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

  • 作者:高登第(Professor Danny T. Kao., Ph. D.)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3-15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你的直覺充滿陷阱! 個人的認知偏誤,在在都影響到我們對外界人事物的判斷, 一旦判斷失準,可能就會造成生活素質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心理健康度。 本書30個章節當中所提出的各種效應與現象,幾乎都是現代人常常會犯的認知偏誤。 認知偏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認知偏誤。 「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試著讓自己成為思想的主人!」與其對於別人的成功投以羨慕的眼光,不如試著成為自己的救世主! 幾乎所有初期的心理症狀,都可以從改變自我做起,若是本身打心眼底就抗拒改變,那麼預約再多的心理師去尋求專業的諮商協助,恐怕也於事無補! ↗過度樂觀會使我們對於事物的判斷抱持著高於常理的信心,因此做出不合理性的判斷。學術界已有研究指出,人們在正面情緒的狀態下,很有可能會低估風險,並導致不理性的決定。 ↗完美主義被認為是導致多種精神疾病的原因,例如飲食失調、強迫症、焦慮和自殺;然而,其他社會心理學研究人員卻主張,完美主義未必一無是處,但可能同時具有負面和正面的影響,這取決於完美主義者如何解釋他們的目標表現。 ↗人生本來就是由許多選擇題所組合而成。然而,在人生的道路中,許多人都試圖追求「最佳解」,而非「相對較佳解」。為了追求心目中的「最佳解」,許多人都墮入了「拿起又放下」的無盡循環。 ↗在生活當中,要懂得在超過本身心理負荷的情況下從事情緒修復,並藉由透過情緒修復的手段,使得自己能夠避免情緒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重點不在於如何選擇你的人生方向,而是在於如何面對自己的選擇。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試著讓自己成為思想的主人,讓自己的心理素質變得更為強大!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艾默士.特弗斯基(Amos Tversky)的研究指出,人們對採取新行動所導致的不良後果,通常會比人們採取不作為而導致的不良後果感到更大的遺憾。 「IKEA效應」思維──因為我投入很多心力,所以別人應該會喜歡。在現實社會中,如果抱持這種想法的話,往往會事與願違。重要的人生決策當中,多參考別人的客觀意見,不要自己一頭熱地栽入自以為是正確方向的領域,方能避免「IKEA效應」所帶來的迷思。 「少反而好效應」中所謂的「少」,並非絕對上的「少」,而是相對於過量而言的「少」。人生也是一樣,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永遠沒有止境,反而降低了生活品質,這豈是明智之舉? 人們應該要做的不是跳脫舒適圈,而是擴大舒適圈。如果人生以追求成長與進步為前提的話,唯有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才能夠「降低試誤」(try error)的風險。 運用心理學的破窗效應、IKEA效應、灰姑娘效應、巴納姆效應、心理帳戶、稟賦效應、阿倫森效應、樂觀偏差效應、布里丹毛驢效應、同溫層效應……等等心理學效應,一一檢視個人的認知偏誤,改變自我!  台灣的心理學者,寫給你一看就懂的心理學書籍,運用30個練習,讓你擁有超強心理素質! │讚聲推薦│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 吳靜吉│政大創造力講座/名譽教授 吳怡珍│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副主任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

推薦序 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 副主任 吳怡珍博士 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 自序 第1章 參考點效應 第2章 「有為者亦若是」效應 第3章 破窗效應 第4章 沉沒成本謬誤 第5章 「截止期限」效應 第6章 心理距離 第7章 「自我實現預言」效應 第8章 現狀偏誤 第9章 IKEA效應 第10章 推敲可能性模式 第11章 適應性效應 第12章 巴納姆效應 第13章 框架效應 第14章 灰姑娘效應 第15章 比例偏誤 第16章 「少反而好」效應 第17章 費雪賓模式 第18章 稟賦效應 第19章 心理帳戶 第20章 妥協效果 第21章 負面偏誤 第22章 阿倫森效應 第23章 結果導向vs.過程導向思維 第24章 樂觀偏差效應 第25章 情緒效應 第26章 演員-觀眾偏誤 第27章 自利偏誤 第28章 布里丹毛驢效應 第29章 訊息多面性效應 第30章 同溫層效應

序跋

自序
  市面上有關於勵志的書籍林林總總多如滄海,與其把這本書定位成勵志書籍,倒不如把它稱為反勵志書籍更為恰當!但本書並不是教人意志消沉,而是希望透過跳脫自我的心理偏誤,而達到相對理性決策,甚至於更豁達的人生,這才是本書的目的!   我在教授社會心理學的第一堂課往往告訴大家,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理性的人,與非常不理性的人!這世界上幾乎沒有絕對理性的人存在!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兼認知心理學家赫伯賽蒙(Herbert A. Simon)提出了「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觀點,該觀點主張人的理性是處於「完全理性」與「完全非理性」中間的「有限理性」,此一說法更加印證了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理性、而只有相對理性的存在!   經濟學與心理學向來是社會科學當中的兩門顯學,本人有幸在求學生涯當中恰巧以經濟學與心理學作為研究方向。持平而論,與經濟學相較,心理學似乎更能貼近現代人的需求。一般民眾未必熟悉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或是各種個人的投資管道是否具有前景,但是每個人自身的心理層面問題卻不容小覷。小自個人的心理健康,大至個人的認知偏誤,在在都影響到我們對外界人事物的判斷,一旦判斷失準,可能就會造成生活素質受到影響,甚至影響到心理健康度。 曾經有一位長輩打電話給我,他告訴我他心理上感覺很空虛。由於我知道他的經濟實力,所以我建議他不妨多參與一些類似義工回饋性的社會活動,但是他卻一口回絕,他覺得與其花時間在做沒有物質回報的工作,不如把時間花在那些能夠獲取更多金錢報酬的工作之上。我當下只是笑笑地回覆我尊重他的選擇,不過如此一來,他的心靈空虛問題恐怕仍難以得到解決!其實人的一生,在辛勤工作之餘能夠花在物質享受上的時間又有幾何?工作賺錢不是就是為了換取更好的物質與精神生活嗎?若是一味地只知道努力賺錢卻忽略了精神層面的富足,可能就會類似本書關於「適應性效應」的章節中所述「物質的效用性愉悅容易消蝕,但是精神層面的滿足似乎較能持續較為久遠」,或是會有心理感到空虛的症候產生。其實幾乎所有初期的心理症狀,都可以從改變自我做起,若是本身打心眼底就抗拒改變,那麼預約再多的心理師去尋求專業的諮商協助,恐怕也於事無補!   在歷經職場與學術生涯近廿年之後,一直想找機會貢獻所學回饋給社會大眾,無奈生性疏懶,再加上心有旁鶩,因此遲遲無法抽空開始動筆。此次由相交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時報文化趙政岷董事長積極鼓勵與全力支持下,我終於決定排除萬難開始構思內容方向。然而在過去廿多年的學術生涯中所寫的文章,幾乎百分之百都是以英文撰寫的學術性文章,雖然進入學術圈之前也與出版界頗有淵源,曾出版過多部翻譯作品並獲獎,但時隔廿年沒有提筆撰寫中文文章,一開始時還覺得文字駕馭的功力大不如昔呢!   在本書的30個章節當中所提出的各種效應與現象,幾乎都是現代人常常會犯的認知偏誤。認知偏誤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大家不知道自己具有認知偏誤,就像是許多患有心理疾病者並不知道自己患有心理疾病一般!近十年以來,書市上已有不少以心理學科普化為主題的書籍。雖然其中不乏佳作,但以我個人的觀點觀之,似乎仍有隔靴搔癢之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許多探討心理效應的科普書籍都是翻譯作品,其中所舉的例子未必與台灣民眾息息相關,也就是較為缺乏共鳴點。因此本書各個章節的基本架構安排,均包含有各種心理效應的起源、定義說明、本土生活化案例、如何避免這種心理效應所帶來的認知偏誤,以及對心理健康的啟示。簡單來說,我希望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跳脫市面上許多心理學書籍充斥著專業術語所造成的隔閡,與讀者建立起一個更直接親近的管道。也就是說,我希望透過非學術性的文字,將本書定位為「台灣的心理學者寫給一般民眾都能看得懂的心理學書籍」,透過生活化的敘述方式,能讓大家多了解心理學上的各種偏誤效應,從而建立起更正確的價值判斷法則,更進一步地讓自己的心理更加健康。   本書的完成,除了要感謝時報出版趙政岷董事長的全力支持之外,同時我也要感謝我的兩位同事吳怡珍助理教授和朱惠瓊副教授提供諮商領域上的專業意見。這世界上沒有各領域皆專精的全能學者,因此集思廣益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沒有人是萬事通,必須透過個人的交友圈或是人脈,才讓人更有機會在這個現代社會中一帆風順。   最後,我想補充說明一點,本書雖然試圖透過分析各種認知偏誤而讓大家能避免非理性的決策過程;然而,理性的人真的比較好嗎?這又是一個大哉問!過於理性者通常會給人一種冰冷、難以親近的感受,而且對於自己容易造成過高的人生標準,也就是所謂「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人格,而這往往就是痛苦的來源。其實人生沒有所謂的一百分,懂得適時地放鬆自己的標準,不要對自己和他人過於苛求,一定能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質,享受生命該有的光輝!當你陷入情緒困境而無法自拔之際,除了尋求專業的協助之外,亦請記住下面這段話:「這世界上能夠真正陪伴你一輩子的不是父母、配偶、子女、而是你自己。因此,何不從今天開始對自己好一些?無論是物質面或是精神面亦然。倘若連你自己都吝惜對自己毫無保留地付出,又怎能奢望他人善待自己?」

內文試閱

第4章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 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Fallacy):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經濟學家約瑟夫.史提格立茲(Joseph E. Stiglitz)於1987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科技變化、沉默成本與競爭》(Technological Change, Sunk Costs, and Competition)的文章,該文章中首度提出了「沉沒成本」(sunk cost)的概念,泛指那些「已經花費掉且無法復原的成本」。古典經濟學(classical economics)中的個體經濟學(microeconomics)主張,任何決策制定時僅需考慮預期成本(prospective cost),而不必考慮沉沒成本,因為沉沒成本是必然付出的代價。如果決策時連帶將沉沒成本考量在內,可能會因為非理性之判斷而對於決策之效益和效率造成負面影響。然而,許多人對於已投入之資源(包括時間與金錢)抱有不願意白白損失之心態,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效應。但此種厭惡損失之心態,在經濟學家的眼中看來,卻往往是非理性的決定,而此種非理性的決策,往往會造成資源的非理性分配(irrational allocation)。   沉沒成本謬誤的例子,不論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商場中都屢見不鮮。舉例來說,你花了錢去看一場有口皆碑的電影,但是看電影看到了一半之時,你發覺這部電影並不如想像中的好看,這個時候你會忍耐著把這部電影看完?還是會選擇提前離場?如果你選擇忍耐把這部電影看完的話,是否是因為不想浪費電影票的票價?因為提前離場會讓你覺得白花了電影票的票錢(也就是「厭惡損失」效應)?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為了不想浪費電影票的票價而忍耐著把一部自己不喜歡的電影看完真的是明智之舉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看電影主要是為了讓自己心情放鬆,屬於一種享樂性消費(hedonic consumption);但是看一部自己不喜歡的電影似乎並沒有達到這種效果。雖然提前離場表面上似乎損失了票價與已進場欣賞電影之時間,但及早結束你不喜歡的電影似乎更能達成原來放鬆心情的目的,或至少不讓自己的心情變差吧? 另外再舉個例子,我有一次在香港旺角某個公車站等機場巴士去香港機場回台灣,站牌上的班次告示牌上寫著每20分鐘就會有一班車,但是我等了半小時,預定的機場巴士還沒有到達站牌,當時我在想,再等20分鐘機場巴士總該來了吧?結果半小時之後,巴士還是沒有來,但是當時我已經等了一個小時,如果當下選擇離開站牌去搭計程車直奔機場的話,那我前面那一個小時不就白白浪費了?因此我做出了不理性的決策──繼續等,最後又苦等了半個小時,機場巴士才姍姍來遲。雖然我仍然能夠及時到達機場,但是在這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當中,內心焦急的心情筆墨卻是難以形容的。事後回想起來,如果我在第一個半小時的等待之後就當機立斷離開站牌,放棄等待機場巴士的話,也許就不會這麼匆忙了。 不知道女性讀者有沒有類似的生活經驗:你買了一條裙子,回家試穿後發現不如預期好看,為了不想白白浪費這條裙子,決定再去買一件襯衫與之搭配,買完襯衫之後又發覺似乎還是美中不足,結果又再去買了一件外套,然後發現還是未達自己的審美標準,最後又跑去買了一雙鞋子試圖力挽狂瀾;當鞋子也買回來之後,最終才發現徒勞無功!如果在買裙子發覺不合適的時候就當機立斷決定放棄此一沈沒成本的話,也許後面的錢就不必白花了。 由於工作之故,我不時會接觸到一些有關於男女感情的個案,最常見到的例子便是:我和他(她)交往了這麼久,他(她)卻突然要和我分手,我過去那麼長的一段美好時光轉眼間都成為泡影,想起來真的是不甘心啊!這個時候,我通常會問他(她)一句話:不甘心難道會讓你變得比較快樂嗎?還是單純就只是不甘心這段時間的投入而已? 許久以前,有一位已認識多年的友人打電話給我,在電話中他表示: 「在離開這個世界前的最後一刻,我希望有個人能和我聊一聊,陪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我大吃一驚,因為這位朋友生性較為拘謹,所以我判斷他應該不是開玩笑,我當下立刻告訴他:   「你現在人在哪裡?我現在馬上過去找你。電話不要掛哦!」   到達現場之後他告訴我,相交五年的女朋友和他提分手。   「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她也沒有告訴我原因,只是很堅決地要分手。現在,回想起來過去那段所有甜蜜的回憶都已成為往事,過去五年的時光都已成為夢幻泡影。……」他搔著頭髮一臉痛苦的表情。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多人都很熟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所有的故事看起來都似曾相識,但是結局可能會大相逕庭!有人選擇沉溺於過去而痛苦地無法自拔,另外有些人則選擇勇於面對現實並迎接未來。我當下的理智告訴我,如果無法找出關鍵原因的話,也只能選擇讓時間沖淡一切! 在感情的世界中,無論是男女雙方,對於已經投入的感情與時間,就理性的角度而言,都應該視為是一種沉沒成本,且抱持樂觀「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態。當然,有人可能會覺得知易行難。就統計學上來看,在這世界上與你年齡、性格相仿的異性多如浩瀚星辰,你何以這麼自信能夠在有生之年遇見與你最適配的對象?我們應該學習了解一件事:這世界上永遠沒有最佳、最適配的對象!你要尋找的是在某個時間點下,能與你遇見、且相對於其他人較為適配的伴侶。從邏輯學的觀點來看,百分之百與你完美契合的人並不存在!因此,以前述的例子來看,分手是既定的事實,和對方相處的時間也只不過是一種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一味地緬懷過去的時光於事無補,不如放下過去,重新迎接未來。未來雖然未必更美好,但總是充滿新契機吧! 除了在感情的議題之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沉沒成本的現象也幾乎無所不在,太多人往往執著於不願意放下沉沒成本,而導致生活的不快樂或決策品質的降低。佛家說的「三毒」:貪、嗔、痴,又何嘗不是形容人們無法放下的沉沒成本而導致的生活不快樂?其實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放下沉沒成本的「知覺損失」(perceived loss)去換取生活品質的「實質利益」(actual gain),又何樂不為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我一直深信,當世界為你關閉了一扇窗,必定會另外為你打開一扇門! 第12章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 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為佛瑞效應(Forer effect),是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的臨床心理學教授保羅.米歐(Paul E. Meehl)於1956年發表在《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s)期刊上一篇名為「誠徵:一本好的食譜」(Wanted:A good Cookbook)的文章所提出。巴納姆效應是一種心理現象,人們會對於某些人格描述給予高度準確的評價,並且很有信心這些描述確實是為自己量身訂做的。但事實上是這些描述往往十分模糊及普遍,以致能夠放諸四海皆準,適用於很多人身上。巴納姆效應對於如占星學、占卜或心理測驗等被普遍接受的現象,提供一個十分完全的解釋。 有一位名叫巴納姆的著名魔術師提到,他的表演之所以大受歡迎,是因為他在魔術表演中融入了每個人都共同喜歡的元素,所以他的表演使得每位觀眾都大呼過癮;也就是說,巴納姆的表演讓每位觀眾覺得該魔術是為自己所精心設計出來的橋段,因此每位觀眾都會拍案叫絕。人們常常覺得有些籠統的、放諸四海皆準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反映出自己當下的情境或性格,此種傾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家佛瑞(Bertram Forer)於1948年對學生進行一項人格測驗,並根據測驗結果來分析該項測驗結果與學生本身特質的契合度,並予以評分,0分最低,5分最高。事實上,對於所有個別學生有關針對他的「個人分析」之敘述都是完全相同的: 「你渴望受到他人喜愛,然而有時卻對自己要求甚高。」 「雖然你的人格特質有些未盡完美,大致而言,仍可靠後天的努力予以彌補。」 「你擁有許多潛能,只是尚待發揮。」 「在你看似堅強、自律的外表下,其實掩飾著一顆不安與憂慮的內心。」 「有些時候,你會深深質疑自己是否做了對的事情或正確的決定。」 「有時你不喜歡一成不變的生活,生活或自由受限時會讓你感到不悅。」 「你往往為自己具有獨立思想而感到自豪,並且不會接受沒有充分證據的言論。」 「你認為對他人過度坦率並非明智之舉。」 「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善於交際,但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 「你的某些抱負似乎是不切實際的。」 該項實驗的結果平均分數為4.26,也就是說,在滿分為五分的情況下,受試者覺得這些敘述是為他們所量身打造的同意程度高達4.26分。諷刺的是,在分數公布之後才揭曉,佛瑞是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描述中隨機選出這些內容,而這些敘述幾乎是適用於任何人。 華人對算命似乎特別情有獨鍾,不管是手相、面相、易經占卜、紫微斗數等,各有其忠實的擁護者。然而西方人對此似乎也不遑多讓,占星術、塔羅牌、血型、星座等不一而足。為何人們這麼喜歡算命呢,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不可知的未來,通常具有某種程度的疑惑與存在著不確定感,希望透過預先知道未來的答案而能事先準備或是趨吉避凶。 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肆虐全球兩年,世界各國的流行病學專家對於疫情何時能夠終止,始終抱持著不同的見解。此時各類星座專家和預言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其中又以印度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的預言最受到大家的重視。姑且不論這些星座專家或預言家的預測是否正確,其實這些預言不外乎是以「亂槍打鳥,總有一兩發會命中目標」,或是以「巴納姆效應」的觀點來看,這些預言不過是以籠統性的說法來對世事加以預測。 以科學的角度來看,算命對於未來結果的推論,主要是以統計學為基礎,無論是以何種算命的形式進行,不外乎根據前人所留下來的記載當作推論的根據。然而每個人命運真的可以預先得知嗎?姑且不論是否可藉由算命提前得知未來將發生什麼事,即便真的可以,但既然這是注定的命運,你只不過是提前知道罷了,理應無法加以改變,否則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命運就不能算是已經注定了。既然無法加以改變,那麼提前知道未來命運又有何意義呢?如果未來的命運多舛,算命不是反而讓自己提前多一份憂慮嗎?「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這與是否相信算命無關,而是邏輯問題。 事實上,算命之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如此的風行,主要是由於現代人生活緊張,容易產生心靈空虛的現象有關。有人說算命之所以會如此的誘人,主要和對神秘力量之好奇、次文化之認同,以及尋求生活壓力之紓解有密不可分之關係。有句話說得好,「算命就像是人們給自己貼上一個標籤」,就如同每個人都有身分證,知道自己是誰一樣。人生在世一定會遇到一些高低起伏的際遇,倘若一旦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便兩手一攤把責任推給命運,此舉不啻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心態,更是一種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人生遇到挑戰,不應該一味地坐困愁城,或是歸咎於命中注定,而是應該想辦法找出解決的方式。 許多人都相信性格與命運是命中注定無法改變的,然而學術界對此尚未有一致性的定論。美國心理學家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在他的新書《我的性格我決定》(Personality Isn’t Permanent)中提到性格的五大迷思。第一是性格可歸類為不同種類;第二是性格是與生俱來不會改變的;第三是性格來自你的過去;第四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認識自己的性格;第五是性格能反應每個人真實的自我。既然是迷思,可見許多人對性格均存有誤解而不自知。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朱利安.羅特(Julian B. Rotter)在他1954年所出版的《社會學習與臨床心理學》(Social Learn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書中,提出了「內外控傾向」(locus of control)的觀點。此一觀點敘述了人們相信自己能夠控制影響他們生活的情境和經驗的能力有多強。抱持內控觀點的人們相信只有自己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與未來,也就是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抱持外控觀點的人則主張,自己的未來一定會受到外在環境因素,或是機會、命運的影響,也就是命運天注定。這兩派對於命運截然不同的觀點,至今各有堅貞不移的信奉者。 對我而言,我一直深信,決定自己命運的是每個人的使命感與對目標的自我期許,而非星座、血型或是性格,更別說是他人的預言。一味地活在別人似是而非的預言中,只會讓自己的生命更缺乏探索的勇氣。與其相信與生俱來的性格與命中注定的命運,還不如勇於跳脫自以為的性格框架,開創屬於真正的自我。 你是否覺得情歌中「別人淒美的愛情故事,彷彿都是自己的寫照」?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麼肯定是「巴納姆效應」在作祟。算命等一切有關於預知命運的說法,不妨就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即可。唯有拋開盲目的性格與命運迷思,才能真正地面對自己! 第16章 「少反而好」效應(Less-Is-Better Effect) 「少反而好」效應(Less-Is-Better Effect): 「少反而好」效應主張,當人們針對兩個選項分別單獨作比較的時候,可能會覺得事實上比較差的選項看起來比較好;但是如果把這兩個選項放在一起做選擇的時候,就會覺得看起來比較好的選項確實比較好。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你的生日快要到了,你的朋友A送給你一個禮物,一本價值$600的精裝書,看起來很有價值感,你覺得十分高興;而你另外一個朋友B送了你一件價值$700的羽絨衣,你反而可能會覺得你這個朋友似乎比較小氣。因為對於羽絨衣而言,$700只是一個非常便宜的商品;但是對於書籍而言,$600屬於相當高價。然而,從客觀的角度來看,$700的價格是比$600更高啊!但你為什麼會這麼覺得送$600精裝書的朋友比送$700羽絨衣的朋友更大方?這取決於這兩個選項是被放在一起比較,或者是在各自的類別中單獨被評估。 美國芝加哥大學行為經濟學奚愷元(Christopher Hsee)教授率先提出「少反而好」效應。奚教授在實驗中讓受訪者想像他們在夏日海灘上,附近有一個賣冰淇淋的小販,第一組受試者被告知這個小販使用10盎司的杯子裝一球8盎司的冰淇淋,另外一組受試者被告知這位小販使用5盎司杯子裝7盎司冰淇淋,然後要求這些受試者寫下他們願意花錢買這杯冰淇淋的意願有多高。結果出乎意料地顯示,選擇5盎司冰淇淋裝在7盎司杯子的受試者的意願,竟然比8盎司冰淇淋裝在10盎司杯子的受試者更高!也就是說,與沒裝滿容器的冰淇淋相比,人們更願意去買一杯滿到溢出容器的冰淇淋,雖然事實上後者的份量較少。第二個實驗則是告知受試者這兩個小販同時存在,結果顯示這兩組冰淇淋被購買的意願差不多。「少反而好」效應涉及心理學上的偏好逆轉(preference reversal),也就是說當個別選項被單獨呈現的時候,也就是外界的參考點不存在時,人們可能會依照所屬的背景(context)類別加以判斷,有可能會偏好客觀上沒有那麼好的選項;但如果多種個別選項同時存在的時候,便可能形成偏好逆轉的現象。基本上,可以說是此種偏好逆轉與訊息所處的背景息息相關。 除了情境背景的存在與否會造成「少反而好」效應之外,許多其他情境也可能會造成出乎意料且反直覺的偏好逆轉。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我從前有一位在職碩士班的學生在台北市的安和路開設一家餐廳,有一次上完課後他向我求救: 「老師,可不可以麻煩幫我分析一下為何我的餐廳生意不好?我餐廳的裝潢、食材、口感、地點,甚至服務品質,來用餐過的客人均表示不錯,且價位也屬合理。但生意始終無法進一步地開展,始終維持在不上不下的階段,雖然沒有虧錢,可是似乎也沒賺到錢。可否以消費心理學的角度幫我分析一下?」 餐廳的經營我並不熟悉,所以我請他把餐廳的菜單拿給我看一下。當我看到菜單之後,我發現了其中可能的關鍵所在: 「你餐廳的消費形式有點類似王品集團的西堤,在你的菜單中,每位消費者必須從飲料、前菜、沙拉、主食,以及飯後甜點當中各選一種當作自己的套餐。此種立意雖然很好,也就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套餐。但你有沒有發現有哪些問題嗎?」 「我的飲料、前菜、沙拉、主食和飯後甜點,都有很多不同的選項可以讓顧客做選擇,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啊!」他回答我。 「沒錯!你的問題就是出在這些地方!」 「你自己看一下,你的飲料、前菜、沙拉、主食和飯後甜點,都各有將近10種選項可供選擇。乍看之下似乎很好,對嗎?」我露出神秘微笑。 「是啊,讓顧客有更多選擇不是更好嗎?而且我為了要讓顧客有更多的選擇彈性,我廚房的食材還必須更加多元,這些對我而言都是成本哩!」他說。 「因為你餐廳的地點是在商業辦公區,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的顧客大多是屬於商業客戶居多吧?也就是通常不會是顧客一個人來用餐。」我問。 「對啊!」他回答。 「既然是商業客戶而且不是單獨前來用餐,那麼他們的重點可能就未必是餐點是否具有極高的多樣性,社交應酬順便用餐才是他們的目的。你看一下你的飲料、前菜、沙拉、主食和飯後甜點,每一種都有將近10種選項。換句話說,他們只是要和商業客戶談生意,聚餐並非主要目的,但是卻要從這50種選項中選出5種自己中意的菜色或甜點。在並非以用餐為主的情境下,要他們做出此種選擇,似乎遠遠超過了一個人的認知負荷能力與意願!」我告訴他。 「有道理唷!」他似乎若有所悟。 「很多人以為,我給他人的選擇越多,對方應該越會越高興,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太多選項可供選擇,只會造成他們在認知負荷上造成困擾,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謂的認知超載(cognitive overload)。」我補充說明。 我看過一個頗具人生哲理的故事:有一位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上市公司的總裁跑去南美洲智利的一個小漁村度假。有一天早上10點半左右,他看到有一位智利漁夫在徒手捕魚,他便上前和這名漁夫攀談。 「請問方便請教一下,你每天捕魚的時間多久?」總裁問道。 「哦!我每天早上10:30捕魚到中午12點,然後回家吃飯,中午休息到三點,然後再過來捕魚到4:30,接著就回家和家人準備共度美好的晚餐時刻。我每週只工作三天,其餘的四天,我有時會和家人外出露營、訪友或到處走走。」漁夫回答。 「請問你不覺得每週只工作三天,而且每天只工作三小時,這樣的工作時間太少嗎?」總裁很好奇地發問。 「會嗎?我覺得這樣很充實啊。」漁夫感到很不解。 「我是美國一家納斯達克股票上市公司的總裁。讓我來教你如何賺錢:你應該每天捕魚九小時,每週工作五天,這樣子多出來的五倍漁獲量可以賣給生產魚罐頭的工廠,等到你的收入增加之後,接著你就可以把魚罐頭工廠買下來做跨國生意。等到跨國生意越做越大之後,你就可以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像我一樣成為上市公司的總裁了。」這位總裁很驕傲地說道。 「然後呢?」漁夫接著發問。 「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很怡然自得地每週工作三天,每天只工作三小時即可。多餘的時間可以和家人相處,和朋友們聊天、唱歌跳舞啊!」總裁回答。 「嗯!但這不就是我現在過的生活嗎?」漁夫笑了笑。 「少反而好效應」中所謂的「少」,並非絕對上的「少」,而是相對於過量而言的「少」。人生也是一樣,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祿永遠沒有止境,反而降低了生活品質,這豈是明智之舉?「少反而好效應」應該有助於您對人生有更深一層的體悟吧?

延伸內容

推薦序
◎文/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 副主任 吳怡珍博士   我在國立清華大學諮商中心服務及在擔任諮商心理師期間,接觸過的個案幾乎都帶著情緒困擾議題而來,無論是在親密、人際、親子關係上,或是課業學習、生涯規劃、工作上,情緒困擾引發的源頭是自身如何看待事件及對經驗的詮釋,而通常這些想法多少都帶有著認知扭曲及偏誤,因而導致行為及抉擇上無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而個案面臨的情緒困擾現象也正如高教授所撰寫的這本《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中提到的捷思法(heuristics)所形成的直覺,而如何修正這種自動化想法,方可避免自我認知偏誤,在行為上才能採取更適當的問題解決方法並改善情緒困擾。   這本書的特色是將原本很艱澀的心理學學術名詞以非常淺白的方式加以詮釋,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之中予以探討,我曾經聽過一個笑話:「所謂的專家學者就是把簡單的事情處理得看起來非常複雜,以彰顯他的知識高度與人不同。」其實不然,高教授的這本書深入淺出、引人入勝,愈見其功力之高深。此外,全書編排方式是由三十個獨立的小章節所組成,相當適合忙碌的現代人抽空分批閱讀。每一章的開頭先談一個容易造成人們認知偏誤的心理學效應,並介紹這些心理學效應的起源與發展,後續再接著分析大家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案例,從教育、工作、愛情婚姻,甚至於人生的價值觀,無所不包,可說是涵蓋了許多人一生中所可能遇見的場景。   例如本書第一章所探討的「參考點效應」便十分精彩。該章中所提到的「社會比較理論」,正是我從事心理諮商服務工作時所常遇到的關鍵解決手法。現代人在學時比成績,就業後比工作薪水,為人父母後又再去比子女成就高低。華人文化的家長們大多持有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觀念,深根蒂固植入孩子腦海,使得孩子們咬牙苦撐、無法享有快樂的童年,最終也影響著孩子未來面對各種競爭時無法有效排解壓力,而發生可能導致一輩子無法挽回的事!   書中另一章談論猶豫不決心態的「布里丹毛驢效應」也十分有趣。在該章中提出了一個大家似曾相識的阿拉丁神燈故事,但其內容寓意又和大家所了解的情節不同,主要便是圍繞著猶豫不決所造成的遺憾悔恨。在華人文化下也常看到內化的完美信念,不容些許錯誤與失敗;但其實,人生在世不必事事力求完美。如果執著於要求自己每件事情都處理得完美無暇,很有可能便會產生猶豫不決的心態,反而造成錯失先機而兩頭落空。   近年來在書市上有關於科普心理學的書籍有如浩瀚大海,雖然其中也有些許佳作,但是絕大多數都是翻譯作品,畢竟與台灣的時空背景有些許出入,再加上東西文化的差異,總令人有些許格格不入之感。高教授所撰寫的這本書《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則完全是以本土的生活案例做探討,十分契合台灣現代人的生活情境,對於讀者未來人生道路上,具有相當實用性。   在看完這本精彩的科普心理學書籍之後,不但對我個人在心理學知識上產生更多的啟發,也提供了相當好的素材供我在心理諮商輔導實務上運用,相信讀者在閱讀完本書之後,不但能夠吸收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應用於實際生活之上,對於處世,甚至於未來人生的規劃,均具有相當大的助益。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於現代人一味地相信直覺所可能產生的認知偏誤,更是具有相當的撥雲見日之功!
推薦序
◎文/臨床心理師 李郁琳   我很歡喜地看到高登第教授(Professor Danny T. Kao., Ph. D.)撰寫了這本書籍,更在書中真切感受到,他想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及案例來傳達心理學中與認知偏誤有關的知識,讓一般民眾都能看得懂,也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可能犯了哪種認知偏誤,及對自己造成了何種影響。   本書各個章節採用的基本架構,是將各種心理效應的起源及定義說明做了清楚的標示,再融入本土的生活化案例,讓讀者更了解該偏誤是如何不知不覺地存在於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此外,對於如何避免這種心理效應所帶來的認知偏誤,作者在書中都有詳細的說明,最重要的是,文末還提供了作者自己的反思及叩問,非常用心,令我印象深刻。   真正的專家,不是用深奧難懂的詞彙或文字考倒讀者,以證明自己的專業,而是能將難懂的理論或專有名詞,用更貼近社會大眾的習慣及視角,將所學傳達並促進知識的流通。閱讀後的我,呼應作者撰寫本書的初衷,我想說―這本書做到了!

作者資料

高登第(Professor Danny T. Kao., Ph. D.)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心理系工商心理組專任教授,左腦悠遊於心理學相關研究,右腦縱情於西洋古典音樂之版本比較研究。學術專長為消費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曾出版多部古典音樂與管理學經典譯著。古典音樂評介文章早期散見於《音樂月刊》與《音樂時代》等兩本專業性古典音樂雜誌;曾著有《直覺陷阱:擺脫認知偏誤,擁有理性又感性的30個超強心理素質》(時報出版);管理學經典譯作包括有《競爭論》(天下文化出版)、《科特勒談行銷》(遠流出版)等十部作品;學術著作則發表於《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ur》、《Journal of 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以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等多本國際性頂尖學術期刊。

基本資料

作者:高登第(Professor Danny T. Kao., Ph. D.)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人生顧問 出版日期:2022-03-15 ISBN:9786263350458 城邦書號:A2203370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