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投資理財
社畜翻身投資筆記:報酬率32%!靠獨創資金7分法滾出1.5億,不怕漲跌、不會賠錢,邁向財務自由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社畜翻身投資筆記:報酬率32%!靠獨創資金7分法滾出1.5億,不怕漲跌、不會賠錢,邁向財務自由

  • 作者:朴成賢(박상현)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5-04-08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書虫VIP價:338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1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18年社畜「絕不賠錢」投資法,上班族的財務自由之路! 你買入,它就跌;你賣出,它就漲? 面對股市波動,你需要一套穩健、靈活的機制,資金7分法 X 7原則,幫助你克服貪婪、恐懼的心理,維持理性,提高勝率! 作者朴成賢在大公司當了十八年社畜,意識到只靠薪水無法財務自由,開始大量學習理財知識,並將在賭場領會的「絕不賠錢」獲利機制應用於投資,目前累積資產達1.5億台幣。 作者將自己從賭場領悟到的「絕不賠錢」的策略與多年股票投資心得融合,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資金7分法」股票投資機制,綜合「長線投資」和「短線交易」的優勢和雙重效果,是一套能讓大家不再隨股市波動悲喜交加,強韌的全能型股票投資系統,希望能幫助一般投資人擺脫投資小白的困境,戰勝人性弱點,安全穩定地獲利。 「資金7分法」的操作方式 1. 將投資帳戶分成七個子帳戶,每個子帳戶代表一個「投資分身」,各司其職,執行不同的投資策略。 2. 1號帳戶:專注於長期價值投資,選擇具備良好財務績效和發展潛力的公司股票,長期持有,以獲取穩定的股息收益和股價價差。 3. 2號至7號帳戶:負責短線交易,採用「分批買進、分批賣出」的策略,在下跌時逢低買入,在上漲時獲利了結,賺取價差收益,同時也能降低投資風險。 4. 設定觸發條件:當1號帳戶的股票價格下跌超過特定比例時(例如3%),2號帳戶便會觸發買入動作,以更便宜的價格購入相同的股票。依此類推,當2號帳戶的股票價格也下跌超過設定比例時(例如5%),3號帳戶便會啟動,以此類推操作4號至7號帳戶。 5. 不設定停損點:作者認為,只要選擇的是具備價值的好公司股票,長期持有便能克服短期波動,最終一定能獲利。 具體操作舉例 假設投資者看好A公司的長期發展,決定將其納入投資組合: 1. 1號帳戶:以每股250元的價格買入100股A公司的股票,作為長期投資。 2. 設定觸發條件:當1號帳戶的A公司股票價格下跌超過3%時,2號帳戶便會觸發買入動作。 3. 2號帳戶:當A公司股價跌至242.5元時,2號帳戶便投入2.5萬元,以每股242.5元的價格買入A公司股票。 4. 依此類推:若A公司股價持續下跌,3號、4號……帳戶便會陸續啟動,以更低的價格分批買入A公司股票,落實「以較低的價格購入好公司的股票」。 5. 獲利了結:當A公司股價上漲超過設定的目標時,投資人可以選擇分批賣出2號至7號帳戶持有的股票,賺取價差收益。1號帳戶則繼續持有,維持長期的價值投資。 實際操作時,搭配7大原則: 1. 長期投資帳戶(1號帳戶)的投資比例必須維持在40%以上。 2. 不使用槓桿效應(信用交易、融資交易)。 3. 長期投資帳戶的目標報酬率必須設定在10%以上。 4. 個股的初始買進金額必須限制在該帳戶投資資產的5%以內。 5. 當前帳戶的股票投資虧損率超過3%時才可以追加買進。 6. 追加買進的金額必須與初始買進金額一致。 7. 不設定停損點。 用「機制」戰勝人性弱點 作者強調,7分法並非追求短期暴利的投機行為,而是以安全、穩定獲利為目標的投資策略。只要採用7分法,就會自然而然做到: 1. 分批買進、分批賣出。 2. 控制現金比例。 3. 長期投資、價值投資。 「7分法 X 7原則」是系統化的投資機制,落實分批買進、分批賣出,能有效克服貪婪和恐懼等心理障礙、分散風險,並把握市場波動的機會,提高勝率。 他鼓勵投資人透過「資金7分法」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系統,戰勝人性弱點、做出理性決策,安心執行價值投資,以安全、穩定獲利的方式,實現財務自由。 本書的書寫特色 1. 深入淺出,以故事引導:作者以自身在賭場和股市的親身經歷,用生動的故事講述投資的道理,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複雜的投資概念。 2. 注重心理層面,強調心態管理:作者認為投資成功與否,關鍵在於能否克服貪婪和恐懼等心理障礙。書中分享了許多克服心理弱點的技巧,幫助投資人保持理性,做出正確的決策。 3. 系統化投資,建立穩定獲利模式:作者提出的「資金七分法」股票投資機制,以及為改善七分法而研發的「魔法分割法」,都強調透過系統化的投資機制,讓投資過程更輕鬆、安全、有效率。 *本書為韓文書《一箭七鵰,新手最佳股票策略》(1타 7피 주식 초보 최고 계략)增修版,韓文初版未在台上市 有效推薦── 99啪/「99啪的財經筆記」版主 股海老牛/價值投資達人 陳啟祥/「修正式價值投資」版主 (依姓名筆畫排序)

目錄

增修版特別序/實效驗證投資收益的升級版「資金七分法」 初版序/只要照做就能獲利的投資心法,真的有這種方法嗎? 第1章/投資的開始,通往財務自由之路 資本主義社會裡式微的勞動主義 從股票投資到房地產投資 股票投資可能會害了你 本性難移 第2章/賭場旁邊的證券交易所 賭博其實不簡單 新手小白的好運與對回本的懸念 下注時應該拋開的雜念 全力以赴的賭徒,全力以赴的投資人 失敗也是投資的好機會 低波動性意味著高頻率的交易 加碼攤平?分批買進! 分批交易的七個投資帳戶 我確實做到分散投資了嗎? 投資祕訣?沒有這種東西! 複利的魔力就像滾雪球,放越久賺越多 低報酬率也能成就高收益 能戰勝莊家的玩家心理素質 在賭場上贏錢的唯一方法 精明的你能得到的東西 滿載而歸,或是滿盤皆輸? 巴菲特說「是時候收手了」 不用擔心被三振出局的投資規則 隨著時間「消融」的錢 一樣的遊戲,不同的勝率 是黃金槓桿,還是壞槓桿? 第3章/挑選一支好股票 從賭博領會量化投資 不懂怎麼做量化沒關係,至少要懂得怎麼挑選股票 KOSPI和KOSDAQ,選哪一個好? 你有多少資本? 股價高就代表大公司? 從保證金率判斷一家公司的價值 不是所有的獲利都一樣 投資的獲利有多少/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s Ratio, PER) 企業破產也能拿回的資金/股價淨值比(Price to Book Value Ratio, PBR) 銷售額大的公司與銷售額成長的公司/股價盈收比(Price to Sales Ratio, PSR) 錢要入袋才安全/股價現金流量比(Price to Cash Flow Ratio, PCR) 被低估的企業與應該被高估的企業/本益成長比(Price Earnings to Growth Ratio, PEG) 這家公司的利潤合理嗎?/股東權益報酬率(Return on Equity, ROE) 公司也需要槓桿效益/資產報酬率(Return on Assets, ROA) 體質好的公司不怕股價下跌/與52週低點的比較率 不惜負債也要硬拚的公司/負債比率 現金比房地產好用的理由/流動比率 只要是配息股,買就對了?/配息股 你買的股票,我也想買/外資持股比例 比股價報表更重要/財務報表 人事部金副理推薦的兩檔股票 你好像很有潛力,但是我對你不了解 你看見的一切不一定就是全部 我要投資的是什麼樣的公司? 我想投資的公司是做什麼的? 我想投資的公司能賺多少錢? 避免虧損的安全股票檢查清單 第4章/戰勝大盤的投資策略 投資的價值 玩家眼中原則性的遊戲 跟著操作價值投資,或是模仿就好 比活著更難的事 便宜的東西和淪為廉價的東西 股市旺季 明明很可怕卻不准害怕?恐怖的「關鍵十分鐘」 不受騙的方法?努力不上當! 投資股票該不該說出口? 利潤規模和報酬的多寡,哪個比較重要? 第5章/實用七分法投資策略 七分法的投資七守則/「Mr. Market市場先生」也甘拜下風的「投資先生APP」 原則1/長期投資帳戶的投資比例必須維持在40%以上 原則2/不使用槓桿效應(信用貸款、融資交易) 原則3/長期投資帳戶的目標報酬率必須設定在10%以上 原則4/個股的初始買進金額必須限制在該帳戶投資資產的5%以內 原則5/當前帳戶的股票投資虧損率超過3%時才可以追加買進 原則6/追加買進的金額必須與初次買進金額一致 原則7/不設定停損點 由七分法自動掌控的幾件事 第6章/七分法再進化 首次公開投資績效 公開投資的歷年表現 個股投資案例分析1:三星電子特別股 股票投資案例分析2:浦項製鐵國際 應用七分法的投資標的 「七分法」的魔法 公開投資操作比回測數據更有說服力 附錄/「七分法」Q&A

內文試閱

分批交易的七個投資帳戶 在成功投資美元的過程中,我了解到重點不在加碼攤平,而是在於分批交易的價值,於是開始嘗試把經驗活用在股票投資上。只是我發現實際的操作上並不如想像中容易。誠如人們把分批買進也稱作加碼攤平的原因,額外買進的股票會和初始買進的股票放在一起,看起來就不像是「新股票」。 區分初始購買的股票和追加購買的股票唯一方法,便是記住買進的價格和數量,或是記錄在電腦的Excel程式裡。這種方式既複雜又繁瑣,常常會讓人錯過一閃即逝的掛賣時機,甚至在交易時,股票交易系統上顯示的是虧損而不是獲利,難免讓人心裡感到不是滋味。尤其是進場買股票買到第三、四次的時候,也很難判斷自己到底是買了幾股,以及花了多少錢入手。 我苦思如何不用刻意記錄,也可以自在、準確地進行分批交易的方法,「新酒入新甕,新股入新帳」就是我想到的好方法,這個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可以從根本上防止後續買進的股票和先前買的股票混雜在一起。 我的大腦裡一共有七個股票投資帳戶,而且每個帳戶各自獨立運作。1號帳戶的報酬率通常不會太理想,但是2號、3號、4號、5號、6號、7號的報酬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入佳境。1號帳戶可能有時會買進相對比較高價的股票,但是正因為1號帳戶的錯誤操作,才使得2號至7號帳戶有機會能以更低價格買到相同的股票。 這些帳戶裡的股票都是不曾加碼攤平的初始狀態,所以不需要個別計算報酬率或是進行分批交易。如果報酬率顯示藍色就維持原狀,顯示紅色就根據當天的心情全部掛賣,但是仍然以分批賣出方式來進行,我把這種分倉投資方式稱為「七分帳戶交易」(Seven Split Account Trading,以下簡稱「七分法」)。 七個股票帳戶中,1號帳戶是第一次購買的股票,主要是實現每支股票的目標獲利之前絕不會考慮掛賣,用於長期投資的股票所組成。當1號帳戶出現股票跌幅超過3%時,我會另外建立2號帳戶來追加買進。同樣地,當2號帳戶出現下跌的股票時,另外再建立3號帳戶來追加買進。 每一個帳戶都設定了個別的跌幅,作為追加買進的標準。跌幅是根據標的及情況做不同的設定,例如以1號帳戶的買進數量為基準,其餘帳戶的跌幅分別來到3%、5%、10%、20%、40%、70%時,這表示我需要追加買進六次。而最後的7號帳戶,我只會配置那些相較於初始買進價格,平均下跌70%以上的標的。 這個方法是我從二十一點遊戲得來的靈感。玩二十一點的玩家拚的是牌面上的點數能否與莊家一致,也就是玩家手中出現與莊家相同的點數,形成「對子」時,就可以藉由分牌的方式,同時追求穩定性和收益的最大化。在莊家輸牌機率極高的情況下,如果手裡的牌是一對A,代表你有很高的機率能透過分牌方式得到兩個二十一點。一般在賭場上,一對A通常可以有三次的分牌機會,雖然這個規則並不適用於股票投資,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去考量,也就是把帳戶分開設定成個別的獨立帳戶。我之所以會把帳戶獨立成七個的主要原因在於,除了管理上的便利性外,更因為七個帳戶有助於投資的穩定性。 應用這個新的交易技巧時,最重要的是選股。初始買進的標的必須是基於量化財務數據的價值股。投資於公司成長與股價同步上漲的標的時,七分法能帶來比盲目的長期投資更大的複利收益;相反地,如果不是這樣的標的,這個方法就無法正常運作。 無論是賭博還是股票投資,情緒的變化都是影響投資成敗的重要因素。當看到持有股票的報酬率全都被染成藍色時,悲觀情緒及貪婪這個惡魔就會開始悄悄出現。堅定的投資哲學和精心挑選的價值股,在這個可怕的惡魔面前都會變得毫無防備。 但是自從採用七分法之後,貪婪惡魔的出現不僅大幅減少,甚至到後來就完全消失了。對我來說,顯示藍色報酬率的帳戶和顯示紅色報酬率的帳戶同時並存的莫大安慰,是戰勝悲觀情緒的強大力量。心底那股基於降低平均成本而想要買進更多股票的貪念,如今已能透過各帳戶設定的投資上限來有效克制了。

延伸內容

增修版特別序 實效驗證投資收益的升級版「資金七分法」 本書的前作《一箭七鵰,新手最佳股票策略》於2020年10月出版。過去十七年來,我在股票上的投資總是一次又一次失利。儘管如此,從這樣的過程中,我發覺到即使不是什麼投資專家或高手,「很一般又平凡的普通人」也一樣能夠經由投資股票來創造穩定的收入。後來我在某個投資論壇上,時常分享自己在這方面奇蹟似的體驗,而那些分享文章也在偶然的機緣下集結成為我的第一本著作。 三年後的現在,那些投資方法以「七分法」為名,促成更多人持續創造屬於他們的成功。說穿了,其實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分批買進,分批賣出的投資法」,而這個方法居然讓許多人擁有「不再恐懼的安全投資」,這是連我自己都始料未及的。 作品出版以來,我經歷了更多不一樣的事,隨之而來的是很多事情都變得不同了,也有了更多我想和大眾分享的經驗。修訂自己第一本著作的內容,並且加入詳盡介紹投入三年時間,公開投資實績的第6 章,正是來自於和大家分享經驗的想法。 你覺得投資股票是一件痛苦的事嗎? 痛苦雖然是一個問題,但完全不這麼覺得也是一個問題。痛感會讓我們在感受到「啊,好痛!」的同時,瞬間把手縮回來,但如果是感受不到的痛覺,不但無法即使因應,還可能導致嚴重燙傷,甚至因而失去雙手。從這個觀點來看,痛覺扮演著保護我們身體的角色。 在投資的世界裡,痛苦和苦難也能發揮防止更大的傷害或風險的作用。當我們損失金錢時會感到痛苦,金額越大,這種痛苦就越沉重,甚至可以和被刀割傷的身體疼痛,或是失去所愛之人的精神痛苦相比。這意味著,當我們在損失金錢時所感受到的痛苦,可能是為了防止我們遭受更嚴重的投資失敗。 但是被高溫物體燙傷或被刀割傷之後,如果還是重複做出同樣粗心的行為,不但無法停止痛苦,也只是在增加新的傷口。同樣地,如果在投資中經歷了損失金錢的痛苦,就應該分析失敗的原因,努力避免重複相同的錯誤。很多時候,如果在投資中遭遇金錢損失慘重的痛苦,往往不是因為粗心,而是因為貪婪的緣故。 綜合以上的面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清晰明確的結論。投資過程中的貪婪必然會伴隨著痛苦,這是一種因果關係。輕微的痛苦能夠保護我們的身體,但是劇烈而持續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種會破壞我們身心的疾病。同樣地,輕微的投資損失可以是經過不斷地改進,作為獲取更大收益的養分,但如果是無法承受的損失,這個投資本身就是一場「失敗的投資」。 分批買進和分批賣出的方法,可能無法做到人們所謂的「發大財」,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低買來彌補先前高買的錯誤,然後以高賣的方式來彌補先前低賣的失誤,這樣就能將投資的損失控制在自己能承受的範圍內,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造成的痛苦。 吃太多可能會造成腸胃不適,如果這個過程一再發生,最後會是造成肥胖等萬病的根源。同樣地,過度的欲望一開始可能只是造成幾次少數的投資失利,但是如果失敗的情況一直重複出現,只會讓人萌生放棄投資的念頭,最終就是為了生活,只能不停地工作,直到死亡為止。 才投資一個月就僥倖賺到1,000萬韓元(約新臺幣25萬元)的人,也可能一個月就損失1,000萬韓元。但是,曾有投資一個月賺進1萬韓元(約新臺幣250元)經驗的人,下一次就會知道怎麼賺進10萬韓元(約新臺幣2,500元),繼續累積這些經驗之下賺進100萬韓元(約新臺幣2萬5,000元),再下一次就能賺進1,000萬韓元了。 雖然資金大,賺取的獲利才會可觀,但是只有從小額投資累積成功經驗的投資人,才有可能在投入大額資金時成功,因此不應該抱持著以為可以略過這個過程,想要一步登天的貪婪念頭。 覺得投資股票很麻煩? 有道是:「結果固然重要,過程也很重要。」把這句話放在投資界也一樣有道理。 可能有人會認為,不管是什麼方法,只要賺錢就好,但投資是無法預測的領域,不可能永遠都是理想的結果。我的意思是,也要有面對壞結果的心理準備。 一般來說,投資是越能承受不安與恐懼,就越有機會賺大錢的機制。如果說結果是視忍耐的程度而定,那麼成功的投資就是努力的人們應得的犒賞。但是,事實上只有少數運氣好的人才能嘗到這甜美的果實,所以努力鑽研行情、努力忍耐不安與恐懼,就變得不那麼有說服力。我們無法預知結果,但是如果連過程都讓人望而卻步,就更遑論持之以恆了。 如果努力地運動就能變得苗條又健康,即使這個結果是可以保證的,卻因為麻煩和辛苦的過程而輕易放棄是人類的天性。因此,在完全沒有人能保證結果的情況下,要人們「持續」地承受過程既辛苦又困難的「投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成功一、兩次是僥倖,但是不可能每一次都成功。 我個人傾向於追求「不虧損的安全投資」。「不虧損」這句話,意味著我進行投資的「目的」。儘管無法預測結果,但是我希望能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如果運氣不錯,或許還能得到超出預期的獲利。 而「安全」這個詞彙同時包含「舒適」的意義,不是要對抗市場的巨浪,忍受不安與痛苦,而是試著從事能夠享受過程的結構性投資。雖然結果無法預測,但還是存在著在投資過程中不至於感到恐慌不安的方法,而僅僅是「下跌時分批買進,上漲時分批賣出」,就完全可以實現這個訴求。 投資的過程決定了「你是金錢的奴隸,還是讓金錢成為你的奴隸」。如果因為心繫剛買的股票價格或匯率,導致工作、吃飯、休息都無法放下手機的話,金錢就不是為我工作的奴隸,而是成為支配我的思維和精神、奴役我的主人了,並且最終也不會有美好的結局。 在此,我想推薦「七分法」給那些希望能夠擺脫被金錢奴役的日子、想要駕馭金錢,並且希望可以安心地長遠走在投資道路上的朋友們。

作者資料

朴成賢 박성현

從一間漫畫書店的機房改建而來,約莫一坪大的出租房裡,開始初出社會的獨立生活,在CJ和KT等大公司當了十八年訓練有素的「社畜」。漸漸意識到只靠薪水無法實現「財務自由」,於是開始大量接觸理財類書籍,以便了解資本主義的原理和金融、理財相關的知識,並決定把自己在賭場領會的「絕對不賠錢」的獲利機制運用在投資上。 此後,他將賺取的收入用來投資房地產、美元和股票成為擁有70億韓元(約1.5億台幣)的資本家,目前他一邊寫作,一邊專注於投資,並養育四個孩子。 著作《爸爸的第一堂金錢課》受到許多讀者喜愛,以《我買美元,不買股票》一書成為韓國最早介紹投資「美元」獲利的暢銷作家。以自傳體小說形式講述自身投資故事的《投資之神》目前已改編為網路漫畫及電視劇。其他著作還有《一箭七鵰,新手最佳股票策略》、「泰土成為富翁的時光」(親子理財桌遊)、《泰土遇見的股票富翁們》等,合著有《巴菲特俱樂部答客問》。 部落格/奔向財務自由blog.naver.com/boot YouTube/奔向財務自由 @findingfinancialfree Café/奔向財務自由café.naver.com/findingfinancialfree

基本資料

作者:朴成賢(박상현) 譯者:徐若英 出版社:商周出版 書系:新商周叢書 出版日期:2025-04-08 ISBN:9786263904514 城邦書號:BW0867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