也會慢慢衰老,影響受孕機率。曾醫師自創的「自體顆粒細胞粒線體轉殖技術」獨步全球,這項嶄新的醫療技術可幫卵子「充電」,讓卵子重新活起來,增加懷孕機會。 ◎時間、金錢、效率如何兼顧? 不孕症治療過程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比賽,「人工授孕」、「試管嬰兒」是和上天爭取機會最有力的手段。但漫長的療程對病患及親屬來說,身心都是煎熬。本書要助您預先體認相關療程,藉此評估自身。 ◎本書特色: 1、 不孕症權威教你如何面對不孕症問題︰ 擺脫偏見的桎梏,不孕症無法歸咎男、女方個人,而是雙方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本書是所有育齡夫婦必備的「求生」指南,透過曾醫師最專業的醫學見解及問答諮詢,要讓您揮別不孕,「絕處逢生」。 2、 醫療與政策併行︰ 不孕症醫療在道德、倫理上,牽扯層面甚廣。「代理孕母」在我國可行嗎?「試管嬰兒」植入的胚胎數多寡為什麼須有規範?鼓勵生育,什麼樣的補助最有效?曾醫師要從醫學專業出發,為不孕症族群發聲、為我國少子化問題提出建言。 3、 視病猶親的關懷︰ 曾醫師被譽為台灣試管嬰兒之父,書中分享他的理念「做第一流醫生」比「第一名醫生」更重要。從他的專業知識,不孕症夫妻更不用冒著誤判的危險,靠網搜看病抓藥。透過本書就能初步了解自己,再進一步尋求專業醫療。 4、 台灣醫療的傲人成就︰ 台灣的醫療水準在國際間享譽盛名,試管嬰兒著床率居世界第二。這樣的理想環境下,非常適合打造一座「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在實踐社會責任與醫者核心價值的前提下,除了為不孕症患者實現「傳宗接代」的使命外,在不孕症醫療領域上注入新血、培育年輕的醫療生力軍,也是一項重要的傳承。 各界推薦: 毛治國(前行政院長) 李大華(廣播節目主持人) 李成家(美吾華懷特生技集團董事長)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艷秋(資深媒體人) 林芳郁(前台大醫院院長、現任亞東紀念醫院院長) 侯文詠(作家、醫師) 陳明真(歌手、藝人) 陳肇隆(國際肝臟移植權威)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葉金川(慈濟大學公衛系榮譽教授、前衛生署長) 蔡詩萍、林書煒(作家、媒體工作者) 盧秀芳(資深媒體人、新聞主播)  

目錄

PART 1 從不孕到「幸孕」 1. 幸孕之路的起點 2. 闖進一條少人走的「生」路 3. 成為一位好醫生的少年大夢 4. 為醫學教育植入人文關懷的DNA 5. 「第一流」比「第一名」重要 6. 打造國際醫療的平行移動力 7. 醫界前輩行誼,前進的照路燈塔 8. 「零與一百」的哲學 9. 搶救靈魂的窩 10.打破迷思──不孕症≠做試管 11. 為生育權發聲:代理孕母合法化 12. 台灣品牌夢幻團隊:打造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   PART 2不孕症關鍵二十問 成因篇 常見的不孕疾病 Q1每四個不孕症就有一個子宮內膜異位症 Q2 披衣菌導致不孕四部曲 Q3 不成熟的卵泡──多囊性卵巢囊腫症候群 Q4 妙齡女子卵巢早衰增 Q5 天啊,為什麼留不住你? Q6 寶寶無法安住怎麼辦? Q7 男性不孕五大主因 Q8 緊閉的生育之門 醫學有解篇 醫學科技助好孕 Q9 人工生殖技術新紀元 Q10 凍卵已成單身女性趨勢 Q11 子宮像舒適單人床,擠多人風險高 Q12 從爭議到普及的試管嬰兒科技 Q13 讓卵子重拾年輕,提高懷孕率 Q14 不孕症手術的不斷升級 Q15 三十五至三十八歲是最佳凍卵年齡 Q16 卵源不足多半要等一年以上 現象篇 不孕的關鍵二三事 Q17 晚婚不敢生 +「塑」害的文明病 Q18 吃得好「做」得對,孩子跟著來 Q19 政策幫幫忙! Q20 醫病互信──不孕症第一道治療處方  作者簡介 重溫一路的付出與努力

內文試閱

【摘錄一】每四個不孕症就有一個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症最大元凶——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婦科疾病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自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此疾病,發現不孕症的女性病患中,罹患此病者眾多,如果沒有治療的話,不論是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懷孕率都不高。      以我帶領的團隊之前實施試管嬰兒治療的一千二百五十二位,四十歲以下患者統計為例,不孕原因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最高,占二五%,相當於每四個不孕症患者,就有一個肇因於子宮內膜異位症。      春風吹又生,最難纏的良性腫瘤      子宮內膜是在長在子宮內壁的一層組織,每月排卵時,子宮內膜會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一旦希望落空,厚厚的子宮內膜就開始剝落,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形成月經。      照理說,每個月子宮內膜都會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但可能因為月經逆流、自體免疫缺損、或血液淋巴系統傳送等原因,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子宮薦骨韌帶及子宮直腸陷凹處……等其他地方。      當內膜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體內的免疫系統理應主動清除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不過有些人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率的執行清除工作,致使內膜組織不斷擴大,等到下回月經再來時,「春風吹又生」,範圍愈來愈廣。      行醫多年,我深刻體會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而且症狀多變,常見的包括經痛、腹瀉、性交疼痛、不孕症等,但有些子宮內膜到處沾黏,四處流竄,分布全身,不侷限一處,外觀猶如千面女郎一樣難以捉摸。      我見過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粘膜,經血來時會咳血或流鼻血的女性;也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膀胱裡面,經期來時血尿的案例。還有不少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中掉落在前次剖腹產的肚皮疤痕裡面,或掉落在肚臍的皮下,經期來時疤痕或肚臍疼痛、腫脹出血。      子宮內膜異位症依嚴重程度為分4級   輕微 異位內膜表淺分布在腹腔、骨盆腔   輕度 異位內膜分布的位置較深較廣,擴及至兩側卵巢、子宮後穹隆處   中度 不只附著在腹腔、骨盆腔、兩側卵巢等處,並發生沾黏現象   重度 重度沾黏,巧克力囊腫都屬於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      柳培林療效好且提高懷孕率      二十多年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式都是長期服用藥名為Danazol 的男性荷爾蒙,但副作用很大,病人往往痛苦不堪,手術療法也無法一勞永逸,常常有復發的情形。      隨醫學進步, 促性腺釋放激素拮抗劑(GnRHa)的柳培林藥物對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相當有效。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雌激素依賴的疾病,柳培林使卵巢暫停分泌黃體素與雌激素,阻斷排卵讓月經不來,就沒有內膜剝落逆流的問題;同時亦避免雌激素引發的發炎反應、血管增生、沾黏,細胞異常擴張等問題。      使用柳培林時,也可同步阻斷鐵離子及自由基的繼續產生,提高病人的懷孕率。北醫多年的追蹤研究證實,使用柳培林二個月後,子宮內膜異位症一年之內懷孕的機率比對照組高出一倍。      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計畫中統計二千八百七十四例人工受孕者,確實發現,施打柳培林的七百三十三名病人再實施人工受孕,懷孕率二九.九%是一般(二千一百四十一人)沒有施打柳培林病人一六.八%的兩倍。      貼心叮嚀: 注射柳培林注意事項   1 對象為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的患者。   2 當月經來的第1、2 天,最遲不超過月經第3天,就要接受注射。   3 注射柳培林後,第1次月經會正常結束,第1個月月經期間,少數人有點狀出血,不需太擔心。   4 為預防假性更年期的副作用,例如腰酸背痛、熱潮紅、骨質疏鬆等,請量攝取牛奶、小魚乾、排骨湯、芋頭、黃豆等高鈣質食物。   5 除高鈣食物外,也要聽從醫師指示補充鈣片。   6 多曬太陽,維生素D有助於減緩骨質疏鬆,每天至少要曬15 ~ 20分鐘。   7 注射柳培林後28 ~ 30天回診檢查。      結識日本教授武谷雄二奉行半劑足夠理念      過去這些年,我在台灣病人身上施用柳培林,多堅持一半劑量即可,這有一段故事可說。一九九三年我參加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GNRH(藥物名,促性腺釋放激素)會議,當時東京大學主任教授武谷雄二(Yuji Taketani)後來成為附設醫院院長,發表囊括二十個日本醫院及二百二十位子宮內膜異位的研究引起國際注目,雖已事隔二十多年,我仍清晰記得當時他強調:「治療子宮內異位症,亞洲的病人一半的GNRH 劑量即足夠,比較有益健康與經濟。」      因緣際會結識武谷雄二,我倆進而結為好友,武谷雄二院長退休紀念式典禮,我是唯一應邀參加的外賓。      而許多病人擔憂打柳培林會導致假性更年期,造成缺鈣、骨質疏鬆、熱潮紅等症狀,不過並非沒有因應方法,在治療期間可以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只要停藥後副作用即會消退。   
【摘錄二】天啊,為什麼留不住你?
  媽媽別哭!習慣性流產有解      「一家親」是好事,但對於孕育下一代來說,倘若近親結婚造成流產,可就不美好!在診間裡,我看過太多傷心的眼淚,特別是習慣性流產的婦女,一次一次承受孩子保不住的傷痛。現代的醫學已經能夠找出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加以治療,我自己的病人裡頭有人流產八次,治療後成功得子,流下的是喜悅的眼淚。      七成是染色體異常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只要婦女有超過三次以上的流產就稱為習慣性流產。曾經針對一百個流產的胎盤組織進行化驗,發現七○%都是染色體異常,導致胚胎出問題,這種情況多半在孕程三個月前就流產;另三成是其它原因,例如免疫疾病,甲狀腺發炎、紅斑性狼瘡、子宮發育異常、夫妻人類白血球抗原(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太相近等。      人類共有四十六個染色體,平均配成二十三對,若有來自不同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發生交換,而染色體的總量並沒有增減時,稱為「染色體平衡轉位」,更簡單的說,就像教室裡頭「一號學生坐到一○號學生的座位」,位置互換了,學生人數並沒有減少。      正因為「沒有少一頭牛」,因此染色體的基因功能不影響,這些個案本身大多無明顯的特徵,一般較少察覺。但當要生殖下一代時就具備較高的風險,夫妻精卵、胚胎染色體重新組合時,容易導致不孕與習慣性流產等。      年紀大的婦女懷孕也易發生染色體異常的情況,這是因為受精卵的細胞分裂,是一分二、二分四的有絲分裂。在此分裂過程中,紡錘絲依附著在上面的染色體協助其移動與分離,當年紀大時,紡錘絲能量弱化、功能變差,容易斷裂,就會影響胚胎發育或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此時就會造成唐氏症、或是精蟲稀少症等疾病的後代。      幸好目前的醫學科技可以利用試管胚胎切片(PGT,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解決染色體異常的問題,把不健康的胚胎的篩掉,植入健康胚胎。我有一位三十八歲女性病患,因不孕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在植入胚胎前先進行試管胚胎切片檢查,發現三個胚胎之有二個染色體異常,僅植入剩餘那一顆健康胚胎,喜獲麟兒。      閱讀小幫手—白血球抗原是什麼?      白血球抗原,一般稱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是由複雜的基因排列及其分子產物所形成,負責免疫調節及細胞分化。白血球抗原位於人類第6 對染色體的短臂上,包括有A、B、C、D(D R、DQ、DP)等基因,在骨髓移植及器官移植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則上在移植前必須先確認受贈者與捐贈者白血球抗原相符合才能進行移植。      五百年前是一家      習慣性流產中還有一個常見原因,就是夫妻白血球抗原太相近。白血球抗原是「人體白血球中的密碼」,照理人人各異,有些夫妻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血緣較相近,如果雙方聯姻,就有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      對孕婦來說,懷孕就好比「異物入侵」,因為受精卵有一半來自父系,並非母體的基因,照理來說會產生排斥現象。也因此,懷孕時胎盤會大量分泌黃體素刺激白血球CD8產生「助孕酮誘導的阻斷因子(PIBF,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使得保護性抗體TH2比重升高,抑制排斥作用,產生安胎效果。反之,如果是吃墮胎藥RU486阻斷黃體素,就會抑制阻斷性抗體造成流產,可以說,阻斷性抗體對孕婦來說非常重要,讓母體能夠好好生孩子。      如果夫妻的白血球抗原太相近,母體反而難以「警覺」,以致於黃體素分泌不足,少了阻斷性抗體來安胎,寶寶反而容易活不下去,造成反覆流產。這讓我想起孟子所說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又好比外銷鰻魚的業者為了保持鰻魚存活率,放一隻螃蟹在裡面,提高鰻魚警覺性進而存活,都是一樣的道理。   
【摘錄三】緊閉的生育之門
  陰道痙攣難行房,求子只能靠醫生      不孕症患者中,有一類是因為「無法行房」,太太陰道痙攣,先生不得其門而入,從床頭追到床尾就是進不去,有些先生還因此發生性功能障礙,夫妻兩人一輩子無法享受魚水之歡。陰道痙攣以前稱為「石女」,發生原因有一大半不明,另外有一些被認為與曾經遭受性創傷、家暴、或是感染有關。      陰道痙攣是因為陰道開口的肌肉緊縮造成,主要是恥骨尾骨肌(Pubococcygeusmuscle)一被碰觸就收縮,可依症狀輕重分為四級。第一、二級還可以行房,但很可能整個過程女方都非常疼痛難耐。過去曾經發生男女行房到一半,男性陰莖被緊緊包夾無法抽身,雙雙蓋棉被送急診的案例。      若是第三級以上的中、重度的陰道痙攣,就連行房都不可能,就算先生多麼希望「芝麻開門」也不可得。甚至連醫生內診都無法進行,女性一躺上內診檯屁股就開始不自主夾緊,拒絕避免檢查,還有患者會歇斯底里、全身冒汗、過度換氣症候群、心悸、發抖、嘔吐,有人還會失去知覺,或從檢查檯跳起要攻擊醫生。      我平均每個月會遇到一、二位陰道痙攣的患者,女方到診間時多半會因為害羞,對於不孕原因相當含糊帶過,但只要無法進行內診,大概就明白是什麼原因了。特殊的是,我的陰道痙攣病人之中,有相當高比例是家教嚴格的長女,不知道是不是這種疾病是否與家庭教育有什麼關聯性,值得研究。      陰道痙攣的病人治療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性生活方面可透過精神科或身心科,夫妻雙方共同前往諮詢,看是否能夠解決。若要生育可能得靠醫生,藉由人工方式受孕,以免年紀愈來愈大,想生很可能會來不及。      陰道痙攣的不孕治療可用人工受精或試管嬰兒的方式。我有一位三十九歲女性患者,結婚四年都無法行房,先生也有性功能障礙的困擾,經由試管嬰兒療程,麻醉後植入胚胎順利生子。還有一位三十七歲的女老師,也受陰道痙攣所苦,決定接受人工受精,先吃排卵藥,確定排卵再進行麻醉,在睡著情況下把精子打到子宮,已經順利懷孕。      症狀四級   陰道痙攣由拉蒙特(Lamont)   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依輕重有4種等級:   第一級 患者產生骨盆底痙攣,可通過安撫控制疼痛   第二級 主要來自骨盆的持續性痙攣,也可透過安撫控制   第三級 患者會抬高臀部以拒絕檢查   第四級 最嚴重的痙攣級別,患者會提臀、迴避、貼緊雙腿以避免檢查

延伸內容

細細品味這一本半回憶錄,我彷彿坐時光機回到醫學生時代,帶著崇敬的眼神,聽曾院長教導醫學新知,也分享人生哲學。書中最後一段引用蘇格拉底名言「世界上最快樂的是,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正是我所認識的曾啟瑞院長所堅持、也是最令人嚮往的人生哲學。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主治醫師) 這是個矛盾的時代,一方面在科技飛躍進步之下,從複製羊到無性生殖都已不是夢想,但另一方面不婚不生似乎又成為主流,在這兩種趨勢的潮流下,曾醫師除了以他精湛的技術化不可能為可能,另一方面又以他深厚的人文素養讓我們思考更高層次的倫理問題,或許這本「闖出一條生路」不只幫不孕症的家庭創造生路,更能為未來的社會尋找出路。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他求學做事的態度一絲不苟、追求完美。在哈佛求學時海外過年大家寫春聯,他磨墨寫字,寫不好,馬上拿掉再寫,寫到他滿意為止,他的嚴謹認真,從求學到行醫,一直到成為國內外知名的不孕症醫師,始終如一。 ──葉金川(前衛生署長、現為慈濟大學公衛系榮譽教授) 我的作品「白色巨塔」引發醫界內部批評不少,有些醫學院對我的官方態度基本上是敬謝不敏的。曾教授似乎一點也不以為意,以醫學院院長身份幾番邀我到學校演講。初見時增教授的印象是一派溫文儒雅,與傳統印象中醫界院長級人物的叱咤風雲,完全搭不上線。唯一的線索,只在談起那些他充滿興趣的事時,會多出一些興高采烈的感覺……他的興高采烈獨樹一格,是另一種認真而專注,娓娓道來的纏綿悱惻。那是一種炭火的感覺,雖然不是耀眼的熊熊烈火,但卻一直持續、堅定地散發熱量。 我忽然看見了一個站在「生殖醫學」科技最前線的專家面對文明的態度。 ──侯文詠(作家、台大醫學博士) 誠如曾啟瑞醫師所說的,治療不孕症的醫學不只講求專業,更是藝術。……秉持這樣的信念,曾醫師以精湛醫術及對生命的熱情,持續貢獻給每一位尋求治療的不孕症患者。更要謝謝他所帶領的團隊,將打造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幫助更多的家庭圓夢! ──陳藹玲(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有了女兒,改變了我這晚婚老男人的心境。有了女兒,我們夫妻對人生的想法也多了新的參考座標。有了女兒,我們更懂許多做父母的心情,以及,許多求子求女而不可得的夫妻心情。我們很感恩。每當我們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看著她一天天懂事。心中總是感動。我們更感謝曾醫師,以他的仁心仁術,以他的淡泊名利,以他的不忮不求,為台灣醫界素來享有的口碑,再豎立一座新的里程碑!曾啟瑞醫師,在人生的下一階段,要邁向國際化的亞洲旗艦型生殖醫學中心,把他的專業推向更廣更高的視野。這是他人生與志業的第二春,我衷心祝福他。   ──蔡詩萍、林書煒(作家、廣播及電視主持人) 「神乎其技、功同造化」是兩年前女兒在曾啟瑞醫師協助下懷孕後,我特別寫下,送給這位代表造物者回應不孕者禱告的天使。曾醫師常說他做的是「零與一百」之間的工作。我認為他的工作不只是專業、更是藝術;不只創造了一個個生命,更創造了一個個家庭的歡樂與滿足。感恩! ──毛治國(前行政院長) 說到曾啟瑞醫師,很多人腦中會出現送子觀音或送子鳥的畫面。曾醫師窮盡畢生精力,為成千上萬個不孕症者帶來希望,給他們新的生命,也讓他們的家得以圓滿。這本書記述了他對不孕症、對人生、乃至社會體制的研究和感受。曾啟瑞教授,是我心中的一位醫者、仁者、教育者。 ──李艷秋 (資深媒體人)

影音

作者資料

曾啟瑞

屏東鄉下長大,北醫畢業並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後,赴美深造。1980~1983年間,取得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並完成哈佛醫學院Brigham & Women's Hospital不孕症及生殖內分泌研究員訓練。 曾醫師赴美深造時,接觸當時最尖端的生殖醫學。畢業後,沒有留在美國執業領高薪,回國後把時間留給盼求一子的不孕症病人和生殖研究及醫學教育工作。 曾醫師曾任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九年、北醫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及婦產學科主任二十餘年。他在台灣最著名的兩個研究成果,是創造1985年台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和世界第一個自體粒線體轉殖成功受孕的案例。曾醫師與他的研究團隊締造出無數佳績,獲得許多國際獎項,在台灣與國際生殖醫學界,曾教授的學術高度受人景仰,臨床上,他多年來是不孕症病人的希望,上萬名已懷孕生產的夫妻口耳相傳,主動又持續介紹患者去找他,希望仍在不孕之路奮戰的大家,都能及早得到這位台灣醫德醫術兼備醫者的診治。 時至今日,曾醫師受邀至世界各地的醫學會議演講超過120次,在生殖醫學領域上已發表達210多篇論文。

尤子彥

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政大心理系,曾任臨床心理師、報社財經記者,現為《商業周刊》特約副總主筆。著有《大店長開講》系列、《沒有唯一,哪來第一》。

基本資料

作者:曾啟瑞尤子彥 出版社:商業周刊 書系:生命樹 出版日期:2019-08-20 ISBN:9789867778710 城邦書號:WBBT0032A1 規格:膠裝 / 雙色 / 224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