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其他宗教相關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暢銷新版)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新增作者訪談與彩頁,首次公開達賴與屠圖會面旅程珍藏照片 「面臨今日的諸多問題,我們更需要上一世紀的兩位傑出領袖的智慧。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展現的精神與智慧,能指引我們在逆境與痛苦中找到喜悅與希望。只有當我們擁有喜悅、懷抱希望,我們才有可能找到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方。」——作者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 長踞《紐約時報》暢銷榜|全球授權逾四十國語言|英美熱銷近百萬冊 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五天相聚,解答一個永恆的問題 分享如何穿越苦痛,重啟喜悅的智慧。 經歷痛苦與失去之後,仍能發自內心地快樂嗎? 面對生命中各種無法避免的磨難,該如何超越痛苦,擁抱喜悅而活? 心智與心靈上該要有怎樣的特質與觀點,才容易感受喜樂? 如何讓喜悅從一種稍縱即逝的感受,化為恆久的存在? 人生最終該靠什麼獲得滿足與意義? 上千個來自全球的提問,最多人的問題並非如何找到喜悅, 而是在充滿各種苦難的世界,真的可能活在喜悅中嗎? 兩位深受全球景仰的心靈導師,卻同樣經歷一生的苦難。達賴喇嘛二十四歲就被迫流亡,近六十年無法回家,卻仍擁有最有感染力的笑聲。屠圖大主教一生對抗種族隔離暴行,目睹人性的醜陋與絕望,卻堅定帶領南非走向寬恕的漫漫療傷之路。 籌劃一年,以慶生為由,他們兩人在印度達蘭薩拉相聚五天,這可能是一生最後一次相見,他們卻選擇毫無保留地回答來自全球上千個關於喜悅的問題。 年近九十,他們共同的體認,人生無法免除必然的苦痛與心碎,但是若能懷抱喜悅而活,即使困苦,也不會變得冷酷,雖然心碎,也不會因此崩潰。 快樂無法外求,喜悅是一種面對世界的生存方式。 大主教從未自稱聖徒,達賴喇嘛也稱自己只是一介僧侶,他們的人生嚮往,與你我並無不同。兩人的人生看來充滿混亂與苦痛,卻能在其中尋得平靜、勇氣與喜悅。他們說,苦為人所不能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苦痛,我們都能學會在充滿挫折與苦痛的環境,依然懷抱喜悅而活。 書中除了兩人時而幽默逗趣,時而深刻感動的對談,分享他們對人生的體悟與許多真實故事,也從探討喜悅的本質、結合科學實證分享跨越負面情緒的方法——嫉妒、恐懼、孤獨、焦慮、失去的苦痛等,到獲得喜悅的八大心靈支柱,分享他們穿越苦痛的智慧。同時列出他們日常安頓內心的功課,讓讀者也能練習感受喜悅。 這本書不屬於任何宗教、任何族群,這本書屬於你,你值得恆久的喜樂。 【名人推薦】 「來!我們一起找快樂!喜悅是我想送給每個人最棒的禮物。兩位大師在這本振奮人心的書中分享最深刻的智慧。保證值回票價。」 ——歐普拉 「沒有比現在更需要喜悅與同理心的時代了,還有誰能比屠圖大主教與達賴喇嘛更適合告訴我們該何去何從?這本美麗的書帶我們一同啟程,分享他們的友誼、贈予我們他們的智慧。帶給世界最明亮的希望與愛。」 ——理察.布蘭森爵士 「看似永恆的問題,他們的答案卻是當今人類最急迫需要的。」 ——《時代雜誌》 「這份閃閃發光、充滿智慧、切合時下需求的禮物,是兩位超凡的精神領袖送給讀者的大禮。讓我們懷抱希望,即使在最黑暗的困境中,仍有清楚可行的方法,可以尋得喜悅。」 ——《出版人週刊》 「兩位精神領袖在書中分享,面對長年流亡的悲傷與種族議題帶來的暴力與苦難,如何保有對生命最深的喜悅。」 ——CBS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

目錄

作者序 與我們一同感受喜悅 作者序 凝視聖者的眼睛,發現喜悅泉源 Arrival──我們都是脆弱的 Day 1──喜悅的本質 你為什麼不會埋怨人生? 一切美好都伴隨著痛苦 一定要捨棄享受嗎? 最終極的快樂 午餐時間:兩個淘氣鬼見面多好 Day 2& 3──那些讓喜悅遠離的事物 你是尚待完成的傑作 恐懼、壓力與焦慮:我會超級緊張 沮喪與憤怒:我也會大吼大叫 悲傷與哀慟:苦難時刻更能凝聚你我 絕望:世界充滿痛苦 寂寞:沒有人不懂孤單 嫉妒:那個人又開賓士經過 苦難與困境:如何走出難關 病痛與恐懼死亡:那我還是下地獄好了 冥想時間:我來跟你說個小祕密 Day 4 & 5──喜悅的八大支柱 1. 觀點:遠近高低各不同 2. 謙卑:我盡一切努力柔軟 3. 幽默:大笑、開玩笑最棒了 4. 接受:一切改變的起點 5. 原諒:把自己從過去解救出來 6. 感恩:感謝我還活著 7. 慈悲:但願能成為那樣的人 8. 付出:滿心歡喜 慶祝時間:在西藏的街上跳舞 Departure──再見,我的好友 Joy Practices──喜悅的練習 養成精神免疫力 早晨立定一天的志向 克服阻礙喜悅的事物 培養喜悅的八大支柱 為每一天感到喜悅 致謝 後記 全世界因此更美好的旅程——作者採訪精華整理

序跋

作者序——凝視聖者的眼睛 發現喜悅泉源
我們抵達小機場,走下飛機,轟隆的引擎聲震耳欲聾,喜馬拉雅山白雪覆蓋的山峰在我們的背後若隱若現,兩名老友互相擁抱。大主教溫柔捧著達賴喇嘛的臉頰,達賴喇嘛噘起嘴唇,作勢要給大主教一個香吻。這一刻,洋溢著莫大的愛惜和友誼。為了這次會面,我們準備了整整一年,心裡相當清楚,這一場會面很可能對世界別具意義,但我們從來沒想到,對他們兩人而言,相處一星期代表著什麼。 印度達蘭薩拉是達賴喇嘛流亡時的住所,把這一星期間在這裡進行的不凡對話記錄下來,是深切的榮幸,也是令人畏怯的重責大任。我盡力在這本書中與各位分享他們親暱的對話,其間充滿了無盡的笑聲,也有因為回想起所愛和失落,片刻的深沉靜默。 兩人雖然只見過六次面,但心有靈犀的程度遠超越幾次短暫的會面,他們都把對方視為自己「心靈的頑皮兄弟」。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機會相處這麼長一段時間,沉浸於彼此友誼帶來的喜悅,以後恐怕也很難。 我們談話的同時,死亡沉重的腳步聲始終不曾遠離。我們的行程規劃不得不更改了兩次,因為大主教必須去參加其他主教的喪禮。健康狀態和國際政治雙雙妨礙兩人相見,我們認為這很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見面了。 那一週,我們坐在為保護達賴喇嘛眼睛、經過細心調整的柔和燈光下,四周環繞著五臺攝影機。我們努力深入理解喜悅,同時也探討生命中許多最深刻的議題。我們想找出真正的喜悅,不必仰賴外在環境的無常。我們知道勢必會碰到重重阻礙,這些阻礙常常讓喜悅顯得遙遠飄渺。他們在對話中列舉出喜悅的八大支柱,四個屬於思考(mind),四個屬於心靈(heart)。這兩位崇高的領袖在最重要的原則上達成共識,也提出一些深具啟發的不同看法,我們希望綜合兩人的洞見,幫助讀者在這個變化無常、傷痛頻仍的世界,尋得長久的快樂。 每天我們都有機會,一邊啜飲溫熱的大吉嶺紅茶,一邊剝餅來吃,是藏人常吃的那種餅子。負責拍攝訪談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受邀一起共進這些日常茶點和午餐。有一天早上更特別,達賴喇嘛居然邀請大主教到他的私人宅邸參加禪坐修行,大主教則為達賴喇嘛進行聖餐禮,這個儀式通常只保留給有基督教信仰的人。 那一週的最後一天,我們在西藏兒童村(Tibetan Children’s Village)替達賴喇嘛慶祝生日,這是一所供逃出西藏的兒童就讀的寄宿學校,因為中國政府禁止境內學童接受藏族文化和語言教育。這些孩子被父母送出來,在嚮導協助下翻山越嶺來到這裡,嚮導答應他們會把孩子送到達賴喇嘛的學校。很難想像,這些父母送走孩子時的心碎,他們都明白,若能再見到孩子,也是十年後的事了,更可能再也無法相見。 在這所充滿創傷的學校裡,兩千多名師生為達賴喇嘛發出熱烈喝采,看著一向信守教義不能跳舞的達賴喇嘛,被大主教壓抑不住的律動給慫恿,第一次嘗試搖擺起舞。 達賴喇嘛和大主教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兩位精神導師,也是我們的道德標竿,他們超越自己身屬的傳統,發言之時總不忘想到全體人類。他們表現出勇氣與韌性,對人性懷抱堅定希望,拒絕向時下幾乎吞沒我們所有人的犬儒主義低頭,鼓舞了數百萬人。他們的喜悅顯然一點也不隨便淺薄,而是經過了逆境、壓迫和奮鬥,從烈火中淬煉出來。達賴喇嘛和大主教提醒我們,喜悅(joy)是天賦予人的權利,甚至比快樂(happiness)還要根本。 「喜悅,」那一週期間,大主教說:「比快樂大得多。人們常常覺得要靠外在環境才會得到快樂,喜悅不用。」這種思考以及心靈狀態更接近達賴喇嘛和大主教認知的生命力來源、以及人生最終要靠什麼獲得滿足和意義。 這段期間的對話內容,達賴喇嘛稱之為「生命的目的」,最終的目標就是要免去苦痛,發現喜悅。面對人生無可避免的憂傷,該如何懷抱喜悅而活,他們對此分享了得來不易的智慧,一同探討我們如何能讓喜悅從一種轉瞬即逝的狀態,化為經久不損的特性,從一種飛逝的感受,化為恆久的存在。 把這本書看成生日蛋糕   這本書最初想像的架構,就是一塊三層生日蛋糕。 第一層,是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講授喜悅的道理:我們每天面臨各種煩惱,早上通勤塞車的不滿、無法供家人溫飽的焦慮;對惹毛我們的人生氣、因為失去所愛的人而憂傷;病痛的蹂躪、死亡的深淵,真的還有可能保持喜悅嗎?我們該如何接受生活的現實,不加以否定,反而學會超越無法避免的痛苦和磨難?就算生活順遂,有這麼多人在受苦,極度的貧困奪走人們的未來,暴力與恐懼充斥街頭,生態浩劫危及地球的生命力,我們如何能活在喜悅之中?這本書想嘗試回答這些問題,以及其他更多的疑問。 第二層,是科學對於喜悅的最新發現,以及科學家相信攸關快樂能否長久的那些要素。隨著腦科學和實驗心理學有新的發現,現在我們對於人類的繁榮多了很多深刻的了解。這次行前兩個月,我和神經學家理查‧大衛森(Richard Davidson)共進午餐,他是研究快樂的先驅。大衛森在實驗室發現冥想帶給腦部的好處多多。我們坐在舊金山一家越南餐館的戶外雅座,他剪了一個頗為孩子氣的髮型,戶外的風不停吹動他灰黑色的頭髮。我們一邊吃春捲,大衛森說起達賴喇嘛有一次跟他說,冥想的科學原理帶給他很多啟發,尤其是一大早冥想的時候。如果科學能幫助達賴喇嘛,那麼帶給我們其他人的助益一定更大。 我們太常把科學與靈性視為對立的力量了,好像它們非要消滅對方不可。但屠圖大主教表示,很多不同領域的知識會指相同的結論,他稱之為「自相印證的真理」,他相信這很重要。達賴喇嘛也再三確認,希望這本書不會被寫成一本佛教或基督教典籍,而是一本所有人都能讀的書,不只有個人意見或傳統,也有科學做佐證。(老實說,我是猶太人,但自認沒有宗教信仰。聽起來有一點像某個笑話的開頭:有一天,一位佛教徒、一名基督徒和一個猶太人走進酒吧……) 生日蛋糕的第三層,是這一星期以來,與達賴喇嘛和大主教在達蘭薩拉所發生的故事。這些貼近個人的篇章,希望讓讀者能一同參與這段旅程,從初見面的擁抱,一路到最後的道別。 本書最後,我們也收錄了一系列感受喜悅的練習。兩位精神導師都分享了他們日常的功課,他們的情緒與心靈生活皆由此獲得安定。我們的目的不是羅列一份「如何歡喜過生活」的訓練清單,而是想與讀者分享一些方法和傳統,這些方法不只適用於達賴喇嘛和大主教,千百年來也有無數身屬不同傳統的人受惠。但願這些練習能夠幫助你,結合前述的教誨、科學和故事,在日常生活中實踐。 凝視聖者的眼睛 我十分有幸能與當代許多偉大的精神導師和科學先驅合作,協助傳達他們對於大眾健康和福祉的洞見。(其中很多科學家都慷慨貢獻自己的研究給這本書。)我相信自己對喜悅的憧憬——好吧,應該說執著,源於從小生長在一個籠罩在憂鬱陰影之下的家。年紀還小就親眼看到並感受到那樣的痛苦,我很明白,人有多少的煎熬其實發生在自己的頭腦和內心裡。我覺得,我一生追尋、想理解喜悅和苦痛的歷程,在達蘭薩拉的那幾天到達了巔峰,使人驚奇但也深具挑戰。 我充當所有人的使者,旁聽了五天的訪談,凝視這世上最富同情心的兩個人的眼睛。有些人說,只要精神導師在場就會有神奇的感受,我對此十分懷疑,但此行從第一天開始,我就發現自己的腦袋嗡嗡作響,讓我驚訝不已。但這或許單純顯示了,我的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s),腦內那些具有同理能力的特殊細胞,正在內化我從這兩位無比慈愛的人眼中看見的事情。 幸好,將他們的智慧去蕪存菁,肩負這項重責大任的不只是我。圖登金巴(Thupten Jinpa)博士始終陪伴著我,他擔任達賴喇嘛的首席翻譯已超過三十年,本身也是一位佛學家。他曾出家多年,但後來放下袈裟,在加拿大結婚成家,這段經歷使他成為轉譯兩個世界、兩種語言的最佳幫手。我們除了在對談時坐在一起,金巴博士也協助我準備問題及翻譯回答。他不只是我信任的合作者,還成為我的好朋友。 訪談中的問題不全是我們自己想的。我們邀請全世界的人提出關於喜悅的問題,儘管後來只有三天時間彙整,卻收到了上千個問題。有趣的是,最多人問的並不是如何為自己找到喜悅,而是生在一個充滿各種苦難的世界,我們如何能夠活在喜悅中。 這一星期間,他們兩人常故意用手指逗弄對方,隨後就親暱地牽起手來。第一天午餐時,大主教說起他們有回一起出席演講的故事。當時,就在他們準備上臺時,達賴喇嘛——這位全世界愛與和平的象徵,竟然作勢要勒大主教的脖子。大主教轉過身對達賴喇嘛說:「夠了喔,有攝影機在拍我們,快點表現出聖人的樣子。」 這兩個人提醒了我們,重要的是我們每天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算是聖人,也要表現出聖人的樣子。但我們認為聖人應有的表現,莊嚴肅穆、虔誠克己,並不見得是他們真正待人處世或彼此相處時的樣子。 大主教從未自詡聖徒,達賴喇嘛也認為自己只是一介僧侶。他們的人生看來充滿苦痛與混亂,但他們卻能在其中尋得平靜、勇氣和喜悅,與我們在自己的人生中嚮往的並無不同。他們希望這本書不只傳達他們的智慧,也能呈現他們人性的一面。他們說,苦為人所不可免,但我們可以選擇如何面對苦痛。即便是暴政壓迫,也無法奪走我們選擇的自由。 直到行前最後一刻,我們都不確定醫生會不會准許大主教搭機。他的前列腺癌復發,而且這次治療了很久仍未見起色。現在,大主教正接受實驗療法,希望能阻止癌細胞擴散。當我們降落在達蘭薩拉的時候,我最驚奇的是大主教臉上的表情,從他大咧咧的笑容和亮閃閃的藍灰色眼睛裡,我看到了興奮、期待,或許還有那麼一絲擔憂。

作者資料

達賴喇嘛(Dalai Lama)

達賴喇嘛Dalai Lama 是藏族人民和藏傳佛教的精神領袖 紀事年表 1935年誕生在安多省古本寺附近的塔澤;兩歲時,被發現是達賴十三世的轉世靈童。 1950年因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西藏,向聯合國申請援助遭拒。 1959年展開流亡生涯,並憑著一己之力行走各地,將愛與慈悲等真理傳送至各處。 1989年堅持以和平方式為西藏爭取自由,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2年西藏流亡政府開始與台灣有正式的官方接觸。 1997和2001年曾兩度訪台弘揚佛法。 2009 年 9 月與台灣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於高雄會晤 2010年、2011年、2014年、2016年與美國時任總統奧巴馬於華盛頓會晤。 2011年3月14日,為了推行民主制度,致函給第14屆西藏流亡議會全體議員,宣布轉移職務權力,完全從流亡政府中退休。 2020年達賴喇嘛通過視頻,宣揚他的四大使命:人類一體性、促進宗教和諧、保護西藏文化與環境、復興古印度智慧。 達賴喇嘛形容自己是「一個平凡的僧侶」,但對許多人來說,他是當代佛教的代表人物。他致力提倡慈悲、寬恕、關愛等普世價值,促進世界主要宗教傳統間的和諧及相互了解;作為佛教徒,他以修持、講說菩提心及空正見,護持佛陀教法;身為藏人,他為藏人爭取自由與公義,並努力保存西藏文化。 詳見達賴喇嘛官方網站:www.dalailama.com 相關著作:《達賴喇嘛講三主要道―—宗喀巴大師的精華教授》《達賴喇嘛 禪修地圖》《達賴喇嘛禪思365》《安住於清淨自性中》《慈悲與智見》《抉擇未來》

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

南非榮譽大主教,在南非追求正義與種族和解時期成為號召運動重要領袖。一九八四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二○○九年獲頒美國總統自由勳章。一九九四年,受曼德拉指名出任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開拓新做法,使歷經內戰與壓迫的國家得以向前邁進。他是「長者領袖組織」創辦主席,聚集全球領袖商議和平與人權問題。世人公認屠圖大主教是良心的聲音、道德的指標,也是希望的象徵。他深切關懷世界各地人民,教導愛和慈悲。他現居南非開普敦。

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

是作者、編輯,也是出版經紀人。Idea Architects創辦人兼執行長,協助理想家打造更有智慧、健全正義的世界。道格擔任屠圖大主教共同作者和編輯已超過十年。他曾擔任HarperCollins出版集團資深編輯,也曾在加州大學出版社擔任宗教書系編輯。他堅信書和媒體的力量可以催化下一階段的全球文化革新。他現居加州聖克魯斯。

基本資料

作者:達賴喇嘛(Dalai Lama)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 譯者:韓絜光 出版社:天下雜誌 書系:心靈成長 出版日期:2022-07-06 ISBN:9789863987789 城邦書號:A1600918 規格:平裝 / 部分彩色 / 384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