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以優美易讀的散文體,記敘大時代中悲歡離合的真實故事,除提供珍貴史料、照片重塑歷史現場外,更細膩生動的描寫人性、情感,讓我們全面地了解一九四九年兩岸的動盪時局,也為書中人物六十年來仍無法撫平的生離死別之慟而動容。
◎增修改版
新增二版追記、〈最後的生還者〉及「出版之後」送張桂英回家與海祭……等太平輪生還者及受難家屬追蹤紀事與照片
他們聽說,台灣四季如春,物產豐隆,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
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有人帶著期待及仰望的心,卻到不了台灣,
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
有人因著這艘船,在溫暖的島嶼看見全世界……
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從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間,大批新移民踏上台灣的土地,加入了台灣新住民的行列。隨著國共兩黨局勢緊張,原來每週定期往返上海與基隆之間的太平輪,就這樣成為人們從上海到台灣的逃難船。他們只聽說台灣四季如春,有甜美的香蕉與鳳梨,於是許多人變賣家產,攜家帶眷,想盡辦法擠上這艘航向南方的船舶,尋找一生的太平歲月。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正逢農曆小年夜,黃浦江頭擠滿了人等著上船。而這時太平輪已被沉重的鋼條壓得傾斜。直到傍晚這艘船才啟航。夜裡,為了閃躲宵禁,沒有掛信號燈的太平輪與運煤船建元輪迎面撞上,約莫子夜十二點,船沉沒在浙東舟山海域……官方統計在海上漂流的生還者只有三十六名,近千名乘客沉入舟山群島附近,一輩子渡不過黑水溝,也踏不上台灣的港岸。
有人出生在太平輪上;有人一家大半皆死於船難,帶著心痛的記憶過了一生;也有人因為到了台灣,在這片島嶼活出了精彩人生。本書作者採訪了船難生還者、遺腹女、船公司員工後代等,受難者家屬如著名球評家張昭雄、國際知名刑案鑑識專家李昌鈺、知名音樂家吳漪曼、回教聞人常子春等,以及因錯過船班而與死神擦肩而過、搭著其他班次來台的名人也述說著當年的回憶……
時光荏苒六十年,太平輪牽引的生死別離,有如記憶的拼圖,勾勒出大時代的故事。而他們都是台灣的共同記憶!
【感動推薦】
◎王偉忠
◎李昌鈺
◎陳雅琳
◎陳若曦
◎愛亞
◎嚴凱泰
「越過海洋到台灣的辛酸血淚,其實早已超越世紀。……在此,我要向典婉表達由衷的敬意。她不僅讓我們看到歷史真實的面貌,也得以反省,我們從那個苦難年代究竟可以得到多少經驗教訓。」
——嚴凱泰(裕隆集團董事長)
「你不能只知道大西洋上的電影鐵達尼,卻不知道咱們這塊土地上太平輪的海上悲歌,這是我們自己的故事!……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後代子孫且該善盡傳承的責任,因為這才是讓後人更明白,自己之所以成為這塊土地的人,有其獨特的脈絡與軌跡。」
——陳雅琳(三立電視台新聞部總編輯、主播)
目錄
【推薦序】記取歷史,感懷情誼,珍惜所有/嚴凱泰
【推薦序】了解彼此的傷痛,更多的包容與關愛/陳雅琳
【作者序】太平心願,和解共生
---大時代的流轉:太平輪事件始末
---別離之舟:太平輪人物故事一
生還者,長跑的紀念
【葉倫明】香港馬拉松名人。生還者。
海上漂流的衣櫃
【葛克】國防部參謀,夫人為袁世凱孫女袁家姞,女兒為明星葛蕾。生還者。
失落的公主
【黃似蘭】澳門文化藝術協會會長。母親為罹難者。
沒有船票,沒有名字
【王淑良】人稱嚴媽媽,哥哥王國富為罹難者。一直住在基隆。
未曾謀面的父親
【張和平、林月華】遺腹女。
永遠缺席的年夜飯
【張昭美、張昭雄】張昭雄為著名球評家、職棒專欄作家。父親為罹難者。
悲慟中再起
【常子春】回教聞人,在台北創立了台灣第一所清真寺。十一位家人罹難。
我覺得父親從來沒有離去
【吳漪曼】知名音樂家,任教於師大音樂系。父親吳伯超為罹難者,是近代中國重要的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
父來公園
【李昌鈺】國際知名的刑案鑑識專家。父親李浩民為罹難者。
悲憫菁英殞落
【鄧平、鄧溪】父親鄧蓮溪為罹難者,《時與潮》雜誌總編輯。
東勢百年燻樟業傳人
【吳能達、吳素萍】父親(祖父)吳祿生為罹難者,人稱寶島燻樟第一人。
---花開散葉:太平輪人物故事二
太平輪之子
【楊太平】旅居美國的地質研究學者,出生於太平輪上。
台灣的女性生還者
【王兆蘭】幸運獲救的女性之一。是生還者,也是受難者家屬。
航行生命的喜樂
【吳金蘭】旅居西班牙馬德里。
孫十八的十七歲
【孫木山】筆名孫十八,F-86戰鬥機飛行員。
新嫁娘的半生姐妹情
【劉費阿祥】台灣浪琴錶總代理商,扶輪社的台灣第一位女性發起人。
司馬家族兩姐妹,我的母親與阿姨
【司馬秀媛、司馬菊媛】本書作者的母親與阿姨。
絲竹曲藝,順風順水的綺麗人生
【戴綺霞】京劇表演藝術家。
珍貴史料背後的人生
【蕢正華】父親蕢兆敏為太平輪所屬的中聯公司會計。
善心的安平百貨
【朱士杰】父親朱雍泉買下宣告破產的中聯公司的房子,成立安平百貨公司,為太平輪受難家屬提供工作機會。
---記憶拼圖:太平輪人物故事三
舟山群島的記憶拼圖
來不及道別……
與死神擦肩而過
---漫長記事:紀錄片與迴響
---出版之後:送張桂英回家與海祭
【二版追記】一艘永遠沒有終點的船舶
序跋
太平心願,和解共生
——以過去解放未來,以未來解放過去
如果近千人在台灣的附近海域罹難,在今日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全台子民是否會如面對九二一大地震或八八水患那樣地撼動心弦、感同身受?又或者能如憐憫南亞海嘯或是四川大地震的災民那般,即使面對陌生人,大家都能激盪起人溺己溺、熱誠傳送賑災的情懷呢?
我們真能體會,那些淪為屍骨無存、新一代唐山過台灣的後代們的心境嗎?我們是否願意去體會,那一艘永遠抵達不了目的地的輪船上,其實有著比電影鐵達尼號更真實、更感動人的事情發生著,不分階級、省籍、年齡、性別,他們同舟共濟,互相扶持直至滅頂。
如果只是因為他們與其二、三代,被冠上外省人的標籤,只是因著與流亡政權來自同一塊土地,而被判了隔離的無期徒刑,使得逝者得不到悼念、倖存者得不到祝福的話,我們又有什麼能力去彌平分裂、和解共生呢?
逝者受苦的魂魄需要祈禱安息,倖存者及後代的暗夜哭泣需要被聆聽,二○○五年「尋找太平輪」紀錄片發表,既是獻給一群無緣圓滿、把台灣當作新故鄉的新住民們,遲來的追思,也是獻給華人世界中,能與其倖存族群者,移情同感、同體大悲的一份追思。
今年是太平輪沉沒六十週年。
是一個被遺忘的記憶?
還是一些不堪回首的往事?
喜歡旅行的我,每每由國外凝視台灣,總覺得這是一座孤獨的島嶼,外部與內部雙重的孤獨,不僅在於她的獨特歷史與困境,在喧囂的國際社會舞台中難被認識,也在於這些年來政治、社會仍陷於二元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與歷史恩怨之中,彼此互不信任。
新住民中,有人仍無法分辨現實中政治理想與文化認同的必要性,正如我們之間也有人無法分辨本土化與欣賞外國月亮的輕重一樣。族群的認同,等待著我們耐心去移情共感、去感受他們備受戰火煎熬的歷史,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可能走出再度被迫害的不安陰影,不用再恐懼新的召喚,將會是另一個集體暴力與謊言的複製。
不諱言,在本省族群的某些人眼中,上一代的外省人,多少被稱為集權體制的共犯。在二二八初期的動亂中,也有無辜的外省人被誤傷與誤殺。當流亡政權對上被害妄想症發作時,歇斯底里地拿上本省、外省做為檢驗主軸,以忠誠與否演變為藍綠意識的對抗。
這些本省與外省族群各自的歷史傷口,其實可以早早開始相互感受、移情治療而結疤。可是,在許多選舉場合,還是會發現情緒化標語遊移。因為選舉的權力遊戲及電視名嘴炒作議題,讓政客在零合的現實壓力下,慣以短線操作,以鞏固基本票源,成為無奈的政治現象。
二○○○年秋日,因母親逝世,起意想寫太平輪與家族故事;二○○四年底,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二○○五年,紀錄片在兩岸三地發表後的迴響到書寫過程結集,是一串漫長的尋找與等待。
多年來在漫長的採訪過程中,最殘忍的是,每一次採訪,如同在受訪者傷口撒鹽,讓人萬分不忍與不捨。有些人提供了線索,再連絡,卻像斷線的風箏。有些人勃然大怒,用力甩上大門,或在電話那頭,冷冷地掛上話筒,兩不相應。
有人問:妳是那個黨派來臥底的?妳動機是什麼?寫這些故事有什麼目的?無數次拒絕與誤解,在採訪中,意外成就了修行道場,我想上天悲憫,那麼多人的未竟心願,更令我惶恐莫名。
對一個書寫者而言,受訪者的記憶,超越了一切省籍、族群……每個人的生命及家族故事,因著太平輪,見證了歷史。較為遺憾的是,在中國應該仍有太平輪的篇章,卻因為個人能力有限,無法圓滿完成,成為書中散落的一角,期待本書出版後,將有更多身影湧現。
只是這本書遲到了六十年。
從尋找太平輪的源起到事後追蹤、訪談,我曾經祈盼:這樣的題材,可以弭平兩造的猜忌與不安,因為藝術和宗教一樣,自古就擔負起淨化靈魂的任務,相信台灣的族群故事及生命記錄,也可以像古希臘悲劇那樣,值得被書寫為震撼動人的敘事詩歌。
這些生離死別,早已超越世間私情、穿越生死瞬間,不論是以小說、口述歷史或電影、戲劇的形式,是創作與閱聽角色共同參與傳頌,因為文化是最好的滌情場域,在「以過去解放未來,以未來解放過去」的視野中,跳脫昔日黨國威權的論述,瓦解族群話題的尖銳,唯有開放面對歷史,未來才可能走出制式循環!
《太平輪一九四九》出版了,書中還原了太平輪的時代背景,生還者自述、受難家屬的家族故事,以及曾經乘坐太平輪的記實追憶,書寫這麼多悲歡離合的篇章,腦海中總會浮現薩伊德說過「流亡是最悲慘的命運之一」。期待這本書,能夠填補歷史來不及陳述的空白,一起邁向太平願景,朝向和解共生為底蘊邁進,替換惡性對抗與猜忌,也是回首太平輪六十週年的期盼吧!
最後謹以此書版稅,贈與太平輪之友成員,作為第一筆重建太平輪紀念碑的基金。吳漪曼教授、嚴媽媽(王淑良女士)、張和平女士……等受難者家屬曾提及重建紀念碑的心願,一直苦無經費,個人期待積沙成塔,早日達成受難者家屬心願。
感謝所有受訪者、提供資料的家屬,與長期打氣、支援的朋友及親人。
感謝商周出版編輯小組的愛心與耐心,以及所有推薦者的鼓勵,讓塵封歷史再現。
深深一鞠躬。
〔二版追記〕
一艘永遠沒有終點的船舶
——歷史可以原諒,不可被遺忘
二○○五年「尋找太平輪」紀錄片問世,尋得定居香港的生還者葉倫明。
二○○九年《太平輪一九四九》繁體中文版推出,台灣生還者王兆蘭出現。
二○一○年舟山海祭,第一次各地太平輪受難家屬回到六十一年前事發現場。
二○一一年北京三聯發行《太平輪一九四九》簡體中文版,與北大退休教授周琦琇聯絡,她也是中聯公司船東周慶雲的女兒。在太平輪船難中,失去了表兄、表妹,她獲救。
之後在大陸近十座城市的分享會中,每一場都有奇遇。
在杭州曉風書屋那晚,盛夏夜突然大停電,書屋主人點起大大小小的蠟燭,大家汗如雨下,讀者越來越多,燭光裡有人攸攸地說:「他們都來聽了。」
聽眾裡有二位長輩,都是童年與太平輪擦身而過的幸運者,一位是二歲時隨家人回到上海定居,母親在同年生下弟弟;另一位是三歲那年,父親買好船票沒上船的中央銀行行員一家。還有一位滿頭大汗騎著單車繞過西湖的朋友,遞給我一張紙條——「我姑媽在北京,是生還者。」
在北大教室,初見周琦琇教授,她說:「這麼久了,以為世界把這件事遺忘了!」近三個多小時訪談中,她詳盡敘述在海上漂流的經過,以及後來她父親兩次留在上海處理受難者家屬賠償事宜。問及盛傳太平輪是地下黨員炸沉,她說:「怎麼可能!我及表兄,表妹都在船上,那年準備去參加親戚婚禮。我父親就是資助地下黨的呀!怎麼可能炸沉自己女兒坐的船!」周琦琇用力搖頭。
《看歷史》雜誌座談會中,有一男子衝過來,搖晃我的肩,「妳認識梅娘嗎?妳認識梅娘嗎?」
第二天冬至,也是梅娘生日,站在這位傳奇作家前面,我手足無措。(四○年代大陸文學界曾流傳著「北有梅娘,南有張愛玲」的美譽。)她的先生柳龍光在船難中喪生。梅娘回憶船難發生後,她帶著長女柳青及腹中的孩子,在北投山居,舉目無親,只好過完農曆年再回上海。她拿著之前柳龍光交代可去上海尋找的友人地址,卻是個個撲空。
梅娘帶著子女回到北京,在文革期間被戴上大右派帽子,歷經勞改、入獄。曾經獲頒東亞文學獎美譽,卻成了漢奸同義字,加上她曾住過台灣,更是叛逃份子。女兒柳青回憶:「大學時去看母親,寫小說的手,在北京火車站扛著大白菜,冷風呼呼地吹,雪花無情地落在母親背上。」
出獄後,梅娘在某幹部家當保母,雇主九歲的孩子有天問她:「梅娘,梅娘這字怎寫?」她冷冷地說:「我不識字。」
接連二次與梅娘訪談,說起太平輪,淚如雨下。在文化革命期間,一九四九年出生的兒子病故,太平輪帶給她一生的苦難,她默默承受。
今年夏天,到紐約及威斯康辛州,訪問已經九十五高齡的張魯琳、張祖華一家,因為太平輪,一家分隔法國、美國及大陸的傳奇,已經是電影情節。最近家屬正為老太太出版英文自傳,她們家小妹已出版法文自傳,書裡都有太平輪。
舟山市文化局長曾給我看過太平輪沉船照片,以及過去打撈上岸的物件;在上海也遇過古物商來告知,有海盜潛水隊伍多次爆破深海,炸出太平輪沉船寶物在市場兜售。可是我更關心的是受難者們可曾安息的靈魂!
在台灣、大陸、香港、澳門、美國的尋找太平輪之旅,猶如一艘沒有終點的船,每一回的翻滾,都有新的故事、新的人物浮現。今年舟山群島的年輕朋友成立了太平輪研究會,積極爭取在失事地點——嵊泗列島,蓋座太平輪記念碑。
台灣呢?我們曾經與吳漪曼教授、張昭雄老師、張和平、吳素萍……等人,在基隆市文化局、國防部與文化部奔走,傳達太平輪受難家屬的小小心願——希望在基隆碼頭附近,建立刻有受難者姓名的記念碑或是地景藝術。
基隆文化局回文:這是小眾的事。國防部副部長說:要取得所有受難者家屬共識。(不久這位副部長因論文抄襲案下台。)而接見大家的文化部副部長也在不久後退休了。
今年二月淒風苦雨,站在基隆西二西三碼頭抗爭現場,心中最不捨的是,最具回憶的碼頭,曾經承載著一九四九大遷徙的港口,太平輪永遠到不了的終點,難道就要消逝了?
當許多人聚焦在太平輪是東方的鐵達尼號,或是用好萊塢情節比擬沉船災難,大部分受難者家屬有不一樣見解。在紐約,李昌鈺博土及張祖華說:太平輪的記憶豈是愛情而己呀!是上千個家庭妻離子散的人間苦難!是一個時代悲慘的印記。
吳漪曼教授日漸年邁,她常惦念著:太平輪記念碑呢?在受難者家屬心中,沉船苦難帶來的生離死別,遠遠超越愛情。
這些年,受訪者一個個凋零,葉老在近日走完人生最後一程,梅娘、劉費阿祥都在去年辭世。周琦琇教授目前行動不便,受訪者逐一年邁。
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七日失事的太平輪,始終沒有靠岸。
歷史可以原諒,不可被遺忘。
〔王兆蘭〕
台灣的女性生還者
在官方公佈名單中,王兆蘭是太平輪三十六位生還者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其中三位女性之一(另一位是北大教授退休,船東女兒周琦琇,現住北京;另一位是周侶雲,時為交大學生)。王兆蘭目前住在台灣,當年她與母親、妹妹、弟弟一起搭船,所有親人不幸罹難,只有不會泅水的她被人拉起來。「不知道什麼時候,妹妹的手鬆開了,弟弟也不見了,我被人拉上木箱。我呆呆地看著海,清晨太陽出來了,有艘船經過,大家說喊哪!喊哪!我喊不出來……」
再現一名生還者
二○一○年一月二十七日太平輪紀念協會籌備會成立,接連幾天,一些受難者家屬電話不斷,新的線索浮現。
這天早上,一位長者低啞的嗓音從電話那端傳來。這些年的工作本能,大部份是受難者家屬,或是來託付尋親的,我以為這是位受難者家屬。
「請問您是?」
停了很久,很久,電話那頭傳來——「我是生還者。」
我心頭一震,天哪!三十六位生還者之一嗎?
過完農曆春節,我想了很久,才打了電話,約了去王兆蘭家拜訪。
「我沒上學。」王兆蘭說。
年幼時,在山東煙台長大的她,父母在上海開餐廳,把她們姐妹託給家鄉的祖父母照顧。日本占據東北,學校說的是日語,課本是日文,王兆蘭的祖父母堅持讓孩子們上私塾,讀寫漢語,學三字經、百家姓。
回憶抗戰時候,在青島舅舅家度過了幾年童年歲月,騎腳踏車,採蘋果……她說:「我過了好幾年快樂的日子。」當時的生活費是父母親定期託人從上海帶到煙台。在他們家,可以一兩黃金過半年。
一九四八年四月,全家已經到了台北,父親在台北開悅賓樓餐廳,過去他們是在上海開餐廳;接著父親留在台北,母親帶著他們姐弟經常來回台北、上海兩地。
一九四九年一月,母親帶著全家大小坐上太平輪,還有親友們一起要到台北陪父親過農曆年。原來是母親不想來台灣,在父親急急催促下,母親原本買了船票,又改買機票,後來發現飛機沒辦法攜帶太多家當,又換買了太平輪的船票,大大小小,把家中衣物和家產全都裝帶上船,像家裡準備的布匹也全數上了太平輪。
浪打來的瞬間,天人永隔
她們買了有房間的船票,但是她們幾個姐妹不想進船艙。空氣差,浪大,很多人都擠在甲板上。王兆蘭與小二歲的妹妹王兆仙,還有親戚潘雲鳳,手拉著手,穿了厚衣服在甲板上。
甲板上人多,也熱鬧。
「轟!」地一聲,船身漸漸傾斜,二艘船以丁字型互撞。
黑夜裡萬頭鑽動,海浪無情地打上甲板,她用力牽起弟弟和妹妹的手,母親與她說了最後一句話:「帶好弟弟妹妹呀!」還來不及再看母親一眼,妹妹已經被海浪沖走,母親也立刻消失在眼前。
船一互撞,最開始還有人說沒事、沒事;浪打來,船身傾斜,下沉的人就越多,叫聲呼喊震天哀號。
有人拿著槍,讓大副放救生圈,大副不肯放,浪來了,又沖遠了船,水又更深了。有人鬆手掉下去,浮在海面的人越來越多,王兆蘭緊緊捉著弟弟妹妹的手,緊緊地,心裡不斷唸著佛號:「菩薩保佑!菩薩保佑!」
慌張、混亂、叫嚷、哀號在海面震響。隨著時間分秒過去,船逐次下沉……
夜深黑水,惡夢不醒
在王兆蘭的記憶中,好像半個小時,船就沒頂。她記得自己吃了幾口水,被浪打下去,再飄起來時,已經被人拉到木箱上。
「別動!別動!」木箱上面已有幾個人,一邊高、一邊低的木板,大家趴在上面。還有名老先生,好像隨時會掉下去;有人還不願上來,怕一趴上來,把木板壓翻了,這人就一手抓著木板一端,在海面上飄浮。
深夜的海面溫度劇冷,她不知道母親、弟弟、妹妹都在哪裡,只在心裡祈求全家平安,也祈禱他們已經被人救上岸了。一夜不敢闔眼,身上的衣服全濕透了,清晨陽光灑滿海面,一切惡夢似煙消雲散。經過了生死別離,陽光初現,王兆蘭面無表情。
遠遠地一艘船走過。
「叫呀!叫呀!」趴在木板上的人,身體僵硬麻木,大家用力地揮手大喊,希望那艘船可以發現他們,把他們拉回岸邊。
歷經一夜生死掙扎,大家都累了。漂流在海面上的人影,多半沒有了呼吸,一堆散落的財物、衣箱、貨品,隨波飄蕩;舊事,親情,愛情,散落的生命,在黑夜中逝去。
王兆蘭張開口,卻沒有聲音。
「我叫不出來。」說著被救起的往事,王兆蘭數度哽咽。哭不出聲音,呼喊救命都沒有了氣力,她甚至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見到了陽光。
幸運獲救的女性
訪談過程中,她幾度掩面淒泣,丈夫祈思恭體貼地輕拍她的背,「慢慢說,慢慢說。」再回首六十一年前的往事,有些殘忍。
台北初春陽光和煦,王兆蘭說著過往,溫文儒雅的先生陪著她,也曾在年輕時聽她談及悲痛往事。這些年她一直藏在心中的悲苦,並沒有因為時光逝去而沖淡她的悲慟。
把他們救起來的澳洲軍艦,將飄散在海面上的生還者,一一拉上船送回上海。王兆蘭記得船上只有她與另一名女大學生,她年齡最小,艦上的軍人對他們極為禮遇,給大家熱湯熱茶,還把每一個人的衣服拿去烘乾。
到了上海,臨上岸前,桌子上放著大家口袋中的證件細軟,供獲救者認領。那些證件都已經烘乾,王兆蘭找不到自己的隨身物品,還麻煩女大學生與外國軍人溝通(這位女大學生是曾投書報章的周侶雲,她與表哥一起搭太平輪到台灣,與父母親團圓,可是擅長游泳的表哥卻被大浪沖走。周侶雲獲救後,回到上海寫了一封信給父母親,詳述生還經過)。王兆蘭還記得周侶雲的英文很好。
走過人生大難,平安就是福
在台北得知惡耗的父親,火速趕到了上海,把王兆蘭帶回台北,也替母親王姜氏與罹難家人做了衣冠塜。她記得那年弟弟王兆章才八歲,妹妹王兆菊十歲,大妹王兆仙十四歲——他們都來不及長大。同行受難的還有家鄉友人姜漣生與懷孕的妻子,以及同行的親戚潘雲鳳與她的弟弟潘雲章。
到了台北,王兆蘭的人生,似乎應了古人說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她說她最慶幸的是好好唸了十年書。早先她在大陸家鄉,沒有機會受正統教育,但是一九四九年回到台北,父親持續忙碌悅賓樓餐廳的生意,她插班唸小學四年級,很順利唸了北一女初中,直升高中部,大學唸了師範大學的圖書資料科,之後在圖書館工作了一輩子,生養了三名子女,個個都很有成就,是她最感到欣慰的事。
而她也很感激父親在變故中娶了繼母。她對她非常照顧,代替過世的母親給了她家庭溫暖與母愛。王兆蘭記得有長輩告訴她「亂世沒有時間好等」,而且她還有更小的弟妹,在台北家中等著團聚。繼母出身大戶人家,非常能幹,協助父親持家,照養子女長大成人。
王兆蘭在台灣的人生順利平穩,如今她在台北過著含飴弄孫的退休生活,每週還去當志工。家中牆上掛滿了每年的全家福,全家快樂幸福得讓人艷羨,她覺得自己很知足。兒女家人孫輩們都沒人讓她操心。
海祭時,她第一次回到失事現場,也是重生現場,百感交集;她第一次遇見同是生還者的葉倫明,回首,恍如隔世。
「平安就是福。」走過人生大難,王兆蘭平順地在台灣度過快樂人生,更能體會平安的可貴。
延伸內容
記取歷史,感懷情誼,珍惜所有
◎文/嚴凱泰(裕隆集團董事長)
典婉的母親是家母上海中西女中的同班同學,國共內戰之後,她們先後來台。印象所及,張伯母與家母,幾乎每年都會在台北以「老上海」的方式重溫中西的情誼。我和典婉都算是近世紀遷台後新移民的第二代,因此彼此的家庭故事,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近年來,典婉悉心著手整理太平輪(號稱「東方鐵達尼號」)事件的記錄,這是一個大時代的悲劇,有著許多家庭痛苦的記憶。這個記憶因為時代的紛亂,讓人無力抗辯,但她讓消失六十年的海難史實真實呈現。
因近代清室不振,歷經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直至甲午戰爭,即使後來的洋務運動,仍然無法挽救頹敗的古老國家,於是,春帆樓的一紙條約,開啟台灣孤懸海外的命運。
爾後九一八事變、七七事變的一連串戰爭,將國家推向更危亂的境地。雖然戰爭終告結束,但內戰延續了國家因戰亂而流亡的殘酷命運。西元一九四九年前後,約有二百萬人因著內戰遷徙到台灣,這是人類史上少見的大規模遷徙活動之一。而太平輪事件這首時代悲歌,泣訴太平輪 著渡不過黑水溝的苦痛與血淚。余光中先生在他的〈鄉愁〉一詩中寫道: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越過海洋到台灣的辛酸血淚,其實早已超越世紀。我們現在記住這段因戰火而造成的兩岸大遷徙,就是期望國要盛、家要強,進而記取歷史的教訓,忘記仇恨,向前邁進。遵守歷史的真相是人類反省的高貴情操。在此,我要向典婉表達由衷的敬意。她不僅讓我們看到歷史真實的面貌,也得以反省,我們從那個苦難年代究竟可以得多少經驗教訓。為其新作《太平輪一九四九》寫序,寥寥數語,不只是基於對那個年代的感懷,也是感念張伯母與家母那份在大時代紛亂中掙得的中西情誼。
我們的幸福,只因為比那些帶著心痛記憶的人更多一點福氣。
了解彼此的傷痛,更多的包容與關愛
◎文/陳雅琳(三立電視台新聞部總編輯、主播)
從二二八事件一甲子,隔了兩年,到一九四九一甲子,在我製作新聞專題,必須回溯歷史洪流的過程中,兩岸之間的時代悲劇,因著不同的情懷在內心深處交疊激盪著……感嘆權力者的一念之間,讓蒼生百姓蒙受苦難;也感嘆權鬥者發動戰爭,讓無辜人民顛沛流離。這些,都是痛苦至極的生離死別,且是一生難以抹滅的傷痛……
生逢不幸的血腥時代裡,人民真切的故事就可歌可泣了;尤其,透過典婉的紀錄片與書,讓我了解到六十年前那一艘永遠到不了基隆港的東方鐵達尼號的故事,近千人在波濤狂浪中卑微的求生到最後窒息罹難……唉!你不能只知道大西洋上的電影鐵達尼,卻不知道咱們這塊土地上太平輪的海上悲歌,這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跟典婉的心情一樣,我總希望透過更多人民真切故事的報導,讓更多人能夠了解彼此的痛處與傷痕在哪裡,讓這塊美麗寶島上不再有分化與對立,而是有更多的包容與關愛,可惜,總會遇上一些莫名的政治操作。但,沒關係,至少這些點滴的努力總是可以積沙成塔吧!尤其,在探索六十年前的那一段被刻意塵封的故事中,我深深的感觸是:再不寫、再不報導,就來不及了。因為寶貴的生命一直在流失,當我們依著歷史軌跡去尋找關鍵人物時,往往得到的回應是,這個人早已化為塵土、羽化成仙了;所以,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後代子孫且該善盡傳承的責任,因為這才是讓後人更明白,自己之所以成為這塊土地的人,有其獨特的脈絡與軌跡。
就像我常在電視節目〈福爾摩沙事件簿〉結尾時所說的,歷史不能遺忘,經驗必須記取!透過這些人民的故事,請從更多他者的角度去看問題,我們當有更多的了解與寬容;而每一個他者,都是令人刻骨銘心的故事……
二○○九年九月十五日於內湖作者資料
張典婉
資深媒體工作者,聯合報兩屆報導文學獎得主。原生家庭來自江西南昌熊家,在苗栗頭份客家村成長。父親曾為康有為萬木草堂最後門生,曾任第一屆中華民國外交人員,派駐日本、新加坡等地,光復後,回到台灣故鄉,長期受「相關單位關愛」,後半生務農終老。母親乘坐一九四八年太平輪到台灣,從上海富家女到苗栗客家媳婦,身分證籍貫改為台灣,生前常談及太平輪逃難的往事。二○○○年母親過世後,發想寫太平輪記事,二○○四年起參與「尋找太平輪」紀錄片採訪,二○○五年紀錄片發表後,開始寫作本書。 作者臉書:www.facebook.com/ChangTienWan 相關著作:《太平輪一九四九(增修版)──航向台灣的故事》《太平輪一九四九》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