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假如,蘇格拉底於西元前424年的一場戰役中捐軀,無法發展後半生的哲學思想,歐洲思想史將會發生什麼大逆轉?蘇格拉底還是受人尊敬的蘇格拉底嗎?柏拉圖的對話錄會有什麼不同?
假如,羅馬總督彼拉多饒過耶穌,沒把他釘上十字架,並且保護耶穌一路活到老,壽終正寢,基督教會變成什麼樣子?教會與羅馬皇帝之間的關係又會變成怎樣?
假如,明朝皇帝繼續支持鄭和的航海事業,中國人可能會稱霸海上,進而發現美洲大陸,歐洲人還有搞頭嗎?會不會出現所謂的「大明國協」?
假如,馬丁‧路德被羅馬教廷視為異端,進而被處以火刑,其後風起雲湧的宗教改革還能延續嗎?羅馬教廷的權威還能維持多久?
假如,美國沒有在日本丟下那兩顆原子彈,太平洋戰爭會打得沒完沒了嗎?還是一樣會很快結束?用什麼方法結束?
假如,歐洲人沒有在南美洲發現馬鈴薯這種高熱量作物,進而引進歐洲種植,歐洲人還能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他們的帝國主義政策嗎?
偶發事件會影響歷史的走向,人類歷史也將因而改觀。25位歷史名家重新審視歷史上25起重要事件,探討這些事件的另一種可能。看過之後,也許你會很遺憾歷史沒有往另一個方向發展;也或許,你會很慶幸歷史不是走向另一種可能。
作者資料
羅伯.考利(Robert Cowley)
《軍事史季刊》(MHQ: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創刊編輯,曾參與多本書籍與雜誌的製作,是專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權威,與本書另一位作者喬佛瑞‧帕克(Geoffrey Parker)共同編有《軍事史讀者指南》(The Reader’s Companion to Military History),另編有《What If?: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麥田出版)。
基本資料
作者:羅伯.考利(Robert Cowley)
出版社:麥田
書系:Renew
出版日期:2005-07-25
ISBN:9789867252548
城邦書號:RH2012
規格:膠裝 / 單色 / 49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