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馴羊記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馴羊記

  • 作者:徐振輔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1-04-27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5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第21屆 臺北文學年金獎得獎作品 融合西藏風土博物誌、遊記與抒情文學 以小說記寫西藏自然景物與人文風土的消亡與困境 也是一闕灑淚揮別昔日烏托邦的哀傷輓歌 吳明益(作家) 專文介紹 連俞涵(演員、作家) 詹宏志(作家) 謝旺霖(作家) 謝哲青(知名旅行家、節目主持人) 王盛弘(作家、聯合報副刊副主任) 宇文正(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封德屏(《文訊》社長兼總編輯) 蔡素芬(作家、《自由時報》影藝中心主任)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洪伯邑(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楊平世(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顏聖紘(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作家、演員、旅行家、媒體編輯、教授學者 聯名推薦 振輔的天賦讓他的寫作帶著野性,也因為天賦讓他的寫作帶著自我期許,因此想像雪豹一樣躍過絕崖。我得說這部作品讓我對振輔印象深刻,因為任何生命最有活力之時絕非「天人合一式」的譫妄與偽和諧,而是充滿野性的野心。那是種子不擇手段地散播術,是候鳥不辭千里的遷徙,是哺乳動物被家族逼走的擴張。 ——吳明益(作家) 生命裡最重要的東西,往往在某個時間點神祕的遺失。 無論把此書看作小說也好,西藏地區的博物誌也好,對環境的懺情錄也好,振輔在青春年華,奮不顧身把自己投入他對世界的好奇——從一場驚心動魄的追尋雪豹之旅開始……在我看來,其實是奮力要接住那不可言說的,重要的東西。 ——宇文正(作家、聯合報副刊主任) 一直在尋找《馴羊記》這樣的書寫,讓文字打開我的身體五感,藉閱讀跨越時空邊界置身藏區高原,在尋找雪豹的虛實敘事與幽微對話間,是人與自然的相處,是彼此生存的野性。 ——洪伯邑(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振輔和蕭昀是我任教臺大的關門弟子。大一時,他們跑來找我,說想研究甲蟲,於是我請鄭明倫和李奇峯兩位專家給予指導。畢業前,兩位果然不負眾望,以第一作者身分發表了數篇SCI論文。 如果留在昆蟲學領域,相信振輔會和蕭昀一樣攻讀博士吧,然而多年的旅行經驗卻將他引向文學創作的道路,並斬獲無數獎項。這本《馴羊記》即是他深入藏區一點一點挖掘出來的小說,雖隱含傷感、憐憫、躁動的情緒,卻能收斂批判,娓娓道來。這正是振輔文字引人入勝之處! 面對既敏感又複雜的中國藏區,讀者不妨將眼睛交給這位年輕人,讓他帶你穿越雪山、冰河、迷霧,帶你追尋動物、植物、礦物;讓他帶你認識另一群人,體悟另一種文化。 ——楊平世(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二○一九年十月十四日,振輔跟我說他想休學,理由是他無法兼顧地理所的學業與寫作,想先完成他的《馴羊記》,再回來繼續。 作為指導老師,我有點情緒。振輔進地理所才一個月,就要休學,而完成一本書也不知何年何月。我一直認為,碩士論文的可貴之處就是生猛,那種面對未知時純粹的好奇心,而不論生猛或好奇都有保存期限。 振輔以其一貫溫和的態度,跟我說他的理由。我被說服了。十五日中午,我簽了他的休學申請。這名地理所新生,碩一只念了一個月。 振輔隨即消失了好一陣子。下一次聯絡已經是二○二○年的春天。我問他下學期有打算回來嗎?振輔說他會。 二○二○年秋,振輔帶著書稿回歸,且碩士論文進展順利,將會是以螢火蟲為主角的跨物種都市民族誌。日前,時報主編金倫約我看看振輔的書稿。我答應了。過來幾週,當我厭倦描寫戰後林務局間的種種糾葛時,我就看上幾頁。對於文學,我是不懂的;但振輔筆下的那種從容,對於整天都在趕死線的我,卻是萬分療癒。 年輕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馴羊記》是個年輕人傾注一切完成的美好事物。 徐振輔《馴羊記》。四月二十七日時報發行。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 一名旅者為了尋找雪豹,再次突破重重阻礙抵達青藏高原,獲准在保育研究站,進行七十二天的雪豹調查工作。回到臺灣,偶然翻開旅行日誌,發現自己的心仍停留在西藏,毅然決定休學,三度重返高原,這次他要追尋的又是什麼? 一九五○年代,宇田川慧海為了理解更精妙的佛法,遠渡印度非法入境西藏,當時藏軍和解放軍正在各地展開游擊戰,他最終落腳拉薩,與記憶日漸模糊但對佛法有精妙見解的桑吉仁波切一起生活。他將所聞見的經歷,寫成《馴羊記》。 徐振輔以兩條不同時空的故事主線,輔以藏戲《文成公主》故事,將西藏七世紀、二十世紀和當代的重要歷史場景摺疊在一起,讓所有的事件突破時間的限制、羅列眼前,赫然看清一般人認為佛光普照的青藏高原,其實從未平靜。歷經漢代的文化移植,文革席捲,造林停牧,藏人不只命如蜉蝣,原初天性與生活也早已歷劫數次,隨波逐流。 從當代旅者的視角看見藏地的生物萬象,彷如西藏博物誌,岩羊、鼠兔、雪豹、禿鷲等繫起草原生態的自然平衡,同時也從環境史地理學角度寫羊群流行病現象,拉出礦業汙染、草原鼠災、農牧衝突等環境議題,反映西藏正面臨的情感認同與經濟發展衝突。 整部小說語境優美,哲思與隱喻精妙,融合生態、地理、戲劇、建築、遊記等多種元素,將西藏的人文風景、牧民文化、藏人天性描摹得細緻入微,除了展現出作者深厚學養與田調豐富經驗,更處處可見對土地與人文的深情關照。在悼亡的哀惋中,《馴羊記》讓人們看見歷史如何在這片憂傷的高原上重複搬演,以及人民所面對的困境。

目錄

序章 星星 雪 火 足印 食骸 光之遺痕 鳥之咒 日夢 第一章 城市及其時間地景 再度啟程 馴羊記Ⅰ 失語的旅行者 馴羊記Ⅱ 大昭寺的蒙古僧 馴羊記Ⅲ 拉薩及其時間地景 馴羊記Ⅳ 賣夢的人 第二章 豹子對你而言是什麼? 央金 拉莫札西 哈沙夫 仁青卡 第三章 複調與遞迴 烏托邦 馴羊記Ⅴ 反烏托邦 馴羊記Ⅵ 哇宗村 馴羊記Ⅶ 金巴寺 馴羊記Ⅷ 文成公主 第四章 雪雀 雪雀 第五章 定義地方的邊界 神山 碩鼠碩鼠 放羊的日子 看金師 雪會記得哪些事? 廢棄地 驅離 動物園 〔後記〕安靜的演化——我對近幾年台灣自然導向文學出版的看法 吳明益 參考文獻

內文試閱

雪會記得哪些事? 出行前夜,我在燈下打開筆記本,除了日期外什麼都寫不出來。旅行者一個永恆的矛盾就是, 那麼想貼近一個地方, 卻在漸漸熟悉後感到乏善可陳。異域最巨大的魅力,似乎是基於一種無歷史的錯覺,讓我們誤以為真有什麼地方能夠擺脫時光的鏽蝕。 正月十五,清晨飄雪,但氣象預報提到今晚的月全食,因此我仍篤定出發。早上九點多,才合道送我到河邊,擺下一塊刻了平安經的石頭。再次檢查行李,除了糧食、禦寒、防水裝備外,也帶了採集水樣的玻璃罐。如果礦山位置一如預期,應該隔天中午前就能抵達;如果沒有找到,則最晚要在後天早上折返。 春汛尚未到來,冰封的河流形成幾股發光的白,在近百公尺寬的暗色草灘間蜿蜒纏繞。我穿著雨靴行走,步伐充滿黏性。為節省體力,經常不知不覺走上冰面,直到腳底出現破碎的預感,才趕緊退回來。 先前確認過地圖,瑪洛位於瀾滄江流域,所以這條無名之河應該會在某處匯入瀾滄江幹流,穿過青藏高原,沿橫斷山脈一路向南。途中,河面驟降四千七百公尺,其中蘊藏的龐大能源潛力,誘使人們建起一座又一座大壩,水遂凹折成階梯狀。待出了雲南邊境, 水在東南亞趨於深邃平緩, 流經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最後在越南胡志明市歸於大海,交界處生成紅樹林。這時更多人稱呼它的名字是湄公河。 湄公河是東南亞第一大河,關乎上億人的生計,但因資源本身的跨境特性,近年成為備受關注的政治角力場。當然以河的角度來說,國家邊界並無意義,它以自己的方式連綴起生態系統,人作為一個並不偉大也不卑微的行動者納入體系, 與山脈、雨霧、水藻、蝦蟹、大海建立千絲萬縷的命運網絡。現在透過地理學家與生態學家的代言,我們越來越習慣賦予自然物主體性,熟悉使用「以河的步伐行走、像山一樣思考」這類修辭。雖然很多時候並不如所宣稱的那樣相信,或無法實踐所相信的,但光憑語言的力量,好像就真能理解自然的浪漫、焦慮、呢喃、嘆息,乃至於歇斯底里。 若將這種概念推展到極致,或許就會逼近於英國學者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一九七二年提出的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這個觀點將地球視為一個大生命體,所有生物與無生物彼此調節、糾纏、共構出健全的運作系統,由此延伸出的各種討論,數十年後的今天仍在學術界綿延不絕。而回到該論文發表的同年,也有另一件大事與之遙相呼應,那就是阿波羅十七號執行了人類迄今最後一次登月任務。其中最值得銘記的是,當那艘太空船從美國東岸發射不久,航行至離地四萬五千公里處時,幾位船員背對太陽,用一臺七十毫米哈蘇相機接八十毫米鏡頭,拍下了史上第一張完整的地球亮面,並將照片賦名為藍色彈珠(The Blue Marble)。 這張影像迅速向全世界傳播, 成為自攝影術發明以來, 最重要、最有名、最具影響力的一張照片。在這種前所未有的凝視角度下,地球如同黑暗宇宙中一座有光的孤島,沒有國界,沒有經緯,沒有地名;你見到的是印度洋、南極大陸、馬達加斯加、撒哈拉沙漠,以及上頭菌絲般的細緻雲霧。時值美國環境運動風起雲湧的七○年代,它啟發了地球村的概念,提醒我們,環境議題在全球尺度下無人置身事外。與藍色彈珠相伴出現的註解通常是:美麗而脆弱。 幾片細雪吸入唇間,冰涼感將漫遊的意識拉回現實。我抬起頭,雨點豆子般打在臉上,原本斬釘截鐵的晴空已然寒風驟起;趕緊拿出帆布,在岩石凹處搭起簡易的避難所。我坐下休息,按摩疲勞的雙腿,嘴裡咀嚼著堅果、葡萄乾和巧克力補充熱量,耳邊盡是傾瀉冰面的叮咚雨聲。 雨下了整整一個小時,高原上的其他動物是不是也躲在什麼地方,聆聽著與此相同的雨聲? 雨一停,雲層旋即消散。我將厚重帆布使勁一甩,捲在背包下面,努力從濕漉漉的沮喪中重拾舉步的信心。冬季太陽傾斜,雨後流光漸變,好像天空咀嚼著想說又說不出口的話。 繼續上路不久,我在水邊發現一塊頭骨,纖長如劍的犄角顯示是隻雄性藏羚羊。這種動物主要棲息在可可西里海拔四千多公尺的草原帶,此處算分布東緣,地形過於崎嶇,能見到骨頭已經相當令人振奮。 不管從生物地理、文化意義、歷史命運來看,藏羚羊恐怕都是青藏高原的最佳代言者。回首上個世紀八○年代可可西里發現金礦以來,那個連牧民都不願久留的荒原便湧入數以萬計的淘金客。他們在河床上竭力淘洗致富美夢的同時,意外發現藏羚羊身上的毛料極為細膩柔軟,價值堪比黃金,於是一場大屠殺就此展開。田野生物學家喬治.夏勒在他的研究手記《第三極的饋贈》中如此描述:「牧民、政府官員、卡車司機,大家都因為獵殺藏羚羊而快速獲利。其中最具傷害性的是那些有組織的盜獵團伙,他們開車從格爾木、西寧、昌都等地遠道而來,一旦找到羊群,便會趁夜打開車頭燈,大舉屠殺被閃得暈頭轉向的藏羚羊。此外還有一種危害更大的殺戮方式—當發現藏羚羊在北方的集體產崽地,他們便會槍殺那些剛分娩或將要分娩、活動力較低的母羊,剝其毛皮,棄屍曠野,任由失去至親的小羊捱餓致死。」 接著,這些羚羊皮會被送往城鎮,讓工人們拔下羊毛和羊絨,將其混在普通羊毛間走私出境。原料經尼泊爾輾轉運至喀什米爾後,由當地技術精湛的織工們製成等級最高的、名為沙圖什的披巾,再送到各大城市販售。當這奢侈之物最終擺上紐約百貨公司的精品櫃,與消費者相遇時,上頭除了高昂的價錢牌,還會附贈一則漂亮的謊言:沙圖什使用的原料來自西藏一種北山羊,春天換毛時,牠們會在灌木上蹭落絨毛,再由當地牧民一點一點收集起來。那就好像在說:「尊貴又善良的客人呀,您的消費不只幫助偏遠世界的貧困人民,過程中也沒有動物受害。」 雖然牧民利用藏羚羊由來已久,卻不曾形成如此龐大的跨國產業鏈。九○年代官方推估的數字是,平均每年有兩萬頭藏羚羊遭到殺害,整體數量銳減超過九成。記得第一次進藏前,我看過一部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可可西里》,男主角參考的是傑桑.索南達傑的故事。他是九○年代西部工作委員會的領導,多次組織隊伍進山巡查。一九九四年一月,他在與盜獵者的衝突中中彈身亡,此事引起社會高度關注,藏羚羊一躍成為高原最廣為人知的明星物種, 甚至催生一波中國環境運動的浪潮。現在青藏公路的崑崙山口處,還留著一座索南達傑的烈士紀念碑。 姑且不論優劣,我以為,這類作品與其說期待觀眾承諾一種道德立場,倒不如說,純粹想揭露一塊不為人知的腐敗風景。創作的基礎不是對人性的失望,相反地,他們擁有近乎崇高的信念,相信人們心底願意為此流下一滴眼淚。 繼續上溯,積冰斷斷續續,山谷走勢越來越不明確。想起途中碰過幾次歧路,不免擔憂,會不會早已弄錯了方向?一陣恐懼在心底漸漸膨脹,但我繼續前行。 兩個小時後,路走到了盡頭。 不過, 當時的景象讓我完全忘了迷途的困窘— 眼前岩山環繞, 山凹處,有塊巨大冰體懸於半空,如凝固的瀑布、漂浮的城堡、無聲的隕石,如一團白色沙塵暴靜止在將要淹沒什麼的一瞬間。望著冰面雪霧翻捲,日照下閃耀著絲綢光澤的白。我入迷地繼續往前走,在距離冰體數十公尺的坡底止步,仰頭聽見滴滴答答的細小水柱四處流淌,同時一股霜雪之風貼著地面陣陣吹來。 路的盡頭,水之伊始,竟是冰河。這不只是冰凍之河,而是地理學上定義的冰河—降雪日積月累高壓成冰,受重力作用緩慢滑動的流體。可以想見,它的核心必定藏在群峰後方,壯觀冰河從那裡放射狀向外溢出,邊緣形成無數條冰舌。其中一條出現在此,將一個意外目睹之人舔舐得瑟瑟發抖。 站在幾乎可觸的冰河面前,在這無人踏及的遙遠異境,我是否終於可以說,自己和自然更貼近一點了呢?高原流浪這幾個月,如此問句總在四周安靜時伸出指尖,探詢心意般輕刮胸口。作為一個童年時看著昆蟲圖鑑識字的資深野外迷, 這幾年讀書、行走、寫作、攝影, 無非是想弄清楚自然是什麼、文化又是什麼,但這幾個詞卻像帶了刺,越來越不敢輕易出口。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說,自然和文化是英文裡最複雜難解的兩個詞彙。 想起最近碰到的一些同儕和前輩,無論是叩問科學的人文學者,又或者靠攏人文的科學家,談話間經常拋出一個讓兩者更加糾纏不清的名詞:人類世(Anthropocene)。這是個頗為新潮的地質名詞,之所以受到廣泛關注,始於二○○○年墨西哥一場地球科學的學術會議。當時一名與會者是因臭氧層研究獲得諾貝爾獎的荷蘭學者克魯岑(Paul Crutzen),當臺上報告者反覆提到:「我們所處的全新世,始於一萬一千七百年前……」克魯岑顯得很不耐煩,插話道:「我們早就不是處在全新世了。」他仔細斟酌後說:「我們已經進入了人類世。」 Anthropocene,人類世,意味著一個以人類影響為基礎的地球年代誕生。在地層學上,要將兩個時期劃出分界,必須能指出大尺度且普遍性的環境變遷,通常也必然伴隨著生物大滅絕。這麼說吧,假設十萬年後仍有地質學者進行和現今相同的工作,那麼他們將會發現,地層從某個時代起就偵測到高強度輻射痕跡,SO2、CO2、CH4 和 NO 在大氣中的比例逐漸提升;許多哺乳動物剎那滅絕,取而代之的是幾種馴化動物遍布星球。人是冰河,是隕石,是季風、板塊漂移、重力和潮汐,人是環境和自然本身。克魯岑將人類世起始年代定義為一七八四年,那年瓦特改良蒸汽機,象徵工業革命的開始。 哪怕只是一點點,過往許多環境主義者都渴望找到無人染指的聖域,但在人類世觀點下全是癡心妄想。再怎麼杳無人煙之處,其實都已烙下人類活動的痕跡。部分論者認為,既然真正的自然不復存在,人類便有責任接管世界,決定地球命運將往何處。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將來即便想喚回數千年前滅絕的猛瑪象,只要西伯利亞的永凍層還保留著完好的組織,便能透過現生大象的細胞復育,逝者轉生。 人類經常展現了不起的靈光,也經常弄壞重要東西。生物多樣性之父威爾森(E. O. Wilson)在最近出版的著作裡嚴厲批評人類世的樂觀份子,認為我們反倒應該退讓出半個地球,才有一絲機會拉回失控的火車。他曾寫信給十八位資深博物學家,共同選出世上最珍貴的一些生態系,期望設立永久性自然保留區。最終列出的三十六個地點裡,包含了喜馬拉雅東南部的不丹王國,以求延續一小部分的青藏高原。這讓我想起第一次拜訪拉薩時,有個朋友也說:「以後想認識藏族,就只能去不丹了。」 —看到沒有。 —什麼? 雪豹啊,剛剛還在那兒。牧民望向空曠山丘,手掌彎在耳邊,好像還能聽見離去的腳步聲。沒有了,離開了,消失了。從我第一次進藏以來,類似情景反覆上演, 似乎預示著某種無法擺脫的宿命。月之將昇, 雪雀安靜睡眠,杜鵑在夢境裡呼吸,藏羚羊集體回到北方高地產崽;透明星空下,狐狸踩著輕盈的腳步到河邊攝取水份,汙染物在體內日積月累;一頭飢餓的雪豹終於倒在無人涉足的深山,只有大地為之悼亡。 這一切我完全沒有察覺,但雪會記得。當大氣環流將細微之物帶到冰河上空,隨著降雪層層沉積下來,就會形成冰芯紀錄(ice core),如同依照年代整理的標本櫃。比起樹木年輪、湖泊沉積、深海沉積等地質紀錄,冰芯既能訴說大尺度地球歷史,也能描述各年度的細節。目前從青藏高原鑽取到最深的冰芯來自古里雅冰河,可達地下三○九公尺,底部沉積物成形於七十萬年前,也就是青藏高原剛剛隆升至進入冰凍圈的時代。當地質學家取出地球的記憶之核,從深層往淺層分析,會發現從更新世到全新世,雪將七十萬年的故事安安靜靜保留在那裡,如同圖書館倉庫裡某本塵封的詩集,永遠在等待一個注定要被時間安慰的人。而雪花剛剛飄降之處,是否已經進入了人類世?那薄如紙張的記憶、正要開始的一段關係,我們準備寫下些什麼? 我想起在佛教傳入前的古老時期,高原上盛行自然崇拜的苯教,那時的巫師必須懂得大地的語言,以解決人們生活中的各種煩惱。後來,人們發現別的知識體系能夠掌握自然的一切,便不再聆聽晦澀難解的啟示。但現在,人們又開始懷念湖泊、岩石與樹的語言,於是地質學家成為新的薩滿、自然的聆聽者。我不知道科學家和薩滿何者更高明一些,他們都在轉述自然告訴他們的事。 冷雨傾訴心事,草原唱著哀淒的小調。如果聽見了雪的聲音,能否請你告訴我,雪會記得哪些事? 時間太晚,來不及回頭了。我對照地圖與筆記,回憶稍早經過的幾處岔口,決定明早再走別條路試試,而今夜就留給冰河吧。卸下行李,走上山丘觀察地形, 此時透過雪的反射, 餘暉呈現複雜的光影變化, 不只是從黃到紅、從藍到黑這麼簡單。我再怎麼拍照, 也無法捕捉那如詩如幻的視覺體驗,只好在日記本寫下: 只要透過印刷品或顯示器,就沒辦法看見世界上所有顏色,這是媒介本身的限制。一些叛逆不羈的,譬如礦石、河流、火,或者黃昏。為了這些卑微但固執的理由,人們只得用自己的眼睛去收集世界上每一種顏色。 入夜後, 我在背風面搭起雪帳, 用鐵釘牢牢固定, 再覆上帆布加強防水。因為無事可做,很早就躲入睡袋取暖,並在出口處留一道足夠看見外頭的開口。夜深,天空驚人地亮,一伸手就能見到淺淺的月的影子。將近十二點時,掛在一旁的水銀溫度計顯示已經零下二十多度,風將帳棚吹得獵獵作響,讓人無法成眠。 雖然已經描述過很多次,但我決定不厭其煩,繼續將文字對著夜空虛擲浪費:注意到時,地球陰影已經咬住月光,每咀嚼一口,大地就隨之暗去一點點— 月食開始了, 宇宙如海, 星子浮現。獵戶座一點一點擦亮他的腰帶,擦亮佩劍、雙足、雙手、手上繃緊的弓、弓上待發的箭矢,然後張開名為 Meissa 的紅色眼睛。當最後一彎光亮終於消隱,月球剎那泛出鏽紅色柔光,像一面剛砍倒的紅木剖面。眼前沒有雲霧,沒有塵灰,天空頓如擊碎的玻璃閃閃發光。每一顆星都在不可企及的遠方,每一顆星都近在眼前,好像永恆的集體沉默,又好像每一隻都是悲憫的耳朵。風漸漸平息,遠方動物鳴吼,旋即沉積在黑色雪地裡。 沒有光的地方能看見些什麼?二○一二年,NASA 公開一系列地球暗面的照片,人類在那裡點燃了城市之火:美國西岸、東亞沿海、歐洲全境燈火通明;相較之下,青藏高原則如沉眠般黑暗。對應一九七二年的藍色彈珠,這系列照片被稱為黑色彈珠(The Black Marble)。 我同意,城市堪稱人類最偉大的藝術品,但我們同樣需要溪流,就像鉤蝦、水獺、山溪鯢與蜉蝣; 我們也需要草原, 如同金鵰、兔猻、灰狼、馬麝;我們需要秋葉般的朱雀,需要石頭般的山鶉,也需要雪豹—啊,月亮似的雪豹。如果今夜,真的就要走入一個無可挽回的時代,你可以叫它人類世,或者,如威爾森所說,我想要叫它孤寂世(Eremocene)。

作者資料

徐振輔

一九九四年生於臺北。臺灣大學昆蟲學系畢業,現就讀地理所碩士班。喜歡攝影、旅行、啤酒、貓貓。心血來潮時研究一點點象鼻蟲,已發表SCI期刊論文數篇。 寫作方面在散文、科普、遊記、小說之間搖擺不定,近年比較用心的主題是北極、西藏、婆羅洲、螢火蟲。曾獲選為keep walking西伯利亞極地研究員、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雪豹研究志願者、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等。於《鏡週刊》開設專欄多年,作品四度入選九歌年度散文選,獲臺北文學年金、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等若干獎項。 攝影方面胸無大志,夢想是拍攝雪豹、獨角鯨、天堂鳥之類有些人以為是神話的生物。曾任Canon講座講師,舉辦鳥類生態攝影個展《翼疊翼,光覆光》。

基本資料

作者:徐振輔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新人間 出版日期:2021-04-27 ISBN:9789571387680 城邦書號:A2203161 規格:平裝 / 單色 / 36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